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剂工艺流程图

合集下载

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包衣片指压制片(常称片心)外面包有衣膜 的片剂。 按照包衣物料或作用的不同,可分为: 糖衣片(sugar coated tablets) ; 薄膜衣片(film coated tablets) ; 肠溶衣片(enteric coated tablets)等。
如牛黄解毒片、 银黄片、 盐酸黄连素片、 呋喃妥因片等。
混合方式与设备
实验室的混合方式:搅拌、研磨、过筛。 大批量生产时的混合方式:
搅拌和容器旋转方式。
(五)分剂量
分剂量是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按 剂量要求分装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目测法、重量法、 容量法。
散剂的质量检查
1)均匀度 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 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 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色泽,无 花纹、色斑。
第三节 颗粒剂
颗粒剂(Granules)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 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一般按其在 水中的溶解度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 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
颗粒剂是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 饮入,应用和携带比较方便,溶出和吸收 速度较快。
颗粒剂的特点
(1)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 均较少;
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药物
粉碎 过筛 混合
造粒
压片
散剂 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
固体制剂的体内吸收途径
口服给药
崩 解
溶解
血 液 循
生物膜 环
剂型 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 散剂 混悬剂 溶液剂
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吸收路径
崩解或分散 溶解过程
+
+
+
+
-
+
-
+
-
+
-

颗粒剂工艺流程图及生产管理要点

颗粒剂工艺流程图及生产管理要点

颗粒剂(冲剂)工艺流程图及生产管理要点》(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药业有限公司GMP培训教材《颗粒剂(冲剂)工艺流程图及生产管理要点》颗粒剂(冲剂)工艺流程图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生产管理要点:1.备粒室1.1.备料室的洁净度级别与生产要求一致,并有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的有效设施,也不得作为通路。

1.2.按批生产指令或批包装指令分别备料。

生产用原辅料及包装材料应分设备料室。

1.3.领取的物料均应有合格证或检验合格报告书,并同时核对物料的品名、批号、规格、数量等应相符。

1.4.根据不同性质物料,分别配备不同有效设施。

如垫货板、货架、货柜、货框等。

贵细药、毒麻药或标签等物料应入柜上锁。

1.5.备料室内物料均应有明显标志,并做到物料领发记录准确,手续齐全。

1.6.车间生产剩余物料,应检查质量,封口,包装完好后退库。

2.生产前准备2.1.原料、辅料、中间产品使用前需核对品名、规格、批号、厂牌和数量,并目检、过筛,液体应过滤。

2.2.处理后的原辅料应在容器内外附有标志,写明品名、规格和重量,做好记录。

2.3.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容器,应符合要求,并采用双层包装,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2.4.其它各项要求见通则3.生产过程3.1.配料3.1.1.浸膏应贮藏在洁净的容器中,并附合格证。

3.1.2.配料前先核对原料或浸膏和辅料品名、数量、规格、批号、生产厂,应与检验合格报告书相符。

配料计算、称量及投料应复核,操作者及复核者均应在记录上签名。

3.1.3.粘合剂的温度、浓度等技术参数应符合工艺要求。

3.2.制粉和制软材3.2.1.喷雾干燥制粉3.2.1.1.在浸膏中逐渐加入辅料或粘合剂,调节到适合喷雾干燥的相对密度。

3.2.1.2.按工艺要求制定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排风温度、雾化器的高速离心转速和加料器流量,并记录。

3.2.1.3.控制喷雾塔内温度,防止产生粘壁现象,并控制水分在规定范围内。

实验三、散剂、颗粒剂和片剂的制备

实验三、散剂、颗粒剂和片剂的制备
• 将淀粉置于100-105℃条件下干燥1 h,称为 淀粉的活化,得到干淀粉,可作为崩解剂。
• 内加法:将活化后的淀粉加至制颗粒前,可 使片剂的崩解发生在颗粒内部。
• 外加法:将活化后的淀粉加至干颗粒,混匀 后压片,可使片剂在颗粒间发生崩解。 • 通常外加崩解剂量占崩解剂总量的25%-50%, 内加崩解剂量占崩解剂总量的50%-75%(崩 解剂总量一般为片重的5%-20%)。
二、基本原理
(1)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 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其主要制备过程是:粉碎、 过筛、混合;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包装 与贮存的重点是防潮。 (2)颗粒剂:系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 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其主要特征是可以直 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饮用,应用和携带 方便,溶出和吸收速度较快。
普通压制片
5
(3)制备方法
一、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
药物 粉碎 过筛 混合 造粒 压片 片剂
散剂
颗粒剂
胶囊剂
片剂的制备方法按制备工艺分类为两大类或四小类:
湿法制粒压片法 制粒压片法
干法制粒压片法
粉末(结晶)直接压片法
直接压片法
半干式颗粒(空白颗粒)压片法
二、湿法制粒压片工艺流程图
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注意细节一:软材的制备
(4)片剂的质量检查
• (一)外观性状
• (二)片重差异:称取20片药片的重量,然后分别将每片称重,进行片重差 异检查:片重<0.3 g的,差异限度<±7.5%;片重>0.3 g的,差异限度<±5%; 其中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限度的1倍。 • (三)硬度和脆碎度:脆碎度仪的使用:每次试验取供试品若干片使精密称 定其总重量约为6.5 g;放入脆碎度仪中,开启电源,转速:25 rpm,4 min 共100 转后,取出后供试片不得出现断裂、龟裂或粉碎现象;再次精密称重 去处粉末后的片剂,计算片剂的减失重量不得超过1%。

03颗粒剂工艺规程(通则)

03颗粒剂工艺规程(通则)

山西仁源堂药业有限公司目的:为使颗粒剂生产程序规范、科学,确保颗粒剂产品质量,特制定此规程。

范围:适用于颗粒剂生产全过程。

职责:生产技术部经理、车间主任、工艺员、生产岗位操作工人?内容:目录:生产工艺流程(附质量控制要点)┉┉┉┉┉┉┉┉┉┉┉┉┉┉┉┉┉┉┉┉┉┉2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5 处方和依据┉┉┉┉┉┉┉┉┉┉┉┉┉┉┉┉┉┉┉┉┉┉┉┉┉┉┉┉┉┉┉┉11 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附设备管理)┉┉┉┉┉┉┉┉┉┉┉┉┉┉┉┉11 技术安全、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13 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14 包装要求、标签、说明书与贮存方法┉┉┉┉┉┉┉┉┉┉┉┉┉┉┉┉┉┉┉┉┉15 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16 成品、半成品、原辅料的质量标准、消耗定额和技术指标┉┉┉┉┉┉┉┉┉┉┉┉16 中间品、成品检查方法和控制┉┉┉┉┉┉┉┉┉┉┉┉┉┉┉┉┉┉┉┉┉┉┉┉16 颗粒剂产品审批文号及执行标准┉┉┉┉┉┉┉┉┉┉┉┉┉┉┉┉┉┉┉┉┉┉┉171、颗粒剂工艺流程(附颗料剂生产质量控制要点)1.1根据生产指令和工艺规程编制生产作业计划1.1.1收料、来料验收(化验报告、数量、装量、包装、质量)1.1.2领料、挑选、过筛、粉碎1.1.3称量1.1.4提取1.1.5浸膏1.1.6混合制料(干法、湿法、直压)1.1.7干燥1.1.8整粒、总混(颗粒取样化验含量、水分,检查色泽均匀度)1.1.9分装(检查铝箔质量、热塑密度)1.1.10外包装(检查成品外观、数量、质量)1.1.11入库1. 2 颗粒剂工艺流程图(附质量控制要点)附录1、工艺流程图附2:颗粒剂生产质量按制要点2、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2.1生产操作注意事项:2.1.1生产技术部生产调度员根据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结合实际,编制生产顺序和进度安排。

造粒车间工艺流程图

造粒车间工艺流程图

造粒车间工艺流程图引言概述:造粒车间是制药工厂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用于将原料粉末转化为颗粒状物料,以便后续制剂制备和包装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造粒车间的工艺流程图,包括原料准备、造粒过程、干燥、筛分和包装等五个部分。

一、原料准备:1.1 原料检查与筛选:对原料进行外观、含水率、粒度等方面的检查,确保原料符合要求。

1.2 原料称量:按照配方比例准确称量所需原料,确保配方的准确性。

1.3 原料混合:将准确称量的原料进行混合,以确保每个颗粒中含有相同比例的各种原料。

二、造粒过程:2.1 研磨:将混合的原料进行研磨,使其颗粒大小均匀。

2.2 湿法造粒:将研磨后的原料与粘结剂混合,通过加水或其他溶剂形成粘稠的糊状物料,然后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

2.3 干法造粒:将研磨后的原料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无需添加粘结剂。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原料,如易溶于水的物质。

三、干燥:3.1 湿法造粒后的干燥:将湿法造粒得到的颗粒通过烘箱或流化床干燥机进行干燥,去除颗粒中的水分,使其达到所需含水率。

3.2 干法造粒后的干燥:将干法造粒得到的颗粒通过烘箱或流化床干燥机进行干燥,去除颗粒中的残留溶剂或水分。

四、筛分:4.1 粗筛:将干燥后的颗粒进行粗筛,去除过大或不符合要求的颗粒。

4.2 精筛:将经过粗筛的颗粒进行精细筛分,确保颗粒的大小均匀。

4.3 回收:将筛分出的颗粒进行回收,以减少浪费。

五、包装:5.1 包装准备:准备好包装容器、标签和其他必要的包装材料。

5.2 包装操作:将经过筛分的颗粒按照规定的装量进行包装,确保每个包装单位的重量准确。

5.3 包装封口和标签贴附:将包装好的颗粒进行封口,并在包装上贴上标签,标明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

结论:造粒车间的工艺流程图涵盖了原料准备、造粒过程、干燥、筛分和包装等五个部分。

通过严格按照流程图进行操作,可以确保造粒过程的准确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合理的工艺流程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 第八章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及膜剂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 第八章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及膜剂

三、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物料
粉碎 过筛 混合
制软材
制粒
干燥
整粒
质量检查
分剂量
颗粒剂
湿法制粒
制软材(捏合):药物+辅料
润湿剂 粘合剂
软材 制湿颗粒:通过筛网挤出制粒 湿颗粒干燥: 整粒:
一步制粒法:流化(沸腾)制粒,流 化制粒可在一台机器内完成混合、制 粒、干燥,因此称为 一步制粒法。
外观
水分
硬胶囊内容物<9.0% 装量差异 崩解度与溶出度
第五节 滴丸剂
一、定义: 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 基质加热溶化混匀后,滴入不相 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 成的小丸状制剂。
二、特点:
1、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率高。 2、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 受热时间短,可增加其稳定性。 3、容纳液态药物量大,可使液态药物固形化。 4、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吸收迅速、生物利 用度高。
三、滴丸剂常用基质 -不等温溶胶和凝较的互变形
水溶性基质
PEG类(PEG6000,PEG4000) 肥皂类(硬脂酸钠) 甘油明胶等。 脂溶性基质 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 植物油、虫蜡等

四、常用冷却液 1、水性冷却液:水、不同浓度的乙
醇等。 2、油性冷却液:液体石蜡、植物油、 二甲基硅油和其混合物等。
五、制备工艺

膜剂的一般处方组成: 主药 成膜材料(PVA等) 增塑剂(甘油、山梨醇等) 表面活性剂(Tween80) 填充剂(CaCO3、SiO2、淀粉等) 着色剂(色素、TiO2) 脱膜剂(液体石蜡)
制备方法:
1、匀浆制膜法-----PVA

(完整版)各制剂工艺流程图

(完整版)各制剂工艺流程图

各制剂工艺流程图1 、片剂生产工艺流程图2、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图3、胶囊剂生产工艺流程图4、合剂生产工艺流程图5、糖浆剂生产工艺流程图6, 丸剂生产工艺流程图2 、工艺流程说明2 . 1 、前处理工艺流程说明外购的药材经过挑、选、检、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后,川选药机或不绣钢洗药池,将药材上的泥土、灰尘洗净,根据不同品种的要求湿润,以达到提取、榨油、细粉的标准。

用J 六提取的药材,采取切割的方法切片,后经多层带式}气燥机干燥,中药粉碎机粉碎,筛分得到合格粒度的药材,送到净药库。

用J 屯榨油的药材,经多层带式干燥机干燥后,直接送去榨汕。

榨油前,按配方要求混合,用中药粉碎机粗碎,经蒸汽湿润后进入螺旋榨油机榨油,榨出的油经过过滤,再送到综合伟lJ 剂车间。

用一于细粉的药材切片,经多层带式十燥机十燥后,送到双扇灭菌柜灭菌,再用高效粉碎机组和震荡筛粉碎,筛分合格后包装,转入综合制剂车间。

2 . 2 、热回流提取工艺流程说明来自净药库的药材,按配方配料,加入乙醇,用热回流抽提机组进行第· 次醉提,过滤后剩余的药渣,加上辅料,再进行次水提,使有效成分尽量提出。

醇体液静置后过滤,除去杂质,减压浓缩,回收乙醉,并得到醇提浸膏。

水提液静置后过滤,除去杂质,减压浓缩,并得到水提浸膏。

将醇提浸膏与水提浸膏混合,采用可倾式反应锅浓缩,得到稠浸膏,用周转桶送到综合制剂车间。

2 .3 、片剂工艺流程说明原料和辅料经过粉碎过筛,达到要求细度后,按配方称取配料。

配制好的物料,根据需要混合制粒、干燥、整粒、总棍后,再压片、包衣、抛光,经检验合格,按规定包装,送入成品库房。

2 . 4 、合剂工艺流程说明原料和辅料按处方称量后,加入纯化水配制成药液,经力热煮沸、冷却、过滤后,再灌装和轧盖,经过蒸汽检漏、晾瓶、灯检、贴签,检验合格后,装箱送入成品库房。

2 . 5 、糖浆剂工艺流程说明将原料和辅料按处方称量后,加入纯化水配制成药液,经力热煮沸、冷却、过滤、调整浓度后,再灌装和轧盖,经过幻检、贴签,检验合格后,装箱送入成品库房。

第五章 颗粒剂的制备技术

第五章 颗粒剂的制备技术
(2)羟丙基纤维素( hydroxypropylcellulose,HPC)
羟丙基纤维素系纤维素的羟丙基醚化物,易溶于冷水,可做湿法制粒、 粉末直接压片的粘合剂。
(3)羟丙甲纤维素 ( hydroxypropylmethyl cellulose,HPMC)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系纤维素的羟丙甲基醚化物,易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 常用浓度为 2% ~10%)。
可用于遇水易分解的药物,也可用于遇水粘性太大的药物。随着乙醇浓度的 增大,湿润后所产生的粘性降低,因此,醇的浓度要视原辅料的性质而定,一般为 30%-70%。
中药浸膏片常用乙醇做湿润剂,但应注意迅速操作,以免乙醇挥发而产生强 粘性团块。
实用文档
2.粘合剂 1) 淀粉浆
淀粉浆是片剂中最常用的粘合剂,常用8%~15%的浓度,并以10%淀粉 浆最为常用;淀粉浆的制法主要有煮浆和冲浆两种方法,都是利用了淀粉能 够糊化的性质。
第二节颗粒剂的制备颗粒剂的制备技术工艺流程一制粒常用辅料填充剂润湿剂黏合剂芳香可溶性淀粉蔗糖粉糊精乳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和木糖醇无机盐类纯水乙醇淀粉浆pvp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基纤维素hp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丙稀酸树脂聚乙二醇25明胶溶液5070蔗糖溶液甜味剂芳香剂天然色素合成色素11制粒常用辅料填充剂填充剂主要作用
4)明胶(gelatin)
溶于水形成胶桨,其粘度较大,制粒时明胶溶液应保持较高温度,以防止胶凝 ,缺点是制粒物随防置时间变硬。
适用于松散且不易制粒的药物以及在水中不需崩解或延长作用时间的口含片等 。
5)聚乙二醇 ( polyethylene glycol,PEG)
根据分子量不同有多种规格,其中PEG4000,PEG6000常用于粘合剂。PEG溶 于水和乙醇中,制得的颗粒压缩成形性好,片剂不变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