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调皮孩子的案例分析
调皮孩子的案例分析

一个调皮孩子的案例分析大二班冯伶俐对象:大二班幼儿翔翔年龄: 6岁性别:男观察:翔翔是我班新来的插班生,他是一个很调皮、自控能力比较弱的男孩,平时他的表现就很“突出”,一直笑嘻嘻的。
如果老师批评他,他就会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好像批评的不是他,过一会老毛病就又犯了。
经常有孩子来告他的状,因此有一些幼儿就不喜欢跟他一起玩。
案例一:在集体活动时,孩子们都按老师的要求在动手操作,翔翔却像疯了似的满教室到处跑,还破坏其他孩子的操作成果,使得那些孩子很伤心。
案例二:班里有一位小朋友带来了糖果分享,翔翔也想吃,可是这位小朋友只愿意把糖果分给坐的好的小朋友吃,而翔翔呢每次都坐不好,要么就是人坐在小椅子东倒西歪,要么就是人离开座位,所以最后每个小朋友都分到了糖果,唯独他一个人没有。
于是他就开始捣乱,整个人趴在桌子上,要么就是很大声的讲话。
案例三:吃点心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一个个排好队在做着吃点心之前的准备工作——洗手。
只见翔翔一个人在旁边,满地打滚,要么就是在地上或墙上东摸摸西摸摸,要不是老师及时制止,他还会一直做下去。
分析:1.父母对孩子管束没有限度。
翔翔的父母平时对他比较放任,等到一旦做坏事之后,就把他暴打一顿,慢慢地使孩子内心产生紧张和压抑感,而这种情绪在幼儿园就会有意无意地爆发出来。
2.缺少沟通。
翔翔的父母由于做生意比较忙,很少和他交流。
这使得孩子内心比较孤独。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他的第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环境,孩子自然会有些反常。
其中也因为父母做生意的原因,中间转过6所幼儿园,所以他对常规这一块根本没有概念,很随心所欲。
3.好奇心很强。
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物、动物,对他们的吸引力非常强。
他们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因此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
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幼儿行为个案分析“调皮的轩轩”

幼儿行为个案分析“调皮的轩轩”双龙镇中心幼儿园廖世英案例背景:轩轩是一个调皮、外向的孩子,胆子很大,最大的特点是喜欢与人交往,不怕陌生人,在家最喜欢串门。
但是自制力很差,控制不住自己,常有攻击性行为。
比如:在轩轩小班时喜欢咬人,几乎咬遍了班中每个孩子。
同时占有欲很强,与人交往缺乏礼貌,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如果别人不想给他,他就打人。
喜欢和别人一起游戏,却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正确自己的想法,经常用肢体语言代替口头语言。
有时,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戏时,当别人不理他,他会抡起拳头打别人,理由是别人不跟他说话。
他的这种“友好”的表达方式,并不为同伴所认同或接受,再加上他平时遇事又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于是同伴们逐渐疏远了他,还有的小朋友还故意躲着他,很多家长都向老师反映,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坐在一起,怕他打到自己的孩子。
案例描述:吃早点的时候,保育老师正在分发饼干,小朋友一个个洗完手,安静地坐到自己的桌子前面喝豆浆。
今天吃得是印有各种图案的饼干,小朋友最喜欢那种印有小鱼图案的饼干,由于文文洗手比较快,一坐到位置上,他就马上伸手拿了块自己喜欢的小鱼饼干,嘴里高兴的说:“啊,我今天是小鱼饼干。
”在一边洗手的轩轩听到后急了,赶紧跑过来说:“这是我的!”还一边伸手就把文文手中的饼干给抢了过来。
”文文当然不肯,连忙喊到:“这是我的,是我先拿到的,快给我还。
边喊边站起身子,想要拿回饼干。
轩轩也不肯,把饼干藏到背后,瞪着乌黑大眼睛说:“哼!不给,这是我喜欢的!”文文也不肯让,伸手要拿回自己的饼干,轩轩火了,抡起拳头就打了文文一拳,嘴里还嘟呶着:“谁叫你抢我的饼干。
”被打的文文马上哭着告诉了我,由于我看到了刚才的一幕,马上就问轩轩:“你该不该抢人家的饼干?你觉得这样做对吗?”他瞪着眼睛看着我说:“谁叫他抢我的饼干,这是我的。
”边说边把饼干藏到自己的身后。
我说:“我看到是文文先拿到的,来!我们把饼干还给他,老师再帮你换一块别的图案好吗?”我边说边伸手想拿他手中的饼干,轩轩见我要拿,马上把饼干藏到了背后,说:“不行!不行!是我的。
幼儿园行为观察家:调皮捣蛋幼儿案例分析报告

幼儿园行为观察家:调皮捣蛋幼儿案例分析报告一、前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孩子的行为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有些幼儿表现调皮捣蛋,给老师和同学带来了困扰。
本篇文章将以“幼儿园行为观察家”角度,深入分析调皮捣蛋幼儿的案例,探讨背后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二、案例分析1.小明小明是一名芳龄在3-4岁之间的男孩,经常对其他孩子抢玩具,推搡打闹,甚至在课堂上大声哭闹。
在家庭中,父母对他溺爱过度,缺乏约束和教育。
在幼儿园中,小明的行为给其他孩子带来了困扰,老师也无法有效控制。
2.小芳小芳是一名芳龄在4-5岁的女孩,性格外向,喜欢独自活动。
她经常不听老师的话,玩玩具时大声喧哗,甚至对其他孩子进行言语攻击或抢夺行为。
虽然她在学习上表现良好,但她的行为给老师和同学带来了困扰。
三、原因分析1. 家庭教育不足在小明的案例中,父母溺爱过度,缺乏正确的教育和约束,导致他在幼儿园中缺乏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自控能力。
2. 心理发展问题小芳可能存在心理上的问题,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导致她经常采取冲动的行为,缺乏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四、解决办法1. 家校合作对于小明这样的孩子,家长需要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并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家长应该适当限制孩子的行为,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
2. 心理辅导对于小芳这样的孩子,可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她克服与他人交流的障碍,培养她的社交能力,让她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五、个人观点在幼儿园教育中,调皮捣蛋的幼儿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家长和老师应该紧密合作,共同制定解决方案,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全面的教育和关爱。
六、总结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中调皮捣蛋幼儿的行为表现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家长和老师的合作至关重要,他们应该共同努力,为每个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七、结语希望通过本文的共享,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幼儿园调皮捣蛋幼儿的关注和思考,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调皮捣蛋的恒恒幼儿园案例分析

调皮捣蛋的恒恒幼儿园案例分析调皮捣蛋是常见于幼儿园的一个现象。
在恒恒幼儿园,曾经有一位叫做小肆的孩子,他在幼儿园里总是搞一些小恶作剧,给老师和同学带来了不少麻烦,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具体的案例和应对方法。
小肆的恶作剧一:把书包藏起来小肆平日里总是调皮捣蛋,而老师们总是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孩子们,当然也不会放过他。
在一个下午,同学们收拾好了书包,准备回家,小肆却在收拾书包的时候,趁不注意把其他同学的书包藏到了角落里。
结果,等同学们准备离开时却发现书包不见了,引起了一阵骚动。
应对方法一:及时发现并制止恶作剧老师或保育员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采取行动。
首先,要安抚其他受影响的孩子,让他们保持冷静。
其次,要找到小肆并要求他主动交出藏着的书包。
对于小肆这类有点调皮的孩子,可以采取与他交流的方式,让他自己认识到做这些恶作剧有多么不恰当。
询问其原因,让他自己诉说,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小肆的恶作剧二:将同学的水杯放远了在一个炎热的下午,小肆的同桌拿了杯凉开水想喝。
小肆却趁着同学出去玩的时间,将杯子放到了房间的另一边。
直到要吃点心的时候,同学才发现自己的杯子没了。
应对方法二:引导幼儿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在幼儿园教育中,人际交往、合作和团队精神都是必须强调的。
当发现幼儿有类似小肆这样的恶作剧行为时,老师们应及时采取行动。
就像这种情况下,在孩子们公理的基础上,向他们阐述恶作剧所造成的后果。
同时,引导孩子们即使自己受到了别人的恶作剧,也应该外露好的态度,而不是报复或者回敬。
总而言之,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拥有自己的特点和感受,而聚集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更易受到学习、游戏和精神交流的环境影响。
调皮是每个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果能提早发现及及时处理,幼儿的成长将会更加健康、快乐。
(幼教精选)案例:我班的一个调皮男孩 - 案例分析 -

案例:我班的一个淘气男孩-案例分析-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
在他幼小的时候,假设我们能正确地引导,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就会闪闪发光。
我们老师更要以爱、以急躁来关注他,了解他的内心,敬重他的共性,同时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
信任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坚持,只要我们家园共同协作,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好孩子。
例案:宸宸是我班一个比较淘气的男孩子,平常的他始终脸上笑嘻嘻的,假设老师批判了他,他就会乖得一声不吭,或者连忙讨饶赔礼。
但过不多久他多动的毛病又要犯了,有时甚至来点恶作剧,搞点小破坏,常常有小伴侣来告他的状。
因此,有一些幼儿就不太喜爱跟他一起玩。
先来看一组他的活动镜头:活动镜头一:在去洗手间的路上,有一位幼儿不留神滑倒了,宸宸观察了,立刻兴致勃勃。
他不是去拉他,而是趁机也滑了过去,压在那位小伴侣的身上,其他幼儿也学他的样子,一起跟着压下去,使得最下面的一位小伴侣哇哇大叫。
活动镜头二:孩子们正在宁静地听故事,突然听到一声尖叫,是谁呢孩子们告知我:"是宸宸。
'我一听火了,又是他,这个孩子怎么这样我问:"是你发出的声音吗'他点点头。
"你为什么要发出这种怪声呢'他默不作声,低头不语。
活动镜头三:班里一位小伴侣带来了一个奥特曼玩具,宸宸他特别想玩,但是想玩的孩子许多,他只好渐渐地等。
等了一会儿,他有点等不及了,就伸出手一把抢过来,结果把奥特曼的手给扯断了。
带玩具的小伴侣生气地骂他:"你干吗抢我的玩具,我不给你玩了!'说着也一把把玩具抢了回来。
宸宸呢,脸上一脸的委屈,口里一边嘟哝着,一边说:"我又不是有意的。
'分析:1、父母对孩子管束太严。
宸宸的父母对孩子管束比较严峻,特殊是他的父亲。
开学刚来没几天,他父亲就要求我们留意孩子的坏习惯:淘气、吃手指。
孩子有一次拿了别人的手帕回家,其次天,他父亲就来告知我们,表情特别地严厉,一边要求我们老师留意看好孩子,一边严峻地批判起自己的孩子。
对调皮学生的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某小学六年级学生。
小明性格活泼开朗,但同时也非常调皮。
在课堂上,他经常插嘴、捣乱,不遵守纪律;在课间,他喜欢追逐打闹,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
老师和同学们都对小明的“顽皮”感到头疼。
经过了解,小明家庭环境较为复杂,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导致他在学校表现出了异常的行为。
二、教育目标1. 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
2. 培养小明的自律意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纪律。
3. 增强小明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三、教育措施1. 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首先,我们要关注小明的内心世界,给予他关爱和温暖。
在课堂上,我特意安排小明坐在前排,方便观察和指导。
在课间,我主动与小明聊天,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同时,我还鼓励同学们多关心小明,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2. 设定明确的规则,强化纪律意识针对小明在课堂上经常插嘴、捣乱的问题,我制定了以下措施:(1)在课堂上,我设定了“课堂发言时间”,规定只有当老师提问或需要讨论时,才能举手发言。
这样既保证了课堂秩序,又让小明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2)针对小明在课间追逐打闹的行为,我与班主任、体育老师共同制定了一套课间活动规则,明确规定了课间活动的范围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还让小明担任课间活动的监督员,提醒同学们遵守规则。
3. 培养小明的自律意识为了培养小明的自律意识,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开展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分享自己遵守纪律、克服困难的经验,让小明从中受到启发。
(2)鼓励小明参加各类竞赛和活动,培养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在活动中,小明逐渐学会了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纪律。
4. 改善人际关系针对小明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组织班级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在活动中,小明逐渐学会了与人沟通、协作,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2)引导小明主动道歉,化解与同学的矛盾。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明勇于承认错误,与同学和好如初。
对一个调皮男孩的案例分析

对一个调皮男孩的案例分析案例:王乐轩是我班一个聪明可爱懂事但也很调皮的男孩子,平时的他一直脸上笑嘻嘻的,在他感兴趣的活动中却是一脸的专注;有时很可爱,有时也会很调皮,如果老师批评了他,他就会乖的一声不吭,或者赶忙讨饶道歉说对不起。
但过不多久他的多动的毛病又要犯了,有时甚至来点恶作剧,搞点小破坏,经常有小朋友来告他的状。
因此,有一些幼儿就不太喜欢跟他一起玩。
我们先来看一组他的活动镜头:活动镜头一:在回教室的路上,有一位幼儿不小心滑倒了,王乐轩看见了,马上兴致勃勃。
他不是去拉他,而是趁势也滑了下去,压在那位小朋友的身上,其他幼儿也学他的样,一起跟着压下去,使得最下面的一位小朋友哇哇大叫。
活动镜头二:小朋友们正在安静地听故事,忽然听到一声尖叫,接着又一声尖叫,是谁呢?孩子们告诉我:“是谈奎。
”我一听火了,又是他,这孩子怎么这样?我问:“是你发出的声音吗?”他点点头。
“你为什么要发出这种怪声呢?”他故意做着鬼脸不看我,我告诉他这样会影响别的小朋友听故事的,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脸上有流露出了专注的神情。
活动镜头三:午睡的时候王乐轩瞪着大眼睛到处看:“老师,我看到那个小朋友爬起来了。
”我说:“我去看看,你闭上眼睛睡吧。
”过了一会儿:“老师,我好象听到有什么声音,是有小朋友在讲话。
”“老师,他们怎么不睡觉的呀?”“老师我不睡觉了,我坐在床上吧?”活动镜头四:这天天灰蒙蒙的,才下午三点多就天色很暗了,王乐轩看到阿姨把灯都开了,就走到阿姨身边说:“阿姨,怎么这晚了,奶奶还不来接我呀?” “很晚了呀,我要回家呀。
”说着都急的哭了。
活动镜头五:午休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在看书,王乐轩也很喜欢看书,他拿着书翻翻这儿翻翻那儿,哗啦,把书给撕环了,有小朋友报告老师:老师,王乐轩把新书撕坏了。
谈奎一脸无辜的说:“不是呀,我翻翻它就坏了。
”分析:1、父母对孩子管束太严。
王乐轩的父母对孩子管束比较严厉,特别是他的妈妈。
2、好奇心很强。
调皮捣蛋的小猴子幼儿园案例分析

调皮捣蛋的小猴子幼儿园案例分析调皮捣蛋的小猴子幼儿园案例分析小猴子幼儿园是一所位于城市中心的知名幼儿园,拥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然而,近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孩子的行为变得越来越调皮捣蛋,不听话,甚至打架斗殴,给幼儿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经过一番调查研究,我们分析出以下原因:1. 家庭背景:有的孩子家长太忙碌,缺乏关注,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指引和引导;有的孩子家庭纠纷较多,导致孩子内心不安,出现了各种行为问题。
2. 教育方式:有些老师缺乏耐心,不注重个性差异,不会因材施教,导致某些学生被忽视,产生反感甚至逆反心理;有些老师缺乏沟通与交流技巧,不善于协调学生之间的矛盾,导致冲突越来越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 家庭沟通:幼儿园与家长加强沟通交流,与家长合作,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家庭情况,帮助解决家庭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让孩子成长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中。
2. 个体化教学: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防止产生行为问题。
3. 班级管理: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心理沟通渠道,做到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4. 建立制度:幼儿园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管理,避免老师教育方式不当的现象,建立家长志愿者制度,吸引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和运营,提高家园共同关注和管理的意识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媒体和广场活动等形式,在社会上加强幼儿教育宣传,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小猴子幼儿园的调皮捣蛋问题,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通力合作,着重加强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和个性化教育,通过制度建设和社会宣传等渠道,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一个调皮孩子得案例分析有得孩子调皮得可爱,可有得孩子却调皮得有点头疼。
我班得李康就就是这样.她总喜欢去摸摸同学或者与同学打闹,当老师指出她行为错误并要求她改正时,她不仅不承认错误,还十分不服气,好像老师冤枉了她。
必须经过长时间得教育,把所有得问题讲给她听才行。
她就是典型得犯了错也不会认得孩子,明明知道就是自己得错,嘴上就就是不承认.这时候只能老师来给她找台阶下。
有一次,她与同学追打时被我瞧到了,当即我就把她们带到了办公室,问明事情得经过,原来就是她一个人先把作业完成了,就无事可做,瞧到其她得同学还在忙,无聊就去弄班里得同学。
那同学被欺负了也不服气就与她打了起来。
对于她得教育我真得感到头疼,每天她都状况不断,学校里德得老师说道她都连连摇头。
后来我单独把她留了下来,问她:“您为什么要去弄同学呢?”
她得意洋洋得说:“无聊。
”
“您无聊就去弄班里得同学,她们会怎么瞧待您?如果她们无聊时弄您您高兴吗?"
“她们不敢。
”
“您比她们都大,应该比她们懂事才对。
她们不就是不敢碰您而就是想着就是一个班里得同学所以很多人也没太计较。
"
听了我得话她只就是笑笑,东张西望根本不当回事.
我知道这样讲就是起不了作用得,只能想其她办法。
“开学时我就与您说过我们就是朋友,现在我们朋友间就好好得聊聊天."我让她坐下但就是她不理也不坐。
“我知道您很聪明,学习成绩也非常好,上课回答问题最积极得也就是您。
您得优秀学校得老师都知道,虽然有时让老师很生气,但就是私下里学校老师都夸您不错。
”
她只就是笑笑没任何变化。
不知道她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我不知道您究竟为什么去弄同学,这就是我得错,不够了解您.但就是现在我正在了解,我也希望您能给我个机会去了解您。
我知道您心里其实藏着很多得苦不知道找谁说,如果您不介意就告诉我,我会帮助您.我知道您就是一个懂事孝顺得孩子,您爸爸一个人在外打工挣钱养家非常不易,我知道您爱您得爸爸,但就是您有想过要用什么方式让您得爸爸放心吗?光有学习就是不够得,不要让她在工作时还在为孩子就是否调皮而分心。
”一说到她得爸爸,李康得脸色就变了,不再东张西望,我知道她很爱自己得父亲,这么多年来,她妈妈过世后,她父亲就是既当爹又当妈把她与她哥拉扯大。
"她只就是低着头不瞧我。
“您就是个聪明得孩子,也就是个懂事得孩子,请您下来好好想想要怎么做?要不要给那个同学道歉也让您自己决定.”我知道这样做不就是很好,但我仍让她自己决定要怎么做.我刚说完她就飞快得跑出教室。
她回教室后我私下找来了另一个同学,也与她谈了一下。
不过到现在李康都没有向那个同学道歉。
后来我也常找李康聊天,虽然她还就是常忍不住去弄弄同学,也常挨批评。
但与开学比要稍微好一些。
今天她从家里带来了一个柚子,我瞧到她在弄,笑她说我也要吃,结果她就真得拿了一半过来,说就是给全部老师得.另一半则就是与全班同学分着吃得。
我发现了一个细节她与另一个男同学吃得就是最小得。
其实造成她攻击行为主要有二个原因:
1、她得家庭情况特殊,母亲在多年前就去世了,她根本没有享受过母爱得温暖.平时父亲出外打工,哥哥也在外面,家里只有一个奶奶在照顾她得生活,奶奶也就是忙着生计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去关心她得身心健康与心理需求。
2、我们曾多次向她奶奶与爸爸反映情况,可她奶奶也拿她没办法,对她百依百顺,所以她只要一不满意,就又摔又打.她根本就不听奶奶得话,虽然很爱她得爸爸,但就是她父亲毕竟时间有限,要忙于一家人得生计,根本没多时间管到她。
偶尔回来也就是匆匆来学校了解一下她得情况,不能长时间得监督她。
反思: ﻫ当孩子有了缺点、犯了错误,我们应用一颗宽容之心、平常心去瞧待孩子成长中得问题,她们毕竟就是年幼得孩子,有自己得思维方式,有与生俱来得天真与顽皮。
在成长得过程中,她们有犯错误得权力,老师应结合孩子得生活经验,让她们通过思考,去瞧清自己
缺点,改正错误。
我们与学生之间不应该以高高在上得态度去对待她们,应该与孩子进行心得交流真正得去了解孩子。
理解她们并尊重她们.
家庭得教养方式很关键。
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慎重。
当瞧见孩子出现问题不能很快改正时,不能姑且养息或者严厉指责。
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问题出现,问题持续得长度与强度,就要瞧运用得方法就是否合适。
需要仔细观察孩子行为,找准问题得切入口,与家庭同步开展教育,以说理为主,用积极得鼓励帮助孩子慢慢改正错误。
问题不可怕,可怕得就是找不到方法解决。
老师有心,家庭有心,就没有不快乐得孩子。
ﻫ家长工作: ﻫ1。
我们尽老师得所能,经常与孩子得父母电话联系,要求她们能经常与孩子在一起,关心孩子,实在不能做到得应该常常给孩子打打电话与孩子联系,了解孩子得情况。
2。
与孩子得奶奶也进行了交流,要求她们不要一味地溺爱她,要让孩子懂得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有问题一定要提出来,如果不能解决得要常与她父亲联系,让她得爸爸来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