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检测操作细则
磁粉检测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磁粉检测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磁粉检测是以磁粉做显示介质对缺陷进行察看的方法。
依据磁化时施加的磁粉介质种类,检测方法分为湿法和干法;依照工件上施加磁粉的时间,检验方法分为连续法和剩磁法。
以下是滚动轴承零件湿法磁粉检测的规程和操作注意事项。
本方法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制造的轴承零件(包括原材料、毛坯、半成品、成品、在役检修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磁粉检测。
一、磁粉检测规程如下(一)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检测场地检查,除去不安全因素;2、磁粉探伤机(照度及紫外辐照度、相关设备、器材)检查;3、零件表面预清洗,清除纤维、油污、氧化皮、铁锈、金属屑等杂物;4、磁悬液体积分数及污染物检测;5、水断试验(仅限水基磁悬液);6、系统灵敏度测试;7、零件内部存在有可能影响探伤效果的残磁时,检验前应对零件进行退磁。
(二)选择并确定磁化规范。
(三)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充磁及施加磁悬液:1、连续法:施加磁悬液,同时充磁,充磁时间为1s~3s,停止施加磁悬液后再连续充磁1次~2次,每次0.5s~1s;2、剩磁法:充磁后,接受浸泡法施加磁悬液,浸泡时间不少于30s。
(四)察看、评定及缺陷记录:对零件上形成的磁痕应适时察看,并评定是否为缺陷磁痕。
接受照相法、透亮胶带粘印法、书面描述等方法对缺陷进行记录。
(五)对合格零件和不合格零件进行区分标识。
(六)退磁。
1、检测合格的零件应进行退磁。
检测后尚有加热至700℃以上的热处理工序的零件可不退磁;2、多个零件同时退磁时,应将零件之间留有确定的间隔,摆放于非金属的料盘或料筐中进行退磁;3、退磁时所使用的电流值不应小于磁化时所使用的电流值。
一般情况下,交流电磁化用交流电退磁,直流电磁化用直流电退磁;4、零件退磁后,应进行残磁测定,其要求及方法应符合JB/T6641—2023的规定;5、已退磁的零件,应阔别磁化设备及退磁设备1.5m以外。
(七)如有疑问可重复(二)~(六)。
(八)检测后的合格零件应适时清洗,如有需要进行防锈处理。
磁粉探伤检验操作规程[1]
![磁粉探伤检验操作规程[1]](https://img.taocdn.com/s3/m/0d0ece84e53a580216fcfe1c.png)
磁粉探伤检验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本检验规程叙述的是使用湿黑磁粉对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裂缝以及其它不连续的一种无损检测。
2引用标准、规范ASME E 709-95 磁粉检验的标准推荐操作方法、API规范4F,6A,7K,8C,16A,16C。
GB 11522-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JB/T 4730.1-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JB/T 4730.4-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JB/T 6063-1992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JB/T 6065-2004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JB/T 8209-1998 磁粉探伤机、ASNT-TC-1A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3磁粉检测人员3.1从事承压设备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等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查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定》和ASNT-TC-1A的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
3.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级别分为:Ⅲ(高)级、Ⅱ(中)级、Ⅰ(初)级。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各资格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方法和该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3磁粉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或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3.4无损检测人员应根据ASNT-TC-1A的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不得有色盲。
4检验设备、器材和材料4.1磁轭式磁粉探伤机磁粉探伤机设备在有效适用期内应良好的保养。
交流电磁轭至少应有45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检验周期为6个月一次。
4.2磁悬液磁悬液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粒度、施加方法和被检工件表面状态等因素来确定。
用于完全润湿工件表面的油机介质,如出现不完全润湿,要重新进行清洗,或添加更多的磁粉,或添加更多的润湿剂。
4.3退磁装置退磁装置应能保证工件退磁后表面剩磁小于或等于0.3mT(240A/m)4.4辅助设备磁场强度计标准试片A1型和磁场指示器磁悬液浓度沉淀管2~10倍放大镜5被检工件表面的准备清洁被检工件的表面,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
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磁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被检测物表面的磁性缺陷来判断其质量。
磁粉检测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工作,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磁粉检测的作业指导书,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高效地进行磁粉检测工作。
一、准备工作1.1 准备磁粉检测仪器和设备:确保磁粉检测仪器和设备完好,包括磁粉检测仪、磁粉喷枪、磁粉粉末、清洁剂等。
1.2 准备被检测物表面:清洁被检测物表面,确保表面无杂质和污垢,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3 确认检测环境:选择适合的检测环境,避免强光、强磁场等外界干扰。
二、磁粉检测操作2.1 涂抹磁粉:使用磁粉喷枪将磁粉粉末均匀地涂抹在被检测物表面上,确保磁粉覆盖全面。
2.2 施加磁场:打开磁粉检测仪器,施加适当的磁场,使磁粉在被检测物表面形成磁性缺陷的痕迹。
2.3 观察和记录:在磁粉检测过程中,仔细观察被检测物表面的磁粉痕迹,记录磁性缺陷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三、磁粉检测结果评定3.1 区分磁性缺陷:根据磁粉检测结果,区分出表面裂纹、气孔、夹杂等不同类型的磁性缺陷。
3.2 评定磁性缺陷等级:根据磁性缺陷的大小、深度、密度等指标,评定磁性缺陷的等级,判断被检测物的质量。
3.3 制定处理方案:根据磁粉检测结果评定的等级,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包括修复、更换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4.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磁粉检测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等。
4.2 注意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磁粉检测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意外发生。
4.3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对磁粉检测仪器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总结磁粉检测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正确的磁粉检测作业流程和规范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保障被检测物的质量。
操作人员在进行磁粉检测作业时,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磁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对金属材料的缺陷检测。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以帮助您正确进行磁粉检测操作。
一、准备工作1.1 清理工作区域:在进行磁粉检测之前,必须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
清除杂物、油脂和灰尘,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1.2 准备磁粉检测设备:确保所有磁粉检测设备完好无损。
包括磁粉喷枪、磁粉粉末、磁场发生器、磁粉检测仪器等。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1.3 准备工件:将待检测的工件清洁干燥,并确保其表面没有覆盖物或涂层。
根据工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磁粉检测方法和设备。
二、涂粉操作2.1 涂粉方法选择:根据工件形状和尺寸,选择适当的涂粉方法。
常用的涂粉方法有湿法和干法。
湿法适用于平面工件,干法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工件。
2.2 涂粉过程:将磁粉粉末倒入磁粉喷枪的喷粉室中。
将喷粉室对准工件表面,均匀喷粉。
确保喷粉的厚度和均匀性,以获得清晰的检测结果。
2.3 去除多余粉末:待粉末干燥后,使用气流或刷子将多余的磁粉粉末从工件表面清除,以避免误判和影响检测结果。
三、磁化操作3.1 磁化方法选择: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形状选择适当的磁化方法。
常用的磁化方法有接触磁化和间接磁化。
接触磁化适用于小型工件,间接磁化适用于大型工件。
3.2 磁化过程:将磁场发生器与工件接触或间接磁化。
确保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符合检测要求。
在磁化过程中,可以使用磁粉检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磁化效果良好。
3.3 磁化后处理:在磁化后,及时关闭磁场发生器,将工件从磁场中取出。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除磁设备对工件进行除磁处理,以避免对后续工艺造成干扰。
四、观察和评估4.1 观察条件: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进行观察,以确保对工件表面缺陷的清晰观察。
可以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等辅助工具进行观察。
4.2 缺陷识别:通过观察工件表面的磁粉沉积情况,识别缺陷的位置、形状和尺寸。
根据标准规范对缺陷进行分类和评估。
磁粉检验操作守则

磁粉检验操作守则1 范围1.1 主题内容本守则规定了磁粉检验时操作人员所应注意的事项及磁粉检验中的相关操作程序,其内容包括磁粉的检验及磁悬液的配制与检查、设备的使用和零件的磁化、综合灵敏度检查、连续法操作要点、剩磁法操作要点、记录与标识、零件退磁及后处理、检验原始记录与报告、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以及安全防护。
1.2 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铁磁性材料零部件成品、半成品及役后零件的磁粉检验。
2 引用文件《磁粉探伤检验方法》3 磁粉的检验及磁悬液的配制与检查3.1 磁粉检验中所使用的磁粉必须经有关部门进行性能检验,合格方能使用。
3.2 湿粉法磁粉检验中磁悬液的配制与检查3.2.1 磁悬液是磁粉在载液中形成的悬浮液体。
要求具有一定的粘度、防锈、无毒、无臭味,磁粉在载液中悬浮均匀。
按载液的不同有油基磁悬液和水磁悬液之分。
固定式磁粉探伤机中多采用油基磁悬液。
3.2.2 磁悬液的配制磁悬液的配制方法是按《磁粉探伤检验方法》中表1提供的参考配制浓度的要求称取一定量的合格的磁粉,取少量载液(载液配方参照《磁粉探伤检验方法》附录A)将磁粉润湿后搅拌成糊状,然后加入其余载液并搅拌均匀即成。
磁悬液的浓度必须以测定浓度为准。
3.2.3 磁悬液的检查3.2.3.1 磁悬液浓度的测定新配制的磁悬液注入探伤机后及每班开始工作前均应进行磁悬液的浓度检查,磁悬液的浓度应符合《磁粉探伤检验方法》中表1的要求,否则应按要求添加磁粉或载液,并重新测定磁悬液的浓度。
更换磁悬液及测定磁悬液的浓度后应作好记录。
磁悬液浓度的测定方法是:a)将磁悬液充分搅拌至少15min,使磁粉均匀分布后,取100mL注入磁悬液测定管(最小刻度0.05mL)中;b)将测定管中磁悬液试样进行退磁(新配制磁悬液除外);c)然后将注有磁悬液的测定管静置30min,使磁粉沉淀到管底;d)从测定管刻度上读出磁粉沉淀量(毫升数)。
3.2.3.2 磁悬液污染测定对磁悬液进行污染测定应每周一次,测定后应作好记录。
磁粉检测操作规程

磁粉检测操作规程
1、预处理
将被检测部位打磨。
将表面的漆清除掉。
先用干净布檫试被检测部位(焊缝), 清洗范围为焊缝及两侧各25mm。
2、提升力试验
3、在工件表面喷上一层反差增强剂20-45um。
干燥后再磁化工件。
4、磁化
4.1磁化灵敏度试片
4.1.1将有人工缺陷的一面紧贴工件,将无人工缺陷的一面朝外。
4.1.2喷涂磁悬液。
喷涂应注意不应使磁悬液流速过快。
磁悬液的施加应在磁化过程中完成。
先停后短电。
4.1.3通电方式采用连续法。
通电时间为1—3秒。
磁轭法进行两次相互垂直的交叉磁化。
先停止施加磁悬液,后再切断电源。
要求灵敏度试片的磁痕清晰、完整。
5、磁化工件
先将磁悬液喷涂在工件表面。
5.2通电方式采用连续法。
通电时间为1—3秒。
通电的同时施加磁悬液,停止施加磁悬液后,再通电数次。
待磁痕滞留下来时,停止通电进行检验。
注意事项:
1)使用电磁轭法,至少进行两次相互垂直的交叉磁化。
2)使用旋转磁场时,四个磁极都必须与被检部位保持良好的接触。
3)已形成磁痕不要被流动着的磁悬液所破坏。
6、磁痕的评定与出具报告
用数码相机将检测部位进行拍照。
标出表出缺陷位置形状及大小。
并注明缺陷性质,报告填写要完整。
7、后处理
检测结束后,应清除残余的磁悬液。
可用干净布檫去。
喷上防锈漆。
磁粉探伤操作规程

磁粉探伤操作规程磁粉探伤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磁粉探伤操作规程是指对于磁粉探伤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等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档,1. 概述磁粉探伤是一种利用磁场和磁粉的方法来检测金属材料表面和亚表面的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本规程旨在规范磁粉探伤操作步骤,确保探伤结果的准确性,并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2. 操作准备2.1. 检查设备的准备:确认磁粉探伤设备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包括磁粉光源、磁粉喷控装置、磁场强度计等。
2.2. 检查磁粉材料的准备:确认磁粉的质量和颗粒度,选择适当的磁粉类型和粒度。
2.3. 清洁工作区域: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和尘土等。
2.4. 操作人员的准备:确认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
3. 操作步骤3.1. 清洁被检测材料表面:使用适当的方法清洁被检测材料表面,确保无灰尘、油污、腐蚀物等物质。
3.2. 喷洒磁粉:将磁粉喷洒在待检测材料表面上,确保均匀喷洒,并确保磁粉能够覆盖整个待检测区域。
3.3. 施加磁场: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磁场方式,如直流磁场、交变磁场等,并将磁场施加在待检测材料上。
3.4. 观察和记录:在磁场施加后,观察被检测材料表面的磁粉分布情况,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如磁粉集聚、磁粉线等。
3.5. 评估和判读:根据磁粉分布情况,结合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标准要求,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判读,判断是否存在缺陷。
3.6. 清洁和保护:在检测完成后,清除待检测材料表面的磁粉,并进行适当的防腐处理,确保材料的安全和质量。
4. 注意事项4.1. 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个人安全。
4.2.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禁止擅自调整或更改设备参数。
4.3.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操作经验和技能,任何无经验和技能的人员禁止进行磁粉探伤操作。
4.4.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磁粉的颗粒粒度和质量,确保磁粉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1. 介绍磁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金属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缺陷和其他不可见的缺陷。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磁粉检测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设备和材料准备2.1 磁粉检测设备包括磁粉检测机、磁粉喷枪、磁粉颗粒、磁场强度计等。
2.2 材料准备包括待检测的金属材料、清洁剂、表面涂覆剂等。
3. 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3.1.1 确保磁粉检测设备正常工作,检查电源、电缆等是否完好。
3.1.2 检查磁粉颗粒的质量和规格,确保其符合要求。
3.1.3 清洁待检测的金属材料,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3.1.4 在待检测的金属材料表面涂覆一层薄薄的磁粉颗粒。
3.2 磁粉检测操作3.2.1 将磁粉喷枪对准待检测的金属材料,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角度。
3.2.2 打开磁粉喷枪,均匀地喷洒磁粉颗粒在金属材料表面。
3.2.3 确保喷洒的磁粉颗粒能够充分覆盖整个待检测区域。
3.2.4 打开磁粉检测机,产生适当的磁场强度。
3.2.5 将磁粉检测机的探测头靠近待检测的金属材料表面,保持一定的接触压力。
3.2.6 缓慢地移动磁粉检测机的探测头,覆盖整个待检测区域。
3.2.7 观察磁粉颗粒在金属材料表面的分布情况,寻找任何异常的裂纹和缺陷。
3.2.8 记录检测结果,并进行必要的标记。
4. 注意事项4.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
4.2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手套和防护服等。
4.3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磁粉颗粒的飞溅和呼吸道吸入,避免造成健康危害。
4.4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4.5 检测设备和材料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质量。
5. 结论磁粉检测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金属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和缺陷。
通过本作业指导书提供的详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可以准确地进行磁粉检测作业,并确保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粉检测操作细则
1.总则
1.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制产品的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检测。
1.2.本细则参照以下标准编制:
1.2.1.JB4730.4-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2.2.JB8209-1998《磁粉探伤机》
1.2.3.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1.2.4.JB/T6063-1992《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
1.2.5.JB/T606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1.2.6.JB/T6066《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环形试块》
1.2.7. JB/T6061-2007《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
2.仪器设备
2.1.磁粉探伤机
2.1.1.磁粉探伤机必须满足JB8209-1998《磁粉探伤机》的要求。
2.1.2.交流磁轭磁粉探伤仪在其磁轭极间距为75-200mm时其提升力应不小于44N。
2.1.
3.直流磁轭磁粉探伤仪在其磁轭极间距为75-200mm时提升力应不少于177N。
2.2.磁粉及磁悬液:其种类、性质、粒度及测定要求必须符合JB/T6063《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有关规定的要求。
2.3.辅助设备
2.3.1.磁场强度计;
2.3.2.磁场指示器(八角试块)、A型试片和C型试片;
2.3.3.磁悬液浓度测定管;
2.3.4.2-10倍放大镜;
2.3.5.光照度计;
2.3.6.黑光灯/照明灯;
2.3.7.紫外线灯强度计。
3.检测步骤
3.2.1.检测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工件及检测要求选用合适的磁化方法。
3.2.1.1.触头法;
3.2.1.2.中心导体法;
3.2.1.3.平行电缆法;
3.2.1.
4.磁轭法;
3.2.1.5.线圈法;
3.2.2.磁粉探伤前,探伤人员应对被检工件表面进行检查,符合探伤要求方可进行探伤。
3.3.3.磁粉探伤时,必须用标准试片检查探伤灵敏度是否符合探伤要求,磁化方式的选择要有利缺陷的检出。
3.2.
4.探伤过程中,应做好磁迹记录,当发现有磁粉堆积时,为准确判断缺陷,应重复检测确认。
3.2.
5.受检工件表面及附近30mm范围不得有防碍探伤及判断结果的因素存在;为避免漏检,每个受检区应进行两次磁化;其磁力线大体互相垂直,每次检查的区域要有足够的重叠;探伤操作要连续进行,通电磁化时施加磁粉,通电时间为1~3秒;在有限空间内磁化用电压力不大于36v。
3.2.6.退磁:当有要求时,工件在检查后应进行退磁。
3.2.6.1.交流退磁法:将需退磁的工件从通电的磁化线圈中缓慢抽出,直到工件离开线圈1m以上时,再切断电流,或将工件放入通电的磁化线圈内,将线圈中的电流逐渐减小到至零。
3.2.6.2.直流退磁法:将需退磁的工件放入直流磁场中,不断改变电流方向,并逐渐减小电流至零。
3.2.6.3.退磁装置应能保证工件退磁后表面磁场强度小于160A/m。
3.2.7.当辨认细小缺陷时,应用2-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
4.结果评定
4.1.结果应按JB4730.4-200
5.、JB/T6061-2007《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或设计要求的有关检测标准进行评定。
4.2.对所探出的缺陷部位必须在工件、原始记录和报告上准确记载。
4.3.应及时通知客户检测结果。
5.相关文件
《记录管理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确保检测、检查结果的质量控制程序》6.相关记录
《磁粉检测工艺卡》
《磁粉检测原始记录》
《磁粉检测原始记录(续页)》
《磁粉检测报告》
《磁粉检测报告(续)》
《签字页》
《焊缝返修通知单》
《焊缝质量检测结果通知单》
《检测部位示意图》
《检测报告封面》
《资料交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