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 第11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及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上 第11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及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上 第11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及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0,0)表示A 点,(0,4)表示

B 点,那么

C 点的位置可表示为( )

A .(0,3)

B .(2,3)

C .(3,2)

D .(3,0) 2.点B (0,3 )在( )

A .x 轴的正半轴上

B .x 轴的负半轴上

C .y 轴的正半轴上

D .y 轴的负半轴上

3.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 A .横坐标相等 B .纵坐标相等 C .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D .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组成的

B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相交的数轴组成的

C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是唯一确定的

D .在平面上的一点的坐标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相同 5.已知点P 1(-4,3)和P 2(-4,-3),则P 1和P 2( ) A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y 轴对称 C .关于x 轴对称 D .不存在对称关系

6.如果点P (5,y )在第四象限,则y 的取值范围是( ) A .y >0 B .y <0 C .y ≥0 D .y ≤0

7.一个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2,-3),(-2,1),(2,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

A .(2,2);

B .(3,2);

C .(2,-3)

D .(2,3)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点P (-5,-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

A .(-3,2);

B .(-7,-6);

C .(-7,2)

D .(-3,-6)

A

B

C

9.已知P (0,a )在y 轴的负半轴上,则Q (2

1,1a a ---+)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1.如果用(7,8)表示七年级八班,那么八年级七班可表示成 .

12.已知坐标平面内一点A (1,-2),若A .B 两点关于x 轴对称,则点B 的坐标为 . 13.点A 在x 轴上,位于原点的右侧,距离坐标原点5个单位长度,则此点A 的坐标

为 .

14.已知点M 在y 轴上,纵坐标为5,点P (3,-2),则△OMP 的面积是_______.

15.将点P (-3,y )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 (x ,-1),则xy =___________.

16.已知点A (3a +5,a -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 =_____.

17.已知线段MN 平行于x 轴,且MN 的长度为5,若M (2,-2),那么点N 的坐标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9分)

18.(5分)写出如图中“小鱼”上所标各点的坐标.

19.(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点A (0,2),B (-1,0),过点A 作直线L 1∥x 轴,过点B 作L 2∥y 轴,分析L 1,L 2上点的坐标特点,由此,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20.(8分)如图,A 点坐标为(3,3),将△ABC 先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 △A ′B ′C ′,再将△A ′B ′C ′向左平移5个单位得 △A 〞B 〞C 〞。

(1)请你画出△A ′B ′C ′和△A 〞B 〞C 〞,并写出A 〞的坐标。 (2)求△A 〞B 〞C 〞的面积。

y

A o

B C

X

21.(8分)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A (2,3),B (-3,-2),?C (4,1)三点,并用线段将A .B .C 三点依次连接起来得到一个几何图形,请你求出这个几何图形的面积。

22.(8分)如图,三角形PQR 是三角形ABC 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的图形,分别写出点A 与点P ,点B 与点Q ,点C 与点R 的坐标,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三角形ABC 中任意一点M 的坐标为(),b a 那么它的对应点N 的坐标是什么?

23.(8分)在平行四边形ACBO 中,AO =5,则点B 坐标为(-2,4) (1) 写出点C 坐标.

(2) 求出平行四边形ACBO 面积.

24.(6分)如图,已知A .B 两村庄的坐标分别为(2,2).(7,4),一辆汽车在轴上行驶,

从原点O 出发。

(1)汽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离A 村最近?写出此点的坐标。

(2)请在图中画出汽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距离两村的和最短?

A

B

C

O

y

4 -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C

5.C

6.B

7.C

8.C

9.B 10.D

二.填空题

11. (8,7) 12. (1,2) 13. (5,0) 14. 15/2 15.-10 16.a=-1/2

17. (7,-2) 或(-3,-2)

三.解答题

18. (5分) A(-2,0).B(0,-2).C(2,-1).D(2,1).E(0,2)

19. (6分) 解:如图,过点A(0,2)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L上所有点的纵坐标都是2;过点

B(-1,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L上所有点的横坐标都是-1.由此得到的规律是:?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都相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都相同.

20. (1) (5分)画出△A′B′C′和△A〞B〞C〞,并写出A〞的坐标。

(2) (3分)△A〞B〞C〞的面积3.

21.(1) (3分) (2) (5分)

解:如答图,AB交y轴于点D(0,1),

则得S△ABC=S△ACD+S△BDC=1

2

×4×(3-1)+

1

2

×4×│-2-1│=4+6=10.

22.A(4,3)P(-4,-3) B(3,1)Q(-3,-1) C(1,2)R(-1,-2) (每点1分)

N(-a,-b)(2分)

A(2,2).B(-2,-1).C(3,-2),面积9.5平方单位23.(1) (-7,4) (4分)

(2) 5X4=20(4分)

24.(1)(2,0)(3分)

(2)画图3分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答题卡.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连江兴海学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 八年级物理答题卡 (完卷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8分,)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 1 分,共25 分) 1、 2、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5、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班级:八年( )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座号___ 密 封 线

9、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4、________ 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3分) 答: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1、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 (2)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4、(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8分,共14分) 1、一个边长为0.1 m3、密度是0.6×103 kg/m3的正方体木块,浸没在水中。 求:(1)木块的质量是多少?(2)木块的重力是多少?(3)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函数x x y -=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2≠x B .2≥x C .2≤x D .2>x 2.下列曲线中不能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 3.将一次函数32-=x y 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8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A .52-=x y B .52+=x y C .82+=x y D .82-=x y 4.若一次函数b ax y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 .0<+b a B .0>-b a C .0>ab D .0>m k D .0,0<-ax x 的解集是 A .1->x ` B .1-x D .2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 【新教材】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1.1 平面上点的坐标 第1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序实数对的概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横轴、纵轴、原点等. 2.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写出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一点的坐标.已知点的坐标,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 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现实生活中表示物体位置的例子,理解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2.学会用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入有序实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与数学的发展之间有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在坐标

平面内描出点. 【难点】 理解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坐标轴上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如果让你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你会怎么说? 生甲:我在第3排第5个座位. 生乙:我在第4行第7列. 师:很好!我们买的电影票上写着几排几号,是对应某一个座位,也就是这个座位可以用排号和列号两个数字确定下来.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在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们根据一个物体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数量来表示这个物体的位置,这两个数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实数对来表示,但是,如果(5,3)表示5排3号的话,那么(3,5)表示什么呢? 生:3排5号. 师:对,它们对应的不是同一个位置,所以要求表示物体位置的这个实数对是有序的.谁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呢? 生:用一个有序的实数对来表示. 师:对.我们学过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有序实数对是不是也可以和一个点对应起来呢? 生:可以. 教师在黑板上作图:

沪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

本讲整理了八年级上学期的四个章节内容,重点是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及应用、正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及几何证明,难点是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及几何证明中需要添加辅助线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推论的综合运用,希望通过本节的练习,可以帮助大家把整本书的内容串联起来,融会贯通,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次根式的 性质 解法 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 配方法 平行向量 因式分解法 实际问题 应用 二次根式的加减 二次根式的乘除 混合运算 最简二次根式 有理化因式和分母有理化 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运 算 一元二次方程 开平方法 公式法 平行向量 根的判别式 根的情况 期末复习 内容分析 知识结构

【练习1】 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1 5 B .5 C .0.5 D .50 【难度】★ 【答案】 【解析】 函数的定义域和求 函数值 定义 依据 函数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演绎推理 几何证明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及逆定理 角的平分线定理及逆定理 正比例函数概念、 图像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概念、图像和性质 正反比例函数综合运用 命题 实际问题 变 量与 常 量 点的轨迹 函数的常用表示法: 解析法 列表法 图像法 公理 定理 逆命题 逆定理 选择题

【练习2】若一元二次方程2210 ax x -+=有两个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 A.1 a≥B.1 a≤C.1 a≤且0 a≠D.01 a <≤ 【难度】★ 【答案】 【解析】 【练习3】如果正比例函数图像与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一个交点的坐标为(2,3),那么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 A.(-3,-2)B.(3,2)C.(2,-3)D.(-2,-3) 【难度】★ 【答案】 【解析】 【练习4】下列命题中,哪个是真命题() A.同位角相等 B.两边及其中一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 D.若PA PB =,则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难度】★ 【答案】 【解析】 【练习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ABC中,∠C=∠A-∠B,则△ABC为直角三角形 B.在△ABC中,若∠A:∠B:∠C=5:2:3,则△ABC为直角三角形 C.在△ABC中,若 34 55 a c b c == ,,则△ABC为直角三角形 D.在△ABC中,若::2:2:4 a b c=,则△ABC为直角三角形【难度】★ 【答案】 【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为了防止交通事故,交通管理部门制定了许多交通规则,下列规则中,为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的是() A.酒后不准驾驶车辆 B.车辆快速行驶要保持车距 C.车辆要靠右侧行驶 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不得驾驶大型客车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是用实验直接得到的一个科学的结论 B.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是一个科学的理论 C.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同时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 牛顿第一定律是理论推出的,所以不一定是正确的 3.如图1所示,牧童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 B.绳拉人的力与牛拉绳的力 C.牛的重力与地对牛的支持力 图1 D.牛的重力与牛对地面的压力 4.如图2所示各事例中的物体,使用时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5.如图3(a)所示,有一玻璃器皿,在其侧面的高、中、低部,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孔封住,然后往器皿中加入水,使水面高过最上面的孔,观察三张橡皮膜越往下突起越大,如图5(b)所示。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A.为什么在不同位置橡皮膜的凸起程度不同? B.橡皮膜所受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C.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D.液体压强与橡皮膜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6.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4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关于这几幅实验插图,其中错误的是( ) A.甲图,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乙图,帕斯卡定律,液压千斤顶的原理 C.丙图,盆景自动供水装置利用了大气压强使盆景内的水位保持不变 D.丁图,煤气灶点燃煤气后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 乙图4 丙丁 图3 物理试题第2 页共10 页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将下列各题中唯一正确 的答案代号A 、B 、C 、D 填到本题后括号内) ? 1.如果a 为任意实数,下列根式一定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2.下列式子中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3x-5 B .y=2x C .y=25x D . 3.直线y=x-2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 ) A .(2,0) B .(-2,0) C .(0,-2) D .(0,2) A .2-3之间 B .3-4之间 C .4-5之间 D .5-6之间 5.为了更好地迎接庐阳区排球比赛,某校积极准备,从全校学生中遴选出21名同学进行相 应的排球训练,该训练队成员的身高如下表: 则该校排球队21名同学身高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单位:cm )( ) 学校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A.185,178 B.178,175 C.175,178 D.175,175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D=2,∠DCE是正方形ABCD的外角,P是∠DCE的角平分线CF上任意一点,则△PBD的面积等于() A.1 B.1.5 C.2 D.2.5 8.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边AC落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1,点C表示的数是3,负半轴上有一点B?,且AB?=AB,点B?所表示的数是() A.-2 B.C.-1 D. ()

A .x≥3 B .x≤3 C .x≤2 D .x≥2 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其面积标记为S 1,以CD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S 2,…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S 2016的值为( ) A .(2)2013 B .(2)2014 C .(12)2013 D .(12 )2014 12.我市某中学举办了一次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最后确定7名同学参加决赛,他们的决赛成绩各不相同,其中李华已经知道自己的成绩,但能否进前四名,他还必须清楚这7名同学成绩的 (填”平均数”“众数”或“中位数”) 13.如图,△ABC 的中位线DE=5cm ,把△ABC 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边BC 上的点F 处,若A 、F 两点间的距离是8cm ,则△ABC 的面积为 cm 2. 14.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 折叠,使顶点D 恰好落在AB 边上的点M 处,折痕为AN ,有以下四个结论①MN ∥BC ;②MN=AM ;③四边形MNCB 是矩形;④四边形MADN 是菱形,以上结论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填序号).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基础知识总结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十一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 1、各象限内点P(a ,b)的坐标特征: 第一象限:a>0,b>0;第二象限:a<0,b>0;第三象限:a<0,b<0;第四象限:a>0,b<0 2、坐标轴上点P(a ,b)的坐标特征: x轴上:a为任意实数,b=0;y轴上:b为任意实数,a=0;坐标原点:a=0,b=0 (说明:若P(a ,b)在坐标轴上,则ab=0;反之,若ab=0,则P(a ,b)在坐标轴上。) 3、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P(a ,b)的坐标特征: 一、三象限:a=b;二、四象限:a=-b 二、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点P(a ,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a ,-b); 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a ,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a ,-b) 三、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点P(x ,y)到x轴距离为∣y∣,到y轴的距离为∣x∣ 四、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 (1)横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直线垂直于x轴,平行于y轴; (2)纵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直线垂直于y轴,平行于x轴。 五、点的平移坐标变化规律 坐标平面内,点P(x ,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后的对应点为(x+a,y)或(x -a,y);点P(x ,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后的对应点为(x,y+b)或(x,y-b)。(说明:左右平移,横变纵不变,向右平移,横坐标增加,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小;上下平移,纵变横不变,向上平移,纵坐标增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小。简记为“右加左减,上加下减”) 第十二章一次函数 一、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自变量以整式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自变量以分式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数; 3、自变量以偶次方根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即被开方数≥0)的数; 自变量以奇次方根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4、自变量出现在零次幂或负整数次幂的底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底数不为0的数。(说明:(1)当一个函数解析式含有几种代数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各个代数式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公共部分; (2)当函数解析式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函数时,自变量取值范围除应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必须符合实际意义。) 二、一次函数 1、一般形式:y=k x+b(k、b为常数,k≠0),当b=0时,y=k x(k≠0),此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1) 一、选择题(共32分,每小题2分;1—13为单选题,14、15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不得分) 1、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A.质量B.密度C.体积D.温度 2、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了 A.实物的等大的倒立的实像B.实物的放大的倒立的实像C.实物的缩小的倒立的实像D.实物的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 3、下面的质量最接近5×107㎎的是() A.一只足球的质量B.一只老母鸡的质量C.一个学生的质量D.一头大象的质量 4、测绘图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A.100mm以外B.50mm以内C.略大于50mmD.恰为50mm 5、站在河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 A、鱼的虚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深; B、鱼的虚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浅 C、鱼的实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浅 D、鱼的实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深 % 6、270dm3的水结成冰后,体积() A.增大了27 dm3 B.减小了27dm3 C.增大了30dm3 D.减小了30dm3 7、A、B两个实心球,已知V A>V B,m BρB D.无法确定 8、把一块体积较大的冰放在一个容器中熔化,当冰全部化成水以后,可知() 】

A、变成水后质量和体积都减少了 B、变成水后质量和体积都未变化 C、变成水后质量未变,体积减少了 D、变成水后质量少了,体积未变 9、下列不属于磁性材料应用的实例是() A.DVD影碟B.电话磁卡C.电脑软盘D.磁悬浮列车 10、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10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 A.大于10g B小于10g C.等于10g D.无法确定 11、对于一只使用了多年的铅球来说,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B.体积C.密度D.形状 12、图9—1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由图可知,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 13、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A.星星在运动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地球在自转 D.大气密度分布不均匀,星光经过大气层时,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14、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中,能说明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铲用久了,会变薄B.博物馆门前铜像的手被人摸久了,会变小 C.秋风一吹,树上的叶片渐渐变少了D.屋檐下的石块,出现了“滴水穿石”的现象 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基本属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B.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C.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总是向着所看到的鱼的下方叉 D.将钢棒靠近小磁针的一端时,小磁针的这一端会远离钢棒,这说明钢棒一定有磁性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 分) 16、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现象,水中部分的铅笔看上去变粗了,这是因为圆柱形的

沪科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试卷- 1 - C 第12题图 E D C B A 谢桥中心学校第二学期期末文化素质测试 初中八年级数学试卷 一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6cm ,腰长为5cm ,它的面积为 . 2.关于x 的方程2(3)320m x m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 是 . 3.当x 时,. 4. 计算3)(3+= . 5.如图是某广告公司为某种商品设计的商标图案,图中阴影 部分为红色。若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都1,则红色的面积是 5 . 6.如果1x 、2x 是方程0132=+-x x 的两个根,那么代数式12(1)(1)x x ++的值是 . 7.一组数据5,-2,3,x ,3,-2若每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8.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44x -= . 9.已知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5cm 和8cm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______ cm 2. 10.梯形的上底为3cm ,下底长为7cm ,它的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的比是 . 二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图,□ABCD 中,∠C=108°,BE 平分∠ABC,则∠ABE 等于 ( ) A.18° B.36° C.72° D.108° 校名 年级 班级 姓名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八年级数学试卷- 2 - 12.如图,在一个由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 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比是 ( ) A. 3 :4 B.1 :2 C. 9 :16 D. 5 :8 13.一元二次方程2460x x --=经过配方可变性为 ( ) A.2(2)10x -= B.2(2)6x -= C. 2(4)6x -= D. 2(2)2x -= 14.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6、8、10,那么它最长边上的高为 ( ) A. 6 B. 2.4 C. 4.8 D. 8 15. 已知a 、b 为实数,4a =,则b a 的值等于( ) A.8 B.4 C.12 D.64 16.为筹备班级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最 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加权平均数 17.已知一组数据1,2,4,3,5,则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平均数是3 B.中位数是4 C.极差是4 D.方差是2 18. ( ) C. D. 19.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x kx +-=的根的情况是 (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没有实数根 D. 无法确定 20.已知0和1-都是某个方程的解,此方程可能是 ( ) A.012=-x B. 1+=x x C.02=-x x D.0)1(=+x x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全册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4)一定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点P 在第二象限内,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 的坐标为 ( ) A.(-4,3) B.(-3,-4) C.(-3,4) D.(3,-4) 3.一次函数y=﹣2x ﹣3不经过 (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下列图形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 ) 5.函数y= 2 1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 ] A .x ≠2 B. x <2 C. x ≥2 D. x >2 6在△ABC 中,∠A ﹦31∠B ﹦51 ∠C ,则△ABC 是 (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7.如果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且与y 轴负半轴相交,那么( ) A. k ﹥0,b ﹥0 B. k ﹥0,b ﹤0 C. k ﹤0,b ﹥0 D. k ﹤0, b ﹤0 8.如图,直线y ﹦kx ﹢b 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则不等式kx ﹢b ﹥0的解集是( ) A. x ﹥-2 B. x ﹥3 C. x ﹤-2 D. x ﹤3 )

9.如图所示, OD=OB,AD ∥BC,则全等三角形有()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 10. 两个一次函数y=-x+5和y=﹣2x+8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 A.(3,2) B.(-3,2) C.(3,-2) D.(-3,-2)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通过平移把点A(2,-1)移到点A’(2,2),按同样的平移方式,点B(-3,1)移动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 12.如图所示,将两根钢条A A’、B 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 A’、B B’可以绕着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则A’ 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 B’的理由是. 13.某地雪灾发生之后,灾区急需帐篷。某车间的甲、乙两名工人分别同时生产同种帐篷上的同种零件,他们一天生产零件y(个)与生产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①甲、乙中先完成一天的生产任务;在生产过程中,因机器故障停止生产小时。 《 ②当t=时,甲、乙生产的零件个数相等。 14.如图所示,△ABC中,BD、CD分别平分∠ABC和外角∠ACE,若∠D﹦240,则∠A﹦. { 三、(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得分评卷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

2. D 3. B 4. C 6. B 7. A 8. 分析:这小包衣物落下时,在水平方向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和列车相同的速度,所以这小包衣物将落在乘客的头上。 答案:此题应选C。9. 此题应选D。 10. 分析:货物受重力和起重机钢绳的拉力作用。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货物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时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大小不变,钢绳的拉力在三种情况下也就一样大。答案:此题应选D。11. C 填空题 1. 3,2,1 2. 5×103,等于,大于,小于,等于, 3. 5、2N;减速;3N 4. 合力为零 5. 1/2mg 6. 相同解析:合力是针对力的作用效果而言的,是指“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一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一个物体所受合力为零,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能改变的。 7. 拔河比赛过程中,甲.乙两班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属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故其合力之差200N,方向与较大力相同水平向东。 实验题 1. (1)没有考虑到桌面是粗糙的,木块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2)应使桌面尽量平滑或在桌面上再放上一块光滑的玻璃板; 2. (1)在水平面上具有相同的速度(2)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不同(3)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越远。(4)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控制变量法。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这一特定条件下物体运动规律,在这一条件下,原来静止的物体,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试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计算题 1、因为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则其在水平方向必然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在水平方向上车所受到的力只有摩擦阻力和牵引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两个力必然大小相等。所以:F=f=0.02G=0.02mg=0.02×8×103kg×10N/kg=1600N。 2、这是一个同一直线二力的合成问题。首先我们来计算竖直向上的两个力的合力。F H =F1+F2=400N+400N=800N。竖直向下的力只有一个,也就是重力。G=mg=100kg×10N/kg=1000N。因为竖直向上的拉力小于石块的重力,所以这两个人不能将石块抬起来。这样石块必然保持静止。所以其在竖直方向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拉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也就是这个石块对地面的压力为1000N—800N=200N。因此地面对石块的支持力也是200N。 3. 物体B一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它们分别是:重力G B,方向竖直向下;A对B的摩擦力 f AB,方向竖直向下;墙对B的摩擦力f墙B,方向竖直向上。受力示意图如图6-3所示。关系式:f AB+G B=f墙B 综合题 1. (1)阻碍:惯性(2)0.6-0.7s(3)汽车行驶速度(4)雨雪天路滑, 汽车所受摩擦力减小,在相同车速的情况下,汽车刹车后滑行距离变大,汽 车较难停下来,因此为安全起见,要减速慢行. 2. (1)空气阻力的作用(2)在没有空气阻力的作用时,地面上的任何 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3)还可能与受阻的面积大小有关 (4) 物体的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多少有关.因质量是恒量,同一物体的 质量与它所在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所以这个飞行器从地球到月球,其惯性大小不变. 物体的重力是个变量,这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为 答 C 3. C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沪科版中学生八年级达标测试卷。 全套试卷共6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十六单元使用 2. 第十七单元使用 3. 第十八单元使用 4. 第十九单元使用 5. 第二十单元使用 6. 期末检测卷 第16章达标检测卷 (15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 m 3 B .18m C .3m 2 D .(2m )2+1 2.若要使代数式 -x x +1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1 C .x ≤0且x ≠-1 D .x >-1 3.二次根式-a 3化简的结果是( ) A .-a -a B .a -a C .-a a D .a a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4-2= 2 B. 20 2 =10 C.2×3= 6 D.()-32=-3 5.设a =6-2,b =3-1,c = 2 3+1 ,则a ,b ,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c >b >a B .a >c >b C .b >a >c D .a >b >c 6.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四题: ①16a 4=4a 2;②3a -2a =a ;③a 1a =a 2·1 a =a ;④5a ×10a =5 2a ,其中做错的题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表示实数a 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 -4)2+(a -11)2的结果为( ) (第8题) A .7 B .-7 C .2a -15 D .无法确定 8.若3的整数部分为x ,小数部分为y ,则3x -y 的值是( ) A .3 3-3 B. 3 C .1 D .3 9.若三角形的面积为12,一条边的长为2+1,则这条边上的高为( ) A .12 2+12 B .24 2-24 C .12 2-12 D .24 2+24 10.观察下列等式:①1+112+122=1+11-11+1=112 ;②1+122+132=1+12-1 2+1 =116 ;③1+132+142=1+13-13+1=1112 .根据上面三个等式提供的信息,请猜想1+142+1 5 2 的结果为( ) A .114 B .115 C .119 D .11 20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1.不等式(1-3)x >1+3的最大整数解是________. 12.计算:(2+3)2-24=________. 13.一个底面为30 cm ×30 cm 的长方体玻璃容器中装满水,现将一部分水倒入一个底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全册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4)一定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点P 在第二象限内,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 的坐标为 ( ) A.(-4,3) B.(-3,-4) C.(-3,4) D.(3,-4) 3.一次函数y=﹣2x ﹣3不经过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下列图形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 ) 5.函数y= 2 1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x ≠2 B. x <2 C. x ≥2 D. x >2 6在△ABC 中,∠A ﹦31∠B ﹦51 ∠C ,则△ABC 是 (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7.如果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且与y 轴负半轴相交,那么( ) A. k ﹥0,b ﹥0 B. k ﹥0,b ﹤0 C. k ﹤0,b ﹥0 D. k ﹤0, b ﹤0 8.如图,直线y ﹦kx ﹢b 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则不等式kx ﹢b ﹥0的解集是( ) A. x ﹥-2 B. x ﹥3 C. x ﹤-2 D. x ﹤3

9.如图所示,OD=OB,AD∥BC,则全等三角形有()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10. 两个一次函数y=-x+5和y=﹣2x+8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 A.(3,2) B.(-3,2) C.(3,-2) D.(-3,-2)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通过平移把点A(2,-1)移到点A’(2,2),按同样的平移方式,点B(-3,1)移动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 . 12.如图所示,将两根钢条A A’、 B 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 A’、 B B’可以绕着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则A’ 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 B’的理由是 . 13.某地雪灾发生之后,灾区急需帐篷。某车间的甲、乙两名工人分别同时生产同种帐篷上的同种零件,他们一天生产零件y(个)与生产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①甲、乙中先完成一天的生产任务;在生产过程中,因机器故障停止生产小时。 ②当t=时,甲、乙生产的零件个数相等。 14.如图所示,△ABC中,BD、CD分别平分∠ABC和外角∠ACE,若∠D﹦240,则∠A﹦ . 三、(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5.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2,5)和(-1,-1)两点。 (1)在给定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2)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得分评卷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沪科版) 致同学: 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试卷中提供了124分的题目。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给定的题材中根据要求选择其中的一些题目做答,答错不扣分。如果您答对的题目超过了限定的分数,考试成绩也一律以限定的分数为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祝您成功。 卷(一)双基知识部分(满分为7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一个最佳答案写在下面的答题卡上。 (您可以在12道题中自由选择10道做答。每题3分,满分为30分) 1、在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的科学巨人为后人留下的财富是 A、运动的三大定律 B、物理定律、物理公式和实验设备 C、经典物理学理论 D、知识宫殿、探究方法和科学精神 2、铅球投掷中测量距离应选用 A、20m的皮尺 B、1m刻度尺 C、300cm卷尺 D、三角板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第一航天人杨利伟在运动的飞船内相对于下列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工作舱 4、小华从家中到学校通常需步行10分钟,则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最接近于 A、5m B、50m C、500m D、5000m 5、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出一种人眼睛看不到的光-----红外线。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分别按不同的键,就能控制电视机进行选台、调节音量、改变色彩的浓淡等等。但有时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侧面的墙壁和天花板等,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 A、直线传播现象 B、反射现象 C、折射现象 D、色散现象 6、下面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情况,做法正确的是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7、农民在清除黄豆中的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斜面滚下桌面,而砂粒都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由于 A、砂粒比黄豆重 B、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所受到的滚动摩擦大 C、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滚落 D、砂粒比黄豆对桌面压力大 8、水中游的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种能飞行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考试范围:沪科版八上全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下面四个交通标志图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点A 在y 轴的右侧,x 轴的下方,距离每个坐标轴都是2个单位长度,则点A 的坐标是( ) A .()2,2 B .()2,2- C .()2,2-- D .()2,2-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2,4 B .3,5,8 C .5,5,11 D .4,9,6 4.函数y = 1 x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全体实数 C .x ≤1 D .x >1 5.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内错角相等 C .同旁内角互补 D .同位角相等 6.如图,OP 平分∠AOB ,PC ⊥OA 于C ,点D 是OB 上的动点,若PC =6cm ,则PD 的长可以是( ) A .3cm B .4cm C .5cm D .7 cm 7.若实数m 、n 满足等式︱m ?2︱+4n -=0,且m 、n 恰好是等腰△ABC 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 的周长是( )

A .12 B .10 C .8 D .10或8 8.如图,∠ACB =90°,AC =BC ,AD ⊥CE ,BE ⊥CE ,若AD =3,BE =1,则DE =( ) A .1 B .2 C .3 D .4 9.如图,在射线OA ,OB 上分别截取OA 1=OB 1,连接A 1B 1,在B 1A 1,B 1B 上分别截取B 1A 2=B 1B 2,连接 A 2 B 2,…按此规律作下去,若∠A 1B 1O =α,则∠A 10B 10O =( ) A .10 2 α B .9 2 α C . 20α D . 18 α 10.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路线从A 地前往B 地,甲车以a 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途中出现 故障后停车维修,修好后以2a 千米/时的速度继续行驶;乙车在甲车出发2小时后匀速前往 B 地,比甲车早30分钟到达.到达B 地后,乙车按原速度返回A 地,甲车以2a 千米/时的速度返回A 地.设甲、乙两车与A 地相距s (千米),甲车离开A 地的时间为t (小时),s 与t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a =40;②甲车维修所用时间为1小时;③两车在途中第二次相遇时t 的值为5.25;④当t =3时,两车相距40千米,其中不正确的个数为(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沪科版中学生八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6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二章使用(1份) 2. 第三章使用(1份) 3. 第四章使用(1份) 4. 第五章使用(1份) 5. 第六章使用(1份) 6.期末检测卷(1份)

第一、二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 km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 dm 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 cm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m 2.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 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 cm、20 cm和22 cm等型号。“型号20 cm”指() A.锅身的直径是20 cm B.锅身的周长是20 cm C.锅身的横截面积是20 cm D.锅的容积是20 cm 3.小明同学骑自行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旁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小明同学的自行车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 C.新华大街D.天上飞过的小鸟 (第4题图) 4.国产“歼—15”舰载机从航空母舰“辽宁号”上起飞,如图所示,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航空母舰B.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 C.海岸D.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 5.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后,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前,通常要做的工作是() A.对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B.准备器材收集证据 C.评价收集到的证据D.提出新的探究问题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试卷【期末测试卷】4613

— 121 — 29 2 9 5 x+6 3 安徽 沪科八年级数学( 下册) 期末综合检测卷 满分:150 分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4 分?满分40 分) 1. 式子 1 有意义的条件是( ) A.x>-6 且 x≠0 B.x≥-6 且 x≠0 C.x>-6 D.x≥-6 2.已知 x = 1 是方程 x2 -2x+c = 0 的一个根?则实数 c 的值是( ) A.众数是90 分B.中位数是95 分C.平均数是95 分D. 方差是15 9.如图?在△ABC 中?CE 平分∠ACB?CF 平分∠ACD?且 EF∥BC 交 AC 于 M?若 CM = 5?则 CE2 +CF2 等于( ) A.75 B.100 C.120 D.125 第9 题图 第10 题图 10.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 = 5?AD = 3?矩形内部有一动点 P 满足 16.解方程:2x2 -4x-30 = 0. 四、( 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8 分?满分16 分) 17.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是2?D?E 分别为 AB?AC 的中点?连接 CD?过点 E 作 EF∥DC 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F. (1) 求证:四边形 CDEF 是平行四边形? A.0 B.-1 C.1 D.2 3.下列长度的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S△PAB = 1 S 矩形ABCD ?则点 P 到 A?B 两点的距离之和 PA +PB 的最小 (2) 求四边形 CDEF 的周长. A.5?6?7 B.0.4?0.5?0.6 C.1.8?2.4?3 D. 3 ?2? 值为( ) A. B. C.5 D. 4.若一元二次方程 x2 -8x-3×11 = 0 的两根为 a?b?且 a>b?则 a-2b 的值为( ) A.-25 B.-19 C.5 D.17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满分20 分) 11.化简: = .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 3 +3 2 = 5 5 B. 8 = 4 2 12.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 +2x+1 =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C. 2 ×( 3 + 5 ) = 6 + D. 12 ÷( 3 - 2 ) = 2+ 13.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 = 1?BC = 1?CD = 2?DA = 6 ?且 6.如图所示是一段楼梯?高 BC 是 5 m?斜边 AB 是 13 m?如果在楼梯上铺地毯?那么至少需要地毯( ) A.15 m B.16 m C.17 m D.18 m 第6 题图 第7 题图 7.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DAF = 25°?AF 交对角线 BD 于点 E?那么∠BEC 等于( ) A.45° B.60° C.70° D.75° 8.在“ 经典诵读” 比赛活动中?某校 10 名学生参赛成绩如图所示. 对于这10 名学生的参赛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 = 90°?则四边形 ABCD 的面积是 . 5 10 34 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