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博物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简介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简介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一座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三峡文明的综合性博物馆。
展馆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共分为4层,展陈面积达2.2万平方米。
博物馆地处重庆主城区江北区,紧邻壮观的南滨江长江大桥和长江索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三峡文化、长江文明”为主题,以“三峡人文、三峡生态、三峡文物”为重点,精选展示了三峡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馆内藏品丰富多彩,展品包括文物、图片、模型、多媒体与艺术品等,其中不乏珍稀文物和文化遗存。
展览采用现代化手段,通过各种最新的展示技术,将三峡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卫士精神展现给访客。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独特的馆藏、丰富的展览和上乘的服务,成为了世界各地游客来重庆必游的景点之一。
重庆三峡博物馆简介

重庆三峡博物馆简介重庆三峡博物馆是位于中国重庆市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以展示和研究三峡地区的自然、历史和文化为主题。
博物馆位于长江边上,与长江三峡风景区相邻,是重庆市重点文化设施之一。
重庆三峡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外观造型宛如一艘大船,寓意着三峡大坝工程的重要性和建设成就。
博物馆的建筑面积达到2.8万平方米,展厅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展览场馆共分为七个主题展区,展览内容丰富多样,展示了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在自然景观展区,游客可以通过模型、图片、多媒体等形式,了解到三峡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等自然景观信息。
展览中还包括了三峡大坝工程的巨大规模和建设过程,让人们对这项世界级工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历史文化展区,博物馆展示了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
其中包括了三峡地区的古代文明、历代文化遗产、传统艺术等内容。
游客可以通过展览了解到三峡地区的丰富历史和独特文化,深入探索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
博物馆还设置了民俗展区,展示了三峡地区的民风民俗和传统习俗。
这里展示了三峡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民间工艺品、传统节日等内容,让游客感受到了三峡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
重庆三峡博物馆还致力于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博物馆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
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展览和讲座等活动,为研究者和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作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重庆三峡博物馆不仅展示了三峡地区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还宣传了三峡大坝工程的重要性和建设成就。
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三峡地区的重要场所,是重庆市的文化瑰宝之一。
无论是对于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是一个了解三峡地区的好去处。
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文物介绍

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文物介绍中国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巫山上宾楼附近,是中国规模最大、藏品丰富的一座博物馆,也是三峡文化的重要载体。
馆内陈列着众多珍贵的三峡文物,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三峡文化的宝贵机会。
下面将对中国三峡博物馆内的一些重要文物进行介绍。
首先是三峡博物馆最重要的展览之一,中国国宝级文物之一的“长江龙”。
这是一件汉代青铜器,代表了汉代晚期艺术的最高成就。
它长约40厘米,造型栩栩如生,昂首挺胸,栩栩如生地展示出龙的威严和神秘感。
这件青铜器被视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二件重要文物是清代的一件宫廷用瑰宝,巨型红木螺钿镂空板榻。
这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家具文物,为清代皇家家具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巨大且精雕细琢,全长约3.5米,宽1.86米,高1.2米,重约1200公斤。
整个床面雕有纹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是一件兼具欣赏与实用价值的艺术珍品。
三峡博物馆还展示了许多与三峡有关的文物,如汉代青铜剑、唐代玉佩等。
这些文物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反映了古代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发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出土于三峡地区的竹简文物。
这些竹简经过专家的研究,揭示了古代三峡地区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农业生产和人文风貌等方面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此外,博物馆还展示了一批三峡地区的民间文艺作品,如山歌、竹编、蜡染、剪纸等。
这些民间艺术作品表达了三峡地区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生活态度。
这些作品既具有文化内涵,又表达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是了解三峡地区民俗文化的窗口。
除了以上介绍的文物,还有许多其他的展品,如陶俑、瓷器、书画等。
这些文物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和审美趣味,让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博物馆。
馆内展示的文物丰富多样,涵盖了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和文化,并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供研究和学习。
重庆三峡博物馆介绍

重庆三峡博物馆介绍博物馆开放时间为早上九点到晚上六点,而且开放时间较长,普通日子到周末均可前往参观。
博物馆内设有许多状态逼真的陈列品,如模拟龙门山文化遗址的实物复制、珍稀贵重的三峡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等文物,每个展厅都有专人讲解文物的来历和历史背景,让游客更加深刻的了解三峡文化。
博物馆一楼展厅主要展示的是三峡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通过拍摄、测绘、文物、彩色照片等多种方式,介绍了三峡地区的历史沿革以及文化特点。
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水下考古展区和近未来三峡水库大坝的演进与建造展区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园区内还设有一个仿古民居建筑群,展示了古老的农业生活、传统手工艺、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等,真实的向游客展现出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楼展厅为重庆三峡博物馆的重点展区。
这里展示了大量保存完好、收集自全国各地的珍稀文物,如三星堆文化、龙山文化、秦汉、唐宋等重要文化阶段的青铜器、瓷器、珠宝、甲骨、金石碑刻、书法等。
这些展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欣赏价值,能让人深度地领略到博大精深的三峡文化。
并且,博物馆还准备了音频导览器和游客手册方便游客更好地游览。
此外,三峡博物馆园内所处的龙兴古镇还是一个非常值得一看一游的小镇,这里保存了很多独特、传统的汉族建筑和文化。
让人感受到一种古朴、安静、自然的生活氛围。
总之,重庆三峡博物馆是一座非常值得参观的博物馆。
它不仅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可以感性地领略到古朴的三峡文化。
同时,环境优美、周边风景秀丽,对游客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行胜地。
重庆三峡博物馆文物介绍

重庆三峡博物馆文物介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超过17万件。
其中十大镇馆之宝是先由文史专家在馆藏17万件展品中选出29件文物,再由市民投票,最后由专家确定报政府部门审批通过的一级珍贵文物,具有重大考古影响,并为公众所熟知。
以下是其中部分文物的介绍:
- 乌杨汉阙:汉代文物,雕刻有青龙、白虎等图案,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200万年前的“巫山人”下颌骨化石:是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之一,对于研究人类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 鸟形尊: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整体似一只立鸟,造型生动,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艺术风格。
- 偏将军印章:为东汉时期文物,印面刻有“偏将军印”四字,对于研究汉代官职和军事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 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明代画家唐寅的作品,描绘了韩熙载宴请宾客的场景,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经典之作。
- 三羊尊: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器身上有三只羊的图案,造型精美,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珍品。
- 何朝宗制观音像:明代瓷器,观音像姿态优美,面容慈祥,是德化窑的代表作品之一。
- 江竹筠烈士遗书:是革命烈士江竹筠在牺牲前留下的遗书,表达了她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坚定信仰。
- 虎钮淳于: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器身上有一只老虎的图案,造型精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东汉景云碑:东汉时期的石碑,碑文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于研究东汉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这些文物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重庆历史文化的见证。
万州三峡博物馆简介

万州三峡博物馆简介
万州三峡博物馆是三峡库区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等职能于一体的文物博物机构,隶属于重庆市
文化委员会,其前身为万县市立博物馆。
万州三峡博物馆位于重
庆市万州区新城乡城中街46号,是一座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新馆于2001年12月29日正式开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
光斗担任总体设计。
2003年6月28日正式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于2006年12月1日正式移交重
庆市人民政府。
万州三峡博物馆是万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窗口、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宣传三峡移民精神和重庆改
革开放成就的重要场所。
馆内设五个展厅,包括序厅、三峡移民
专题厅、万州历史文化展厅、科技与艺术展厅。
截至2008年底,该馆共征集各类文物藏品12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1300余件。
万州三峡博物馆馆藏文物以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青铜器、陶器、瓷器为主,其次为佛像、古籍文献和革命文物等。
—— 1 —1 —。
重庆三峡博物馆收获感悟

重庆三峡博物馆收获感悟重庆三峡博物馆是位于中国重庆市的一座专门展示三峡文化和三峡工程的博物馆。
作为三峡地区的重要文化场所,这个博物馆向游客展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资料,使人们对三峡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参观这个博物馆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感悟。
通过参观重庆三峡博物馆,我深深感受到了三峡地区的丰富历史和独特文化。
博物馆内展示了大量与三峡相关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让我对三峡地区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到古代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这些展品向我展示了三峡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传承。
重庆三峡博物馆也向我展示了三峡工程的壮丽景观和伟大成就。
通过模型、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展示方式,我深入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和对当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这座工程不仅是中国现代工程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全球工程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在博物馆内,我仿佛亲眼目睹了这座工程的伟大和辉煌。
重庆三峡博物馆还向我展示了三峡地区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
通过展示三峡的地理特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三峡地区的宝贵资源和独特魅力。
山水相依的三峡大地,蕴含着无尽的美景和宝贵的生态系统,这些都让人们为之惊叹和敬畏。
参观重庆三峡博物馆,我还收获到了对历史文化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区,三峡地区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博物馆通过展示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珍贵性,让人们更加意识到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展示三峡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系统,博物馆也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
重庆三峡博物馆的参观让我感受到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伟大。
三峡工程作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程,凝聚了无数科学家、工程师和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
这个博物馆向我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技术力量,让我对人类的创造力和进步感到无限敬佩。
通过参观重庆三峡博物馆,我收获了对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工程和自然风光的深刻认识。
关于重庆三峡博物馆的导游词

关于重庆三峡博物馆的导游词尊敬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重庆三峡博物馆!我将为您介绍这座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博物馆。
一、引言重庆三峡博物馆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位于中国重庆市大渡口区九龙坡陶家镇,与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风景区相邻。
博物馆于2005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馆内展区达到3万平方米,共有六个展厅。
二、重庆三峡介绍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门户。
作为长江三峡的起点,重庆与三峡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峡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最美的风景之一。
重庆三峡博物馆展示了长江三峡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是了解和研究三峡地区的重要场所。
三、馆内展览1. 自然风光展区自然风光展区分为长江、山水和动植物三部分。
长江部分展示了长江源头的壮丽景色和沿江的地貌特点,通过模型、影像和实物展示,让您感受到长江流域的壮丽奇观。
山水部分则展示了三峡的奇峰异景,通过仿真山体、雾霾、光影等展示手法,给您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动植物部分展示了长江三峡地区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包括珍稀濒危物种的模型、标本和图文介绍。
2. 人文历史展区人文历史展区分为古代史和现代史两部分。
在古代史展区,您可以了解到长江三峡地区的人类历史,以及早期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
包括三峡古墓群、三国时期的巫山纪事、明代巴渝楼基址等。
现代史展区则展示了近现代以来三峡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包括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峡移民、电站建设等重大事件。
3. 社会发展展区社会发展展区展示了长江三峡地区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
通过模型、图片、实物等展示方式,让您了解到三峡地区的工业发展、农业改革、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
其中包括三峡工程的规模和建设成果、农村发展的改革成果和特色产业等。
四、馆内亮点1. 模型展示重庆三峡博物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打造了一系列精美的模型展示。
这些模型栩栩如生,形象逼真,能够让游客更直观、彻底地了解三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周边交通及附属建筑分析
1. 通过地图可以知道, 博物馆以人民路为主干道, 辅以若干次干道,网状的 交通给博物馆周边提供了 良好的乘车环境。 2.附属建筑:在博物馆周 边有较多的附属建筑,例 如:医院,大酒店,一定 程度上博物馆拉动了周边 经济的发展
内部消防流线分析
一 层 平 面
二 层 平 面
b无障碍电梯:在入口不远处有一个 无障碍电梯
然而在建筑内部依然存在 着很多无障碍设施,例如 右图所示:这是一个连接 桥廊,一半是台阶,一半 是供残疾人所通过的坡道 。
残疾人专用卫生间
人性化设施
消防及其他设施
建筑采光
1.玻璃穹顶 一方面玻璃穹顶满足了博物馆内部采光的需求,另一方 面它有着“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水通过三层叠瀑, 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连相。这样就体现了博物馆承接 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2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站在广场前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建筑使用了大量的玻 璃幕墙,这样不仅能满足内部空间的采光需求(减少内 部人工照明),同时也象征着重庆这个山水之城的特色 3内部人工照明 仔细观察每层的顶部,都可以看见一排排白色灯光, 这些灯光弥补了自然采光的不足,另外开敞的中庭也一 定程度上减少建筑对采光的需求(不同的展厅,其内部 灯光明亮有所不同)
楼梯,消防楼梯,电梯的设置
1.楼梯 采用剪刀式的楼梯把人 流向左右分散 2.电梯 建筑左右两边都有及其 走廊都有电梯,避免了突 发情况时人流拥挤的现象 (电梯厅也足够宽敞) 3.疏散消防楼梯 一般情况下消防楼梯呈 不开启状态,为紧急情况 提供更快的人流疏散
其他设施用房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只拍摄到了 进入地下厨房的楼梯口,据询问工 作人员我们知道博物馆地下一层有 文物库房、车库、设备用房,厨房 地上一总体布局与外观
三峡博物馆
人民大礼堂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总体布局通过以东西 走向的人民大礼堂对称轴为主轴线,并完整的将 人民广场与博物馆主体建筑联系起来,主轴线上 人民大礼堂、人民广场、博物馆三位一体,从而 组成放射性同心圆广场,这样的广场可以很好的 疏散人流。经过我们大约估算广场南北向约有 70m长,东西向约有55m宽。 三峡博物馆的弧形外墙和对面大礼堂的圆形传 统建筑,形成一种向心力的呼应和整体吻合:弧 线代表着水利大坝,而圆型代表着古建筑的文化 特征。三峡库区蕴藏着丰富的文物资源,而正是 有了三峡大坝工程,才有了三峡文物抢救,才有 了修建三峡博物馆的最初由头。于是博物馆建筑 与巴渝文脉融合在了一起。
三 层 平 面
四 层 平 面
功能分析
卫生间 一 层 平 面
贵宾室
临时展厅
卫生间 二 层 平 面
垂直交通 展厅 公共空间 商店
卫生间
三 层 平 面
卫生间 四 层 平 面
垂直交通
展厅 公共空间
无障碍设施
1.无障碍设施 a在建筑主入口处可以很清晰的看 到有一个一定坡度的无障碍入口, 无障碍通道给残疾人提供了方便, 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重庆三峡博物馆
博物馆历史起源
重庆市博物馆在西南博物院基础上,经过近六十 年的发展,逐步建立了以抗战陪都遗留的社会流散文 物、西南地区民族文物、重庆历史文物、三峡文物、 近现代文物为主的馆藏文物体系,形成了以古人类标 本、三峡文物、巴蜀青铜器、汉代文物(石刻、石阙、 画像砖等)、西南民族文物、大后方抗战文物、社建 文物、抗战陪都时期积淀下来的历代陶瓷器、宋元明 清书画、古琴、古墨等为特色的藏品系列;构筑起了 以西南民族文物展览、重庆历史文物展览、自然标本 展览、革命文物展览、历代瓷器、书画展览为主体的 展陈体系;确立了以巴蜀文化研究、重庆地方史研究、 重庆近现代史研究、革命史研究、西南民族史研究、 考古调查和发掘为主体的研究框架;由重庆市博物馆 筹建、代管,并衍生和发展出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 “中美合作所”美蒋罪行展览馆(重庆歌乐山革命纪 念馆)、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 址陈列馆、重庆(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重庆市文 物考古所等文博单位,奠定了重庆市文物保护和文博 事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谢谢观看
小组成员: 高阳 杨刚 杨赣平 赵文婷 (排名不分先后)
主三 入峡 口博 比物 较馆 和 上 海 博 物 馆
从照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三峡博物馆 只有一个主入口,而上海博物馆有两个主 入口,因为两个博物馆建造的地势不同, 所以造成了入口数量的不同。但三峡博物 馆宽敞的前广场很好的弥补了人流疏散这 个问题,由于上海博物馆的前广场的面积 比较小,所以在设计上利用多个入口来分 散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