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整体阅读方法共20页
古代诗歌整体阅读鉴赏四法

3 挖 掘 意境
2 沿波讨 源
“ 波 讨源 ” 语见西 晋诗人陆 机 Ⅸ 沿 , 文 赋 》:“ 沿 波 而 讨 源 ” 南 朝 . . 勰 或 。 梁 刘 《 心 雕 龙 知 音 》 “ 缀 文 者 情 动 而 辞 文 : 夫 发 , 文 者披 文 以入 情 。沿 波 讨 源 , 幽必 观 虽 显。 在古典诗词鉴赏上, ” 会 “ 波 讨 沿 源” 。就是 指 会根 据 诗 中的 线 索去 探 究作 品 之 源乃 至作 者 的 师承 之 源等 。如 , 宋代 大 读 文 学家 王安 石 的词 《 枝 香 ・ 陵 怀 古》 对 桂 金 , 其中的 “ 今商女, 至 时时 犹 唱 , 庭遗 曲 4 比勘异 同 后 , 就不能不沿波 讨源 , 了解这 是化用唐 代人杜牧 俗 话 说 :“ 比 较 , 有 鉴 别 。 在 鉴 有 才 ”
一
的 诗 《春 望 》: 国破 山河在 , 春草 木 深。感 时花 溅 泪 , 城 恨别鸟惊 心。 烽 火连 三 月 , 书抵 万金 。 白头搔 更短 , 家 浑欲不胜 簪。 我们 了解杜 甫其人及 此诗的 写作背景 , 就 有助 于读 透 它 。杜 甫 , 有治 国的理 想 。 他 具 在 《 赠 韦左 丞丈 二 十二韵 》一 诗 中表 白: 奉 “ 致君 尧 舜 上 , 使 风 俗 淳 。 再 ”其 诗 , 往 与 往 反映 社会 现 实 紧密联 系在 一起 , 因而 有 “ 诗 史”之美誉。诗风沉郁顿挫 。《 望》 当 春 , 作于 “ 史 之乱 ” 中 , 人住 在安 禄 山叛军 安 诗 统治之 下的长 安城 。了解 了诗 人 及此诗 的 写 作 背 景后 , 们 也就 不 难理 解 :为 何 感时 伤 我 别 , 本 无情 感 的 花 也 会 “ 泪 ” 鸟 也 会 连 溅 , “ 心 ”;为 何 “ 书 ” 如 此 珍 贵 , 抵 万 惊 家 “ 金 ;为 何诗 人年 仅 4 O余 岁就 已成 “ 白头 ” 而且 “ 搔更 短 , 欲 不 胜簪 ” 浑 。这 一 切 都 是 “ 史 之乱 ”所 致 。 感 时伤 别 , 诗 人 其 他 安 与 同题 材 的 作 品如 “ 吏 ” 三 、三 别 ” 等 相 近 , 所 体现 的诗 风 也是 沉 郁 顿挫 。知 人论 世 , 这 要求鉴 赏者除 了多读 诗人的 作品之外 , 还要 尽 可 能 多读一 些 史传 、笔记 、诗 话 、词 话 等 。 唯 有如 此 , 能 由 “ 才 知人 论世 ”而读 懂 读 透
现代诗歌阅读方法与技巧

现代诗歌阅读方法与技巧第一篇:现代诗歌阅读方法与技巧谈如何阅读现代诗歌(已发表)作者:印文权来源:印文权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诗人之众,佳作之多,浩如烟海。
在古代,诗歌不但孕育了民族精神和情感,而且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和语言;在近代,诗歌更是一把灼人的火炬,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创造了文学的辉煌。
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培根说:“读诗可以使人灵秀。
”阅读诗歌不但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
但是,如何阅读诗歌,尤其是如何阅读现代诗歌,我们的许多青年朋友却知之不多,并常常陷于苦恼:喜爱诗歌,却不知怎样阅读,不知怎样欣赏。
就此,笔者想就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诗歌的分类标准很多,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按形式,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照写作时间,可以分为现代诗与古代诗……同一首诗,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归入不同的类。
我们所谓的“现代诗歌”是指1919 年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创作的诗歌。
我国古典诗歌如唐代的律诗和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等可称作旧体诗。
自1919 年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大批的文学家通过诗歌来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虽然其中也有部分运用旧体创作诗歌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但是,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新诗是1919 年“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的一种新体诗,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儿,以新的思想内容激励人们,教育人们。
郭沫若在1920 年写的著名长诗《凤凰涅盘》,表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
和旧体诗相比,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
有的新诗讲究格律,然而不像旧体诗那么严格,如闻一多先生的《死水》,诗行有一定的节拍,一个诗节分五个诗段,每个诗段有大致相同的诗行。
诗歌阅读的方法

诗歌阅读的方法第一篇:诗歌阅读的方法诗歌阅读的方法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
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
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用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三、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
2、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公开课课件】古诗歌整体阅读 方法指导)

活动一、预习反馈
一、读标题,挖信息 标题,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 标题常蕴含以下信息: ①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③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④表明诗歌的题材。 ⑤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语 言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思想情感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
正确的一项是
思想内容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表达技巧、观点态度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
确的一项是
四、找准最稳妥的路径——关键字词、景事情和尾句
1.抓关键字词,突破理解障碍 2.抓景、事、情,推导诗歌主旨 3.抓尾句,揣摩诗歌感情 五、找准最能辅助的路径——作者、题干和试题
1.作者辅助 2.题干辅助 3.试题辅助
活动二、当堂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鹊桥仙·赠鹭鸶 辛亦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莺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本词将鹭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15.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二 专题二 第一讲 整体阅读——古代诗歌的整体阅读技巧

[知能储备•夯基]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知能储备•夯基]
总结知识 夯实基础
五、北宋时期诗歌
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是继承与创新并存,注重反映社会现
实,题材、风格趋于通俗化。其代表诗人有柳永、王禹偁、
钱惟演、林逋、欧阳修、梅尧臣、晏殊、晏几道、苏轼、
王安石、黄庭坚。
六、南宋时期诗歌
这一时期诗歌创作面向社会人生,反映多灾多难的时代生
[知能储备•夯基]
总结知识 夯实基础
词的格律,即词律,其特征是:(1)字数一定。每一词调 都规定一定字数。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 如《莺啼序》有240字。(2)讲究平仄。(3)句式参差不齐。 少到一字句,多到十几字句,各种句式都有。(4)押韵的 位置各个词调不同。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押,有隔两句 押,有隔三句押,还有句中押;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 换韵的。
[知能储备•夯基]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知能储备•夯基]
总结知识 夯实基础
套曲是由同一宫调、不同曲牌的多支曲子连缀而成的组曲。 它有头有尾,头一般是一支曲(称为“引曲”),中间部分 可以从一支到数十支(称为“正曲”),结尾一般要用“尾 声”或“煞调”结束。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就 是由八支曲子组成。
[知能储备•夯基]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知能储备•夯基]
总结知识 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 诗歌鉴赏必知的体裁常识 一、诗 1.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亦称“古 诗”“古风”。这种诗体产生较早,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 歌都是古体诗,唐以后把凡不遵守近体诗规则的诗歌也叫 古体诗。这种诗体依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可分为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唐以后五言和七言古体诗成为主 流,简称“五古”“七古”。
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

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方法一:古诗阅读鉴赏“三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是理解的基础,是领悟欣赏的前提。
因此,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诗歌应把“读”作为突破口。
不过,读的时候要带着任务去读,要边读边思考,反复推敲,融会贯通。
其方法步骤归纳起来有:(一)读懂。
就是读懂诗意。
其过程是:1.读标题。
从体裁或题材、题眼或关键词等方面推知全诗内容。
如《秋思》《越中览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读注释。
或题意解说,或背景介绍,或作者简介,或诗文生词、典故解释,等等,都可成为我们对诗歌全面、深入解读的“钥匙”。
如2006年辽宁卷考苏轼《东坡》就有两条注释――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①荦确:山多大石。
仔细阅读,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题意和诗意,进而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读诗文。
一是抓关键词(情词/诗眼),二是抓关键句(情句/诗骨)。
据此认真推敲,“以意逆志”,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二)读透。
就是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挖掘隐藏在诗句字里行间深沉的意蕴,深入透彻地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了解作者。
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以及作者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等方面,“知人论世”,推知本诗将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特点等。
2.知晓典故。
诗人用典故,往往借古喻今,此为直接寄托。
如果作者正面直接引用故事。
李商隐“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诗中就是借庄周、望帝来写自己。
杜甫“出师未捷身长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这里写的不仅是孔明的丰功伟绩,更是诗人对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未就的感慨。
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这些典故的内涵以及诗人运用的意图。
3.体味意境。
古诗的意境是诗人用极为凝炼的文字创造的,是由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
在指导古诗阅读鉴赏中,既要引导学生入“境”,又要启发学生会“意”。
诗歌整体阅读方法PPT课件

2021/7/24
4
小结:
1、根据标题中显示的诗歌内容猜想情感方 向。(标题暗示写作对象、写作内容,时间、 地点、季节等)
2、根据标题中显示的情感类词语,明确诗 歌的情感基调。
2021/7/24
5
巩固练习: 从第1、2题的诗歌标题猜测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最爱东山晴后雪》: 情感类词语是“爱”,表达对东山雪景的喜爱 《初见嵩山》: 诗眼是“初”,暗含“惊喜”和“期待”之情。
2021/7/24
11
四、读注释
1、诗中一些少见的、难懂的、生僻的词语。 ——根据注释读懂诗中难理解的诗句。 2、注释中有时交代作者生平经历、诗歌创作的背
景,诗歌的写作目的等,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诗 歌的内容,暗示诗歌情感倾向。 ——根据注释猜想诗歌的情感。
2021/7/24
12
月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满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 之战后,杜甫曾闲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 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什么情感?(3分)
主要抒发作者遭逢战乱漂泊流离、思乡怀归的感情。
或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 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2021/7/24
13
巩固练习: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感情:对家乡的思念
抒情句:
何人不起故园情?
2021/7/24
10
诗歌鉴赏方法大全ppt课件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三)看序注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
,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 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如:
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2.引用神话传说。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引》) ——“江娥”、“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白居易《放言 》) ②暗引:功名图麒麟。(杜甫《前出塞》)——宣汉帝把霍光等十 一位功臣的像画于麒麟阁。 ③反引: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 暮云平。
(二)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诗人自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己。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歌整体阅读方法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