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

合集下载

《行路难》知识点+赏析题汇总

《行路难》知识点+赏析题汇总

《行路难》习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我放下杯子和筷子,不能下咽,拔剑起舞环顾四周,心里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阻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却被满山的白雪阻拦。

想像姜尚那样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想像伊尹那样在梦中乘船从太阳边经过。

行路难啊,行路难啊,岔路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坚信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那时我将扬起高帆远渡沧海。

【赏析题】【1】这首诗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坎坷。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诗人“难”在何处。

(2分)示例一:面对现实,仕途艰难(1分)。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写出了仕途的艰难(1分)。

示例二:面对未来,选择艰难(1分)。

“多歧路,今安在”,现实道路崎岖,要走的路不知在哪里(1分)。

【2】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请简要分析。

示例一:最后两句引用典故,写出了诗人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表达了对未来充满憧憬的豪迈、乐观的情怀,以此来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示例二:最后两句用“破”“挂”这些富有动感、充满气势的词,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精神,以此来表现以此来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2023·驻马店二模)在探究诗人的情感变化时,小文认为诗人在本诗中的情感是激荡起伏的。

请帮助他阐述理由。

从全诗来看,诗人的情感从郁闷惆怅,到对政治前途抱有幻想,再到徘徊低沉,最后奋发振作,可谓一波三折,激荡起伏。

【4】(2023-2024·郑州期中)有人说这首诗虽题为《行路难》(其一),但读者却总能从夸张的表述中读出积极浪漫的情调。

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主要对应目标:306]赞同。

《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

《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

写作 背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古代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 《乐府题解》云:“《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 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作的题旨也相类, 但全诗却悲而不伤,自有豪气英风在。这首诗 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 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 人内心的强烈苦闷、债郁和不平;同时,又表 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 力量。
今 安 在 ?
多 岐 路 ,
行 路 难 !
行 路 难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有何效果? 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 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 的视野。 赏析:但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 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 的痛苦交织在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 难的感叹。反复咏叹,节奏短促,声调低 抑,唱出可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傍晚。
相伴。 辨识。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想要辨识却不知道怎样表达。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在东篱下采菊,无意间抬头看见了美 丽的南山. • 傍晚时分南山蒸腾着美丽的山气,飞 鸟相伴飞回家. • 其中有高远的意境,想要辨识却不知 怎样表达
饮酒
——陶渊明
陶渊明个人档案
陶渊明,365-427,字 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 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著 名诗人。
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爱好: “好读书” “嗜酒” 喜爱的花卉: “晋陶渊明独爱菊” 理想生活: 世外桃源

苏教版九下语文 古诗词赏析

苏教版九下语文 古诗词赏析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一、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悠然见南山”:“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世之外的心境,自然真切。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具体描写南山景象,从“采菊、日夕”来看,此诗是写在秋天的晚上。

3、“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是直接抒情,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是对全篇的总结。

“忘言”中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4、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填原文)的道理。

其中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心远:5、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怎样的心境?宁静、祥和,不为世俗利欲沾染的平和心境。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表现了诗人弃官归田后远离尘世,醉心田园的情志,这其中既有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回避矛盾、与世无争的消极情绪。

7、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中的“见”用的非常精妙,换成“望”就没有这种效果。

请你说说为什么。

“见”字用得极妙,表现出诗人看到山是无意的,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我的天真意趣。

二、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作者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形象的表现了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

2、请用诗中语句具体解说作者“行路”之“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闲来上,忽复边”写到了哪两个人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姜尚和伊尹。

描写冬天下雪与友人喝酒的诗

描写冬天下雪与友人喝酒的诗

描写冬天下雪与友人喝酒的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描写冬天下雪与友人喝酒的诗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描写冬天下雪与友人喝酒的诗有哪些一、《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原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译文: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

能否共饮一杯?伴侣!二、《赠元稹》唐代:白居易原文: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译文:我们结为好友已经满三年了,二人一起骑马赏花,也一起在雪中共饮。

三、《雪中共惟长舅氏饮酒》明代:袁宗道原文:盆梅香里倒清卮,闲听群乌噪冻枝。

饱后茶勋真易策,雪中酒戒最难持。

译文:种在花盆里的梅花散发出阵阵香味,闲时听着冻枝上的乌鸦叫。

吃饱后喝茶真舒服,在雪中想不喝酒都难。

四、《南歌子(雪中和景裴韵)》宋代:洪适原文:闰岁饶光景,中旬始打春。

拥炉看雪酒催人。

梁上不曾飞落、去年尘。

译文:阳历闰月中的景色,在中旬开头入春。

围着火炉看雪酒在催人喝,房梁上不曾飞落去年的灰尘。

五、《十月十六日记所见》宋代:苏轼原文:愚儒无知守章句,论说黑白推何祥。

惟有仆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饮此觞。

译文:真的是愚蠢无知的词句,说的黑白颠倒。

惟有与伴侣说话可用,天冷下雪就要饮酒几杯。

二.冬天酒的诗句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北宋-柳永《雨霖铃》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3、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4、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北宋-柳永《蝶恋花》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唐-李白《行路难》7、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杜甫《曲江二首》8、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9、今年花胜去年红。

——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10、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guì)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bǐ),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biàn),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sháo)。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初中古诗词文言文名录

初中古诗词文言文名录

初中古诗词文言文名录初中古诗词文言文名录:
- 曹操《观沧海》
- 王昌龄《出塞》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陶渊明《饮酒》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 李白《行路难》
- 杜牧《泊秦淮》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陆游《游山西村》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韩愈《师说》
- 柳宗元《小石潭记》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诸葛亮《诫子书》
- 刘禹锡《陋室铭》
- 周敦颐《爱莲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卖炭翁》
- 李煜《相见欢》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好了歌”等。

跟喝酒相关的诗句

跟喝酒相关的诗句

跟喝酒相关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唐·白居易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唐·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君不见》唐·李白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二首·其一》唐·王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魏晋·曹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李白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西江月·遣兴》宋·辛弃疾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寄黄几复》宋·黄庭坚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唐·杜甫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问刘十九》唐·白居易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少年行四首》唐·王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宋·陆游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唐·孟浩然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饮酒·其七》魏晋·陶渊明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醉后》唐·白居易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渔父四首其一》宋·苏轼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对酒》宋·陆游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花下自劝酒》唐·白居易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月下独酌四首》唐·李白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其三》唐·李白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行/ 客中作》唐·李白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唐·李白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君不见》唐·李白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唐·孟浩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李白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唐·杜牧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宋·范仲淹黯乡魂,追旅思《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宋·范仲淹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月下独酌四首》唐·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饮中八仙歌》唐·杜甫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三首》唐·李白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鹊桥仙·七夕》宋·苏轼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宋·李清照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唐·李白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满庭芳·蜗角虚名》宋·苏轼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宋·李清照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唐·李白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唐·李白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浣溪沙·荷花》宋·苏轼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宋·苏轼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对酒》宋·陆游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赠郭将军》唐·李白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宋·苏轼。

运用典故的诗句

 运用典故的诗句

运用典故的诗句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典故:庄周梦蝶、望帝化鹃)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典故:吕尚垂钓、伊尹梦日)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典故:向秀《思旧赋》、王质烂柯)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典故:冯唐持节赦免魏尚)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典故: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6.“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典故:孙权射虎)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典故:八百里驳、素女鼓五十弦瑟)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典故:刘备的卢马)9.“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典故:蓬莱文章指汉代文章,建安骨指建安七子的诗风,小谢指谢朓)10.“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典故: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结网)11.“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典故:项羽乌江自刎)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典故:丹心照汗青,指忠诚之心永载史册)1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典故: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典故:落花化作春泥滋养新花,比喻奉献精神)1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典故:射天狼,借指抗击西夏军队)16.“楼兰日暮千帆过,谁人知是使君归。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典故:傅介子计斩楼兰王)1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尾联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从今以后假如允许趁月闲游,拄着 拐杖,随时都会敲你家门。
首 联
(写农民朋友的好客习俗)
“莫笑”——表现出农民的 厚道
注意,这是名句、佳 句又富有哲理
颔 联
(写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 千的自然风光也表现了诗人 喜悦心情。) 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 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一番 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 的天地。
zhù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但面对盛宴,我却停杯撂筷吃不下, 拔出佩剑四面张望,内心茫然不知 该向何方。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渡黄河冰块塞满了河道,
要登太行大雪封了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效仿吕尚闲暇到碧溪上垂钓, 也像伊尹梦见乘舟路过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qí 多歧路,今安在?
背诵拓展
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
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 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 娱。”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 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 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 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
小诗,是他的 “ 酒后真言 ”。他对 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 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 其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这样的闲 适心情。 《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 怀才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与 陶渊明正好相反,高呼行路难,因为他 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 现,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这里边有人生的意义,想说出来却又忘了要说的话
饮酒(其五) ----东篱饮酒,感悟人生。
结庐在人境, 叙事 对比 引出疑问 自豪 而无车马喧。 自足 自问 问君何能尔? 议论 心境高远 心远地自偏。 自答 南山即庐山。庐山拥有山川 实 采菊东篱下, 自然 物我合一 自得 之灵异,历来为高士逸民栖 虚 悠然见南山。 精神 居之地,陶渊明亦常往来之 山气日夕佳, 景 飞鸟晨 返朴归真 自然 飞鸟相与还。 出夕还 此中有真意, 感 精神的 得意忘言自由 欲辨已忘言。 自由完满
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天宝初年奉诏入京,供奉翰林,本想做一 番大事业,但因得罪权贵,不到三年便被 玄宗赐金还山。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 (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 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 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 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 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 强大精神力量。
诗作的主题
• 这首诗记结庐之事,写田园 之景,抒隐居之情。通过对 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诗意 呈现,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 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 世俗的人生追求。
李白醉酒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 有“诗仙”之称。有《李太白集》。现存 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李白的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 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 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 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 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 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绚丽,是中国文 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 实,表达了自己也能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 在想象中拥有了一线希望。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回到现实
四个三字句,反复咏叹, 节奏短促,声调低抑, 唱出出无穷忧虑和焦灼 不安的心声。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信心不失 追求不断: 终有一天能实现 自己宏大的理想。
空闲的时候。
忽复—— 忽然又。 应是“梦乘舟日边”, 乘舟梦日边— 因韵律句式需要而颠倒。 —
长风 —— 一直顺利的风。 会 —— 副词。“一定、必然”的 意思。 直 —— 径直,直截了当,表示毫 不犹豫。
济 ——
渡。
初读,整体感知
zūn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金樽美酒每杯价钱很贵,一杯要值钱十千, 玉盘中盛的珍贵菜肴一盘也值万钱
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
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 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 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 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不能施展; 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 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 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游山西村
陆游
成语典故:柳暗花明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 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 监。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不断上书皇帝,诬陷 他终日赏花吟诗,不务正业,皇帝偏听偏信,结果陆游 被弃。 陆游怀着满腔的愤怒,回到老家绍兴闲居。一天, 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 访,都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那淳朴 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他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 西村》。诗中有这样两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句既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 寄予希望的心境。“柳暗花明”后用来比喻环境的突然 转变;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 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乐景写哀情更显情之哀
欲渡黄河冰塞川, 行路受阻 不是,这里用“冰 将登太行雪满山。 姜太公溪边垂钓遇 塞川”“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作比喻,说明自己 周文王后一展宏图 忽复乘舟梦日边。 伊尹梦见自己乘船 的仕途受到阻塞,
在日月旁经过后被 济世安民的理想无 法实现。 商汤重用。
是不是行路受 阻让诗人感到 苦闷茫然?
饮酒 行路难(其一)
游山西村
学习目标
⒈诵读诗歌,理解内容,积累名句。 2.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陶 渊 明
知人论世
•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 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 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 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 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 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陶诗风格特征
明白如话中含真情, 平淡如水中有至味, 闲适悠然中见傲骨。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合 陶渊明的“归隐”思想分析“车马 喧”的含义。) “车马喧”既实指车马等人世的喧 闹,也意谓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 这句是说,虽然身处人境,但由于 诗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能 免于世俗的困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写作背景
中心思想
写于乾道三年(1167年)初春, 当时作者在山阴乡下,诗中表现了 农家的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 往。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译文: 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 稀疏疏的。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 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路很窄草长得很高,夕阳的露水把衣服打 湿了, 但这又有什么可惜的呢?只要不在 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就可以了。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首联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农家过年的酒不好,丰收年宴 请客人宰鸡又杀猪。 颔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翻过一重重山过一道道水,好像没了 路,穿过柳阴走过花丛又是一个村。
颈联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箫声鼓声此起彼伏春社近,穿衣戴 帽简单朴素古风犹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名句,赏析其意境)
陶渊明爱菊,咏菊,寄托着高洁的情致, 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后人只要 言菊花就会想起陶渊明。“东篱”也具 有一种象征意义,象征远离尘俗,洁身 自好的品格。南山在现实里和陶渊明的 精神上都隐然是世俗尘网的对立物。 陶渊明以其高洁之情怀,悠然之情兴, 会心于南山,物我两契,陶然自乐。
这首诗当是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时
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愤之语,亦存 有“长风破浪”之志。 全诗篇幅不长,却波澜起伏。经过 巧妙的构思,诗人将自己的失望和 希望,抑郁和奋发,再辅以长短句, 适当运用感叹词,恰到好处地反映 了诗人的复杂心态。
本诗是中心
作者以“行路难”来描写
人生路上的坎坷,流露了 诗人曲折变化、激荡起伏 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理 想的不懈追求与积极向上 的精神境界
盖间草屋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边的篱笆旁的菊园里采摘菊花,悠然自得地抬起头来又看到了南面的山。
问您怎样才能做到如此呢?心远离尘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上的云气傍晚时很美,一群飞鸟结伴而归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 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 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 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 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 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 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 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 “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 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 意趣。
诗人的感情
欢乐 宴 苦闷 停
奋发 感 希望 想
失望 实
联系诗人的生平,说说这首诗的主旨。
这首诗充满了隐喻。李白少有大志,以
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比,想辅佐帝王成 就伟业。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 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 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 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 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 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