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6.2材料题: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2018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习题:第6单元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含解析)

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詹天佑在光绪七年(1881年)回到了上海,听候清政府派用。
其时洋务派的新政,因筹款困难,重心逐渐由“自强”转到“求富”。
洋务派在“求富”的目标下,开始注意到修铁路,不过洋务派对于修铁路只知借洋债,用“洋匠”,对本国的铁路人才,不但不知培养而且有意识地加以摧残,他们对詹天佑当然也不例外。
詹天佑遂在这种情况下,由当时的上海海关道刘瑞芬派往福州船政局遣用。
总理船政大臣黎兆棠以“宣力有年和技艺素优”的名目“赏给”他五品顶戴,派在水师学堂学习驾驶,詹天佑接受了这个学习任务,在一个名叫泰勒的外国人手下学习,以期待将来待机献身于铁路事业。
詹天佑在学习中非常虚心和努力,毫不以自己有专长而自高自大。
次年六月,他以一等第一名在水师学堂毕了业。
十一月派往“扬武”兵轮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
——摘编自徐启恒、李希泌《詹天佑和中国铁路》(1)根据材料,指出清政府是怎样派用詹天佑的,并对其派用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说明詹天佑是如何对待政府派用的,指出其行为体现出的高贵品质。
(1)问时,结合詹天佑在美国的所学,以及清政府的所用,说明清政府的腐朽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不公。
回答第(2)问时,从詹天佑的“虚心和努力”“一等第一名”的毕业成绩等信息中,可以分析他的态度,这种态度也体现出了其忍辱负重、虚心学习、爱国等品质。
派用:派遣到水师学堂学习驾驶,学成后担任兵轮驾驶官。
评价:詹天佑留学学习的是铁路修筑技术,但清政府却让其学习轮船驾驶,学非所用,这是清政府对人才的浪费,反映了清政府的无能和腐朽。
(2)态度:接受政府派用,虚心学习,待机报国。
高贵品质:善于抓住机遇、忍辱负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
2.导学号0246409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廷修筑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后,英俄两国为争夺筑路权而互不相让。
因关内外铁路余利存在英国汇丰银行里,如要拨用,必须先同中英公司协商,于是他们乘机要挟,举荐英国人金达担任总工程师。
6.2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同步测控(人教版选修4)

6.2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同步测控(人教版选修4)我夯基我达标1.鸦片战争后,不少仁人志士远涉重洋,奔赴欧美、日本等地寻求新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出国留学运动开始于…()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19世纪末20世纪初D.俄国十月革命后解析: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发起的自强运动。
为了推动洋务事业的发展,清政府于19世纪70年代初决定选派幼童120名分批赴美国学习,开启了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
答案:B2.詹天佑在美国专学了4年的铁路工程,回国后却被差遣到福州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海船,原因是()A.詹天佑在美国没有获得学位B.洋务派官员一味地依靠洋人C.清政府正在备战中法战争D.詹天佑曾撰文指出洋务运动的弊端解析:A、D两项与史实不符;中法战争首先在中国境外爆发,法军偷袭马卫军港后,清政府才被迫对法宣战,因此C项也是错误的。
答案:B3.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归来后,参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A.唐胥铁路B.京张铁路C.津沽铁路D.吴淞铁路答案:C4.中国人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是()A.京张铁路B.唐胥铁路C.粤汉铁路D.吴淞至上海的铁路答案:A5.沙俄极力抵制英国修筑京张铁路的原因是()A.双方订有协议,互不插手中国铁路B.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C.清政府已聘俄国工程师为总办D.清政府已任用詹天佑为工程师解析:清政府修筑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后,英国极力争取获得修筑权,沙俄认为长城以北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与英国展开激烈的争夺,双方互不相让,最后只得暂时妥协,伺机攫取利益。
答案:B6.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面临的困难局面有…()①沿线重峦叠嶂,面临许多技术难题②修路工具简陋,缺乏现代化的施工设备③清政府严令按时通车,且处处掣肘④外国人冷眼旁观,且不断进行舆论攻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清政府的拨款尽管有限,但也是经过预算的,不能据此得出清政府处处掣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6.2史料解读: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幼童留学生1.幼童出洋〔材料一〕照会美国政府,中国每年选送三十名幼童至美国学校学习,一切经费由中国自备,学童中成绩优异者将来选入美国陆、海军大学肄①业;在上海设局,负责办理挑选幼童派送出洋等事,拟派大、小委员三名,由通商大臣札饬于上海、宁波、福建、广东等处,挑选聪慧幼童十三四岁至二十岁为止,曾经读中国书数年,其亲属请愿并具结②,携至上海公局考试通过方可;选送幼童,每年以三十名为率,四年计一百二十名,驻洋肄业,十五年后回国,听候派用;此系官派留洋学生,毕业后不准在外洋入籍逗留,或私自先回;幼童留美来回川资③及衣服物件,每名计银七百九十两;幼童在美各项经费,每一名计银四百两,均由中国政府偿给,等。
──曾国藩、李鸿章《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④〔材料二〕1871年(清同治⑤十年)夏,詹家的挚友专门从香港赶回南海,告诉詹家一则最新消息:清政府宣布招收12到14岁之间的幼童赴美国留学,条件优厚,已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专门办理招收留美幼童事宜。
今年招收第一批幼童,规定名额30名。
除在上海等地区招考外,最近,出洋肄业局的驻洋副委员、广东香山籍的容闳⑥大人又特地来到香港招收学生。
……同年秋,詹天佑到香港应试。
按照报考章程规定,考试科目为国文写读,已经学过英文的考生还要加试英文。
詹天佑已在私塾读过四五年,有很好的国文基础,考试顺利通过,被录取。
──经盛鸿《詹天佑评传》【解读】《詹天佑评传》记载了詹天佑从幼年到去世的诸多翔实可靠的资料,并对詹天佑光辉的一生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领导人曾国藩、李鸿章等为培养人才,听取容闳选拔幼童出洋留学的建议,会衔具奏清廷,陈述选派聪颖子弟出洋留学的缘由与意义。
材料一中的这条建议是1871年9月3日向清廷进呈的奏折。
材料显示:①选派学童赴美留学的计划十分详细而周密,包括留学生的选拔、教育、经费、管理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外交交涉,甚至还包括留学生到美国最终所进的学校与学成回国后的工作分派。
高中历史选修四 6.2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

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基础达标(36分)1.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这说明( )。
A.中国铁路建筑技术领先于世界B.收回利权运动取得巨大成就C.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有良好的社会环境D.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缓慢发展解析A、B、C三项显然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不符,只有D项是符合的。
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修建铁路的成功,之所以说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缓慢发展主要是对比国外水平来说的。
答案 D2.在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了( )。
A.“人”字形路轨B.“井”字形路轨C.“十”字形路轨D.“八”字形路轨解析1909年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京张铁路中的“人”字形轨道、1 091米的八达岭隧道令中国人扬眉吐气,让准备看笑话的外国人吐出了难堪的舌头。
答案 A3.关于詹天佑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②曾经留学美国③曾经参加保路运动、组织保路同志会④曾经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艘铁壳轮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解答时要了解民国前期中国的科技文化发展状况,本题着重点在于考查詹天佑的活动和贡献。
詹天佑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最早的留学生之一,在美国留学期间,主攻铁路工程科,回国后,参加了中国的主要铁路建设,并于1909年建成了京张铁路,并独创了“人”字形铁路。
这是中国铁路史上的创举。
在1911年“保路运动”兴起后,曾经支持保路运动,但自身并没有直接参加,更没有组织保路同志会,而中国最早的铁壳轮船的设计者是华衡芳和徐寿,而非詹天佑。
答案 A4.詹天佑说:“现在全中国都要求修筑铁路,而我们的主张是中国之事应办自中国人。
”这说明( )。
A.詹天佑盲目排外B.詹天佑捍卫国家铁路权益C.中国铁路技术先进D.中国铁路工程师素质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材料提取信息解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结合詹天佑生活的时代,来思考詹天佑这句话的含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第6单元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6单元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同步练习)(原.docx

6. 2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潸天佑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受政府派遣出国留学的成员。
在美国学习期间,他①日睹了铁路在近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②立志要在屮国建立美国式的政治制度③感受到了中西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④发愤学习,立志报祖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詹天佑在美国专门学了四年的诜路工程,回国后却被差遣到福州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海船,原因是A.詹天佑在美国没有获得学位B.清政府的腐败C.清政府正在备战中法战争D.詹天佑参加的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爆发的导火线3.关东铁路工程的难点是滦河大桥,滦河大桥的桥墩采用的建造法是A.打桩法B.气压沉箱法C.直井施工法D.混凝土沉箱法4.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而临的困难局而有①沿线重峦叠嶂,面临许多技术难题②修路工具简陋,缺乏现代化的施工设备③清政府严令按时通车,且处处掣肘④外国人冷眼旁观,且不断进行舆论攻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通过从詹天佑接任京张铁路总办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他身上感受到的精神,不包括A.维护国家权益B.敢于挑战困难C.痛恨清朝政府D.具有创新意识6.在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中,不论是古代的屈原、王安石,还是近代的詹天佑、林则徐,他们这些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A.取得社会的支持B.为人生的理想执著地追求C.认识自己的长处D.避开自己的短处7.鸦片战争后,不少仁人志士远涉重洋,奔赴欧美、日本等地寻求新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出国留学运动开始于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19世纪末20世纪初D.俄国十月革命后& 1876年,吴淞铁路一一中国第一条铁路通车,中国人第一次听见了火车的汽笛声,但比英国足足晚了半个世纪。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1876尖淞铁路示心:图全氏IL5公耳学.科.网…学.科•网…关淞航o<①工业革命成果未传入中国②清政府腐朽落后③人们思想观念封闭落后、愚昧④中国一直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隔断了与世界的联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国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以达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目的。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6.2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创新思维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

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詹天佑的个人业绩与国家命运的关系[互动探究] 材料一下面是截至1898年11月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权国名在中国的铁路共计英国2800英里俄国1530英里德国720英里6420英里比利时650英里法国420英里美国300英里材料二京张铁路是詹天佑主持并胜利建成的联结北京和张家口的一条铁路,是完全由中国自己筹资、勘测、设计、施工建造的铁路,全长200多公里。
此路“中隔高山峻岭,石工最多,又有7000余尺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未有”。
中国自办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之后,外国人讽刺说建造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恐怕还未出世。
詹天佑勇敢地担当起总工程师的艰巨任务,1905年9月动工,1909年8月建成,比预计工程提前2年,经费结余白银28万两,总费只有外国承包商过去索取价银的1/5,可谓花线少,质量好,完工快。
材料三下面是詹天佑小学内专门设计的铁轨小景图(1)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2)结合材料二,谈谈材料三的做法有何用意?[指点迷津] 第(1)问,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末列强纷纷抢夺中国的铁路修筑权,结合其危害分析说明。
第(2)问在“詹天佑小学”内专门设计铁轨,意在进行相关的教育,结合材料二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自我核对] (1)严重后果:通过修筑铁路,增加资本输出,榨取巨额利润;直接控制中国铁路交通大动脉,便于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掠夺中国的财富;控制铁路沿线地区,将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
(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等。
[知能拓展] 注意正确看待与区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个人应该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维护国家利益;每一个人都有分享国家进步和发展成果的权利。
国家与个人,或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实际上是鱼水关系,或者说是以舟行水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 / 1。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高中历史6.2詹天佑练习及解析

62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创新演练(人教版选修4)(时间:30分钟,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美国的一所大培养出的中国留生中有一位后成为了“中国铁路之父”,这所大是( )A.麻省工院B.哈佛大.耶鲁大D.斯坦福大解析:本题考查生对强化训练强化训练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
詹天佑考入的是耶鲁大。
答案:2.詹天佑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受政府派遣出国留的成员。
在美国习期间,他( )①目睹了铁路在近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②立志要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政治制度③感受到了中西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④发愤习,立志报效祖国A.①②③ B.②③④.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詹天佑虽然了解了西方政治文明的先进,但他主要停留在习西方先进技的层面,还没有上升到要在中国进行制度变革的层次。
因此,②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3.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面临的困难局面有( )①沿线重峦叠嶂,面临许多技术难题②修路工具简陋,缺乏现代的施工设备③清政府严令按时通车,且处处掣肘④外国人冷眼旁观,且不断进行舆论攻击A.①②③ B.②③④.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清政府的拨款尽管有限,但也是经过预算的,不能据此得出清政府处处掣肘。
从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办和总工程师这一点看,清政府对于京张铁路也是积极支持的。
答案:4.以下图片都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有关。
其中体现了京张铁路在减缓坡度方面的独特设计的是( )解析:观察图片并结合詹天佑为减缓坡度设计“人”字形路线修建京张铁路的史实进行判断可知选A。
答案:A5.修建滦河大桥使年轻的詹天佑迅速崭露头角,这是因为( )①他体现出吃苦能干的优秀品质②是在英、日、德工程师相继失败的情况下完成的③这是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④施工中完全采用了西方先进技术A.①③④ B.②③④.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
在修建滦河大桥中,詹天佑运用了中国传统桥梁打桩法与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结合,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最后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题: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1.(2015·湖北武汉一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5年我被派到现今这条铁路上担任总工程师兼会班。
这条铁路是完全由中国工程师修筑的中国第一条铁路。
这条铁路对中国人来说是一次考验。
因为中国人一般地都被外国人,尤其是租借地的外国人所轻视。
——詹天佑写给美国友人摩尔斯的信(节选)材料二京张铁路筑路之成,外国人著论于报纸日,中国造此路之工程司尚未诞生也,一时五洲传为笑谈。
今者,詹君独具匠心,筑成此路,不假外国人分毫之力,所有一切筑路与管理,皆用中国人为之。
嗟夫!如詹君者,可谓能与中国人吐气矣!……夫铁路工程,既可以中国独力筑之,将来一切矿务机器制造等事,皆可以中国人自为之矣。
吾今日为铁路祝,并为全国之矿务、山林、机器、工厂祝也。
有开必先,其今日京张铁路之谓乎?
——京张铁路通车典礼上广东省代表朱淇的致词(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面临的“考验”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京张铁路通车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1.解析:第(1)问,考验从京张铁路的地质因素、装备情况、国内外舆论及政府的压力等方面回答。
第(2)问,重大意义根据材料信息“可谓能与中国人吐气矣”……将来一切矿务机器制造等事,皆可以中国人自为之矣。
等进行归纳。
参考答案:(1)沿线重峦叠障,工程复杂艰巨修路工具简陋;国内外舆论的压力;清廷拨款有限,时间紧迫。
(2)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管理的第一条铁路;修建完成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的士气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