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奥数基础教程-用等量代换求面积小学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奥数精讲等积变形求面积(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奥数精讲等积变形求面积(含答案)

小学奥数精讲:等积变形求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与高的积的一半”这个结论是大家熟知的,据此我们立刻就可以知道: 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这就是说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可以不同,但只要底与高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当然这个问题不能反过来说成是“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底与高一定分别相等”.另一类是两个三角形有一条公共的底边,而这条底边上的高相等,即这条底边的所对的顶点在一条与底边平行的直线上,如右图中的三角形A 1BC 与A 2BC 、A 3BC 的面积都相等。

图形割补是求图形面积的重要方法,利用割补可以把—些形状不规则的图形转换成与之面积相等但形状规则的图形,或把不易求面积的图形转换成易求面积的图形.利用添平行线或添垂线的办法,常常是进行面积割补的有效方法,利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个性质则是面积割补的重要依据,抓住具体的图形的特点进行分析以确定正确的割补方法则是面积割补的关键.进行图形切拼时,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计算,算好了再动手寻找切拼的方案.不要盲目地乱动手.本讲中.的几个例子都是经过仔细计算才切拼成功的。

例1、已知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BE = 2AB ,BC =CD ,求三角形BDE 的面积?例2、如下图,A 为△CDE 的DE 边上中点,BC=31 CD ,若△ABC(阴影部分)面积为5平方厘米,求△ABD 及△ACE 的面积.例3、 2002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会标如下图所示,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基本概念例题分析三角形拼成(直角边长为2和3),问:大正方形面积是多少?例4、下图中,三角形ABC和DEF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边长等于9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练习提高1、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60平方分米,E、F分别是AB、AD边上的中点,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右图中的长方形ABCD的长是20厘米,宽是12厘米,AF=BE,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C =CE ,如果△BCE 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那么梯形ABED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12厘米,已知DE 是EC 长度的2倍,三角形DEF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CF 长多少厘米?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ED ,BF =FC ,CG =GD ,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阴影三角形EFG 的多少倍?(4)6、一个长方形被两条直线分成四个长方形,其中三个面积分别是20平方米,25平方米和30平方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7、如右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240平方厘米,如果平行四边形内任取一点0,连接AO 、BO 、CO 、DO ,三角形AOD 与三角形BOC 的面积和的21,加上三角形AOB 与三角形DOC 的面积和的31,结果是多少?8、图8-17中,三角形ABC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D是BC的中点,AE的长是ED的2倍,求三角形CDE的面积.9、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用一根铁丝弯成直角,把这根铁丝放到正方形上,使直角顶点与正方形的中心O重合,问正方形在直角内部的部分有多大面积?答案:【例题分析】例1. 4例2.三角形ABD=10平方厘米三角形ACE=15平方厘米例3. 13例4. 27【练习提高】1. 22.52. 1203. 454. 三角形DEF=24平方厘米 CF=6厘米5. 4倍6. 37.57. 1008. 59. 25。

巧用等量代换求面积

巧用等量代换求面积

S
S
BDE
CD P

S
BD P
2
S ADE 6.36 2 3.18 cmΒιβλιοθήκη 即 S 阴影 3.18 cm
2
例5.在下图的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长方形,求 长方形的面积。 4 A′ 6 乙 A B′ B 4 6 由图可知: A=A′ , B=B′

S
6 4 24 S 甲 乙
例1 如下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 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S A
B 3
? 17 梯形 梯形ABOD ABOD
D O 7 2 E 10
C
S S S F
根据差不变性质
ΔABC = ΔOCD
S S
ΔDEF ΔOCD
梯形ABOD =
(10+7)×2÷2=17
- =
S
- =
梯形OEFC
例2
A
如下图,ABCD是7×4长方形,DEFG是 10×2长方形,求三角形BCO与三角形 EFO的面积之差。 B 延长BC交FG于点H.
D G
6
C O H
E
SBHF 3 6 2 9
3
F
S
长方形 CEFH
3 2 6
即 S BCO S EFO 3 cm
2
例3 下图是由大、小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小正 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A
B 等量代换法
E
D
4
C
2) =4 × 4 ÷ 2=8 ( cm S ABC S BCD
例4.下图中ABCD是个直角梯形,以AD向外为 边作长方形ADEF,其面积为6.36平方厘米。连 接BE交AD于P,连接PC。求图中阴影部分的 面积。 面积转化法 连结BD、连接AE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目录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目录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目录
第1讲数字迷(一)
第2讲数字谜(二)
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
第4讲定义新运算(二)
第5讲数的整除性(一)
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
第7讲奇偶性(一)
第8讲奇偶性(二)
第9讲奇偶性(三)
第10讲质数与合数
第11讲分解质因数
第12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
第13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
第14讲余数问题
第15讲孙子问题与逐步约束法
第16讲巧算24
第17讲位置原则
第18讲最大最小
第19讲图形的分割与拼接
第20讲多边形的面积
第21讲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第22 用割补法求面积
第23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第24讲行程问题(一)第25讲行程问题(二)第26讲行程问题(三)第27讲逻辑问题(一)第28讲逻辑问题(二)第29讲抽屉原理(一)
第30讲抽屉原理(二)。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目30讲全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目30讲全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第1讲数字迷(一)第2讲数字谜(二)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第4讲定义新运算(二)第5讲数的整除性(一)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第7讲奇偶性(一)第8讲奇偶性(二)第9讲奇偶性(三)第10讲质数与合数第11讲分解质因数第12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第13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第14讲余数问题第15讲孙子问题与逐步约束法第16讲巧算24第17讲位置原则第18讲最大最小第19讲图形的分割与拼接第20讲多边形的面积第21讲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第22 用割补法求面积第23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第24讲行程问题(一)第25讲行程问题(二)第26讲行程问题(三)第27讲逻辑问题(一)第28讲逻辑问题(二)第29讲抽屉原理(一)第30讲抽屉原理(二)第1讲数字谜(一)数字谜的内容在三年级和四年级都讲过,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不少方法。

例如用猜想、拼凑、排除、枚举等方法解题。

数字谜涉及的知识多,思考性强,所以很能锻炼我们的思维。

这两讲除了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外,还要讲述数字谜的代数解法及小数的除法竖式问题。

例1 把+,-,×,÷四个运算符号,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内,使等式成立(每个运算符号只准使用一次):(5○13○7)○(17○9)=12。

分析与解:因为运算结果是整数,在四则运算中只有除法运算可能出现分数,所以应首先确定“÷”的位置。

当“÷”在第一个○内时,因为除数是13,要想得到整数,只有第二个括号内是13的倍数,此时只有下面一种填法,不合题意。

(5÷13-7)×(17+9)。

当“÷”在第二或第四个○内时,运算结果不可能是整数。

当“÷”在第三个○内时,可得下面的填法:(5+13×7)÷(17-9)=12。

例2 将1~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式中的□中,使等式成立:□□□×□□=□□×□□=5568。

_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的方法

_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的方法

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的方法一个量可以用它的等量来代替;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它们的差不变。

前者是等量公理,后者是减法的差不变性质。

这两个性质在解几何题时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将求一个图形的面积转化为求另一个图形的面积,或将两个图形的面积差转化为另两个图形的面积差,从而使隐蔽的关系明朗化,找到解题思路。

例1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如下图所示(单位:厘米)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与解:阴影部分是一个高为3厘米的直角梯形,然而它的上底与下底都不知道,因而不能直接求出它的面积。

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完全相同,都减去三角形DOC后,根据差不变性质,差应相等,即阴影部分与直角梯形OEFC面积相等,所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转化为求直角梯形OEFC的面积。

直角梯形OEFC的上底为10-3=7(厘米),面积为(7+10)×2÷2=17(厘米2)。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7厘米2。

例2在右图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长10厘米,直角三角形ECB的直角边EC 长8厘米。

已知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厘米2,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

分析与解:因为阴影部分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厘米2,都加上梯形FGCB后,根据差不变性质,所得的两个新图形的面积差不变,即平行四边行ABCD比直角三角形ECB的面积大10厘米2,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10×8÷2+10=50(厘米2)。

例3在右图中,AB=8厘米,CD=4厘米,BC=6厘米,三角形AFB比三角形EFD的面积大18厘米2。

求ED的长。

分析与解:求ED的长,需求出EC的长;求EC的长,需求出直角三角形ECB的面积。

因为三角形AFB比三角形EFD的面积大18厘米2,这两个三角形都加上四边形FDCB后,其差不变,所以梯形ABCD比三角形ECB的面积大18厘米2。

也就是说,只要求出梯形ABCD 的面积,就能依次求出三角形ECB的面积和EC的长,从而求出ED的长。

17讲计算图形的面积五年级奥数

17讲计算图形的面积五年级奥数
五年级奥数
第十七讲
第1页,共8页。
• 1、寻找图形中的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 形、梯形。熟记它们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 2、观察图形的组合特征: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合而成,是重叠 组合还是拼合组合,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公共部分?
• 3、采用割、补、分解、平移、叠加、剔除、等量代换等方法, 使问题化难为易。
EC=8厘米,黑色阴影部分面积比三角形EFH的面积大24平方厘 米。求EH的长。
【分析】要求 EH的长只要知道HC的长就可以求得,而HC恰好是平行四边 形ABCD的高,要求高就必须知道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DC=12厘米, 要先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题目只告诉阴影部分面积比的面积大24平方 厘米,由“拼合法”
【分析】 a=AE×CE, b=, c=BE×DE, d=AE×DE
可发现:a×c=AE×CE×BE×DE
b×d=BE×CE×AE×DE
结 论:a×c=b×d 解:d的面积:10×35÷14
=350÷14 =25(平方厘米)
第7页,共8页。
C
a A
b
B
E
d
c
D
例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CD=12厘米,直角三角形中
8×4=32(平方厘米) (2)直角三角形GDC的面积:
(8-3)×4=20(平方厘米)
(3)梯形EGCF的面积:
A
BE
F
3
G 8
32-20=12(平方厘米)
第3页,共8页。
D4 C
例2、下图是一个长方形草坪,中间有两条宽2米的走道,求 植草部分的面积。
【分析】植草部分被小路分成4个小梯形,而梯形的边长都不知道不可求,可

完整版五年级奥数图形变换求面积问题

完整版五年级奥数图形变换求面积问题

图形变换求面积问题一、平移:将图形沿着一个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平移变换把图形中的某一个线段或者一个角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使图形中分散的条件 紧密地结合到一起。

一般有2种方法:1. 平移已知条件2. 平移所求问题,把所求问题转化,其实就是逆向证明。

几何题多数都是逆向思考的。

、旋转:将某图形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到另一个位置,以此重新组合图形。

旋转变换把平面图形绕旋转中心,旋转一个定角,使分散的条件集中在一起。

在遇到关于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正方形等问题时 ,是经常用到的思维途径 三、对称(也可理解为翻折):某图形对于某条线对称的图形通过作关于某一直线或一点的对称图,把图形中的图形对称到另一个位置上,使分散的 条件集中在一起。

当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经常考虑用此变换:1. 出现了明显的轴对称、中心对称条件时2. 出现了明显的垂线条件时。

【例1】 右图是一块长方形草地,长方形的长是 16,宽是10.中间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长方形,一条是如图所眾,将道路平移后的(16-2)x(10-2) = 112【巩固】如图所示,一个正十二边形的边长是1厘米,空白部分是等边三角形,一共有12个•请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例2】 如图所示,梯形ABCD 中,AB 平行于CD ,又BD 4,AC 3,AB CD 5 .试求梯形ABCD 的面积.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宽都是 2,求草地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有多大?【巩固】如下图,六边形 ABCDEF 中,AB ED , AF CD , BC EF ,且有 AB 平行于ED , AF 平行于CD , BC 平行于EF ,对角线FD 垂直于BD ,已知FD 24厘米,BD 18厘米,请问六边形ABCDEF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例3】 如图2,六边形ABCDEF 为正六边形,P 为对角线CF 上一点,若PBC 、PEF 的面积为3与4 , 则正六边形 ABCDEF 的面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学奥数第九讲-图形的面积(二)

小学奥数第九讲-图形的面积(二)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九讲图形的面积(二)阅读与思考上讲里我们学习了几何图形中一些面积计算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本讲我们继续探讨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

对于较为复杂的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要注意观察图形的特点,寻找图形中的内在联系,灵活运用典型的数学思想方法、技巧解题。

1、利用弦图分割拼补求面积:如图1 弦图是由四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小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差。

根据大小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可以巧妙地解决许多面积问题。

2、利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计算有部分图形重叠的组合图形面积计算问题。

这类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图形的特点,从组合图形中重叠的部分出发,寻找图形中的内在联系,巧妙地利用已知图形面积的和与差之间的关系建立等式,等量代换。

从而巧妙地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3、添加合适的辅助线构造成特殊图形如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或等积形等。

添加辅助线的一般技巧有“见中点连中线,见中线延长一半”;“四十五度旁边想直角,分割拼补成等腰”等等。

典型例题|例①|如图2 从一个正方形木板上锯下宽0.5米的一个长方形木条后,剩下的长方形面积为5平方米。

问锯下的长方形木条面积是多少?分析与解这类题可以巧妙地运用弦图来求面积。

如图2 可以看出剩下的长方形的长是原正方形的边长,它的宽比长少0.5米。

根据弦图的启发,我们可以假设有四个与剩下的长方形一样的长方形,把它们拼成如图 3 的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阴影小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长和宽的差,正好等于0.5米,问题迎刃而解了。

大正方形的面积=0.5×0.5+4×5=20.25,大正方形的边长为4.5米,于是剩下的长方形中长+宽=4.5,长-宽=0.5,长=(4.5+0.5)÷2=2.5(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等量代换求面积
一个量可以用它的等量来代替;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它们的差不变。

前者是等量公理,后者是减法的差不变性质。

这两个性质在解几何题时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将求一个图形的面积转化为求另一个图形的面积,或将两个图形的面积差转化为另两个图形的面积差,从而使隐蔽的关系明朗化,找到解题思路。

例1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如下图所示(单位:厘米)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与解:阴影部分是一个高为3厘米的直角梯形,然而它的上底与下底都不知道,因而不能直接求出它的面积。

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完全相同,都减去三角形DOC后,根据差不变性质,差应相等,即阴影部分与直角梯形OEFC面积相等,所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转化为求直角梯形OEFC的面积。

直角梯形OEFC的上底为10-3=7(厘米),面积为(7+10)×2÷2=17(厘米2)。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7厘米2。

例2在右图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长10厘米,直角三角形ECB的直角边EC长8厘米。

已知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厘米2,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分析与解:因为阴影部分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厘米2,都加上梯形FGCB后,根据差不变性质,所得的两个新图形的面积差不变,即平行四边行ABCD比直角三角形ECB的面积大10厘米2,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
10×8÷2+10=50(厘米2)。

例3在右图中,AB=8厘米,CD=4厘米,BC=6厘米,三角形AFB比三角形EFD的面积大18厘米2。

求ED的长。

分析与解:求ED的长,需求出EC的长;求EC的长,需求出直角三角形ECB的面积。

因为三角形AFB 比三角形EFD的面积大18厘米2,这两个三角形都加上四边形FDCB后,其差不变,所以梯形ABCD比三角形ECB的面积大18厘米2。

也就是说,只要求出梯形ABCD的面积,就能依次求出三角形ECB的面积和EC 的长,从而求出ED的长。

梯形ABCD面积=(8+4)×6÷2=36(厘米2),
三角形ECB面积=36-18=18(厘米2),
EC=18÷6×2=6(厘米),
ED=6-4=2(厘米)。

例4 下页上图中,ABCD是7×4的长方形,DEFG是10×2的长方形,求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的面积之差。

分析:直接求出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的面积之差,不太容易做到。

如果利用差不变性质,将所求面积之差转化为另外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差,而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差容易求出,那么问题就解决了。

解法一:连结B,E(见左下图)。

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都加上三角形BEO,则原来的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形BEC与三角形BEF的面积之差。

所求为4×(10-7)÷2-2×(10-7)÷2=3。

解法二:连结C,F(见右上图)。

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都加上三角形CFO,则原来的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形BCF与三角形ECF的面积之差。

所求为4×(10-7)÷2-2×(10-7)÷2=3。

解法三:延长BC交GF于H(见下页左上图)。

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都加上梯形COFH,则原来的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形BHF与矩形CEFH的面积之差。

所求为(4+2)×(10-7)÷2-2×(10-7)=3。

解法四:延长AB,FE交于H(见右上图)。

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都加上梯形BHEO,则原来的问题转化为求矩形BHEC与直角三角形BHF的面积之差。

所求为4×(10-7)-(10-7)×(4+2)÷2=3。

例5左下图是由大、小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分析与解:这道题似乎缺少大正方形的边长这个条件,实际上本题的结果与大正方形的边长没关系。

连结AD(见右上图),可以看出,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的底都等于小正方形的边长,高都等于大正方形的边长,所以面积相等。

因为三角形AFD是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的公共部分,所以去掉这个公共部分,根据差不变性质,剩下的两个部分,即三角形ABF与三角形FCD面积仍然相等。

根据等量代换,求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求三角形BCD的面积,等于4×4÷2=8(厘米2)。

练习21
1.左下图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腰为10厘米,以C为圆心、CF为半径画弧线EF,组成扇形CEF。

如果图中甲、乙两部分的面积相等,那么扇形所在的圆的面积是多少?
2.右上图(单位:厘米)是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左下图中,扇形ABD的半径是4厘米,甲比乙的面积大3.44厘米2。

求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

(π=3.14)
4.在右上图的三角形中,D,E分别是所在边的中点,求四边形ADFE的面积。

5.下页左上图中,矩形ABCD的边AB为4厘米,BC为6厘米,三角形ABF比三角形EDF的面积大9厘米2,求ED的长。

6.右上图中,CA=AB=4厘米,三角形ABE比三角形CDE的面积大2厘米2,求CD的长。

影部分的面积和。

练习21
1.400厘米2。

解:扇形CEF与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相等,∠C=45°,所求圆的面
2.140厘米2。

提示:所求面积等于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0-5+20)×8÷2
=140(厘米2)。

3.24厘米2。

提示:扇形ABD的面积为π×4×4÷4=12.56(厘米2),
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2.56+3.44=16(厘米2),BC=16÷4×2=8(厘米),
梯形ABCD面积为(4+8)×4÷2=24(厘米2)。

4.8。

提示:由三角形ADC与三角形EBC的面积相等,推知阴影部分与三角形BCF面积相等。

5.1厘米。

解:(4×6-9)÷6×2=1(厘米)。

6.3厘米。

解:连结CB(见右图)。

三角形DCB的面积为
4×4÷2-2=6(厘米2),
CD=6÷4×2=3(厘米)。

7.12厘米2。

解:连结DF(见右图)。

因为AE=ED,所以△BED与△ABE面积相等,
解得S△ABF=12,即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12厘米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