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5醇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5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醇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醇的命名方法。
3.掌握醇的制备方法以及相关实验操作。
4.了解醇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5.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醇的定义和性质。
2.醇的制备方法。
3.醇的命名方法。
三、教学内容1. 醇的定义和性质1.1 醇的定义:醇是由氢原子替代一个碳氢化合物中的一个氢原子所形成的羟基化合物。
1.2 醇的性质:醇通常呈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特殊的味道和酒味;具有醇酚亲醇性质和疏水性质。
2. 醇的制备方法2.1 通过迁移羟基的方法:实验操作:将醛或酮与亚硫酸氢胺反应,生成含羟基的醇。
2.2 通过氢化的方法:实验操作:将烯烃通过氢化反应得到醇。
3. 醇的命名方法3.1 基本规则:根据主链中的羟基数来命名。
3.2 命名示例:CH3CH2CH2OH称为正丙醇,CH3CH(OH)CH3称为异丙醇。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醇的制备方法和命名规则。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小组合作探讨,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相互学习。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醇的制备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
2. 课件:包括醇的定义、性质、制备方法和命名规则等内容。
六、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醇的理解情况。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提交实验报告,评价其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3.课后作业:设计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选修5醇教案的范本,希最能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醇”的教学教案

高中化学“醇”的教学教案第一章:醇的定义与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醇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醇的分类方法和命名规则;3. 能够区分醇和其他有机化合物。
教学内容:1. 醇的定义和特点;2. 醇的分类方法:根据碳原子数和羟基的位置进行分类;3. 醇的命名规则:根据碳原子数和羟基的位置进行命名;4. 醇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区别。
教学活动:1. 引入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醇的特点;2. 通过示例讲解醇的分类方法和命名规则;3. 进行醇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区分练习。
巩固练习:1. 判断下列化合物是否为醇,并说明理由;2. 对给定的醇进行分类和命名。
第二章:醇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 掌握醇的物理性质,如沸点、溶解度等;2. 了解醇的化学性质,如氧化、脱水等;3. 能够运用醇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醇的物理性质:沸点、溶解度等;2. 醇的化学性质:氧化、脱水等反应;3. 醇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观察醇的物理性质;2. 通过示例讲解醇的化学性质;3.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醇的性质进行解决。
巩固练习:1. 实验测定给定醇的沸点和溶解度;2. 对给定的醇进行化学性质的判断。
第三章:醇的制备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醇的制备方法;2. 掌握醇的合成反应原理;3. 能够设计醇的制备实验。
教学内容:1. 醇的制备方法:合成反应;2. 醇的合成反应原理:醇的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醇的制备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和实验条件。
教学活动:1. 通过示例讲解醇的合成反应原理;2. 分析不同的醇的制备方法;3. 设计醇的制备实验。
巩固练习:1. 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设计给定醇的制备实验;2.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醇的合成反应原理。
第四章:醇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醇的应用领域;2. 掌握醇的用途和作用;3. 能够运用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醇的应用领域:有机合成、医药、食品等;2. 醇的用途和作用:溶剂、催化剂、防冻剂等;3. 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醇的化学性质教案

醇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醇的定义和结构特点;(2)掌握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了解醇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醇的物理性质;(2)通过实验和理论学习,探究醇的化学性质;(3)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心生活、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醇的结构特点;(2)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醇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醇的化学反应机理;(2)醇的化学性质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酒精、水、试管、烧杯、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碘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3. 教学课件和教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有机物的分类和醇的定义;(2)提问:醇有哪些特殊的化学性质?2. 醇的物理性质:(1)观察醇的水溶性;(2)观察醇的沸点。
3. 醇的化学性质:(1)实验探究醇的氧化反应;(2)实验探究醇的取代反应;(3)实验探究醇的消除反应。
4. 醇的应用:(1)介绍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料酒、酒精等;(2)介绍醇在工业中的应用,如合成材料、燃料等。
五、课堂小结1. 醇的结构特点;2. 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醇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作业布置:1. 复习醇的化学性质;2. 完成课后习题。
六、教学拓展1. 醇的衍生物:(1)介绍醇的衍生物如醚、醛、酮等;(2)探讨醇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和应用。
2. 醇的合成方法:(1)介绍醇的合成方法,如氧化、取代、消除等;(2)分析不同合成方法的优缺点。
七、实例分析1. 生活中的醇:(1)分析料酒、酒精等醇的成分和作用;(2)探讨醇在饮食、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2. 工业中的醇:(1)分析塑料、合成橡胶等工业产品中醇的作用;(2)探讨醇在新能源、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醇的化学性质教案

醇的化学性质教案醇的化学性质学案授课教师:车铭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和形成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掌握醇的化学性质,以及醇与其他类别有机物间的转化;过程与方法:通过“结构分析→性质预测→确定性质”这一过程,了解研究有机物化学性质的一般过程;通过对醇结构的分析(价键的极性、价键的饱和程度、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体会研究陌生有机物性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研究醇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和形成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预习反馈】环节二:合作探究阶段:研究有机物的性质的一般方法:【合作探究一】结构分析某醇的结构如下图1.阅读课本P57交流研讨,分析醇RCH2CH2OH的结构,要推断其化学性质,你比较关注醇的哪些结构?2.该醇容易在哪儿断键?原因是什么?【合作探究二】性质分析1.结合乙醇的化学性质,预测2,2-二甲基-1-丙醇能发生哪些反应?举出相应的反应实例来证明你的预测。
(请尽量将相同类型的反应写在一起)完后小组拍【合作探究三】产物分析2.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的符合C5H12O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
找出其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催化氧化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的结构简式。
说出你选择的理由。
完后将(1)答案小组拍照上传。
(2)如何验证消去反应、置换反应、催化氧化反应的有机产物?(3)乙醇与活泼金属反应比1—丁醇剧烈、比水慢,为什么?(阅读课本P59追根寻源)(4)等物质的量的1—丁醇、乙二醇、丙三醇与足量金属钠作用,所得氢气的体积比是多少?与结构有什么关系?【合作探究四】规律分析(1)醇发生与活泼金属的反应规律:(2)醇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要求:(3)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结构要求:环节三:小结提升阶段请你用思维导图将本节内容进行总结提升【巩固测试】1.下列关于1-丙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丙醇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赤热的铜,生成丙醛B.1-丙醇不能和氢卤酸发生反应C.1-丙醇的沸点高于乙醇。
高中化学选修5醇的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5醇的教案
教材: 《高中化学选修5》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醇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
2. 掌握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醇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1. 醇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
2. 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1. 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联系和区分。
四、教学内容
1. 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醇的概念,引发学生对醇的兴趣。
2. 讲解醇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包括一元醇、二元醇等。
3. 分析醇的物理性质,如溶解性、沸点、密度等。
4. 讨论醇的化学性质,如醇的氧化、醚化等反应。
5. 探讨醇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酒精、溶剂等。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醇的概念。
2. 讲解:介绍醇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
3. 实验:进行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
4. 拓展:讨论醇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启发学生思考。
5. 总结:梳理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是否积极认真。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考察学生对醇的理解和认识。
八、布置作业
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查阅资料,了解醇在生活和工业中的更多应用。
以上为高中化学选修5醇的教案范本,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醇教案

醇教学目标:1、掌握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2、掌握乙醇分子结构,了解烃基的特性。
教学重点、难点:化学性质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练习法、实验法等 教学过程:【引课】杜牧---《清明》诗引出“醇”。
【师】定义:烃分子中饱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 羟基取代形成的化合物。
举例:CH3OH 【生】官能团:羟基【生】通式:饱和一元醇C n H 2n+1OH 或C n H 2n+2O 【师】思考下列物质是否是醇?羟基与苯环是否直接相连: 羟基(—OH )与苯环直接相连——酚 羟基(—OH )与苯环不直接相连——醇OHCH2OH醇酚醇酚【师】醇的典型代表物是——乙醇1、乙醇的物理性质【师】回忆“乙醇”有哪些物理性质。
【生】乙醇俗称酒精;颜色:无色透明;气味:特殊香味;状态:液体;密度:比水小,20o C时为0.7893g/cm-3溶解性:和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能种无机物和有机物;挥发性:易挥发;熔沸点:熔点-117.3o C,沸点78.5o C。
2、乙醇的化学性质【师】交流与讨论我们已经学习过乙醇的一些性质。
请与同学交流你所知道的乙醇的化学性质,试列举乙醇发生的化学反应,并指出在反应过程中乙醇分子中的哪些化学键发生了断裂?乙醇的结构②①⑤③④H―C―C―O―HHHHH【生】(1)与Na反应→①键断开2C2H5OH+2Na→2C2H5OH+H2↑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师】判断乙醇、水、乙醚中氢原子活性钠与乙醇钠与水钠与乙醚实验现象钠未融化,沉在底部慢慢消失,无声音,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钠浮在水面,熔成小球,伴有嘶嘶响声,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钠沉在底部但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ρNa>ρC2H5OH钠与乙醇缓慢反应ρNa<ρH2O钠与水剧烈反应乙醚与钠不反应【生】氢原子的活泼性:水> 乙醇> 乙醚【师】醇羟基与氢气的关系?例:已知2mol乙醇在与足量Na反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 H2,则1mol乙醇能产生多少H2?【生】1mol羟基——0.5mol H2练习1mol丙三醇产生多少氢气?【生】1mol丙三醇——1.5mol H2(2) 酯化反应→①键断开 【生】CH 3COOH+C 2H 5OH CH 3COOC 2H 5+H 2O 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3)氧化反应【生】1)燃烧→①②③④⑤键断开CH 3CH 2OH + 3O 2 2CO 2 + 3H 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热。
高中化学“醇”的教学教案

高中化学“醇”的教学教案第一章:醇的定义与分类1.1 醇的定义1.2 醇的命名规则1.3 醇的分类1.4 醇的结构与性质第二章:醇的制备方法2.1 醇的合成反应2.2 醇的制备途径2.3 重要醇的制备方法2.4 醇的实验室制备技巧第三章:醇的化学性质3.1 醇的氧化反应3.2 醇的脱水反应3.3 醇的取代反应3.4 醇的消去反应第四章:醇的应用4.1 醇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4.2 醇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4.3 醇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4 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五章:醇的典型反应机理5.1 醇的氧化反应机理5.2 醇的脱水反应机理5.3 醇的取代反应机理5.4 醇的消去反应机理第六章:醇的物理性质6.1 醇的熔点与沸点6.2 醇的溶解性6.3 醇的密度与蒸汽压6.4 醇的极性与分子间作用力第七章:醇的波谱分析7.1 红外光谱(IR)7.2 核磁共振谱(NMR)7.3 质谱(MS)7.4 紫外光谱(UV)第八章:醇的催化氧化8.1 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机理8.2 醇的氧化催化剂8.3 重要醇的催化氧化反应8.4 催化氧化在工业中的应用第九章:醇的生物合成与代谢9.1 醇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9.2 醇的代谢途径与酶催化9.3 醇在药物代谢中的影响9.4 醇的生物合成与代谢研究方法第十章:醇的安全性与环保考虑10.1 醇的毒性及其影响10.2 醇的燃烧与爆炸性10.3 醇的环保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0.4 醇的安全操作与处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醇的定义与分类:重点关注醇的命名规则和分类。
醇的命名规则涉及醇的官能团位置和取代基的命名,而醇的分类则包括脂肪醇、芳香醇、环醇等。
二、醇的制备方法:重点关注重要醇的制备方法和实验室制备技巧。
重要醇的制备方法包括烯烃水合反应、卤代烃的醇解反应等。
实验室制备技巧涉及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产物的提纯。
三、醇的化学性质:重点关注醇的氧化反应、脱水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这些反应是醇的重要化学性质,对于理解醇的反应机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醇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醇教案设计学科:化学课题:醇教材版本:高中化学教材教学目标:1. 了解醇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醇的命名方法。
3. 掌握醇的制备方法。
4. 了解醇的应用。
教学重点:1. 醇的定义和性质。
2. 醇的命名方法。
3. 醇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1. 醇的应用。
2. 醇的性质与反应。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实验器材:醇的制备实验器材。
3. 沸水浴。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话题,让学生回顾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并了解醇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2. 讲解醇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对醇有一个初步了解。
二、讲解(20分钟)1. 讲解醇的命名方法,重点介绍直链醇和支链醇的命名规则。
2. 讲解醇的制备方法,包括水合法、卤代烷与金属的反应等。
3. 给出案例并让学生进行练习,确保学生掌握了醇的命名和制备方法。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进行醇的制备实验,演示水合法合成醇的实验过程。
2.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
四、课堂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醇的应用领域,如溶剂、制药、香精等。
2. 引导学生讨论醇的性质与反应,让学生充分理解醇的化学性质。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复习醇的定义、性质、命名和制备方法。
2. 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有机化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练习醇的命名和制备方法,并列举醇的应用领域。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做好备考准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醇的定义、性质、命名和制备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化学思维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拓展醇的应用领域,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醇的性质与反应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使学生了解羟基的特性,进一步掌握“官能团”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从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入手来分析物质性质的“思路教学”,使学生学会按
结构-性质-用途的研究有机化学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介绍酒和酒精的有关知识、体会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
趣
2、通过学习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如:酒、乙醇汽油等,培养学生求真务
实的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乙醇分子结构和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醇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探究建议:①实验:乙醇与钠反应、乙醇与水反应比较;
②实验:乙醇的消去反应
③多元醇物理性质探究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引入]:让学生填充关于酒的诗歌,从轻松欢快的氛围中进入主题
[讲述]同学们已经学过乙烷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就是乙醇,那么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它属于哪类物质呢?是否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都属于醇类呢?这样把思路交给学生,通过让同学自己阅读课文了解酚类和苯酚,接着再问:如果甲苯的苯环或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又各属于哪类物质呢?最后讨论得出:含有羟基的有机物有醇类和酚类,羟基连在链烃(或环烃)的烃基上的是醇,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是酚,然后让同学讨论:芳香醇与酚有何区别?下列哪些物质属于酚类?
通过练习,同学们对酚的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
[板书]酚: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如:─OH
醇:羟基与链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如:C2H5─OH(脂肪醇)、─CH2─OH(芳香醇)。
最简单的脂肪醇——甲醇,最简单的芳香醇——苯甲醇,最简单的酚——苯酚。
[板书]一、醇
多元醇简介:乙二醇:分子式:C2H6O2结构简式:
[讲述]物理性质和用途: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沸点198℃,熔点-11.5℃,密度是1.109g/mL,易溶于水和乙醇,它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用作内燃机的抗冻剂。
同时也是制造涤纶的重要原料。
[板书]丙三醇:分子式:C3H8O3 结构简式:
物理性质和用途:俗称甘油,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密度是1.261g/mL,沸点是290℃。
它的吸湿性强,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混溶,它的水溶液的凝固点很低。
甘油用途广泛,可用于制造硝化甘油(一种烈性炸药的主要成分)。
还用于制造油墨、印泥、日化产品、用于加工皮革,用作防冻剂和润滑剂等。
醇的分类:
1.按所含羟基的数目分: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2.根据羟基所连烃基的种类:脂肪醇、芳香醇
3.根据与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种类:伯醇、仲醇、叔醇
[阅读]课本P48“资料卡片”,总结醇的系统命名法
(1)选主链:选含—OH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某醇
(2)编号:从离—OH最近的一端起编
(3)写名称: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羟基位置—母体名称(羟基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羟基的个数用“二”、“三”等表示。
)
[投影]表3-1相对分子量相近的醇与烷烃的沸点比较表:
[探究]仔细研究课本P49表3-1数据,从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规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饱和一元醇,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醇、乙醇、丙醇等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而甲烷、乙烷、丙烷等不溶于水,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讲述]醇分子中的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之间醇分子中的羟基的氢原子相互吸引,形成氢键,使醇的沸点高于烷烃,同样道理,使醇易溶于水。
[投影]表3-2一些醇的沸点:
[探究]总结醇的沸点变化规律:
(1)同碳原子数醇,羟基数目越多,沸点越高。
(2)醇碳原子数越多。
沸点越高。
[投影]拓展资料醇的物理性质和碳原子数的关系:
(1)1~3个碳原子:无色中性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和辛辣味道;
(2)4~11个碳原子:油状液体,可以部分溶于水;
(3)12个碳原子以上:无色无味蜡状固体,难溶于水。
【板书】:二、乙醇
1、乙醇的结构结构简式CH3CH2OH
2、乙醇的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液体、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跟水以任意
比互溶、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交流探究]2002年10月9日下午,某厂发生一起严重的化学事故。
[汇报]方案(3)更为合理。
原因是(1)由于钠块较大,取出过程,一但与空气或水蒸汽接触,放热引燃甲苯。
后果不堪设想;(2)加水反应剧烈,本身易燃烧,引燃甲苯。
(4)乙醇与钠反应缓慢,若能导出氢气和热量,则应安全。
【板书】:
3、化学性质
⑴与活泼金属反应: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H2↑
[引导分析]
在醇分子中,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比氢原子和碳原子强,O—H键和C—O键的电子对都向氧原子偏移,因而醇在起反应时,O-H键容易断裂,氢原子可被取代,如乙醇和钠反应;同样,C一O键也易断裂,羟基能被脱去或取代,如乙醇的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
[板书] ⑵消去反应
[思考]什么是消去反应?
[实验3-1] 如图3—4所示,在长颈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约为l:3)的混合液20mL,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
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记录]生成略有甜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探究]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到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按课本P51图3-4组装好实验装置,开始反应,认真观察现象,积极思考: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配制反应所需的混合液体?
(3)浓硫酸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瓶中的液体混合物为什么会逐渐变黑?
(5)结合课本P51“资料卡片”思考:反应中为什么要强调“加热,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
(6)氢氧化钠溶液是用来除去乙烯气体中的杂质的,那么在生成的乙烯气体中会有什么杂质气体呢?
[板书] C2H5OH CH2=CH2↑+ H2O
注意(1)迅速升温至170℃(2)浓硫酸所作用:催化剂脱水剂(3)配制浓硫酸与乙醇同浓硫酸与水。
[学与问]溴乙烷与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它们有什么异同?
[回答]都是从一个分子内去掉一个小分子,都由单键生成双键,反应条件不同,溴乙烷是氢氧化钠醇溶液,而乙醇是浓硫酸,170℃。
【学生探究】: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
[阅读]资料卡片:乙醇分子间脱水成醚
[板书]C2H5OH+HOC2H5 C2H5OC2H5+H2O(取代反应)
[讲述] 取代反应:乙醇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
[板书] ⑶、取代反应
C2H5OH +HBr C2H5Br+ H2O 断裂的化学键是C-O。
[实验3-2]
[板书] ⑷、氧化反应:
①燃烧:
②催化氧化:2CH3CH2OH + O2 2CH3CHO+2H2O
【学生探究】:醇发生催化氧化的条件
③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褪色,氧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