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系统概述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教案2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教案2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教案2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和规划原理
教学对象2008机修大专班教学时间2010年3月4日教学内容第二章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原理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和特点,并且能够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和特点,公路运输子系统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
建议学时2学时教学教具板书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案例导入:1 系统是个什么概念 2 交通运输系统都应该包括那些要素
提问:交通运输系统的完成应该由哪些方面的工作?各部分都承担什么样的任务?
开场白:
1. 一般系统的概念?
2. 交通运输系统是个怎么样的系统?
3. 大家认为交通运输系统应该由那些要素构成?
4. 对于道路运输系统有哪些要素?
第1节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
一、一般系统概念下的交通运输系统概念和构成
一般系统概念下,交通运输系统就是有如下三个部分构成的:
硬件部分——交通运输业的线路、枢纽、港站、运输工具等
软件部分——交通运输业的经营组织、管理、信息等
对象系统——客货流系统
这三个部分有机的构成了交通运输系统
二、整个交通运输业考虑的交通运输系统的概念和构成
从整个交通运输业来考虑,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5个运输子系统构成的,各子系统之间有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各
子系统之间又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存在于一个整体之中。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

实用文档第一章: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概述第一节安全在铁路运输中的地位一、安全在铁路运输管理中的地位(一)安全是铁路运输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二)铁路运输安全的特殊地位是由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决定的1、连续性2、动态性3、开放性4、伴随性5、高风险性6、系统性(三)安全是铁路运输产品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四)安全是铁路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五)安全是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六)安全是法律赋予铁路运输的义务和责任经过长期实践和科学总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已成为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针。

二、铁路运输中安全与效率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安全是效率的基础铁路运输企业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消灭事故,保证畅通,最大限度的发挥运输能力,向安全要能力,向安全要效率。

(二)效率是安全的目标提高运输能力,降低综合成本,安全、高效是铁路运输一贯追求的目标。

保障行车安全,则是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的先决条件。

离开效率,片面的讲运输安全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富有效率的运输生产,才能更好地完善和改进生产过程和生产设施,更好地强化安全。

第二节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现状及铁路运输安全特殊性一、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现状铁路运输安全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需要在努力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同时,居安思危、坚持不懈的抓紧务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二、综合治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三、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一)安全管理的目标不明确(二)安全管理的思想观念较陈旧(三)事故信息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四)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落后(五)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六)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亟待健全和规范四、安全的普遍性与铁路运输安全的特殊性(一)安全的普遍性1、安全的系统性2、安全的相对性3、安全的依附性4、安全的间接效益性5、安全的长期性6、安全的艰巨性(二)铁路运输安全的特殊性由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可知,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可见,铁路运输安全除具有上述安全的普遍性外,还有其特殊性。

铁路运输系统

铁路运输系统
零担运输
提供小批量货物的运输服务,满足小规模货物运 输需求。
3
集装箱运输
提供集装箱装载的货物运输服务,提高货物运输 效率和安全性。
高速铁路
高速度运行
高速铁路列车以高速度 运行,缩短城市间旅行 时间。
舒适乘车环境
高速铁路列车提供舒适 的乘车环境,满足乘客 出行需求。
高技术设备
高速铁路采用先进的技 术设备,保障列车安全 、高效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交通网络
0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缓解城
市交通拥堵问题。
多模式交通
0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多种交通模式
,满足不同出行需求。
环保出行方式
0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种环保出行方式,减少城市交通对环境
的污染。
04
铁路运输系统的挑战与解 决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铁路运输系统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contents
目录
• 铁路运输系统概述 • 铁路运输系统的构成 • 铁路运输系统的运行方式 • 铁路运输系统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中国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 • 国际铁路运输系统的合作与交流
01
铁路运输系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铁路运输系统是一种使用铁路轨道和 列车进行货物和人员运输的交通方式 。
技术交流与合作
先进技术的应用
国际铁路联盟积极推动各国铁路系统采用先 进技术,如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系统等,以 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标准化工作
UIC致力于推动全球铁路标准化,制定和推广国际 铁路标准,以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互操作性。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

实用文档第一章: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概述第一节安全在铁路运输中的地位一、安全在铁路运输管理中的地位(一)安全是铁路运输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二)铁路运输安全的特殊地位是由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决定的1、连续性2、动态性3、开放性4、伴随性5、高风险性6、系统性(三)安全是铁路运输产品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四)安全是铁路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五)安全是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六)安全是法律赋予铁路运输的义务和责任经过长期实践和科学总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已成为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针。

二、铁路运输中安全与效率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安全是效率的基础铁路运输企业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消灭事故,保证畅通,最大限度的发挥运输能力,向安全要能力,向安全要效率。

(二)效率是安全的目标提高运输能力,降低综合成本,安全、高效是铁路运输一贯追求的目标。

保障行车安全,则是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的先决条件。

离开效率,片面的讲运输安全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富有效率的运输生产,才能更好地完善和改进生产过程和生产设施,更好地强化安全。

第二节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现状及铁路运输安全特殊性一、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现状铁路运输安全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需要在努力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同时,居安思危、坚持不懈的抓紧务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二、综合治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三、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一)安全管理的目标不明确(二)安全管理的思想观念较陈旧(三)事故信息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四)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落后(五)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六)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亟待健全和规范四、安全的普遍性与铁路运输安全的特殊性(一)安全的普遍性1、安全的系统性2、安全的相对性3、安全的依附性4、安全的间接效益性5、安全的长期性6、安全的艰巨性(二)铁路运输安全的特殊性由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可知,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可见,铁路运输安全除具有上述安全的普遍性外,还有其特殊性。

铁道概论教案

铁道概论教案

铁道概论教案铁路运输是人类交通运输方式中最安全、最节能的一种,也是运输效率最高的一种。

铁路交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因此,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知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学习铁路运输的学生来说,需要对铁道概论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从铁道概论的角度出发,对铁路交通运输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铁路运输的概述铁路运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04年。

从那时起,铁路运输被广泛使用,成为当今最常用的运输方式之一。

铁路交通运输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铁路线路、机车、车辆、信号系统以及车站等。

这些组成部分共同组成了铁路系统。

铁路线路是铁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由两条钢轨组成,并通过横岗连接在一起。

机车是铁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这些机车负责牵引列车行驶在铁路线路上。

车辆是连接在机车后面的一系列车厢。

信号系统是铁路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可以确保列车在铁路线路上行驶时不会相撞。

车站是乘客进出列车的地方,也是列车进行货物装卸的地方。

二、铁路系统的分类铁路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按照用途分类、按照列车等级分类、按照轨距分类、按照铁路线路分类、按照所经过的地区分类等。

按照用途分类,可以分为客运铁路和货运铁路。

客运铁路是指负责载客运输的铁路系统。

货运铁路则是指负责载货运输的铁路系统。

按照列车等级分类,可以分为快速列车、普通列车、特快列车、动车组等。

按照轨距分类,可以分为1435毫米轨距、1000毫米轨距、750毫米轨距等。

按照铁路线路分类,包括干线铁路、支线铁路、切线铁路等。

按照所经过的地区分类,可以分为城市铁路、城际铁路、区间铁路等。

三、铁路运输的优势相对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具有以下的优势:1.安全性高。

对于铁路交通运输来说,由于其铁路线路是固定的,因此其安全性要高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

2.能源利用效率高。

铁路运输利用的是电力,其能源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交通运输工具。

3.能承载大量的货物和旅客。

《铁路运输系统》课件

《铁路运输系统》课件
《铁路运输系统》PPT课 件
铁路运输系统是一种高效快速、载重量大且燃料经济的运输方式。本课件将 介绍铁路运输系统的优缺点、发展历程、管理和安全措施以及未来的发展趋 势。
什么是铁路运输系统?
铁路运输系统是一种以铁路为基础的综合运输系统,包括铁路线路、车辆、 设备和相关机构。
铁路运输系统的优点和缺点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构建智能铁路系统,实现智能调度和维护。
结束语
铁路运输系统在现代交通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将继续发展并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3
未来铁路运输系统的展望
铁路运输系统将继续发展,引入新技术和智能化系统,提供更高效、可持续的运 输服务。
铁路运输系统的管理和安全
运营管理
安全管理
防火措施
• 确保铁路线路和设备的 正常运行。
• 管理车辆调度和运输计划。 • 维护运输安全和服务质量。
• 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 作规程。
• 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 维护。
优点
高效快速,可满足大量货物和人员的运输需求。
缺点
资金投入大,依赖线路和设备,不适合短途运输。
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历程
1
铁路的诞生和早期发展
铁路作为一种运输方式从19世纪初开始发展,并逐渐在世界各地建设起铁路网络。
2
铁路的现代化改造和网络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铁路系统得到了现代化改造,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 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提高。
• 设计和安装防火设施。 • 进行防火演练和培训。 • 加强消防宣传和监管。
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趋势
1 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
不断推进高速铁路的建设,提高运输速度和舒适度。

《铁路运输》教案1

《铁路运输》教案1

《铁路运输》教案
1.授课的课题: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铁路运输”
2.课型:情景课堂教学模式
3.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
铁路运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及名称;
2)教学难点:铁路干线的分布。

5.教学的知识结构:
1.特点:运输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
适宜于长距离运送客、货的现代运输方式
2.发展现状:已经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交通运输铁路运输(1)南北向的(7条):
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
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3.铁路线南昆线
(2)东西向(4条):
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
黔—贵昆线
6.教学过程设计:
铁路运输的教学过程设计。

第4章 铁路运输系统

第4章 铁路运输系统

1、组织装车地直达列车的优点:
a. 减少中途有关技术站的工作量和区段内摘挂列车 的数量; b. 能加速车辆周转和货物的运达; c. 使生产—运输—生产更好的衔接。
铁路运输系统
2、开行的条件:
a. 货源充足,流向稳定; b. 装卸站和专用线能力充足; c. 空车供应有保证; d. 直达列车在运行途中的变更、编组情况; e. 邻近编组站的设备和能力利用情况; f. 与现行技术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相符合。
铁路运输系统
五、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1. 列车自动报警及停车装置 2. 列车速度自动控制装置 3. 列车自动操纵系统 4.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车 站 控 制 室
铁路运输系统
第三节
主要教学内容:
铁路运输业务
铁路客货运输业务的特性比较
铁路客运业务
铁路货运业务
铁路运输系统
一、客货运输的特性比较:
旅客运输 货物运输
1、驼峰解体能力; 2、调车场尾部编组能力; 3、调车线改编能力。
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统称为车站设备能力,是铁路通过 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
铁路运输系统
第四章 铁路运输系统
一、学习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铁路运输系统的组成、运营组织技术 了 解:世界铁路中国铁路发展史
深刻理解:铁路运输的特征、系统构成、运输业务、
技术计划的编制过程及运营指标、运输能 力和影响因素。
铁路运输系统
第一节
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及其特性
主要教学内容:
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 高速铁路的特性
1、旅客列车车底周转时间; 2、旅客列车速度指标; 3、旅客列车车底日车公里及客车日车公里; 4、载客人数和客座利用率;
铁路运输系统
三、机车运用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铁路发展简史
1876年,英商假借修普通道路为名,由怡和洋行出资铺设吴凇到上海长约14.5km的 淞沪铁路,后由清政府令两江总督沈葆桢用28.5万两白银赎回,旋即拆除。此为我 国第一条运营铁路
1881年,建成自唐山起至胥各庄(今河北丰南)止,全长9.7km的唐胥铁路,此为 我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1909年9月24日,由詹天佑设计并主持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由北京丰台至河 北张家口,全长约200km。此为中国人主持设计建设的第一条铁路。
路堤 铺设轨道的路基面高于天然地面,以填筑方式构成的路基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节 铁路线路
铁路运输系统
路堑 铺设轨道的路基面低于天然地面,以开挖方式构 成的路基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节 铁路线路
铁路运输系统
五、轨道
轨道是指引导列车行驶方向,承受机车车辆的压力,并把压力 扩散到路基或桥隧结构物上。
轨道由钢轨、 轨枕、联结零 件、道床、防 爬设备组成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节 铁路线路
铁路运输系统
线路平面图 用一定比例尺, 把线路中心线及其两侧的地 面情况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图 纸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节 铁路线路 曲线半径的选择
铁路运输系统
线路平面上有了曲线后,列 车通过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车轮与轨道产生了一种附加阻力 ,称为曲线阻力。
曲线阻力与曲线半径成反比 ,曲线半径的选择尽力选择较大 的值,最小曲线半径事故线路平 面设计时允许选用的最小值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二章 铁路运输基本设备
第一节 铁路线路 第二节 铁路机车 第三节 铁路车辆 第四节 铁路车站及枢纽 第五节 铁路信号
铁路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节 铁路线路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 包括桥梁、涵洞、隧道等)和轨道 (包括钢轨、连接零件、轨枕、道 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等)组成的一 个整体工程结构。
路完成
衰退期(1946-1964年)
• 公路运输的高速发展 • 铁路运输长期垄断经营 • 铁路运输的可达性低
复苏期(1964-如今)
• 1964年日本在东京至大阪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时速200km的东海道新干线 • 轨道运输低污染、大运量、迅速快捷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章 铁路运输概述
铁路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章 铁路运输概述
铁路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章 铁路运输概述
铁路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章 铁路运输概述
铁路运输系统
铁路运输的特点
优点
运输能力大 运输成本低 运输安全性好 运输时间准 运输速度快 受气候影响小 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电气化自动化程度高
缺点
初期投资大 运输缺乏弹性 设备庞大不易维修,战时容易 遭受破坏
为某一区域服务,具有 地区运输性质的铁路
远期年客货运量 ≥20Mt <20Mt ≥10Mt
<10Mt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节 铁路线路
铁路运输系统
三、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及其组成要素 1、线路的平面
一条铁路线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线路中心线来表示的。 铁路线路平面由圆曲线、直线以及它们之间的缓和曲线组成。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节 铁路线路
铁路运输系统
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
等级 Ⅰ Ⅱ Ⅲ
设计行车速度(km/h)
160 120 80 120 80 100 80
最小曲线半径(m)
一般
困难
2000
1600
1200
800
500
450
1000
800
450
400
600
550
400
——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节 铁路线路
铁路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
铁路运输系统
第一章 铁路运输概述 第二章 铁路运输基本设备 第三章 铁路运输的组织 第四章 铁路的发展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章 铁路运输概述
铁路运输系统
萌芽期(1825-1900年)
• 1825年9月27日,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斯托克顿(Stockton)和达灵顿(Darlington)之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节 铁路线路
铁路运输系统
❖ 轨枕
作用——承力、传力、固轨
间开通,全长27km左右,由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设计修建。列 车由12节货车和22节客车组成,可搭乘旅客450人,最初速度4.5km/h,后达到24km/h。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章 铁路运输概述
铁路运输系统
蓬勃发展期(1900-1945年)
• 各国对于资源的需求激增,汽车受技术价格的限制未能大量生产,陆地运输任务基本靠铁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章 铁路运输概述
铁路运输系统
1911年,清政府宣布将实施铁路国有化政策,由此爆发“保路运动” 1922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铁路建筑各项标准及规范书 1932年,民国政府公布铁路法 截止1949年,全国可通车铁路仅21989km 1952年7月1日,由成都到重庆,全长530km的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此为新中国建国后新 建的第一条铁路
1961年8月15日,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电气化铁路交付运营。1975年7月1日,由宝鸡 至成都全长676Km的宝成电气化铁路全线建成通车。此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截至2010年,中国铁路铁路营业里程达9.1万km,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高速铁路运 营里程达逾3000km,居世界第一;武广客运专线平均时速达341km,居世界第一
铁路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节 铁路线路
铁路运输系统
一、铁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包括铁路等级、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 半径、牵引种类、机车类型、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和闭塞类 型等。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节 铁路线路 二、铁路的等级
铁路运输系统
等级 Ⅰ级铁路 Ⅱ级铁路
Ⅲ级铁路
在路网中的意义 起骨干作用的铁路 起骨干作用的铁路 起联络辅助作用的铁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铁路运输系统
2、线路纵断面 铁路线路中心线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叫做线路纵断面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节 铁路线路
铁路运输系统
在一条线路上列车以最小速度运行能够通过的最大坡道叫做限制坡度
区间线路最大限制坡度(‰)
限制坡 度越小 ,列车 运输能 力越强
交通运输工程系
第一节 铁路线路
铁路运输系统
四、路基
为满足轨道铺设和运营条件而修建的土工构筑物,保证轨顶设计 标高,并与桥梁隧道链接组成完整贯通的铁路线路,按横断面分 为路堤和路堑、半路堑两种基本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