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18课 丝绸之路的开辟(教学方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18课丝绸之路的开辟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18课丝绸之路的开辟

第18课丝绸之路的开辟第16课丝绸之路的开辟教学目标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指导活动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师:(胡萝卜、洋葱、核桃实物情景导入)同学们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吗?(生答)知道为什么称“胡-”“洋-”吗?它们是从哪儿传来的?知道西域和中原的道路是怎样开通的吗?张骞通西域以后就形成了一条中西方交往的道路。

这条道路在我国历史上叫什么呢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域,踏上丝绸之路,了解在那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师:(展示课题)明确目标师:是张骞勇敢的揭开了笼罩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神秘面纱,开通了西域和中原的道路。

张骞通西域后就形成了一条沟通东西方交往的丝绸之路。

因此“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目标。

同学们还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但老师确立的目标同学们必须完成。

(展示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师:是张骞首先打通了中原同西域的通道,那么西域是指什么地方哪?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小字内容及图片,思考西域主要指的是哪些地方,想象西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师:(展示地图)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地图,你能否在地图上西域主要指的是哪些地方吗?生:(指图说明西域的地理位置)师:在你的想象中西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展示图片)(提示:两方面)生:物产丰富,人物衣冠楚楚,彬彬有礼。

师:这是其文化丰富的一面,另一面哪?生:让人感受到那是个遥远的、陌生的、荒凉的地方。

师:而张骞毅然不顾这遥远、陌生、荒凉应召出使西域。

张骞有太多的经历,每个经历都是一个故事。

历史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3篇)

历史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3篇)

历史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3篇)历史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提出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且学会与同学共同交流解决。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让学生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

2、有关丝绸之路的地图(示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我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路。

说说你们知道的路都有哪些?2、在这么多路之中,有一条有名的丝绸之路。

对丝绸之路,你们了解多少?3、学生交流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同桌或小组交流,个别介绍。

(点评: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4、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丝绸之路。

板书课题:丝绸之路二、质疑课题,自主阅读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丝绸之路是从哪里到哪里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张骞是怎么开辟丝绸之路的?……(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

)2、学生提问后,同位轻声读课文,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引导他们从刚才的提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3、同座位、小组交流筛选后的问题。

(不要求完全统一,确保学生个性化地阅读。

)4、带着问题学生自读自悟,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自己的体会做批注。

(点评:疑是思考的开始,问题是产生学习的起点。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教案丝绸之路

初中教案丝绸之路

初中教案丝绸之路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掌握丝绸之路的基本知识。

2. 能够分析丝绸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认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作用。

2. 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丝绸之路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增进民族间了解与友谊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张骞出使西域,开辟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2. 丝绸之路的影响:文化交流、商品贸易、宗教传播、民族融合。

3.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促进古代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加强东西方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丝绸之路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

5.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的影响。

6. 情感教育:强调丝绸之路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八、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整理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绘制丝绸之路示意图。

2. 撰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的心得体会。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丝绸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用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丝绸之路历史意义的理解深度。

丝绸之路的开启初中历史教案

丝绸之路的开启初中历史教案

丝绸之路的开启初中历史教案在整理历史教案之前,我们需要对丝绸之路进行深入了解。

丝绸之路,又称为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标志着东西方文明交流和经济发展的起点。

以下是一个涵盖丝绸之路开启的初中历史教案:【导言】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开启,探讨其对古代文明交流和帝国的影响。

【主体部分】一、丝绸之路的背景与起源A. 介绍古代中国丝绸的独特性及出口情况B.讲述丝绸之路的起源地点和起始时间C.分析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及其滋养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二、丝绸之路的线路A. 介绍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和经由地B.阐述每条线路的地理和气候特点C.分析丝绸之路的线路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影响三、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A. 介绍丝绸之路上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B.说明丝绸之路上中国所获得的外来商品和文化C. 分析外来商品和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四、丝绸之路对古代帝国的影响A.讨论丝绸之路对汉朝的经济发展和疆域扩张的影响B.分析丝绸之路对其他东方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影响C.探讨丝绸之路对古代帝国之间政治和文化交流的影响五、丝绸之路的变迁与时代影响A.介绍丝绸之路在汉朝后期的逐渐衰落原因B.探讨丝绸之路在唐朝时的再度繁荣及其对唐朝的影响C.分析丝绸之路的变迁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影响【结语】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学生们将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开启和发展对古代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影响。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和贸易交流的桥梁,推动了古代帝国的发展和繁荣。

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对世界的影响。

【延伸活动】1.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们可以分享一个他们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2.组织学生们分组展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品和文化,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多样性。

3.引导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短文,讨论现代的“丝绸之路”的概念和意义。

【参考资料】(无需包含链接)1. "丝绸之路的历史与今天" by 鲁安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 "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 by 王晓明,商务印书馆,20153. "Ancient Silk Road: Records from a Vanishing World" edited by 安啸和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初中历史丝绸之路的教案

初中历史丝绸之路的教案

初中历史丝绸之路的教案教学内容:丝绸之路的历史及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和经济的影响3. 能够描述丝绸之路对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 丝绸之路的定义和重要性2. 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文化交流3. 丝绸之路的影响和意义教学难点:1. 探索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2. 理解丝绸之路贸易的特点和规律教学准备:1. 教科书2. 丝绸之路地图3. PowerPoint 等多媒体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丝绸之路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

二、讲解(15分钟)1. 讲述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解释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文化交流3. 探讨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和经济的影响三、活动设计(1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阐释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 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或旅行者,体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过程。

四、总结(5分钟)总结丝绸之路对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丝绸之路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作文,表达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和看法。

六、课堂反思(5分钟)总结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出改进和调整。

教学延伸:邀请专业人士或学者讲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对丝绸之路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和表达,评价学生对丝绸之路历史和文化的把握程度。

七年级历史教案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

七年级历史教案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

七年级历史教案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七年级历史教案: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古代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连接了东方和西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本文将从丝绸之路的开辟、发展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丝绸之路的开辟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源于公元前206年西汉末年,当时的中国统一由汉武帝统治。

一位名叫张骞的使者组织了一支代表中国的外交团队,穿过戈壁沙漠,前往西方的大夏国(今天的新疆地区),从而打通了汉朝与西方埃及、罗马帝国的贸易通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不断扩展,从罗马帝国延伸到中东、印度、东南亚等地区。

二、丝绸之路的发展1.经济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推动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的输出,同时也带来了来自西方的黄金、红宝石、香料等贵重物品的进口。

两种文明之间的商品交换推动了各国经济的繁荣。

2.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带来了文化的传播。

在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互相交流了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思想。

佛教入侵中国,道教和儒家教义也传播到西方。

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丰富了世界的多元文化。

三、丝绸之路对世界的影响1.经济影响: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带动了古代各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大量输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西方人通过丝绸之路从中国购买商品,也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同时,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商业方法和技术,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2.文化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西方人了解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传统工艺品,中国人也学到了西方的科学、医学等知识。

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丰富了世界的文化遗产。

3.政治影响: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带动了古代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

通过丝绸之路,不同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通过贸易交流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友好和合作。

同时,这些国家之间也存在竞争和冲突,不同国家为了争夺丝绸之路贸易的利益进行了政治斗争。

初中历史《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历史课的导入一般是通过设置问题开始,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历史《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初中历史《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体现了世界文明传承的空间联系,重点介绍了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对外交通线──丝绸之路,生动展现了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在新的时代里,古老的丝绸之路又重新焕发青春,继续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本课内容的难度和容量并不大,因而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就自己熟悉的问题发表见解,以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坚持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在课堂上创造故事情境、漫画情境、实验情境等方法以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积极性。

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通过动手绘制丝绸之路的示意图,了解丝绸之路的概貌。

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难点:引导学生客观、辨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教学方法学生展示法、分析讨论法、图表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绘制丝绸之路示意图;收集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古楼兰消失的资料图片。

教师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二、教学实施(一)情景激发,定向引导1.激情导入(约1分钟)以多媒体显示一组丝路风光并配上《西游记》的主题歌曲,在学生的兴奋与好奇中,提问唐僧“西天取经上大路”中的“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从而导出主题-—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教案3

《丝绸之路》教案3

《丝绸之路》教案3一、教学内容本课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明的冲撞与交融”中的《丝绸之路》为教学内容。

通过讲述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以及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历史,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重要城市和关口。

2. 认识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3. 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丝绸之路的路线、重要城市和关口;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难点:对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资料卡片。

学具:笔记本、笔、资料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展示法展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引导学生关注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2. 教学新课:(1)讲述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重要城市和关口。

(2)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3)分析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3. 巩固知识: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列举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关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布置作业:(1)请学生绘制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并标注重要城市和关口。

(2)请学生结合教材,举例说明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丝绸之路板书结构:1. 张骞出使西域2. 丝绸之路的路线、重要城市和关口3. 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绘制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并标注重要城市和关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历史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丝绸之路
的开辟(教学方案)
History is a highly comprehensive subject, and its effect on student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moral beliefs.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丝绸之路的开辟(教
学方案)
第16课丝绸之路的开辟
教学目标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指导活动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师:(胡萝卜、洋葱、核桃实物情景导入)同学们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吗?(生答)知道为什么称“胡-”“洋-”吗?它们是从哪儿传来的?知道西域和中原的道路是怎样开通的吗?张骞通西域以后就形成了一条中西方交往的道路。

这条道路在我国历史上叫什么呢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域,踏上丝绸之路,了解在那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师:(展示课题)
明确目标
师:是张骞勇敢的揭开了笼罩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神秘面纱,开通了西域和中原的道路。

张骞通西域后就形成了一条沟通东西方交往的丝绸之路。

因此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目标。

同学们还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但老师确立的目标同学们必须完成。

(展示学习目标)
自主探究
师:是张骞首先打通了中原同西域的通道,那么西域是指什么地方哪?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小字内容及图片,思考西域主要指的是哪些地方,想象西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师:(展示地图)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地图,你能否在地图上西域主要指的是哪些地方吗?
生:(指图说明西域的地理位置)
师:在你的想象中西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展示图片)(提示:两方面)
生:物产丰富,人物衣冠楚楚,彬彬有礼。

师:这是其文化丰富的一面,另一面哪?
生:让人感受到那是个遥远的、陌生的、荒凉的地方。

师:而张骞毅然不顾这遥远、陌生、荒凉应召出使西域。

张骞有太多的经历,每个经历都是一个故事。

下面我们就通过编故事,讲故事的方式来学习张骞通西域的史实。

师:同学们分成小组,根据不同的场景,合作编出精彩的张骞通西域历史小故事来,讲给大家听。

生:(合作编故事)
师:哪个小组把你们编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讲故事)
师:(给予肯定,并注意引导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师:下面有段录像,可以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张骞通西域有更深的了解。

(展示录像)
生:(观看录像)
师:张骞出使西域会遇到哪些困难?体现了他什么样的高贵品质?
生:(回答)
师:(注意引导)
师:由张骞我们想到了我们自己,他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我们都渴望成功,可是在学习上,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做作业时遇到了难题、这次考试考得不太理想等等,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向张骞学习,我们学习知识应该会学以致用。

师:西汉衰亡以后,东汉仍然不放弃对西域的经营。

这儿有两个典故,同学们知道是和谁有关吗?(图片、文字展示)生:班超。

师:班超在西域的活动进一步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确保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你想亲身体验一下那“古道漫漫,驼铃声声”的独特风光吗?就让我们一起去寻访一次丝绸之路。

师:下面我们搞一个“丝路之旅”的活动,假设我们全班组成一支商旅团,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去欧洲贸易和文化交流,首先应当选出一位团长来。

生:(选团长)
(团长组织筹备工作,旅游、贸易、文化交流中注意哪些问题)
生:(各抒己见)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组成团队,踏上丝绸之路,路上不要忘了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去体会一下商旅团的苦和乐。

生:(组成团队分头,踏上旅程)
师:下面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的收获,先找一同学说一下你们的丝路之旅的路线。

生:(回答)(教师展示)
师:下面我们找一同学说一说你一路是如何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

生:(展示成果)
师:(图片展示东西方交流的内容)
师生:(共同总结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师:现在我国正在给丝绸之路申报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学了这一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服评委呢?
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从自己的角度又更深一步的理解了丝绸之路的作用,
我们的“丝路之旅”到此结束。

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探究了张骞通西域的史实,理解了丝绸之路的作用。

虽然,张骞已成为历史,古丝绸之路也不再辉煌,但一座新的欧亚大陆桥已经架设起来,这座新的欧亚大陆桥必将在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丝绸之路必定会重现辉煌!
练习巩固
生:(根据大屏幕练习题,自主完成,相互纠错)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