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折现法估值公式
dcf估值模型

DCF估值模型股利折现模型(DDM,Dividend Discount Model),是最为基础的估值模型。
指通过预测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按一定的收益率计算出整个上市公司的价值。
即通过将公司未来现金各年的股利按投资回报率进行折现、加总后得到的公司价值。
折现现金流模型(DCF,Discount Cash Flow),是最严谨的对企业和股票估值的方法,DCF估值法与DDM的本质区别是,DCF 估值法用自由现金流替代股利。
其中的现金流量可以采用股利现金流量(FCFE,Free cash flow for the equity)——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在满足了再投资需求之后剩余的、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可供“股东”分配的现金;也可以采用公司自由现金流量(FCFF,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lm)——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在满足了再投资需求之后剩余的、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可供“企业资本供应者和各种利益要求人(股东、债权人)”分配的现金。
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DCF(Discounted cash flow)属于绝对估值法。
具体做法是:假设企业会快速成长若干年,然后平稳成长若干年(也有人算成永续成长),把未来所有赚的自由现金流(通常要预测15-30年,应该是企业的寿命吧),用折现率(WACC)折合成现在的价值。
这样,股票目前的价值就出来了:If 估值>当前股价,→当前股价被低估。
可以买入。
If 估值<当前股价,→当前股价被高估。
需回避或卖出。
股票的价值等于它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不多也不少。
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在其寿命剩余期内)所创造的现金流折现的净值(注意:是净值。
所以要拿自由现金流来折现,而不是其他什么包含负债税息的收入来折现)。
企业的价值=前十年的自由现金流总和+永续经营价值为什么是前10年?因为通常很难估算企业十年后的现金流。
永续经营价值,就是第10年后直到无限远的价值。
以上是年纯利润100万的公司估值方法的介绍

以上是年纯利润100万的公司估值方法的介绍在资本市场中,对公司的估值是一项关键的活动。
对于一家年纯利润达到100万元的公司,如何进行估值是许多投资者和企业家关心的问题。
以下是对这种公司估值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公司估值的基本概念公司估值是指对一家企业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这通常涉及到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地位、行业前景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
对公司进行估值的目的在于为投资者、股东以及管理层提供一个参考标准,以便于作出更为合理的投资和经营决策。
二、年纯利润100万的公司估值方法1.市盈率法市盈率(P/E)是衡量公司估值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投资者愿意为每一元公司盈利支付的价格。
市盈率法的基本公式为:公司估值= 年纯利润× 同行业平均市盈率以年纯利润100万元为例,如果该公司所处行业的平均市盈率为20倍,那么该公司的估值为:公司估值= 100万元× 20 = 2000万元2.市净率法市净率(P/B)是衡量公司估值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公司市值与净资产的比值。
市净率法的基本公式为:公司估值= 净资产× 同行业平均市净率假设该公司净资产为500万元,所处行业的平均市净率为4倍,那么该公司的估值为:公司估值= 500万元× 4 = 2000万元3.现金流折现法现金流折现法(DCF)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估值方法,它通过预测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并将其折现至现在,从而得出公司的价值。
这种方法的基本公式为:公司估值= Σ(未来现金流/ (1 + 折现率)^n)其中,n表示未来现金流的期数。
以年纯利润100万元为例,如果预计未来5年公司现金流分别为120万元、140万元、160万元、180万元和200万元,折现率为10%,则该公司的估值为:公司估值= 120 / (1 + 10%)^1 + 140 / (1 + 10%)^2 + 160 / (1 + 10%)^3 + 180 / (1 + 10%)^4 + 200 / (1 + 10%)^5 ≈ 761.77万元三、总结以上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公司进行估值,投资者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市场环境选择合适的估值方法。
公司估值的4种计算方法

公司估值的4种计算方法1、可比公司法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
目前在国内的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
通常我们所说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两种:历史市盈率(Trailing P/E)-即当前市值/公司上一个财务年度的利润(或前12个月的利润);预测市盈率(Forward P/E)-即当前市值/公司当前财务年度的利润(或未来12个月的利润)。
投资人是投资一个公司的未来,是对公司未来的经营能力给出目前的价格,所以他们用P/E法估值就是: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12个月利润。
公司未来12个月的利润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预测进行估算,那么估值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确定预测市盈率了。
一般说来,预测市盈率是历史市盈率的一个折扣,比如说NASDAQ某个行业的平均历史市盈率是40,那预测市盈率大概是30左右,对于同行业、同等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再打个折扣,15-20左右,对于同行业且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在再打个折扣,就成了7-10了。
这也就目前国内主流的外资VC投资是对企业估值的大致P/E倍数。
比如,如果某公司预测融资后下一年度的利润是100万美元,公司的估值大致就是700-1000万美元,如果投资人投资200万美元,公司出让的股份大约是20%-35%。
对于有收入但是没有利润的公司,P/E就没有意义,比如很多初创公司很多年也不能实现正的预测利润,那么可以用P/S法来进行估值,大致方法跟P/E法一样。
2、可比交易法挑选与初创公司同行业、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投资、并购的公司,基于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求出一些相应的融资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
如何用现金流折现估值法估值

现金流折现估值法是绝对估值法的一种,是理论上最科学、最准确的一种估值法。
实践中由于诸多变量选择的困难,使其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大大降低其准确度。
尽管如此,现金流折现估值法仍然每一个价值投资者应该学习、了解的一种估值法。
现金流折现估值法的理论基础是企业的价值等于未来产生的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之总和,企业价值分两部分计算:1.前十年的自由现金流第一部分是能较为准确估算的前若干年现金流的总和,年限越长越准确。
通常很难估算企业十年后的现金流,所以一般定十年为限。
若有把握估算十五年或二十年则可以选取更长的年限。
由于企业的现金流难以预测,可以把每股现金流简化以每股收益代替,这种方法对于那些资本性支出很少的企业更趋于准确。
资本性支出较大的企业则需要考虑资本支出对现金流的影响。
2.永续经营价值第二部分为假设企业永续经营,第十年后直到无限远的永续经营价值。
计算公式:永续经营价值=[第十一年的自由现金流 / (贴现率-永续利润增长率)] / (1+贴现率)的十次方贴现率可以以十年长期国债为选择参考标准,贴现率越高则越趋于保守,对于茅台这样的稳健企业9%已经是一个相当合理的数值。
风险越高的企业则选取的贴现率应该越高,永续利润增长率为假设的企业长期利润增长率,通常选取1%-5%。
讨论观点:•师傅要我告诉你,你估的都太高了,师傅他叽叽咕咕地说“衡量企业价值增值能力的最佳指标是股东权益收益率,而不是每股收益的增加。
”(由于每股盈利容易受很多因素影响,甚至管理层的操纵,因此每股盈利经常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因此,也不能反映真实的现金流)而且,师傅让你作能力圈范围内的估值,不要和蛋饼一样~~•DDM估值:对于中国这些公司呢,要用狠一点儿的估值办法,就是零增长模型(即股利增长率为0,未来各期股利按固定数额发放)计算公式为V=D0/k其中V为公司价值,D0为当期股利,K为投资者要求的投资回报率或资本成本(就按照师兄定的9%吧)那么茅台的现值=去年股利(税后)0.7524/投资回报率0.09=8.36元茅台的净资产现在是9.65元,因此,师兄你看呢--估值结果就是净资产打了个九七折,这就是师傅一贯的购物方法,正如你所熟悉的那样,也正如我一贯在超市中的所做所为那样,师傅说这才是“用远远低于价值的价格购买别人的资产”,这呢也就是他的安全边际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噢~~•我也支持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法估值,用PE估值是瞎扯,基金公司及很多私募机构就是“PE*EPS”的线性思维来指导投资,预测随后一年的EPS估计要增加了,就一哄而上,实在是弱智。
一文梳理老唐估值法

一文梳理老唐估值法●最近,集中读了一遍唐朝老师关于估值的文章,将他估值的思考过程摘录下来,我加上了目录和小标题,从估值前提、买入、卖出、持有四个方面理清估值思路和逻辑。
如有疏漏,一定是我的问题。
以下是本篇文章的框架:一、估值的前提1、现金流折现公式2、适用现金流折现法的三大前提二、唐朝老师估值模型1、估值模型2、与现金流折现模型的区别三、卖出的条件1、三年后合理估值上限的150%是怎么定出来的?2、为什么选PE值50倍卖出?3、为什么还要设置“孰低”选项?四、持有1、合理估值不到怎么办?2、为什么要设置明确的估值?3、零利率地区,合理估值市盈率是否无限大?4、持有等于买入吗?5、企业三年后的利润怎么算?●价值投资的真理,就是高抛低吸。
重点在于需要知道“何处谓高,何处谓低”?即通过对企业的分析和理解,提前界定出企业“内在价值”,然后坐等股价明显高于内在价值时“高抛”,或股价明显低于内在价值时“低吸”,如此循环,财富就滚滚而来了。
计算内在价值的事情,通常被称为“估值”,估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简单的说就是参照公司甲的市场价格来估算公司乙的值。
这方法倒是简单,毕竟甲的市价是个准确的数。
但问题也很明显,先不说二者是否具备可比性,仅凭一个推理,便知道这个估值法的荒谬了:如果甲自己就严重高估或者严重低估,以甲为参照物的乙,能靠谱吗?本质上来说,相对估值法是回避了“内在价值”的难题,以“假设甲的市价准确反映甲的内在价值and乙和甲品质相似”为前提,推出“乙的价值应该=X”的结论,然而这个三段论里的两个前提都存疑,最终的结论也就是纯粹瞎蒙了。
逻辑上合理的估值法是绝对估值法,即“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法”。
简单的说,它的意思就是说: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要先看这家企业的生命期内,股东总共能从当中抽出来多少钱(未来自由现金流),然后再算算这些钱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折现值)。
●一、估值的前提1、现金流折现公式公式的大意,是估值需要分四步:①将企业的发展阶段分为两块,一是短期N年的高增长,例如三年、五年、十年;二是N+1年之后的永续稳定增长;②对N年内高增长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逐年折现加总,得出价值A;③对永续增长产生自由现金流按照“N+1年的自由现金流/(折现率-增长率)”数学公式,得出N+1年的企业价值,再将N+1年的企业价值折现到今天,得出价值B;④企业价值=A+B,打个4—7折,就是投资者买入价。
公司估值的4种计算方法

公司估值的4种计算方法1、可比公司法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
目前在国内的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
通常我们所说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两种:历史市盈率(Trailing P/E)-即当前市值/公司上一个财务年度的利润(或前12个月的利润);预测市盈率(Forward P/E)-即当前市值/公司当前财务年度的利润(或未来12个月的利润)。
投资人是投资一个公司的未来,是对公司未来的经营能力给出目前的价格,所以他们用P/E法估值就是: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12个月利润。
公司未来12个月的利润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预测进行估算,那么估值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确定预测市盈率了。
一般说来,预测市盈率是历史市盈率的一个折扣,比如说NASDAQ某个行业的平均历史市盈率是40,那预测市盈率大概是30左右,对于同行业、同等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再打个折扣,15-20左右,对于同行业且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在再打个折扣,就成了7-10了。
这也就目前国内主流的外资VC投资是对企业估值的大致P/E倍数。
比如,如果某公司预测融资后下一年度的利润是100万美元,公司的估值大致就是700-1000万美元,如果投资人投资200万美元,公司出让的股份大约是20%-35%。
对于有收入但是没有利润的公司,P/E就没有意义,比如很多初创公司很多年也不能实现正的预测利润,那么可以用P/S法来进行估值,大致方法跟P/E法一样。
2、可比交易法挑选与初创公司同行业、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投资、并购的公司,基于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求出一些相应的融资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
收益法-模型及方法介绍

第一部分收益法模型及方法介绍收益法目前常用的估值模型主要为现金流折现模型(DCF)、股利贴现模型(DDM)。
(一)现金流折现模型(Discounted Cash Flow),简称DCF 模型。
现金流量折现法通常包括FCFF(企业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和FCFE(股权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
1、FCFF模型(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1)公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税后利息支出+折旧及摊销-资本性支出-营运资金增加额注意:企业整体价值=经营性资产价值+溢余资产价值+非经营性资产负债价值企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企业整体价值-付息债务价值(2)折现率折现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计算公式如下:WACC=[E/(E+D)]Re+[D/(E+D)]×(1-T)Rd其中:Re:权益资本报酬率;Rd:债务资本收益率;E:权益的市场价值;D:付息债务的市场价值;T:所得税率。
注:系统性风险(不可分散风险)——不可分散,存在于市场或者行业,每个企业、资产自身都具有的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可分散风险)——可分散,是某一企业或行业特有的风险,其他行业没有或行业内其他企业没有。
1)Re股权收益率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Re=Rf+β×ERP+RsRf:无风险收益率一般以国债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选择国债剩余年限与标的资产经营年限(预测期限)匹配。
10年期及以上,4%左右。
β:(Unlevered Beta)剔除财务杠杆的行业Beta,可选取沪深300、上证综指、深成指同行业Beta值。
(注意与ERP所采用的的市场指数相互匹配)ERP:市场风险溢价(市场风险超额回报率),系股票市场回报率与无风险报酬率的差额。
《中国资产评估》(2015年1期)中企华,2012-2014年选取200个样本,涉及47家评估机构。
1、收益法-模型及方法介绍1

第一部分收益法模型及方法介绍收益法目前常用的估值模型主要为现金流折现模型(DCF)、股利贴现模型(DDM)。
(一)现金流折现模型(DiscountedCashFlow),简称DCF模型。
现金流量折现法通常包括FCFF(企业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和FCFE(股权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
1、FCFF模型(FreeCashFlowfortheFirm)(1)公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税后利息支出+折旧及摊销-资本性支出-营运资金增加额注意:企业整体价值=经营性资产价值+溢余资产价值+非经营性资产负债价值企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企业整体价值-付息债务价值(2)折现率折现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计算公式如下:WACC=[E/(E+D)]Re+[D/(E+D)]X(1—T)Rd其中:Re:权益资本报酬率;Rd:债务资本收益率;E:权益的市场价值;D:付息债务的市场价值;T:所得税率。
注:系统性风险(不可分散风险)——不可分散,存在于市场或者行业,每个企业、资产自身都具有的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可分散风险)——可分散,是某一企业或行业特有的风险,其他行业没有或行业内其他企业没有。
1)Re股权收益率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CapitalAssetPricingModel)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Re=Rf+BX ERP+RsRf:无风险收益率一般以国债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选择国债剩余年限与标的资产经营年限(预测期限)匹配。
10年期及以上,4%左右。
B:(UnleveredBeta)剔除财务杠杆的行业Beta,可选取沪深300、上证综指、深成指同行业Beta值。
(注意与ERP所采用的的市场指数相互匹配)ERP:市场风险溢价(市场风险超额回报率),系股票市场回报率与无风险报酬率的差额。
《中国资产评估》(2015年1期)中企华,2012-2014年选取200个样本,涉及47家评估机构。
市场风险溢价(ERP)确定方式统计情况如表:每种方法各有利弊,暂无相对完美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金流折现法估值公式
现金流折现法是一种常见的估值方法,用来衡量一项资产或公司的价值。
它通过计算实际现金流从一项投资中获得的未来折现价值,以确定一项投资的总价值。
现金流折现法的基本原理是,未来现金流比现在的现金流更有价值,因为它可以被投资于其他机会,并有望获得收益。
因此,未来现金流必须被折现回现在,以衡量它们在现在的价值。
具体来说,现金流折现法的估值公式为:V= C1/(1+r) + C2/(1+r)2 + C3/(1+r)3 + … + Cn/(1+r)n,其中V是投资的总价值,C1、C2、C3、…、Cn是投资预期获得的未来现金流,r是投资的折现率。
现金流折现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精确的衡量一项投资的实际价值,而不受时间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分析投资回报,并作出更精确的决策。
现金流折现法在投资决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准确的判断投资的价值,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分析项目的风险,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