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肝囊肿开窗引流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围手术期护理【关键词】腹腔镜开窗引流;肝囊肿;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17-01大多数肝囊肿较小时无任何症状当囊肿逐渐增大压迫邻近脏器,就会出现腹部不适、腹痛、黄疸,甚至门脉高压等症状①,以往肝囊肿的治疗方法包括开腹行囊肿开窗术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囊肿抽液术。
超声引导下穿刺虽损伤小,但术后患者复发率极高,且存在肝脏损伤出血的风险。
而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大,如伤口疼痛严重,术后腹腔内黏连等②。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在腹腔镜下进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具有手术视野广阔清晰,切口小,腹腔镜内其他脏器的干扰轻微,术后患者恢复快疼痛轻微,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公认的肝囊肿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我科自2006—2011开展该手术以来,共成功收治31例患者,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肝囊肿31例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35~67岁,平均40岁。
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饱胀或疼痛。
其中有右上腹胀痛 24例,体检时发现19例。
囊肿部位:右叶22例,其中位于膈面10例(包括膈顶部5 例,膈面右后下2例),脏面12例;左叶12 例,其中位于膈面5例,脏面7例;左右两叶均有多发囊肿2例。
囊肿直径3.7~12.8 cm,平均7.8 cm 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 4例。
辅助检查:均行ct扫描以明确囊肿的位置,排除寄生虫性肝囊肿、肝包虫病、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肝癌及其它肝占位性病变等。
1.2 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气腹压力设定为12~14 mm hg。
脐部为观察孔,左、右锁骨中线脐部水平线上约10 cm 为主操作孔及辅助操作孔。
定位囊肿后用电凝钩先穿破囊肿,见胆汁样液体流出则证明囊肿与胆道相通,应中转开腹。
若囊液清亮无色,则用吸引器插人囊腔吸净囊液。
于囊肿的最低部位处进行囊肿壁切除术。
肝囊肿患者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体会

肝囊肿患者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体会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在肝囊肿患者护理中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的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8例,以入院先后顺序为准则,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
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行辅助性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
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综合性护理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过程中可发挥加快康复速度、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囊肿患者;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护理措施;效果在肝囊肿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是时代发展所驱,是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的有效途径。
但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有必要给予护理措施,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因此,我院对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效果进行探究,现进行汇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的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8例,以入院先后顺序为准则,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情况为:男25人,女19人,年龄在33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岁;对照组患者情况为:男21人,女23人,年龄在35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8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太大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行辅助线护理。
即:根据患者术中情况给予护理。
但在实施各种护理操作时,需遵循无菌原则。
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
即: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其他护理。
在术前护理中,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并开展健康宣教活动,使其了解相关知识,主动配合治疗;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需准备好抢救器材,以防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
在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护理。
即:关注患者的术后情况,为其提供低量吸氧;鼓励下床活动,讲述进食情况;根据患者情况予以镇痛药物;引流管情况。
肝囊肿经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肝囊肿经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朱 龙 柏
( 湖北十堰市东风公司花果 医院,湖北 十堰 4 4 2 0 4 9 )
【 摘 要 】 目的 对 肝 囊肿 经腹 腔镜 开 窗 引流 治疗 的 临床 效果 进行研 究分 析 。方法 选取 本院 1 0 0例肝 囊肿 惠者 ,随机 分成观 察组 与对 照组 。 使 用腹 腔镜 开 窗 引流 术 治疗 观察 组 患者 ;使 用开腹 开住 院 时间、 手术 时间 、手 术 中 出血量 、 胃 肠功 能恢 复时 间及 术后 半年 内肝 囊肿 复 发率作 为技 术 资料 , 根据 记 录的结 果 统计 分析 两种 方法 的治疗 效 果。结果 观 察 组手 术时 间为 ( 4 O . 9 5
疗并发症或伴发疾病、延长积极的生命期限和提高人群生活质量。
参 考文 献
[ 1 ] 王腾蛟, 江雅平, 徐国宾, 等. 医务人员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
表3 男性Ms 诊 断指 标异 常个 数 与uA水平[( 叉±S ), mo l / L 】
相关性的初步调查 [ J 】 . 临床检验杂志, 2 0 1 2 , 3 0 ( 4 ) : 3 0 9 — 3 1 3 . [ 2 ] 中国糖尿病 防治指南》编写组.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M】 . 北
±1 3 . 6 4 )mi n ,对 照 组手 术 时间 为 ( 7 O . 3 2 ±1 5 . 6 6 )mi n ,在 住 院 时间 、手术 时 间、 术 中 出血量 、 胃肠 功 能恢 复时 间及术后 半 年 内肝 囊肿 复
发率 等 关键 技 术资料 方 面观 察 组要 显著 优 于对 照组 ,且 差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 P< O . 0 5 ) 。结论 临床 上 治疗 肝 囊肿腹 腔镜 开 窗引流 术在 各 方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的护理

确保引流管放置正确、固定牢固,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03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 术的术后护理
术后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 征,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腹部体征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 征,以及腹胀、腹痛等症状。
皮肤准备
术前需对手术区域进行皮 肤清洁和消毒,减少术后 感染的风险。
02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 术的术中护理
患者体位
患者体位
患者应取平卧位,头部略低,以 便于手术操作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固定体位
用约束带固定患者的四肢,防止术 中因体位变动影响手术操作。
监测体位
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和体位变化,如有异常及 时调整。
详细描述
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若发生出血,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电凝、结扎等。 同时,根据出血量及时补充血容量,保持血压稳定。
气腹并发症处理
总结词
排气、缓解腹胀、吸氧
详细描述
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建立可能导致腹胀、呼吸障碍等并发症。术后应保持患者平 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便于排出口腔内的分泌物。同时,给予吸氧,缓解气腹引 起的不适感。
改进措施的实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实施改进方案。
优化流程和制度
根据实践经验和患者反馈,不断优化护理流程和制度,提高护理质 量和效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液 的颜色、性质和量,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治疗的护理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治疗的护理作者:李海洋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治疗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
方法以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46例接受腹腔镜肝囊肿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和常规皮肤护理,以及术后常规护理、科学饮食指导和引流管护理,观察术后腹部特征的同时,进行气腹并发症预防工作。
结果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患者38例,中转开腹8例,术后出现肠麻痹症状4例,有2例出血,有2例胸腹皮下出现气肿,46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讨论对腹腔镜肝囊肿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常规皮肤护理,利于患者尽早康复,方法值得临床大量推广运用。
【关键词】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治疗肝囊肿是临床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肝脏囊肿,其在正常人群中检出率约为3%,约有15%的肝囊肿会引发相应的并发症,主要治疗方式以开腹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治疗为主,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大恢复时间较长[1]。
过去几年来,在B超指导下进行囊肿穿刺抽液结合无水酒精注射术,能有效减少创伤面积治疗效果佳。
不过,很容易因为引流不通顺需连续穿刺,同时很容易引发感染和复发。
对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治疗既可以达到完全引流作用,又可规避连续穿刺和引起并发症,同时创伤面积较小利于患者恢复,当前已经成为肝囊肿的主要质量方案。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46例接受腹腔镜肝囊肿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得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心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术前为46例患者进行彩色B超、CT/MRI检查,均确诊为肝囊肿患者。
其中男性10例,女性36例;年龄分布31~70岁之间,平均年龄(45±1.2)岁;其中单发囊肿40例,囊肿直径在5~15cm之间,多发囊肿6例,直径在4~8cm之间,大囊肿数量不超过3个。
1.2 护理方法1.2.1 术前护理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心理承受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安抚工作,并为患者讲解病情发展史和腹腔镜手术的有点,同时介绍同类患者手术的恢复情况,解除患者忧虑情绪,在良好的心态下进行手术。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护理

•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通俗点说就是肝脏中的“水泡”,一般 不和外面相通,位置较浅或个头较大的,可突出来,使肝脏表面变得不光 滑。囊肿大小相差悬殊,直径小的如针尖,大者如儿头,但以数毫米至数 厘米多见。囊肿的数目可以孤立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囊肿由薄薄的膜包 裹,囊内有容量不等的液体。囊肿之间的正常肝组织,或多或少被挤压着。 以先天性肝囊肿多见,就是在胚胎发育时期,一些多余的胆管自行退化, 与通道失去联系而形成的。对于小的无症状的肝囊肿不需要特殊处理,但 对于大的而又出现压迫症状者应给予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一般采用腹腔镜 开窗引流术或超声引导穿刺引流,后者较适合于囊肿较小者。一般检查首 选B超
术后护理: 1.病人回到病房后给予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2.病人术后禁饮食,要注意患者的液体量够不够。有没有口渴,心率快的症 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一般胃肠道功能恢复之后可以给予流质饮食,少食 多餐,循序渐进的过渡 3.6h内指导患者床上腿部活动,嘱家人给患者按摩腿部,也可以给予气压治 疗,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4.给予患者雾化吸入2次。给予患者叩背咳痰,防止肺部感染。 5.引流管的护理:仔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翻身活动时牵拉而滑脱。定时 挤压,避免折叠、受压而堵塞引流管。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按照无菌操作进行管路的护理,预防感染!! 6.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的情况。每个人对于疼痛的敏感度不一样,可以遵医嘱 给予止痛药物。
出院指导: 术后1月避免重体力劳动,但可进行一般的工作及生活自理,根据病情定期 B超复查。
术前护理: 1.协助医生做好各种辅助检查,比如抽血,及时把患者检查的各种报告单给 医生。 2。术前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禁食牛奶,豆类等易产气的食物。 晚上十点之后禁饮食。
腹腔镜肝右后叶囊肿开窗引流术35例报告

.
.
Th e
lv rwa r s e ao g t n e o n n e o r ci n b sn ar o r ci n t n s fr te e po ur fh p tc c ss The te ie sp e s d l n he a tr ra d if r rdie to y u ig a p i fta to o g o h x s e o e a i y t i i n h c s s fne tae n le t e i ld g e tr o e t m . Fo y t o ae tt e if ̄o e m e ft ih o tro o y twa e sr td a d f ld wih p d ce r ae m n u i rc ssl c td a h n e rs g nto herg tp se ir1be
囊 肿 的有 效 方 法 。
结 论 肝 下及 肝 上 人 路 囊 肿 开 窗 引 流 是 腹 腔 镜 下 处 理 肝 右 叶肝
【 键 词 】 腹 腔 镜 ; 肝 囊 肿 ; 开 窗 引 流 术 关
中 图 分 类 号 : 75 7 R 3 . 文献 标 识 : A 文章 编 号 :0 9— 6 4 2 0 ) 6— 5 6— 2 10 6 0 (0 7 0 0 1 0
ls nw slc td a h eme tI n2 ainsa d a h e me tⅦ i 4 p t ns rm J n a 9 8 t cmb r2 0 . F r ei a o ae t esg n V i 1p t t n t esg n o t e t n 1 ai t)fo a u r 19 oDee e 0 5 0 e y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手术同意书

全身麻醉
手术者:
向患者或家属或代理人交代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手术风险:
1.全身麻醉并发症,呼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2.造气腹和穿刺所致并发症:(1)气胸、皮下气肿、纵膈气肿、心包积气和气体栓塞。(2)血管损伤:如腹膜后血管,腹壁、肠系膜血管,肝蒂血管(包括肝动脉、门静脉、胆囊动脉及分支等)。(3)内脏损伤如胃、肠等。(4)高碳酸血症,甚至酸中毒。3.术中操作所致并发症:(1)术中出血,严重者甚至休克或死亡。(2)术中因所实施部位粘连,分离时导致周围脏器损伤(实质、空腔脏器)。(3)电灼伤(实质、空腔脏器及血管)致中转开腹或术后所累及脏器功能障碍。4.术中发现异常情况,如囊肿与胆管相同,囊液为胆汁则行开腹手术开窗,缝扎胆管等,或为肿瘤、大血管及周围脏器损伤或粘连严重需中转开腹。5.术后并发症:(1)肺部感染,ARDS,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重者死亡。(2)术后发生肠粘连,严重时致肠梗阻需再次开腹手术。(3)如术前患心脏病或隐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可能在术中、术后复发。(4)术后肝内、肝外胆管结石可能。(5)戳孔感染。(6)囊肿复发、胆瘘、肠瘘、肝脓肿、腹腔感染,必要时二次手术。6.如术前有肝内胆管结石术中不予处理。7.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8.其它不可预知意外。
XX市人民医院
手术同意书
姓名:男性□女性□年龄:岁科别:楼区床病案号:
术前诊断:
1.肝囊肿,2.高血压病。
手术名称: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
拟行切口:
剑突下、右肋缘下、脐上切口
术前患者准备:
完善术前检查,术前留置胃管、尿管,术前禁食水,苯巴比妥钠0,签手术同意书。
患者或代理人意见:
1、您对上述所交代的问题是否理解
;2、你是否同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肝囊肿开窗引流、腹腔冲洗术护理查房
主讲人:韩雪
姓名:卓娜性别:女年龄:53 住院号:16-065852 主管医生:武志雄入院日期:2016-02-14
现病史:患者最早25余年前发现肝脏多发囊肿,当时无明显阳性症状未予系统治疗。
1年前患者开始出现上腹部憋胀不适,就诊于我院介入科,肝脏多发囊肿(最大的25*26*20cm),1.多囊肝可能2.左肾中段肾盏小结石先后进行多次经皮肝囊肿穿刺术,术后上述症状稍有缓解。
1天前患者腹部憋胀明显加重,遂急就诊于我院,门诊以:肝脏巨大多发囊肿,低血容量休克?收入我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欠佳,二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下降。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原:青霉素预防接种史:不详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有行经皮肝囊肿穿刺术其他病史:无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T36.3℃ P56次/分R18次/分BP62/44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然,自主体位,正常步态,神志清晰,检查合作。
皮肤黏膜:色泽正常。
专科情况:神清语利,营养中等,轮椅推入病房,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淋巴结无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律齐。
腹部膨隆,无胃肠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未触及,腹壁柔软,上腹部及下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
振水音阳性。
肝区有叩击痛,肝浊音界位于脐下,肾区无叩击痛。
肠鸣音正常,次数4-5次/分。
脊椎呈生理弯曲,四肢活动自如。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诊断为:肝脏巨大囊肿,低血容量性休克。
根据病例提示:患者于2016年2月14日入院随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
克,给予积极抢救后患者病情较平稳。
2016年2月16日患者咳嗽后出现肝囊肿破裂,给予急性右肝囊肿开窗引流、腹腔冲洗术,引流液为灰褐色,共引出12000ml液体,于肝周及文氏孔各放橡胶管引流管两根,盆腔引流管一根,经腹壁戳口引出固定,术中患者心率快,血压不稳,给予输1u红细胞及400ml血浆,静点液体4000ml扩容,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升压抗休克,无尿。
术后状况,镇静状态,呼之不应,无明显压框反射,查体不合作,留置颈内静脉通畅,贫血貌,眼睑水肿,结膜苍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口唇苍白。
经口气管插管,向家属交代转ICU进一步治疗。
当时诊断为:肝脏巨大多发囊肿,休克感染性低血容量性、腹腔积液,囊肿感染破裂,弥漫性腹膜炎合并肾功、肝功损害、凝血功能异常。
于2016年2月20日停用镇静药未苏醒。
2016年2月22日患者术后第六天意识清,呼之睁眼,无明显烦躁。
升压药下调,量达标,肾功基本恢复,休克好转,但血小板进一步下降,不除外DIC,请血液科会诊协助诊断治疗。
2016年2月23日患者术后第七天患者病情稳定,允许拔除气管插管。
2016年2月24日患者术后第八天,凝血功能改善,血小板未见下降,考虑凝血功能异常与感染改善及肝功恢复相关。
2016年2月25日患者术后第九天病情平稳,意识清,有咳嗽、咳痰,恢复排气、排便,血压用药物维持稳定,尿量恢复,肝功改善,转入普通病房专科治疗。
护理措施:
行急诊手术的术前护理:必须争取时间,根据病情在做好必要急救和处理的同时,尽快地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以赢得手术治疗机会。
处于休克状态时,应立即建立2条静脉输液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立即通知病人禁食,迅速做好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急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给予术前用药,嘱病人排
尿,送往手术室。
手术后护理:(一)搬运:尽量减少震动,以免因体卫改变引起低血压。
保持静脉输入通畅,避免各种引流管受到牵拉脱出。
给予病人保暖。
(二)体位:全麻未清醒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拓展:1.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防止切口裂开;还可有利于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2.腹腔内有污染的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改为半坐卧位或头高脚低位,使炎性渗出物流入盆腔,避免形成隔下脓肿。
(三)维持呼吸与循环功能:1.生命体征的观察:①意识与表情:从烦躁转为平静,从淡漠迟钝转为能对答自如提示脑循环改善。
②皮肤色泽及肢体温度:轻压口唇、指甲放松后苍白区消失<1S皮肤由白转为红,出汗停止均说明微循环血流灌溉良好休克好转。
反之则表示灌溉不足,有瘀滞现象。
皮肤有出血点或瘀斑,提示可能进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阶段。
③血压与压差:脉压差>4kPa(30mmHg)休克趋向好转。
④脉搏:脉率增快>100次/分。
⑤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为:5-12cmH2O,低于5cm H2O提示有低血容量存在,高于15H2O提示心功能不全。
⑥瞳孔:等大等圆,有无扩散。
⑦尿量:休克时肾为最容易受损器官之一,极容易发生肾衰。
每小时尿量少于25ml比密增加表示肾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不足,每小时尿量>30ml提示休克好转。
⑧实验室检查:反应病情休克好转或恶化,特别是有无DIC的征兆。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后坠:经口气管插管。
促进排痰和肺扩张。
(四)饮食:禁食水,通过静脉提供肠外营养,术后第13天给予肠内营养。
(五)活动:不宜过早活动,根据病人耐受程度增加活动范围及活动
量。
鼓励床上活动,深呼吸、四肢主动活动及间歇翻身,足趾和踝关节伸屈活动,下肢肌肉松弛和收缩交替进行,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
(六)切口护理:腹带包扎切口,保持切口辅料清洁干燥。
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及局部红、肿、热、痛等征象。
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
(七)引流管护理:标识清楚,定期查看引流管是否通畅,并做记录观察引流物的量、色、质。
(八)增进病人舒适感:1.疼痛护理:妥善固定各类引流管,防止其移动所致切口牵拉痛;指导病人翻身移动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部位,减少因切口张力增加或震动引起的疼痛;医护人员在进行使疼痛增加的操作如更换药前适量使用止痛剂;大手术的病人可携带止痛泵。
2.发热:术后3-6d仍持续发热,则提示有感染出现,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解热镇痛药。
3.恶心呕吐:头偏向一侧,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镇吐药物。
4.腹胀:胃肠蠕动回复后,肛门排气后可缓解。
5.便秘:指导床上排便,必要时灌肠、帮助病人建立良好排便习惯。
(九)心理护理:及时反馈手术情况;正确处理术后疼痛;帮助患者客服消极情绪;帮助病人做好出院的心理准备等。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一)术后出血:1.预防:手术时严格止血,术中渗血较多者必要时术后可应用止血药;凝血机制异常者可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
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2.护理:一旦确诊为术后
出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通知医生,完善术前准备,再
次手术止血。
(二)切口感染:1.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切口辅料清洁、
干燥、无污染;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
2.护理:勤更换辅料局
部理疗;有效应用抗生素。
必要时切开引流脓肿。
(三)切口裂开:1.预防:加强营养;腹带包扎;避免用力咳嗽。
2.
护理:嘱卧床休息,蝶形胶布固定伤口更换敷料并加压包扎。
(四)深静脉血栓形成:1.预防:鼓励病人早期离床活动;体质虚弱时可使用弹性绷带或弹力袜,气压泵治疗。
2.护理:抬高患者、
制动;忌经患肢静脉输液;严禁局部按摩,以防血栓脱落;药
物治疗溶栓抗凝。
注意观察出、凝血酶原时间。
(五)尿路感染:1.预防:指导病人尽量自主排尿。
2.护理:保持尿路通畅;合理使用抗生素;应留置导尿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