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畜禽的营养需要

合集下载

畜禽肉营养

畜禽肉营养

牛瘦肉0.058g/100g
6
3.糖类
畜肉中的碳水化合物以糖原形式存在于肌肉和 肝脏中。
宰后的动物肉尸在保存过程中,由于酶的分解 作用糖原含量会逐渐下降。
7
4.矿物质
畜肉矿物质总含量占0.8%~1.2% 钙含量低,为7.9mg/100g; 含铁、磷较多,铁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因
其生物利用率高是膳食铁的良好来源。
小结
掌握 畜禽肉的营养 特点
掌握 奶蛋类的合理 摄取方式
50
人为添加香精、奶粉、增稠剂和稳定剂等,使 牛奶的味道变得十分香浓。
奶粉添加过多,乳糖含量就会超标,超过8%-9%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引起腹泻等。
此外,有些“特浓奶”还用了工业奶油,会影 响营养吸收。
24
鲜奶的营养价值
奶类主要包括牛奶、羊奶、马奶和水牛奶 等。
奶类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 分,组成比例适宜,而且是容易消化吸收 的天然食品。
43
蛋的构造
44
11%
60-70g
57%
32% 约20g
45
蛋的营养
世界蛋品协会确定每年10月第二个周五为 “世界蛋品日”。
鸡蛋含蛋白质10~15%。 蛋中脂肪主要存在于蛋黄内,蛋黄中含脂
肪50%,并含有一定量的卵磷脂和胆固醇。
46
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蛋黄中 含钙、磷、铁较多,维生素 也大部分集中在蛋黄内,以 维生素A、D较多。
鸡蛋中 体 铁 的 良 好 来 源。
47
烹饪方式对鸡蛋营养价值的影响
鸡蛋蛋白质的吸收和消化率: 煮蒸蛋为100% 嫩炸为98% 炒蛋为97% 荷包蛋为92.5% 老炸为81.1% 生吃为30%~50%。
48

《畜禽的营养需要导学案》

《畜禽的营养需要导学案》

《畜禽的营养需要》导学案一、导入畜禽的饲养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饲料的营养需求是确保畜禽健康发展发育的关键。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畜禽的营养需求,帮助同砚们更好地了解畜禽的饲养管理。

二、目标1. 了解畜禽的主要营养需求。

2. 掌握不同类型畜禽的营养需求差别。

3. 能够根据畜禽的发展发育阶段合理配置饲料。

三、导入问题1. 你知道畜禽的主要营养需求是什么吗?2. 不同种类的畜禽在饲养过程中有何不同的营养需求?3. 为什么要根据畜禽的发展发育阶段合理配置饲料?四、知识讲解1. 畜禽的主要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蛋白质是畜禽发展发育和产蛋的重要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则提供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则维持畜禽的正常生理功能。

2. 不同类型的畜禽在饲养过程中有不同的营养需求。

比如,肉鸡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而蛋鸡则需要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 根据畜禽的发展发育阶段合理配置饲料可以保证畜禽获得所需的营养,增进其健康发展发育,提高生产效率。

五、案例分析以肉鸡为例,不同发展阶段的肉鸡对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是不同的。

在发展初期,肉鸡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应选择含有高蛋白质的饲料;而在发展后期,肉鸡对能量的需求增加,应适量增加含能量较高的饲料。

合理配置饲料可以提高肉鸡的发展速度,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畜禽的主要营养需求,掌握了不同类型畜禽的营养需求差别,并学会了根据畜禽的发展发育阶段合理配置饲料。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更好地关注畜禽的饲养管理,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七、课后作业1. 总结一下不同类型畜禽的主要营养需求。

2. 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适合肉鸡发展的饲料配方。

3. 调查一家养殖场的饲料配置方案,了解其对畜禽营养需求的了解和应用情况。

《畜禽的营养需要作业设计方案》

《畜禽的营养需要作业设计方案》

《畜禽的营养需要》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畜禽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其发展发育和生产性能受到营养的影响。

了解畜禽的营养需求,合理配置饲料,对于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作业将通过进修畜禽的营养需求,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效益。

二、作业目标1. 了解不同种类畜禽的营养需求;2. 掌握合理配置饲料的方法;3. 设计适合不同畜禽的饲料配方;4. 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三、作业内容1. 进修畜禽的营养需求:了解不同种类畜禽的发展发育特点,以及其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

2. 饲料成分分析:掌握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消化率和适用范围,以及合理配置饲料的方法。

3. 饲料配方设计:根据不同种类畜禽的发展阶段和生产性能需求,设计适合其需求的饲料配方,并计算各种饲料原料的比例和用量。

4. 饲料配方实施:根据设计的饲料配方,实际操作配制饲料,并喂养畜禽,观察其发展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变化。

5. 数据分析与总结:比照不同饲料配方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分析数据并总结经验教训。

四、作业要求1. 按照要求完成进修任务,掌握畜禽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设计方法;2. 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并实施喂养实验;3. 搜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4. 提交作业报告并进行展示。

五、评判标准1. 对畜禽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设计有深入理解;2. 设计的饲料配方合理,能够满足畜禽的发展发育和生产性能需求;3. 实施实验的过程规范,数据准确可靠;4. 报告内容清晰完备,数据分析合理,结论明确。

六、作业时间安排1. 第一周:进修畜禽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设计方法;2. 第二周:设计饲料配方并实施喂养实验;3. 第三周:搜集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4. 第四周:提交作业报告并进行展示。

七、参考资料1. 《畜禽营养学》2. 《畜禽饲养技术手册》3. 《畜禽饲料配方与营养学》以上是本次作业《畜禽的营养需要》的设计方案,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完成作业,提高对畜禽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饲养标准中营养物质度量单位:
焦/千克。肉种母鸡日粮能量控制在10.88-11.51 兆焦/千克之间。日粮能量浓度低,采食量增 加,日粮浓度高,采食量减少。
二、蛋白能量比定义及规定蛋白能量比的意义:
蛋白能量比:鸡具有根据能量需要调节采食量的
本能,而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等需要无法
调节。因此,日粮的蛋白质(包括氨基酸)与
能量有一定比例。表示蛋白质与能量关系可用
5、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过低、过高,均会 降低饲料转化效率。温度过低,增加采 食量,维持消耗增加。温度过高,食欲 减退,增重速度下降。

第三节 繁殖家畜营养需要
一、妊娠母畜孕期合成代谢和妊娠期内胎儿生 长发育规律
1、母体增重:妊娠期母畜增重是生物的一种 适应性。试验证明,妊娠母猪即便饲喂空怀母 猪维持日粮,妊娠母猪仍有增重。这种现象称 为“孕期合成代谢”。妊娠母畜在妊娠期内有 适当的营养贮备,对产后的沁乳和健康有利。 因为在泌乳期母畜从饲料中所获得的营养物质 不能满足全部泌乳需要。但过量饲喂导致母猪 过肥,使繁殖力降低,产后发情不明显,淘汰 率高。母牛过肥导致乳腺内脂肪存积,产奶量 下降,难产等。当然,妊娠期营养水平过低, 产
2、体组织增长规律:归纳大量数据发现,骨骼、 肌肉、脂肪增长与沉积是遵循一定规律进行的, 尽管同时均有增长,但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家畜出生以后,骨骼生长首先达到高峰,以后 逐渐降低,也是最先停止生长;肌肉增长高峰 较骨骼晚;在接近性成熟时,脂肪沉积逐渐增 加,随年龄增长,沉积量增加,沉积高峰最后 出现。
瘦肉型后备母猪从体重20千克开始,各种养分 的供给均低于同体重的生长肥育猪。
乳牛育成期用较低营养水平日粮饲喂,虽延迟 产犊年龄,但以后产乳量逐胎上升,甚至高于 高营养水平组。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55
“孕期合成代谢”的机理推测: (1)妊娠期间由于甲状腺和脑下垂体等内分泌腺机能的加
强,提高了合成新组织的能力。
(2)妊娠期间营养物质用于维持的比例减少。
(3)体内高能值组织为含水分多而含能较低的蛋白质所代 替。
56
三、胎儿发育规律
(一)胎重、胎高和胎长的增长
猪胎重的增长特点:前期慢,后期快,最后更快。 胎重的2/3是在妊娠最后1/4期内增长的。 猪胎高、胎长的增长特点:前、中期较快
22
生长营养需要
生长的概念及衡量 生长的一般规律 生长营养需要特点
23
一、生长的概念
从物理的角度看,生长是动物体尺的增长和体 重的增加;
从生理的角度看,则是机体细胞的增殖和增 大,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的日趋完善;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看,生长又是机体化学成分, 即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水分等的积累。
24
50
表二18-、4 母母猪体妊变娠期化间规子宫律、胎衣和胎水的重量
(引自宋育,1995)
妊娠 天数
子宫

胎衣
胎水
重量 与 47d 重量 与 47d 重量 与 47d
(g) 比(%) (g) 比(%) (g) 比(%)
47 1300 100 800 100 1350 100
63 2450 189 2100 420 5050 374
2.析因法 总营养需要=维持营养需要+生产营养需要
R=aW0.75 +cX+Dy+eZ
6
二、维持营养需要
维持:指动物不生产、 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 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的状态。
维持需要:维持状态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最低需要 量。
7

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第二章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教学要求1.熟悉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的基本概念;2.了解营养需要的测定与饲养标准的指标;3.熟悉维持状态与维持需要的概念,了解维持需要的意义及主要养分的维持需要量;4.掌握动物在不同生理阶段对营养物质需要的依据,熟悉营养水平与畜禽各项生产性能之间关系。

第一节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的基本概念一、营养需要:营养需要是指每头(只)动物每一天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需要量。

动物在生存和生产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养分。

不同动物,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生产水平及不同环境条件对养分的需要量不同,因此需要对特定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做出规定,以便指导生产。

二、饲养标准:根据大量饲养试验结果和动物实际生产的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做出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规定称为饲养标准。

简单说饲养标准是动物所需养分在数量上的叙述或说明。

饲养标准的种类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国家规定和颁布的饲养标准,称为国家标准;另一类是大型育种公司根据自己培育出的优良品种或品系的特点,制定的符合该品种或品系营养需要的饲养标准,称为专用标准。

饲养标准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第二节动物对饲料及营养物质利用和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方法一、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利用的研究方法(一)化学分析法动物营养学中的化学分析法是指对饲料、动物组织及动物排泄物中的化学成分(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是动物营养需要研究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中所必须的、也是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概略养分分析包括: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细纤维、无氮浸出物,这种分析方法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纯营养分析将是饲料养分分析的发展方向。

动物体组织、血液及排泄物中化学成分的分析将有利于确定动物的营养需要及饲料的消化代谢率。

(二)消化试验消化试验包括体内消化试验、尼龙袋法、离体消化试验,其中以体内消化试验最为重要。

它又包括:全收粪法(肛门全收粪法、回肠末端漏管收粪法)、指示剂法(外源指示剂、内源指示剂),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并适合于不同的动物。

第十二章 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第十二章 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三、动物对营养物质需要量的剖析
总需要量= 维持需要+生产需要 公式:R=aWb+cX+dY+eZ+…… 其结果为净养分量
各生产需要 W:体重(kg); Wb:代谢体重; a,b,c,d,e: 每单位代谢体重或单位重量产品所需营 养物质; X,Y,Z:各产品产量。
第二节 饲养标准 P183、7 Nhomakorabea一、饲养标准的概念 P183
根据动物的不同种类、年龄、体重、性别、 生理阶段、生产目的与水平等,以科学研究 结果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科 学地规定一头动物每天应给予的各种营养物 质的量(或/和每Kg日粮营养物质的含量)。
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的规定称为饲养标准。
饲养标准: 包括下列部分或全部 P187
序言、研究综述; 动物的营养需要量或供给量(包括确定需要量的
DCP用于维持的BV:一般在0.65左右。在实际生产条件下, 一般非反刍动物:0.55估计; 年幼动物(如肉用仔鸡与哺乳仔猪):0.60或更高些; 奶牛:平均为0.60; 小肉牛:0.70。
饲料中CP的消化率: 生长肥育猪平均为0.8;小猪平均为0.83; 鸡平均为0.82; 反刍动物约0.70左右。
五、肥育:畜牧生产上是指肉用畜禽生长后期经强
化饲养而使瘦肉和脂肪快速沉积。
第二节 生长规律
一、总体的生长:
(一)绝对生长规律:见图P23417-1


绝对生长:某段时间内的总
增长(增重),或达到某一日
龄的体重。
绝对生长速度 以日增重表 示。
转折点
年龄
(二)相对生长规律:见图P234-17-2
现; 二是控制矿物质的慢性中毒; 三是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畜禽营养与饲料经典课件

畜禽营养与饲料经典课件
02
维生素饲料的营养特点是含有多种维生素,是维持畜禽正常生理功能 所必需的。
03
维生素饲料在促进畜禽的生长、提高抗病力和繁殖能力方面具有重要 作用。
04
使用维生素饲料时应注意储存和配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 保证维生素的有效性。
03 畜禽饲料配方与设计
饲料配方原则
满足畜禽营养需求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生理状态和生产性能的要求,合理搭 配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确保畜禽 获得充足的营养供给。
饲料配方技术
营养平衡技术
根据畜禽的营养需求和饲养标准,计算各种营养 成分的配比,确保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平衡。同时 要考虑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合理搭配 。
数据库技术
建立饲料配方数据库,收录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 成分、价格等信息,方便查询和筛选。利用数据 库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为饲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

蛋白质饲料
蛋白质饲料是提供畜禽所 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包 括豆粕、鱼粉、肉骨粉等 。
蛋白质饲料的消化率高, 能促进畜禽的生长和繁殖 。
ABCD
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是 蛋白质含量高,必需氨基 酸全面,是理想蛋白质来 源。
使用蛋白质饲料时应注意 配比,避免过量使用导致 的浪费和经济损失。
矿物质饲料
饲料产业技术进步
新型饲料原料的开发利用
随着生物技术、发酵工程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饲料原料如微生 物蛋白、酶制剂、天然植物提取物等得到广泛应用。
精准饲养技术
通过营养需要量、生长曲线等参数的精准计算和控制,实现畜禽饲 养的精准化、智能化。
环保饲料技术
采用低氮、低磷、低矿物质等环保饲料配方,降低畜禽排泄物对环 境的影响。
提供清洁、充足的饮水,注意水的质量和饮 水器的清洁卫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家畜生长的营养需要特点
(4)家畜育肥的营养需要特点
(5)家畜产毛的营养需要特点
(6)家禽产蛋的营养需要特点
能力目标
学会在畜禽生产中,根据畜禽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的营养特点,全面的供给畜禽营养,合理的利用饲料日粮
教学重点
畜禽营养需要、畜禽维持营养需要的影响因素、配种前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家畜泌乳的营养需要、影响畜禽生长发育的因素、生长家畜体组织的生长规律、影响肥育效果的因素、家禽产蛋的营养需要特点
体况良好膘情适中的配种前母畜,按维持需要的营养供给
体况较差、过瘦,采用短期优饲即在配种前10~20天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在维持需要的基础上酌情增加60%~100%
过肥的母畜应适当限制营养,增加青、粗饲料比例,使其体况适中
发情不正常的母畜,注意维生素A、E等的补充,或饲喂优质青饲料,促进母畜的发情及排卵量的增加
(2)性别与去势:母猪比公猪长得快,脂肪沉积能力强,而公猪的瘦肉率要高于母猪;去势能促进肥育,改善肉品品质
(3)饲养水平:饲养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饲料转化率,不利于肥育
(4)饲粮能量浓度:饲粮的能量浓度高,则采食量低,反之采食量高
(5)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会通过影响畜禽采食量及增加维持消耗对畜禽的肥育效果和饲料的转化效率产生影响。
初乳:母畜分娩后最初5天的乳汁称为初乳
常乳:此后分泌的乳汁称为常乳
初乳的作用及乳的形成
2.标准乳的折算与我国奶牛能量单位(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标准乳的折算与我国奶牛能量单位,教师讲解)
4%乳脂率的乳量(kg)=0.4M+15F
奶牛所需能量统一用产奶净能来表示。并采用奶牛能量单位
3.泌乳家畜的营养需要(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泌乳家畜矿物质钙、磷不足及维生素营养物质的缺乏症案例,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然后教师分析讲解)
(一)营养需要的概念
畜禽营养需要是指达到期望的生产性能时,每天每头(只)畜禽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二)畜禽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综合法、析因法
总营:R=aWb+cX+dY+eZ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补充,挂图展示析因法并案例讲解)
(1)能量需要:直线肥育法(一贯肥育法)整个肥育期给予丰富的饲料
(2)蛋白质需要:幼年畜禽肥育蛋白质的需要量应在维持的基础上增加1倍,成年肥育的畜禽,蛋白质的需要量略高于维持的需要量
(2)体组织的生长规律:骨骼、肌肉、脂肪。生长初期应供给幼畜生长骨骼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即矿物质丰富的饲料;中期必须供给足量的蛋白质和各种必须氨基酸,以促进肌肉生长;生长后期和成年期应供给形成脂肪的营养物质,即糖类多及适量脂肪的饲料
(3)畜禽各部位的生长规律:头和腿属于早熟部位,中期是体长生长最快的时期。体深(胸、臀、腰)属于晚熟部位
教学过程
导语: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牛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而它已成为人们喜欢的营养滋补饮品。那么,牛乳中的这些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哪里?饲养奶牛生产中,要想获得优质高产牛奶,需要满足奶牛哪些营养?
导出课题——畜禽的营养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指出重点、难点)
板书:第一节 畜禽的营养需要
一、畜禽营养需要概述
(教师多媒体展示问题:1.什么是畜禽的营养需要?2..畜禽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有哪几种?把学生分成四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分组总结答案;教师简单讲解主要内容,暂对学生的回答不做点评))
3.影响畜禽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以上为第5~6学时)
(四)家畜肥育的营养需要
肥育方式:幼年肥育、成年肥育。
1.肥育过程中畜禽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一般了解)
2.影响肥育效率的因素
(学生阅读教材,分组找问题并初步总结答案,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1)畜禽种类与品种类型:猪沉积脂肪能力最强,肉鸡次之,肉牛较差
(2)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把学生分成六组,分组找问题并初步总结答案,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①体重增加一是子宫及其内容物(胎儿、胎衣、羊水)的增长。二是母畜体重增加。
②代谢增强
(教师多媒体展示预设的问题及答案,与学生找出的问题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差距与不足)
(3)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多媒体课件展示能量、蛋白质过高和不足时对妊娠母畜的危害及妊娠母畜矿物质、维生素营养物质的缺乏症案例,教师启发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然后教师重点讲述)
6.活动量
7.被毛厚薄
8.饲养管理制度
(三)畜禽的维持需要
1.畜禽维持的能量需要:基础代谢能量(NE KJ/d)=239W0.75
基础代谢是指畜禽处于安静状态、适宜的外界温度及绝食时的能量代谢消耗。
2.畜禽维持的蛋白质需要:维持蛋白质需要=(代谢氮+内源氮)×6.25
3.维持的矿物质需要
4.维持的维生素需要
1.名词解释:畜禽的营养需要,畜禽的维持需要
2.影响畜禽维持营养需要的因素有哪些?
(以上为第1~2学时)
三、畜禽的生产需要
畜禽的生产需要:是指畜禽在生长、肥育、繁殖、泌乳、产蛋、产毛和使役时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维持需要与生产需要一起构成畜禽总的营养需要。
(一)繁殖的营养需要
1.种公畜的营养需要
(教师多媒体展示问题:(1)种公畜合理的能量供给是怎么样的?能量供应不足和过多对种公畜各造成哪些危害?(2)种公畜对蛋白质的需要如何?(3)影响种公畜精液品质的矿物质元素有哪些?(4)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E对种公畜可造成哪些危害?把学生分成四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分组总结答案;教师简单讲解主要内容,暂对学生的回答不做点评)
(4)体组织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随年龄和体重的增长,体内水分和蛋白质的含量下降,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灰分略有减少
(5)内脏器官的增大规律:犊牛在开始采食植物性饲料后,瘤胃和大肠迅速增长,其生长率比真胃和小肠快。仔猪在生长期间,胃、小肠和大肠容积增长迅速。
(教师多媒体展示预设的问题及答案,与学生找出的问题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差距与不足,然后教师重点多媒体展示家畜体组织的生长规律,启发思考并强调畜禽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然后教师分析讲解)
(1)营养水平
(2)日粮精粗料比例
(3)母畜的遗传性、内分泌、乳腺发育程度、体重、挤奶技术、青绿多汁饲料喂否、泌乳期发情与否等因素均会影响泌乳量
(三)家畜生长的营养需要
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其与营养的关系
(学生阅读教材,分组找问题并初步总结答案,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1)生长曲线:体重的变化呈一缓慢的S形曲线
2.影响畜禽生长发育的因素(采用讨论式互学、论辨式研学让分组的学生在不阅读教材的情况下互动,思考影响畜禽生长发育的因素,教师将分组思考的影响因素写在黑板上,然后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实际验证让学生自己找差距与不足)
(1)畜禽的种类与品种
(2)性别
(3)气候条件
(4)营养水平
3.畜禽生长的营养需要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逐一展示生长家畜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营养需要,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分析讲解)
小节:本节通过学习泌乳家畜的营养需要、影响泌乳和乳成分的因素,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其与营养的关系、影响畜禽生长发育的因素和畜禽生长的营养需要,特别是生长家畜体组织的生长规律等知识,学生能运用相应知识科学地更好地指导畜禽养殖生产。
作业:1.什么是标准乳?如何将一般乳换算成标准乳?
2.生长家畜体组织的生长规律是什么?在生产如何利用这一规律指导生产?
抓两头、带中间:即对其营养物质的供给,前期要数量适当、质量保证;后期要保证质量,增加数量
能量的需要
蛋白质的需要:蛋白质保质保量,氨基酸平衡供给
矿物质的需要:钙、磷、锌、铁、铜、锰、碘、硒
维生素的需要: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
小节:本节通过学习种公畜的营养需要、配种前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及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以便在饲养实践中合理的供给营养,以较低的饲料成本,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作业:1.饲养实践中如何合理的供给种公畜的营养需要?
2.根据配种前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对体况不同的母畜应采取什么样的饲养方式?
3.什么是“抓两头、带中间”的饲养原则?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如何?
(以上为第3~4学时)
(二)家畜泌乳的营养需要
1.乳的成分和形成
(教师多媒体展示问题:1.什么是初乳、常乳?2.初乳有哪些营养作用?把学生分成六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分组总结答案并回答;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补充、讲解)
(教师多媒体展示预设的问题及答案,与学生找出的问题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差距与不足;教师课件展示并详细讲解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及畜禽的维持需要)
小节:本节通过学习畜禽营养需要概念、畜禽维持营养需要的概念,影响畜禽维持营养需要的因素以及畜禽的维持需要,为科学的设计饲料配方、合理利用饲料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业:
(1)能量需要:维持需要量的基础上增加20%左右
(2)蛋白质需要:蛋白质数量、品质;氨基酸平衡供给,尤其赖氨酸
(3)矿物质需要:特别注意钙、磷和锌供应
(4)维生素需要:维生素A、维生素E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补充、讲解)
2.繁殖母畜的营养需要
(1)配种前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配种前母畜营养不足、营养水平过高引起的现象。让学生注意观察课件中的案例,启发学生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教师重点讲解)
教学难点
1.家畜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家畜泌乳的营养需要
3.家禽产蛋的营养需要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学法指导
疑:教师在内容讲授前,先给学生设疑
看: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
思: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问题的答案
知: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简要总结主要知识点,使学生达到知识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