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419交通工程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经济学)考研真题与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经济学)考研真题与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适用专业: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个概念3分,本题满分30分)1、机会集合2、市场均衡3、边际成本4、消费者剩余5、规模经济6、货币乘数7、边际消费倾向8、产出缺口9、自然失业率10、奥肯定律二、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假设一个经济只生产和消费两种物品,如下表所示。

以2004年为基年,计算2005年的GDP平减指数和通货膨胀率。

2.假设美国和台湾生产小麦和计算机的成本如下图所示:三、简答题(每个8分,共64分)1、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相关?如何相关?2、城市交通日益拥挤的状况与私人汽车的速度发展有关。

有人建议实行免费公共交通,以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我们暂且不论实行免费公共交通后公交公司的费用来源的问题。

这一建议要能奏效,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提示:用弹性理论进行分析)3、什么事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一个经济要实现帕累托最优,需要满足哪些条件?4.什么是市场失灵?在哪些场合会发生市场失灵?5.具体说明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6.概要说明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7.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的渠道。

8.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

四、论述题(每小题22分,共44分)1.评述目前解决污染问题的政策措施。

2.概述开放经济中总支出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决定因素。

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适用专业: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个概念3分,本题满分30分)1、机会集合【考查重点】这是平迪克中的考查重点,重点突破。

华南理工大学819交通工程2014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华南理工大学819交通工程2014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原版)819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交通工程适用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专硕)共2页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交通量;85%位速度;车流密度;道路通行能力;交通事故;服务水平;延误;占有率;车头时距;拥挤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汽车动力性能可用哪三个指标来评定:。

3、描述交通流的三个基本参数是:。

4、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分为三种:。

5、交通三要素是指:。

6、泊松分布代表交通流量较小、驾驶员可随意选择车速的情况,判别随机交通流是否泊松流的依据是:。

7、视野受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8、道路结构基本部分包括等。

9、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为:。

10、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将延误分为:。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8分)1、尝试根据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的基本关系以及格林希尔茨(Green-Shields)提出的速度-密度线性关系模型分别说明连续交通流中流量与速度的关系式,速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式,并分别画图说明其关系。

2、酗酒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有哪些?驾驶员酒后行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具有哪些特点?3、说明交叉口延误的测量方法。

4、什么是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系数反映了什么?其值落在什么范围?5、描述交通信号控制的优缺点。

6、根据车流集散波的波速公式及速度与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求车辆受阻停车的停车波和启动波的波速表达式。

7、为什么在道路设计中采用30位小时交通量?能否采用其它位的交通量?第1页。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流体力学2007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流体力学2007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4) 已知流场的速度为 u x 2kx , u y 2ky , u z 4kz 式中k为常数,试求通过(1,0,1)点的流线方程。(10分)
三、证明题 (20分) 试证明流体体积的膨胀系数,体积压缩系数,体积 弹性模数可用比体积 v 和密度 表达为下列公式:
第 2 页
T
1 dv 1 d v dT dT
457
华南理工大学 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工程流体力学 适用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共2页 一、简答题 (每小题12分,共60分) (1) 能把流体看作连续介质的条件是什么? (2) 试简述描述流体运动的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 (3) 如果流体的密度表示为 ( x, y , z, t ) ,分别写出它的当地 导数和迁移导数的表达式? (4) 什么是几何相似和相似流动? 雷诺数(Re)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5) 什么是流体的粘性、本构方程?如何区分牛顿流体和非牛 顿流体?
1 dv 1 d v dp dp
p
K
1 dp dp v dv d
第 3 页
为 A2 ,截面1内法线与截面2外法线的夹角为 ,试求 弯管受水流作用力。 (20分)
(3) 水射流直径 d 4cm ,速度V 20m / s ,平板法线与射 流方向的夹角 60°,平板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线方向运动速度 u 8m / s ,试求射流作用在平板法线方向上的力F。( 假定射流到甲板上不飞溅) (20分)
二、计算题 (70分) (1) 密度为0.85 T / m 3 、动力粘度为0.01 Pa S 的润滑油在 d 3.0cm 的管道中流动,每米长管道的压强降落为 0.15 10 4 Pa ,试求:雷诺数及质量流量;管壁上的切应 力;在40m管道中流动所需的功率。(20分) (2) 水定常地在收缩弯管段中流动,已知入口截面1的流量 为 Q ,压力为 p1 ,截面积为 A1 ,而出口截面2的截面积 第 1 页

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417管理运筹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417管理运筹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417管理运筹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考试科目:417管理运筹学注意事项: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的不予装订和评分!一、(20分)某工厂准备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它们都消耗A、B两种原材料,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要求:构造使该厂利润最大的线性规划模型,并用单纯型法求解。

答:设三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x1、x2、x3,则得以下线性规划模型:用单纯形法计算如下:3 1 4得到最优解,即生产甲和丙各5和3单位。

二、(40分)已知线性规划模型Max z=2x1+x2求:(1)写出原问题的对偶线性规划模型;(2)用对偶单纯型法求解原问题的最优解;(3)增加约束条件3x1+2x2≤12,最优解会有什么变化?(4)若C1由2降至1.5,C2由1升至2,最优解会有什么变化?(5)资源b3由现在的5变成4,最优解是否发生变化。

答:(1)(2)对原问题的对偶问题利用对偶单纯形法得最优解,X*=[7/2,3/2],maxz=8.5。

(3)即对偶问题增加了一变量y6,其约束变量为a=[3,2]T,目标函数变量为12,在最终单纯形表中的,,因此不是最优解,继续计算如下:得原问题最优解X*=[4,0],maxz=8。

(4)在其对偶问题中,即资源变量变化,最终单纯形表中,继继续利用对偶单纯形法计算如下:15 y1 1/10 1 -4/5 0 1/5 -1/5得原问题最优解X*=(2,3)T,maxz=7。

(5)即对偶问题c3=4,y3是基变量,因此检查各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因此最优解不发生变化。

三、(15分)求出下面运输问题的所有最优解。

答:本题为运输平衡问题,用沃格尔法计算如下:()内数据为解。

A3 8 9 11(6)13 6 1 1 1 2 2 用位势法检验,各空格检验数[]内数据,存在检验数小于零的空格。

华南理工2007考研真题

华南理工2007考研真题
题目:方某厂区后勤生活区大门及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
任务:南方某厂位于景观优美、四面环水的岛上,按照总体规划,拟建后勤生活区入口大门及园林景观、停车设施。(用地详附图)
规划设计内容包括:
1、入口大门建筑设计(I号地块)。
2、厂前休闲绿化区及停车区规划(II号地块)。
设计要求:
1.入口大门及相关设施建筑设计(位于I号地块),设计内容及要求包括:
(1)大门造形设计,注意与建筑部分的整体与协调。厂方要求大门造形不可为有顶覆盖式设计。门为自动滑轨式机械门,收放比为1:6,大门设施应考虑大门收起后的视线遮挡。
(2)值班室12平米(含厕所)
(3)保安中心50平米
(4)办公室12平米x 2间
(5)接待室及贵宾厅30平米
(6)卫生间男女分设共12平米
(7)配电房12平米
(8)建筑层数不超过1层(不包括大门造型)
(9)交通与公共空间,包括连廊、门厅等根据设计设置
(10)建筑结构为框架。大门造形不排除其他结构形式。
(11)建筑面积:150平方米(+10%)。
(12)功能区内场地设计。
2.休闲绿化区:位于II号地块,场地内功能设置自定。要求创造优美环境与相应开敞空间。沿河边部分围墙可更据功能与景观需求调整位置和确定形式。
3.停车区:80个小车停车位(2.5X5米)与2个职工大巴士停车位(4X12米)
停车区位于II号地块,要求停车场位于厂区围墙外,停车后人员只能从大门进入,不得直接进入厂区。
4.要求功能结构合理,交通联系合理简洁,充分利用场地特征规划与设计。建筑外形美观,反映工业建筑的风格与特色,提高风景区品质。
图纸要求:
1.总平面:1:500(1项内容设计在2#图纸规格内)

华南理工大学2004-2007真题

华南理工大学2004-2007真题
释下列概念(6 分,每题 1 分) :
1、交通流密度 4、BOT
2、高峰小时交通量 5、TDM
3、车头时距 6、TOD
每小题分数见题后) 二、回答下列问题(40 分,每小题分数见题后) 回答下列问题( 1、 定义基本通行能力应该考虑哪些条件?简单地描述这些条件的含 义,并说明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双车道一般公路的理想条件分别 是什么?(5 分) ( 2、 写出从驾驶员发现需要紧急停车的信息到车辆停稳为止这段时间 车辆的行驶距离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参数的意义。 5 分) ( 3、说明自行车流的特性、自行车交通的优缺点。 5 分) ( 4、分别列举评价城市道路网、评价城市道路交通质量和评价城市公共 交通线网的评价指标(每种评价分别列举 4 项主要评价指标)(6 。 分) 5、写出多路径交通分配模型 LOGIT 型的路径选择模型公式,并说明 各个参数和变量的意义。 7 分) ( 6、说明增长系数模型和重力模型的主要优缺点。 7 分) ( 7、 干道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参数有哪些?影响干道协调控制系统 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 分) ( (本题 三、 本题 16 分)一个周长为 1km 的环形道路上有 4 辆车 a,b,c,d ( 分别以每小时 20,40,60,80 公里速度不停地匀速行驶。假设可以自 第 5 页
8、交通信号控制的对象是交通流,请问一个交通控制系统应该由 哪几部分组成?
三、计算下列各题(共 50 分) 计算下列各题( : 1、 (本题 8 分)一个周长为 1km 的环形道路上有 4 辆车 a,b,c, d 分别以每小时 20,40,60,80 公里速度不停地匀速行驶。假设可以 自由超车,忽略超车时的距离和时间变化。 (1)在环路上一个固定点 P 观测 1 小时,求断面流量; (2)求 P 点的时间平均速度; (3)求 P 点在 1 小时内通过的所有车的速度的调和平均值; (4)对整个环路进行瞬时观测,求这样观测到的各个车的瞬时速 度的算术平均值和调和平均值; (5)如果每个车都只行驶一周,求四车的总行程与总时间的比; (6)如何理解区间平均速度?以上计算值哪个是区间平均速度? 2、 (本题 10 分)一条车道上有 5 辆车,都以 18km/h 的速度跟驰行 驶,前后相距都是 25m,从计时开始 10 秒后,首车遇到红灯开始停止 并等待 15 秒后以 36km/h 的速度离去,以后各车等距跟驰,离去速度和 首车一样。假设各车车长均为 3m,停车间距为 2m。为了简便,这里忽 略停车和起步的加速和减速变化过程,认为速度可以从 18km/h 立即停 止和立即起步达到 36km/h。试在同一张时间距离图上画出这 5 辆车的 运动轨迹,并标明相关数据。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力学2007年试题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力学2007年试题

P A a C a D
2P B a
第 2 页
17
a
3. 结构受力如图所示, 已知横梁 AB 部分由 25 号工字钢制成, W z 402 10 3 mm 3 , 材料的许用应力 (15 分)
160MPa 。试画出弯矩图,并校核横梁 AB 的正应力强度。
P=25kN
A 1.5m C 2m 1.5m
P2 P1 z x l l y h y


b z
d z y
三、计算题(共 6 题,共 115 分) 1.图示节点板用四个直径为 d=17mm 的铆钉固定 在立柱上,已知节点板承受荷载 P =20kN,试求各 铆钉内的剪应力。 (15 分)
80 40 40 80
90
P
b c d A
2.作图示杆件的轴力图。 (15 分)
B
z
4.由杆件及梁组成的混合结构如图所示,设集中力 P 、杆件的抗拉(压)刚度 EA 、 梁的抗弯刚度 EI、长度 a 均为已知,试求梁中点 C 的垂直位移。 (20 分)
P a EA H 60 EA F C EI a a B
D
5.由三根在顶端铰接的钢管构成的支架如图图示。 钢管的外径 D=30mm,内径 d =22mm,长度 l=2.5m,材料的弹性模量 E =210GPa。若取稳定 安全系数 nst =3,试求许可荷载[P ]。 (15 分)
P EI l/2 (a) l/2 l/2 (b) EI
2P l/2
2. 图示钢杆上端固定,下端固联一个园盘,园盘上有一 刚度系数为 k 的弹簧。钢杆横截面面积为 A ,长为 l,材料 的弹性模量为 E 。一重力为 W 的重物自高度为 h 处自由落 下,则钢杆的动荷系数为( (A) 1 1 ) 。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过关必做1500题(含历年真题)(第1章)【圣才出品】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过关必做1500题(含历年真题)(第1章)【圣才出品】
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第 7.3.4 条第 4 款,区间勘察点宜在隧道结构外侧 3m~5m 的位置交叉布置。A 项,根据第 7.3.3 条表 7.3.3, 对复杂场地,地下区间勘探点间距宜为 10~30m;C 项,根据第 7.3.6 条,地下工程控制 性勘探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 1/3;D 项,根据第 7.3.5 条第 3 款,对区间工程, 控制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 3 倍的隧道直径(宽度)或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中 等风化或微风化岩石不应小于 5m,一般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 2 倍的隧道直 径(宽度)或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中等风化或微风化岩石不应小于 3m。
6.下列关于建筑工程初步勘察工作的布置原则,哪一选项不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 版)的规定?( )[2014 年真题]
A.勘探线应平行于地貌单元布置
3 / 24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勘探线应垂直于地质构造和地层界线布置 C.每个地貌单元均应有控制性勘探点 D.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 【答案】A 【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第 4.1.5 条规 定,初步勘察的勘察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勘探线应垂直于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和地层界 线布置;②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在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勘 探点应予加密;③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
7.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对工程地质测绘地 质点的精度要求,如测绘比例尺选用 1:5000,则地质测绘点的实测精度应不低于下列哪个 选项?( )[2010 年真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419交通工程考研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和形等;
2.道路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通常划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通行能力;
3.城市公交车出行调查的内容一般包含有:行车路线、行车次数、行车等;
4.道路交通阻抗函数是指路段行驶时间与路段之间的关系;
5.单向交通管理是道路交通行车管理的基本形式之一,通常有固定式单向交通、定时式单向交通、车种性单向交通和单向交通。

二、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每小题2分,共10分)
1.如果车速统计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则50%位车速等于平均车速。

()
2.某段道路的日交通量是一个常数,则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彼此相等。

()
3.用浮动车调查法得到的平均车速是时间平均车速。

()
4.若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则车头时距就是移位负指数分布。

()
5.交通事故有六项缺一不可的要素,它们是车辆、在道路上、在运动中、发生事态、发生事态的原因是非人为因素,以及有后果。

()
三、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汽车的制动性能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已知某车以80km/h 的速度行驶在道路上的制动距离为30m ,则当该车以100km/h 行驶时的制动距离是:
a .86m ;
b .73m ;
c .60m ;
d .47m
2.在某交叉口进口道测得停车线处饱和车流的车辆组成及车头时距如下表所示,则该交叉口的饱和流量是:
a .1048辆/h ;
b .1038辆/h ;
c .1028辆/h ;
d .1018辆/h
3.设车流的速度-密度的关系为 k v 6.188-=,如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为最大流量的0.8倍,则非拥挤状态时车流的速度是:
a .63.68km/h ;
b .73.68km/h ;
c .83.68km/h ;
d .93.68km/h
4.设60辆汽车随机分布在4km 长的道路上,服从泊松分布,则任意400m 路段上有1辆及1辆以上汽车的概率是:
a .0.9826;
b .0.9380;
c .0.9975;
d .0.8488
5.道路上车流行驶车速为30km/h ,测得的平均车头间距为20m ,则该路段的交通量是:
a .1500辆/h ;
b .1600辆/h ;
c .1400辆/h ;
d .1800辆/h
6.某双向通行的道路,已知上下行的交通量分别为1500辆/h 和2250辆/h ,则该道路交通量的方向分布系数是:
a .67%;
b .33%;
c .40%;
d .60%
7.假设某道路的交通量是以7天为周期变化,已知日高峰小时交通量在一个周期的变化规律为I I Q I
⋅⋅-+=100)1(2000)(,6,5,4,3,2,1,0=I ,则该道路的第30位最高小时
交通量是:
a .4600辆/h ;
b.3600辆/h;
c.2600辆/h;
d.1600辆/h
8.测试车在一条交通量为3000辆/h,东西长10km的路段上以速度50km/h匀速行驶,该测试车在从东向西行驶时测得对向的来车数为1230辆,而在从西向东行驶时超车数为45辆,则该测试车在从西向东行驶时被同向行驶车辆超车的车辆数是:a.5辆;
b.15辆;
c.25辆;
d.35辆
四、(20分)如图1所示是4辆车在交叉口入口引道上的行程图,其中第一辆车畅行通过引道延误段,第二辆车没有停车通过引道延误段,第三辆车有一次停车通过引道延误段,第四辆车有两次停车通过引道延误段。

1.分别计算第二、第三、第四辆车通过入口引道的总延误时间;
2.分别计算第二、第三、第四辆车通过入口引道的停车延误时间;
3.分别计算第二、第三、第四辆车通过入口引道的排队延误时间;
4.分别计算第二、第三、第四辆车通过入口引道的排队路段长度。

图1 车辆通过交叉口引道延误示意图
五、(20分)图2画出了两种密度的车流运行情况。

1.推导出交通波的基本方程:dk
dq
V w =,其中w V 为交通波速度、q 为交通流量、k 为交通密度。

2.交通流从图3中的A 点向B 点、B 点向C 点,以及由C 点向B 点、B 点向A 点转移时,分析交通波的传播方向,以及是集结波还是消散波?
3.假设交通流的速度与密度满足Greenshields 线性关系,推导出用标准化密度
j k k /=η表示交通波波速表达式;
4.假设交叉口信号控制的绿灯时间和红灯时间分别为G t 和R t ,根据(3)中的结果,推导出在一个周期内红灯期间排队的车辆恰好能在绿灯结束时完全消散时,G t 和R t 应该满足的关系式。

图2:两种密度的车流运行情况图3:流量-密度关系曲线
六、(20分)某公交线路有两个交叉口(I1,I2)和三个停靠站(S1、S2、S3),表1是公共汽车从起点站O出发到终点站D单方向行驶5次用秒表纪录的跟车调查结果,试求:1.单次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2.单次行驶的最大区间速度;
3.5次行驶的平均行驶速度;
4.5次行驶的平均区间速度。

表1:跟车调查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