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态水产养殖共38页
南美白对虾健康生态养殖技术课件

“管”
正确使用药物 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不乱用药,凡抗生素类药物, 可用可不用就坚决不用
“管”
努力做到全封闭养殖:尤其是本区域爆发 疾病时,应努力做到不进换水,应尽量配 备蓄水池。
“管”
水质改良剂的使用 石灰 沸石粉 微生态制剂 增氧机 其他
活菌含量 用量要足 尽早使用 定期使用 交替使用
活化
“饵”
投饵位置及投饵方法 养殖初期最好全池均匀投,然后逐渐回到池 四周距堤坝2米左右清洁区处投饵,随着对 虾的生长,日间逐渐向深水清洁区投饵, 夜间在浅水清洁区投饵,同时投饵应力求 均匀,以利于以对虾摄食。
“饵”
饵料使用注意事项 (1)、一个养虾池应避免同时渗杂二三个品牌
饲料投饵。 (2)、水质不好,对虾缺氧浮头时少投或不投。 (3)、环境不良,水温过高(34℃以上)或过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对虾的“死底”(也称偷死)现象 “死底”现象产生的原因有2种:感染桃拉 病毒病或亚硝酸盐中毒。 南美白对虾不同的红体症状病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对虾非生物性鳃性黑变(俗称黑鳃病) ①中毒性黑变。养殖水体受到化学物质的污 染,特别是重金属离子,如铜、塥、汞、 锰等,氨氮、亚硝酸盐浓度过高,pH偏低, 产生慢性中毒,引起黑变。②药物性黑变。 ③营养性黑变。④环境性黑变。
“桃拉”综合症。是危害南美白对虾的严重性虾 病之一,发病时间一般出现在虾苗放养 后的 10~40天期间。该病一旦出现可迅速造成40~90%的 幼虾死亡。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色变红,尤其是 尾扇顶端呈红色,软壳、空肠胃。病虾通常于池 边成群巡游,严重者于水面漫游,反应迟钝,不 进食。通常持续10~15天,在此期间对虾大量死亡。 此后症状有所缓解,转入慢性阶段,但仍有少数 病虾陆续死亡。部分病虾的甲壳角质层会出现全 身性黑斑化现象。
规范水产养殖行为全面推行生态健康养殖

养殖与饲料2014年第9期规范水产养殖行为全面推行生态健康养殖马秀玲白文贤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农牧渔业局,宁夏贺兰750200收稿日期:2014-07-02马秀玲,女,1970年生,本科,水产工程师,渔政执法人员。
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作为西北地区第一渔业大县,近年来水产养殖业突飞猛进。
截止2013年底,全县适水产业规模已发展到10501hm 2,水产品产量达34023.6t ,适水产业总产值3.67亿元,养殖规模和养殖产量在全区均占很大比重。
全县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面积10501hm 2。
健康养殖示范场10处,面积达335hm 2。
然而,在水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部分场点仍存在养殖方式落后、进苗渠道混乱、养殖密度和品种结构不合理、使用渔药和投入品不规范等一些质量安全隐患,给全县渔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此,规范水产养殖行为,全面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意义重大。
1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渔民走水产生态健康养殖之路水产技术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大造舆论,宣传开展生态健康养殖的重要性;同时结合科技入户工作,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禁用渔药清单》等法律法规,使全县养殖户树立健康养殖理念。
积极引导渔民转变水产养殖观念,调整养殖结构,走生态健康水产养殖之路。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采用水产健康养殖模式,科学管理、投喂优质饲料和用药防治疾病,能够促进水产品无污染、无残毒、健康快速生长。
2强化技术培训,加快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步伐水产部门要认真组织渔民进行培训,使渔民掌握水产健康养殖相关知识,提高全县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要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使他们认识到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培训内容要涉及农业部及区、市、县关于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的文件,以及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的对策、无公害水产品产地、产品认定和认证等方面。
要通过培训,引导渔民认真贯彻实施《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尽快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证》,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提高水域利用率,有效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引导渔民加快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场区环境卫生整顿力度;引导养殖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同时大力宣传介绍优秀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高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不断提升建设水平,全面推进现代渔业建设步伐。
水产养殖技术科普PPT模板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介绍政策扶持对水产业提升竞争力的作用。
15
市场需求
01
养殖水产品要求
介绍市场对养殖水产品的 需求情况
需求情况介绍
02
水产品质要求
介绍市场对水产品质量的 要求
03
养殖加工需求
介绍市场对养殖加工的需 求情况
16
市场竞争和机遇
竞争与机遇
市场竞争现状
当前,水产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来自国内外的大型养殖企业、 地方农民和合作社等。
技创新和管理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
5
02
水产养殖技术
检测水质PH值、溶解氧等指标,调整水质成分和温度
水产养殖的饲养管理
01
水质监测
检测水质PH值、溶解氧等指标,调整水 质成分和温度
02
饲料投喂
根据不同品种和需要,合理搭配饵料, 避免浪费和过量喂养
03
定期换水
定期更换水体,保持水体清洁和稳定, 避免水体污染和氧气不足
市场机遇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以及对高品质水产产品的需求增 加,市场前景广阔。
发展趋势
未来,水产市场将更加注重品牌和质量,同时,绿色、环保、 有机、健康的水产养殖模式将会受到更多关注和推广。
17
06
总结
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趋势
创新与应对
引进新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品质。
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养殖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7
水产养殖的疾病防治
水产养殖中常见疾病
鱼类水肿病、细菌性疾病与寄生虫病等,需及时预防和治 疗。诊断需综合临床症状、病理学和实验室检测。
预防措施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及名优.ppt

6、病害防治
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①保持网箱和网箱区清洁,使养殖鱼类在一个良好的生 态环境中生长。
②鱼种放养前要严格消毒。
③控制放养密度、投喂优质饲料。
④做好鱼病预防工作,加强鱼病防治方面管理,日常如 发现死鱼,及时捞除进行清理,以免重复感染。注意观 察,发现鱼病及时治疗,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规 定,不使用违禁药物。
2、网箱设置: 抗风浪柔性圆柱形网箱,周长有50m、40m,
挂网深7-10m,有效养殖容积1000-2000m3左右, 网目长20-30mm。采用斜拉式铁锚固定在预定海 区,网箱间距 10-20m。网箱布局应与流向相适 应。 3、鱼种放养 品种:鲈鱼、黑鲪(黑头鱼)、六线鱼(黄
鱼)、真鲷、黑鲷、三文鱼等 放养密度:60~70尾/m3,
4、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是养好海参的关键 水位和水温的调节; 换水: 盐度: (2)投饵:
放养密度低,一般不需投饵 放养密度高,进行人工饵料的投喂 夏眠和5℃以下不投饵。 在5-23℃时投饵,日投饵量是刺参体重的5%-10%, 日投饵1次,时间在黄昏时进行。 (3)清除敌害:日本鲟、海盘车、虾虎鱼、海鲶类、猛 水蚤等。 杀灭药物主要是敌百虫,施药浓度为每立方水体2~3 克。
(ⅲ)发现有吸附在干露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的刺参要及时使 其回到水中
5、收获
二、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
1、海区选择: 选择海区:水流畅通,水质良好,无污染源, 底 质:为泥砂质的较平坦海区, 水 深: 15-24m。 水 温:15-32℃, 盐 度:27~32‰, 透 明 度:1m以上, 溶 氧:5mg/L以上, p H :8.0~8.5, 流 速:0.3-0.8m/s, 浪 高:不超过7米。
对虾的健康生态养殖(一)

对虾的健康生态养殖(一)广东省地处亚热带,海岸线长,尤其是东西两翼地区及深圳大亚湾,具有发展海水养殖业特别是对虾等海水虾养殖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省对虾养殖业从80年代起开始发展,进入90年代后,发展更加迅猛,对于促进我省的水产养殖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自1999年暴发对虾病毒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广大虾农的积极性。
水产科技工作者经过近几年来的探索,初步摸索出一套对虾的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现将这套技术介绍如下:一、虾池建造与老虾池改造1?虾池的建造:在风浪小、潮流缓的港湾,可将虾池建在低潮区,以便能尽量利用潮差排水以节省能源;在风浪较大、潮流较急的海区,应将虾池建得高些。
建池应因地制宜,既可围堵,亦可挖掘。
为了抵御台风的侵蚀,防浪堤的堤坝要比当地历年最高潮位高出1米以上,坝顶宽度3~6米,近海面坡度为1∶3~5,并用砌石护坡,内坡为1∶2~3,搞好绿化,植树种草。
新建的虾池应要求有利于有机物(残饵、粪便等)集聚及排除,有利于进排水及水质管理,有利于对虾收获及其它养殖管理工作。
虾池面积以8~15亩为宜,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前两种的四角最好建成圆形,以利于池水循环,池水深1.5~2米,池底以0.2%~0.3%的比降向排水闸或虾池中央(排水口设于池中央的虾池)倾斜。
池堤顶宽2~3米,堤顶高出水位0.5米,池堤坡度为1∶2~2.5,不宜太陡。
在海水进入养殖池之前须经过滤消毒,故应配蓄水池,用以海水、淡水的消毒和盐度的调节,其容积最好能占养殖总水体的1/3,最好分为2个,以便轮用。
有条件的养虾场石建水质处理池,以便虾池排出的废水能在水质处理池中得到沉淀和净化后再排出大海,以免污染海区环境。
养虾场的进、排水渠道必须是独立的系统。
进、排水应尽量远离,不得混合,以利于防病和减少虾池的自身污染。
进、排水一种是在虾池的两端建筑进水闸和排水闸,另一种是将排水口建在池中央,聚集于池中部的有机物通过中央排污口排出虾池。
健康生态水产养殖

理论依据:充分利用水域生态系生物多样性的层次、水平与组成, 通过养殖系统内部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达到对各种资源的最佳利用, 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以减轻水域养殖环境压力; 通过人工模拟构建符合养殖品种的生态学要求的养殖生态环境,严格监 控养殖投入品(饵、肥、药物等),生产出健康的水产养殖产品,以保 证人类食品安全;在取得理想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最佳 的环境生态效益,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放养密度较高的水体(如室内养殖、育苗池、室外养 殖池)通过利用有益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能力来净化水质, 使水体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在洁净含氧丰富的水体中 养殖水产品,保证养殖的水生动物(鱼、虾、蟹、贝)健康生 长,使之少得病甚至不得病。由于养殖水体不受污染或微受 污染,故不再因排放而污染或破坏周围水环境,使健康养殖 得以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
具体而言,健康生态水产养殖的技术创新包括以下几 个部分。 (1)、物化技术创新 如机械设备、优良种质、配合饲料、鱼药及添加剂等。 (2)、生产技能、技巧、经验改进 如水处理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病害防治技术等。 (3)、软技术创新 组织管理方式、方法、措施、制度等。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产量)大国,也是传统养殖模 式弊端的最大受害国。由于长期以来养殖基础设施差、基础 理论研究薄弱、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较低、盲目追求短期效 益等原因,世界贸易壁垒的打破并未迅速给我国水产养殖业 带来春天,相反一度刺激了我国低水平水产养殖的急剧膨胀, 大量产品良莠不齐涌上市场,又在出口通道上遭遇绿色屏障;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食品健康消费意识的提高,“避孕药养 鱼、激素滥用、色素添加投喂、药残”等风波或传闻,让国 人对许多养殖产品望而却步,不惜高价消费野生生物。给业 已“过剩”的养殖产品市场雪上加霜(普通淡水产品一度跌破 青菜价位),水产养殖业、野生资源的保护一并面临严峻危机。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性疾病冲击波唤醒了国人的健康 养殖意识,那么,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市场危机、诚信危 机无异于当头棒喝,使越来越多的人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健康 生态水产养殖是生产无公害水产品、绿色水产品的最佳模式, 是现代渔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水产养殖业走出低谷的唯 一出路,是实现渔业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促进渔业 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浅议健康生态的水产养殖

浅议健康生态的水产养殖摘要:水产养殖即水产生物(如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植物)的养殖,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食品生产行业。
历史上,我国渔业以捕捞为主,而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养殖产量开始超过捕捞产量。
水产养殖的高密度、高产量的养殖模式引起的自身污染。
许多单位和个人为了挖潜、提高产量,片面的追求高密度、高产量,导致在养殖方式上势必要提高投饲量和换水量,而残饵、粪便的增加使池塘负荷量加大,提高了日换水量,池塘中富营养化水的排放,明显污染了水质环境。
因此,我国水产养殖业对环境的破坏与影响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关键词:水产养殖生态一、引言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规划总体无序,养殖者不顾环境容量,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放养密度,任意排放养殖废水,造成渔业水域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水产养殖中产生废物质和量的差异依赖于水产养殖系统类型和养殖种类。
我国养殖系统包括池塘、湖库、海水和工厂化养殖系统,前3种养殖面积占我国养殖总面积92. 7%,产量占91. 1% 。
二、当前水产养殖面临的生态问题我国对健康生态养殖的研究与探讨起步比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问题。
水质恶化。
水生生物对水域中的有害物质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要发展健康生态养殖必须从养殖水域抓起。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成为水域污染的罪魁祸首。
二是带有农药、化肥的农业废水不经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和海洋。
三是水产养殖本身所造成的二次污染严重破坏了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
有资料表明,我国约有70%的湖泊受到污染,约1/3的湖泊富营养化,3000多公里段的鱼虾基本绝迹。
四是植物性种类有机物质的溶出,赤潮的产生,动物性种类养殖过程中的人工残饵及代谢产物的排出等都对水域环境造成了危害。
海水养殖正成为近岸海域重要的污染源。
在一些主要养殖区,其对该海域造成的污染程度,对生态系统直接破坏的严重性远远超过陆源污染。
水产健康养殖及标准化技术

塘主
面积 亩
水深 米
PH
总N 总P 碱度 硬度 COD
NH3 NO2g/L
mg/L
mg/L
mga/ L
mg/L
卢汪洋 33 1.4 6.9 0.2 0.1 1.72 0.89 20.2 0.44 5.4
徐向葵 33 1.6 7.2 0.2 0.1 1.76 0.88 21.5 0.54 4.9
刘冰 33 1.2 6.9 <0.1 0 0.79 0.21 21.5 0.46 3.9
2 7.2 1.757 0.2 0.1 0.8765 21.53
0.54 4.9
3
6.9 0.790 <0.1
- 0.2134 21.53
0.45 3.9
4 7.6 3.248 0.9 0.25 0.5266 26.92
0.56 4.4
5
6.8 1.617 0.1
- 0.6931 22.88
0.48 4.8
使用EM菌对试验水体TN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而不同的使用量对 试验水体TN的去除没有显著的差异,这可能与试验水体小而最低用
量已相当大有关。
EM菌对模拟试验水体氨氮的去除效果
EM菌对试验水体氨氮具有显著的去除 效果,同时随着使用量的增加作用效果越显
著。
二、水质管理
根据现场考察和养殖户反映,养殖过程中常出 现的问题是:容易缺氧、粘土浊度高、水偏瘦、pH 值偏低、鳙鱼、白鲢生长慢、产量低;氨氮、亚硝
80 60 40 20
0
TN吸收量
美人蕉-G 睡莲
美人蕉-Z 荷花
旱伞草 空心菜
鸢尾 水葫芦
TP吸收量
TK吸收量
各种水草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