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城市规划综述

合集下载

吉安城市规划综述

吉安城市规划综述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再改庐陵郡为吉州,领庐陵、太和、安福、新淦、永新5县;永淳元年 (公元682年),迁建州城于今吉安市区北门街道辖区内;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吉州为庐陵郡;乾 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改庐陵为吉州。
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置吉州庐陵郡军事。 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吉州庐陵郡领庐陵、吉水、安福、太和、龙泉、永新、永丰、 万安8县。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废吉州军事,置吉州路总管府;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改吉州路 为吉安路,辖吉水、安福、泰和、永新四州、五县,取吉水、安福两州各一字命名为吉安路,寓“吉泰民 安”之意,“吉安”之名自此开始。至顺年间(公元1330-1333年),析永新地设永宁县。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废吉安路,置吉安府,领庐陵、泰和、吉水、永丰、安福、龙泉、万安、永 新、永宁9县;二年(公元1369年),太和改为泰和。 清初沿明制,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析永新、安福地置莲花厅,吉安府辖9县1厅。
吉安规划综述:——近现代篇
民国元年(1912年),废吉安府,莲花改厅为县,各县直属江西省; 1914年,置庐陵道于宜春,龙泉、永宁、庐陵三县分别改名为遂川、宁冈、吉安县,庐陵道共辖赣西 萍乡、宜春、分宜、新喻、清江、万载、宜丰、上高、高安、莲花、安福、永丰、宁冈、永新、泰和、万 安、吉安、吉水、遂川、峡江、新淦21县; 1916年,庐陵道迁至吉安; 1926年,废庐陵道,各县直属江西省; 1932年,置第九地政区公署于吉安,辖永丰、万安、吉水、泰和、峡江、吉安6县; 1939年,改第九行政区为第三行政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吉安,辖永丰、安福、万安、吉水、泰 和、峡江、吉安、宁冈、遂川、莲花、永新11县。 1949年6月30日,中共江西省委召开第三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吉安地方委员会、吉安公区行政督察 专员公署;7月16日,吉安城解放,地委、专署机关人员进驻吉安城;7月28日,析吉安县石阳镇及近郊建 吉安市;9月,吉安分区改为吉安专区,辖1市11县。中共吉安地委初属江西省委和赣西南行政区党委领导。 1951年7月赣西南行政区党委撤销后,一直归属江西省。

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工作总结

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工作总结

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工作总结20**年是我市为建设大气吉安、雅气吉安、秀气吉安,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的起步之年,也是我们全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者面对繁重工作任务,不断接受挑战和自我加压的一年。

一年来全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围绕建设“文化庐陵、山水吉安”为目标,突出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建设两个重点,全力实施“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战略,按照“五个优先”的原则,坚持以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吉泰城市集群为主轴,以县城区为重点,以小城镇为基础,市县联动,城乡统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

突出规划的调控引导作用,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示范镇的示范引领作用,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速加力。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提高,全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处处涌动着大发展、大建设的勃勃生机,城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城区框架在拉大,城市功能在完善,城建精品在增多,城市品位在提升,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据统计2011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城镇人口达万人,新增城镇人口万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万平方公里,建成区新增平方公里,近期建设地段控规覆盖率达到100%。

一、今年主要工作完成成效规划引领作用强,刚性规划控制效果好坚持城市规划统领城市建设全局,将规划的实施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按照“生态建养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产业集聚和人气提升相结合、功能完善和环境改善相结合、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相结合”的思路,完成了吉泰城市群规划等重大区域规划和中心城区“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着手编制城西、城东片区概念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万石湖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重要片区规划,年内全市共计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面积5870公顷;修编了中心城区排水、中心城区液化气储配站及供应点布点、xx市燃气工程等3项专项规划;编制并完成了xx市江子头村改造规划及建筑、景观设计,以及xx市庐陵文化商业街规划;编制了市中心城区十大商贸市场体系和三大物流园区规划;县总体规划基本修编完成,万安、永丰、安福、泰和、遂川、井冈山等县市总规建设用地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其他县近期建设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也在90%以上。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吉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吉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吉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赣府字〔2024〕69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吉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吉安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恳请审批新干县等13个县(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请示》(吉府文〔2023〕21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吉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吉安县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着力建设全省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吉泰走廊创新驱动引领区、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具有庐陵文化特色的全域旅游集聚区。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吉安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7.366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8.861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35.34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72.92平方公里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3.34亿立方米。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切实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抓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江西省吉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5)

江西省吉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5)

江西省吉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5)Master Pla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Ji’an City, Jiangxi Province文本·规划图集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目录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1)第一章吉安旅游规划的基础与背景 (2)一、吉安市旅游业发展背景 (2)二、吉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三、本规划的范围与期限 (2)四、规划原则 (2)第二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3)一、吉安市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3)二、吉安市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 (3)三、吉安市旅游资源的分区评价 (3)四、吉安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征 (3)五、吉安市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3)第三章旅游业发展态势分析 (4)一、吉安市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4)二、吉安市旅游业市场现状分析 (4)第四章吉安市旅游发展总体战略 (5)一、旅游业发展总体战略和发展目标 (5)二、吉安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战略 (5)第五章市场发展战略与目标市场定位 (6)一、市场发展战略 (6)二、目标市场的地理定位 (6)三、主要目标市场人群细分 (6)第六章旅游空间结构规划 (6)一、旅游空间格局设计 (6)第七章旅游地形象策划 (8)一、旅游形象的策划 (8)二、吉安市旅游总体形象宣传口号 (8)三、分品牌形象与宣传口号 (9)四、旅游形象的推广方案................................................................................................. 9第八章旅游产品、活动与项目规划 (10)一、旅游产品体系设计 (10)二、重点推荐活动与旅游线路组织 (12)三、产品包装与市场匹配 (13)四、“一个重点工程、三个优先发展项目及十五个精品项目”开发计划 (13)第九章目的地营销规划 (15)一、目标市场游客消费行为分析 (15)二、国内市场营销总体战略 (15)三、国际市场营销总体战略 (17)四、营销计划的执行与控制 (17)第十章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规划 (18)一、住宿接待与服务 (18)二、餐饮设施与服务 (18)三、休闲娱乐设施与服务 (19)第十一章旅游购物与商品服务规划 (19)一、旅游商品开发推荐 (19)二、旅游购物与商品服务规划建议 (20)三、近期行动计划 (20)第十二章交通设施与服务规划 (20)一、航空交通规划 (20)二、铁路交通规划 (20)三、公路交通规划 (21)四、航运交通规划 (21)五、集散中心交通规划 (22)第十三章旅行社规划 (22)一、旅行社现状与存在问题 (22)二、规划建议 (22)三、近期行动计划 (22)第十四章旅游信息服务系统规划 (23)一、游客中心 (23)二、解说系统规划 (23)三、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系统 (24)第十五章旅游支持系统规划 (25)一、政府的公共管理规划 (25)二、旅游行业管理规划 (25)三、旅游(产业)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25)四、旅游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 (26)五、人力资源规划 (26)第十六章旅游影响评估 (27)一、经济影响 (27)二、社会文化影响 (27)三、环境影响 (27)第二部分:规划图集 (28)图集目录 (29)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一章吉安旅游规划的基础与背景一、吉安市旅游业发展背景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赣江中游,与宜春、新余、萍乡、抚州、赣州以及湖南省的桂东、炎陵、茶陵接壤。

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规划纲要

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规划纲要

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规划纲要一、对上一轮总规的评述1996年,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996版总规的近期规划期限为2000年;远期规划期限为2010年。

1996版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性质确定为:江西省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京九铁路沿线以电子、农林产品加工为特色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贸易旅游口岸。

规划预测近期(200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28万人,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6.5平方公里;预测远期(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45万人,远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43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吉安市所辖的5个街道和白塘、禾埠、兴桥、长塘、樟山、河东、天玉等全部7个乡镇,以及吉安县所辖的敦厚、永和、高塘、横江、曲濑、凤凰等6个乡镇,合计共5个街道和13个乡镇(此处的乡镇与街道均为2000年行政区划调整之前的乡镇与街道)。

城市总体布局采用“双环、方格路网、多中心、轴线串接和山环水绕”的组团式城市布局形式,具体分为三大片区(河西、河东、河南),九大组团。

1996年版总规产生于城市蓬勃发展时期,影响较为深刻,城市建设效益明显。

该规划在近期年限内是可行的,城市建设基本上按其实施。

将现状调研的统计数据与上一轮总规的近远期预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至2006年,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与1996版总规所预测的2006年城市用地规模大致相当,且稍微超前,这表明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达到且超过了规划预计的速度和水平。

1996年版总规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特征为吉安市中心城区城市骨架开始拉开,表现在如下几点:(1)机场搬迁成功,城市中心地区释放大量空间,为中心城区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吉安大桥建成通车,城市东西联系加强。

(3)河东片区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4)北部吉州工业园区、河东经济开发区及南部的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吉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开发势头良好。

最新吉安-2020年总体规划

最新吉安-2020年总体规划

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文本简本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2009年09月项目名称: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修编)编制单位: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委托单位:吉安市城市规划管理处院长:李玉堂教授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周均清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项目注册号:20050432-赣07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四章规划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6)第五章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9)第六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10)第七章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 (22)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24)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 (30)第十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32)第十一章土地开发控制规划 (37)第十二章市政工程规划 (40)第十三章环境卫生规划 (44)第十四章综合防灾及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45)第十五章环境保护规划 (49)第十六章附则 (5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0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0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1994.09)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二)相关规划和研究成果《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吉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①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体现人文规划,绿色规划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科学发展的规划③坚持城乡一体,体现区域协调发展规划④坚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经济的规划⑤坚持公平公正,体现群众利益为重的规划⑥加大公众参与,体现公共政策的规划⑦坚持依法行政,体现法制的规划⑧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体现文化特色的规划⑨注重近期与远期结合,体现弹性的规划⑩加大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体现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规划第三条规划期限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1—2050年第四条规划范围(一)市域:整个市域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25258.75平方公里。

吉安市中心城区西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吉安市中心城区西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吉安市中心城区西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规划区位置范围规划范围:东至赣西堤,南至禾河堤,西至君华大道,东北紧邻后河水系。

规划面积8.39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约3.68平方公里。

二、规划依据根据《吉泰城镇群规划(2016-2030)》、《吉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省、市相关技术规范、规定。

三、规划目标根据规划区在吉安市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规划目标为:营造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示范区;建设集现代生活、信息产业、城市现代服务业及旅游业为一体的复合生态新城。

打造服务产业配套、辐射周边人群、产城互动的城市拓展对接新区。

是禾河时代的开拓区、融城南延的对接区、湿地文化的展示区、文化旅游的体验区、环八畅游的核心区。

四、规划结构吉安市中心城区西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结构为:“一带、两轴、三廊;一核,两心,三点”的总体结构。

1一带:沿禾河的渗透绿带,集禾河、湿地景观、农耕景观为一体,为周边人群提供体验生态的休憩环境。

2两轴:对接城市行政中心的城市文化景观主轴;连接各大片区的核心商业节点的绿色轴线。

3三廊:健康养生居住区、低碳居住区内部及井冈山大道左侧的生态绿廊。

4一核:商业艺术传媒中心,集艺术传媒产业区与核心商业区于一体,是庐陵文化的传承与现代信息传媒的延续。

5两心:两个片区服务中心,配套教育基础设施及商业。

6三点:服务各片区的邻里商业节点。

五、道路交通规划参照《吉泰城镇群规划(2016-2030)》及相关规划要求,规划采用方格网路网结构形式。

规划在现状道路网骨架的基础上,打通东西和南北方向主干道,加强区内的道路交通联系,形成规划区方格网状的道路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三纵三横”主干路道路网骨架。

规划在主干路之间增设了东西、南北向的次干路和支路进行联系。

主干路:“三纵”分别为君华大道、吉州大道、井冈山大道;“三横”分别为吉安南大道、吉祥路、禾河路。

次干路:上海路、安泰路、锦绣大道;各级道路宽度为主干路50-60m,次干路30-40m,支路12-25m。

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以吉安为例

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以吉安为例
城 市交 通 与 城 市 规 划
— —
以吉安为例
叶 金 茹
( 井 冈山大学 3 4 3 0 0 0 )
【 摘 要】 城 市规 划 直接 关乎 一 个城 市 未来 的发 展 定 位 , 对该 城 市 的
务 与 经 济 社会 发 展 和人 民 生 活改 善 的 协 调 发展 。
人 民生活 、 经济发展 都有 着至 关重要 的影 响 , 城 市交通 规 划 又是 城 市 规 划 的一个 重要的 子 系统 , 对 于城市整 体规 划有 重要 的影 响 。
输 的 安 全 发展 。
并举的立体 交通运输 网络 。
1 2 目前 存 在 的 问题
加 强全 社 会交 通 安 全 防 范 意 识 宣 传 教 育 , 强化 交通运输行业 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教育培训 , 提高运输装备的安全技术标准 , 完 善 交 通基 础 设 施 的安 全 防 护和 监 测 能力 , 减 少 交通 事 故 伤 亡人 数 。
以公路客货运输枢纽建设 和管理为 突破 口, 创新管 理机制 , 协调与水路 、 铁 路 交 通 运 输 方 式 的衔 接 , 构建 “ 以 公 路 铁 路 交 通 为主体 、 水运航空为 支撑 、 多种交 通方式 协调 发展 ” 的交通 发展 模式。 4 、 倡 导节 能减排 、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理念 , 推进 绿 色交通 , 坚持 交 通 运 输 与 资 源 环 境 的 和谐 发 展 。 充分依靠 现代科技进步和理念创新 , 加大交通科技投入和成 果转化 , 推 动 发 展 方 式 转 变 。 以节 约集 约 用 地 、 实 现 节 能减 排 、 提 高运输效率等为核 心 内容 , 以低投入 、 低 消耗 、 低 排放 、 高效率为 主要特征 , 减少交通运输 和交通设施带来 的污染及对环境 的其他 负面影响 , 制定绿色交通和谐发 展方案 , 实现经 济社会 和交通运 输的可持续发展。 5 、 推 进 应 急保 障 体 系建 设 , 提升安 全保 障能 力. 坚持 交 通 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安规划综述:——历史篇
庐陵三面环山北向开阔,遍布丘 陵河溪,形成巨大的吉泰盆地,山清水 秀,粮丰林茂,适合人类居住与耕种, 随着母亲河赣江的开发与利用,庐陵城 成为江南物资集散枢纽,商贸中心,手 工业,工业的基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 振兴和社会的进步,城里广建书院学馆。 庐陵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安规划综述:——近现代篇
1952年,南昌专区的新淦县划入吉安专区。1953年元月,吉安市改为吉安镇;12月 16日,复名吉安市。1954年,吉安市改为省直辖。1957年,新淦改为新干。1958年,吉安 市划为吉安专署领导。1959年1月1日,撤宁冈县并入永新县;7月1日,宁冈县从永新县析 出,以宁冈县原行政区域(划出潮江公社对换永新的拿山公社)为主,加上遂川县的井冈 山乡,成立井冈山管理局,归省直辖;11月17日,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并于1960年1月7日 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宁冈县建置,与井冈山管理局合署办公;1961年12月6日,宁冈县与 井冈山管理局分治,宁冈县属吉安专区;1968年5月,改吉安专区为井冈山地区,井冈山 管理局改称“井冈山革命委员会”并划归井冈山地区管辖;1978年,恢复省辖管理局; 1979年,井冈山地区改名为吉安地区;1981年10月,设立井冈山县,隶属吉安行署;1982 年12月,建立井冈山市。1992年,莲花县划入萍乡市。 2000年5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吉安地区,成立地级吉安市,同时撤销宁冈县并 入井冈山市;至此,吉安市辖吉州区、青原区、井冈山市和吉安、泰和、万安、遂川、永 新、永丰、吉水、峡江、安福、新干10县,257个乡镇,3150个行政村。2000年第五次人 口普查全市共有汉族人口434.79万人,占总人口的99.67%;32个少数民族共有1.44万人, 主要为畲、回、壮、满、苗、瑶、蒙古、侗、土家、朝鲜、高山、独龙、京、黎、白、布 依、水、土、达斡尔、羌、藏、仡佬族等22个民族,其中以畲族人口居多,达9841人。 2010年,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10年11月1是零时,吉安市常驻人口总数为 4810340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市内的 港澳台居民及外籍人员)。 截至目前,吉安市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吉安规划综述:——未来篇
二、大贯通 拉开城市框架 九纵九横,道路成网。坚持交通先行,同 时布局推进永和连心大桥、新井冈山大桥、庐陵 大桥、吉水赣江大桥四座跨赣江大桥,加快一批 城市道路特别是105国道改道和金樟大道建设, 形成中心城区外环快速通道,进一步拉开吉安城 市框架 三、大组团 推进城市建设 按照南延北展,东拓西扩的思路。中心城 区6大组团有序推进。推开城北组团、城西组团、 城中组团、城南组团、金樟组团、城东组团6大 组团建设,多点发力、多路并进、组团式推进城 市建设,一座大气雅气秀气的滨江生态城市蓄势 起 四、大生态 构筑城市底色 六山环抱、八水环绕、二十二座城市公园星罗棋 布,串珠成链。 构筑“主题公园+生态绿廊+郊野公园”城市生 态三级梯度格局。既提升了城市品位,又扩大了 城市规模,形成城市后发优势。
吉安规划综述:——近现代篇
民国元年(1912年),废吉安府,莲花改厅为县,各县直属江西省; 1914年,置庐陵道于宜春,龙泉、永宁、庐陵三县分别改名为遂川、宁冈、吉安县, 庐陵道共辖赣西萍乡、宜春、分宜、新喻、清江、万载、宜丰、上高、高安、莲花、安福、 永丰、宁冈、永新、泰和、万安、吉安、吉水、遂川、峡江、新淦21县; 1916年,庐陵道迁至吉安; 1926年,废庐陵道,各县直属江西省; 1932年,置第九地政区公署于吉安,辖永丰、万安、吉水、泰和、峡江、吉安6县; 1939年,改第九行政区为第三行政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吉安,辖永丰、安福、 万安、吉水、泰和、峡江、吉安、宁冈、遂川、莲花、永新11县。 1949年6月30日,中共江西省委召开第三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吉安地方委员会、吉 安公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7月16日,吉安城解放,地委、专署机关人员进驻吉安城;7月 28日,析吉安县石阳镇及近郊建吉安市;9月,吉安分区改为吉安专区,辖1市11县。中共 吉安地委初属江西省委和赣西南行政区党委领导。 1951年7月赣西南行政区党委撤销后,一直归属江西省。
吉安规划综述:——未来篇
新时代,看滨江!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在 国内还是在国外,一座城市最繁 华的地方必须在江边!正如纽约 的长岛、香港的浅水湾、上海的 黄浦江、广州的珠江…… 到2030年,吉安城市规模将 达到120平方公里,人口将达到 120万。未来的吉安,分为外环、 中环、内环。众所周知,内环就 是城市最中心的地段。而滨江板 市未来 1、吉泰走廊链接南北,助推江西中部崛起 吉泰走廊是吉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在 历史上就是江西较为富庶的吉泰盆地,具有良好的区位 条件和资源禀赋。涵盖了三县四区,包括吉安、吉水、 泰和县,包括中心城区的吉州区、青原区、井开区、庐 陵新区。 2、一城四区,两江三岸。城市格局正在形成。 针对城市规模偏小、建成区面积不大、人口集 聚度不高等问题,吉安以大规划为抓手,形成“一城四 区、两江三岸”城市格局。
在2016年的河东滨江规划发展图中,河东地区将会成为城市的综合发展区、吉安高 尚生活的新典范、会展商务的新平台、文化旅游的新地标。片区依托火车站等便利的交通, 未来也将成为城市客流集散中心。 同时,未来滨江板块将围绕综合体,学校,住宅区等形成一块城市核心圈!
吉安规划综述:
吉安为江西省下辖地 级市,古称庐陵、吉州, 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 改称吉安。 [1] 位于江 西省中部,西接湖南省, 揽罗霄山脉中段,赣江中 游,据富饶的吉泰盆地, 是江西建制最早的古郡之 一,是赣文化发源地之一。 吉安下辖2区1市10县。全 市总面积25300平方千米, 2016年人口530.4万。 吉安市境内有自北向南纵贯的京九铁路、105国道和由东向西的319 国道及“三南”公路,井冈山机场已开通吉安市至北京、上海、杭州、 深圳、西安等12个大城市的航班。吉安市在建铁路有昌赣客运专 线、 [11] 蒙华铁路, [12] 规划建设吉泰走廊轻轨。
吉安规划综述:——历史篇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始置庐陵县,属九江郡故吉安市古称“庐陵”。 汉代庐陵属豫章郡。 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分豫章郡置庐陵郡。建安四年(公元199年), 郡治迁西昌县治(今泰和县城西1.5千米)。 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庐陵郡治迁石阳城(今吉水县城东北8千米处)。 东晋咸康八年(公元),太守孔伦迁建郡城于今吉安市区孔家湾附近。 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庐陵郡改为吉州,故吉安又有“吉州”之称,迁建州城 于今吉安市区赵公塘一带;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吉州复改为庐陵郡,统庐陵、泰和、 安复、新淦4县。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再改庐陵郡为吉州,领庐陵、太和、安福、新淦、永新 5县;永淳元年(公元682年),迁建州城于今吉安市区北门街道辖区内;天宝元年(公元 742年),改吉州为庐陵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改庐陵为吉州。 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置吉州庐陵郡军事。 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吉州庐陵郡领庐陵、吉水、安福、太和、龙 泉、永新、永丰、万安8县。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废吉州军事,置吉州路总管府;元贞元年(公元 1295年),改吉州路为吉安路,辖吉水、安福、泰和、永新四州、五县,取吉水、安福两 州各一字命名为吉安路,寓“吉泰民安”之意,“吉安”之名自此开始。至顺年间(公元 1330-1333年),析永新地设永宁县。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废吉安路,置吉安府,领庐陵、泰和、吉水、永丰、安福、 龙泉、万安、永新、永宁9县;二年(公元1369年),太和改为泰和。 清初沿明制,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析永新、安福地置莲花厅,吉安府辖9县1厅。
经济的繁荣,城市的规模也随之 发生变化。唐宋时期,庐陵城名列国 家三十二个中心城市之一。城区向西 南扩张,形成了南街,西街,后街三 条纵向大街,数十条街巷横贯,到清 末城内有大街小巷47条,城外102条, 九座古桥连通后河,街市网络纵横交 错。承袭庐陵千年古风,在新的时代, 吉安市以“崇文,正气,开放,图强” 的城市精神开创新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