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理答,高效课堂
如何利用提问与理答引领高效课堂

如何利用提问与理答引领高效课堂摘要:课堂提问,既能有效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及运用所学知识。
而课堂理答,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处理及引导,是一项考验教师知识储备、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机智的行为。
智慧的提问与理答能够直接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再思考,最终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全方位提升。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提问与理答行为思维一、问题的提出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促进学习的评价”这一理念就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进而引发了大家对教师课堂提问与理答的关注度。
既有问又有答,这是一种教学与评价的双向行为。
在这个行为过程中,教师既要智慧地抛出问题,又要在学生回答后进行智慧理答,指引学生向深处探讨,从而引导学生生积极的思考状态。
二、英语课提问与理答现状分析(一)笔者目前所在学校,部分老师因为课程紧、任务重,所以在上英语课时往往缺乏提问环节。
就算提问,也只需要学生回答“Yes”、“No”、“OK”,而教师用“Good” 、“Well”、“OK”等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这种模式化的问答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意义不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很生疏,有些学生还厌烦教师,厌倦这种课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疑问困惑也会越来越多。
(二)提问缺乏技巧性,有一部分教师在上英语课时,也经常会有提问题环节,来增加课堂的互动,可是如果缺乏提问的技巧,或者只是单一的输入输出很容易让学生终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比如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Where is theschoolbag?教师如果只是不停地换名词,换方位介词这样一个句型去反复操练,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三)、理答的随意性,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答不出问题时,习惯性说“I don’t know”或者直接沉默不语,这时候有的教师的理答等待时间有限直接点头示意坐下,或者回应“Never mind,sit down please”,或者“Who can try?Anyone else”之类的催促语。
利用有效提问,构建高效课堂

利用有效提问,构建高效课堂建设高效课堂确实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我列出了以下有效的问题和建议:一、关于课程设计:1. 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如何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这个目标?2. 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课程内容?如果时间不够,如何进行优先排序和调整?3. 是否有适当的资源(如教学材料、多媒体资源)来支持课程教学?4. 是否有足够的练习和作业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二、关于教学方式:1. 是否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2. 是否提供了足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3. 是否充分利用了技术手段,如电子白板、在线教学平台等,提高教学效果和互动性?4. 是否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三、关于教学评估:1. 是否设置了明确的评估目标,以便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2. 是否使用了多种评估方法,如学科考试、课堂表现、作业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3. 是否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改进学习方法?4. 是否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能力?四、关于师生关系:1. 是否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2. 是否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3. 是否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问题?4. 是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五、关于课堂管理:1. 是否制定了明确的课堂纪律和规则,保持秩序,提高学习效果?2. 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及时调整教学策略?3. 是否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4. 是否关注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六、关于课后反思:1. 是否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2. 是否进行同行评教或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3. 是否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听取他们对课堂的评价和建议?4. 是否进行自我反思,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和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课堂理答如何有效进行

高师基础教育研究32课堂理答如何有效进行张容 | 北师大什邡附属外国语小学教师理答,指的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教学行为、一种教学评价、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也是一门教学艺术。
教师理答恰当,可营造积极探索、求知的愉快氛围,师生心理相融,教学就会渐入佳境;如果教师理答不当,则会损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熄灭学生思维的火花。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堂理答,静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得以成长。
那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理答呢?有效理答应重视鼓励性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发言独到精彩、发人深省时,当学生的朗读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时……教师要不吝美言,给学生及时的理答,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欣赏、赞美、认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点燃学习的激情。
值得注意的是,理答时,教师赞美的点要具体,不能空谈。
以《伯牙鼓琴》教学片段为例——师:自由朗读全文,看谁读得最好。
指名读。
生读得投入,很有味道。
师:真好!字词知冷暖,语言有温度。
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充分感受到了伯牙和钟子期之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情谊。
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读好的吗?生:我在朗读时,抓住了重点句子“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
我特别注意了句子的停顿,把一些词语拖长了读,这样自然就有感情了。
师:厉害!你已经把老师想要告诉同学们的如何读好这篇文言文的秘密揭晓了一部分,老师佩服你!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采用鼓励性的理答方式,对学生的朗读作出了中肯的评价和赞美。
其中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都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找到自信,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有效理答应重视启发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常常有遇冷的时候,学生可能不能马上回答或正确回答。
此时,教师的理答就应重视启发性,拨开重重迷雾,让学生一步步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
正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以《穷人》教学片段为例——出示句子,进行探讨。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智慧的理答 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智慧的理答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摘要】曾有一位学者说得好:“教师的智慧语言像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像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像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田。
”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的理答,引导着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知识的火花不断碰撞。
是智慧的理答,成就了高效的课堂!【关键词】理答智慧;高效课堂一、理答的内涵及现状教师在学生回答后的即时评价,课程专家崔允都教授称之为“理答”,所以“理答”就是教学信息的传输与反馈。
通俗地说,“理答”是教师对学生言行的理睬。
时下,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或缺少理答意识,或缺乏理答技巧,或缺乏理答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意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课堂提问的方式与方法,对课堂理答却不大讲究。
由此导致课堂上老师的不当理答屡屡出现,既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能降低教学效率。
的确,智慧理答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建立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不妥当的理答会使一节设计完好的课留下遗憾.还有可能损害学生的自尊,浇灭求知的火花。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效理答呢?二、有效理答的基本策略1.剥笋式引导,指明学生思路。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茫然不知,主要原因是理解跟不上,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逐层设问引导,给学生指明正确思考的方向。
例如,有两杯酷儿,淘气喝了4/7,笑笑喝了2/7,两人剩下的酷儿一样多,问原来谁的杯子里酷儿多?题目读完老师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面面相觑,看样子是没有理解题目说了什么意思。
于是他带领学生一起“剥笋”:师:题目要我们求什么?生:要我们求原来谁的杯子里酷儿多?师:原来杯子里的酷儿可分为哪两部分?生:可以分为喝掉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
师:题目告诉我们剩下的酷儿是一样多的,现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生1:我认为剩下的酷儿一样多就不用比了。
生2:只要比较谁喝的多就是原来谁的杯子里酷儿多。
师:是这个意思吗?谁再来说一说。
有效理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情感性理答 。 促进师生问的心灵融合
在教 学 中 , 教 师可 以通过有 效 的理答不断 丰富学生 的想象
外, 更应该激励他们 , 帮助他们充分发挥 自己的积极性 、 主动性和 神奇 的一面。 ” 学生提出了建议 , 我会竖起大拇指 : “ 我们 班的学生
创造性。在教学 中 , 运用激励性 的理答 , 容易使学生得到鼓舞 , 激 真是好样的 , 敢于说出 自己的看法 , 而且见解 非凡 。” 学生 回答错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使课堂形成 和谐 、 热烈的教学气氛 , 引导他们 误 , 我会 过去宠溺地摸摸他 的小脑瓜 , 微 笑着说 : “ 没事的 , 再想想
德 国教育家第 斯多惠说 : “ 教 学的艺术 , 不在 于传授本领 , 而 师 了, 向你们学习 。” 学生 回答问题后 , 我会带头鼓掌 : “ 谢谢x x z J x 在于激励 、 唤醒和鼓舞。 ” 所以 , 在教学 中, 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 朋友带给我们如此精彩 的介绍 , 让我们感受到 了大 自然还有如此
“ 真是好样 的, 想不到这样一个复杂难解的问题 , 你竟然 能想 出这 上 : “ 你好 , 请你 ……” 么奇妙 的办法来解决 , 看来 , 你的潜力无 限, 只要你肯持之 以恒 ,
俗话说 : “ 老师是学生 的镜子 , 学生是老师的影子。 ” 对学生 的
絮絮叨叨地讲一番大道理 , 有时 , 教师 老师相信你一定会 成为我们班 的优秀生。 ” 对于后进 生, 要通过激 教育并非是单纯 口耳相授 , 励, 使他们树立信心 , 摆脱后进 , 答对 了可 以以“ 瞧, 刚刚你还 怕 自 的一 言一行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可见 , 教 师要 善于
让有效问题促成高效课堂

让有效问题促成高效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有效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有些老师在提问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提出的问题不够具体、学生回答的内容不够深入等。
如何让有效问题促成高效课堂需要老师不断地去思考和实践。
要让有效问题促成高效课堂,首先老师需要对所教授的知识点有清晰的理解,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
只有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老师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老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问题的设置。
问题应该具体明确,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回答。
老师还要注重提问的技巧,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方式,如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引导性问题等,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思考。
老师还需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节奏。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即先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再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深入探讨,形成一个问题与回答、解释与反思的过程,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和深入。
更重要的是,老师还需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尊重学生的思维,不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肯定,鼓励学生展开更加深入的讨论与探索。
老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回答对知识点和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和澄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老师需要在课后及时总结和反思,分析提问过程中的得失以及学生的回答情况,不断改进提问的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提问效果,让有效问题真正促成高效课堂。
要让有效问题促成高效课堂,老师需要对知识点有清晰的理解,明确教学目标,注重问题的设置和提问的技巧,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节奏,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总结和反思。
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更加高效,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得到启发和提升。
小议有效对话与打造高效课堂

小议有效对话与打造高效课堂有效对话和高效课堂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有效的对话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提高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实施有效对话和打造高效课堂的经验和建议。
一、有效对话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基础。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创造一个开放、互相尊重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信任,从而使对话更加有效。
2. 提问与回答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对话,激发学生的思考。
提问应该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可以让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原理,而不仅仅是简单回答问题。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给予回答和解释,建立起师生之间的积极对话互动。
3. 给予积极的反馈教师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参与对话。
在对话中,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情和声音的变化来传达自己对学生的肯定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价值和重要性。
4. 多元化的交流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对话,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通过不同的交流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使对话更加丰富多彩。
二、打造高效课堂1.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清楚地设定学习目标,告诉学生这节课他们将学到什么,以及学到的知识如何与实际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2. 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高效课堂应该是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参与课堂活动,集中注意力,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互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投入度。
3.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引导、提问、讨论等,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智慧理答成就高效课堂

教学篇誗高效课堂智慧理答成就高效课堂袁良建(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小学)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富有智慧的教师理答不但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还能让学生学到方法,养成习惯,提高能力。
下面我将以多种案例的形式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让理答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语言性理答语言性理答是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问答作出的语言评价和引导,它包含激励性理答(简单表扬和激励鼓励)、诊断性理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发展性理答(主要包括探问、追问、转问、反问)、再组织理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重新组织、概括)。
在《燕子》这节课的教学中,林老师多次运用激励性理答,使整个课堂展现出更多的精彩。
如:师:请学生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在体现小燕子好漂亮、好可爱的地方做上记号。
生:大部分学生边读边做记号,小部分同学纯粹地朗读。
师:真喜欢你们读书的样子,边读还会边做记号。
三年级就学会了读书做记号,真是好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
”看似一句很简单的评价,却在潜意识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林老师的激励性理答后,那些边读书边做记号的小朋友因得到赞美而学得更加认真,而那些没有边读边做记号的小朋友在林老师这别出心裁的提醒下也会拿起笔圈圈画画了。
这就是激励性理答的魅力。
二、非语言性理答非语言性理答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问答做出的除了语言之外的理答。
它可分为有反应理答和无反应理答。
有反应理答是指教师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对学生予以评价,包括动作理答、神情理答,是教师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对学生回答。
例如,微笑着点头、鼓励的眼神、鼓掌等。
无反应理答是指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没有做任何评价,而是直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以林莘老师执教《燕子》一课为例,林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环节:生: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理答,高效课堂摘要:理答是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中的反应与处理,理答是一种教学行为,同时它也是一种对学生的评价行为。
基于我们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各种不规范理答行为,本文作者对教师理答行为的有效性进行了思考与重新定位。
关键词:理答有效性;现状;策略【中图分类号】g620引言:在小学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师理答绝对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教学睿智的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各种教学技巧的体现;成功有效的课堂理答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可以让遇到问题后茫然无助的同学得到指引;可以帮助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
本文通过自身的教学经历以及近阶段对同行的教学观察与研究,将就课堂教学中教师理答方式、教师对理答的定位和理解谈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有效理答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理答这一个教学行为一直以来都因它独特的作用与地位而存在于我们的课堂,特别是新课改后,有关理答方面的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崔允漷等专家的论著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效理答不但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必需,也是师生教学对话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也是高效课堂生成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下面笔者主要从三方面谈谈有效理答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一)科学、艺术地对待学生的回答可促进学生的思考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课堂逐渐地“安静”了下来,一双双高高举起的小手也都“安分”地叠放在课桌上,课堂中的小小辩论会也成了回忆。
究其缘由,主要还是因为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很好发挥教师的导向功能,没有把学生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
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对于那些相对单纯、肤浅的评价早已失去了兴致,这些评价已经难以激起学生们思考的欲望,从而出现教师“讲课”的现象。
(二)追求理答的有效性,促进灵动、智慧课堂的生成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应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一个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情景中与学生充分互动,在教与学的对话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执教者能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合理地利用发展性理答(追问、探问、转问、反问),让教师的理答行为走向深层次,使师生的思维发生碰撞。
那么理答就能发挥其有效性,真正起到评定、反馈、激励的作用,使理答的有效性真正为创造和促进灵动、智慧课堂的生成而服务。
(三)发挥多元评价的功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理答本身也是一种对学生的评价行为,它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的动态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表现等方面的评价。
教师要通过这种多元评价不断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也认为:观察与研究课堂理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或手段。
在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理答需要个人教学机智巧妙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科学合理的回应,而不是经过事前预设。
二、教师实际教学情境中理答现状的分析最近几年来,镇教委办的教学观摩、送教下乡、名师录像课等活动很多,因而就有很多机会去听听优秀教师的课。
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我们常常会被执教者的教学睿智所折服,他们有时是层层深入的探问,有时是理而不答……不管是哪种方式的理答,它们都为一个个成功的教学案例服务着。
但是在我们基层小学的常规课中,当前教师理答行为却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或缺乏理答技巧,或缺乏理答机智……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对同行的观察,经过细细梳理,笔者认为问题比较集中在以下三种情况:(一)理答行为程序化、公式化,缺乏针对性在现实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听到老师由于平时不注重理答知识的积累,而用一些单调浮夸的词(如:很好、真了不起、是这样吗?)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简单的、似是非是的评价,或不作任何评价,而只是把理答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流程,从而忽略了理答在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从与同行的交流中也发现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只是关注如何提出问题,而对学生的回答少了必要的预设(或预设不足);当然理答行为并不全都是可以预设的,但预设却是必不可少的。
有的老师是因为个人教学机智欠缺,导致对学生的回答反应迟缓,或不善引导,或欲言无言。
这就使教师的理答行为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学生也只简单知道对与错,不能真正理解其对错的原因。
(二)盲目追求人气,漠视理答本意,缺乏理答的客观性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师生间、生生间非常热闹的场面:1.老师一个接一个地抛出问题,学生本能地、机械地回答问题;2.由于老师的盲目追求人气,同一问题让过多的同学回答,而答案都是雷同的,或者只停留在表面,教师没有合理客观理答,把学生的思考引入深层次。
在现实教学中,很多一线老师为了达到某种教学氛围,盲目追求人气,课堂上提问面很大、很广,但在审视这热闹的课堂背后,这一些都只是走过场而已。
以上两种不当的理答行为究其原因是因老师无法合理运用理答技巧,或用一些不客观的理答,导致学生形成了浅尝辄止的浮躁心态,甚至会因为这些机械简单的回答而泯灭了学生智慧的灵感,浇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三)教师理答反应消极,缺乏情感性我们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理答行为应多与学生建立情感交流,不仅仅是眼神,还包括:语气、神态、表情等。
注重与学生共同营造一个愉快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很多教师在学生回答受阻或者答案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时候,急于获得自己想要的结论,而对回答不是很准确或相似的回答不予理睬或简单地漠然对待,大量使用转问他人的方式,知道出现自己期望的结论出现;教师在这过程中不能及时给这些同学精神上的鼓励和方法上的引导,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同时也伤害了学生们的自尊心,使师生间情感沟通受到阻碍,从而影响课堂的生命力。
三、教师理答行为有效性策略在当今这种充满灵感和生命力的课堂里,各种未经预约的意外事件不期而至,教师要如何才能轻松地驾驭课堂?怎样才能将这些意外事件运筹于帷幄之中,从而演绎出充满智慧和灵动的课堂,教师的有效理答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根据实际教学反思以及同行间的探讨结合上述内容谈谈有效理答行为策略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善用探问,指引学生走向理想的彼岸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探问是对同一学生继续发问,在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的情况下运用得比较多。
……探问和转问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活动、改善思考方式,教师应该大量地使用这些方式。
”当教师在课堂中看到学生由于某知识点的欠缺,或对问题思考相对肤浅、片面而无法准确全面回答所提问题甚至错误回答问题,此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或把问题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入,使学生一步步接近问题的答案,并使学生在这教学对话过程中切身感受知识本身生长和推理的过程。
(二)搭桥引线,使有效的理答启迪学生的思路当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碰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或还不能对本身已有的知识举一反三时,教师要适时在几个相近知识点间搭桥引线,做一些启发性的必要诱导。
在此过程还必须注意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巧妙的点拨,使学生的思维茅塞顿开,让思维重新活跃起来,逐步认识到知识的掌握重在能力,进而使其思考更加深刻,从而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把被动学习行为转化为主动学习,最后通过保持学生自身兴奋的思维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真正品尝成功的喜悦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民主平等,使和谐文化孕育智慧理答理答是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对话。
这种对话一定要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上,我们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有爱心、耐心和包容心,这样师生间才能相互信赖,平等对话。
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失去了尊重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而科学有效的理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教学活动营造出积极探索、灵动智慧的氛围,帮助建立民主和谐、心灵相通的师生关系。
(四)理而不答,提高学生的思维效度和深度教师理答是引起、保持和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
其实理答很多都是无法预设的,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结合自身的教学机智去驾驭。
有时教师故意“不作为”——理而不答,这样反而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自我反思,自行排除与解决问题无关的信息,使问题的思考方向更加清晰、明确,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效度。
如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一课中,教师出示两个木框(长方形和近似长方形的平行四边形),要求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在相同数据信息的强烈暗示下,学生大声地回答:“面积相等,因为边长分别相等。
”教师不予是否,笑吟吟地说:“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不太听话,把它变成了这个模样(图2)现在的面积还相等吗?”学生看到后声音变小了:“好像不相等了。
”教师说:“奇怪,木条长度没有变,面积怎么就改变了呢?”学生若有所思地说:“虽然木条的长度没变,但平行四边形的高度变了,变矮了,面积就变小了。
”教师接着说:“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跟什么有关呢?怎么求出它的面积呢?”这整个过程看似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回应,其实学生在教师的“无为”中思维高度集中,从而顺利地展开了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
总之,充满魅力的课堂理答,根植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语言素养和正确的教学观念,我们只有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才能让有效的、智慧的理答行为成就精彩、灵动而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1.崔允漷《有效教学》第五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2.陈惠芳《小学数学课堂理答行为的现状与思考》《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第03期3.陈凤伟《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小学数学教育》2010年4月4.黄远群.吕英.林丰《课堂理答艺术》《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