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大师胡希恕:漫谈治脑病的经验!

合集下载

胡希恕治眩晕医案

胡希恕治眩晕医案

胡希恕治眩晕医案胡希恕,字令宫,别号范亭,是中国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医学家。

他擅长眩晕的治疗,多次以自己独特的眩晕医案获得医学界的赏识。

以下是胡希恕治疗眩晕的相关参考内容。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恶心甚至呕吐等不适感。

眩晕的原因往往与中枢神经系统、内耳、视觉系统、血管系统等有关。

根据不同的病因,胡希恕制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他治疗眩晕的一些常见医案:1. 脑血管性眩晕:方药:茯苓、神曲、制半夏、青黛、红花、细辛、香附、天冬、生甘草。

功效:祛风活血、开窍化痰。

案例:患者男性,50岁,头晕欲仆,伴有恶心、呕吐,以及头部刺痛感。

经过中医辨证论治,给予上述方药,加减治疗十天左右,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头晕明显减少,能够正常行走。

2. 内耳源性眩晕:方药:天麻、白芷、制半夏、细辛、元胡、延胡索、木香、生姜、生甘草。

功效:祛风定志、消痰散结。

案例:患者女性,60岁,头晕伴有耳鸣和耳聋,长时间站立或转头时症状加重。

经过中医辨证论治,给予上述方药,加减治疗两个疗程,患者耳鸣和耳聋减轻,头晕明显减少。

3. 颈动脉源性眩晕:方药:川芎、白芷、制半夏、木香、龙骨、撒木香、生姜、玄参、细辛、生甘草。

功效:疏风行气、消痰止痛。

案例:患者女性,45岁,头晕伴有颈痛和颈部僵硬感。

经过中医辨证论治,给予上述方药,加减治疗一个疗程,患者颈痛明显减轻,头晕症状消失。

除了中药治疗,胡希恕还提倡结合针灸疗法对眩晕进行治疗。

他认为针灸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改善身体的机能状态,进而缓解眩晕的症状。

例如,对于脑血管性眩晕,他常使用足三里、百会、太阳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加强祛风活血的疗效。

需要说明的是,治疗眩晕应根据具体病因和个体情况来制定方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以上提及的参考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具体治疗方案。

我的老师 经方大师胡希恕 治癌高手许振寰

我的老师 经方大师胡希恕 治癌高手许振寰

我的老师(2、3):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癌高手许振寰二在跟随刘老攻读中医经典着作期间,1982年初夏,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结识了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另一位名老——胡希恕老先生。

记得父亲当时患肺心病住院,病情发展出现肾积水,导尿失败,其中一位名老提出用麝香外敷肚脐,借其芳香开窍之力或许有效,于是院方派人去山西讨回一点上好的麝香给父亲用上,果然尿液点滴而出,可是也就这样了,终未能解决问题。

父亲病情在恶化,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院方邀请中医药大学的六位名老中医(包括董建华、王绵之、我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杨甲三)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住病情。

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法并处方案,还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决大小便问题——这就是救人。

态度非常果断。

众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依了。

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

服药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大便五次,开始排尿。

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父亲开始下地活动......后来刘渡舟老在胡老着作的序言中写道:“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辩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就这样,一周后父亲出院了。

为表达谢意,父亲准备了两瓶茅台酒让我送给胡老。

老人家那会儿住在东直门医院宿舍——一个小两居室,采光也不太好。

记得那是一个午后,大约3点半的时间,估计老人家午睡已醒,我携礼登门致谢。

胡老连连摆手说:你父亲就是太客气,没这个必要嘛!我说这是家父的一点心意,还请胡老笑纳。

落座后,我见桌子上摆着围棋盘还有布局的棋子,便问胡老:您在跟谁下棋?胡师母在一旁回答:他是自己跟自己下。

有这等下法?我感到奇怪。

胡老问我会下围棋吗?我说只学了一点点,谈不上会。

胡老说:祖宗发明的围棋不仅是娱乐,也是医生看病不同阶段的一种演示,我自己跟自己下,考虑的是用药如用兵,怎么开局、怎么落子、布阵,这里头辗转腾挪,显尽机巧,是为轻灵一路;另一面,走坚实一路,步步为营,渐展威风。

胡希恕治眩晕医案

胡希恕治眩晕医案

胡希恕治眩晕医案胡希恕(1936年-2017年)是一位中国中医药界的著名专家,擅长中医内科和中医骨伤科。

他在治疗眩晕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以下是胡希恕治疗眩晕的一些医案和相关参考内容(不包含链接)。

1. 病案1患者:女性,60岁,眩晕症状已有1年多,伴随着头晕、恶心、呕吐,常常丧失平衡感。

治疗方案:胡希恕采用了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该患者。

他选择了一些特定的穴位进行针灸,如百会穴、风池穴、肩井穴等。

同时结合中药煎汤,使用了葛根、防风、川芎、柴胡等药物。

效果: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眩晕症状明显减轻,头晕、恶心等症状也有所改善。

2. 治疗原则胡希恕治疗眩晕的原则是“以眩晕的病机为主,辅以局部症状的病机,并重视辨证施治。

”他认为眩晕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半规管功能紊乱、颈椎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

因此,治疗眩晕的关键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3. 针灸治疗胡希恕在治疗眩晕中广泛应用针灸疗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他认为,针灸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改善气血不畅所引发的眩晕症状。

他常用的一些穴位包括百会穴、风池穴、肩井穴等。

4. 中药治疗胡希恕在治疗眩晕中也常采用中药配合针灸进行综合治疗。

他认为,中药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眩晕的病理过程。

他常使用的一些中药有葛根、防风、川芎、菊花、柴胡等。

5. 调理饮食胡希恕认为,饮食习惯的调整对于眩晕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他建议患者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姜蒜等。

同时,对于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还应限制盐的摄入量。

6. 身体锻炼胡希恕认为,适当的身体锻炼可以改善眩晕的症状。

他建议患者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跳绳、游泳等。

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颈椎保健操,有助于改善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总之,胡希恕治疗眩晕的方法主要包括针灸、中药治疗、调理饮食和身体锻炼等。

他的治疗经验丰富,注重综合施治,以病因为导向,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中医眩晕治疗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

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

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

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毛进军:经方越用越灵的_“六个要诀”毛进军:经方越用越灵的“六个要诀”2014 年 6 月1 日尊敬的各位同道老师,大家好。

我是一名临床医生,在辨方证和活用经方方面有一些体会,想跟大家在一起讨论一下。

我今天要讨论的题目是“辨方证、活用经方的思考和体会”。

关于辨方证,我最为推崇经方大师胡希恕胡老的学说。

当代的经方医家,像冯世纶教授、黄煌教授等,他们学术思想的精髓也是方证相应,并各有其独到的见解。

冯教授秉承胡老的学术思想,将辨方证、方证相应的理念应用的炉火纯青。

黄煌教授是用体质来辩,就是比如说柴胡体质、黄芪体质、白术体质呀,他这个体质学说到最终还是一种方证相应。

冯教授、黄教授在经方方证相应这方面造诣都是很深的,屡起沉疴大症。

辨方证而论治,它是在八纲辨证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伤寒论》有辨六经的方法,而具体辨别出不同的方证,才是最根本的辨证方法。

这种辩证方法我认为是由博返约、大道至简的辨治方法,越是大道越是至简,越是能为人类做出贡献,越是最好的辨证方法。

为什么现在一说起胡希恕教授,国内、国外都称他是经方大师呢?他没疗效能称经方大师吗?所以说辨方证是一个十分严谨的,有科学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很强的中医学术,关键是这个方法的可重复性强。

我在临床上使用经方的比例比较大,效果也比较好,这几年总结了几句话,也就是活用经方的要诀:“明辨六经,顾及兼证,重视两本,方证对应,据机合方,药参神农”。

明辨六经。

也就是辨方证的方法,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辨方证首先要明辨六经的病位和病性,临床辨证时,遇见一个病,不论它多么错综复杂,首先要明辨六经阴阳属性,即辨证首明阴阳,中医治病就是临证首明阴阳,你辨明了六经阴阳,就是明医。

我们首先要通过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原则,辨清属于六经中哪一经的病证,或哪几经合病、并病。

确定病位,然后区分病性,也就是阴阳盛衰所表现出的寒、热、虚、实,这就是明辨六经。

胡希恕经方医学:冯世纶教授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常用经方

胡希恕经方医学:冯世纶教授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常用经方

胡希恕经方医学:冯世纶教授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常用经方方证解读《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本条论述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形成与临床特征:“伤寒八九日,下之”,冯老认为,并非误下太阳伤寒,而是误下少阳柴胡证,因为《伤寒论》第264条指出:“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八九日,病之所以传少阳,缘于病患伤寒时,正邪相争于表,八九日之内,邪气胜出,正气受损,无力在表祛邪外出,退守于半表半里,邪气乘虚而入,郁而化热,形成少阳病。

少阳病本来“血弱气尽”,理应和解治疗,然医者不加详查,误用下法治疗,不仅少阳未除,而且虚其里,致使邪热传里。

胸满系少阳症状,因邪热郁结胸胁、气机失畅引起。

谵语系阳明见症,为入里之邪热扰乱神明所致。

误下之后,机体势必调动更多的正气,既向上向外祛除邪气,又纠正误下导致的体液下趋之势,因而气上冲。

里有停饮,饮随气冲,加之邪热炎上,水饮、邪热交织,扰动心神,则烦惊。

气上冲诱导水不下行,故小便不利。

水饮外溢,则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成: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各一两半,半夏(洗)二合半,大黄二两,牡蛎(熬)一两半,大枣(擘)六枚。

煎服法: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二沸,温服一升。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视为小柴胡汤、苓桂术甘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方,去甘草、苍术,加铅丹、大黄而来。

方中以小柴胡汤去甘草扶正达邪,和解清热为主,针对胸满。

气上冲,是下后表未罢的应证,结合心烦、谵语,系阳证,故属表阳证,即太阳病。

《神农本草经》谓桂枝:“主上气,咳逆……补中益气。

”“上气”即“气上冲”,方中取桂枝降逆平冲,使水饮不上犯而下行。

茯苓利水饮,治疗小便不利、一身尽重;龙骨、牡蛎、铅丹重镇安神,消除烦惊;大黄后下,清热泻火兼通便,针对谵语。

胡希恕治精神分裂症医案

胡希恕治精神分裂症医案

胡希恕治精神分裂症医案胡希恕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中医大师,他不仅精于中医理论,更擅长临床实践。

他曾经治愈过许多疑难杂症,其中包括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验。

本文将分享他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的医案。

一、病例分析李某,女性,33岁,原本身体非常健康,但因生意失败和个人情感问题,导致她出现了情绪不稳定和睡眠困难等症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出现奇怪的思维和言语行为,变得越来越退缩和孤独。

最后,她被确诊为患有精神分裂症。

二、治疗方法胡希恕认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最重要的是通过中药改善患者的体质,平衡体内的阴阳失衡,使其逐渐适应社会环境与及时接受心理治疗。

对于李某的病情,他采用了以下的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以参、黄芪、五味子、百合、丹参、当归、金银花、玄参等中药制成的养心安神汤,具有安定情绪、清热解毒、和血调经的功效。

每日口服两次,在坚持一个月后,治疗效果逐渐显现。

2. 饮食调理:胡希恕强调,精神疾病患者的饮食调理尤其重要。

他让李某多喝温热的粥、汤,吃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含有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并建议李某尝试辅助治疗方式,如音乐疗法、动物疗法等,以增加情感的宣泄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3. 心理调适胡希恕认为,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调适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他耐心地与李某交流和谈心,让她渐渐地舒展开来。

他还向李某介绍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她多参加社交活动,还有静心冥想,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以及掌握放松技巧,有助于她逐渐回归正常。

4. 乐观语言胡希恕重视乐观语言的引导作用,他一直告诉李某精神疾病并不可怕,只要坚持治疗,患者完全有机会治愈病症。

在治疗期间,他经常鼓励李某并给以希望,减轻其内心焦虑和忧郁,使李某逐渐恢复了健康。

三、治疗效果经过胡希恕的精心治疗,李某身体和心理逐渐恢复正常,情绪稳定、言行合理,脾胃正常消化,睡眠状态恢复,身体逐渐偏向于能够适应家庭和社交环境。

最终,李某恢复了正常的生命,过上了正常、健康的生活。

李春红经方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

李春红经方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

李春红经方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作者:孟庆宾李春红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24期【摘要】通过李春红教授经方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案,论述胡希恕先生六经八纲辨证理论体系,并总结李春红对三叉神经痛的六经辨证及用药经验,以期开拓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思路。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经方;六经辨证【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4..01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以单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的剧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多为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1]。

其在临床中的西医治疗,多以缓解疼痛为主,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并且易复发。

中医自古就有“六经钤百病”的说法,六经辨证非伤寒独有,百病皆可通过六经辨证分型。

何秀山曾经指出,“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

”故本病亦可从六经来辨证施治。

经方大师胡希恕老先生研读《伤寒论》,认为仲景虽称六经为病,但其实质为一类证,且源自八纲,故六经出自八纲,六经辨证的實质是八纲辨证[2],并提出六经八纲辨证理论体系,即三阳经证为热性、实性病证,其中太阳证病位在表,为表热证;阳明证病位在里,为里热证;而少阳证则为半表半里之热证。

三阴经证为寒性、虚性病证,其中少阴证病位在表,为表虚寒证;太阴证病位在里,为里寒证,厥阴证则为半表半里之寒证或寒热错杂证。

胡老临证主张方证相应,可以根据临床疾病的不同症状,将各种疑难杂症根据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归纳到六经辨证的体系中,通过六经辨证寻求简单而有效的诊疗方法。

导师李春红教授根据胡希恕老先生六经八纲辨证理论体系,运用经方,谴方用药,在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经验探讨1.1 病性三叉神经痛初次发病或久病急性加重患者较多见,并常兼有烦躁易急等情绪变化,阳热症状较明显,其病性多为实性、阳热性,虚性、阴性较少见。

毛进军:经方越用越灵的 “六个要诀”

毛进军:经方越用越灵的 “六个要诀”

毛进军:经方越用越灵的“六个要诀”2014 年 6 月 1 日中医爱好者729人阅读1条评论尊敬的各位同道老师,大家好。

我是一名临床医生,在辨方证和活用经方方面有一些体会,想跟大家在一起讨论一下。

我今天要讨论的题目是“辨方证、活用经方的思考和体会”。

关于辨方证,我最为推崇经方大师胡希恕胡老的学说。

当代的经方医家,像冯世纶教授、黄煌教授等,他们学术思想的精髓也是方证相应,并各有其独到的见解。

冯教授秉承胡老的学术思想,将辨方证、方证相应的理念应用的炉火纯青。

黄煌教授是用体质来辩,就是比如说柴胡体质、黄芪体质、白术体质呀,他这个体质学说到最终还是一种方证相应。

冯教授、黄教授在经方方证相应这方面造诣都是很深的,屡起沉疴大症。

辨方证而论治,它是在八纲辨证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伤寒论》有辨六经的方法,而具体辨别出不同的方证,才是最根本的辨证方法。

这种辩证方法我认为是由博返约、大道至简的辨治方法,越是大道越是至简,越是能为人类做出贡献,越是最好的辨证方法。

为什么现在一说起胡希恕教授,国内、国外都称他是经方大师呢?他没疗效能称经方大师吗?所以说辨方证是一个十分严谨的,有科学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很强的中医学术,关键是这个方法的可重复性强。

我在临床上使用经方的比例比较大,效果也比较好,这几年总结了几句话,也就是活用经方的要诀:“明辨六经,顾及兼证,重视两本,方证对应,据机合方,药参神农”。

明辨六经。

也就是辨方证的方法,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辨方证首先要明辨六经的病位和病性,临床辨证时,遇见一个病,不论它多么错综复杂,首先要明辨六经阴阳属性,即辨证首明阴阳,中医治病就是临证首明阴阳,你辨明了六经阴阳,就是明医。

我们首先要通过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原则,辨清属于六经中哪一经的病证,或哪几经合病、并病。

确定病位,然后区分病性,也就是阴阳盛衰所表现出的寒、热、虚、实,这就是明辨六经。

顾及兼证。

辨六经,辨方证,还要注意顾及病证所挟杂的兼症,因为这个病证是非常复杂多变的,不是按照咱们书上给的条文来得病的,张仲景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大法,一个原则,具体如何辨治,还要我们依据这些方法和原则来操作和实施,一个病除主证外,兼证也多见,我在临床上认为在病变过程中,水、湿、痰、饮、瘀血、气郁、积滞、痞证也非常多见,这些兼证既是发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大师胡希恕:漫谈治脑病的经验!
小编导读
涉及脑病的中医病证很多,临床常见的有:头痛、眩晕、呕吐、昏迷、中风、痴呆、痫证、癫狂、郁证、不寐、耳鸣、耳聋、痉证、痿证等。

现代医学可见于脑肿瘤、脑血栓、脑出血、癫痫、脑积水、脊髓灰质炎、更年期综合征、血管神经性头痛、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胡老用经方治疗有不少独特经验,今从治验看其一斑。

脑病繁烦何其多治疗首推大柴胡
翻一翻胡老的经治病案,突出的印象是在治疗脑病中,使用最多的方剂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通过这些病案分析,可看出胡老治疗脑病的特点。

例1(脑梗死)崔某,男,66岁,首都机场患者。

初诊日期1966年3月5日:两周前病发脑梗死,出现左半身不遂,麻木不仁,走路不稳,需人扶持,口干思饮,大便干,舌苔白根腻,脉弦滑数,血压190/120毫米汞柱。

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白芍三钱,枳实三钱,大黄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桂枝三钱,丹皮三钱,茯苓三钱,桃仁三钱,生石膏一两半。

二诊4月1日:上药服6剂,走路已轻快,已不用他人扶持,大便日3~4行,血压160/100毫米汞柱。

仍宗前方,大黄
减为二钱。

三诊4日8日:左半身不仁明显好转,唯左臂尚不遂,血压150/96毫米汞柱,仍上方消息之。

按:以上是胡老治疗脑病的病案,无论是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都有用大柴胡汤的机会,当然其前提是,当患者出现其方证时才能应用。

惊狂缘本于亡阳桂枝救逆理应当
例2(癔病)王某,女,26岁,空军翻译。

旁观修理电线而受惊吓,出现惊悸、心慌、失眠、头痛、纳差、恶心,时有喉中痰鸣,每有声响则心惊变色,躁烦而骂人不能自控,逐渐消瘦,由两人扶持来诊。

舌苔白腻,脉弦滑寸浮。

此为寒饮上犯,治以温化降逆,与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三钱,生姜三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四枚,半夏四钱,茯苓四钱,生龙骨五钱,生牡蛎五钱。

结果:上药服三剂,心慌、喉中痰鸣减轻。

服六剂,纳增,睡眠好转。

再服10剂诸症皆消。

眩晕并非肝阳亢里外寒热更疯狂
例3(高血压)赵某,男,53岁,病案号154112。

初诊日期1965年12月6日:发现高血压已20多年,常头痛头晕、失眠,于1965年4月2日来门诊治疗。

前医以平肝潜阳、活血益气、滋阴养心等法治疗半年未见明显变化。

近一月常头晕、失眠、烦躁、易怒、心慌、鼻衄、大便干,左半身麻木,血压170/130毫米汞柱,舌苔黄,舌质红,
脉弦数。

证属阳明里热,治以清泄里热,与泻心汤加生地炭:大黄三钱,黄连二钱,黄芩三钱,生地炭三钱。

结果:上药服三剂,大便通畅,心烦、鼻衄已,睡眠好转,时有胸闷,改服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服一月,头晕头痛等诸症皆已。

血压在150~160/100~110毫米汞柱波动。

按:治病不在用药多、用药贵,而在方药对证。

本例为20年沉疴,前医长期用养阴、平肝、潜阳等法不效,胡老仅用普通四味即收显效。

原因何在?实际道理很简单,前医只是治其标阳亢,未治其本邪实。

而胡老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重要的是仲景学说掌握到家,因此有鹰鹫之眼,一眼就看穿是阳明里实热,直投三黄泻心,捣其病本,用药精简准确,不必网络原野。

美尼尔氏及癫痫水饮上犯最常见
例4(美尼尔氏综合征)陈某,女,25岁,清华大学学生。

初诊日期1965年10月16日:四五个月来头晕、目眩、恶心、心慌、不能进食、不能看书,西医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服西药治疗无效;查血压正常,口干不思饮,思睡,乏力,但行动自如,月经后期量少,舌苔白根腻,脉沉细弦。

证属血虚水盛,治以养血利水,与当归芍药散合小半夏汤加吴茱萸:当归三钱,白芍三钱,川芎二钱,苍术三钱,泽泻五钱,茯苓三钱,半夏五钱,生姜四钱,吴茱萸三钱。

结果:上药服三剂,证已。

按:本例因血虚明显,因而合用当归芍
药散,又因阳虚胃中水逆明显,故又合用小半夏汤加吴茱萸。

脑病头痛苦无边方证对应皆能清
例5韩某,男,35岁,病案号173044。

初诊日期1966年10月16日:头痛、头晕五六年,多方检查,未查出器质性病变,常服西药止痛片暂缓其痛,而不能除其根。

也曾多处求中医治疗而无寸效,吃过的蝎子、天麻、川芎等可用斤计。

近头痛发作发无定时,但多发于受凉或受热后、疲劳或睡眠不足后,痛多发于两侧,左多于右。

来诊刻下除感咽干思饮外,他无明显不适,舌苔白薄,脉弦细。

此属少阳阳明合病,与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柴胡四钱,党参三钱,黄芩三钱,半夏四钱,生姜三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四枚,生石膏二两。

结果:上药服三剂,症已。

按:本例虽西医诊断未明,但从症状、治疗方药、治疗效果看,不能排除慢性咽喉炎。

但无论西医诊断为何病,凡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再进一步辨明是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方证,据证用药,故多年痼疾却见捷效。

反之不辨证、不辨方证一味地用所谓川芎、天麻、全蝎等止痛药,是很难收效的。

血不养心眠难安邪扰神明更堪忧
例6张某,男,38岁,病案号182577。

初诊日期1965年12月13日:失眠已一年多,左腹时痛,时心悸,常呵欠,流眼泪,舌苔白腻,脉弦。

此血虚水盛,治以养血利水,与当归芍药散合苓桂术甘汤酸枣仁汤加减:
当归三钱,白芍四钱,川芎三钱,苍术三钱,泽泻四钱,茯苓五钱,桂枝四钱,知母三钱,炒枣仁五钱,炙甘草二钱,生龙骨一两,生牡蛎一两。

二诊12月20日:上药服三剂,仍失眠,胃脘感凉,嗳气多,食后心下满。

上方去知母,加半夏、生姜各三钱,橘皮四钱。

三诊1966年1月3日:左腹痛已,嗳气减,心悸、失眠好转,仍服上方调理。

按:阴血虚之失眠,用酸枣仁汤补虚敛神以安眠。

当血虚同时水饮盛时,必在养血的同时与以温阳化饮。

当饮重阳虚明显时,益阴除烦的知母因过于苦寒不宜服用,当依证加入半夏、生姜、陈皮温中化饮之品。

以上是胡老治疗脑系病部分病例,虽然不全面,但可以看出用经方可有效治疗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

同时还可看出,中药治疗脑系病之所以有效,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取得的,尤其是其病因病理、药物的作用原理,皆要遵循中医的理论。

更值得说明的是,胡老治脑系病,不论病情复杂简单,不论病程长短,皆用药少而精,且疗效突出,其关键是辨方证准确之功。

新媒体编辑:王丹版权声明:本文选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经方专家卷:胡希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冯世纶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