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范文三篇

运动处方范文三篇大学生运动处方制定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必要性1.体育乃德育、智育之基毛泽东同志在早年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曾提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
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2]可见,体育在他看来是德智之本,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胜任工作和学习,是第一位的。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多面性——对提高道德、智力、情感和美感方面的需求与爱好——取决于身体的发展、健康与劳动的协调一致”。
“体育是使人的精神生活充实和文化知识丰富的起码条件”。
[3]这贯穿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基本思想,即学校体育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2.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堪忧大学生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
[4]3.当前学校体育构成不能满足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所需当前学校体育的构成。
当前学校体育的主体部分是体育课教学。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课外体育活动包括全校性和年级性活动、体育协会、个人锻炼等形式。
体育课在传授体育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体育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高校每周只有一次约1.5小时的体育课,可以想象,每周只凭1.5小时的体育课来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大型的课外活动的目的是单纯的,一般是以争取集体荣誉为目的,每学期只有一到两次,它的覆盖面也是很小的,只有那些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才会参与,所以是有很大局限的。
体育协会和自发的个人锻炼对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是最明显的,但它也有自身的缺陷,如项目单一,缺乏指导等,使得参与者覆盖面亦不甚广。
4.大学生体育运动具有单一性和盲目性实地观察可以发现,大学校园内学生的体育活动项目主要集中在篮球和足球乒乓球等项目,下午篮球场和足球场往往人满为患而其它如排球、羽毛球、网球等场地却是门可罗雀。
这说明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是单一的。
对某班学生调查发现,学生对所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常识不甚了解,规则、技术、战术更是知之甚少。
运动处方的名词解释

运动处方的名词解释运动处方是指由专业医务人员或体育教练依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设计并推荐给个体的一项针对性的运动计划。
运动处方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根据个体需要量身定制的保健方法,类似于医生开具的药方。
通过运动处方,个体可以获得健康益处,改善心理和生理状态,增强身体功能和耐力,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 运动处方的起源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末。
当时,世界各地都出现了许多因缺乏身体运动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如肥胖和心脏病的增加等。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并提出了运动处方的概念,以指导并激励人们通过合理的身体活动来改善身体健康。
2. 运动处方的构成一份完整的运动处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目标设定:运动处方的第一步是设定清晰的目标。
个体和医务人员或教练一起合作制定一个可行的、具体的目标,如减轻体重、增加肌肉力量或提高心肺功能等。
2.2 运动类型和强度: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目标,制定适合的运动类型和强度。
这可能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练习等。
运动强度的确定通常要考虑个体的最大心率、运动耐力等因素。
2.3 频率和持续时间:根据个体的时间和能力,设定运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一周的运动次数和每次运动的时间会因个体的需求而有所变化,但通常的建议是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2.4 逐渐增加运动量:运动处方一般会建议个体逐渐增加运动量。
这是为了使身体适应运动的刺激,并减少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损伤风险。
3. 运动处方的效果与好处运动处方的实施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健康促进:通过定期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健康,降低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减少患病的概率。
3.2 控制体重:运动可以帮助消耗额外的热量,改善新陈代谢,从而控制体重。
适当的运动搭配健康饮食,可以帮助个体实现减肥或保持健康体重的目标。
3.3 提高心理健康:运动处方有助于释放身体内的内啡肽等化学物质,提升个体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增强自信心和满足感。
名词解释运动处方

通过制定运动处方,个体可以获得针对自身情况的指导,以便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最大限度地受益。运动处方可以用于治疗和预防慢性疾病,改善心血管健康、控制体重、提高肌肉力量、增加柔韧性和改善心理健康等。它是促进个体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
运动强度:明确规定个体应该以多大程度参与运动,通常使用心率、感知强度或RPE(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即感知运动强度评级)等指标来衡量。
运动频率:规定个体每周参与运动的次数,根据个人目标和能力水平,可以是每天、每周几次或其他具体频率。
运动时长:确定个体每次运动的时间长度,根据运动类型和个人条件可以是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运动处方是由医生、运动科学专家或其他专业健康从业者为个体设计的个性化运动计划。它基于个人的健康状况、目标和能力水平,旨在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以改善身体健康、增强体能和促进整体健康。
运动处方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运动类型:指量训练、柔韧性训练或平衡训练等。
运动处方(完整版)

运动强度
• 运动强度是衡量运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是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问题。 常用心率来确定和控制运动强度。
• 测量运动强度的简单办法是:测量运动后 10秒脉搏×6,就是1分钟的运动强度。
• 适宜运动强度范围,可用靶心率来控制: 以本人最高心率的70%~80%的强度作为 标准。
运动强度的指标
60 Kg×20米/分=1200 Kgm/分 • 例2:功率自行车阻力为0.5 Kg,转速定为60周/分,转一周前进是6
米。问:规律是多少? 功率自行车的功率(公斤米/分)=阻力(公斤)×转速(周/分)× 每周距离(米/周) 代入公式得:
功率=0.5×60×6=180 Kgm/分
(2)瓦特(Watt)
product)
(1)功率(Kgm/分或Kpm/分)
• Kgm是将一公斤重的物体上举一米高的工作量。 Kp上力的单位,是在1G(G是重力加速度)状态 下,作用于1kg物体的重力的大小。所以,在地球 上Kg和Kp也可以认为是相同的。
• 例1:体重60 Kg的人,从阶梯垂直距离每分钟上升20米(约120阶) 时,其运动强度为:
运动处方的分类
• 健身性运动处方
– 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的称为健身运动处方
• 治疗性运动处方
– 以预防疾病、辅助治疗某些慢性病为目的的称为治疗 性运动处方
• 康复性运动处方
– 以恢复身体运动功能及病后康复为目的的称为康复性 运动处方
• 竞技训练运动处方
– 以提高专业运动成绩为目的称为竞技训练运动处方
• 4)靶心率法或称运动适宜心率(target heart rate,THR)
• 定义:能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
• 如何确认:最大心率的60~85%,约相当于 57~78%最大吸氧量。
个人运动处方模板[运动处方因体质而异]
![个人运动处方模板[运动处方因体质而异]](https://img.taocdn.com/s3/m/3d0de57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0.png)
个人运动处方模板[运动处方因体质而异]
健康运动处方是帮助您改善体质,提高肌肉活力,增强柔韧性,改善公共卫生等目的
编排的运动课程。
根据您的个人体质状况,我们为您制定以下个人运动处方:
1.运动目标:运动处方旨在降低您的内脏脂肪,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疲劳,帮助
您保持活力和敏捷的身体。
2.适宜运动:根据您的体质,建议您练习一下运动:半蹲、俯卧撑、仰卧起坐、跳绳、台阶走、慢跑、徒步、游泳等有氧运动,用于加强肌肉力量的肌肉锻炼可以使用免重器械,如健身球、健腹板、网球拍、俯卧撑等。
3. 运动强度:每次运动强度适宜,可以使您感觉累积,但不会导致极大疲劳。
根据
您的体质,可将有氧运动分为中度运动和轻微运动;运动时间1-2次/周,每次运动时间
20-40分钟,一次运动一般不超过一小时。
4.运动频率:为了使肌肉及心肺功能有所改善,每周建议3-5次,但也可以按照您的
实际情况安排。
5.饮食习惯:对于健身的人来说,饮食习惯同样重要,应多食用蔬菜,少食用精加工
食品,以保证身体健康。
6.安全提醒:为了避免体力运动造成伤害,请确保在运动前进行热身,比如散步、拉
伸等,运动前后需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并穿着正确的运动装备,并定期接受体检。
根据以上个人运动处方,希望您能积极锻炼,一步一个脚印,让身体健康!。
运动处方完整版

.
37
• 4)靶心率法或称运动适宜心率(target heart rate,THR)
• 定义:能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
• 如何确认:最大心率的60~85%,约相当于 57~78%最大吸氧量。
• 如何测定最大心率:
A.作极限或症状限制性运动实验以确定最大心率
B.大致公式推算(个人误差在±10次左右):
• 在负荷阶段能量物质被大量消耗,物质代 谢产物(乳酸、尿素等)被蓄积起来,人体机 能下降,产生疲劳。停止运动后,到了恢 复和超量恢复阶段,机体内环境(热、酸碱 和水)恢复平衡,肌肉内被消耗的能源物质 得到补充,并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 此现象称为“超量恢复”(Overload)。
.
9
• 如果在超量恢复阶段内再进行下一次超负 荷锻炼,肌内物质和肌力就会逐步积累起
.
4
• 1965年应美国太空署的要求,为宇航员制 定一套全新的运动处方。8年之后,有3位 宇航员历时28天太空飞行健康归来,这是 运动处方在航天生理学的应用中取得的具
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成果。运动处方从此得 到更广泛的应用。
.
5
运动处方的概念
• WHO于1969年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使 得它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它是根据参加活 动者的体适能水平和健康状况以处方形式 确定其活动强度、时间、频率和活动方式, 这如同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出不同 的药物和不同的用量的处方一样,故称运 动处方。
• 250mlO2/kg min÷70kg=3.57mlO2/kg min
.
28
(7)代谢当量(Mets法)
• Met与RMR的关系:数值上有若干不同,但与之相似。 • RMR的数值与由运动而消耗的 1分钟cal数值大体一致。
简述运动处方的意义及内容

简述运动处方的意义及内容本文主要介绍运动处方的意义及内容,帮助读者了解运动处方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运动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的健康水平,还能够改善心理健康,减轻压力和焦虑。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运动作为保持健康的方式。
然而,对于某些人群来说,如患有慢性疾病或身体不适的人,如何进行运动是需要注意和规划的。
这时,运动处方就应运而生。
一、运动处方的意义运动处方是指医生或健康专家针对个体特点和身体状况,制定的特定运动计划,可以帮助人们在安全、有效的情况下,通过运动来达到健康目标。
运动处方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运动效果:运动处方可以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健康目标和运动能力,制定适合个人的运动计划,从而提高运动的效果。
2. 保证运动安全:运动处方可以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制定适合个人的运动方式、强度和时间,避免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伤害。
3. 促进身心健康:运动处方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改善心理健康,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个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二、运动处方的内容运动处方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动种类: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目标,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2. 运动强度: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目标,确定运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达到目标心率区间等。
3. 运动频率: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目标,制定合理的运动频率,如每周进行几次运动等。
4. 运动时机: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目标,确定运动的时机,如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运动等。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概念"处方"在医学上指的是医师给端正人开的药方,不同的病或同一种病而程度不同当然不能使用同一处方。
同样,要科学地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预防或治疗疾病,也必须"对症下药"。
所谓运动处方即医师用处方的形式规定体疗病人或健身运动参加者锻炼的内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它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锻炼的一种形式。
运动处方的作用(一)增进身体健康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预防疾病,特别是"文明病";其二是改善身体状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提高身体机能可以指导锻炼,使肌肉力量、耐力、爆发力、身体的灵敏性、技巧性、平衡性、柔韧性等素质和运动能力加强。
(三)治疗疾病把运动当作康复疗法的一种手段,严格地按处方进行,可以大大提高运动中的安全感,尽可能少地出现意外危险。
运动处方的种类1、运动处方的种类运动处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2、治疗性运动处方用于某些疾病或处伤的治疗和康复,它使医疗体育更加定量化、个别对待化。
例如,某人中等肥胖,体重超标10公斤,他需每天爬山1小时,约16周的时间体重可以降到标准范围,这就是治疗性运动处方。
3、预防性运动处方主要用于健身防病。
如人过中年,身体就开始衰退,像动脉硬化就慢慢开始了。
为了预防动脉硬化,运动处方规定了中等强度的耐力跑,使脂肪和胆固醇等物质不易沉积,从而达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这就是预防性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内容(一)运动项目根据体育运动参加者的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的运动项目。
例如,为了健身或改善心脏功能和代谢,或者为了预防文明病、老年病,宜选择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走、慢跑、游泳、自行车等耐力性项目;为了增强肌肉,宜选择力量性项目;为了松驰精神,预防高血压和神经衰弱,可选择太极拳、保健按摩、散步和放松体操等。
(二)运动强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
运动强度可用最大吸氧量、心率、功率、速度(米/秒)等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运动处方》试卷库
一、名词解释:(备选20题)
1、运动处方:
2、代谢当量(MET)
3、超量恢复:
4、有氧耐力:
5、无氧耐力:
6、RM:
7、速度素质:
8、反应速度:
9、动作速度:
10、位移速度:
11、ROM:
12、高血压病:
13、冠心病:
14、糖尿病:
15、BMI:
16、高血脂症:
17、疲劳:
18、RPE:
19、持续训练法:
20、间歇训练法:
二、是非题:(备选20题)
1、运动处方主要采取大强度无氧代谢为主的速度和力量性运动。
()
2、对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和中老年人来说,白天进行锻炼的潜在危险要比在清晨锻炼时小得多。
()
3、长期的有氧运动可使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肪蛋白(HDL),使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持因素—低密度脂肪蛋白(LDL)水平下降的水平增高,从而有效地控制高胆固醇血症及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的因素。
()
4、在增强肌肉力量时,宜逐步增加运动次数或持续时间;在增强肌肉耐力时,宜逐步增加阻力而不是增加重复次数或持续时间。
()
5、运动的持续时间与运动强度成反比,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可相应缩短,运动强度小则运动时间可相应延长。
()
6、一般来说,提高有氧耐力为主的锻炼,最适宜的运动频率是每周3~4次。
力量性锻炼的运动频率一般为每日或隔日练习1次。
而伸展运动最好坚持每天练习。
()
7、乳酸阈值高者,承受运动负荷强度的能力也高。
在相同的乳酸阈值时,VO2max
的利用率高者,无氧耐力高。
()
8、10s的全力试验常用来测定乳酸的无氧工作能力。
生理学上常采用玛格里亚台阶试验和纵跳方法测试人体无氧功率。
()
9、每次锻炼后至少休息10 min以上方能用温水淋浴,切勿在训练后即刻进行热水浴,以免导致循环血量过于集中在外周,造成血压突降,诱发心率失常。
()10、肌力锻炼时应先练小肌肉群再练大肌肉群,局部锻炼与全身锻炼相结合,力量锻炼与耐力锻炼相配合。
()
11、据国内经验,步行速度3 000~4 000 m/h为小运动量;步行速度5 000 m/h 为中运动量;步行速度6 000 m/h以上属大运动量。
()
12、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I、II期的患者,运动中强度一般控制在50%~70%VO2max范围内,或40%~60%HRmax。
()
13、运动疗法主要适用于临界高血压、第I、II期和病情稳定的Ⅲ期高血压病患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皆不宜参加运动。
()
14、对于心功能有明显损害者、老年人、体质较差者,特别是有过急性心肌梗塞者,不宜进行慢跑,以免发生意外。
()
15、冠心病人的康复运动训练时间安排在晚间为宜。
()
16、康复体育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在很多情况下,运动治疗只是疾病治疗的辅助方法,与药物治疗结合进行常能取得更佳疗效。
()
17、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运动中不要做过分低头弯腰的动作,不要做大幅度的快速运动,如要弯腰,注意不要长时间使头低于心脏的位置。
()
18、肥胖症康复运动的主要目的是逐渐消除机体内多余的脂肪,运动方式应为动力性有氧运动为主,要求小肌肉群参与。
()
19、在晚餐后2 h进行运动比在其他时间运动能更有效地去除脂肪。
()
20、为了提高减肥效果,运动频率可适当加大,每周最好锻炼4~5次或坚持每天运动,形成运动习惯化。
()
三、填空题:(备选20题)
1、运动的频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
运动锻炼所获得的效果遵循生理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2、运动处方的运动类型一般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成分测量与评价的常用三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心率评价运动强度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5、评价人体无氧功率的常用和简便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制订运动处方前一般需经过三个步骤,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评价有氧耐力的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最常用的发展有氧耐力锻炼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常用的发展有无耐力锻炼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抗阻练习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协调性训练主要包括以下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休闲运动处方的应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发展心肺功能主要是采用______肌肉群参加的、______强度的、长____________的周期性持续运动的运动类型。
14、有研究观察到:当每周锻炼多于______次时,VO2max的增加逐渐趋于平缓;当锻炼次数增加到______次以上时,VO2max的增加就很小;而每周锻炼少于______次时,通常不引起VO2max的改变。
15、从锻炼的效果与安全性出发,每天运动时间的安排至少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日本科学中心建议人们采用三种模式的运动量进行锻炼,即持续15 min运动强度为_______%VO2max的运动,持续_______ min运动强度为60%VO2max 的运动和持续_______min运动强度为50%VO2max的运动。
17、小学生有氧锻炼的运动强度应控制在心率为_________________次·min-1;中学生有氧锻炼的运动强度应控制在心率为_________________次·min-1;中年人有氧锻炼的运动强度应控制在心率为_________________次·min-1。
18、一次锻炼课包括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9、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等。
20、在运动实践中,用心率评价运动强度的最常用方法之一是年龄减算法,其公式为:运动适宜心率=________ (或________) -年龄(其中括号里的数据适用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体质较差的中年人)
四、简答题:(备选20题)
1、简述运动处方的分类方法。
2、简述运动处方的特点。
3、分析运动处方与临床药物处方的不同之处。
4、简述运动处方的主要目的。
5、一名38岁的成年人,安静时心率为73次/min,则其运动时的靶心率应该是多少?
6、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主要根据哪些指标来确定?
7、运动处方基本要素中的“注意事项”一项包括哪个几方面?
8、简述制订运动处方时应注意的事项。
9、根据小学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在体育锻炼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10、简述实施中年人有氧运动处方时应注意的事项。
11、简述实施老年人运动处方时应注意的事项。
12、简述制订老年人运动处方的原则。
13、心肺耐力的锻炼要符合哪三个标准?
14、简述协调性训练主要训练方法。
15、肥胖症诊断的常用方法是?
16、糖尿病康复的运动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哪些?
17、简述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疗法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8、高血压康复的运动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哪些?
19、简述冠心病患者实施运动疗法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20、简述高血脂患者实施运动疗法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五、论述题:(备选10题)
1、阐述运动处方的健身理论基础。
2、详细介绍运动处方的六种运动类型(根据我国体质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来分)。
3、制订运动处方的原则是?
4、如何在运动处方实施过程进行自我监控?
5、叙述小学生的健身运动处方的基本要求。
6、叙述中学生的健身运动处方的基本要求。
7、阐述发展有氧耐力的主要锻炼方法。
8、阐述高血压患者实施运动疗法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9、阐述肥胖症康复的运动处方。
10、阐述高血脂症的康复运动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