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检测与鉴定完整版
危险废物鉴定流程-危险废物鉴定

危险废物鉴别流程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一、鉴定相关机构与职责(一)委托方。
是指向鉴别机构提出委托鉴别工作的单位或个人。
包括产废单位、处置单位、其他单位、个人。
(二)鉴别机构,是指通过计量认证的具有从事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检测能力和资质的专业技术机构。
鉴别机构采取名录制,由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定期筛选并更新公布。
承担鉴别工作的技术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法规标准,开展危险特性鉴别,出具鉴别报告,判断物品固体废物属性或危险特性。
二、鉴定流程(一)工作委托委托方向鉴别机构提交危险废物鉴定所需要的书面材料,材料包括:1.委托方(包括企业和个人)向有危险废物特性鉴别资质的单位委托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签订委托工作合同。
2.受托方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和信息,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确定该项目样品鉴别方案。
(二)鉴别方案编制鉴别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危险废物鉴别的标准规范,结合委托方提供的技术资料,编制鉴别方案,应当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1.固体废物属性判定。
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6年11号)的规定,对被鉴别物的固体废物属性进行判别。
经判别,不属于固体废物的,则被鉴别物亦不属于危险废物;经判别属于固体废物的,需作进一步鉴别。
2.危险废物属性初筛。
被鉴别物属固体废物的,鉴别机构应确定被鉴别物是否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
经对照《名录》,被鉴别物列入《名录》且属于无“*”号标注的,则属于危险废物;被鉴别物列入《名录》且属于有“*”号标注的,初步认为无危险特征可能的,需进行危险特性鉴别确认;被鉴别物虽未列入《名录》但可能具有危险特性的,需进行危险特性鉴别。
被鉴别物未列入《名录》的,且经综合分析产生环节和主要成分,不可能具有危险特性的,则不属于危险废物。
3.危险特性鉴别。
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7-2007)的规定,确定被鉴别物危险特性检测的项目、检测方法和样品采集要求。
危险废物鉴定方案

危险废物鉴定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废物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
其中一些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需要进行鉴定和分类处理。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且可行的废物鉴定方法,以确保对危险废物的识别准确性和处理安全性。
二、目标1.确立废物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建立废物分类体系,以便进行适当的处理。
3.指导相关人员进行废物鉴定和处理流程。
4.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三、鉴定方法1.外观和特征鉴定:根据废物的外观和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包括颜色、形状、气味等。
这些特征可以提供一些初始的线索,但往往不能单独作为鉴定的依据。
2.检测和分析:选取适当的仪器和方法对废物进行化学和物理性质分析。
常见的方法包括质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确定废物的组成成分和与环境和人类接触时可能产生的影响。
3.现场测试:根据废物的特性,可以在现场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试,如酸碱度测试、温度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提供更加实际的数据和参考。
四、废物分类根据废物的危险性和特性,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有害废物:具有毒性、刺激性、腐蚀性等特性的废物。
包括废电池、废涂料、废医药品等。
这些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带来潜在的危险。
2.剧毒废物:含有剧毒物质的废物,如氰化物、砷化物等。
这些废物具有极高的毒性,对环境和生命有严重威胁。
3.可燃废物:易燃或可产生有害气体的废物,如废油、废油漆等。
这些废物在处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措施。
4.放射性废物: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物,如放射性废水、放射性废料等。
这些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辐射危害需要特殊处理和管理。
五、处理措施根据废物的分类,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1.有害废物:进行专门的收集和处理,包括分类、分拣和加工等。
有害化学品需要专门的存储和运输设施。
2.剧毒废物: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置和处理,如高温焚烧、化学中和等。
处理过程需要特别的防护措施和设备。
3.可燃废物:进行初步处理后,可以通过焚烧、氧化等方式进行终端处置。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危险废物的鉴别是废物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正确鉴别危险废物的种类和性质,对于废物的分类、存储、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通则旨在规范危险废物的鉴别标准,以期为废物管理提供指导。
一、危险废物的定义。
危险废物是指因含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腐蚀性等特性,或者具有传染性,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鉴别是为了准确判断废物的性质,确保其得到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二、危险废物的鉴别方法。
1. 外观鉴别,通过观察废物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气味等,初步判断其可能的危险性质。
2. 化学鉴别,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废物中的化学成分,确定其是否含有危险物质。
3. 物理鉴别,通过物理性质的测试,如密度、熔点、沸点等,辅助判断废物的危险性质。
4. 毒性鉴别,通过毒性测试,确定废物是否具有毒性,并了解其毒性程度。
三、常见危险废物的鉴别标准。
1. 有机溶剂废物,外观呈液体状,具有刺鼻的挥发性气味,化学鉴别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
2. 废电池,外观为金属外壳,化学鉴别中含有重金属铅、汞等。
3. 废油漆,外观为液体状,具有刺鼻的气味,化学鉴别中含有有机挥发性物质和重金属。
4. 废药品,外观为固体或液体,化学鉴别中含有药物成分,具有毒性。
四、危险废物的鉴别注意事项。
1. 鉴别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和人身伤害。
2. 废物鉴别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不得擅自操作,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3. 废物鉴别结果应当记录并标识,确保废物得到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五、危险废物的鉴别意义。
1. 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正确鉴别危险废物,可以有效避免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合理分类和处置,根据危险废物的鉴别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和处置,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3. 节约资源和能源,对危险废物进行正确鉴别,可以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六、结语。
危险废物的鉴别是废物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引起重视。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
危险废物(危废)是指因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处置等活
动产生的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窒息性、致放射性等特性,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废物。
危废的鉴定工作对于正确
处理和处置危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制定了危废鉴定标准,以便对
危废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类。
首先,危废鉴定标准应包括危废的分类和鉴别要点。
对于不同
类型的危废,应有明确的分类标准,例如按照废物的来源、性质、
危害程度等进行分类。
在鉴别要点方面,应包括危废的外观、化学
成分、毒性等特征,以便进行准确的鉴别和判定。
其次,危废鉴定标准应明确危废的处理和处置要求。
根据不同
类型的危废,应有相应的处理和处置要求,包括封存、运输、处置
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还应包括对危废处理和处置过程中的安全措
施和环保要求,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保护。
另外,危废鉴定标准还应包括危废的监测和检测要求。
对于危
废的监测和检测,应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包括监测频次、监测方法、监测指标等方面的要求,以便对危废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检测。
最后,危废鉴定标准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在制定
危废鉴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危
废鉴定标准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以便对危废进行规范的管理和处置。
综上所述,危废鉴定标准对于正确处理和处置危废具有重要意义,应包括危废的分类和鉴别要点、处理和处置要求、监测和检测
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危废鉴定
标准,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实现危废的规范管理和处置。
危险废物检测及鉴定

危险废物鉴定检测一、危险废物的定义及分类•【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却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废物的判定主要是看拥有方是否可利用,有用成分占比多少等来判别,即在一方是废物但到了另一方时则不一定就是废物,有可能转化为可再生资源。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响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分类】危险废物的通常特性主要指毒害性〔含急性毒性、浸出毒性、生物蓄积性、刺激或过敏性等〕、易燃性、腐蚀性、反响性、浸出毒性和传染疾病性等。
因此,根据这些特性,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各自的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名录。
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共分47类,同时制定"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并规定"凡"名录"所列废物类别高于鉴别标准的属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围;低于鉴别标准的,不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
•【危险废物主要来源】危险废物的来源主要有石油化学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金工业。
各行业中危险废物的有害特性不尽一样,且成分也很复杂,适用于每种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不尽一样,如不分类,处置起来很不方便。
另外,危险等级也不一样,如不分类会造成危险。
根据"中华人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方法"我国于1981年1月公布实施了第一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其主要来源是工业企业和医院,包括各种有机溶剂,高浓度化工母液,热处理电镀废渣液,废电池,含多氯联苯,二恶英的卤代化合物,化工废渣,农药,防腐剂,催化剂废渣,医院手术临床废物等。
在众我危险废物中,废电池,废灯管和医院特种垃圾产量大,危险程度高,被称为动植物和人类生存安康的"杀手〞。
危险废物鉴别方案

危险废物鉴别方案
危险废物是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对于危险废物的鉴别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准确鉴别出危险废物,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确保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下面是一个危险废物鉴别方案,包括危险废物的定义、鉴别方法以及案例分析。
一、危险废物的定义
危险废物是指具有毒性、刺激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或致畸性等特性,并且对人体健康或环境有害的废弃物。
按照我国《危险废物名录》的分类,危险废物主要包括有害物质类废物、病原体废物、有毒化学品废物、易燃、易爆废物、腐蚀性废物等。
二、危险废物的鉴别方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废物的外观和特征来判断是否存在危险废物。
例如,气味、颜色、形状等方面的变化。
2.实验室分析法:通过化学实验室对废物样本进行分析来鉴别其是否属于危险废物。
例如,使用PH试纸检测酸碱性、使用毒理实验检测毒性等。
三、案例分析
以企业的废弃物鉴别为例进行分析。
企业产生了一批工业废液,用于清洗设备,废液由于浑浊不清,企业怀疑其中含有危险废液,于是进行了鉴别。
1.观察法:通过观察废液的外观特征,发现废液呈灰黑色、发散出刺激性气味,这表明废液可能含有有害物质。
2.实验室分析法:将废液样本送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废液是酸性的,PH值低于2,这表明废液具有腐蚀性。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危险废物(危废)是指因生产、经营、科研等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或其他有害性质,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废物。
为了规范危废的鉴定工作,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危废鉴定标准。
首先,危废鉴定标准需要明确的是危险废物的分类。
按照《危险废物名录》的规定,危险废物分为废水、废液、废渣、废气、废油、废酸、废碱、废盐、废催化剂、污泥、过期药品、废电池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危废具有不同的危害性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鉴定和分类处理。
其次,危废鉴定标准需要明确的是鉴定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鉴定危险废物需要进行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试、毒理学实验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
在鉴定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危废鉴定标准还需要明确的是鉴定的标准和评价指标。
根据《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定标准》的规定,对危险废物的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等危害性质进行了详细的标准和评价指标,以便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类。
最后,危废鉴定标准还需要明确的是鉴定结果的处理和利用。
根据鉴定结果,对危险废物进行分类、包装、运输、储存和处置,确保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可以根据鉴定结果,对危废进行资源化利用和再生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危废鉴定标准是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鉴定和处理。
只有做好危废的鉴定工作,才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体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危废鉴定工作,加强管理,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危险废物鉴定及检验技术规范及其涉及相关标准

危险废物鉴定及检验中心中国科学院分析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高工---189********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
本标准适用于液态废物的鉴别;但不适用于排入水体的废水的鉴别。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
按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中样品的采集和检测,以及检测结果的判断等过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中的固体废物包括固态、半固态废物和液态废物(排入水体的废水除外)。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不适用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危险废物的应急鉴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与本标准同效。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20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GB508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中份样、份样数、份样量的定义参见HJ/T20的规定。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固体废物产生量:产生固体废物的装置按设计生产能力满负荷运行时所产生的固体废物量。
4样品采集4 1采样对象的确定对于正在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在确定的工艺环节采取样品。
4 2份样数的确定4 2 1表1为需要采集的固体废物的最小份样数。
表1固体废物采集最小份样数固体废物量(以q表示)/t最小份样数/个q≤555<q≤25825<q≤501350<q≤9020固体废物量(以q表示)/t最小份样数/个90<q≤15032150<q≤50050500<q≤100080q>10001004 2 2固体废物为历史堆存状态时,应以堆存的固体废物总量为依据,按照表1确定需要采集的最小份样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废物检测与鉴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危险废物鉴定检测一、危险废物的定义及分类【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却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废物的判定主要是看拥有方是否可利用,有用成分占比多少等来判别,即在一方是废物但到了另一方时则不一定就是废物,有可能转化为可再生资源。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分类】危险废物的通常特性主要指毒害性(含急性毒性、浸出毒性、生物蓄积性、刺激或过敏性等)、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浸出毒性和传染疾病性等。
因此,根据这些特性,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各自的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名录。
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共分47类,同时制定《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并规定“凡《名录》所列废物类别高于鉴别标准的属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范围;低于鉴别标准的,不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
【危险废物主要来源】危险废物的来源主要有石油化学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金工业。
各行业中危险废物的有害特性不尽相同,且成分也很复杂,适用于每种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不尽相同,如不分类,处置起来很不方便。
另外,危险等级也不相同,如不分类会造成危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我国于1981年1月颁布实施了第一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其主要来源是工业企业和医院,包括各种有机溶剂,高浓度化工母液,热处理电镀废渣液,废电池,含多氯联苯,二恶英的卤代化合物,化工废渣,农药,防腐剂,催化剂废渣,医院手术临床废物等。
在众我危险废物中,废电池,废灯管和医院特种垃圾产量大,危险程度高,被称为动植物和人类生存健康的“杀手”。
二、危险废物鉴别方法固体废物→否 or 是危险废物名录→否 or 是危险特性鉴别标准→否 or 是权威机构组织认定→否 or 是二危险废物的污染途径固体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转化,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当,有害物即将通过水、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危害环境与人体健康。
一般工业、矿业等废物所含的化学成分会形成环境污染,人畜粪便和有机垃圾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孽生地和繁殖场,形成病原体型污染。
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途经一般有以下几种:危险废物的污染途径一污染水体不少国家把固体废物直接倾倒于河流、湖泊、海洋,甚至以海洋投弃作为一种处置方法。
固体废物进入水体,不仅减少江湖面积,而且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投弃在海洋的废物会在一定海域造成生物的死区。
危险废物的污染途径二土壤污染固体废物堆置或垃圾填埋处理,经雨水渗出液及沥滤中含有的有害成分会改变土质和土壤结构,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妨碍周围植物的根系生长,或在周围机体内积蓄,危害食物链。
各种固体废物露天堆存,经日晒、雨淋,有害成分向地下渗透而污染土壤。
每堆放1万吨渣,需占地1亩多,受污染的土地面积往往大于堆渣占地的1~2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年堆渣达53亿吨,已占地84万亩(污染农田25万亩)。
城市固体垃圾弃在城郊,使土壤碱度增高,重金属富集,过量施用后,会使土质和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危险废物的污染途径三大气污染固体灰渣中的细粒、粉末受风吹日晒产生扬尘,污染周围大气环境。
粉煤灰、尾矿堆放场遇4级以上风力,可剥离1~,灰尘飞扬高度达20~50m,在多风季节平均视程降低30~70%。
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经长期堆放发生自燃,散发出大量有害气体。
长期堆放的煤矸石中如含硫达%即会自燃,达3%以上即会着火,散发大量的二氧化硫。
多种固体废物本身或在焚烧时能散发毒气和臭味,恶化环境。
危险废物的污染途径四影响环境卫生目前我国不仅90%以上粪便、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而且医院,传染病院的粪便、垃圾也混入普通粪便、垃圾之中,广泛传播肝炎、肠炎、痢疾以及各种蠕虫病(即寄生虫病)等等,成为环境的严重污染源。
另外,我国的垃圾中大部分是炉灰与脏土,用于堆肥,不仅肥效不高,而且使土质板结,蔬菜作物减产。
处置不当据粗略统计,目前我国矿物资源利用率仅50~60%,能源利用率仅30%,既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能源,又污染环境。
另外,很多现有技术可以利用的废物未被利用,反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处置,造成很大的浪费。
目前,有40%以上的钢渣、80%以上的粉煤灰和煤矸石消极堆弃。
在目前,钢铁厂每堆存1吨钢渣,约3~5元。
有些电厂贮存1吨粉煤灰,需建库投资4元,运输管理费6元,共10元。
另外,粉煤灰输送到灰库,每吨约需10~30吨水,每吨工业用水约需1度电。
总之,消极堆渣造成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都是很惊人的。
危险废物泛滥长期对有害固体废物未加严格管理与处置,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如50年代锦州铁合金厂露天堆放铬渣10多万吨,数年后发现污染面积达70多平方公里,使该区域的1800眼井水不能饮用。
全国已积存200多万吨铬渣,而且城镇几乎都有电镀厂排出大量铬污泥,这些铬渣,污泥遇水都会浸出剧毒性六价铬而污染环境。
石油工业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治理的方法和综合利用工艺多种多样。
十几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出一批技术成熟、经济效益高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目前主要采取的技术措施有:化学反应、物理分离、焚烧、填埋等三危险废物的处置和利用1、化学反应法:该方法主要利用废物的某些化学特性,使用相应的化学药剂进行废物性质的改善或回收某些有用成分。
如:可以用硫酸或二氧化碳中和法处理石油炼制业中的废碱液,并从中回收环烷酸及其盐类或粗酚、碳酸钠等,用硫酸中和法化纤工业废液中的对苯二甲酸,可以用烧碱或纯碱中和废酸液,用氨吸收法处理废酸液生产硫酸铵,利用硝酸溶解法从废催化剂中回收银等。
2、物理分离法:这个方法主要是利用废物中某些成分之间的物理特性的差异,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如用活性碳吸附法治理甲乙酮生产废酸,用热分解法从废酸液中回收硫酸、用蒸馏法从有机合成厂的有机氯化物废液中回收有机氯,从杂醇废液中回收甲醇等。
3、填埋法:土地填埋是最终处理固体废物的一种较经济的方法,其实质是将固体废物铺成一定厚度的薄层,加以压实,并覆盖土壤。
填埋仍是一个石油化工企业不可缺少的废弃物处理方法。
4、焚烧法:石油化学固体废物大部分含有有机物,因此焚烧可使废物的重量和体积减少80%以上,同时可使各种有害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还可回收热能。
目前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已建立了数十个固体废物焚烧炉。
四危险废物的管理由于危险废物本身往往是污染物的“源头”,故需对其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实行全过程管理,在每一环节都将其当作污染源进行严格的控制。
1、产生者对于危险废物产生者,要求其按照有关标准,将所有产生的废物分类,并用符合法定标准的容器包装,做好标记、登记记录,建立废弃物(主要是有害废弃物)清单,待收集运输者运出。
2、容器?对不同废弃物要求采用不同容器包装。
如一次性容器合周转性容器等。
为了防止暂存过程中产生污染,容器质量、材质、形态应能满足所装废弃物的标准要求。
3、贮存?贮存管理是指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处置前的贮存过程实行严格控制。
4、收集运输收集管理是指对各厂家的收集实行管理,运输管理是指收集过程中的运输和收集后运送到中间贮存处或处理处置厂(场)的过程所需实行的污染控制。
5、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管理包括用于农业、建材、回收资源和能源过程中对于污染的控制6、处理处置处理处置管理包括有控堆放、卫生填埋、安全填埋、深地层处置、深海投弃、焚烧、生化解毒和物化解毒等。
五、危险废物名录?(详见附录一)危险废物名录(黑名单)和鉴别制度?对名录所列的危险废物实行特别管理,采取特别的污染防治措施。
但是,名录只能包括现有的危险废物,而未能包含以后可能出现的危害废物。
因此,除名录制度外,还需确立并实行危险废物鉴别制度。
六、于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特别规定?对危险废物实行强制处置;对不履行处置义务或处置方式不符合标准的,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承担。
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经营活动许可证制度。
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的经营活动只限于单位进行,不允许个人从事该种经营活动。
分类控制,安全处置。
对不相容性质的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与非危险废物,禁止混合、混装;禁止混载危险废物与旅客。
管理?实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或称危险废物流向报告单、运输货单)制度、实名登记、双人管理处置制度八、标识管理(危废标识详见附录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禁内的危废品,必须做好标识管理。
九、危险废物鉴定与危险废物鉴别机构:全国各省均设有危废处置机构,如:广东省危险废物鉴定与危险废物鉴别→指定机构→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危险废物鉴别我国对固体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的鉴别,首先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判断,凡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属于危险废物;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进行鉴别,凡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
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由以下七个标准组成:《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危险废物的前提是属于固体废物,如果一个物质不属于固体废物,那么它就不属于危险废物。
近年来,有些企业为了规避危险废物的严厉监管,有意将本属于固体废物的物质认为属于中间产品,而不属于固体废物,从而出现国内固体废物属性的鉴别需求。
危险废物检测范围邻苯二甲酸酯,有机锡化合物,多环芳烃,二氯化钴,化砷(五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砷酸氢铅,二水合重铬酸钠,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2、4、6-三硝基-3、3-二甲基-5-叔丁基苯(二甲苯麝香),六溴环十二烷,短链型C10-13氯化石蜡,三乙基砷酸酯,四氯硅烷等危险废物鉴定范围腐蚀性鉴定,急性毒性初筛鉴定,浸出毒性鉴定,易燃性鉴定,毒性物质含量鉴定,反应性鉴定固体废物鉴别情况从2001?年开始,固体废物所承担了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工作,至今完成了数百例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案例(见图2),促进了我国固体废物管理,为环保部门监管危险废物及口岸监管和执法机构控制境外固体废物走私和违规进口起到了重要技术支持作用,促进了海关总署打击废物走私和违法进口专项行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