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译本多译本语料库的译文对比研究_对_傲慢与偏见_三译本的对比分析_徐欣

合集下载

《傲慢与偏见》翻译译文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翻译译文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翻译译文对比赏析《傲慢与偏见》翻译译文对比赏析这次期末论文我选择了简·奥斯汀的著名代表作《傲慢与偏见》的翻译译文对比赏析。

《傲慢与偏见》这本书是作者简·奥斯汀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声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了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作者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

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

她的作品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

奥斯汀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

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如“两寸牙雕”,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傲慢与偏见以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感情纠葛为红线,主要描绘了一副绝妙的世俗画。

夏洛特和柯林斯讲究实惠、急于寻找归宿的婚姻没有感情基础,不存在真正的幸福。

家境并不富裕的夏洛特之所以选择虚伪、愚蠢的柯林斯完全是出于经济和面子的考虑,代表了当代主流的婚姻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妇女的可悲命运。

轻狂无知的莉迪亚和表里不一的威科姆私奔是受美貌和情欲的驱使,丝毫不顾及家人和社会道德准则,二者的结合也是达西为保全体面出钱促成的婚后不久就情淡爱驰了,生活上还要靠亲戚的接济度日。

傲慢与偏见不同译本语句分析

傲慢与偏见不同译本语句分析

1.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1>译文一(王科一译):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道理。

1这一译文把“that”之后的从句作为译文的主语,利用两种语言的各自习惯相互转化,并且使用单身汉这一俗语,使译文通俗易懂。

2这一译法运用了切分移位,把整句话切分翻译成短句,并把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提前,把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后置。

<2>译文二(义海译):举世公认,一个拥有一大笔财产的单身男人,必定想娶一个女人做太太。

这已成为一条真理。

1运用了切分断句译法,把原文中的长句断成各个短句,符合中文习惯。

2但这一译法以一本正经的姿态来叙述,缺少了原文的幽默感。

3量词的翻译严格地遵照了原文,a truth一条真理,a single man一个单身男人, a good fortune一大笔财产, a wife一位太太.<3>译文三(张经号译):有钱的单身汉必定想娶亲,这条真理无人不晓。

1利用了意译法,把“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译成了“这条真理无人不晓”,是译文口语化,通俗化。

2但“有钱的单身汉必定想娶亲”这一句译文,语言过于直白,缺少原文的幽默韵味和婉转。

3这里运用到减词的手法,省略了量词a 的表述。

<4>译文四(雷立美译):一个家财万贯的单身汉,必定需要一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1这一译法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使用了中华成语,使得语言更具中国味.2量词的翻译遵照了原文,a 都翻译了出来。

比较研究《傲慢与偏见》的三个汉译本

比较研究《傲慢与偏见》的三个汉译本

比较研究《傲慢与偏见》的三个汉译本作者:张静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2年第06期【摘要】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傲慢与偏见》王科一译本(以下简称王译)、孙致礼译本(以下简称孙译)和张玲,张扬译本(以下简称张译)的对比,指出三个译本各自的特点、优点及三个译本共同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三个译本中例子的对比分析,指出三个译本是如何传达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做到最大程度上与原文等值的。

【关键词】功能对等;尤金·奈达;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南方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给世人留下了六部不朽于世的作品。

英国著名文学家和评论家基布尔(T.T.Kebble)说:“简,奥斯汀是一位喜剧艺术家。

”并认为她“在纯粹喜剧艺术方面仅次于莎士比亚”。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史学家、诗人和政论家托马斯,马科莱(Thomas Macauley)称她为“写散文的莎士比亚”。

简,奥斯汀的杰出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被称为英国文苑的奇葩。

英国作家毛姆在其《毛姆读书随笔》中说:“我相信,广大的读者已经认定《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杰作。

使一部作品成为经典名著的,不是评论家们的交口赞誉、教授们的阐述研究或用作学校里的教科书,而是使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中得到的愉悦,受到启迪,深受教益。

”一、文学作品翻译的特点文学作品的语言不仅与一般语言一样,要求对事物反映得准确,而且由于进行了艺术加工,它比一般非文学语言要更加凝练、鲜明、生动。

同时,文学语言也不像一般理论语言那样,强调语义而不大强调语音、语调等方面的审美价值。

无论从文学、美学还是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考察,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都具有与非文学语言不同的鲜明特征。

正是文学语言丰富而细腻的表现性与鲜明而生动的形象性以及凝聚于文学语体外在形式中的审美价值,决定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必须特别注意作品语言的文学性和美学功能,更多地着力于对原文中的形象、意境、风格、情调的转换与移植,从而构成了文学翻译不同于非文学翻译的显著特点。

比较研究《傲慢与偏见》的三个汉译本

比较研究《傲慢与偏见》的三个汉译本

2012.06学教育8文学评论比较研究《傲慢与偏见》的三个汉译本张静(吉首大学国交与公外学院,湖南吉首416000)[摘要]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傲慢与偏见》王科一译本(以下简称王译)、孙致礼译本(以下简称孙译)和张玲,张扬译本(以下简称张译)的对比,指出三个译本各自的特点、优点及三个译本共同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三个译本中例子的对比分析,指出三个译本是如何传达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做到最大程度上与原文等值的。

[关键词]功能对等;尤金·奈达;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 817)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南方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给世人留下了六部不朽于世的作品。

英国著名文学家和评论家基布尔(T.T.Kebble)说:“简.奥斯汀是一位喜剧艺术家。

”并认为她“在纯粹喜剧艺术方面仅次于莎士比亚”。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史学家、诗人和政论家托马斯.马科莱(Thomas Macauley)称她为“写散文的莎士比亚”。

简.奥斯汀的杰出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被称为英国文苑的奇葩。

英国作家毛姆在其《毛姆读书随笔》中说:“我相信,广大的读者已经认定《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杰作。

使一部作品成为经典名著的,不是评论家们的交口赞誉、教授们的阐述研究或用作学校里的教科书,而是使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中得到的愉悦,受到启迪,深受教益。

”一、文学作品翻译的特点文学作品的语言不仅与一般语言一样,要求对事物反映得准确,而且由于进行了艺术加工,它比一般非文学语言要更加凝练、鲜明、生动。

同时,文学语言也不像一般理论语言那样,强调语义而不大强调语音、语调等方面的审美价值。

无论从文学、美学还是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考察,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都具有与非文学语言不同的鲜明特征。

正是文学语言丰富而细腻的表现性与鲜明而生动的形象性以及凝聚于文学语体外在形式中的审美价值,决定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必须特别注意作品语言的文学性和美学功能,更多地着力于对原文中的形象、意境、风格、情调的转换与移植,从而构成了文学翻译不同于非文学翻译的显著特点。

从语言角度评《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

从语言角度评《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

从语言角度评《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本文就《傲慢与偏见》的两个汉译本进行了比较,从选词、篇章连贯性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阐述两个译本各自的特点,比较其中的得失。

标签:选词篇章连贯语言风格差异《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所创作的六部完整小说里最优秀的一部。

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认为:最近一百多年以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傲慢与偏见》,译林出版社,2007)。

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将其列入世界十大小说名著。

作者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这些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韦克汉姆、柯林斯这类遭到挖苦讽刺的人物,作者都写得真实动人。

同时,奥斯丁凝练的语言和幽默讽刺的对话艺术,烘托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特色。

这部小说的中译本,市面上见到的有王科一、孙致礼、王晋华、罗良功、谢红等人的译本。

其中相对较早并有较大影响力的是王科一(以下简称王)和孙致礼(以下简称孙)的中译本。

笔者在研读这两个译本时,发现它们在选词、篇章连贯性、语言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一、选词方面译者在翻译时,词汇的选择非常重要。

选词不仅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而且应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1)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王: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孙致礼: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此句为Jane Austen《傲慢与偏见》里最为经典的一句话,作者运用反讽和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婚姻观,同时也为文章的喜剧性埋下伏笔。

《傲慢与偏见》英译本对比

《傲慢与偏见》英译本对比

文学名著(《傲慢与偏见》)的中文翻译版本阅读笔记0948407 檀芬《傲慢与偏见》是英国现实主义女作家简·奥斯汀(1775-1817)的代表作,该小说写于18世纪90年代,虽然经历了两个世纪的阅读与批评,但社会阅读兴趣却始终长盛不衰,其艺术魅力倾倒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影响着一代代作家。

小说以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迪亚与威克姆、夏洛蒂与柯林斯这四桩婚姻,深刻揭露了物质因素在婚姻关系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小说情节错综复杂,引人入胜;人物刻画惟妙惟肖,形象逼真。

在这部富于喜剧色彩的现实主义世态小说中,奥斯汀的嘲讽渗透于字里行间,成为小说的灵魂。

目前至少已有12个译本出版,其中流传最广的译本有两种,一种是50年代王科一的译本,另一种是80年代末孙致礼的译本。

王科一(1925--1968),文学翻译家。

安徽太平(今黄山)人。

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英国文学系。

先后任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新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编辑。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翻译作品主要有:《伊斯兰的起义》、《傲慢与偏见》、《远大前程》、《海华沙之歌》、《十日谈》等。

孙致礼教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三级,我国著名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翻译理论和教学研究委员会会员、全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首届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者。

孙教授翻译出版经典文学名著30余部,出版专著2部,编著英汉翻译教材1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共计约600万字。

孙教授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在我国翻译界享有极高的威望和声誉。

两个译本流传至今,各有其独到、吸引人之处。

由于译者处于不同的时代,各自的翻译、语言风格不尽相同,若我们细看,可以看到一些译者翻译的不同之处。

两个译本在篇章上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

原著中共61章(chapter 1--chapter 61),孙译本:第一卷(第一章至第二十三章),第二卷(第二十四章至第四十二章),第三卷(第四十三章至第六十一章);王译本则是与原著相一致从第一章至第六十一章。

《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的比较分析

《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的比较分析

2492020年15期总第507期ENGLISH ON CAMPUS《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的比较分析文/刘欣畅【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

自十八世纪发表以来,其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受到文艺界和评论界的广泛认可和推崇,至今仍然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欢迎。

本文以罗良功和孙致礼的译本为参照,从语境、人物性格和小说整体三个角度对比分析两种译本各自的优劣之处。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罗良功译本 ;孙致礼译本;对比分析【作者简介】刘欣畅,辽宁大学。

中分别被翻译成“想要”和“总要”。

“总要 ”更符合小说中男性娶妻不是为了追求爱情,而是一个必经的过程的语境内涵;罗译版中的“想要”带有一种男性在寻找伴侣上是主动的一方的色彩,不符合原文“嫁女”的主要基调和当时的社会环境。

孙译版用了总要“娶位太太”,更加符合后文女方家长对女儿将来的归宿格外上心以及女性更为主动促成婚姻的社会语境。

且“总要”体现了男性需要一位合适的伴侣来为自己生儿育女、打理家宅的客观需要。

这种客观存在的社会需要,也成了以贝内特太太为例的大多数有待嫁女儿的父母们,想方设法将女儿嫁入豪门的动力以及对良婿志在必得的心态。

2. 从人物性格角度对比。

鲜明各异的人物性格是一部小说的灵魂和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不同的人物在表达相同的意图时,措辞会不同,也会倾注不同的情感和使用不同的语气。

优秀的译者应将角色的性格纳入其翻译的考量之中,在充分分析和了解书中人物性格的基础上,选用最贴合该人物性格的语句或通过合理增补和重构,在译文中植入说话人的性格特征,以便读者能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例二:This invitation is enough.罗良功译:对贝内特太太来说,有这句话就足够了。

孙致礼译:这句话足以逗引太太讲下去了。

该句发生的前提是贝内特太太听说泥泽地别墅被一位年轻富有的单身汉租了下来,这对于嫁女心切,且将每一个初到此地的男子都视为自己女儿“应得的一份财产”的贝内特太太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比较研究_傲慢与偏见_的三个汉译本_张静

比较研究_傲慢与偏见_的三个汉译本_张静
“我有足够的理由对你怀着恶感。你 对待那件事完全无情无义,不论你是出 于什么动机,都叫人无可原谅。说起他 们俩的分离,即使不是你一个人造成的, 也是你主使的,这你可不敢否认,也不 能否认。你使得男方被大家指责为朝三 暮四,使女方被大家嘲笑为奢望空想, 你叫他们俩受尽了苦痛。”(王译)
“我有充分的理由鄙视你。你在那 件事上扮演了很不正当、很不光彩的角 色,不管你动机如何,都是无可宽容的。 说起他们两人被拆散,即使不是你一手 造成的,你也是主谋,这你不敢抵赖, 也抵赖不了。看你把他们搞的,一个被 世人指责为朝兰暮四、另一个被世人讥 笑 为 痴 心 妄 想,害 得 他 们 痛 苦 至 极。” (孙译)
[关键词] 功能对等;尤金·奈达;傲慢与偏见
简. 奥 斯汀 (Jane Austen,1775-1 817) 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以现实主 义手法描绘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英国 南方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的女作家,以其
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给
世人留下了六部不朽于世的作品。英国 著 名 文 学 家 和 评 论 家 基 布 尔 (T.T. Kebble) 说:“简. 奥斯汀是一位喜剧艺 术家。” 并认为她 “在纯粹喜剧艺术方
每一道菜都由他先来夸奖,然后由 威廉爵士加以吹嘘,原来威廉爵士现在 已经完全消除了惊恐,可以做他女婿的 应声虫了。(王译)
每一道菜他都第一个来夸奖,然后 是威廉爵士吹嘘一番,他现在已经恢复 到可以和女婿一唱一和了。(孙译)
每道菜上来,首先是柯林斯先生夸 奖一番,接着威廉爵士又应声夸奖一番; 他现在已经大大恢复,可以同女婿一唱 一和了。(张译)
孟浩然有孟襄阳之称,《吴礼部诗 话》 中 “孟浩然高抗有节,一时豪杰 翕然慕仰,非特其真诗也。张承吉云: 孟简持持节,襄阳属浩然,所以自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rpus-based Version Analysis — Take Pride and Prejudice for example
XU Xin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reports a study of the features of three versions of Pride and Prejudice on the basis of a corpus-based comparison.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three versions show a preference to use a certain number of words. More high frequency words,especially conjunctions and pronouns are chosen by the translators.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three versions influenced by the source language,demonstrate a strong tendency to use some fixed expressions. Moreover,on the syntactic level,in comparison with the figure of LCMC,the vers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nger sentences on average. Key words∶ translation research; multiversion analysis; corpus
2. 语料库与检索方案 2. 1 语料库
本文所使用的语料库包括:兰开斯特现代 汉语语料库( LCMC)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通用 汉英对应语料库( CEPC) 和自制英语名著《傲 慢与偏见》三译本平行语料库。
需要指出:LCMC 在此只作为一个参照库。 本文使用的是自制的《傲慢与偏见》语料库,该 库是一个文学翻译库。将 LCMC 作为一个现代 汉语书面平衡语 料 库 引 入 进 来 ,可 以 更 为 客 观 地反映汉语书面语的词汇特征。 2. 2 检索方案
Std.TTR 50
40
30
20
10
0 孙译本 王译本 张译本 LCMC
Std.TTR
图一:标准类符 / 形符比 图一所示,三译本的标准类符 / 形符比的 数值相差无几(23. 43 ~ 23. 75) 。但明显低于 LCMC 值近 20 个百分点(23. 43 vs. 43. 35) 。这 一差异说明:《傲慢与偏见》译本的词语变化性 明显低于现代书面汉语。这在一定程度上验 证了翻译小说词语“简化”的假设[16:248]。
2) 词表( Wordlist) : 这 是 语 料 库 索 引 工 具 的基本功能之一,是 按 照 类 符 的 频 率 高 低 列 出 的类符表。WordSmith Tools 4. 0 提供的词表功 能除了普通的词 表,还 有 可 按 字 母 顺 序 随 意 改
54
变次序的词表,同时也提供了语料库的各种基 本统计信息。
LCMC 频率 % 的 51,324 6. 75 了 13,124 1. 73 是 12,599 1. 66 在 10,527 1. 38 一 10,115 1. 33 不 7,766 1. 02 和 7,370 0. 97 他 5,899 0. 78 我 5,686 0. 75 有 5,642 0. 74
就三个译本而言,在类符 / 形符比上王译 本与张译 本 相 差 无 几,而 孙 译 本 较 高,这 说 明 孙译本词语变化性较大,用词较丰富。总体来 说,三个译 本 之 间 的 词 汇 丰 富 程 度 相 当,用 词 变化性不大。但相比汉语总体( LCMC) 水平而 言,有一定差距。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我们 进 一步从 LCMC 中提取了其小说部分的语料,本 文称之为 LCMC 子语料库。对 比 了 三 译 本 与 LCMC 子语料库的标准类符 / 形符比。( LCMC 子语料库的 Std. TTR 为 44. 02) 。从中验证译 本受原著 的 影 响,用 词 丰 富 程 度 不 够,词 汇 缺 乏变化性。 3. 2 词表
3. 语料库检索、统计结果分析 依据检索方案,运用 WordSmith Tools 4. 0、
AntConc、ParaConc 等语料库检索软件对相关语 料进行检 索 分 析、统 计,对 比 三 个 译 本 得 出 下 列数据: 3. 1 类符 /形符比
一般说来,语料库规模越大,类符 / 形符比 越小。若语料库规模相同,高比率意味着作者 使用的词 汇 量 较 大,用 词 丰 富; 低 比 率 则 表 示 作者所用的词汇范围较窄。通过 TTR 值的大 小可以比较不同语料中词汇变化的大小。
4) 词串:连续的词语组合,大多数词串不 是完整的句子结构单位,也不是习语或固定表 达方式,因此不能用一个单词来替换整个词串 序列[14:156 ]。词串统计指对预定长度的词 语组合在语料库中查找,并统计其复现频数。
5) 平均句长:英语句子受复合句影响,专 业作者的平均句长为 20 个词[15:64 ]。译本 的句子长度呈现怎样一种趋势呢? 译者对句 子长度处 理 是 更 倾 向 于 源 语 还 是 游 离 在 源 语 与译语之间,有待进一步实证分析。
利用 WordSmith Tools 4. 0 分别做出《傲慢 与偏见》三个译本和 LCMC 词表,并进行对比。
孙译本 频率 1 的 4,717 2 她 2,847 3 了 2,684 4 他 2,641 5 我 2,612 6 你 1,789 7 是 1,606 8 说 1,191 9 先生 1,025 10 在 965
如表一所示,三个译本和 LCMC 词表前 10 位都 大 多 是 以“的、他、她、在、了、我、你、说、 这、是”等 单 字 词 构 成 的。 这 些 单 字 词 的 高 频 现象是 汉 语 词 表 的 普 遍 现 象。 结 构 助 词“的 ” 在四个词表中均列第一位。而三个译本词表的 前 5 位所涉及的单字更是完全一样,只是顺序 稍有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各个译本前 5 位的 高频词 中,仅 人 称 代 词 就 占 了 三 个,分 别 为 “她、他、我”。第三人称代词“她”高居第二位。
3) 个性词:译者受个人语言风格、语言规 范、地域方 言 等 因 素 影 响,译 者 之 间 的 语 言 运 用特征会 有 差 异; 在 多 译 本 里,会 出 现 某 些 词 在甲译本里高频使用、而在乙译本中低频甚至 零频次使用的情形。我们把这类词汇称为“个 性词”。对这些词的分布和使用情况进行考察 可以揭示译者的翻译策略和语言使用习惯。
目前对《傲 慢 与 偏 见 》的 中 文 译 本 有 不 少 研究,主 要 方 法 是 摘 取 典 型 例 句 进 行 人 物 形 象、风格 再 现 等 方 面 的分 析[10;11;12;13 ]。 本文的分析更注 重 宏 观 描 述,同 时 也 希 望 构 建 一种基于语料库的多译本分析模式。
(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 济南 250100)
摘 要:本文基于多译本语料库对比分析了《傲慢与偏见》的三个译本,旨在探讨译本间以及译语与源语之间的 差异。研究认为,与汉语原创文本相比,三译本用词丰富程度不够;译本倾向使用更多的高频词汇,连词、代词使 用频率明显偏高;受源语影响,译本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固化表达式;译文的平均句长也高于汉语原创文本。 关键词:翻译研究;多译本分析;语料库
本研究分 别 统 计 了 三 个 译 本 和 LCMC 这 四个语 料 库 的 标 准 类 符 / 形 符 比 ( Std. TTR) 。 计算标准类符 / 形符比( Std. TTR) 的原因:《傲 慢与偏见》语料库和 LCMC 库容差异较大 ( 各 单译本子库实例数量上小于 LCMC,约为 1:3) , 简单的 TTR 值计算没有说服力。因此,在进行 TTR 计 算 时,使 用 了 Wordsmith4. 0 提 供 的 以 1000 词为计算单位的计算方式,得到标准化类 符 / 形符比( Std. TTR) ( 如图一) 。
2010年 3 月 第 33 卷第 2 期
外国语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文章编号:1004 - 5139(2010)02 - 0053 - 07
中图分类号:H059
March 2010 Vol.33 No.2
文献标识码:A
*
基于多译本语料库的译文对比研究
——— 对《傲 慢 与 偏 见 》三 译 本 的 对 比 分 析 徐欣
1. 引言 传统的译本研究长于典型例句分析,主要依
赖研究者个人的直觉和感受。较窄的考察范围 和过多个人感性因素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研究深度和结论的可信度。语料库的出现给 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考察翻译语言提供了重要帮 助,因为“它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不仅从语言学 和比较语言学的角度,而且从政治、意识形态、经 济、文化等宏观的角度去研究翻译现象,揭示翻 译中存在的概然性法则,系统地总结出翻译文本 和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总特征’,从而对翻译得 到了广角的全面认识”[1:72]。
目前,用双语平行语料库研究翻译语言在 国内已取 得 一 些 成 果[2 ;3 ;4 ;22 ]。 依 照 现 有 的思路和方法,本项研究通过多译本平行语料 库研究翻 译 语 言 的 个 性 特 点 和 共 同 特 征。 该 研究方式对译本进行定量分析,直观反映不同 译本的词 汇 丰 富 程 度、用 词 倾 向、译 文 的 归 化 或异化程 度 等。对 不 同 译 本 翻 译 语 言 的 量 化 的、多层面 描 写,有 助 于 对 各 类 翻 译 现 象 的 成 因、发展趋向进行深入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