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手法治疗脊柱侧弯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针刀手法治疗脊柱侧弯ppt课件

针刀手法治疗脊柱侧弯ppt课件

19
20
四、骨盆旋移及寰枢关节紊乱的表现
• 1. 面部表现
21
形体表现
头形不正、一眼就能看出单肩下垂、两臂不等 长、水蛇腰、K型腿、D型腿、O型腿、X型腿、 双脚不等大、腰带不呈水平、斜颈、只能脸朝下 或侧卧睡觉、一眼看去就发现走路不自然,总是 同一腿或脚受伤、单侧乳房明显小、有难产史。 在身体上和动作时出现以上特征,就可确定为骨 盆移位。
25
仰卧位
仰卧位时,右侧骨盆移位的患者习惯采取以下三种姿势;
两脚交叠时,左腿在右腿上(如图A);右腿伸直,左腿
弯曲(如图B);左脚外展,脚尖接近于床板,而右脚尖
与床板尚有一段距离(如图C)。
26
坐姿
A
B
C
➢ 坐椅子时,因为右腿不够长,所以上半身向右歪。为了维持上半身 的平衡,头就会自然向左歪斜(如图A
28
五、针刀医学诊断要点
• (1)腰骶部疼痛:下腰痛、骶髂关节局部疼痛或压痛。 • (2)下肢疼痛: 股外侧、腹股沟疼痛, 或坐骨神经痛。 • (3)盆腔脏器功能紊乱症状:如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病症。 • (4)体征:歪臀跛行、骨盆脊柱倾斜、旋转,患侧骶棘肌痉挛。
前错位:髂后上棘偏上、凹陷,患肢增长。后错位:髂后上棘偏 下、突起,患肢缩短。 • (5)特殊检查:“4”字试验阳性,骶髂关节定位试验阳性,床边 试验阳性,骨盆挤压试验阳性,骨盆分离试验阳性。 • (6)X线检查:患侧骶髂关节密度增高或降低,两侧关节间隙宽 窄不等,两侧髂后上棘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等。
35
髂嵴左右倾斜型
• 髂嵴缘上压痛点:在髂嵴缘上的压痛点上进针刀, 刀口线方向和附着在髂嵴上的肌肉、筋膜、韧带 走行方向一致,深度达髂骨面,针体和骨面垂直, 先在髂嵴的外唇纵行疏通,再横行剥离;如针下 感觉粘连较重者,则针刀向里深入到髂嵴内唇做 小幅度切割松解,但要紧贴髂嵴内唇,不可离开 骨面操作。

脊柱侧弯的手法矫正治疗-ppt课件

脊柱侧弯的手法矫正治疗-ppt课件

ppt课件
14
作用机理
1. 使脊柱结构恢复到正常位置或无痛位置,脊 柱可以完成正常活动范围的无痛运动。
2. 使软组织最大限度地易于功能活动。 3. 治疗时产生的机械性刺激,通过“闸门控制”
理论而起到调节作用。 4. 安慰作用。
ppt课件
15
治疗手法选择原则:
1. 无痛性体位及手法
2. 痛性体位及手法 3. 疼痛+僵硬 先治痛后治僵 4. 附属性轻手法一般用于治疗疼痛,生理性强
关节松动术 (节律性活动关节)
曦谷力学疗法
附属性
推拿 (扳法)
ppt课件
17
治疗手法 1、调曲法 2、定点运动松解法 3、侧向牵拉法
• 纠正脊柱侧弯的关键因素 , 给一个空间或出路让侧弯 的脊柱伸展
• 1。调整下移侧弯的主弯,由胸椎向下移动到腰椎, 可以解决剃刀背的难堪;

2。纠正脊柱的旋转,帮助突出的肋骨平复;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间小关节和周围韧带产生松动,操作不慎或强力扭转,会带来
不必要的损伤。

3.5患者腰椎凸向左侧时,一般右侧髂脊会高于左侧,两侧
髂脊不在同一水平面,矫正脊柱时必须同时矫正骨盆,医者两
手交叉,一手掌根压在髂脊上向后向下用力,另一手掌根顶住
凸侧的腰椎棘突向凹侧向上用力推顶,反复数次,用力不宜过
猛。

3.6最后让患者双手抓住床头,医者站在床后,双手抓住患
年龄3-4公斤,每次20分钟,不可过重。

2.年龄偏大的患者可给予腰椎牵引20-30分钟,15-20公斤,牵拉力不可过大,年龄小者,机
械骨盆牵引不太适合,有条件者可头下脚上倒立悬挂,靠患者自身重力牵引,可同时起到矫正

针刀治疗脊椎侧弯

针刀治疗脊椎侧弯

针刀治疗脊椎侧弯多数人对脊柱侧弯都不陌生,近年来,脊柱侧弯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轻度的脊柱侧凸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

多是在常规检查中发现。

现在对于轻度脊柱侧弯的治疗多采用运动方法进行康复治疗。

对某些类型的脊柱侧弯,针刀疗法效果更明显。

下面来具体了解一下针刀疗法在治疗脊柱侧弯过程中的应用。

什么是针刀疗法?其原理是什么?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

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

针刀疗法治疗脊柱侧弯的优点1.操作简单,不受其他条件限制2.切口小,伤害小,患者无明显痛感3.治疗时间短,恢复快针刀疗法的适应症骨盆旋移征引起的脊柱侧弯寰枢关节紊乱引起的脊柱侧弯脊柱侧弯针刀疗法一针刀定点:棘上韧带点、棘间韧带点、左右L3~L5巨腰椎横突点、骶正中嵴上和两侧骶骨后面竖脊肌起点。

操作规程:依据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构架的网眼理论,在腰部病变关键点,进行针刀整体松解,非常有效。

患者俯卧位,腹部置棉垫,使腰椎前屈缩小。

①松解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治疗点,使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刺入约0.5cm达棘突间隙,将刀口线旋转90°,垂直于肌腱韧带纤维方向,切开松解,如果有黄韧带肥厚,可将黄韧带切开。

切开黄韧带时,当手下有落空感时,不能深刺。

②松解左右L3~L5腰椎横突点,摸准腰椎横突顶点,从腰椎棘突中点旁开3cm,作为进刀点。

使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进刀到达横突骨面,刀体向外移动,当有落空感时,就找到了腰椎横突间,然后采用提插刀法切割横突尖的粘连、瘢痕,一般为2~3刀,然后调转刀口线90°切开横突间韧带。

③松解髂腰韧带止点,在髂后上棘定位,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进刀后到达骼后上棘骨面,针刀沿骼后上棘内侧骨面进刀2cm,后用提插刀法切割髂腰韧带止点粘连2~3刀;④松解竖脊肌祗骨背面起点,在松解竖脊肌骶正中峙起点的基础上,从骶正中嵴分别旁开2cm作为定点,从骶骨背面进针,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到达骶骨骨面,在骨面上纵疏横剥2~3刀,出针,按压针刀孔1分钟。

针刀医学脊柱各部位诊疗参考PPT

针刀医学脊柱各部位诊疗参考PPT
28
针刀医学脊柱各部位 诊疗
29
• 关节突针关刀节:医学脊柱各部位诊疗
1、C2棘突下缘旁开中线1.5横指,即C2C3关节突 关节。
2、C2棘突再每向下一横指即下位关节突关节位 置
3、胸椎棘突下缘旁开中线一横指以内(稍向内) 即关节突关节
4、腰椎棘突下缘水平旁开1.2-1.5横指即关节突 关节。
韧带
10
针刀医学脊柱各部位诊疗
• (三)肌肉 • 1.斜方肌——落枕与其关系大 • 起点:枕骨大结节两侧缘,项韧带,T1-
T12棘突侧缘,枕骨粗隆 • 止点:锁骨外侧段,肩峰、肩胛冈上缘 •
11
针刀医学脊柱各部位诊疗
• 2.背阔肌 • 起点:T7以下所有脊柱及骶中嵴,髂骨嵴
内段 •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 14.头上斜肌 • 起点:下项线头后大直肌外侧缘 • 止点:C1横突侧后缘
24
针刀医学脊柱各部位诊疗
• 15.头下斜肌 • 起点:C1横突侧后缘 • 止点:C2棘突侧上缘
25
针刀医学脊柱各部位诊疗
• 16.腰方肌 • 起点:L1 -L4横突尖部,R12下缘 • 止点:髂嵴内侧唇
26
针刀医学脊柱各部位诊疗
椎体后缘和椎间盘 • 上下缘:椎弓根的下、上切迹。 • 后缘:关节突关节
7
针刀医学脊柱各部位诊疗
• 内容物: • 神经根:位于椎间孔上方,上二分之一部位
(颈椎部占椎间孔的1/6—1/4,胸腰部占椎间 孔的1/2) • 血管:颈根动脉:由椎动脉在上行过程中,在 相应序列椎间孔发出(进入)椎间孔,进入椎 管,滋养骨髓,位于上二分之一部位,在神经 根前缘。腰根动脉:发自腹主动脉,沿腰动脉 切迹进入椎管,在椎间孔上二分之一进入椎管。 • 椎间孔韧带:分隔和固定。 • 脂肪结缔组织:填充。

脊柱侧弯的手法矫正治疗32页PPT

脊柱侧弯的手法矫正治疗32页PPT
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针刀治疗脊柱侧弯

针刀治疗脊柱侧弯

针刀治疗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早起症状不明显,大部分都是到出现明显身体畸形,变成驼背时才被发现。

主要的临床表现有站立时姿态不对称,双肩不等高,弯腰时背部不对称。

严重者会出现胸廓旋转畸形,表现为两侧乳房不对称,上身倾斜,躯干缩短等。

如未能及时发现或处理,部分患者脊柱侧弯会逐渐加重而导致明显畸形,严重的不仅会造成身体外观异常、脊柱运动功能障碍或骨盆倾斜后的跛行,还可因胸廓畸形而造成心、肺功能障碍,其中大部分患者存在急性或经常性的慢性腰痛。

特发性脊柱侧弯已经是青少年继视力异常、肥胖、包茎和社会心理障碍后的第5大常见病。

此外,高龄产妇所生的孩子易患脊柱侧弯症。

问:有什么可以衡量的标准吗?国外常规应用美国制造的脊柱测量结合Adams前屈实验进行普查,当前屈试验明显阳性,脊柱测量大于5度,可视为作X线片检查的指征一。

这样既能提高灵敏度与特异度,又能减少x线照射,有利于普查的推广,适用于学校常规体检中初查脊柱的畸形。

(像图中一样的姿势,然后按照下面对照,第一个是正常,第二个是可能发生脊柱侧弯的)脊柱侧弯治疗原则:4Cobb角25°以下观察随访13Cobb角25°~45° 给予支具等非手术治疗3Cobb角45°以上手术治疗问:有治疗的方法吗?如果按上图划分的话,建议如果已经发生25度以下的话还是通过下面前两种方式进行恢复比较好,后三种比较痛苦,如果还没有发生脊骨侧弯的同志,请您一定要保持个良好的坐姿!!目前常见的几种治疗方法:1、矫正体操法:抬高左上肢可使胸椎向左凸,能矫正胸椎向右侧弯曲;抬高左下肢可使骨盆向右倾,使腰椎向右凸,能矫正腰椎向左侧弯曲。

上述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可矫正胸椎向右、腰椎向左的脊柱侧弯。

2-3秒/次,10-30次/组,直至患者感到肌肉疲劳位置。

矫正操每天需做1-2次。

2、姿势训练法: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着体态的挺拔和对称。

此种训练需要患者常年坚持。

3、支具疗法:主要是借助外力会将侧弯的脊柱慢慢地顶回去。

针刀手法治疗脊柱侧弯优秀课件

针刀手法治疗脊柱侧弯优秀课件

• (2)确定下端椎
• (3)划出上端椎椎体上面和下端椎椎体下面 所引出的垂线,两条垂线的夹角即是侧弯的角度。 如果终板不清楚,可用椎弓根替代。端椎是指向 所测量的侧弯凹侧倾斜角度最大的脊椎。
针刀5月特训实操班火热报名中! **
针刀5月特训实操班火热报名中! **
四、骨盆旋移及寰枢关节紊乱的表现
针刀5月特训实操班火热报名中! **
船桅效应
针刀5月特训实操班火热报名中! **
骨盆旋移征
骨盆是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三块骨组成。是颈、 胸、腰椎共24节椎体的重要基座。 在现实生活中,骨盆完全正常的人,千人难寻其 一(西园寺正幸)。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 移位。那些表面看来健康的人其骨盆的位置可能 是不正常的。即使他们现在还未出现任何的不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则逐 渐加重,最终必然导致疾病。
针刀5月特训实操班火热报名中! **
船帆效应学说认为,骨盆如基座、海平 面,脊柱是桅杆,椎旁肌是绳索,三者可互
相病影可响以从。引生以起物骶 腰髂 胸力关 颈学节 椎角损 疾度伤 病为 甚来主 至认要影识病响变到的全骨身盆,
此是由下而上的疾病发展模式;我们在临床 上发现,寰枢关节紊乱可引起颈胸腰骨盆病 变,此是病变由上而下发展的规律,并且寰 枢关节紊乱发生的更早。有不少发病可追溯 到婴幼儿、儿童时的跌跤及游戏中的翻跟头 等造成颈部扭伤,更有甚者,在胎儿通过母 亲的骨性通道针刀、5月尤特训实其操**班是火热难报名中产! 时,就已经发生
关节开始,继而腰椎、胸椎、颈椎,直至寰枢关节,不少
病人术后立即疼痛消失、并有如释重负、神清气爽之感。
而且,远期疗效也较为巩固。
针刀5月特训实操班火热报名中! **
诊断

【针刀医学】 脊柱侧凸PPT

【针刀医学】 脊柱侧凸PPT

分型
• 一、幼儿型:

男婴多见,向左侧弯凸多见。

有智力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等合并症。

多数侧弯多在出生6个月内进展。

合并心肺疾病风险高。
分型
• 二、少儿型:
• 多发生在4—10岁。
• 右侧腰弯多见。

侧弯进展风险较高。
分型
• 三、青少年型:
• 多在10—20岁。
• 右侧弯曲发生较高。

侧弯度较小。
• 3、辅助治疗:推拿、手法、牵引、针 灸等。
针刀治疗
• 以始发部位为主 • 以紧、硬、痛点为主 • 纠正骶髂关节、寰枕枢关节及小关
节的紊乱错位。
治疗
• 侧弯部主要取点: • 凹侧:以顶锥与底椎为主,适
当的选取中间点。 • 凸侧:以凸出定点为主,可在
凸侧适当选点埋线加以巩固治疗
治疗
• 三、整脊手法治疗:
诊断
• 5、成熟度测定: • 第二性特征 • 骨龄 • 6、实验室检查
分型
• King分型
分型
• Lenke分型:特发性脊柱 Nhomakorabea凸•
是脊柱侧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是指脊柱有侧弯旋转畸形但无先天性
脊柱异常或神经肌肉或骨骼疾病。
病因
一、肌—肉骨骼系统:langenskiold 等认为,椎旁肌肉失衡是其病理过程 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成人脊柱侧凸
• 定义:是指患者患病年龄超过二十岁发生 的脊柱侧凸。
• 分类:一是畸形发生在骨骼成熟前,只是 就诊较晚;二是畸形发生在骨骼成熟后。
• 症状:多有腰背疼及下肢放射痛。
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
• 定义:是神经—肌肉传导通路上的病变导 致的脊柱侧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节开始,继而腰椎、胸椎、颈椎,直至寰枢关节,不少
病人术后立即疼痛消失、并有如释重负、神清气爽之感。
而且,远期疗效也较为巩固。
16
诊断
• 一、病史:患者的健康、年龄、既往史、手术 史、家族史及患者母亲妊娠时的状况
• 二、体检:应注意畸形、病因及并发症。 • 1、两肩不等高。 • 2、“剃刀背症”。 • 3、脊柱偏离中线。 • 4、肩胛一高一低。 • 5、一侧腰部皱褶皮纹。
针刀手法治疗脊柱侧弯
18872263531
1
脊柱侧弯
• 概念 • 与概念相关的讨论
2
概念
• 是指脊柱一段或多个阶段向 侧方移位伴有椎体旋转的三 维脊柱畸形。
3
相关讨论
• 脊柱侧弯与船桅效应 • 骨盆旋移与脊柱侧弯 • 寰枢关节紊乱与脊柱侧弯
4
船桅效应
5
骨盆旋移征
骨盆是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三块骨组成。是颈、 胸、腰椎共24节椎体的重要基座。 在现实生活中,骨盆完全正常的人,千人难寻其 一(西园寺正幸)。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 移位。那些表面看来健康的人其骨盆的位置可能 是不正常的。即使他们现在还未出现任何的不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则逐 渐加重,最终必然导致疾病。
25
仰卧位
仰卧位时,右侧骨盆移位的患者习惯采取以下三种姿势;
两脚交叠时,左腿在右腿上(如图A);右腿伸直,左腿
弯曲(如图B);左脚外展,脚尖接近于床板,而右脚尖
与床板尚有一段距离(如图C)。
和骶髂关节而发生病变。当然,这只是逻辑现象上的推理,
还需要从人体解剖结构、肌电生理、生物力学等多方面去
研究。港台整脊手法中的兄弟椎学说也可佐证这种理论的
正确性,不过,我们更重视其临床上的实用价值,即有效
的重复性和操作的安全性。所以,我们在治疗骶髂关节损
伤的同时,应该将脊柱当作一个整体去调整,从整复骶髂
22
姿势表现
俯卧位 1
髂嵴连线偏向右上。用双手 拇指按压髂嵴,就能感到右 侧偏高,按压时形成的皮肤 皱纹亦偏向右上。
23
俯卧位 2
因为右侧骨盆偏向上,右腿 也随着向上,所以,当左右 脚跟并拢时,就可看出右腿 比左腿短。
24
俯卧位 3
右侧骨盆移位时,右侧骨盆 周围发生慢性血液循环不良, 周围的肌肉出现紧张和僵硬, 因此右髋关节难以张开。俯 卧时,右臀部明显偏上。
19
20
四、骨盆旋移及寰枢关节紊乱的表现
• 1. 面部表现
21
形体表现
头形不正、一眼就能看出单肩下垂、两臂不等 长、水蛇腰、K型腿、D型腿、O型腿、X型腿、 双脚不等大、腰带不呈水平、斜颈、只能脸朝下 或侧卧睡觉、一眼看去就发现走路不自然,总是 同一腿或脚受伤、单侧乳房明显小、有难产史。 在身体上和动作时出现以上特征,就可确定为骨 盆移位。

我们习惯于将骨盆比作基座,脊柱比作中轴,骨盆倾
斜就会引起脊柱S状弯曲,以致影响到头项活动的枢纽而
出现寰枢关节紊乱。如果用逆向思维的形式来看问题,把
虚空作为人的生存空间,人好比一棵树,那么头就是人体
的根本,头发是根须,脊柱是树干,四肢是树枝。所以,
当寰枢关节发生错位时,同样会沿着脊柱传递到腰骶关节
6
骨盆是多病之源,骨盆是健康之源
骨盆移位向上传导:
可继发头痛颈项痛肩痛
背痛或放射性臂丛神经
痛。向下传导:可继发
臀痛髋痛大腿根或放射
性坐骨神经痛。向前传
导:可继发腹内、胸内
病症及基底动脉供血紊
乱、植物、循环、呼吸、
神经、消化、泌尿生殖、
运动等系统功能紊乱
7
骨盆移位导致脊柱的改变
8
9
肋小头的各关节也可发生移位
骨盆移位继发全身关节的移位
指关节移位 腕关节移位 趾关节移位 肘关节移位 踝关节移位 肩关节移位 膝关节移位 脊椎骨移位 髋关节移位
骨盆 移 位
寰枢关节紊乱
• 寰椎形如环、枢椎为枢纽,寰枢关节主管着颈椎 60%的旋转功能,以满足五官与外界交流而头部 频繁活动的需要。枢椎是项肌力点集中的地方, 以C2棘突为中心,向其他方向辐射分布,所以枢 椎受到上、下、侧方三个方面的力。寰枢关节的 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决定了它的易受损性。
10
环枢椎
11
12
被医学遗忘的角落
• 环枢椎发生病变时,不仅直接影响到两侧的椎动脉、颈交 感神经,也可影响到前面的脊髓,前外侧的神经根和后面 的项部肌群,会引起上至头面,下到肩背,内涉脏腑,远 达四肢的全身性临床表现,是其它各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 因素。
• 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教科书却漠视这个疾病的存在; 一般放射科也常常忽略了开口位的意义;我们临床医生也 未能对此病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对寰枢关节错位的认识 成了一种被医学遗忘的角落。
17
三、影像学检查
• 1、站立位时的全脊柱正、侧位相 注:站立位—反应脊柱侧弯真实状况 正、侧位—以建立三维立体感
• 2、CT或MRI检查:有助于了解椎体结构 和椎管内情况
18
Cobb角测量法
• Cobb(2)确定下端椎
• (3)划出上端椎椎体上面和下端椎椎体下面 所引出的垂线,两条垂线的夹角即是侧弯的角度。 如果终板不清楚,可用椎弓根替代。端椎是指向 所测量的侧弯凹侧倾斜角度最大的脊椎。
13
病因病机
一、肌—肉骨骼系统:langenskiold等认为,椎旁肌肉失衡是其病理 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二、生物力学因素:生物力学因素导致脊柱负荷不平衡可以影响脊柱 的排列方向。在神经肌肉型侧凸中,骨盆倾斜是脊柱失稳的重要因素; 关节松弛是脊柱侧凸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三、中枢神经系统:脊柱侧凸患者脑电图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改变。 一些学者认为大脑皮质可能是病因所在。 四、营养及代谢因素 五、内分泌因素 六、遗传因素
14
船帆效应学说认为,骨盆如基座、海平 面,脊柱是桅杆,椎旁肌是绳索,三者可互
相病影可响以从。引生以起物骶 腰髂 胸力关 颈学节 椎角损 疾度伤 病为 甚来主 至认要影识病响变到的全骨身盆,
此是由下而上的疾病发展模式;我们在临床 上发现,寰枢关节紊乱可引起颈胸腰骨盆病 变,此是病变由上而下发展的规律,并且寰 枢关节紊乱发生的更早。有不少发病可追溯 到婴幼儿、儿童时的跌跤及游戏中的翻跟头 等造成颈部扭伤,更有甚者,在胎儿通过母 亲的骨性通道、尤其是难产时,就已经发生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