公共关系学论文

公共关系学论文
公共关系学论文

公共关系学论文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浅析公共关系塑造品牌的途径

李珊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

近年来,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的地位逐渐抬头,大有想要压过广告之势。从公关的含义到公关的作用、实施的方法,本文将从品牌建设的角度,来分析公关的价值,并分别给出不同类型品牌的公关之道。

关键字:公共关系品牌建设

【Abstract】: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public relations have been gradually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sales & marketing,

in which it tends to overwhelm the effectiveness of advertising. In this article, the value & function of public relations would be discussed, particularly from illustrating its definition, its functionality to the executions based on the angle of brand building. By doing so, it helps to differentiate the typical rules of public relation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brands.

【key words】:public relations brand building

公共关系是企业中一项重要的经营活动,它可以凌驾于生产、销售等企业其他基础活动之上,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交流,以树立企业自身形象,争取更多用户的行为,是以推销本企业自

身为宗旨的有序活动。关于品牌塑造,说到底就是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区别于他人产品的手段。不管你宣传的是名人的形象,一款汽车,还是一项金融服务,你的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关注你的品牌。但是,品牌塑造决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其中一定要渗透进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当然并不只是危机处理,它还包括将品牌特征通过公众信任的媒体传递出去。品牌的塑造是公关服务的一项核心业务,它涉及到品牌形象的定位、品牌传播和品牌维护。作为一项专业服务,它要帮助客户根据市场的变化制订长期的品牌战略,并实施一系列的行动计划,来树立并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争取更多社会和公众的支持。1 公共关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公共关系成为一个行业,一项职业,这是20世纪初的事情。美国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发源地。艾维.李是现代公共关系的奠基人,而伯内斯对公共关系科学化、规范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公共关系活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出现了,主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大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公共关系开始进入我国。到20世纪末,我国的公共关系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一个日益规范、充满发展潜力、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行业。

1.1人们对公共关系的误解:(1)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交际。(2)认为公共关系就是宣传。

(3)认为公共关系就是推销。公共关系在产生之初的确起到过推销产品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公关活动的开展和职能的不断增加,对公共关系已经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公共关系的任务绝非仅仅是协助推销,更不能把公共关系等同于推销。

1.2公共关系的职能

从职能上看,公关主要是来帮助企业实现其公共关系的目标。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1)制定品牌的公共关系策略,促进与其目标公众(内部与外部)的相互理解;

(2)建立品牌的信息检测体系,发现和消除摩擦、误解和危机;

(3)提供品牌的形象管理策略方案,树立品牌形象;

(4)制订组织与公众沟通的传播计划,促进各种沟通传播的活动开展;

(5)实施一系列传播活动(宣传、广告、会展、市场推广等),扩大品牌影响力。

2 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企业经营的意义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竞争。竞争的最高层次是品牌形象的竞争。谁拥有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谁就能赢得公众的支持,谁就拥有了市场,并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利润,且能使产品和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塑造品牌形象的意义而言,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品牌形象是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形资产是组织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

不具有实物形态而以知识形态存在的重要经济资源。

(2)品牌形象是生存发展的精神资源。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使企业内部的员工产生一种骄傲自豪感。这种感觉可以让员工保持一种士气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这样就会产生激励作用,诱导并刺激着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品牌形象的建立,不仅对内有着极大的凝聚、规范、号召、激励作用,而且能对外辐射扩散,在一定范围内对其他的组织乃至整个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3)品牌形象有利于增强销售力,拓展消费新领域。在现代社会中,公众对商品的购买,不仅是对产品功能和价格的选择,同时也是对组织精神、经营管理作风、服务水准的全面选择。品牌形象的优良与否,是公众选择的重要依据。良好的品牌形象,会使公众对产品产生“信的过”的购买心理和勇气,使公众能够在纷乱繁杂的商品世界中培养起对组织对产品的忠诚度,从而达到使产品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增强了产品销售力,进行市场扩张的目的。

(4)品牌形象能够赢得各界的合作与支持。在如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任何的企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有自己的合作伙伴,有固定的消费群体,有自己的竞争对手。企业要想发展,就应该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良好的品牌形象首先能够吸引大量投资商的目光,因为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单凭这一点,就能够赢得投资商的支持。其次,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得到政府

的支持。它在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了税收。这样,企业就能够赢得政府的支持。所以,塑造好的品牌形象就等于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 公共关系塑造品牌的途径和策略

3.1通过公共关系为组织形象定位

形象定位是企业为自己设计出一个理想的、独具个性的形象位置。良好的组织形象,对企业来说是一笔重要的无形资产,它能够为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创造出一种消费信心,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光顾,组织要想让自己的品牌在公众心理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就必须有准确的形象定位。

塑造组织形象应坚持以下原则:

(1)特色性原则:各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发展目标和特定的公众对象,因此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和规划富有新意、避免雷同的组织形象。

(2)长期性原则:组织形象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要经过持久的努力,同时由于企业自身和社会环境都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要适应变化,不断完善、充实、更新组织形象3.整体性原则:许多企业中,树立形象工作由各部门分散进行,这可能会出现各自为政、相互矛盾的局面。因此,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制定统一的公共关系政策。

案例一西索公司的重新定位日本尼西索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只有30多名职

工,却生产雨衣、游泳帽、卫生带、尿垫等多种产品,品种杂多,缺乏明确的形象定位,生产经营极不稳定。战后的经济恢复和法杖为企业带来了契机。有一次,尼西索公司的董事长多川博在考虑市场定位时看到了一个日本的人口普查报告,得知日本每年大约出生250万婴儿。多川博想,如果每个婴儿用两条尿垫,一年就需要500万条。如果能够出口,市场就更大了。于是尼西索公司把企业及产品定位于“尿垫大王”上,放弃了一切与尿垫无关的产品,最后靠明确的形象定位占得了日本70%以上的婴儿尿垫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尿垫大王”。由此可见,在当今产品、宣传都先进的时代,组织形象要得到公众的认可,首先就必须进行准确的品

牌定位。

3.2通过广告,代言人等传媒途径树立品牌形象

公共关系广告是为扩大社会组织的知名度、提高信誉度、树立好的品牌形象,以求得到社会公众对组织的理解与支持而进行的广告宣传活动。公共关系广告向公众传播某种理念。如果没有电视、报纸广播这样具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仅靠企业自身的传媒传播信息,其传播效果将可想而知。大众传播跨越时空传播大量的最新的远距离的消息,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极大的影响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同样,会诱导消费行为及方式。以广告传播作为树立品牌突破口是宣传品牌常用的方法之一。

公共关系广告包括组织广告、响应广告、创意广告和形象

广告。相对于商业广告而言,它具有自身的特点:

(1)公共关系广告是“推销”某个组织;

(2)公共关系广告使人们对该组织产生良好的印象;

(3)公共关系广告的内容往往涉及该组织的目标、宗旨、成就、计划、经营或服务的方向等;

(4)公共关系广告建立整个组织的信誉,扩大整个组织的知名度;

(5)公共关系广告选择性强,策划与刊登的周期比较长。

案例二 Nike(中国)利用传媒公共关系的营销方案

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关键词串联Nike在中国以美国文化和体育推广为基础的公关营销策略——明星、篮球、运动、酷、Hip-pop、流行、游戏,“80后一代”以及中产阶级。Nike是世界上第一个依靠明星打响知名度的品牌,从1973年的长跑名StevePrefantatine到着名的飞人乔丹,从“老虎”伍兹到中国飞人刘翔,Nike依靠顶级体育明星的超强辐射力为牌打响知名度并且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在雅典奥运会上,由Nike赞助的运动员获得的金牌就达到50枚,Nike体育明星阵容之鼎盛可见一斑。

同时Nike也是第一个将流行音乐与运动产品营销结合在一起的品牌,1987年Nike的广告就利用了着名的“甲壳虫(Beatles)”乐队的经典音乐,传为美谈。

而今,Nike在中国全力推展Hip-pop音乐和美国的嘻哈文化,将涂鸦、街舞、电脑游

戏、篮球等等美国流行文化要素一股脑儿地搬到中国。可见,Nike是利用文化因素和明星效应进行公关营销的大师。

Nike的体育营销和公关活动是与名人明星效应结合在一起的,飞人乔丹和其他NBA超级明星对于中国篮球迷的影响力为Nike争得了不少忠实拥趸。

近年来,尽管面对Adidas、Reebok、Puma等国际竞争对手的强劲攻势,以及李宁、安踏等本土品牌的挑战,Nike坚持以成功的公关及营销谋略,不断迎合中国新生代对于个性和自由的渴求,全力推销美国文化,借品牌内涵在中国语境中的不断延伸和强化巩固其强势品牌地位,以及种种与时俱进的危机公关处理和绿色公关,使其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持续增长。如今在中国,平均两天就有三家Nike专卖店出现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中,年收入已突破12亿美元。可以说,Nike在成就销售奇迹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利用公关传媒营销完成文化重塑的奇迹。

3.3通过倾心公益事业提高品牌形象

良好的品牌形象不仅可以拉动产品的销售,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者心中也美化了组织自己的形象。这就是公益活动的迷人之处。所谓公益公关,就是通过赞助捐赠等公益手段对企业社会公众形象进行推广的方式。可以说公益活动比较集中体现了企业推广形象的优越性。公益行为效果亲切自然,易于被接受而它实际上是一种软性宣传,其商业性及功利性

不像广告那么明显。其次,公益活动的沟通对象面广量大,有针对性。公益行为虽然不能直接带来产品的销售,但长远的看,它会改变人们对企业的看法,间接的促进品牌的声誉形象以及销售等。

案例三蒙牛—借助公益事业造势塑造品牌的成功

2006年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重庆一个奶牛养殖场考察的时候,在全国媒体面前说过一句话:“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能喝上一斤奶。”就是这样一句话,却成为了2006年蒙牛乳业面向全国市场一次重要公关活动的引擎。为了总理强壮民族的牛奶梦早日实现,蒙牛乳业联合中国奶业协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于2006年6月联合发起了“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蒙牛为全国500所小学送奶大型公益行动。蒙牛负责为这项计划提供全部的产品和物流服务。全国已有近20个省的241所小学的孩子在这项行动中受益,每天都能免费喝到一包优质的蒙牛牛奶。

对政治营销的敏感再次体现了蒙牛乳业作为中国乳业领导性品牌对时机与机遇的把握。温家宝总理话音刚落,蒙牛乳业的广告片、公关对象、活动开展的广度与深度,以及活动开展的方式都已经各就各位。蒙牛乳业的公关互动每到一处都跟当地政府密切配合,形成了政府、媒体、公众、消费者高度的四位一体。不仅节约了

大量的蒙牛乳业传播费用,而且创造了无数蒙牛乳业公共推荐会,真是社会效应与企业效应的双赢。“非典”、神五上天、北京奥运、超级女声、……一件件公众耳熟能详的重大事件,背后都有蒙牛的支持。蒙牛乳业确实有很好的职业习惯和深邃的市场洞察力,还具备敏锐的反映力和强大的执行力。

通过一系列的公益事业等活动,企业组织可以借助媒体和人心的力量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还可以提升组织负责人的社会形象。

4 通过良好的人际沟通完善品牌形象

在公共关系的协助下,企业与利益群体之间的良好沟通能创造如下价值:

(1)客户信任的价值。一个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与公众有良好沟通的企业,必然能获得公众的高度信任,对企业的信任会直接转化对产品的信任,而产品的信任则是维持客户继续购买企业产品的保证。(2)美誉度提升的价值。在企业诚信不高的当下,企业美誉度的提升能够强化客户的信心。企业的无形资产不是企业“有什么”,而是在企业在公众或舆论心目中“是什么”——提起服务,消费者都知道海尔的“真诚到永远”以及其良好的服务。

(3)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价值。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市场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有形无形的障碍,所以要获得稳步发展,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政府

的支持、社会的肯定、客户的认可都是令到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企业沟通目标的就是要创造这种良好的发展环境。

(4)强化内聚力的价值。一个企业的内聚力强弱,关键在于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最终形成是企业管理层与普通员工共同协调、融合、沟通的结果。

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越来越多的通过媒介及机械进行。因此,分析公共关系传播障碍,既要考虑人与社会系统,也要考虑人与机械系统。要获得有效的公共关系传播,就要善于利用传媒、运用公共关系广告和进行良好的人际传播。

结束语

品牌形象的塑造途径是多元化的,品牌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的成长与维护都离不开巨大的广告与公关宣传。只有这样能使消费者牢记品牌与相关产品,从而维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和品牌自身的资产价值。品牌在消费者中形成口碑,更容易促进品牌形象的宣传,加大产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企业要想使自己的产品长期留在消费者心中,就需要加大力度加强公关.只有把公关做好了,塑造了好的品牌形象,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公关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公关行业同样承受了各方面的压力,一方面大众对公关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在企业的品牌建设中得不到普及,另一方面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科学、政治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管理学、传播艺术、营

销、广告等等内容在公关体系中也缺一不可。我们也希望可以看到,公关行业在中国能够健康蓬勃的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①(美)迈克尔.莱文译者:庄晖//时启亮《品牌化中国》

②(美)JerryA.Hendrix着董险峰译.公共关系案例.第五版

③王谦:公共关系与企业发展.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6,1

④唐雁凌姜国刚主编公共关系学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

⑤张岩松:公共关系案例精选精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7月

公共关系学整理

第一章公共关系与公共关系学概述 一、公共关系定义及包括的含义: 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一种实践活动或职能。 这一概念具有以下几点含义:1 公共关系的目标2 公共关系的主体3 公共关系的客体4 公共关系的形成途径5 公共关系既是一种社会联系状态,也是一种主观意识很强的实践活动,同时还是一门具有独特功能的艺术。 二、公共关系的要素构成: 公共关系的结构由组织、公众、传播三大要素构成。 第二讲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一、了解发展时期的公共关系。(巴纳姆) 1.2.1 新闻代理代表人物:费尼斯●巴纳姆(Phineas T. Barnum 1818-1891) “公众受愚弄的时期”、“反公共关系的时期”和“公共关系的黑暗时期” 1.2.2 政治活动中的公共关系1.2.3 企业活动中的公共关系 19世纪的最后20年 二、了解和把握艾维.李、爱德华.伯内斯的主要贡献。 1.3.1 “揭丑运动”或“扒粪运动”: 1903-1912年艾维.李 第一、使公共关系成为一种职业。 1903年,“宣传顾问事务所”;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问世; 被誉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第二、1906年发表了《原则宣言》。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原则宣言》中,艾维·李提出:“我们的责任,是代表企业单位及公众组织,就公众关心并与公众利益相关的问题,向报界和公众提供迅速而真实的消息。” 确立了“公开管理原则”第三、把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巧妙地运用于公共关系职业。 爱德华.伯内斯其贡献有: 第一、使公共关系成为一门科学。♀1923年,出版了他的名著《舆论明鉴》;♀1928年写了《舆论》,从而使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还写了教科书《公共关系学》。 第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公共关系原则。“投公众所好”的原则第三、开创了在大学讲授公共关系课程之先河(1923年)第四、长期从事公共关系策划工作。被人们尊称为“现代公关理论的鼻祖” 三、了解和把握现代公共关系时期的主要人物及其贡献以及成立的组织。 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公共关系的时间和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发展时期。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简IPRA)在英国伦敦成立。它标志着公共关系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行业而独立存在。 美国著名公共关系专家卡特利普和森特合著的《有效公共关系》,有“公关圣经”之称,首版于1952年,该书在首版和第二版中首次完整地概括和描述的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在第六版中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调整与适应”这一面向开放系统的公共关系理论模式。 ▲美国公关界的大师级人物格鲁尼格,1984年出版的《公共关系管理》是其代表作,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公共管理实践的四种模式:新闻代理模式,公共信息模式,双向非对成型模式,双向对成型模式。其中,双向对成型模式体现了公共关系的本质。 ▲在公共关系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公共关系的实务活动在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公关从业人员、公关专门公司、公关活动范围、公共关系的传播、公共关系教育、现世界公关行业排名前几名的大公关公司有:英国的宣伟公关集团公司美国的博雅公关公司、伟达公关公司 世界最大的公关服务网络是美国世界传播集团公司 四、公关在中国 在组织建设上 △1985年,中山大学在广州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公关研究会。△ 1986.1成立了我国内地第一个公关民间团体——广州地区公共关系俱乐部 △1986.11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家公共关系协会——上海公共关系协会 △1987.6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1991.4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先生担任第一任会长 ▲在教育建设上 △1985年1月,深圳总工会举办了全国第一期公共关系培训班,开我国公关培训事业之先河。 △从1985年开始,公关学列入我国大学课程。1985年9月,深圳大学首先设立公关专科。 △1988年,深圳大学组织出版了国内第一套公共关系丛书。 △ 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公关本科专业,同时在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点招收公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从而使中国公关的学科化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在职业建设上 △ 1985年美国最大的国际性公关公司之一——伟达公关公司在北京设立办事处。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 (带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49608492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关系活动: 2.公益广告: 3.晕轮效应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 A.双向交流 B.单向交流 C.双向管理 D.单向管理 2.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 A.巴纳姆 B.艾维·李 C.伯尼斯 D.卡特里普 3.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共关系的( )。 A.优化环境功能 B.提高素质功能 C.塑造形象功能 D.协调关系功能 4.分析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 )。 A.组织形象象限图 B.形象要素调查表 C.语意差异分析法 D.形象要素差距图 5.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是( )。 A.倒金字塔结构 B.并列结构 C.顺时结构 D.金字塔结构 6.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 )。 A.导人阶段 B概说阶段 C.交锋阶段 D.妥协阶段 7.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是( )。 A.知晓公众 B.行动公众 C.非公众 D.潜在公众 8.《公众舆论的形成》一书的作者是( )。 A.艾维·李 B.伯尼斯 C.卡特里普 D.巴纳姆 9.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观指标是( )。 A.美誉度 B.信用度 C.知名度 D.成热度 10.对于一个组织具有双重人格的公众是( )。 A.政府公众 B.媒介公众 C.社区公众 D.名流公众 11.公众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以偏概全”的心理定势称为( )。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

公共关系学论文

山东财经大学 公共关系课程论文 题目:企业公共关系危机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二O一四年六月

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合适的环境的同时,也在考验着企业。危机时时伴随在组织周围,当危机事件出现时,会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声誉和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因此企业要全面了解有关危机预测和危机处理,并能够对企业受损的原因及时分析,并采取措施,减少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正确地化解危机。 关键词:公共关系危机危机管理企业形象 一、公关关系危机的含义、特点和种类 公关关系危机是指在公关活动中,由组织内外的某种非常性因素所引发的非常性或失常性事态。其特点是:破坏性、突发性、紧迫性和公众性①。音公关危机的划分标准不同,公关危机的分类也略有差别,如公关危机在存在状态上可分为一般性危机和重大性危机。在企业关系的程度上和归咎对象上分为内部和外部公关危机,从损失表现的表现形态上分为无形和有形公关危机,从产生的主客观关系上分为人为和非人为公关危机②。 二、公共关系危机的产生原因和处理原则 (一)产生原因 公关危机是有潜伏期的,长时间的松懈,最终才酿成了大的问题,正所谓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产生公关危机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生产性意外、环境问题、劳资争论及罢工、产品质量、股东的兼并购买、谣言或向大众传媒泄露组织内的秘密、恐怖破坏活动、安全因素等等③。 (二)处理原则 1.主动性原则④ 公关危机产生之后,往往是谣言四起,企业应该主动发布消息,增加自己消息的可信度,保持消息对外的高度一致性,主动引导舆论。危机的处理必须坚持“一个声音,一个观点”以正视听,掌握危机处理的主导权。 2.及时性原则⑤ 公关危机事件发生具有突发性,所以处理方面必须非常及时,迅速做出判断,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快速与新闻媒体沟通。 3.承担责任原则

公共关系学形考任务一答案

一、判断正误并更正(每小题2分,共16分) 1、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2、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3、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 4. 艾维·李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5.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 6.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 √ 7.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公众的消费主要是由消费心理支配的。(√) 8.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9.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10.一般认为,公共关系的人才培养,就是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 A )。 A.公众关系 B.人际关系 C.人群关系 D.社区关系 2.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 B )。 A.大众传播 B.传播沟通 C.人际沟通 D.舆论宣传 3.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 C )。 A.公共关系意识 B.公共关系观念 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策划, 4.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B )。 A.巴纳姆 B.艾维.李 C.伯尼斯 D.卡特里普 5.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 C )。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有效的公共关系》 D.《原则宣言》 6.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 A )。 A.从事实出发 B.从理想出发 C.从利益出发 D.从专家意见出发 7.组织形象的基础是( D )。 A.员工形象 B.管理形象 C.机构形象 D.产品形象 8.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 D )

最新整理《公共关系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15分 1、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年代初的(美国) 2、1923年,(爱德华.伯内斯)的著作《公共舆论之凝结》出版,此为公关理论的奠基之作。 3、在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中,“双向对称”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斯科特.卡特李普)。 4、我国大学中,第一个开办公共关系本科专业的是(中山大学)。 5、(1998)年,公共关系职业载入我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6、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成员中流行的生活样式,指的是(时尚)。 7、一个社会组织被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指的是(认知度)。 8、态度层次的传播对象是(知晓公众)。 9、行为层次传播的目的是(引起公众的消费行为)。 10、(1997)年,美国公共关系效果测量联合会在马里兰大学成立。 二、多项选择:20分 1、公共关系产生于美国的原因是(民主政治、市场经济、人性文化、传播技术)。 2、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有(目的性、整体性、变动性)。 3、公众的特征有(同质性、相关性、层次性、多变性)。 4、社会知觉中的效应包括(近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 5、影响性格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家庭、学校教育、职业、社会文化) 6、组织形象定位的三要素是(主体个性、传达方式、公众认知) 7、文字传播的运用(新闻稿撰写、广告文词设计、宣传资料制作、内部报刊编辑、公关常用文书) 8、赞助活动的类型(体育事业赞助、教育事业赞助、文化事业赞助、福利和慈善事业赞助) 9、危机处理的原则有(、三“T”原则、公众至上原则、维护声誉原则) 10、一般公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包括(写作、联络、制作、情报收集、组织活动、接待来访、出访等) 三、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题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题(2014年6月) 一、判断题(共计20分。每题1分,在答题纸的题号后选出正确答案。) 1.公共关系学所说的公众,特指与具体社会组织有利益关系或利害关系的人或人的群体。A A.正确 B.错误 2.公共关系学所说的社会组织指社会上的各种组织机构,比如企业、学校等,公共关系学就是研究各种组织行为的学 科。B A.正确 B .错误 3.公共关系在美国产生时,主要在两个领域滋长。一是在政治领域,二是在工商业领域。A A.正确 B.错误 4.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其本质的规定性是组织的形象管理。因此,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社会组织形象管理 的学问。A A.正确 B.错误 5.社会组织形象简称组织形象,是指组织的建筑物、活动场所等显示的面貌。B A. 正确 B. 错误 6.知名度和美誉度是评价组织形象的基本量化方法。B A. 正确 B. 错误 7.对组织形象进行定性研究的一般思路就是对组织内在精神品质、外观面貌、行为风格三个方面的构成因素进行比较 分析。A A. 正确 B. 错误 8.传播意为广泛散布,本质上指信息在时间或空间上的移动和变化。A A.正确B.错误 9.按照公共关系管理的理念,社会组织自觉维护公众利益越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就越高大。A A. 正确 B. 错误 10.新闻宣传的核心要求是新奇性。B A. 正确B. 错误 11.新闻稿的“倒金字塔”式结构,就是打乱新闻事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把最能吸引人注意的事情编成简短的内容放 在前面,细节性的介绍放在后面。A A. 正确 B. 错误 12.知晓层次的传播目的在于扩大知晓公众的数量,提高知名度;所以在公关实践中也可以通过制造社会新闻、甚至 是反面新闻来达到这一目的。 A A. 正确 B. 错误 13.政府公共关系管理要始终围绕政府重要领导人的形象建设问题开展活动。B A.正确B.错误 14.吻手礼主要流行于欧美国家,一般是男子见到未婚女子时,先垂手立正致意,然后用右手或双手捧起女士的右手, 俯首以微闭的嘴唇象征性地轻吻一下其手背或手指。A A.正确B.错误 15.展览会是一种综合的传播方式,基本的传播手段是利用实物和图像,其综合性也就是实际物品和图像的综合应用。 B A.正确B.错误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礼俗,比如,不能穿鞋进入清真寺,不带棍棒进入蒙古包等。A A.正确B.错误 17.调查,即调查研究,分采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两个步骤。A A.正确B.错误 18.社会组织的机构设置灵活多样,团队结构的特点是打破部门界限,把决策权下放到工作团队队员手中,对员工的 要求比较高,既有专业背景,又要有复合型的多方面素养。 A A.正确B.错误 19.刺激、学习理论就是采用一些诱惑性的办法,以推动人们自觉学习。 B A.正确 B.错误 20.在公关活动中,与人握手时应面带微笑,同时环顾四周,注意他人的态度。A A.正确B.错误 21.艾维·李提出“讲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等主张,他的公关实践理念成为了当时公共关系实践的理论原则。A A.正确 B.错误 22.1923年,爱德华·伯内斯在出版了多部著作的基础上,在纽约大学首次开设公共关系学课程。A A.正确B.错误23.公众具有多样复杂的整体性,是指公众对于组织来说,在管理上是一个整体,但是,由于公众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内心世界很复杂,所以,这个整体是复杂多样的。B A.正确B.错误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

论现代公共关系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摘要: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传播技术的发展,公共关系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的普遍现象。但是,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和一种思想与活动方式却源远流长。公共关系从诞生之日到发展至今,有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推动其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而现代公共关系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公众受愚弄”时期、“说真话”时期、“投公众所好”时期和“双向对称”时期。在中国,公共关系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至今已有成熟稳定态势。纵观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技术的发展,二十一世纪,公共关系的发展将是激动人心的,其活动范围的全球化、实施主体的职业化品牌化、传播渠道的网络化和文化思想的立体化将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现代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条件 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和一种思想与活动方式,有其久远的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公共关系学却是近代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传播技术等发展的结果,至今约百年历史,是一门年轻的,新兴的学科。 公共关系的产生及传播,是20世纪人类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在这短暂而又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当人类完成了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并逐渐进入了商品经济 的发达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社会中那种具有强烈人身依附色彩的人际关系逐渐让位于开放的、可变的、广泛的人际关系。在市场经

济社会里,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关系、地域关系,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则是由于商品交换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公共关系的思想与实践也随之发展起来。 20世纪以前,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是很高,社会上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物资供应也不很丰富,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并不需要专门用心思去考虑公众的需要与情感。然而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产品充分涌流,社会上大量中产阶级出现,就迫使企业家必须高度重视公众的利益和要求了。可以说:是发达的商品经济提出了对公共关系的需要。 (1)公共关系适应了商品经济分工协作,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2)公共关系是物质生产供过于求,市场重心从卖方向买方过渡的产物。 (3)证券民主化运动推动了公共关系的深化发展。 (4)民众的巨大压力迫使企业家放弃唯利是图的经营方针,采取赢利与公关并重的经营战略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要把它应用于生产实践之中。 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出现。 从封建制度向当代民主制度过渡,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公共关系产生的重要政治前提。 (1)民众社会地位提高,公众队伍形成,老百姓有了维护自己合法权力的可能。(2)民主制度的建立提高了民众的参与意识,而民主政治的每一步都需要公共关系活动的配合。 (3)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是民主制度的重要支住,也是公共关系运行的重要保证。 三、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项重要管理职能,它的发展与管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以来,西方管理学领域中的两种思潮对公共关系的发展影响极大:其一是科学管理理论;其二是人际关系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工程师泰勒为代表。1911年,泰勒系统总结了他的管理学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生产作业标准化、工时利用科学化、管理权利层次化、劳动分配合理等原则。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比传统的经验管理有了重大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泰勒在书中虽然强调了要在管理人员和广大工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

公共关系学网上形考作业一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网上形考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B )。 2. 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 A )。 3. 1906年,艾维·发表的著名文件是( B )。 4. 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B )。 5. 公共关系的英文是( A )。 6. 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共关系的( B )。 7. 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众关系学著作是(C )。 8.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伦敦成立的时间是(D )。 9. 参与法是用来协调(D )。 10. 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愚弄公众”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 C )。 11.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A )。 12. 组织形象的基础是( D )。 13. 企业设计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厂名和商标是处于( A )。 14.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 A)。 15. 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C )。 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企业的标记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两个是(AD )。 2. 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是(ABCD )。 3. 把求真务实的原则贯彻到调查工作中应做到(ABCD )。 4.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AB E )。 5. 反映组织经营理念的文字形式有(ABC )。 6. 在公共关系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分别是(BCD )。 7.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代表机构的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公司是(BC )。 8. 艾维的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两个原则是(AD )。 9. 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ABCDE )。 10. 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关系可以是(ABCDE )。 三、判断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仅作出判断即可得分。) 1. 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X) 2. 公众与组织之间不一定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X) 3. 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4. 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第一本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形成》。(√) 5. 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X) 6. 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 7. 中国公共关系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8. 引进西方的经验就可以推动中国的公关事业的发展。(X) 9. 公共关系是一门专业性的理论科学。(X)

公共关系学复习要点(整理版)复习课程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公共关系的涵义。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信息交流的手段与其相关公众之间取得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 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这种管理职能的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管理对象是“信息”、“关系”、“舆论”、“形象”这些无形的资产;管理手段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传播沟通手段;管理目标是调整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提升组织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使组织整体资产增值; 公共关系重在“关系”,这种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不同于其他具体的社会关系,与其他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相伴随 2、公共关系学中“形象”的内涵 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一个组织社会形象体现了它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公共关系是一种以塑造组织形象为己任的传播管理艺术。 形象的意义: 首先,“形象”其本质是重视组织信誉。 其次,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形象的外观。 再次,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 最后,公关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 拓展:并说明组织形象有哪些层面构成。 组织形象即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亦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这种认知和评价体现为组织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由以下八个层面构成: (1)组织的产品形象(2)组织的管理形象(3)组织的人员形象,即公众对组织的人员所形成的认知和评价(4)组织的环境形象(5)组织的文化形象(6)组织的社区形象(7)组织的标识形象(8)组织的媒介形象。 2.公共关系观念应该包含哪些观念?这些观念的内涵是什么?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包括: (1)形象观念,表现为主体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投资、形象管理、形象塑造,将信誉和形象视作组织的无形资产、无形财富,把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2)公众观念,表现为领导者和管理者高度重视公众的利益,将公众的意愿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将符合与满足公众的要求作为组织的价值追求,并以此作为制定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管理政策原重要原则。(3)传播观念,表现为经营者和管理者强烈的传播意识和沟通欲望,自觉地利用一切传播的机会和传播媒介去影响公众、引导公众和争取公众,并善于运用双向沟通的方法去赢得公众的理解、信任与好感。(4)协调观念,表现为善于调节、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要素,努力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动态中求平衡。 (5)多赢观念,表现为将平等互利、追求多赢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将自身的发展与对方和他人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协助对方、满足他人来争取多方的共同利益。 (6)服务观念,则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用服务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7)危机观念,防患于未燃的意识.指在组织发生形象受损或预测到即将发生危机时,组织所采取的一系列与社会公众积极沟通、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的管理活动。 除此之外,公共关系观念还包括现代的信息意识、整体意识、社会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等等。3.何为媒介公众? 媒介公众指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如报刊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编辑、记者。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2-2013第二学期 一、考试形式和时限 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笔试。考生必须独立完成,不得讨论。考试时间90分钟。 二、考试题型和分值比例 1.单选题。每题1分,共16分。 2.多选题。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4分。 3.排序题。每题3分,共6分; 4.配对题。每题2分,共10分; 5.判断改错题。正确的只需打√;错误的打×,并改正错误,每题3分,共24分; 6.论述题。15分; 7.案例题.15分。 说明:试题1-2须在答题卡上完成。试题3-7,须在答题纸上完成。 三、关键概念 公众、公共关系观念、公众导向观念、组织形象、CIS、CS活动、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知觉的选择性、心理定势、从众心理、逆反心理、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媒介事件、危机管理 说明:关键概念涉及配对题 四、基本原理 1.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2.公共关系观念的演变3.公众的识别4.公众的发展过程5.公共关系的运作过程6.公共关系评估7.信息的处理8.传播的过程9.公共关系调查10.CIS运作程序11.根据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传播的类型12.马斯洛需要层次的内容13.态度形成和改变的阶段 说明:基本原理涉及排序题

五、论述题 1、是不是所有组织都有必要设置公共关系部门?请结合所在的单位或所熟悉的单位实际说明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P81 答题思路: (1)基本观点。并不是所有组织都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 (2)基本理由: ①一个组织是否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门要根据组织自身的运行和发展需要来决定。 ②不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的组织也需要公共关系。 ③不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的组织,其公共关系职能可以被分散在其他职能部门之中。 (3)结合实际。以所在的组织或所熟悉的组织来说明。 2.组织积极承担社区内的公共事务或公益活动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吗?组织应该如何处理社区关系?P304,P165-166 答题思路: (1)组织积极承担社区内的公共事务或公益活动并不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可以结合赞助活动的 目的来说明赞助活动的意义。 (2)结合实际说明组织应该如何处理社区关系 3.请结合实际说明实物媒介在组织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运用。P198,P202 答题思路:实物是一种有效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 (1)媒介的概念和实物媒介的概念。 (2)实物媒介和实物传播的特点。 (3)实物媒介的类型。 (4)举例说明实物媒介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运用。 4.举例说明组织面对批评报道的基本对策。P164-165 答题思路: (1)对批评报道的基本态度和对策。 (2)对于属实的批评报道,基本对策。 (3)对于失实的批评报道,基本态策。 (4)举例说明 5.请你对企业如何妥善处理顾客投诉和纠纷的问题,谈谈你的见解。

公共关系学论文97875

传播中的公关工作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前所未有地高涨,往往左右着社会舆论,关系着组织的声誉与形象,没有哪个企业、组织、公众人物可以忽视媒体对公众的影响。因此,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社会舆论支持,就是企业、组织、公众人物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首要任务。 媒体的公关作用有三点:第一,有助于组织与公众间的互相了解;第二,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第三,有助于公关人员利用传播媒介高效率地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关就就是传播。为了有效地利用新闻媒体,公关人员首先需要走近媒体,了解媒体。 通常情况下,与新闻媒体发生关系有两种情况:一就是主动寻找新闻媒体,希望媒体为传播服务;而就是发生的一些事件引起新闻媒体的注意与兴趣,要求提供事实,以便进行宣传、推广、解释与澄清。无论面对哪种情况,公关人员在与新闻媒体的合作中,都应该重点对待与记者、编辑的关系,特别就是要在杜绝实时报道上做好公关工作。 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在选择媒体进行公关工作时,首先要确定组织的目标受众,然后根据不同媒体的受众特点,风格等,根据需要公关的事件性质,寻找到有影响力且适合的媒体平台。 在公关活动中,要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所选择媒体的影响力。许多企业与组织对媒体抱有敌意的态度,认为媒体总就是利用危机事件进行炒作,博眼球。她们认为媒体报道那些耸人听闻的危机事件,就是在跟自己过不去。作为专业公关人员应该清楚,媒体就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只有争取到媒体的支持与信赖,公关活动才能更加顺利地展开。因此,公关部门与媒体进行合作就是十分常见也就是十分必要的。公关人员不仅要懂得如何应对媒体,更需要掌握与媒体合作的技巧,以求助媒体展示本组织的良好形象。 企业、组织、公众人物要做到及时全面地传播自己认为有必要传播的信息。建立与媒体记者、编辑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与融洽的人际关系就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可能的话,在企业、组织、公众人物的一些日常活动中,邀请记者、编辑一起参与,主动向她们提供己方资料与信息,以建立起她们对自己的预存立场,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媒体投资。 在于媒体的记者、编辑的相处过程中,一定要以友好的态度与,讲求公关礼仪,尽量避免对抗与对立,不能威胁记者、编辑,要耐心回答她们的问题,对所有记者一视同仁。当然,也不必对媒体低声下气,只要如实提供材料与信息就可以了。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时,信誉与信任就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必须履行对媒体的承诺与保证。一旦企业失掉自身的信誉,就很难再挽回昔日树立起的形象。 在与媒体建立友好关系的过程中,还可以邀请媒体中有影响力的人士作为自己的宣传顾问,了解媒体的动向,也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新闻、信息传播渠道。在需要通过媒体做宣传或者平息危机事件时,就可以方便高效,而 企业、组织或者公众人物还有善于挖掘自己的新闻潜力,引起媒体关注,利用媒体的报道宣传自身形象,从而可以吸引到公众的关注。在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引起观众火爆关注

公共关系学考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考点整理 第一章 一、对公共关系定义的理解与看法(以一个组织运转为例)P9 定义: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实现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通过关系协调、沟通管理、形象塑造等方式,同利益相关的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它包括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系、企业与消费者及有关客户的关系、领导与员工的关系等。 二、公共关系的基本属性有哪些?了解它们有何意义?P15-18 基本属性: 1、客观性:关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关系也是 客观存在的; 2、普遍性:关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公共性:公共关系是社会群体与社会环境发生的联系; 4、相关性:社会组织与公众建立关系不是随意的、随机的,而是明确对象的; 5、互动性: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本质上是互动的,而非一方主动另一方被定,它们相互 需要,相互通过接触、联系、沟通、交往、建立和维持关系; 6、互利性:满足各自的精神与物质需要是各种社会交往背后的普通动机; 7、多样性:人的需要和利益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社会生产和服务体系必须是分工协作 的体系,也决定了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8、规范性:有规则制度约束; 9、稳定性:社会组织与公众关系是长期存在的,不仅谋求眼前利益,而且考虑长远利益; 10、周期性:公共关系的构建和发展是有始有终的,从建立到结束呈周期性变化,这是公共关系的一个基本属性。 意义: 1、不同时期的公共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当针对这些特点,积极地有效地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公共关系的作用,解决公共关系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公共关系有生有灭,我们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其生得有价值,灭得 无影响。 三、请注意当地行政长官(如市长、县长)一天的工作,然后从公共关系功能角度谈谈他工作的性质(政府官员的公共关系)P19 1、从微观看(对具体的社会组织): (1)连接与沟通功能:使社会组织与相关公众联系、联结起来,让它们相互沟通信息,交流能量、物资等。建立和保持社会组织与各类公众的双向沟通,一方面可以向公众传播组织信息,争取理解和支持,强化与公众的联系;另一方面帮助社会组织监测社会环境(社会舆论、意识、态度和行为等),收集社会对组织的各种反映,向组织决策层和相应部门提供信息和决策咨询; (2)整合功能:通过公共关系整合各种资源,有效取得关键资源,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使组织内外保持和谐一致,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地方; (3)协调功能:促使社会组织有计划地调整组织目标和行动,并以相应政策和行动影响公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答案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答 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49608492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答案 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 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交际型公关:交际型公关,以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 良好的发展环境。其具体内容包括:各种招待会、座谈会、宴会、茶会、慰问、专访、接待、个人信函、电话等 等。 3.媒介关系:叫做新闻界关系,是指组织与新闻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各种网站)以及新闻界人 士(包括记者、编辑)等等的关系。这种关系含有双重人格关系:其一,大众传播是社会组织与其他公众信息沟 通的“中介”环节;其二,大众传播本身也是社会组织的目标公众。保持与媒体的良好关系为公共关系的重要内 容。 4.危机公关:是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具体讲,就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解决给公众带来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 危机事件,以及预防、扭转或改变组织发展的不良状态所采取的公关策略与措施。 5.企业使命:所谓企业使命就是企业根据社会的分工和自身的条件,准备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企业使命回答了 企业“干什么”的问题,是构成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企业使命也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树立 了崇高使命感的企业,才能不断创造新成就,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 6.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 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7.公关礼仪:公关礼仪是礼仪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社会组织极其成员在与公众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 德规范的礼节、礼貌、仪式等的总称。 8.CS理论:CS是英文Customer Satisfaction的缩写,意为“顾客满意”。CS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满 意度为指针,要从顾客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而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和观点来分析考虑顾客的需求,尽可能全面 尊重和维护顾客的利益。这里的"顾客"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指企业产品销售和服务的对象,而且指企 业整个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问答题 1、什么是“公众”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公众必须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简言之,公众与组织之间必须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公众有四个特点,即群体性、同质性、变化性、相关性。 2、举办新闻发布会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组织新闻发布会,是公关部门经常性的业务工作。在筹备记者招待会时,组织要注意以下问题:①邀请记者。记者招待会邀请记者的范围要根据会议的主题而定,如果事件影响仅限于一个地区,只邀请本地各媒体记者就可以了。如果事件涉及全国范围的广大公众,则必须邀请中央及地方各主要媒体的记者。②统一宣传口径。某一新闻发布到何种程度,在记者招待会前一定要在组织内部统一口径,以免因参加会议的人员说法不统一,造成记者报道失实。③选择主要发言人。记者招待会的主要发言人一般应由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性。④准备报道提纲和答案要点。公关部门的负责人在会前要熟悉主要发言,并根据主要发言整理出报道提纲。报道提纲应包括主要发言的基本内容,并附有背景材料,有关资料,图表照片等等。⑤准备好会场。组织在记者招待会召开前一定要认真选择会场,会场外部交通方便,环境干扰少。会场内应气温适宜,座椅舒适,灯光明亮,电源设备充分,便于录音、录像和安装各种通讯设备。⑥会议主持人的准备工作。记者招待会的主持人一般由公关部的负责人担任,主持人应当语言幽默,机智灵活,善于控制会场上的气氛。⑦准备辅助工具。在记者招待会前,组织要准备好各种辅助工具,如图表、幻灯、照片、地图、模型、实物、录音、录像等等,以使记者招待会产生最佳的宣传效果。⑧安排好记者活动。在记者招待会的前后,组织可安排记者参观、访问、摄影、摄像,还可以举行宴会、旅游等联谊活动,但要事先准备好交通费、小礼品等。 3、办好一次庆典活动,你认为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要办好一次庆典活动,应认真做好以下的一些工作:第一,精心选择对象,发出邀请,确定来宾。第二,合理安排庆典活动的程序。第三,安排接待工作。庆典活动开始前,应作好一切接待准备工作。第四,物质准备和后勤、保安等工作。庆典活动的现场,需要有音响设备、音像设备、文具、电源等。总之,要做到认真充分,热情有礼,热烈有序,就会使庆典活动取得成功。 4、调查人员在设计问卷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尊重公众,慎重选择所提问题,防止对公众情感造成伤害。

公共关系学论文

传播中的公关工作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前所未有地高涨,往往左右着社会舆论,关系着组织的声誉和形象,没有哪个企业、组织、公众人物可以忽视媒体对公众的影响。因此,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社会舆论支持,是企业、组织、公众人物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首要任务。 媒体的公关作用有三点:第一,有助于组织和公众间的互相了解;第二,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第三,有助于公关人员利用传播媒介高效率地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关就是传播。为了有效地利用新闻媒体,公关人员首先需要走近媒体,了解媒体。 通常情况下,与新闻媒体发生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主动寻找新闻媒体,希望媒体为传播服务;而是发生的一些事件引起新闻媒体的注意和兴趣,要求提供事实,以便进行宣传、推广、解释和澄清。无论面对哪种情况,公关人员在与新闻媒体的合作中,都应该重点对待与记者、编辑的关系,特别是要在杜绝实时报道上做好公关工作。 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在选择媒体进行公关工作时,首先要确定组织的目标受众,然后根据不同媒体的受众特点,风格等,根据需要公关的事件性质,寻找到有影响力且适合的媒体平台。 在公关活动中,要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所选择媒体的影响力。许多企业和组织对媒体抱有敌意的态度,认为媒体总是利用危机事件进行炒作,博眼球。他们认为媒体报道那些耸人听闻的危机事件,是在跟自己过不去。作为专业公关人员应该清楚,媒体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只有争取到媒体的支持和信赖,公关活动才能更加顺利地展开。因此,公关部门与媒体进行合作是十分常见也是十分必要的。公关人员不仅要懂得如何应对媒体,更需要掌握与媒体合作的技巧,以求助媒体展示本组织的良好形象。 企业、组织、公众人物要做到及时全面地传播自己认为有必要传播的信息。建立与媒体记者、编辑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和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可能的话,在企业、组织、公众人物的一些日常活动中,邀请记者、编辑一起参与,主动向他们提供己方资料和信息,以建立起他们对自己的预存立场,这是一种很好的媒体投资。 在于媒体的记者、编辑的相处过程中,一定要以友好的态度和,讲求公关礼仪,尽量避免对抗与对立,不能威胁记者、编辑,要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对所有记者一视同仁。当然,也不必对媒体低声下气,只要如实提供材料和信息就可以了。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时,信誉和信任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必须履行对媒体的承诺和保证。一旦企业失掉自身的信誉,就很难再挽回昔日树立起的形象。 在与媒体建立友好关系的过程中,还可以邀请媒体中有影响力的人士作为自己的宣传顾问,了解媒体的动向,也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新闻、信息传播渠道。在需要通过媒体做宣传或者平息危机事件时,就可以方便高效,而 企业、组织或者公众人物还有善于挖掘自己的新闻潜力,引起媒体关注,利用媒体的报道宣传自身形象,从而可以吸引到公众的关注。在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引起观众火爆关

公共关系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2015

公共关系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它协助建立与维持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相互传播、了解、接受与合作的渠道;参与问题与纠纷的处理,协助管理当局对民意保持灵通及采取反应;解释及强调管理当局为公众利益而服务的责任;协助管理当局顺应并有效地利用变化着的环境,担任早期预警系统的角色,协助预测未来趋势;以研究工作及合乎道德的正确沟通技术为主要工具。 2、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思想意识。既有易显的公共关系观念,也有尚未被人们意识到的潜在观念,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3、揭丑运动:揭丑运动表现为大批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利用新闻媒体介对资本家进行强烈的抨击。他们通过发表揭丑文章,并配有大量的社论和漫画来谴责企业丑行,与工人运动相配合,而给许多大企业了强大的舆论压力的运动。 4、爱德华·伯尼斯:他是公共关系学的创始人,创作了第一部研究公共关系理论的专著《公共舆论之形成》。在这本书中,他对公共关系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之形成一整套理论。他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根本原则,主张一个企业或组织在做出决策之前,就应首先了解公众喜好什么,需要什么,在确定公众的价值取向以后,再有目的地从事宣传工作,以便迎合公众的需要。 5、组织形象:组织形象(Organizational image),即社会公众对组织综合评价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组织形象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组织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经营作风、管理水平、人才实力、经济效益、福利待遇等,组织形象是这些要素的综合反映。 二、判断正误并更正 (√)1、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2、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3、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更正:美国学者施拉姆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 (×)4、艾维·李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更正:艾维·李创办美国第二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5、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更正: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不一定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 (√)6、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 (√)7、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公众的消费主要是由消费心理支配的。 (×)8、公共关系完全是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更正:公共关系不完全是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9、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更正:公共关系公司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10、一般认为,公共关系的人才培养,就是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 更正:一般认为,公共关系的人才培养应朝两个方向努力:一是培养通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二是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