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自制教具范例教学文案
高中自制简易生物教具教案

高中自制简易生物教具教案
教具名称:自制简易显微镜
教学目标:通过制作简易显微镜,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适用对象:高中生物课程,适合课堂亲自制作和实验的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1. 介绍显微镜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2. 分发材料,让学生按照提供的图纸和说明书自行制作简易显微镜。
3.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调节焦距和观察样本。
4. 引导学生观察准备好的显微镜样本,让他们观察细胞结构或其他微观物体。
5. 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和体会。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制作显微镜过程中的合作和动手能力。
2. 观察学生使用显微镜时的操作技能和观察结果。
3.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显微镜原理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延伸活动:
1. 让学生自行准备样本,观察不同类型的细胞结构。
2. 设计更复杂的观察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3. 引导学生探讨显微镜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
初中生物自制教具教案

初中生物自制教具教案
目标:通过自制教具的制作和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具制作:自制植物模型
材料:
1. 黏土
2. 绿色毛线或棉线
3. 绿色纸板
4. 剪刀
5. 色彩画笔
步骤:
1. 将黏土捏成植物的基本形状,如茎、叶、花等。
2. 将毛线或棉线绕在黏土模型的茎上,代表植物的细胞结构。
3. 用绿色纸板剪出叶子的形状,然后用画笔上色,代表植物的叶片。
4. 将叶片贴在植物模型上,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结构。
教学过程:
1. 学生制作完成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植物的结构,让他们了解植物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用自制的植物模型回答。
3.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促进思维和交流。
评价方式:
1. 学生制作的植物模型是否符合植物的基本结构特点。
2. 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植物模型展示对植物知识的理解。
3. 学生在观察和讨论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能否提出合理的问题和解答。
生物教具制作初中教案模板

生物教具制作初中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教具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制作生物教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物教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设计和制作具有生物特征的生物教具。
【教学准备】
1. 生物教具制作所需材料:纸板、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2. 图片或视频展示生物教具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3. 针对不同生物特征设计的教具模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介绍生物教具的重要性和作用,引起学生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讲解不同生物特征的生物教具设计原则。
2. 演示生物教具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三、实践操作(30分钟)
1. 学生根据教具模板,制作具有生物特征的生物模型。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老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四、展示交流(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生物教具,交流分享制作经验和心得。
五、总结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作业布置】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生物特征的生物教具,并在下节课展示给全班同学。
【教学反馈】
根据学生展示的生物教具和作业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制作技能和创作能力。
生物教具制作初中教案

生物教具制作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学会使用简单材料制作植物细胞模型。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植物细胞模型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 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
2. 创新设计植物细胞模型。
教学准备:1. 植物细胞结构图。
2. 制作植物细胞模型的材料:硬纸板、剪刀、胶水、彩笔等。
3. 演示用的植物细胞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图,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吗?它们有什么功能?二、新课(15分钟)1. 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
2. 展示已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三、制作植物细胞模型(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植物细胞结构进行制作。
2. 学生动手制作植物细胞模型,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各组展示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介绍模型中的创新点。
2. 全体学生投票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植物细胞的奥秘,如尝试制作其他类型的细胞模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植物细胞模型,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图,理解各结构的功能,并将其运用到模型制作中。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模型制作。
课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制作其他类型的细胞模型,以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科素养。
生物教具制作初中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植物细胞结构模型的制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植物细胞结构模型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 植物细胞结构模型的精确制作。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合作与沟通。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 制作植物细胞结构模型的材料:塑料片、彩纸、剪刀、胶水、针线等。
3. 分组用的桌子、椅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细胞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一起制作植物细胞结构模型,深入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新课讲授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每个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三、教具制作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制作植物细胞结构模型的材料。
2. 教师讲解制作步骤:a. 制作细胞壁:用塑料片剪出细胞壁的形状,并用针线缝合。
b. 制作细胞膜:用彩纸剪出细胞膜的形状,贴在细胞壁上。
c. 制作细胞质:用彩纸剪出细胞质的形状,贴在细胞膜上。
d. 制作细胞核:用彩纸剪出细胞核的形状,贴在细胞质上。
e. 制作液泡:用彩纸剪出液泡的形状,贴在细胞质上。
3. 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完成制作后,将植物细胞结构模型展示给全班同学。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包括模型的精确度、美观度、合作程度等。
3.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植物细胞结构模型的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生物学的兴趣。
高中生物教具制作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教具制作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教具的重要性及制作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步骤:
1.导入活动(5分钟)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教具对生物学学习的重要性。
2.讲解生物教具的种类和制作方法(15分钟)
介绍常见的生物教具,如植物模型、动物模型等,并讲解制作方法。
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可选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3.分组制作生物教具(3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物主题,如植物、动物等,然后按照所选主题制作对应的生物教具。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教具供学生参考。
4.展示和评价(10分钟)
每组完成制作后,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
老师也可以根据展示的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
5.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物教具制作的重要性,并布置作业:继续完善所制作的生物教具,或者尝试制作其他生物教具,如细胞模型、生物实验仪器等。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生物概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生物自制教具推荐教案

初中生物自制教具推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初中生物实验教具的种类和作用。
2. 掌握如何使用自制教具进行初中生物实验。
3. 能够在实验中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自制教具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2. 学会合理地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不同种类的自制教具,如显微镜、叶片、显色试纸等。
2. 准备实验指导书和实验记录表。
3. 提前准备好实验室和相关实验材料。
四、教学步骤
1. 引入:介绍实验教具的种类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教具在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2. 操作演示:老师演示如何使用自制教具进行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和技巧。
3. 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使用自制教具进行实验。
4. 实验记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5. 分析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6. 总结提升:老师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反思
1. 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技巧和方法?
3. 是否能够让学生对生物科学产生更深的兴趣和认识?。
初中生物立体教具制作教案

初中生物立体教具制作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肺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2. 学习制作肺呼吸运动模型教具;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肺呼吸运动的原理;2. 制作肺呼吸运动模型教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塑料饮料瓶;2. Y形管;3. 橡胶管;4. 气球;5. 细线;6. 剪刀;7. 胶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肺呼吸运动的原理,即肺的扩张和收缩是由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2. 介绍今天要制作的肺呼吸运动模型教具,并展示图片。
二、制作教具(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分发一个塑料饮料瓶、一个Y形管、一段橡胶管、一个气球和一段细线;2. 讲解制作方法:a. 去掉饮料瓶的瓶底,用细线把气球分别绑在Y形管的两个分支上;b. 将Y形管的另一端插入橡胶管,固定到瓶盖的小洞内(注意密封);c. 将瓶底用气球的一部分薄膜封住。
3. 学生动手制作教具,教师巡回指导。
三、使用教具(10分钟)1. 讲解使用方法:a. 向下拉气球薄膜(膈肌),与Y形管相连的气球(肺)会变大,说明肺吸气;b. 向上推气球薄膜(膈肌),与Y形管相连的气球(肺)会变小,说明肺呼气。
2. 学生演示使用教具,观察肺的扩张和收缩过程。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制作和使用教具的过程,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2. 教师点评学生的制作和使用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延伸:1. 让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教具,使其更加逼真和实用;2. 鼓励学生尝试制作其他生物立体教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肺呼吸运动模型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肺呼吸运动的原理和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同时,教师也及时给予学生指导,确保了教具的制作质量。
通过使用教具,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肺呼吸运动的机制,提高了学习效果。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自制教具范例
第三节中学生物自制教典型范例
一、反应速度测试仪
1.自制教具的项目名称:反应速度测试仪
2.教材原实验方案的缺陷:
目前,在中小学教科书中安排的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测试者手握一把尺子刻度值大的一端,被测者将拇指和食指对准这把尺子上的刻度值为0的一端。
当测试者松手,尺下降时,被测者尽快用拇指与食指夹住这把尺子,手指所夹到尺子的刻度的大小,大致反映了被测者的反应速度。
这样的测定手容易抖动,夹尺的手指常偏离尺的零刻度,增大实验误差;拇指与食指张开的宽度不一,对夹尺有影响;夹尺时手指与尺的接触面积较大,手指边缘不整齐,无法精确读数。
这些不足,使得测定不能准确的反映出被测者的反应速度,也就是只能定性,无法定量。
因此,对人们来说,还缺少一种克服上述缺点,能直接准确地测定通过视觉引起的反应速度的测试仪或训练工具。
3.设计方案及创新点:
设计方案简介:在底座上安装一个支架,支架前面的底座上粘上缓冲垫,支架顶部安装上滑轮,在滑轮的左下方的支架上安装一个按钮,在支架
的正面有根据自由落体公式换算出时间与距离对应的刻度
表,0刻度在上端的刻度表,支架左下方安装有固定环,刻
度表的前面设置有钢球,钢球上设制作一个环形指针并系上
细线,细线穿过导线环(同步发声控制器),绕过滑轮,再穿
过按钮,由固定环固定,支架的背面每一毫米所对应的精确
到千分之一秒的反应时间的数据表,刻度表的0刻度处的支
架上设置有导线环,能使环形指针准确对准刻度表的0刻
度。
本方案的创新点:
①时间与距离对应的刻度表与数据表能直接准确读出精
确到千分之一秒的反应时间,使测定由定性提升为定量。
②
通过利用支架,灵敏的按钮,滑轮,细线,导线环(声音同
步控制器)能克服因手抖动增大误差的缺陷,使操作简单、结果真实、重复实验稳定。
③环形指针准确示数,克服了原来手指边缘不整齐不能准确读数的缺陷。
4.自制教具的原理图:
1.滑轮
2.支架
3.导线环(同步发声控制器)
4.细线
5.刻度表
6.环形指针
7.钢球
8.缓冲垫
9.底座10.固定环11.数据表12.控制按钮
5.该自制教具所材料工具及加工技法:
材料:长21cm宽13cm的不锈钢板,高70cm,宽5cm厚1.5cm的不锈钢扁形材,直径4cm的小滑轮,一个塑料探制按钮,一个小门铃,细电线2m,一个直径约2cm的镀铬钢球,120cm长的细线一段,直径2cm环形金属片,自制根据自由落体公式换算制成的长度与时间对应的刻度表。
每一每毫米对应时间的数据表,海绵块长6cm宽3cm高3cm作缓冲垫,502快干胶一支。
工具:电烙铁,尖嘴钳,裁纸刀,小剪刀,起子。
加工技法:不锈钢底座与支架,导线环与滑轮的焊接请专业的不锈钢制作间制作,其他的制过工艺自己完成。
6.自制教具简要的制作过程:
⑴截取不锈钢板材制成底座和支架。
⑵在支架焊接滑轮、固定环和导线环,并安装好控制按钮、。
⑶按自由落体公式换算出距离与时间对应关系,并制成时间与距离刻度表与数据表。
将刻度表贴有支架的前面,确保刻度表的零刻度与导线环对准。
并将数据表贴在支架后面。
⑷用环形金属片在钢球上制成环形指针,在钢球上系上细线。
然后将细线穿过导线环,绕过滑轮,经过控制按钮,最后系在支架左下方的固定环上。
⑸将家用小门铃控制开关触点两端引出导线,在导线环处制成能由钢球的环形指针控制的同步声音控制开关,从而将门铃改装成同步发声器,固定的支架后面的底座上。
⑹将海绵缓冲垫固定在支架前的底座上。
二、简易显微摄像仪
1.自制教具的项目名称:简易显微摄像仪
2.教材原实验方案的缺陷:通常的显微镜的观察要用眼睛靠近目镜,不方便,时间久了眼睛容易疲痨,不方便教师进行直观演示,而专业的显微摄像仪价格非常昂贵,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很多普通学校或乡村学校可欲而不可求。
3.设计方案及创新点:
设计方案简介:利用了照相机近摄镜头与近摄接圈的原理,自制一个显微近摄镜头,把该镜头连接到普通的电脑视频头上,自制一个简易的支架,将简易显微摄像仪安装在报废的显微镜上,把报废的显微镜及普通的电脑视频头改装成一台简易的显微摄像仪,通过电脑进行摄像,拍照,也可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
本方案创新点:自制显微摄像镜显,节约经费,只要花几十元钱,就能达到准专业的显微投影教学。
而且变废为宝。
4.自制教具的原理图:
5.该自制教具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及加工技法:
材料:报废的显微镜一台,普能的电脑视频头一个,502快干胶一支,宽5cm厚1.5cm 的不锈钢扁形材与2cm不锈钢圆管小许。
工具:镊子,剪刀,尖嘴钳,裁纸刀,小钢锉,起子等。
加工技法:不锈钢简易支架由专业制作间制作,其他的制作过程,均由自手工制作。
6.自制教具简要的制作过程:
于是便有了本教具的制作,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购买普通电脑视频头(免驱)一个,拆下原有的广角镜头。
2、将两组镜片根据它们的焦距制成一个简易显微摄像镜头,将显微摄像镜
头连接到已拆掉广角镜头的视频头上,确保简易显微摄像镜头与视频头的光电感应元件(CCD)中心轴重合,保证成像质量。
制成简易显微摄像仪。
3、将一台报废的显微镜的镜筒取下,用一小段不锈材料制成显微摄像仪的支架,安装在原来镜筒的位置,替代原来的镜筒。
三、验证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装置
1.自制教具的项目名称:验证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
多的二氧化碳的装置
2.教材原实验方案的缺陷:
教材中的此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要用两手分别
在A与B处,捏紧与松开的办法分别控制气体的流
动,当不小心手控制松错了边的时候,很容易吸进石灰
水。
别外通向两个石灰水瓶中的气体量无法控制,因此
无法实现单一变量的原则。
3.设计方案及创新点:
设计方案简从:如图所示,在一具大贮气瓶中,放入一个小方便袋,袋口接一根管子穿过贮气瓶瓶口的像皮塞,经过三通开关,连接到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瓶,反应瓶别
的另一端接一个吹嘴,贮气瓶由一管子穿过瓶塞,经过三通开关,连接到别一具装有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瓶和单向鼓气瓶。
创新点:在大贮气瓶中放入小方便袋,以气排气,解决了同时等量的问题。
4.自制教具的原理图:
1.反应瓶1,
2.反应瓶2,
3.贮气瓶,
4.小方便袋,
5.吹嘴,
6.单向鼓气瓶,
7.三通开关,
8.三通开关。
5.该自制教具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及加工技法:
材料:大橡皮塞1个,小橡皮塞2个,100ml无色透明小瓶,两个,1000ml饮料瓶1个,矿泉水瓶1个,有弹性的小塑料瓶1个,三通开关2个,废注射器,方便袋,废塑料板,橡胶软管若干,502胶。
工具:剪刀,裁纸刀,尺子,小钢锯,打孔器,尖嘴钳,砂纸。
加工技法:所有的制过过程,均由自己手工制作。
6.自制教具简要的制作过程:
⑴将上述材料做好消毒处理。
⑵用矿泉水瓶剪一个吹嘴,用砂纸把边磨圆
滑。
⑶用有弹性的小塑料瓶,注射器做一个单向鼓气瓶,
⑷将各种材料及部件组装起来即可。
练习与实践:请参考以上两个制作范例,继续补充完善前面所制定的自制教具设计方案,并按自己设计方案准备相应的材料与工具,按设计的制作过程与加工技法完成该自制教具项目的制作,准备与大家一起分享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