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与钻石问题的理解
水与钻石的价值悖论

1.解释水与钻石的悖论水和钻石的价值悖论是指:水对人们很有用,必不可少,(即弹性=1的必需品)但是水价很便宜;钻石对人们的用途很有限,但是却很昂贵(即弹性>1的奢侈品)。
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用效用。
对于谁,水源充足,人们对水的消费量大,因而边际效用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
同理,人们对钻石的边际效应很大,所以钻石的价格也就很昂贵。
从供给方面来看,由于水源充足,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价格也很低,钻石很稀缺,生产钻石的成本也很高,所以钻石价格昂贵。
综合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讨论,得出结论,水便宜,钻石昂贵的价值悖论。
2.分析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管理的意义对富有弹性的商品,则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反方向的变化;对缺乏弹性的商品,则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同方向的变化;对单位弹性的商品,则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厂商的收入无影响。
就是课本上Ed>1 Ed<1 Ed=1的那三种情况至于管理的意义……不知道个人认为应该是,当富有弹性,可以降价;当缺乏弹性,应该提高商品价格。
这样管理商品3.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1)因为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上和小部分财富掌握在大部分人手上是不同的。
从凯恩斯的消费倾向就可以看出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率是倾向稳定,由此,将原本富者用于储蓄的收入转给贫者会刺激消费,自然提高总收入。
2)因为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富人。
穷人得到了这些收入,大部分会用于消费。
所以,如果把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肯定将会使整个经济社会的需求增加,进而将使得国民收入增加。
4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上最低点部分因为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厂商为使利润最大,必将遵循MR=MC定理(边际原则),使自己的边际成本恰好等于市场价格,即均衡的产量点总在边际成本曲线上移动。
案例:钻石与水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 著名的水和钻石的价 格难题,那就是:水 应当比钻石更值钱吗?
从均衡价格看
数量越大价格越低,所以需求 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 线。由于水的成本很低,而且 供给非常丰裕,供给者愿意按 Pw价格供给任何数量,所以水 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数量越大价格越低,所以需求 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 线。钻石的产量有限,不管价 格如何,供给量总是固定的, 所以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从供求关系来看
商品的价值还与商品的供求有关,世界上水比钻石 多很多,虽然水的消费量要比钻石多很多,但是相
解疑“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

2022年第5期 总第198期68 |2022年第5期 总第198期解疑“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 冯兴元“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与斯密的解答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特别提到由约翰・劳最早提出的“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
斯密指出:“使用价值最大的东西通常很少或没有交换价值;相反,那些在交换中具有最大价值的东西通常很少或没有使用价值。
”他举例道:“没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但能用它交换到的货物却非常有限,人们用很少的东西就可以换到水。
与此相反,钻石没有什么用处,但可以用它换来大量的货品。
”这里,斯密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一物的交换价值是指一物用于交换对于个人的价值,等于市场价格,表示由于通过交换一物而占有另一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比如对于斯密,鸡蛋的交换价值就是它的市场价格,表示通过换出鸡蛋而占有货币或另一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另外一方面,一物的使用价值则涉及直接使用该物的有用性。
斯密把使用价值当做交换价值的给定的和不需说明的前提,聚焦于分析交换价值。
他认为:“任何商品对拥有它的人来说的价值,对于那些不打算自己使用或消费它,而是想用它来换取其他商品的人来说,等于该种商品使该人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
因此,劳动力是衡量所有可交换商品的价值的真正尺度。
”斯密在分析“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时,立基于对不同物的使用价值的考量(以有用性来衡量),又把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相比衬来解答这一“悖论”。
他在书中事实上区分了水和钻石的不同性质的有用性:水是用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的,离开水,人就不能活下去;钻石不是用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是用作为饰品,用来满足某种快乐,离开它,人照样能够活下去。
此外,斯密还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物品的稀缺性。
在总体上,他是这样解答“价值悖论”的:首先,水的“使用价值高,但交换价值低”,而钻石恰恰相反,“使用价值低,交换价值高”;其次,钻石与水的价值和稀缺性有关:“在任何程度上有用或美丽的物品,其价值(merit)都会因其稀缺性而大大提升”。
钻石比水贵的经济学解释

钻石比水贵的经济学解释
嘿,你知道不,为啥钻石比水贵那么多呢?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呀!钻石那亮晶晶的,可真是漂亮得让人移不开眼。
就好比夜空里最
璀璨的星星,谁不想拥有一颗呢?你想想看,要是有人拿着一大颗钻
石求婚,哇塞,那场面得多浪漫呀!(例子:就像灰姑娘穿上了水晶
鞋一样令人惊艳。
)
可是水呢,到处都是呀,打开水龙头就哗哗流出来了。
感觉水就像
是我们身边最平常不过的朋友,随时都在,却常常被我们忽略。
(例子:就如同空气一样,平时不觉得有啥特别,没了可不行。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可就有意思了。
钻石它稀少呀,要找到一颗
好钻石,那可得费好大的劲呢。
这就像在茫茫人海中寻找那个对的人
一样,不容易呀!而且开采、加工钻石也得花好多人力物力。
而水呢,相对来说太容易得到了。
再说说需求,人们对钻石的需求可不只是因为它漂亮,它还代表着
一种身份、一种象征呢!很多人愿意花大价钱去买钻石,就是为了显
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例子:就好像买名牌包包一样,是一种追求高
品质生活的表现。
)水呢,虽然我们每天都离不开,但我们不会为了
喝一口水去花大价钱呀。
难道水就不重要了吗?当然不是啦!没有水我们可活不下去呀。
但
在经济学里,价格可不只是由重要性决定的,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呢。
所以呀,钻石比水贵是有它的道理的。
这就是经济学的奇妙之处,它能解释很多我们生活中看似不合理的现象。
别小看了这些现象,它们背后可藏着大学问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经济学知识,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啦!。
哲学上的十大悖论

哲学上的十大悖论思庐哲学 2019-07-05 09:31:59悖论一.价值悖论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水价值很低,奢侈品如钻石的价值却很高,但为什么水的价值比钻石低?价值悖论(也被叫做钻石与水悖论)就是一类典型的自相矛盾的例子,尽管在维持生存的价值上水要高出钻石,但是市场价水却不如钻石。
我们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悖论,当消费量较小时,两者相比水的边际效用要大于钻石,因此两者都缺少的时候,水的价值就更高。
事实上,现在我们对水的消费量往往都比较大,钻石的消费量却远没有那么大。
我们可以天天喝水喝到吐,却不能天天买钻石。
所以,大量水的边际效用小于少量钻石的边际效用。
按照边际效用学派的解释,比较钻石和水的价值并不是比较两者的总价值,而是比较每份单位的价值。
尽管水的总体价值对于人类来说再大也不为过,毕竟水是生存必需品,但是,考虑到全球的水资源足够充沛,水的边际效用也就处在相对较低水平。
另一方面,急需用水的领域一旦被满足,水就被用作不那么紧急的用途,边际效用因此递减。
所以,水的总量增加,水的总体价值就减少。
钻石的情况就不同了,不管地球上到底有多少钻石,市场上的钻石始终是少量,一颗钻石的用途比一杯水大得多得多得多。
所以钻石对于人更有价值。
钻石的价格远高于水,消费者愿意,商人也乐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悖论二.祖父悖论如果你乘坐时光机回到你祖父祖母相遇之前并杀死你的祖父会发生什么?关于时间旅行最有名的悖论是科幻小说作家赫内·巴赫札维勒1943年的小说《不小心的旅行者》(《Future Times Three》)中提出的。
悖论内容如下:时间旅行者回到自己的祖父祖母结婚之前的时空,时间旅行者在该时空杀死了自己的祖父,也就是说,时间旅行者自身从未降生过;但是,如果时间旅行者从未降生,也就不能穿越时空回到以前杀死自己的祖父,如此往复。
我们假设时间旅行者的过去和现在存在因果联系,那么扰乱这种因果关系的祖父悖论看上去似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钻石与水哪个价值高

钻石与水哪个价值高
钻石的价值高。
钻石为什么比水价值高,很多人都会说因为钻石数量少啊,其实这里面涉及很多的经济学原理。
价格属于商品使用价值的标志,只是简单地根据水以及钻石的市场价格来判断两者的价值,不太符合市场原则,可是根据总的价格以及总的使用价值来判断两者的价值还是比较符合市场规律的。
由于水的使用价值远远高于钻石,所以水的单一消费价格比较低,但是总的消费价格却要远高于钻石。
不管是钻石的高价格还是水的低价格,这些全部都是市场自主选择的结果,因为水的使用价值高,市场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使用价值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就自觉地把价格降低,使它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钻石的使用价值较低,市场便会自主启动价格机制提高价格抑制消费,同时钻石过高的开发难度,导致供应量极其小,也引起了它的价格上升。
但是水的开发难度就相应地小了很多,增加一杯水是一件非常随意的事,因为水资源是丰富的。
而开发一颗钻石,难度却大得多。
因此,钻石比水价值高。
经济学中水和钻石的价格之迷

经济学中水和钻石的价格之迷(汪祥春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水和钻石的价格难题,那就是:水应当比钻石更值钱吗?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研究不同物品的相对价格如何决定的问题时,就提出过这个问题:根据常识,一个物品的价格决定于它给消费者的效用。
但是,水为消费者所必需,水的有无,生死攸关,效用极大,但水的价格很低。
而钻石是非必需品,效用有限,价格却非常高。
这是为什么?参考阅读虽然在200年以前,这个难题困扰着亚当·斯密,但是现代经济学家已经解释了这个难题,提出了几个答案。
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
水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于很低的价格水平,而钻石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很高的价格水平。
如图1在图1中,水的需求曲线和钻石的需求曲线形状基本相同,随着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至于供给曲线:由于水的成本很低,而且供给非常丰裕,供给者愿意按OP W价格供给任何数量,所以水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钻石的产量有限,不管价格如何,供给量总是固定的,所以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水的供求决定的价格是OP W,而钻石的供求决定的价格是OP D。
前者价格低,后者价格高。
除了供求决定价格这个答案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来解答这个难题。
为此,先要区分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指从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全部满足或效用。
边际效用指多消费一单位物品而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消费一定数量的物品的总效用等于各单位的边际效用的总和。
一个世纪以前,经济学家们在分析效用时,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这个规律指出,随着个人消费某种物品越来越多,他从中得到的新增加的边际效用量越来越少。
水是我们的生活所必需。
我们从消费水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巨大的。
但是,我们消费如此大量的水,以至于它的边际效用递减到极小。
至于钻石,相对于水来说,总效用很小,但由于我们购买和使用的钻石,数量非常少,钻石的边际效用很高。
价格与总效用无关,但与边际效用有关。
“钻石与水”悖论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238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亚当 ·斯密 (Adam Smi t h)提出了著名的“水和钻石的悖论”:水的用途很大但一般情况下水无法交换任何物品,钻石的用途极小,却可以用来交换大量的货物。
换言之,水的使用价值很大,但交换价值很小;而钻石使用价值很小,交换价值很大。
关于其悖论的通俗解释,我认为“钻石与水”悖论即是中国谚语中的“物以稀为贵”。
一、“钻石与水”的经济学含义从历史上看,诸多经济学家认为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商品价格,即市场上的交换价值,反映了商品对消费者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高则决定着交换价值高,使用价值低则交换价值低,二者属性相通,但是钻石和水的例子却使这种解释自相矛盾。
人们对于钻石需求性不可谓高,但是它的价格却很高,而水对于人类来说是刚性需求,其价格却远远不及钻石,这是由两者的商品属性不同导致的,首先二者的稀缺性不同,其次,获取二者所需付出的成本也不同,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或许并不能同时而论。
二、对“钻石与水”悖论的经济学解释(一)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最初由威廉·配第在其代表作《赋税论》中提出,后经多方经济学家完善发展,其强调了商品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人类劳动的价值,并且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其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据此,对“钻石与水”悖论进行以下分析。
众所周知,钻石是由金刚石矿石雕磨而出,而金刚石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自然界由单质元素组成的粒子物质,金刚石矿通常位于地下200km的深度。
在一般条件下,市面上的钻石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开采以及专业人员的精心打磨才呈现出来的,而且在开采过程中,既要保证充分开采含有钻石的矿石,又要确保其原石完好无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开采过程中经济损失的最小化,而如此就给施工人员提出了极大的施工难度。
因此,开采出一克钻石所需要的人力都是巨大的,如此巨额的劳动价值便造就了钻石高昂的交换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水与钻石问题的理解
对于“在没有比水更有用的东西了,但水却不能购买任何东西。
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使用价值,却十分昂贵。
”这段话我首先想到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
对于水,水源充足,人们对水的消费量大,因而其边际效用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
同理,人们对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
从供给一方看,由于水源充足,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
钻石则很稀缺,生产钻石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钻石很昂贵。
综合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则水便宜,钻石昂贵。
即虽然水的使用价值极大,却没有交换价值;而钻石几乎没有使用价值,却可以交换大量的其他商品。
接着我想通过总收益和边际收益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决定商品价值的不是它所包含的社会必需劳动量,而是消费者从消费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效用,即消费该商品带来的满足或享受程度。
一种商品的价值大小不取决于它有多大用途(使用价值)或所包含的劳动量,而是消费者对它的主观评价。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是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消费所增加的效用。
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所增加的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效用,即边际效用,决定了该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某种商品供给多,需求少,则边际效用低,价格低;反之,价格就高。
根据这种理论,钻石与水之谜就不是谜了。
尽管水是必需品,效用大,但其数量极多,边际效用几乎是零,如果不是在沙漠这类缺水的地方,水的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是正常的。
钻石虽然效用不大,但数量极少,边际效用高,钻石供给极小,总远远少于需求,价格高当然正常。
第二:总效用的规律是,开始的时候,随着消费某种东西的数量的增加,效用会不断增加,可是,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增加了,然后就是随着消费的增加而减少。
比如吃饭,开始的时候,吃得越多越满足,但是吃到一个最佳状态之后,再吃就不舒服了,总效用就会下降,当然我们一般不会吃到这个程度。
总效用先增加后下降,是由边际效用造成的。
边际效用变化的特征是递减,也就是后一单位的效用,没有前一单位的效用大。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排在前面的效用大,后面的效用小。
水可以满足我们非常靠后的包括最小的欲望,于是,它的边际效用很小,或者甚至没有。
而钻石只满足了我们一个欲望,只排了一个,其边际效用当然很大。
因为边际效用决定价值,所以,钻石贵而水便宜。
因此,水与钻石的问题可以这么理解:人们从水的消费中得到的总效用十分低。
在这种情况下,水的价格很低,而带给消费者的剩余则很高。
钻石正好相反,由于产量相对于需求很小,边际效用很高,但钻石带来的总效用和消费者剩余都很小。
所以,就其消费者剩余来看,钻石无法和水抗衡,水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净收益;就其稀缺性来看,水难以与钻石匹敌,任何人想拥有钻石都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