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的故事
刘邦斩白蛇的故事

刘邦斩⽩蛇的故事2020-08-10 16:24华⼈号:历史天天看汉⾼祖刘邦是沛县丰⾢中阳⾥⼈,他的母亲曾在湖岸上休息,梦中与神相交。
当时雷电交加,他的⽗亲太公前往看视,就看见蛟龙伏在妻⼦⾝上,不久妻⼦怀孕,便⽣下了刘邦。
刘邦天⽣容貌奇异,⾼⿐梁,龙形的眉宇,左腿有七⼗⼆颗⿊痣。
他⽣性宽仁爱⼈,⼼地开阔,不拘⼩节。
但是他不肯⼲家⾥的活计,长⼤了当上泗上亭长,偏偏⼜嗜酒好⾊。
常到王⽼太、武⼤娘酒店赊酒吃,武⼤娘、王⽼太发现⾼祖每次来店中饮酒,店家就多售酒好⼏倍。
因此每到年终,这两家总是毁掉⽋债契券,不向刘邦要债。
刘邦曾经去咸阳服役,在观看秦始皇出⾏时,叹息说:“唉呀,⼤丈夫就应当这样威风啊!”单⽗⼈吕公与沛县县令是好友,为躲避仇家就在沛县安了家。
沛中豪杰、官吏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前往相贺。
萧何任县廷功曹,主管接收礼品钱财,向客⼈们宣布:“贺钱不满⼀千的,坐在堂下。
”刘邦向来轻视诸官吏,在拜帖上伪称说“贺钱⼀万”,实际上不带⼀钱。
传报进去,吕公⼤惊,站起迎接到门⼝。
萧何说:“刘季爱说⼤话,很少办成事。
”但吕公见⾼祖相貌贵⽓,便请他坐上座。
酒宴结束后,吕公暗⽰⾼祖留下。
吕公说:“我少年时喜好给⼈相⾯,但从没有见过像你这相貌的,希望你⾃爱。
我有⼀个亲⽣⼥⼉愿嫁与你。
”酒宴过后,吕婆对吕公发怒说:“你当初称⼥⼉是宝贝,想要把她许配贵⼈。
为什么这次把⼥⼉随便许给刘季?”吕公说:“这不是⼥⼈所能知道的。
”吕公⼥就是后来的吕后,⽣孝惠帝、鲁元公主。
刘邦当亭长时,吕后与两个孩⼦住在⽥舍,有⼀⽼⽗路过要点⽔喝,⽼⽗给吕后相⾯说:“夫⼈是天下贵⼈。
”看见孝惠帝,说:“夫⼈所以当贵,就是因为这个男孩⼦。
”相鲁元公主,也都主贵。
刘邦也请⽼⽗为其相⾯。
⽼⽗说:“刚才相遇的夫⼈⼉⼦都因您的缘故⼤贵,您的相貌贵不可⾔。
”⾼祖致谢说:“真如⽼⽗所说,决不会忘记您的⼤德。
”但到刘邦富贵时,已不知⽼⽗在什么地⽅。
刘邦以亭长⾝份为县⾥押送犯⼈前往骊⼭劳动,犯⼈在路上多逃⾛。
汉高祖的介绍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字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汉朝的开国皇帝。
他出生于沛县(今江苏徐州市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曾做过放牛娃、酒肆佣工等职业。
刘邦在秦朝末年,参加了陈胜、吴广起义,后来成为了起义军的一员。
他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起义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公元前206年,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击败了秦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子婴,结束了秦朝的统治。
随后,他在楚汉战争中击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并自称为汉高祖。
汉高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使国家迅速恢复繁荣。
他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主导思想;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推广汉字,统一度量衡等。
这些举措为汉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汉高祖在位期间,还积极拓展国土,对外宣扬国威。
他曾亲自率军北征匈奴,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他还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中国名人-刘邦故事4篇

中国名人-刘邦故事4篇少年“无赖”成豪杰不爱读书也不爱劳动刘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欢读书,但对人很宽容。
他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
刘邦长大后,经考试做了泗水的亭长,时间长了,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刘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和吕氏结婚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氏,吕公本来不住在沛县,后来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便和家人来到了沛县,因为沛县当时的县令和他是好友。
在刚刚到沛县时,很多人便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于是,人们便来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套套近乎。
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县担任县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
刘邦根本不管这些,虽然他没有带一个钱去,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
一见刘邦器宇轩昂,与众不同,就非常喜欢,请入上席就坐。
这次刘邦不但白吃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又将他盛情留下,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刘邦巴不得成这门亲事,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便和吕氏结了婚,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吕后。
汉惠帝就是她和刘邦的儿子,还有一个孩子就是鲁元公主。
利用迷信历史史料中对于刘邦和其他皇帝一样也有很多迷信的传说,一次,吕后和女儿在地里除草,有一个过路的老人向她们要了点水喝,喝完水讨好地说她们娘俩都是一副贵人相。
等老人刚走,刘邦也回来了,吕后便把刚才老人说的话告诉了刘邦,刘邦一听也很高兴,他赶紧又追上了老人,让他也为自己看看面相。
老人说刚才之所以说他的夫人和女儿长得贵人相,就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刘邦的面相是贵不可言。
刘邦一听高兴极了,拜谢了老人就回去了。
后来,刘邦奉命押送刑徒去骊山服役,但在半路上已经有很多的人逃跑了,刘邦也很无奈,走到丰邑县的大泽休息时,刘邦喝了些酒,然后松开了刑徒们身上的绳子,让他们自己逃命去。
刘邦项羽的历史故事

刘邦项羽的历史故事刘邦和项羽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们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为了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历史故事。
刘邦和项羽的历史故事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对抗,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刘邦和项羽的历史故事。
刘邦,字季,汉高祖,陈留阳城(今河南省阳城县)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
他少年时代就聪明伶俐,机智过人。
刘邦年轻时曾经做过放牛娃,却有着一颗雄心壮志,立志要做大事业。
刘邦在咸阳起兵反秦,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了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刘邦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他的智慧和勇气让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雄。
项羽,名籍,字羽,楚国郢人(今湖北江陵一带)。
项羽是楚国的一个贵族子弟,他聪明机智,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
项羽曾经在楚军中立下赫赫战功,被楚王信任,成为了楚国的一位重要将领。
项羽在楚汉战争中,率领楚军屡次战胜刘邦的军队,一度占据了大部分中国的土地。
但最终,项羽还是败给了刘邦,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悲壮传奇。
刘邦和项羽的历史故事充满了战争的硝烟和英雄的血泪。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取决于他的选择和行动。
刘邦和项羽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进取,勇往直前。
刘邦和项羽的历史故事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对抗。
他们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也是后人研究和借鉴的宝贵历史经验。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取决于国家领导人的智慧和胆识,以及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力量。
总之,刘邦和项羽的历史故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对抗,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和军事对抗的缩影。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取决于他的选择和行动,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取决于国家领导人的智慧和胆识。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进取,勇往直前,也为后人研究和借鉴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让我们铭记刘邦和项羽的历史故事,珍惜和平,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刘邦的小故事

刘邦的小故事刘邦,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汉朝的开国皇帝。
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艰辛,但最终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刘邦的小故事。
刘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地主,家境并不富裕。
由于家境贫困,刘邦从小就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只能在农田里劳作。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知识的渴望,每当有机会,他就会偷偷地读一些书籍,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
刘邦的机智和聪明才智很快被人们所发现。
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加入了一个反抗秦朝统治的义军,成为了一名小小的军官。
在战斗中,他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勇敢的战斗精神,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和重用。
然而,刘邦的军事生涯并不一帆风顺。
在一次战斗中,他的部队被敌人打得节节败退,刘邦也被俘虏。
在敌人的监禁下,他遭受了种种折磨和痛苦,但他从未放弃希望。
在一次机会中,他趁着敌人不注意,成功地逃脱了囚禁。
逃脱后,刘邦决心要继续反抗秦朝的统治。
他重新组织了一支军队,继续与秦朝的军队进行战斗。
在战斗中,他不仅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还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善于团结人心的能力。
他对待士兵非常宽容和仁慈,深得士兵们的爱戴和拥护。
最终,刘邦成功地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建立了汉朝。
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在他的统治下,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刘邦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出身并不决定他的命运。
尽管刘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他的故事鼓舞着我们,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刘邦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善于团结人心的能力。
刘邦对待士兵宽容和仁慈,深得士兵们的爱戴和拥护。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他的统治也因此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总之,刘邦的小故事是一个充满勇气和智慧的故事。
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艰辛,但最终他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刘邦项羽的历史故事精选

【导语】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之⼀,其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且内容精确详细。
下⾯是®⽆忧考⽹分享的刘邦项⽻的历史故事精选。
欢迎阅读参考!【篇⼀】刘邦项⽻的历史故事精选:约法三章 汉⾼祖刘邦(公元前256年或前257年~前195年),字季,沛县丰乡(今江苏省丰县)⼈,曾做过亭长。
亭是县下⾯最⼩的⾏政单位,⼗⾥⼀亭。
有⼀次,刘邦押着⼀批民夫到骊⼭去,⼀路上民夫不断开⼩差,刘邦估计到达骊⼭时,这批民夫会逃跑完的。
⼀天夜⾥,他叫民夫们都吃饱饭,喝⾜酒,然后对⼤家说:“你们⼲脆都逃⾛吧,我也准备逃亡了!”说罢,把民夫全部放了。
有⼗⼏个壮丁看到刘邦如此仗义,不愿离开他,表⽰要跟他⼀块去逃亡。
他们⼀⾏⼈乘着⿊夜往前逃去。
⾛着,⾛着,前⽅探路的⼈突然跑了回来。
向刘邦报告说:“不好了,前⾯……路上……有……有⼀条⼤蛇!”刘邦此时已经醉醺醺的,他乘着酒性说:“壮⼠⾛路,怕什么蛇!”他拔出宝剑,壮着胆⼦,冲上去⼀剑把蛇砍成两段。
壮⼠们看到他如此勇敢,更加佩服他了。
后来,有⼈把刘邦斩蛇的事,加油添醋地编成⼀段迷信故事:刘邦斩蛇⾛了之后,有个⽼婆婆在死蛇旁边放声痛哭。
有⼈问她为什么哭。
她说:“我的⼉⼦被⼈杀了。
”⼜问:“你的⼉⼦被谁杀了?”她说:“我的⼉⼦是⽩帝的⼉⼦,他变成⼀条蛇,躺在路当中,结果被⾚帝的⼉⼦杀了。
我怎能不哭呢!”说完,⽼婆婆就不见了。
编造这个故事的⽬的是为了表⽰刘邦是“真龙天⼦”,以增加他的号召⼒,使⼈们更加拥护他。
陈胜、吴⼴在⼤泽乡起义的时候,许多郡县的⽼百姓纷纷响应。
刘邦的⽼朋友、在沛县当⽂书的萧何和当监狱官的曹参,打发刘邦的'连襟樊哙把逃亡在外的刘邦找了回来。
他们经过⼀番商量,杀了沛县县令,推举刘邦为沛公,在沛县起兵反秦。
刘邦根据“⽩帝、⾚帝”的故事,以⾚帝的⼉⼦⾃居,他树起书有“刘”字的⾚⾊旗帜,在沛县⼀带招兵买马,很快就拥有⼆三千⼈。
但是刘邦觉得⾃⼰⼒量不⾜,就带领⼈马投奔了项梁,开始和项梁并肩作战。
汉代历史故事

汉代历史故事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有趣
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吧。
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曾经有一次去打猎,迷路了。
他遇到了一个
老农,向他问路。
老农说,“我知道你是谁,你就是汉高祖刘邦。
你要找的地方就在这附近。
”刘邦很惊讶,问老农为什么认得他。
老农说,“我是你的老师吕公,当年教过你读书写字。
”原来吕公
因为家贫,后来去当了农夫。
刘邦激动地说,“老师,你辛苦了!”吕公却说,“我是农夫,你是皇帝,各自有各自的事业,不必多言。
”刘邦听后非常感动,便把老师接到宫里,尊为师傅,赐给他
许多财物。
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有一次到民间考察,发现有个农夫种田非常
用心,便走过去问他的姓名。
农夫回答说,“我姓陈,名平安。
”
刘邦听后很高兴,说,“陈平安,真是个吉祥的名字。
”于是便赐
给他一匹骏马。
汉代的刘邦和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个军事将领,他们之
间有一个著名的故事。
有一次,项羽的军队被困在巨鹿,情况非常
危急。
刘邦知道后,亲自率领援军前去救援。
当他的军队到达时,
发现项羽的军队已经被围困了很久,士兵们都非常疲惫。
刘邦便派
人送去了粮食和草药,为项羽的军队解了围。
项羽得知后非常感激,他和刘邦一起商讨作战计划,最终成功地击败了敌人。
汉代的历史故事还有很多,这些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历史,
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采和人物的伟大。
让我们一起珍惜
历史,学习历史,传承历史,让这些历史故事永远流传下去。
帝王励志故事

帝王励志故事王,自古以来都是指强者,你知道中国历代帝王的故事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帝王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帝王励志故事:帝王刘邦汉高祖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刘邦的一生是传奇辉煌的,他和项羽的英雄传奇故意至今依然被我们津津乐道。
最终刘邦打败项羽当上了皇帝。
刘邦自幼出身平民阶级,那他是如何一步步过兵斩将成为新一代帝王的呢?这一生是充斥着多少传奇与屈辱的呢?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帝王刘邦的传奇励志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电视剧《楚汉传奇》结尾处,安排了一场刘邦和他的孙子对话,总结自己一生征战成败的戏。
戏中刘邦曾有一句话说:“你可以失败一百次,但最后一次你一定要成功!”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了刘邦从失败到成功的经历,也道出了刘邦成功的原因:不畏惧多次的失败,不放弃失败后的努力,在屡屡的失败中寻找最后的成功。
回顾刘邦在和项羽争天下时,确确实实失败的时候居多。
率众进入关中,占领了秦朝的都城咸阳,按“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应该在关中称王,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力,他只带领自己的人马退回咸阳,把咸阳的一切都拱手让给项羽;又因实力不敌项羽,在“鸿门宴”上不得不狼狈逃跑。
被封了个没人愿意去的地方当汉王后,刘邦任用一些能人,积聚了一些力量,终于趁着项羽无暇顾及他的时候,攻占了西楚的都城彭城。
进入彭城后,刘邦志得意满,每日饮酒宴会,一味享受。
怎料想“战神”项羽突出奇招,亲率3万精兵突袭刘邦的联军。
致使他的56万乌合之众一败涂地,刘邦仅与数十骑侥幸逃出重围。
父亲刘太公、母亲刘媪和妻子吕雉等皆被楚军虏获,被作为人质。
落荒而逃的刘邦心有不甘,发誓血债要用血来偿。
于是,重整旗鼓,退守荥阳、成皋一带的广武山,和项羽对峙时,又被楚军射中胸部而逃离战场。
在荥阳城,刘邦又被楚军团团围在城内达一年之久。
刘邦向项羽请和,项羽不允,刘邦无奈,只得用陈平的计策,选了两千美女去吸引楚军,让纪信装扮成自己假投降,才得以金蝉脱壳,率数十骑残兵仓皇逃回关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高祖刘邦的故事
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县丰邑人。
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
刘邦年轻时游手好闲,30多岁才当了泗水亭长。
秦二世二年(前209年)九月,继陈胜、吴广起义(参见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后两个月,刘邦与萧何、曹参等也杀死沛县县令,举行起义。
先投靠项梁、项羽起义军,推翻秦王朝后,又与项羽“争权天下”,进行了为期五年的楚汉战争,于公元前202年打败项羽军。
刘邦由一个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小官,何以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其妙策无他,就在于会用人。
刘邦登基后不久,一次大宴群臣。
他问群臣道:“请大家说说,朕何故得天下,项羽何故失天下?”大臣中有人答道:“陛下平时待人有点粗暴无礼,似不如项王宽仁。
但派人攻城略地,有封有赏,能与天下人同其利。
项王忌贤妒能,战胜不赏功,得地不分利,所以将士不肯尽力,因此失掉了天下。
”刘邦听了,笑道:“尔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楚汉得失原因须从用人上说起。
运筹策划,预见长远,朕不如张良,主持政务,保证供应,朕不如萧何;带兵打仗,战取攻守,朕不如韩信。
这三人是当今豪杰,朕能依靠他们,所以能得天下。
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尚不能用,所以被我打败了。
”群臣听了,都表示敬服。
刘邦所言,基本符合实际。
五年的楚汉战争中,刘邦屡遭挫败。
他本人曾12次受重伤,几次被活捉,但他依靠张良、萧何、韩信等人,屡败屡起,终于以弱胜强,取得最后胜利。
统观之,刘邦用人,通常根据不同的形势,采取不同的策略。
这从他对韩信的态度和使用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一是势力薄弱时,卑躬屈膝。
韩信初到汉营时,还属无名小卒,刘邦看他不起。
但他听萧何说韩信是一个大将之才,可以帮助他打天下时,马上放下了汉王的架子,筑了一个高台,举行隆重典礼,毕恭毕敬地拜韩信为大将。
并向全军宣布说;“凡我汉军将士,今后俱由大将军节制,如有藐视大将军,违令不从者,尽可按军法从事,先斩后奏。
”那种谦恭卑顺的样子,令全军上下莫名其妙。
二是当形势不利时,慷慨让步。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这时刘邦在成皋战场作战失利,急需把韩信、彭越等部队调来支援正面战场。
不料此时已攻占齐地的韩信,正巧派使者来,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以镇抚齐国。
刘邦大怒道:“怪不得几次调他一直按兵不动,原来是想自己称王!”这时正在身旁的张良、陈平赶紧用脚踢了他一下。
刘邦恍然大悟,急忙改变口气,对韩信的使者说:“大丈夫平定诸侯,做王就该做真王,为何要做假王呢?”于是派张良为特使,正式封韩信为齐王。
韩信受封后,果然高高兴兴地率兵来参加正面战场作战。
三是功成名就后,心狠手辣。
刘邦称帝后,大封自己的同姓子弟为王,同时总认为那些在战争年代封的异姓王们,居功自傲,藐视皇帝。
于是决定先拿韩信开刀,除掉异姓王。
于遂,刘邦在高祖六年(前200年),宣称巡游云梦泽
(今洞庭湖一带),约定在陈地会晤诸侯。
当韩信奉命来到时,刘邦以有人告他谋反为由,令武士将其拿下。
当韩信申辩时,刘邦厉声说:“有人告你谋反,你敢抵赖吗?”把韩信押回洛阳后,因查无实据,便把他降为淮阴侯,软禁在京城。
吕后洞晓刘邦的心意,在一次刘邦出京乎叛时,把韩信诱到长乐宫杀掉了。
刘邦用人策略,既有坦诚恩惠,也有诡诈刁滑,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这些策略的交替使用,是其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