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幂函数

合集下载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幂函数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幂函数

1 《幂函数》教案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幂函数的概念,会画幂函数的图象,能判定一个幂函数是增函 数还是减函数,能判断一个幂函数的奇偶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幂函数的图象、幂函数的增减性的证明。

2.教学难点:幂函数增减性的证明。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课本P90,p=w, S=a 2, V=a 3 ,a=S 21,v=t -1,
上述问题中的函数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新课讲授:
上述问题中涉及的函数,都是形如y =x a 的函数。

一般地,函数y =x a 叫做幂函数(power function )。

其中x 是自变量,a 是常数。

当a =1,2,3,2
1,-1时,得到下列的幂函数,画出它们的图象,并观察图象, 将你发现的结论写在下表中:
y =x y =x 2 y =x 3 y =x 2
1
y =x -1 定义域 R R R [0,+∞) (-∞,0)∪(0,+∞) 值域 R [0,+∞) R [0,+∞) (-∞,0)∪(0,+∞) 奇偶性 奇 偶 奇 非奇非偶 奇
单调性 增 [0,+∞)增 增 增 (-∞,0)减
(-∞,0)减 [0,+∞)减
定点 (1,1) (1,1) (1,1) (1,1) (1,1)
例1、证明幂函数f (x )=x 在[0,+∞)上是增函数。

高中数学必修一幂函数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幂函数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幂函数教案教案主题:幂函数教案目标:1.了解幂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幂函数图像的特点以及对称性;3.准确理解幂函数的增减性质并能应用到解题中;4.能够分析幂函数与线性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工具;2.手写板或黑板;3.课本及教学参考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或手写板呈现一幂函数的图像,并提问学生对于该图像的感受和认知。

引导学生逐渐了解幂函数。

二、输入与解释(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幂函数的定义,并对每一部分进行解释。

幂函数定义:幂函数是指以自变量x为底数,以常数a(a>0且a≠1)为指数的函数。

它可以表示为y=x^a。

三、图像特点与对称性(20分钟)1.通过幂函数的图像和函数表达式的关系,教师解释幂函数的图像特点:(1)当a>1时,函数图像在x轴正半轴上逐渐上升;当0<a<1时,函数图像保持下降的趋势。

(2)当a为整数时,函数图像在坐标原点有一个翻转对称轴,如a为奇数,则函数图像在原点处且坐标原点是函数图像的一个特殊点。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幂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并要求学生在黑板上绘制出幂函数图像,并观察其对称轴和特殊点。

四、增减性质与应用(30分钟)1.幂函数的增减性质:(1)a>1时,函数递增;(2)0<a<1时,函数递减。

教师通过函数的图像和定义,对幂函数的增减性质进行讲解,强调函数图像的上升和下降趋势。

2.教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应用增减性质去解题。

五、幂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关系(20分钟)1.幂函数与线性函数的关系:幂函数的特殊情况即a=1时,函数变为y=x。

教师通过图像和式子对比,指出线性函数就是幂函数的特殊情况。

2.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的关系: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正好是互为反函数,即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是对方的反函数。

3.教师通过例题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以上关系。

六、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幂函数的定义、图像特点以及与其他函数的关系。

高中数学(幂函数)示范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

高中数学(幂函数)示范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

高中数学(幂函数)示范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幂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会求幂函数的导数;(3)能够运用幂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幂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幂函数的图象,提高学生的直观认知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幂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幂函数的导数。

2. 难点:幂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2)提问:幂函数是什么?它的图象和性质是怎样的?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幂函数的定义和性质;3. 课堂讲解:(1)讲解幂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讲解幂函数的导数;(3)举例说明幂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2)教师点评答案,解答疑问。

5. 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并补充。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2. 选取两个不同的幂函数,分析它们的性质和图象;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掌握情况如何;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幂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导数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幂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

3. 评价指标:准确性、逻辑性、创新性、合作精神等。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2. 探讨幂函数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学、化学等;3. 引入复合幂函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教材;2. 课件:幂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导数的课件;3. 练习题:幂函数相关练习题及答案;4. 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投影、网络资源等。

新人教A版必修1《幂函数》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1《幂函数》教案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能够将所学的幂函数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公式,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幂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过定点等性质。
-结合具体幂函数,如f(x) = x^2、f(x) = x^3等,讲解其性质并举例说明。
-核心内容三:常见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详细分析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图像,总结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教学难点
4.数学抽象:帮助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幂函数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一:幂函数的定义及其一般形式
-重点讲解幂函数的一般形式f(x) = x^a,强调a为常数的特点。
-通过实例展示,让学生理解不同a值对应的幂函数图形差异。
-核心内容二:幂函数的性质
-难点三:幂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幂函数应用于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教师应设计相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幂函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难点四:幂函数性质的应用与拓展
-学生可能难以将幂函数性质应用于更广泛的数学问题。
-教师可通过举例,如数学竞赛题等,展示幂函数性质在更复杂问题中的应用,拓展学生思维。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幂函数的基本概念。幂函数是形如f(x) = x^a的函数,其中a为常数。幂函数在数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023年高中数学幂函数教学教案(7篇)

2023年高中数学幂函数教学教案(7篇)

2023高中数学幂函数教学教案(7篇)高中数学必修1《幂函数》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把握幂函数的形式特征,把握详细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能应用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有关简洁问题。

力量目标: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1)加深学生对讨论函数性质的根本方法和流程的阅历。

(2)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论,培育学生运用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2、教学重点:从详细函数归纳熟悉幂函数的一些性质并简洁应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概括出幂函数的性质。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究发觉法和多媒体教学4、教学过程:问题情境问题1写出以下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①正方形边长x、面积y②正方体棱长x、体积y③正方形面积x、边长y④某人骑车x秒内匀速前进了1m,骑车速度为y⑤一物体位移y与位移时间x,速度1m/s问题2是否为指数函数?上述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教师将解析式写成指数幂形式,以启发学生归纳,)板书课题并归纳幂函数的定义。

(二)新课讲解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形如的函数称为幂函数(powerfunction),其中是自变量,是常数。

为了加深对定义的理解,请同学们判别以下函数中有几个幂函数?①y=②y=2x2我们了解了幂函数的概念以后我们一起来讨论幂函数的性质。

问题3幂函数具有哪些性质?用什么方法讨论这些性质的呢?我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前面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我们一起讨论了哪些性质呢?(学生争论,教师引导)(引发学生作图讨论函数性质的兴趣。

函数单调性的推断,既可以使用定义,也可以通过图象解决,直观,易理解。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请同学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图象。

依据你的学习经受,你能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函数的图象吗?(学生作图,教师巡察。

将学生作图用实物投影仪演示,指出优点和错误之处。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演示,通过超级链接几何画板演示。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幂函数》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幂函数》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幂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幂函数的定义和特点;2.学习叠加思想,并掌握简单的幂函数叠加方法;3.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幂函数的定义及其特点;2.幂函数的叠加思想;3.幂函数的绘图方法;三、教学过程1.引入幂函数的定义:$y=x^p(p\\in \\mathbb{R})$让学生发现x的取值范围对函数图象的影响,并对函数图象进行描述。

2. 概念讲解1.首先讲解幂函数的定义,指出它是一种基本函数;2.介绍幂函数的性质,让学生知道幂函数的图像不可能横切x轴;3.引入幂函数的叠加思想,让学生知道可以将不同的函数图像叠加在一起。

3. 具体例子讲解1.书写公式,说明函数图象的性质;2.给出幂函数的图象,描出函数的图象;3.确定函数图象的性质,让学生明白函数图象的变化。

4. 例题解析1.给出实际问题,提供数据;2.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函数式,确定函数图象;3.通过实际问题,解释函数图象的意义。

5. 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做一道练习题;2.每组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的想法、方法及结果;3.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出最佳答案。

四、教学方法1.板书法: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讲解;2.案例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练习解题思路;3.分组讨论法:提高学生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帮助1.帮助学生理解定义和性质;2.尤其帮助学生掌握幂函数的叠加思想,找出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

六、课堂反馈1.倾听学生提出的疑问和问题;2.鼓励并指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3.搜集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七、课堂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2.阅读教材给出的例题;3.自己找出一些幂函数的例子进行探究。

高一数学必修1《幂函数》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1《幂函数》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1《幂函数》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幂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画出幂函数的图象的方法。

2. 学会用不等式的方法解决幂函数方程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幂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 画出幂函数的图象。

3. 不等式解法。

教学难点:1. 幂函数的图象,如何画出图象。

2. 不等式的解法,如何运用不等式解决幂函数方程的问题。

教学方法:1. 归纳法。

2. 演示法。

3. 分组讨论法。

教学内容:一. 幂函数1. 幂函数的定义:设a为正实数,x为任意实数,幂函数f(x)=$a^x$ 定义为f(x)=$a^x$。

2. 幂函数的性质:(1)当a>1时,幂函数f(x)严格单调递增;当0<a<1时,幂函数f(x)严格单调递减。

(2)当a>1时,幂函数f(x)在x轴的右侧无上界;当0<a<1时,幂函数f(x)在x轴的右侧无下界。

(3)当a=1时,幂函数f(x)为常函数y=1。

3. 幂函数的图象:(1)当a>1时,幂函数f(x)在右侧无上界,并超过x轴,图象接近x轴。

(2)当0<a<1时,幂函数f(x)在右侧无下界,趋近于x轴,图象在x轴上方。

(3)当a=1时,幂函数f(x)图象为直线y=1,在y轴上方。

4. 例题:(1)求幂函数y=$\frac{1}{4}$^x 的增减区间,并画出图象。

(2)求方程$\frac{1}{2x+1}$=8 的解。

二. 不等式的解法1. 不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减)同一个数、同一个式子,不等式的方向不变;(2)等式两边同乘(除)一个正数,不等式的方向不变;等式两边同乘(除)一个负数,不等式的方向反转。

2. 不等式的应用: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幂函数的方程。

3. 例题:求不等式$x^2$+2$\sqrt2x$+1<0 的解。

教学流程:1. 教师介绍幂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并简单讲解幂函数的图象。

2. 教师出示幂函数$f(x)=2^x$ 的图象,并让同学对幂函数的图象做出讨论,了解幂函数图象的特点,为下面的探究提供基础。

幂函数教案:高中数学必修的章节之一

幂函数教案:高中数学必修的章节之一

幂函数教案:高中数学必修的章节之一在高中数学必修的课程中,幂函数是一道重要而又基础的数学知识,更是我们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因此,针对高中数学必修中的幂函数教案,我们需要作出详细的讲解和探究,同时需要结合一些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

一、教学目标1.理解幂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知道其图像特征并能用具体实例说明。

2.能变形解决简单的幂函数的运算。

3.能应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联立方程。

二、教学重点1.在数轴上绘制幂函数的图像并分析其特征。

2.掌握幂函数的运算规则,以及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联立方程解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幂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知道幂函数的图像特点。

2.掌握幂函数的运算规则,能解决幂函数的简单运算。

3.掌握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联立方程的解法。

四、教学过程1.幂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幂函数是形如y=x^a(a为实数)的函数,其中x>0(x=0时,a>0)。

幂函数的图像特征与指数函数相似,是利用对数函数的概念、运算,指数函数的知识,掌握的一个重要的数学工具。

幂函数的图像特征:当a>1时,幂函数y=x^a的图像上升逐渐加速,当a=1时为与x 轴正比例函数y=x,当0<a<1时,幂函数y=x^a的图像上升逐渐减缓,最后趋近于x轴。

当a<0时,幂函数y=x^a的图像下降,且在x轴右侧有垂直渐近线x=0,在x轴左侧有水平渐近线y=0。

2.幂函数的运算规则加减法运算:当幂函数底数相同时,可将其指数相加或相减。

即x^a+x^b=x^(a+b),x^a-x^b=x^(a-b)。

乘法运算:当幂函数底数相同时,可将其指数乘积。

即x^a*x^b=x^(a+b)。

幂函数的运算可以变形为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运算,如x^a=y,可变形为a=logx(y)或者y=x^a,可变形为a=logy(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幂函数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幂函数作为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之后研究的又一类基本的初等函数.学生已经有了学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经历,幂函数概念的引入以及图象和性质的研究便水到渠成.因此,学习过程中,引入幂函数的概念之后,尝试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本节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幂函数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函数模型,通过研究2
11
32,,,,x y x y x y x y x y =====-等函数的性质和图象,让学生认识到幂指数大于零和小于零两种情形下,幂函数的共性:当幂指数0>α时,幂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0,0和()1,1,且在第一象限内函数单调递增;当幂指数0<α时,幂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1,1,且在第一象限单调递减且以两坐标轴为渐近线.在方法上,我们应注意从特殊到一般地去进行类比研究幂函数的性质,并注意与指数函数进行对比学习.
将幂函数限定为五个具体函数,通过研究它们来了解幂函数的性质.其中,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1
2
,,-===x y x y x y 等三个简单的幂函数,对它们的图像和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现在明确提出幂函数的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学生已经了解了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象,研究了两个特殊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对研究函数已经有了基本思路和方法.因此,教材安排学习幂函数,除内容本身外,掌握研究函数的一般思想方法是另一目的,另外,应让学生了解利用信息技术来探索函数图象及性质是一个重要途径.
学习中学生容易将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混淆,因此在引出幂函数的概念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对两类不同函数的表达式进行辨析.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PPT 课件,几何画板《幂函数》导学案.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幂函数定义,完成导学案1,2,并画出1
2
,,x y x y x y ===的图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几个常见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进行初步的应用. (3)学会研究函数图象和性质的一般方法和思想.
2.过程与方法
类比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学习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来总结性质,从而达到掌握研究幂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作图,分析图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幂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将函数图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概括成函数的性质.
【突破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动手作图、媒体演示多个幂函数图象,深化学生对图象的直观认识;观察幂函数图象,归纳幂函数的性质,加强学生对幂函数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借助多媒体 【教学基本流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实例观察,引入新课
1.如果张红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蔬菜w 千克,那么她需要支付w p =元,p 是w 的函数; (x y =)
2.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 ,那么正方形的面积2
a S =,S 是a 的函数; (2
x y =)
3.如果立方体的棱长为a ,那么立方体的体积3
a V =,V 是a 的函数; (3x y =)
4.如果一个正方形场地的面积为S ,那么正方形的边长2
1s a =, a 是S 的函数; (2
1x y =)
5.如果某人t s 内骑车行进1km,那么他骑车的平均速度1
-t
v =,v 是t 的函数.
(1
-=x y ) 问题:以上问题中的函数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从实例观察引入课题 构建幂函数的概念
探索简单的幂函数性质
画出代表性函数图象
总结一般性研究方法
应用举例和课堂练习
小结与作业






(右边都是指数式,且底数都是变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进行总结,从而自然引出幂函数的一般特征. 二、类比联想,探究新知 1.幂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αx y =叫做幂函数(power function) ,其中x 为自变量,α为常数. 注意:幂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是αx y =的形式,其特征可归纳为“系数为1,只有1项”. 2.幂函数与指数函数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掌握幂函数的结构,三要素,区分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异同点. (让学生判断x
y 2.0= 2
1
x y = 1-=x y x y 5= 5x y =是否为幂函数)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幂函数定义和呈现形式的理解. 3.幂函数的图象与简单性质
我们学习指数、对数函数的性质时,用了什么样的思路?研究幂函数的性质呢? (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定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只讨论以下几种函数
x y = 2x y = 3x y = x y = 1-=x y
让学生自主动手,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5个函数的图象(课前已完成3个) 接下来不看图象很快得出5个幂函数的相关性质:
为了更好地观察函数图象特征,总结幂函数的性质,我们把5个幂函数的图象画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问题①:所有图象都过第几象限,所有图象都不过第几象限,为什么? 问题②: 第一象限内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与指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③:所有图象都过哪些点,为什么?
问题④:对于原点,什么样的幂函数过,什么样的幂函数不过,为什么?
【总结】虽然这5个幂函数图象所分布的象限不同,但是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它们共同的特征.这5个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图象都过点(1,1).
注意到这5个幂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单调性的差异,我们来观察当0>α时的函数图象,很明显,它们的图象除了过点(1,1)外,还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演示几何画板,隐藏0<α时图象)
再来观察当0<α时的函数图象,(演示几何画板,显示0<α时图象,隐藏0>α时图象)幂函数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自变量x 取值从右边趋于0时,图象在y 轴右方无限地靠近y 轴,但不与y 轴相交,当自变量x 取值趋于∞+时,图象在x 轴上方无限地靠近x 轴,但不与x 轴相交.
演示画板,观察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不难发现,所有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当幂指数0>α时,幂函数都过原点,在),0[+∞上是增函数;当幂指数0<α时,在),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 从右边趋向于0时,图象在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 轴,当x 趋于∞+时,图象在x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x 轴.
性质总结如下:
0>α 0<α
在(0,+∞)有定义,图象过点(1,1); 在),0[+∞上是增函数 在),0(+∞上是减函数
图象过原点
在第一象限内,当x 从右边趋向于0时,图象在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 轴,当x 趋于∞+时,图象在x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x 轴.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在新知探究的过程中 自然形成一般方法的呈现,使学生易于领悟和接受. 三、学以致用
【例1】证明幂函数x x f =
)(在[)+∞,0上是增函数 .
【例2】比较下列几组数的大小:
0.80.8 5.35.21与)( -1-10.270.262与)( 32.5 1.81.83与)( 0.20.30.30.30.30.24,,)(
练习: 如图所示,曲线是幂函数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已知k 分别 取 四个值,则相应图象依次为:3124
,,,c c c c
四、课堂小结,归纳提升
(1)知识总结:回顾幂函数的定义和一些简单的幂函数性质. (2)思想方法:主要涉及到了数形结合,类比、归纳总结的思想.
k
x y
=11,1,2,2
-
五、课后作业
(1)习题2.3 1,2 题
(2)名师一号
(3)选作P82 10题
教学反思:
【设计感想】
幂函数作为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之后研究的又一类基本的初等函数,课本内容较少,但高考内容不少,我认为应该适当引申,所以设计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题目类型,以扩展同学们的视野,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2015 年金昌市优质课竞赛活动
教案
教案题目:幂函数
授课班级:高一(10班)
姓名:赵培明
单位;金昌市第一中学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