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住宅建设问题

合集下载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熊郁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熊郁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熊郁摘要】现在的建筑设计应该朝着健康,绿色环保的方向大力发展。

因为现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不只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物,消耗着大量的自然资源。

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本文就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从绿色生态建筑提出与概念着手,寻找出生态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以及当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生态建筑所应具有的特点与原则,从而分析我国绿色生态建筑发展状况,就我国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方向提出一点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存在问题;特点;建议;一、绿色生态建筑的提出与概念解析1.1绿色建筑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推广,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

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

1.2生态建筑1969年,美国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生态建筑学就是将理论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二、影响生态建筑设计的因素(一)自然因素生态建筑也是建筑,没有超出建筑的范畴。

它仍然是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

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地理位置、环境景观等自然因素也依旧影响着生态建筑设计。

(二)社会因素只有从人类的生态思想意识上进行转变才可能实现生态建筑。

生态构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面众多,包括哲学、美学、伦理、生态、经济、技术和许多其他领域。

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实现不光取决于生态构建体系,也取决于政府有关部门决策规划设计管理。

关于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探讨

关于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探讨

随着 科 技 的发展 和 社会 的进 步, 能环 保 已成 为一 个倍 受关 注 的 问题 。 节 人们 越来 越 注重 自己生 活 的住 宅小 区 的节 能环 保指 标 。绿色 生 态住 宅 又称 “ 健康 住宅 ” 其 核心 是 人 、环境 和 建筑 , 目标 是 全面 提 高人 居 环境 品质 , , 其
量 的控 制力差 别很 大 。设 计者和 业主 需要一 套标准 的评 价体系 来对设计 的过 程 和 结果进 行评 价 、控 制 。
绿色住 宅 的基本 内涵 是 : 高度 尊重 自然 规律, 结合 当地 的 自然 环境 , 运用 生态 学 、建筑 学 的基本 原 理及现 代 科学手 段, 合理 安排 并组 织住宅 与其 他相 关 因 素之 间的关系 , 住宅 小区 中力求 采用 绿色 、可 再生能源 及废 弃资源 : 在 努力 控 制 有害气 体 、温室气 体及 废弃物 的排放 , 使居 民拥 有 良好 的室 内外空气 、水 、 光、声 、热及 绿色 生态环 境的住 宅与环 境 的有机 结合体 。在住 宅设计 质量 评 价体系 中, 能环保 指标 也成 为一个 不 可或缺 的重 要环节 。 节 近年 来, 随着城 市房 地产 开发项 目的高速 发展, 绿色 生态住 宅小 区的建 设 逐渐成 为各 大城市住 宅建 设 的热点 。根据 我 国颁 布实 行的 《 色建筑 评价 标 绿 准 》 的定 义, 色建筑 是指 在建 筑 的全 寿命周 期 内, 绿 最大 限度 地节约 资源 ( 节 能、节地 、节 水、节 材) 、保 护环境 和减 少污染 , 为人们 提供健 康 、适 用和 高 效的使用 空 间, 自然 和谐共 生 的建筑 。绿色生 态小 区被赋 予新 的内涵 , 等 与 不 同于一般 住宅 小区, 其环 境影 响评价 也不 能等 同于一 般住宅 小区 。 因而 必须 对

重庆市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细则

重庆市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细则

重庆市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细则(2020版)前言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标准》DBJ50/T-039-2020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

为更好地施行《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标准》DBJ50/T-039-2020,细化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评价的技术要求和判定依据,提高重庆市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的品质和质量,实现住宅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工作部署,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编写了重庆市《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细则》(2020版)(以下简称《技术细则》),作为开展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评价的技术依据。

本《技术细则》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细则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主编单位: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重庆市建筑节能中心)参编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绿色建筑技术促进中心中衡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金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万科(重庆)企业有限公司重庆龙湖地产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建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斯励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筑巢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重庆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董勇、董孟能、龚毅、程丹、赵辉、杨修明、丁勇、王永超、张陆润、王智、董莉莉、韩幼玲、程吉建、郭长春、何丹、叶强、赵本坤、冷艳锋、杨丽莉、杨元华、李丰、田霞、陈进东、吴俊楠、姚清、皮璐、秦砚瑶、刘军、吴思睿、何开远、彭渤、王聪、贺磊、唐丹、左黎、胡萍、刘晔、陈杰、叶剑军、徐仁忠、边汤正、吴巍宇、郎建军、郭圣志、郭静、钱渝、曹路、张梅、刘颉、王徽审查专家:谢自强、况平、贺超、张智强、陈怡宏、向渊明、李全、姚加飞、童愚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1)3 基本规定 (2)3.1一般规定 (2)3.2评价与等级划分 (5)4 安全耐久 (11)4.1控制项 (11)4.2评分项 (22)5 健康舒适 (33)5.1控制项 (33)5.2评分项 (46)6 生活便利 (66)6.1控制项 (66)6.2评分项 (75)7 资源节约 (93)7.1控制项 (93)7.2评分项 (102)8 环境宜居 (127)8.1控制项 (127)8.2评分项 (137)9 提高与创新 (149)9.1一般规定 (149)9.2加分项 (149)附录A 绿色建筑条文及评价方法 (166)附录B 生态小区条文及评价方法 (188)附录C 生态小区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建设要求 (196)附录D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方式 (197)附录E 重庆市乡土植物推荐名录 (198)1 总则1.0.1 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评价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技术依据,更好地实施《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标准》DBJ50/T-039-2020,制定本细则。

浅议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

浅议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

浅议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摘要】进入21世纪,伴随中国住宅业的突飞猛进,“绿色生态住宅”这一概念开始引入国内,形形色色的绿色生态住宅涌现于国内。

住宅小区从绿化小区,以人为本的小区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的居住小区,不但表现了以人为本、经济、适用、美观还包括了生态、节能和艺术性。

【关键词】绿色生态环境能源健康住宅和人居环境是人们生活起居的要紧场所,也是城市和区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份。

而绿色生态住宅,它不仅要知足居住者平安性、耐久性、舒适性的需求,而且更注重营造健康、卫生、和谐、文明的居住环境与人文环境。

这是人类居住文明进展的必然趋势,是可持续进展设计理念的集中表现,是住宅建设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关于提高我国住宅建设中的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整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进展,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加,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绿色生态住宅的概述绿色生态住宅,它不仅要知足居住者平安性、耐久性、舒适性的需求,而且更注重营造健康、卫生、和谐、文明的居住环境与人文环境。

这是人类居住文明进展的必然趋势,是可持续进展设计理念的集中表现,是住宅建设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关于提高我国住宅建设中的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整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进展,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加,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绿色生态住宅的大体要素若是说现代住宅是从空间的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那么绿色生态住宅那么是在现代住宅的基础上从加倍宏观的环境与资源的角度关注人类的生活。

它不单单是成立一套独立的住宅指标体系,而是要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及人类的活动加倍紧密地融为一体:不单单要注重空间的利用效率,而是要加倍强调发挥环境和资源的效益。

就其建造的大体要素而言,要紧应表现以下方面。

(1)计划设计合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和谐,房间光照充沛,通风良好。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完整版)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完整版)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尸■、亠前言为加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在住宅建设中应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并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编写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2、能源系统;3、水环境系统;4、气环境系统;5、声环境系统;6、光环境系统;7、热环境系统;8、绿化系统;9、废弃物管理与处臵系统;10、绿色建材系统。

本《导则》适用于实施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新建工程,目的在于引导小区建设过程中,积极采用适用、先进和集成技术、使能源、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达到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目的。

为了便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各系统的建设,在本《导则》的附录中给出了各系统建议设计指标。

在执行本《导则》时,应同时执行相关专业的现行国家强制性规范、规程和标准。

1、总则1.0.1 为了在住宅建设中充分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加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指导精神,参照世界各国在住宅生态环境建设上所采用的技术及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特制定《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为:《导则》)。

本《导则》实施的总体目标是:以科技为先导,以推进住宅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为总体目标,以住宅小区为载体,全国提高住宅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总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1.0.2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以下简称为:生态小区)建设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并符合地方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生态住宅建筑发展的对策建议

生态住宅建筑发展的对策建议

隆塑:丝凰.生态住宅建筑发展的对策建议何志强(浙江省义乌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浙江义乌322000)/”i潲要】发襞生态建筑是住宅建筑设计的趋势。

本支提出了发展生态建筑的一些意见建议。

:供键词】生态;建筑;住宅’,一发展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是建筑生态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筑业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道路的重要途径。

考虑到目前我国的住宅建筑业现状,我们就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发展生态住宅建筑的具体对策。

一、制定定生态住宅建筑的标准规范一套清晰的生态住宅建筑评估系统,对“生态住宅建筑”概念的具体化,使生态住宅建筑脱离空中楼阁真正走入实践,以及对人们真正理解生态住宅建筑的内涵,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生态建筑进行评估,还可以在市场范围内为其提供一定规范和标准,可减少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利于消费者识别虚假炒作的生态建筑,鼓励与提倡优秀生态建筑,形成‘忧绿优价”的价格确定机制,从而达到规范建筑市场的目的。

国外发展生态建筑的宝贵经验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最重要的是i磁立权威的生态建筑评估体系制度,规范管理和指导,强化市场导向。

没有生态建筑的评判标准,说发展生态建筑只是一句空话,这也会让更多的开发商钻空子,使市场上出现一批模样怪异而性能却未必优秀的建筑,从而使发展生态住宅建筑的设想落空。

二、做好宣传.倡导绿色理念目前人们对生态住宅建筑只是持观望态度,并不真正了解生态住宅建筑,总觉得和我们的生活遥不可及,而且相对偏高的房价更让人望而却步。

其实,真正懂得生态建筑知识的人会觉得消费生态住宅是划算的。

因此,推广生态住宅建筑首先要倡导绿色生态理念,向全社会普及生态住宅建筑的标准概念,提高公众的环保节能意识。

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能与生态建筑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推广节能与生态住宅建筑重要性的认识。

使普通百姓接受、喜爱生态住宅建筑,这是推广生态住宅建筑的前提。

宣传生态住宅建筑,要避免无实质内容的概念炒作,防止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问题分析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问题分析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问题分析摘要:随着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对城市建设而言,实施节能建筑设计,显得突出重要,绿色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在此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做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低碳abstract: as the world’s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saving measure is increasing. more and more people realize, building use the energy generated by the carbon dioxide is the main source of climate warming. before grim situation, to the city construc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 design, appear outstanding and important, green building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oes some research from several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ce.keywords: ecology; architectural design; low carbon中图分类号:tu2一、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必要性1、发展绿色建筑可以高效率的利用资源可以通过结合各地的气候特点设计出低耗能建筑;通过就地取材来节约建筑的运输成本;通过使用各种节能墙体材料来实现建筑体内的保温节能;通过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来降低生活热源的成本;通过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来达到降低建筑成本及降低环境成本的作用。

浅析建设绿色生态节能住宅的重要性

浅析建设绿色生态节能住宅的重要性

浅析建设绿色生态节能住宅的重要性以国外绿色生态节能建筑为依据,结合我国及本地(邢台市)住宅区节能建筑发展趋势阐述了建设绿色生态节能住宅区在我国开发建设的重要性。

标签绿色生态节能居住区;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1 绿色生态节能居住区定义绿色生态节能居住区是指从规划用地、建筑设计造型、运营物业管理等方面在开发建设中,以生态设计原则为指导,遵循“生态美学”、“以人为本”的创新意识,协调人、自然、建筑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审美关系,以绿色经济为基石、绿色技术做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从而体现住区人格化、自然化和生态化的设计理念。

2 节能生态建筑在国外的发展状况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国家和地区就开始了生态节能住宅系统的研究和推进。

近年来不仅增加了政策支持力度,在节约、再利用和再循环等方面均有新的进展。

德国多数大城市普遍有出售绿色建材的商店。

奥地利维也纳“波德城”低能耗居住区,由6层至7层住宅组成。

向阳面有宽大的窗户和阳台,背阳面只有射击孔大小的窗;平面设计狭长,正面宽度较小,使楼房的外表面积和空间容积比较小;使用热泵从住宅的废气中回收热能来加热日常生活用水,从而满足所需热能的大约50%。

太阳能集热器能满足日常生活用水所需能量的另外的30%。

3 绿色节能生态居住区的设计原则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学原理,结合住宅建设特点,绿色生态住宅建设要综合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设计、组织建筑内外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能、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居住环境。

它包括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气环境系统、绿化系统等方面。

生态环境是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城市规划与建设投资对整体生态环节的创造极为重要,实施过程中的高科技含量是以盈利为目的开发商无法实现的。

以广州为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三年一中变”中,广州每年投入140多亿,以使城市面貌发生很大的改观,但要蓝天更多,珠江水更清,空气变干净,还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生态住宅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及核心思想,探讨了绿色生态住宅的技术特点,分析了绿色生态住宅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生态住宅建设是多学科、多专业共同发展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各专业密切配合,共同努力。

关键词:生态住宅,建设,核心思想,技术特点
绿色生态住宅在国际上亦被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生态住宅”几个字眼频繁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

然而,当前房地产界的“生态”理念仍然停留在住宅小区的绿化、园林小品以及物业管理水平等浅层次上,并未涉及生态住宅小区的真正内涵。

因此,研究绿色生态住宅建设问题任重道远。

1生态住宅的概念及核心思想
对“生态住宅”概念的界定至今仍没有统一,有学者认为: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也有学者认为:生态住宅是指应用生态学和建筑学原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以不触动环境基本生态平衡为前提,能够进行自身良性生态循环,对居住人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不构成任何危害的居住空间。

“生态住宅”是一个新兴的、动态的和发展中的概念,生态住宅不可能
一步到位,也不可能达到终极状态。

环保型生态住宅大型社区,将成为21世纪人类追求的理想生活环境。

绿色生态住宅的核心是遵循并实施全球人居可持续发展战略,
立足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大课题的结合,所关注的不仅是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如建材、水等)、减少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

它的实际释义为: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消耗最少的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

舒适、健康、高效节能、“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是生态住宅建设的指导思想。

2绿色生态住宅的技术要点
国际绿色建筑协会对国际绿色(生态)建筑的评定提出了9个方面的指标;2001年7月建设部颁布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及技术导则(试行)》初步为生态住宅确定了一系列原则和标准,使之更具有操作性。

2.1能源系统
对电、燃气、煤等常规能源进行分析优化,采取优化方案,避免多条动力管道入户。

鼓励采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废热资源等。

全年日照在2500h以上的地区,建议装太阳能设备。

2.2水循环系统
设立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

小区绿化、水景观、洗车、道路喷洒、公共卫生用水等可使用中水或雨水。

2.3气环境系统
居室内达到自然通风,卫生间装备通风换气设施,厨房设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异味气体能在瞬间散发。

居室内的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2.4声环境系统
它包括室外、室内和对小区以外噪声的阻隔措施。

室外设计应满足:日间噪声小于50db,夜间小于40db。

室内声环境,日间噪声小于40db,夜间小于35db。

小区周边产生的噪声如果影响了小区的环境,则应该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如设置隔音板或种植小乔木。

2.5光环境系统
光环境系统强调满足日照要求,室内要尽量采用自然光,注意避免居民遭受光污染,在室外公共场地采用节能灯具,提倡由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

2.6热环境系统
应满足居民的热舒适度要求和建筑节能要求以及环保要求。

冬季室内适宜温度为20℃~24℃;夏季为22℃~27℃。

住宅采暖,空调应该采用清洁能源,并因地制宜地采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

2.7绿化系统
具备“生态环境、休闲活动、景观文化等”三大功能。

2.8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
生活垃圾的收集要全部袋装,密闭容器存放,收集率达到100%,垃圾实行分类处理,分类率至少达50%。

2.9绿色建筑材料系统
提倡使用3r材料(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选用无毒、无害、有益健康产品。

3生态住宅发展存在的问题
3.1认识深度不够,技术水平不到位
据一项调查显示:70%以上的市民不了解“生态住宅”“生态小区”的概念和内涵。

对生态住宅的概念往往只是模糊的停留在“小区有绿化”的狭窄范围内。

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以“生态住宅”吸引购房者,但“生态住宅”的理念精髓并未真正纳入他们的建设中。

多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只是生态住宅建设的一部分,并不是真正的绿
色生态小区。

建设者应在引用新能源,设立中水系统,使用环保材料,改善室内自然通风条件等方面多花心思。

真正建设一个“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生态住宅小区。

3.2成本高、投入大
由于生态住宅能充分体现人们对居住高品质(舒适、健康、环保、和谐美观等)的追求,体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营造真正的生态住宅势必要花费较大的代价,相应的成本必然会加大。

从而使生态住宅变成富人住宅,这样生态住宅大众化的问题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因此,生态住宅在试点过程中,国家应适当给予优惠政策,体现“生态补偿”,以调动开发商的积极性,同时开发商应通过多重市场定位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使生态住宅平民化,大众化。

3.3其他社会问题
理想中的绿色生态住宅模式与现实社会还存在较大差距,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技术措施还有待完善。

4结语
生态住宅建设是多学科、多专业共同发展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要求各专业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使人类向大自然索取与回报达到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伟大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