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预压计算书(367)

合集下载

支架预压【范本模板】

支架预压【范本模板】

1、支架预压的目的在同等荷载情况下,对支架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支撑方木和模板的非弹性变形和地基的压缩沉降影响,测量支架的弹性变形的实际数值,作为梁体立模的抛高预拱值数据设置的参考;检验支架的受力稳定情况,确保支架的安全。

2、支架预压范围对主桥第二联第一跨底板部分进行等荷载(100%)预压(面积S=14m×25m=350m 2 )。

3、预压加载由于本桥工期很紧,支架预压方案我们结合目前现状和以前的经验,拟采用堆载土袋和水袋预压。

土袋堆加时应与箱梁混凝土布置形式尽可能相同,加载时从低端向高端推进。

加载时的速度不能过快,以减少支架的早期变形。

本跨预压重量与全跨内钢筋混凝土相等,并考虑施工荷载和风力影响等因素(计算荷载总量见附件). 因用土袋预压,考虑到阴雨天土的污染,采用不满铺底板竹胶板.底板方木是纵向铺设,用宽50CM的条形竹胶板横向铺设把底板方木连成整体,条形竹胶板按纵向5 米布置。

1、沉降点布置为了取得支架预压过程中的沉降及变形数据,沿支架纵向每跨布设五个断面(墩中心、1/5 跨、2/5 跨、3/5 跨、4/5 跨),每个横向按底板左边,中心,右边交叉点处设置沉降点。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方法见附图).2、测量监控步骤荷载施加100%后,布载24 小时后、卸载前测量各测量点标高值。

①、堆载前,布置测量标高点并记录每点的初始标高值H1,作好记录。

②、堆载结束后立即进行观测各测量点的标高值H2,并做好相应的记录.③、以后每天上午8 时左右、下午五时左右各观测一次支架的沉降,观测数据应严格按实记录,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

直到支架连续24小时沉降小于3mm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准备卸载。

卸载前测量各测量点标高值H3.④、卸载后测量出各测量点标高值H4,此时就可以计算出各观测点的变形如下:非弹性变形△1=H1—H4.通过试压后,可认为支架、模板、方木、地基等的非弹性变形已经消除。

弹性变形△2=H4-H3.根据该弹性变形值,在底模上设置预拱度△2,以使支架变形后梁体线型满足设计要求。

支架预压预拱度计算

支架预压预拱度计算

支架预拱度计算
(1)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δ1
箱梁恒载及施工荷载由荷载计算书得
g=22.15kN/m 2
钢管步距0.8×0.7m
则每根钢管上承受荷载N
N=22.15×1.0×0.9=19.94KN
钢管的横截面积
A=3.14×(482-44.52)/4=254.14mm 2
δ= = =78N/mm 2 δ1= (h 取8m ,E 取2.0×105mpa) δ
1= =3.12mm (2)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架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δ2
δ2=δ1’+δ2’
δ1’接头的挤压变形 取δ1’=2mm
δ2’卸架设备的压缩变形 取δ2’=2mm
δ2=δ1’+δ2’=2+2=4mm
(3)支架基础在受载后的非弹性压缩δ3
取δ3=10mm
δ=7.2+4+10
=21.1 mm
予拱度的设置 主梁予拱度沿跨度方向变化的曲线按二次抛物线处理,N 19.94×103 254.14
δ.h E
78×8000 5
沿梁跨方向予拱度值y
y=
每跨梁上取五个控制点,即取跨中和离跨中一半两个点与两端共五个点,两端予拱值为零,以控制变化。

4δ(l-x).x
L 2。

支架计算书1

支架计算书1

跨公路段支架受力计算一、概述为保证道路交通畅通,跨路支架采用砼基础,钢管柱结合工字钢支架形式。

二、基本材料1、型钢I36a工 :Ix=15796cm4,Wx=877.2cm3,60Kg/mI56a工 :Ix=65576cm4,Wx=2342cm3,107Kg/mυ219×6螺旋焊管:i=7.54cm4,A=40.15cm2,31.78 Kg/m钢离柱:i=26.45cm4,A=115.64cm2,110 Kg/m钢材:E=2.1×105Mpa,f=215 Mpa2、方木:10cm×10cm 容重8.5KN/m3,E=9×103Mpa,f=9Mpa3、竹胶合板:容重8.5KN/m3三、荷载计算1、混凝土自重:1279.8*26/(14.75*100)=22.56kn/m2;2、施工荷载:6.5KN/m2.q=29.06 KN/m2四、钢柱检算(1)单根钢离柱所受竖向最大荷载为:Q=642kNi=26.45cm,h=4m→λ=h/I=15查表得;ψ=0.983A=115.64cm2其允许承载力:P=ψA[σ]=0.983×115.64×215/10=2443KN>Q (2)单根螺旋焊管所受竖向最大荷载为:Q=642kNi=7.54cm,h=4.2m→λ=h/I=56查表得;ψ=0.828A=40.15cm2其允许承载力:P=ψA[σ]=0.828×40.15×215/10=71.4KN>Q五、 I56a工字钢检算I56a工字钢受力最大端可偏于安全地简化为跨度10.2m,承受分布荷载为60.3KN/m简支梁计算。

Mmax=ql2/8=0.125×60.3×10.22=784KN·m;Q=29.06*4.1+10*4.1*0.6/10.2+1.27=122.56 KN Mmax=ql2/8=0.125×122.56×10.22=1593.86KN·m;σmax= Mmax/W j=784/4684=167Mpa<[σ]=215Mpa;σmax= Mmax/W j=1593.68/4684=167Mpa<[σ]=340Mpa;f max=5ql4/(384EI)=(5×60.3×10.24×103)/(384×2.1×1011×131152×10-8)=0.03mf max=5ql4/(384EI)=(5×60.3×10.24×103)/(384×2.1×1011×131152×10-8)=0.03m计算挠度稍大,可通过设置拱度解决。

支架预压方案范文

支架预压方案范文

支架预压方案范文支架预压是指在安装支架前,对支架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或预应力加载。

预压的目的是在安装完成后恢复到设计应力状态,以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1.支架预压计算:首先,根据工程设计和现场施工条件,确定支架的预壓力。

预壓力的大小取决于支架材料的特性、设计要求和工程承载能力等因素。

可以根据支架制造商提供的资料或者通过实验等方式来确定预壓力。

2.预压装置设计:根据支架预压计算结果,设计预压装置。

预压装置应具备可调节的功能,方便根据需要进行预应力加载和释放。

预压装置应选用材料强度高、刚性好的产品,确保加载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或破坏。

3.支架预压操作:在进行支架预压操作前,应对支架进行清洁和表面处理。

安装预压装置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载,并记录预压力的变化以及支架的变形情况。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多次加载和卸载,以达到设计要求。

4.预压检验和调整:在完成预压操作后,应进行预压的检验和调整。

检验预压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支架是否出现异常变形等情况。

如有需要,可以调整预压力或进行其他的修正措施。

5.支架安装:在预压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支架的安装。

注意安装过程中的支架位置、固定方式和连接件的选择等。

确保支架安装后符合设计要求,并能够承受工程的荷载。

6.支架预压的保护:支架预压完成后,应加强对支架的保护措施。

避免机械或者其他因素对支架的损害。

定期进行支架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以上是一个一般的支架预压方案,具体的设计和操作要根据工程和支架的实际情况进行。

在进行支架预压操作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支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支架预压方案

支架预压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支架预压的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预压准备工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预压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支架基础预压......................................错误!未定义书签。

、支架预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预压荷载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跨横四路跨线桥....................................错误!未定义书签。

、支架基础预压荷载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支架预压荷载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保税区调头匝道跨线桥..............................错误!未定义书签。

、支架基础预压荷载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支架预压荷载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保税区立交地道桥..................................错误!未定义书签。

、支架基础预压荷载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支架预压荷载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支架计算书(最终)DOC

支架计算书(最终)DOC

0#段、边跨现浇段支架检算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地勘报告,以及设计变更、补充、修改图纸及文件资料。

2、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施工验收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及现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等。

3、参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铁路桥涵施工手册》、《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二、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布置及搭设要求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搭设,使用与立杆配套的横杆及立杆可调底座、立杆可调托撑。

立杆顶设二层方木,立杆顶托上横桥向设10×10cm方木;横向方木上设10×10cm的纵向方木,其中腹板下间距15cm,翼板下间距35cm,底板下25cm。

模板用厚15mm的优质竹胶合板。

腹板下立杆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横杆步距为30cm×60cm×60cm,翼板下立杆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横杆步距为60cm×60cm×120cm支架结构体系,底板下立杆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横杆步距为60cm×60cm×120cm支架结构体系,支架纵横均每隔四排设置剪刀撑.三、计算假定:a、翼缘板砼(一区)及模板重量由翼缘板下支架承担;b、腹板砼(二区)及模板重量由腹板模板与其下支架承担。

c、顶板及底板砼(三)及模板重量由底板模板及底板支架承担;d、支架连接按铰接计算;四、现浇箱梁支架、模板验算0#段与边跨现浇段模板、支架采用同等形式施工,0#段施工荷载大于现浇段,所以只进行0#段支架、模板验算。

㈠、荷载计算1、荷载分析根据本桥0#段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⑴q1——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3。

⑵q2——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中,模板、组合钢模、连接件及钢楞容重为0.75kN/m2, 此处取q2=1.0kPa(偏于安全)。

支架预压方案及脚手架计算

支架预压方案及脚手架计算

支架预压方案及脚手架计算一、支架预压方案支架预压是指在建筑物或桥梁等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增加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悬挑或高空作业等特殊情况下,采用预压的方法来提高支架的承载能力。

下面是一个支架预压方案的基本步骤:1.确定预压力大小:根据支架的类型、材质和结构等因素,计算出预压的力大小。

一般情况下,预压力应大于支架的最大承载力。

2.设置预压装置:根据预压力的大小和预压装置的类型,选择合适的预压装置,并根据支架的结构和形状,在支架的上、下部位设置预压装置。

3.进行预压施工:按照预定的预压力大小,通过预压装置施加力量,在支架上进行预压。

预压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力的大小和施加的位置,确保支架的平稳和安全。

4.检测预压效果:预压完成后,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非破坏性检测等方式,对支架的预压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

如果预压效果合格,则可以进行后续的施工工作。

脚手架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工具,用于支撑和搭建施工人员工作平台。

下面是一个脚手架计算的基本过程:1.确定脚手架高度: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需要搭建的工作平台高度,确定脚手架的总高度。

脚手架的总高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进行合理的分段。

2.计算立杆间距和立杆的数量: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和安全要求,计算出每个立杆的间距和需要的立杆数量。

一般情况下,立杆间距不应超过2米,立杆数量应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和长度进行合理的分配。

3.计算水平杆和纵向连接件数量:根据脚手架的宽度和长度,计算出需要的水平杆和纵向连接件的数量。

水平杆和纵向连接件的数量应根据脚手架的结构和安全要求进行合理的分配。

4.计算脚手架的承载能力:根据脚手架的结构和使用条件,计算脚手架的承载能力。

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根据安全要求和使用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

5.设计脚手架支撑和固定方案:根据脚手架的高度、长度和结构,设计合理的支撑和固定方案。

支撑和固定方案应根据脚手架的结构和安全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

以上是支架预压方案及脚手架计算的基本步骤。

主线1#桥现浇箱梁预压计算书

主线1#桥现浇箱梁预压计算书

主线1#桥现浇箱梁预压计算书为减少支架变形及地基沉降对现浇箱梁线形的影响,在纵横梁安装完毕后进行支架预压施工。

预压采用砂袋,预压范围为箱梁底部,重量不小于箱梁总重的1.2倍。

因悬臂板本身重量较轻,可根据实测的预压结果,对悬臂板模板的预拱度作相应调整,为减少雨天对支架预压的影响,现场准备彩条布,雨天时加盖。

1、加载顺序:分三级加载,第一、二次分别加载总重的30%,第三次加载总重的40%。

2、预压观测:观测位置设在每跨的L/2,L/4处及墩部处,每组分左、中、右三个点,每跨共设置15点。

在点位处固定观测杆,以便于沉降观测。

采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布设好观测杆后,加载前测定出其杆顶标高。

沉降观测过程中,每一次观测均找测量监理工程师抽检,并将观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同意。

第一次加载后,每2个小时观测一次,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不超过3mm,且沉降量为零时,进行第二次加载,按此步骤,直至第三次加载完毕。

第三次加载沉降稳定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进行卸载。

3、卸载:人工配合吊车吊运砂袋均匀卸载,卸载的同时继续观测。

卸载完成后记录好观测值以便计算支架及地基综合变形。

根据观测记录,整理出预压沉降结果,调整工字钢上木楔的标高来控制箱梁底板及悬臂的预拱高度。

4、支架预压方案4.1 目的为了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减少支架变形及地基沉降对现浇箱梁线形的影响,最终保证现浇箱梁的质量。

4.2 预压方法支架安装完毕后进行预压,预压材料采用沙袋,预压范围为箱梁底部。

预压荷载取不小于总荷载的120%进行预压。

因悬臂板本身重量较轻,可根据实测的预压结果,对悬臂板模板的预拱度做相应调整,为减少雨天对支架预压的影响,现场准备彩条布,雨天时加盖。

预压时间以支架的各个部位不发生变形为止,一般为48小时。

4.3 加载顺序:分三级加载,第一次、第二次分别加载总重的30%,第三次加载总重的40%。

4.4观测点布置观测点主要布设于支架的横纵梁上,25m跨度箱梁布置在L/2、L/4处,每组分左、中、右三个点,每跨共15个点,35m跨度箱梁布置在L/2、L/4、L/8处,共21各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浇预应力箱梁满堂支架预压计算书
一、相关参数选择
、新浇钢筋混凝土容重:³。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荷载:使用大于³的容器倾倒时取值为。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二、荷载计算
、混凝土重量
现浇预应力箱梁混凝土总方量为³,则每延米混凝土数量为:
³÷³
混凝土重量:*
、模板重量
外部外模展开面积为㎡,竹胶板体积为:³,模板重量为:
内部模板采用厚竹胶板,容重为³,,内膜展开面积为:㎡,体积为³,则内膜重量为*。

模板合计重量为
、施工人员、机械运输、堆放荷载
按取值,则重量为:*。

、倾倒混凝土时冲击荷载
按取值,则重量为:*。

、振捣混凝土荷载
按取值,则重量为*。

、荷载组成
(混凝土重量模板重量)(施工人员机具倾倒混凝土振捣混凝土)*()*()预压重量按满堂支架在箱梁项目建设周期中最不利状况进行考虑,其箱梁浇筑过程的荷载如下表:
现浇箱梁浇筑过程中荷载重量估算表表
(一)模板重量(竹胶板)计算方法:
箱梁内外模板面积*磨板厚度*竹胶板密度㎡**³。

(二)模板重量(方木)计算方法:
()侧模方木用量
梁板外侧用量()梁板长度(处)*方木长度***
)梁板内侧用量
梁板内侧用量()**。

)方木重量
方木长度*方木截面面积*密度*(*)*³。

箱梁内外模板面积*磨板厚度*竹胶板密度㎡**³。

(三)施工附加荷载
施工荷载按照㎡计算、混凝土倾倒、振捣荷载按照㎡,两项何在共计(**)
、预压荷载
(梁体重量模板重量施工附加荷载)×。

二、荷载预压工艺
满堂支架拼装完成后,首先根据计算书中提供的理论挠度值进行预拱度调整。

调整工字钢下面支撑的可调撑杆。

模板预拱度调整完成后即可进行预压试验。

荷载采用水泥砼预制件预压方法,通过先底板,再腹板,最后堆载顶板和翼板的顺序进行,总荷载量控制在跨箱梁,加载施工最大荷载时进行观测,在加预压之前测出各测量控制点标高,测量控制点按顺桥向模板分节位置布设(箱梁分个横断面,每个横断面布置个点)具体见后文观测点布置。

卸砂袋采用汽车吊卸。

卸完成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以便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等于卸砂袋后标高减去持荷后所测标高),用总沉降量(即支架持荷后稳定沉降量)减去弹性变形量为支架和地基的非弹性变形(即塑性变形)量。

预压完成后要根据预压成果通过可调顶托调整支架的标高。

预压卸载时间以支架地基沉降变形稳定为原则,即最后两次沉落观测平均之差不大于时,即可卸载。

、加载顺序
满堂支架模拟箱梁项目建设周期加载与卸荷的顺序见“箱梁施工“预压卸载”试验流程图”
箱梁施工“预压卸载”试验流程图
①、。

浇梁质量。

米梁设置五个点,分别为翼缘板两个点,腹板两个点,底板一个点既线路中线位置。

预压加载按最大施工荷载的加载,连续天小时内沉落观测平均之差不大于时,即可卸载,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步:初始状态的观测:在完成观测点的布设后进行各观测点初始读数的观测,并做好记录。

第二步:加载至()
“状态一”的加载模式是加载配重至施工最大荷载的,加载后进行观测,并每小时观测记录一次,持续天,每小时内沉降值不大于。

加载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加载,查找原因处理后在进行。

第三步:卸载
卸载观测是“加载预压”的重要一环,通过各级荷载的卸载观测可推算出满堂支架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量与残余变形量,卸载观测过程与加载观测过程相反,其过程如下:
加载状态至初始状态
卸载时每完成一级卸载均待观察完成、做好记录再卸下一级荷载。

预压卸载顺序具体示意见《碗扣式满堂支架现浇箱梁预压卸载示意图》。

第四步:预压过程的汇总报告,“预压——卸载报告”的编写
对满堂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评估,对各观测断面的观测点在各施工阶段的残余变形、弹性变形量的计算,对支撑点、跨中抬高值的确定,对局部刚度不足的部位提出加固技术指导文件。

三、满堂支架底模预拱度设置与调整
()、梁底模板设置预拱的计算:
保证线路在运营状态下平顺,即梁体上下结构表面坡度与设计坡度一致。

梁底模板跨中设置的拱度值如下表:
跨中拱度值表
预拱度值设置:
δδ**()
根据计算所得,支架预拱度设置为。

预拱度值设置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