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路长短链的问题

关于道路长短链的问题
关于道路长短链的问题

关于道路中长短链的问题

在丈量过程中,出现桩号与实际里程不符的现象叫断链.断链的原因较多,但主要指两种:一种是由于计算和丈量发生错误造成的;另一种则是由于局部改线,分段测量等客观原因造成的。

断链有"长链"和"短链"之分,当路线桩号长于地面实际里程时叫短链,反之则叫长链.其桩号写法举例如下:

长链:k3+110=k+105.21 长链4.79 m

短链:k3+157=k3+207 短链50m

所有断链桩号应填在"总里程及断链桩号表"上,考虑断链桩号的影响,路线的总里程应为:路线总里程=终点桩里程-起点桩里程+∑长链-∑短链

在线路选择中为什么要设长短链? % ]G'u

这个是线路实际测量里程工作开展与室内画线里程之间出现的差值,即如果室内画线是5km,而实际测量时不一定就是5km.可能是4.8km或5.2km,这样就出现了长链或短链

其实是这样的,比如说,在外业第一次定线的时候是K0+000~K20+000,测量放线后,各种调查数据都已经回来了,但是后来由于一些原因,K10+000~K15+000这段路线要改线,改线后,以前的这5公里可能长于5公里,也可能短于5公里,但是K0+000~K10+000及K15+000~K20+000这两段是不需要改的,如果里程继续顺排的话,K15+000~K20+000这段的里程桩号也要变,所以一般在K15+000(老桩号)这里设断链,断链以后的桩号不变,相应的测量数据要不需要改变,主要是为了减少路线方案对测量数据的影响。断链在公路、铁路、电力等与线路有关的行业经常用到!

几个原因: O

mX(3>:9

1,经常外业分了几个队就会形成短链或者长链 }EZd=_kAq~

2,或者一个公司做一段,每段之间就能形成短链或者长链 2aUy1*aM

3,方案不是按照线路顺序稳定的,中间某一段稳定了,但是其他地方改线了 ! uyC$8V*l

4,方案的频繁变动,有些工作已经做了里程就不顺了也没有必要顺了

KDX34Fr1

但是总的来说,短链还行,长链有重复的里程,容易把人搞晕

Q: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看到标段里面有提示长链0.46?

A:与道路工程中的长短链是一回事.在测量过程中,有时因局部改线或事后发现测量有误或计算错误,造成路线里程桩号不连续,叫断链.断链分长链和短链两种,长链是指原先路线记录的里程比实际的地面里程要短时,就叫长链,相反则叫短链. 所说的长链0.46米,就是原先隧道记录的长度比实际的长度要短0.46米,或是说实际的长度比设计时的要长0.46米.

断链分为长链和短链:所谓长链,是指实际长度比里程桩号长了,比如说

K5+000=K4+500,这就表示实际上比桩号长了500m,在计算里程时应在起始桩号之差上加上500m;短链则相反,指实际长度比里程桩号表示的短了,如

K4+500=K5+000,这就表示实际上比桩号短了500m,在计算实际里程时,应减去500m。记住一个规则就行,长链加,短链减来计算里程就行

道路断链的处理

道路断链的处理 发布日期:2013-04-17 来源:网络作者:未知浏览次数:1081 一、先把断链搞清楚 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 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断链的处理资料讲解

断链的处理 一、先把断链搞清楚 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 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公路线路设计中的断链

公路线路设计中的断链 断链【broken chainage】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相连接的现象。桩号重叠的称长链,桩号间断的称短链。断链处理:因局部改线,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均会造成p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这种在里程中间不连续的情况叫“断链”。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大(新路线比老路线长)的叫“长链”。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小(新路线比老路线短)的叫“短链”。所谓“断链处理”就是不牵动全线桩号,允许中间断链,而出现桩号不连续。仅在改动处用新桩号,其它不变动处仍用老桩号。并就近在直线段选一个是整桩的老桩号为断链桩。在同一断链桩上分别标明新老两种里程及相互关系。例:某路线A在定测时,在AK2+处开始局部改线,老路线A、新改路线B各自经过一段连续里程后,新改路线B在BK3+处又与老路线A重合,此处老桩号为AK3+。在这个重合点之后的直线段上有两个桩:AK3+660等同于BK3+,AK3+等同于BK3+440。请问断链桩应选在何处AK3+660处此断链是长链还是短链是短链(短链米)如何写该桩的桩志和桩号断链桩BK3+=AK3+660(短链米)若该断链桩之后还有一处断链现象,且为长链米。则新路终点AK8+500的实际连续里程是多少路线总长度=末桩里程+长链总和-短链总和=+米“断链”概念在教科书中谈论不多,但在实际选线(正线、联络线、疏解线、站内线)中常常用到。当线路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不连续(不方便通过“顺里程”消除之)处时,称线路于该处产生断链。 1 断链的分类断链按其形成原因不同,可分为(普通)断链与内业断链。断链有长断链(前里程-后里程>0)、短断链(前里程-后里程<0)之分,也有真假之分。例如,象K0+000=K0+000 ;AK5+000=BK0+000者均为假断链(假断链是有意义的),而象AK1+195=AK1+200(短链); BK1+210=BK1+200(长链)者均为真断链。象右线K7+199=左线K7+200者为特殊断链。 注:等号左边数值被称为该断链之前里程,而等号右边数值被称为该断链之后里程。 2 断链产生的原因选线过程中,常常提出局部比较方案,由于局部比较方案线路长度往往与贯通方案相应段长度不等,这时,二方案汇合点里程不同(或测量错误所致),就需要设置(普通)断链,减少其对其他部分线路里程标注的影响。 线路设计中,常需要调整路线之曲线参数或增减曲线(交点)或生成第二线等,使得线路局部长度发生变化,这时,需要“插入”断链,以方便线路局部调整,减少对其他部分的影响。该断链俗称“内业断链”。因第二线与第一线(基准线)比较而产生的特殊内业断链,属永久断链,不可以通过“顺里程”而消除。 3 断链的表示断链的表示方法有:直线(假断链);门式或矩形。为了方便,断链位置常取直线上(且后里程位于百米标处),而非曲线上。标注断链时,常将其距前一个百米标之距离表示出来,但当断链位置距前一个百米标之距离小于50米时,为方便起见,将断链位置距前2个百米标之距离表示出来。

公路 铁路 断链计算

公路铁路断链计算 一、先把断链搞清楚 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 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我们都知道,桩号是确定道路中线点的位置的表示,在路线平面参数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一个桩号可以唯一地表示路线中线上的一个点的位置。路线的桩号,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整20米的桩号,一种是曲线要素桩(ZH/HY/QZ/YH/HZ),道路勘测,就是放样出这些桩号的实际位置,再测量高程、横断面数据,可以说,每一个桩号及其相关的数据,无不渗透着勘测人员的心血。再回过头看看前面那位,提出把断链之后的桩号重新推算,就意味着重新推算出的整20米桩和曲线要素桩,都要重新拉队伍到现场重新测过,实在是没有

S1断链告警处理案例

S1断链告警处理指导 1.故障现象描述 告警管理中查看到基站上报“S1断链告警(0)”告警码,如下图所示: 2.故障分析排查思路 根据TD-LTE的网络接口协议,S1链路是建立在物理传输层、数据链路层、IP协议层、SCTP偶联链路之上的传输协议层,如下图所示:

所以处理S1链路故障,需要从底层开始排查: 1、首先排查站点是否存在传输告警,排除传输故障; 2、其次基站IP地址配置是否正常; 3、再次确认SCTP偶联断告警,排除SCTP偶联告警; 4、最后排查是否存在S1 AP建立失败(协商失败或基站无小区),与核心网核对 小区TAC值是否配置一致。 3.故障排查步骤 1、查看基站告警,是否存在传输类相关告警,例如“网元断链告警”、“SCTP偶 联断链”告警,若存在以上告警,需要先按照以上告警排查指导手册,先解 决以上告警。 2、检查ENODEB------MME或SGW 路由IP地址是否配置正确;通过telnet命令 登录到CC板,使用 BRS命令对MME及SGW地址进行PING包测试,详细登 录方式如下,红色字体均需要输入: 通过服务器远程登录:$ telnet 前台通过网线直连登录地址:正在尝试... 连接到() (none) login: zte(用户名) Password: zte(密码)

Processing /etc/profile... Done # /ushell -> Please input password! -> ***(密码zte) -> Login success!! ushell tool menu: ------------------------------------------------------------------------ ------ 'ps' or 'PS' list process run on the board 'pr xxx' or 'PR xxx' take over xxx process printf info 'npr xxx' or 'NPR xxx' not take over xxx process printf info 'db xxx' or 'DB xxx' debug xxx process printf info 'ndb xxx' or 'NDB xxx' not debug xxx process printf info 'pad xxx' or 'PAD xxx' debug and take over xxx process printf info 'npad xxx' or 'NPAD xxx'not debug and take over xxx process printf info 'pall' or 'PALL' display current debug and take over info 'ncheck' or 'NCHECK' Do not check another ushell exist 'check' or 'CHECK' Do check another ushell exist 'Q' or 'q' cancel all process debug and printf info 'exit' or 'EXIT' cancel ushell xxx is process id you want to debug or take over printf info ------------------------------------------------------------------------ ------ $$ps(查看前台进程)

刮板运输机断链处理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刮板运输机断链处理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刮板运输机断链处理安全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背景 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在回采过程中,发生断底双链 事故时处理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为防止 刮板输送机断链及断链后安全有效处理,总结了该方法, 给职工预防断链及断链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提高职工 预防断链及断链处理的能力,缩短了断链处理的时间,为 平稳持续生产原煤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故障原因分析 1、内因:链条疲劳断裂、链轮磨损过量跳链、馈 链断裂、链条张力过小堆链、馈链断裂、控制系统不正常 馈链断裂。

外因:刮板、压条疲劳或刮卡引起链条断裂、飘链后刮卡引起链条断裂、运输机运行负荷大链条断裂,溜槽错茬造成断链。 三、材料、工器具准备 设备材料:新链条、接链环、刮板、压条及螺栓。 工器具:2T手拉葫芦2台;吊带2条(2吨、3吨各一条);40T链子10条配套马蹄环M20螺栓螺帽;重型套筒扳手一套;大锤、撬杠;运输机阻链器;8,10,12,14,17;22内六角扳手;平板锉、半圆锉各1把;短单体2根;电气焊一套; 四、刮板输送机断链处理方法 刮板输送机断链后,要根据其断链位置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处理。

高速公路线路坐标计算

高速公路线路(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坐标计算公式 个人日记 2009-11-20 21:53 阅读646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高速公路的一些线路坐标、高程计算公式(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切线角计算公式:

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公式中各符号说明: 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 l1——第一缓和曲线长度 l2——第二缓和曲线长度 l0——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 R——圆曲线半径 R1——曲线起点处的半径 R2——曲线终点处的半径 P1——曲线起点处的曲率 P2——曲线终点处的曲率 α——曲线转角值 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已知:①第一坡度:i1(上坡为“+”,下坡为“-”) ②第二坡度:i2(上坡为“+”,下坡为“-”)

刮板运输机断链处理安全措施

刮板运输机断链处理安全措施 一、背景 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在回采过程中,发生断底双链事故时处理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为防止刮板输送机断链及断链后安全有效处理,总结了该方法,给职工预防断链及断链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提高职工预防断链及断链处理的能力,缩短了断链处理的时间,为平稳持续生产原煤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故障原因分析 1、内因:链条疲劳断裂、链轮磨损过量跳链、馈链断裂、链条张力过小堆链、馈链断裂、控制系统不正常馈链断裂。 外因:刮板、压条疲劳或刮卡引起链条断裂、飘链后刮卡引起链条断裂、运输机运行负荷大链条断裂,溜槽错茬造成断链。 三、材料、工器具准备 设备材料:新链条、接链环、刮板、压条及螺栓。 工器具: 2T手拉葫芦 2台;吊带2条(2吨、3吨各一条);40T链子10条配套马蹄环M20螺栓螺帽;重型套筒扳手一套;大锤、撬杠;运输机阻链器;8,10,12,14,17;22内六角扳手;平板锉、半圆锉各1把;短单体2根;电气焊一套; 四、刮板输送机断链处理方法 刮板输送机断链后,要根据其断链位置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处理。

(一)刮板输送机断单、双链在溜槽上面时,首先从机尾处松开紧链器,利用单体及单电机点动倒车方法协助,可将链条合上。(二)刮板输送机断单链为底链时,首先煤机停止割煤,刮板输送机开低速(刮板输送机上煤量较大时需人工清理后方可开车,防止断双链事故发生),将断链处开到溜槽上方按照(一)方法处理即可。 (三)若刮板输送机断双链为底链时,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确定断链位置:利用溜槽老塘侧的小孔来查找断链位置。 2、找到断双底链位置后,将断链处溜槽天窗打开(距断链条最近一个天窗),同时在溜槽上方适当位置将双链人为断开。 3、在距端头较近的天窗处将断开的链条一端拴上Φ21.5mm以上的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煤机摇臂上,利用煤机(或用绞车直接连接断链牵引)牵引将底链一端从另一个天窗拉出,用同样的办法,将断开链条的另一端从同一天窗拉出,然后将拉出的底双链合上。 4、将溜槽上面人为断开的链条一端栓上Φ21.5mm以上的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栓固定在煤机摇臂上,将链条拉直(底双链),然后松开机尾的紧链器,利用单体及单机点动倒车方法将链条合上。 5、链条合上后,合上天窗,将机尾紧链器张紧,工作面低速试运行。

第十二篇 断链在平曲线计算中的处理——短链篇.

第十二篇断链在平曲线计算中的处理——短链篇 作者:柠檬树 QQ:249910569 2010.6.14 1. 短链在平曲线编程数据库里的处理方法 断链是在一些线路设计或施工中因某种情况下而产生的,具体原因在此不做讨论,短链就是断链的其中一种常见形式,另一种形式是长链,在施工测量时也会因这些断链给测量带来一些麻烦。一般手工计算比较常见的的处理方式是将线路在断链点处断开,分成两条线路单独计算。本篇就短链在不将线路拆分两条或多条线路的情况下,介绍一种新方法,来处理短链的数据问题。 因短链就是在曲线内有一段桩号缺失,所以处理起来还算比较容易,如果只是一些坐标正算,可不必对数据库做特殊处理,只需在短链处将曲线元一分为二,同时编在一个数据库中即可,使用时人为判断短链内的桩号,但此方法在遇到反算时就不能胜任了,就须对数据库做一些处理方可正确反算短链所在曲线元上的数据了(其他曲线元反算基本不受影响,特殊情况除外)。 首先将曲线元在短链点处一分为二,将前半段定义为前段,后半段定义为后段,前段按照正常线元输入到数据库,后段的输入根据线元曲线型式不同,分述如下: (1)短链在直线上的:将后段线元反向延长,延长的长度为短链的长度,将延伸后的端点作为后段线元的起点,此时桩号刚好是短链的起点桩号(但与前段同桩号点的位置不一样,故参数也不一样),并计算此时该点的坐标、方位角(直线的方位角),之后按照本程序集的平曲线数据的常规方式输入到数据库,就是说在整个数据库里不会显示出短链结束点的桩号。延长后的点可能在原直线上,也可能不在原直线上,与前段直线长度和短链长度有关,不论超出与否均可用此法计算。本示例中有一直线K36+317.21~K37+641.32上的短链 K36+599.02=K36+600(断链的一般表示法),将这直线在K36+599.02(也是 K36+600)点处将直线拆分,前段K36+317.21~K36+599.02按照一般直线输入参数到数据库,后段K36+600~K37+641.32则需将其反向延长短链长度0.98m,即后段直线的起点变为K36+599.02,并计算其坐标(此时计算出的坐标应同前段直线线元上K36+598.04点的坐标一样),再按本程序集的固定格式输入到数据库,之后进行反算和其他计算方能正确。 (2)短链在圆曲线上的:方法同直线的一样,将后段线元反向延长,延长部分也是等径圆曲线,延长的长度亦为短链的长度,再进行计算此时该点的坐标、方位角等。延长后的点可能在原圆曲线上,也可能不在原圆曲线上,均可应用此法计算。 (3)短链在缓和曲线上的:大部分设计都会避开把断链设计在缓和曲线上,原因很简单,一是缓和曲线一般比较短,二是断链在缓和曲线上不便于计算。如有

道路断链的处理

道路断链得处理 一、先把断链搞清楚 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就是断链,什么就是长链,什么又就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得产生 先来瞧瞧断链就是怎么产生得。 断链,指得就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得桩号不连续得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得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得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得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得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得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得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得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得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得,专家得意见,若拿不出充足得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于就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当调整得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得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得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就是,测量过得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得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就是又产生了。

线路坐标计算公式(带偏移)

1.直线坐标计算 直线上一点坐标公式如下: COS αl X X A ?+= SIN αl Y Y A ?+= X A :直线上一点A 的X 坐标(待求点里程-A 点里程必须大于零) Y A :直线上一点A 的Y 坐标(待求点里程-A 点里程必须大于零) l : 待求点里程-A 点里程 α:直线方位角(A 点至待求点的方位角) 2.圆曲线坐标计算 圆曲线上一点坐标计算公式如下: )90K πR 180l K COS(αR )90K COS(αR X X 起起起??-?+?+??+?+= )90K πR 180l K SIN(αR )90K SIN(αR Y Y 起 起起??-?+?+??+?+= 切线方位角πR 180l K α起 ?+=,起始方位角β+=ZH 起αα X 起:圆曲线起点处的X 坐标 Y 起:圆曲线起点处的Y 坐标 α起:圆曲线起点处的切线方位角 R :圆曲线半径 l :待求点里程-圆曲线起点里程 K :右转取1,左转取-1 偏移: K1:右转取1,左转取-1,K2:右转取-1,左转取+1, 3.带有圆曲线的缓和曲线(缓和曲线为完整缓和曲线)坐标计算: (1)曲线要素的计算: ①切线角:π 1802R l β11??=,π 1802R l β22??= ②内移值:24R l p 211=,24R l p 222= ③切线增值:23111240R l 2l m -=,2 3 222240R l 2l m -= ④切线长:sin α p p m 2 αtan )p (R T 21111--+?+= sin α p p m 2α tan )p (R T 21 222-++?+= ⑤曲线长:2121l l 180πR )ββ(αL ++? ??--= ⑥外矢距:R OS E -+=1 112α)/C p (R )90K2πR 180l K1COS(αE)-R ()90K COS(αR X X 起 起起??+?+?+??+?+=

断链的处理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现象 当局部改线之后重新测量使调整的路段又回到原设计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则设计断链断链点是就是新老桩号不连续的那个点。通常来说断链点之前的是改线后的新桩号,断链之后的桩号则是老桩号。 锻炼点的设计一般有如下特点: 1.最好设计在改线与老线正好相接的位置上 2.最好在直线上,也有在HZ(YH)点上的 断链的表示方法均为K50+622.760=K50+621.166,它表示新老桩号的交汇点(即断链点)。等式前的桩号表示改线段的结束桩号,等式后的桩号则是表示是与之相接的老线路桩号,两个不同的桩号其实是表示同一个点。 长链与短链: 一种是前面桩号大于后面桩号 比如K112+943.305=K112+900,我们会发现桩号有重复,比如前面桩号推算到了K112+943.305,又突然从K112+900开始,那么断链点之后从K112+900~K112+943.305这一段,桩号就和与断链点之前有重复桩号。这种情况称为长链。那么长多少呢,就是两桩号之差,43.304米,因此标记长链为43.304米 一种是前面桩号小于后面桩号 比如:K115+309.227=K115+320,我们会发现桩号有空白,前面我们桩号推算到了K115+309.227,突然又从K115+320开始,那么从K115+309.227~K115+320这一段桩号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称之为短链,短的距离同样是亮桩号之差,10.774米 总而言之:桩号重叠为长链,桩号间断为短链。 短链桩号间断则于改线后的终点桩号起,至为改线前的桩号起点之间为空桩区,区间桩号加上短链值则为加桩桩号。 而长链的桩号重叠,就要区分所需的桩号是在改线前的还是改线后的,因此桩号易混淆

刮板运输机断链处理安全措施(新编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刮板运输机断链处理安全措施 (新编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刮板运输机断链处理安全措施(新编版) 一、背景 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在回采过程中,发生断底双链事故时处理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为防止刮板输送机断链及断链后安全有效处理,总结了该方法,给职工预防断链及断链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提高职工预防断链及断链处理的能力,缩短了断链处理的时间,为平稳持续生产原煤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故障原因分析 1、内因:链条疲劳断裂、链轮磨损过量跳链、馈链断裂、链条张力过小堆链、馈链断裂、控制系统不正常馈链断裂。 外因:刮板、压条疲劳或刮卡引起链条断裂、飘链后刮卡引起链条断裂、运输机运行负荷大链条断裂,溜槽错茬造成断链。 三、材料、工器具准备

设备材料:新链条、接链环、刮板、压条及螺栓。 工器具:2T手拉葫芦2台;吊带2条(2吨、3吨各一条);40T 链子10条配套马蹄环M20螺栓螺帽;重型套筒扳手一套;大锤、撬杠;运输机阻链器;8,10,12,14,17;22内六角扳手;平板锉、半圆锉各1把;短单体2根;电气焊一套; 四、刮板输送机断链处理方法 刮板输送机断链后,要根据其断链位置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处理。 (一)刮板输送机断单、双链在溜槽上面时,首先从机尾处松开紧链器,利用单体及单电机点动倒车方法协助,可将链条合上。 (二)刮板输送机断单链为底链时,首先煤机停止割煤,刮板输送机开低速(刮板输送机上煤量较大时需人工清理后方可开车,防止断双链事故发生),将断链处开到溜槽上方按照(一)方法处理即可。 (三)若刮板输送机断双链为底链时,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确定断链位置:利用溜槽老塘侧的小孔来查找断链位置。 2、找到断双底链位置后,将断链处溜槽天窗打开(距断链条最

线路内外业断链的应用与消除

论内外业断链的设置与应用 【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工作经验,论述了内外业断链的产生原因、设置方法及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内外业断链 设置 应用 1、工程概况 1、包神铁路瓷至巴段铁路为设计时速80km/h 的企业货运铁路; 2、胶济客运专线为设计时速250km/h 的客运高速铁路; 3、新建兰新铁路甘青段为设计时速350km/h 的客运高速铁路; 4、本文结合以上三项工程经验总结出内外业断链产生原因、设置方法及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2、断链的分类 断链是伴随铁路延伸而生成的必然产物,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手段进行消除。因在铁路相关书籍、设计规范及施工规范中均很少提及断链的概念及设置方法,故对其关注很少。但实际在线路勘测、设计、施工、竣工乃至后期的运营阶段中断链均经常出使用。通常只要线路(包括单线和复线)某处由于某种原因产生里程不连续处,我们就称之为断链。在铁路施工中我们按照线路里程投影的对象不同,把断链分为外业断链和内业断链,外、内业断链的具体表示方法见下图: 附图1:设计图中外业断链的表示方法附图2:设计图中内业断链的表示方法 投影前的里程 长短链 断链长度投影后的里程 断链值 上行线 下行线3、外业断链的产生原因及设置方法 (1) 外业断链是设计中的线路对基准线进行(基准线可以是其他线路也可以是其自身)里程投影,从产生里程不连续处,其一般设置在线路直线段,具体产生原因有: ①、在设计选线阶段,常常因为某些原因造成线路局部改线,而改线段改线后的线路长度与改线前的线路走向与长度均不同,需要设置外业断链消除这个长度差值。此情况下断链通常设置在改线地段里的直线段。 ②、在线路设计阶段、常常采用分段定测来进行线路勘测,但后期数据汇总时在相邻测量段的接口处必会产里程不连续,需要设置外业断链消除的此处里程不连续。此情况下断链通常设置在相邻测量段的接口附近。 ③、在设计二线时,新设计线路里程一般以并行段既有线为基准线进行里程投影,但投影里程与自身实际里程存在差值,需要使用外业断链消除这个差值。此情况下断链通常设置在里程差积累值较大处。

关于道路长短链的问题

关于道路中长短链的问题 在丈量过程中,出现桩号与实际里程不符的现象叫断链.断链的原因较多,但主要指两种:一种是由于计算和丈量发生错误造成的;另一种则是由于局部改线,分段测量等客观原因造成的。 断链有"长链"和"短链"之分,当路线桩号长于地面实际里程时叫短链,反之则叫长链.其桩号写法举例如下: 长链:k3+110=k+105.21 长链4.79 m 短链:k3+157=k3+207 短链50m 所有断链桩号应填在"总里程及断链桩号表"上,考虑断链桩号的影响,路线的总里程应为:路线总里程=终点桩里程-起点桩里程+∑长链-∑短链 在线路选择中为什么要设长短链? % ]G'u 这个是线路实际测量里程工作开展与室内画线里程之间出现的差值,即如果室内画线是5km,而实际测量时不一定就是5km.可能是4.8km或5.2km,这样就出现了长链或短链 其实是这样的,比如说,在外业第一次定线的时候是K0+000~K20+000,测量放线后,各种调查数据都已经回来了,但是后来由于一些原因,K10+000~K15+000这段路线要改线,改线后,以前的这5公里可能长于5公里,也可能短于5公里,但是K0+000~K10+000及K15+000~K20+000这两段是不需要改的,如果里程继续顺排的话,K15+000~K20+000这段的里程桩号也要变,所以一般在K15+000(老桩号)这里设断链,断链以后的桩号不变,相应的测量数据要不需要改变,主要是为了减少路线方案对测量数据的影响。断链在公路、铁路、电力等与线路有关的行业经常用到! 几个原因: O mX(3>:9 1,经常外业分了几个队就会形成短链或者长链 }EZd=_kAq~ 2,或者一个公司做一段,每段之间就能形成短链或者长链 2aUy1*aM 3,方案不是按照线路顺序稳定的,中间某一段稳定了,但是其他地方改线了 ! uyC$8V*l 4,方案的频繁变动,有些工作已经做了里程就不顺了也没有必要顺了 KDX34Fr1 但是总的来说,短链还行,长链有重复的里程,容易把人搞晕 Q: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看到标段里面有提示长链0.46?

常用坐标计算及公路路线坐标计算

坐标中线测量与计算 采用全站仪测量线路中线,其基本的原理就是:利用假定坐标系或大地坐标系,测量各交点的坐标,并计算中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利用坐标放样的原理,把各中桩在地面上确定(打桩),以备后续测量。 第一节控制点测设 由于线路通常较长,为确保测量各交点坐标的准确性,通常在线路的全长,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坐标控制点,该控制点的坐标是测量该段线路交点的坐标基准点。因此,坐标中线测量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控制点的测量。 一、控制点的布设 图5-1 控制点布置在线路沿线两侧,点位尽量放置在较高的位置上,能够看见越长的线路越好。点位要固定,不能有移动的现象。尽量设置在建筑物的顶上等位置,若在没有建筑物的地区,则应在地上打入大木桩,在桩顶上订小钢钉。两相邻的控制点能够相互通视,距离在50m—500m的范围之内。如图5-1,控制点为D1、D2、D3。 二、控制点坐标测量 控制点坐标测量可以分成两类,其一是有提供大地坐标系的,即提供地上固定的两可通视点及其坐标。其二是不能提供大地坐标系统的,可以自己假定坐标系统。 (一)无已知的大地坐标,坐标系统是假定的 假定坐标时应注意坐标的起点位置最好数据能大,以免中线测量的时候出现负坐标。如第一点的坐标假定为(10000,10000)。

图5-2 控制点测量程序1 (二)有已知的大地坐标,坐标系统是已知的 大地坐标系统是已知的,必须提供已知的两点坐标和实地的点位。其测量出来的坐标均是大地坐标。如提供两点点位与坐标,S1、S2。 图5-3 控制点测量程序2 第二节坐标计算 一、已知某点的坐标,求另一点的坐标

置罗盘仪于D1,后视D2,瞄准JD 1,得方位角β0,测JD 1—D1的距离L 1 得 X JD1 = X D1 +L 1cos β0 JD1 = Y D1 +L 1sin β0 同理测JD 2、JD 3……的坐标。 二、已知二点坐标,求方位角与距离。 已知 JD A (X A 、Y A ) JD B (X B 、Y B ) 用L AB = 22)()(A B A B Y Y X X -+- β AB =arctg A B A B X X Y Y --+n*1800 注意:计算βAB 的时候必须是 B 点坐标减A 点坐标。 当 △Y 、△X>0,n=0 △Y>0、△X<0,n=1 △Y<0、△X<0,n=1 △Y<0、△X>0,n=2 同理得 L BC , βBC аB =β B C -βAB 当а>0 三、计算线路中桩坐标 (一) 直线段 已知:方位角а AB , JD A (X A ,Y A 直线上P 1点到JD A 的距离为则P 1的坐标为: X P1=X A +D ·cos аAB Y P1=Y A +D ·sin а AB 注意:距离D=P1的桩号—JDA 的YZ 桩桩号+JDA 的切线长T 。 (二) 第一缓和曲线P2点 坐标计算(ZH-HY 段任一点) D1 D2 JD1 JD2 JD3 JD4 JD5 JD6 X Y L 1 图5-4 交点坐标计算 图5-5 直线段坐标计算

断链定义

断链 断链【broken chainage】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相连接的现象。桩号重叠的称长链,桩号间断的称短链。断链处理:因局部改线,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均会造成p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这种在里程中间不连续的情况叫“断链”。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大(新路线比老路线长)的叫“长链”。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小(新路线比老路线短)的叫“短链”。所谓“断链处理”就是不牵动全线桩号,允许中间断链,而出现桩号不连续。仅在改动处用新桩号,其它不变动处仍用老桩号。并就近在直线段选一个是整桩的老桩号为断链桩。在同一断链桩上分别标明新老两种里程及相互关系。例:某路线A在定测时,在AK2+处开始局部改线,老路线A、新改路线B各自经过一段连续里程后,新改路线B在BK3+处又与老路线A重合,此处老桩号为AK3+。在这个重合点之后的直线段上有两个桩:AK3+660等同于BK3+,AK3+等同于BK3+440。请问断链桩应选在何处AK3+660处此断链是长链还是短链是短链(短链米)如何写该桩的桩志和桩号断链桩BK3+=AK3+660(短链米)若该断链桩之后还有一处断链现象,且为长链米。则新路终点AK8+500的实际连续里程是多少路线总长度=末桩里程+长链总和-短链总和=+米 铁路测量公路测量断链短链长链 字号:小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相连接的现象。桩号重叠的称长链,桩号间断的称短链。 因局部改线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均会造成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这种在里程中间不连续的情况叫“断链”。 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大(新路线比老路线长)的叫“长链”。 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小(新路线比老路线短)的叫“短链”。

道路测量中的长短链

道路测量中的长短链 断链的原因较多。一般主要指两种--一种是由于计算和丈量发生错误造成的;另一种则是由于局部改线,分段测量等客观原因造成的。 当路线桩号长于地面实际里程时叫短链,反之则叫长链.故断链有长链和短链之分。其桩号写法如下: 长链k3+110=k+105.21 长链4.79 m 短链k3+157=k3+207 短链50m 所有断链桩号应该填在总里程及断链桩号表上,考虑断链桩号的影响,路线的总里程应为:路线总里程=终点桩里程-起点桩里程+长链-短链 在线路选择中为什么要设长短链? 这个是线路实际测量里程工作开展与室内画线里程之间出现的差值,即如果室内画线是5km,而实际测量时不一定就是5km.可能是4.8km或5.2km,这样就出现了长链或短链。 在外业第一次定线的时候是K0+000~K20+000,测量放线后,各种调查数据都已经回来了,但是后来由于一些原因,K10+000~K15+000这段路线要改线,改线后,以前的这5公里可能长于5公里,也可能短于5公里,但是K0+000~K10+000及K15+000~K20+000这两段是不需要改的,如果里程继续顺排的话,K15+000~K20+000这段的里程桩号也要变,所以一般在K15+000(老桩号)这里设断链,断链以后的桩号不变,相应的测量数据要不需要改变,主要是为了减少路线方案对测量数据的影响。断链在公路、铁路、电力等与线路有关的行业经常用到!

几个原因: mX(3:9 1、经常外业分了几个队就会形成短链或者长链 2、或者一个公司做一段,每段之间就能形成短链或者长链 3、方案不是按照线路顺序稳定的,中间某一段稳定了,但是其他地方改线了 4、方案的频繁变动,有些工作已经做了里程就不顺了也没有必要顺了 但是总的来说,短链还行,长链有重复的里程,容易把人搞晕 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看到标段里面有提示长链0.46 与道路工程中的长短链是一回事.在测量过程中,有时因局部改线或事后发现测量有误或计算错误,造成路线里程桩号不连续,叫断链.断链分长链和短链两种,长链是指原先路线记录的里程比实际的地面里程要短时,就叫长链,相反则叫短链. 所说的长链0.46米,就是原先隧道记录的长度比实际的长度要短0.46米,或是说实际的长度比设计时的要长0.46米. 断链分为长链和短链:所谓长链,是指实际长度比里程桩号长了,比如说K5+000=K4+500,这就表示实际上比桩号长了500m,在计算里程时应在起始桩号之差上加上500m;短链则相反,指实际长度比里程桩号表示的短了,如K4+500=K5+000,这就表示实际上比桩号短了500m,在计算实际里程时,应减去500m。记住一个规则就行,长链加,短链减来计算里程就行

断链的处理参考

断链的处理参考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断链的处理 一、先把断链搞清楚 断链其实在道路路线中经常会遇到,甚至可以说没有遇到断链反而不正常,那么什么是断链,什么是长链,什么又是短链,可能还有很多现场测量人员还不十分熟悉。 1.断链的产生 先来看看断链是怎么产生的。 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 分段测量,这个很好理解,我曾经就遇到过,1999年在湖南沅陵,进行一条县道的改建勘测,总长45公里左右,分两支队伍同时测量,我所在的队伍测后面那一段,当时勘测起点就按老道路的桩号假定了一个起点桩号,很显然,这个假定的桩号肯定不会与前面那段道路测量的终点桩号正好一样(不然可以去买彩票了),这样就产生了断链,此处桩号不连续。 局部改线,怎么会发生局部改线呢,其实,这种情况大多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在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在评审设计文件,会提出很多意见(体现专家的作用),有些意见就会说:某某路段半径要改大(或改小)一点,以便占用更少的农田;某某路段要向这个方向偏移一些,以减少填方数量;这段路线走这里不行,从村外绕过去。得,专家的意见,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就乖乖地照做吧。于是集合队伍,又开拔到现场,重新计算路线,打桩,测量,数据出来了,

当调整的路段重新回到原设计的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设断链吧。 还有时候,当现场勘测人员现场拿不定注意,在某某路段选取了两个路线方案,测量对自己推荐一条路线方案,连续推算桩号过去,另一条作为比较线,推算桩号与正线汇合时,汇合点的桩号不连续,后来专家一评审,觉得比较线要好,就用它了(设计院怎么就这么背),得,断链又产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都不好意思讲,有一次我碰到了,就是,测量过的路线,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某个交点的要素计算错误,导致桩号也算错了,有错就改啊,断链于是又产生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条路线,不产生断链,基本可以说是不正常滴。有人说了,既然断链是桩号不连续,那为什么不把断链后面的桩号重新推算,使它连续呢不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显然没有搞过路线勘测,先拖出去打……。 我们都知道,桩号是确定道路中线点的位置的表示,在路线平面参数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一个桩号可以唯一地表示路线中线上的一个点的位置。路线的桩号,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整20米的桩号,一种是曲线要素桩(ZH/HY/QZ/YH/HZ),道路勘测,就是放样出这些桩号的实际位置,再测量高程、横断面数据,可以说,每一个桩号及其相关的数据,无不渗透着勘测人员的心血。再回过头看看前面那位,提出把断链之后的桩号重新推算,就意味着重新推算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