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摘要】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近年来,其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转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校正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有助于疾病的预防以及改善。
本文通过调查实验的方式对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253-01 引言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常见心血管病症,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联性,临床发病率高,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高血压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治疗关键在于有效控制对高血压发病有影响的危险行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在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显著增强,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 年10 月~2014 年10 月诊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56例,男87 例,女69 例,年龄59~81 岁,平均(73.1±2.5)岁;合并症为糖尿病53 例,冠心病56 例,无合并症47 例。
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一般性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二)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均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即进行一般的个人基本信息记录、一般健康检查、健康状况等的评价以及接诊、转诊、会诊等的记录。
1.高血压患者会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约一半的高血压患者都存在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开导和安慰,提供鼓励和支持,让患者能够积极乐观的来进行治疗,对不良的情绪进行控制,建立正面的心态,鼓励患者参与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科学的降血压。
2.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提供不同的健康教育指导方法,进行高血压知识讲解,发放健康手册,进行宣传,普及高血压知识。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半年后随访得知,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为80%(32/40);对照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为62.5%(25/40)。
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 <0.05)。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利于患者控制血压水平。
标签:常规护理;护理干预;高血压;控制效果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且病程长,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脑卒中、心力衰竭等[1]。
许多患者因缺乏对高血压病的了解,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使得临床上高血压病处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状态。
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则重点分析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具体情况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
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48~75岁,平均年龄为(65.0±2.5)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47~73岁,平均年龄为(64.5±3.0)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下述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上对于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及病症;②具备基本的交流、沟通能力;③未合并严重的肝肾损伤。
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具体情况如下:1.2.1 健康宣教我院每月举办一次讲座,讲座内容循序渐进,由疾病介绍、预防方法、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知识,以利于患者更好地掌握自身病症。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影响论文

浅谈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摘要:高血压是中老人中的病发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在病发时还常常引起心、脑、肾等多种器官的损伤。
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给病人以极大的痛苦,患者除了承受药物副作用外还要承担重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就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规范用药、运动指导、饮食控制、血压监测等社区综合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旨在相关实践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社区护理;高血压;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08-0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某社区随机抽取高血压病人共156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76例。
对他们的病情进行记录建档,以便随访。
所调查的高血压病人中的高血压病程基本上都在六个月-35年。
具体实验基本资料如表1:1.2.1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要时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忽高忽低。
提醒要保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遇到紧急事件时要保持冷静。
要教会患者在空闲时间内学会放松自己。
1.2.2膳食指导,患者不合理的摄入食物,高血压患者具备的共同之处。
所以,控制血压的升高,首先要控制食物中盐的摄入量,减少脂肪的摄入,这样才能有助于保持患者的血压稳定。
在减少食物与脂肪摄入的同时,还要防止便秘的产生,这就需患者多食水果蔬菜,要戒烟酒,并且减轻体重,直到患者拥有合理的体重。
1.2.3定期检查血压,教会患者及家属在家中测量血压的方法,保证患者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自己检测血压,保证定期检测血压计准确性;对于无法在家自行检测血压的患者,要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测;或者是行动困难、行动不便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定期上门对其进行检测,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同时使患者了解自身的血压变化状况。
1.2.4健康教育,医护人员每周要安排1 次有关高血压知识的讲座,向患者讲述一些防止血压升高的基本方法,要督促患者定期检测血压。
院方还可以安排患者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帮助患者减压;指导患者规范用药,改进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护理干预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作者单位 : 7 4 4 6 0 0甘肃 平 凉 , 庄浪县水洛街道社区卫 生服务 中心
・
7 4・
甘肃医药 2 0 1 4 年第 3 3卷第 1 期 G a n s u Me d i c a l J o u m a l , 2 0 1 4 , V o 1 . 3 3 , N o . 1
工医学院学报 , 2 0 1 0, 2 2 ( 4 ) : 4 6 1 .
态迎接生产 , 摆脱恐惧情绪。医学界同时也发现 , 触摸
护理在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 ‘ 增强 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 同时加强 了患者 的治 疗依从性 , 改善 了护患关 系 , 具 有超过语言交流 的作
予常规对症治疗 。 1 年后 比较两组 患者的 自 我管理 行为能力 及血压控 制率 。 结果 : 干 预组 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及血压控制情况 明显优
于对照组 ( P < 0 . 0 5 ) 。结论 : 对社 区高血压 患者 自我管理 行为针对性给予护理干预 , 可使血压得 到更好 的控制 。 【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 甲硝唑 ; 慢性肠炎 ; 疗效对 比
轻握手 , 触摸额头 , 擦拭汗液等 , 即可减轻产妇恐惧 , 使其肌 肉放松 , 安心生产 , 提升顺产率。此外 , 触摸护
理还能兴奋浅表触觉感受器 ,增加乙酰胆碱施放 , 降 低血压 、 心率 、 使呼吸平稳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 因疼
痛 具 有较 大情 感 成 分 ,触 摸 护 理 能 减少 不 良情 感 成
性分泌 】 , 造成血压升高 , 心率加快 , 糖原分解 , 组织缺 氧, 体力严重消耗等 , 严重的产妇发生宫缩乏力 , 胎儿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摘要: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规范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旨在为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和达标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中心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380例,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规范化慢病管理满一年后,对比管理前后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血压控制率及健康状况评分。
结果:经过社区护理干预,规范化管理满一年后的患者知识知晓率为92.36%、服药依从率为93.74%、血压控制率为93.74%、健康状况评分为92.31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个性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使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
关键词:护理干预;规范化慢病管理;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是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重要场所,有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措施,可促使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嘱行为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控制血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12月在中心接受管理的高血压患者2380例,其中男性患者1265例,女性患者1115例,年龄为32-80岁,病程为1-4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心、肝等脏器严重疾病;恶性肿瘤;认知功能具有有严重障碍;精神性病变患者。
1.2方法1.2.1建立健康档案、签订家医签约服务协议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及慢病管理档案,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家族史、体育锻炼、饮食习惯、既往史等,详细记录与患者血压相关的所有信息,与患者签订家医签约服务协议,为其配备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的家医签约服务团队,并由经验丰富的社区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制定高血压护理干预计划。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价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价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自我管理来控制病情。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是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评价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包括干预方式、信息传递、行为改变和效果评估。
首先,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因此护理干预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选择。
例如,对于责任感强的患者,可以采用目标设定的方式进行干预,帮助患者设定合理的血压控制目标,并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
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可以采用心理支持的方式进行干预,帮助患者调节情绪,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提高患者对干预措施的接受度和积极性,从而增强自我管理的效果。
其次,个性化护理干预需要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来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
信息传递可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用药指导、疾病知识普及等内容。
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例如,对于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的患者,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知识普及,帮助患者更加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
对于年长者或不具备现代科技意识的患者,可以通过传统的口头传递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帮助患者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
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患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提高自我管理的效果。
再次,个性化护理干预通过行为改变来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
行为改变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关键环节。
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通过行为改变技巧和策略来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的效果。
例如,对于患有高血压同时伴有高血脂的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等方式帮助患者降低血脂水平。
对于需要每日定时服药的患者,可以通过建立定期提醒的方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
通过行为改变的指导和跟踪,患者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自我管理中,提高自我管理的效果。
最后,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需要进行定期评估。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病人中的意义。
方法:纳入78例高血压病人。
自2021.06开始选入,至2022.08截止。
分组:奇偶分组法。
各组具有39人。
参照组:常规护理。
试验组:社区护理。
评价2组护理结果。
结果:护理后,试验组血压指标、负面情绪更低,自我行为管理水平数值更高,P<0.05。
结论:高血压病人自我护理期间,应用社区护理干预形式,能够提高其管理水平,改善其及血压波动程度。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自我行为管理;血压控制高血压属于社区多见慢性病的一种,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严重。
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期间,对患者的需要水平进行控制十分关键,但是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进而造成血压的波动,致使诸多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等,与病人日常生活状态密切相关[1]。
其中饮食、运动、情绪等,均会影响血压的表达。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正规治疗、健康行为习惯,始终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病人住院期间,其能够基于医护人员的监督而按时服药。
然而当其出院后,随着时间推移,会有依从性下降的情况[2]。
这主要与病人对高血压认识不足、治疗过程长、宣传教育不足、社区护理开展不及时等有关。
对此,应重视社区护理的实施,以此促进社区高血压人群整体认知水平的提升。
本研究评析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2021.06至2022.08,录入78例高血压患者。
抽签法分组,2组均有39人。
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0:19。
年龄:43~78(59.10±5.32)岁。
试验组:男、女比例为21:18。
年龄:42~79(59.07±5.22)岁。
2组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
选入要求:(1)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者。
(2)知情同意本研究者。
排除要求:(1)存在其他慢性疾病者。
(2)精神异常者。
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本组6例患者经过术后综合性护理干预, 2 肠道功能得至恢复 , Ⅱ 康复迅
速 。 中6 例患者 治愈 ,例患者 好转 , 其 l l 治愈 率达9 .9 所有 患者串 仅有 3 83%。
护士根据医嘱从患者静脉内输入充足的液体和纠正酸碱失衡的药物, 保持患者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必要时输入高营养液体, 为患者补充能 量。 当患者腹痛、 腹胀症状消失, 肛门恢复排气排便 , 腹部经透视无梗阻, 胃 管拔除, h 1 后如病情一直稳定, 2 护士可协助患者少量进食, 并以易吸收的 流质为主 , 如果汁、 米汤, 但忌食牛奶豆浆等易引发胀气的食物 进食2 后 d 患者无不适隋况发生 , 可开始进食少量半流质 , 然后逐渐过渡到软食, 禁食 辛辣和坚硬食物, 少吃多餐
66 6
《 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S e ekMe i l dAs dc An a kTh eMe iie 0 2年 第 i dcn 2 1 0卷 第 8期
前 护士应 指导 患者 进行膀 胱功 能训练 。
25 口腔 护 理
的心态 配合 治疗 , 加速康复 。 因此 , 护士 应 关注 患者 的情绪变 化 , 通过 微笑 、 问候 、 亲切 的交谈 减轻患者 的心理压 力 , 分散其 注意力 , 帮助 患者解 决各类
比较。 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变, 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明显. 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形 成率较对照组有 明显提高( <0,1)结论 : P 0 。
社 区综合干预可以使患者掌握高血压病相关知识, 提高疾病防范意识 , 养成健康 的生活习惯, 将血压控制到理想的水平。
【 关键词 】 高血压 ; 区综合干预 ; 社 健康教育 : 干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及
血压控制的影响
在中国,高血压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其发病率逐
年升高。
高血压的严重性在于长期未受到控制,会引发许多严重的并
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自我行为
管理是血压控制的关键,而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高血压患者
的自我行为管理,从而改善血压控制。
本文将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
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一、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的影响
1. 增强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帮助高血压患者增强对高血压的认知。
通过讲
解高血压的病因、症状、并发症等知识,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疾病,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自我行为管理。
2.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社区护士通
过讲解饮食调理、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患者制定
出合理的自我管理方案,并对其进行跟踪和评价。
通过这样的方式,
患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血压。
3. 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测能力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监测能力。
社区护士通
过向患者提供血压计等自我监测工具,并讲解其正确使用方法,帮助
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血压的变化,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行动。
4. 促进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高血压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社区护士通
过组织患者分享自己的治疗经验、互相鼓励、相互帮助等方式,帮助
患者更好地面对高血压带来的困难,增强患者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
二、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1. 改善治疗依从性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社区护士通过与患者进行互动,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患者进行及时的鼓励和督促,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2. 促进药物治疗的合理化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合理化。
社区护士通过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药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并减少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
3. 促进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善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善。
社区护士通过讲解饮食调理、运动锻炼、戒烟限酒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患者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并能够随时对其进行跟踪和评价,从而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
4. 降低并发症风险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社区护士通过帮助患者控制血压、管理疾病、减少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措施,从而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
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从而改善血压控制。
社区护士在干预过程中,通过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测能力、促进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等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今后的实践中,应不断探索社区护理干预的有效方法,并加强对干预效果的评价,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