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会听见的 优秀教案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1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声音游戏。
把听到的声音用“┄┄(情况)下,┄┄(事物)发出┄┄(怎样的)声音”句式说出来。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来自自然界和社会的声音,学生当场造句)(鼓掌鞭子声炮声鱼跳水棋子落地)教师归纳:大家说得都很精彩,我们就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里,只有你有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桂文亚的这篇随感式的小品文。
二、配乐朗诵课文:教师学生共同朗诵课文,在悠扬的乐声中感受__的美。
三、整体感知读了这篇诗情画意的__,我们来说一下“__用描述了。
”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声音。
四、细部探究:(一)探究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1、大家能体会到__用多种形式描述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那__主要描述了哪几种声音?(蒲公英梳头、80只小蚂蚁跑步、雪花飘落的声音、风吹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水声)你喜欢文中所写的哪部分声音?从文中找出相关段落,仔细品味,大声朗读,然后把你的意见说给组里的同学听。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进行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2、学生谈完后,教师借机发问:蒲公英梳头、小蚂蚁跑步、雪花飘落的声音,你原来听到吗?学习了这篇__,如果再遇到类似细小的声音,会不会听见呢?你会留意哪些看似无声,其实有声的例子?(花开的声音、竹笋破土而出的声音、柳絮飘落的声音、写字的声音、蝴蝶振翅的声音、妈妈的脚步声、奶奶摇摇篮的声音、妈妈盖被子的声音、父亲的轻声叹息、教师的循循善诱、朋友递铅笔、橡皮的声音、老师擦黑板的声音、用粉笔写字的声音。
)学生由感受自然界的声音上升到生活中的声音,深刻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声音。
请同学描述一下这种声音。
通过描述,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的声音与自然界的声音的不同之处,就是声音中蕴含着一种亲情,多了一份爱。
(二)探究__主旨1、生活中原来不经意的声音,通过__的学习,你却听到了,为什么会听到?(因为用心去听)怎样用心去听?请大家结合书上的相关语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公开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设计

公开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设计第1篇:公开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养成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2、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热爱并体会丰富多*的生活。
3、加强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1、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2、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感悟声音的能力。
2、对惯*思维意识的突破。
【教学方法】导读型。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效果所用时间一、导入新课1、送给同学们一首歌《丁香花》2、教师总结歌词特点引入新课3、出示课题《你一定会听见》并做简要分析。
学生边听边唱。
体会歌词优美,激发学生兴趣。
5二、文字感悟对学生提出要求:1、快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优美。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进行交流。
提出要求:⑴朗读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段落,读时一定用心去感悟文字中的情感。
⑵你认为文章的语句,哪些是让你感动的,哪些又是让你感叹的,哪些语句读来就有一种美的享受,请勾画出来,并自己分析产生这种美的原因。
1、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四人小组讨论,全班进行交流。
⑴小组讨论出各组认为最优美的句子。
⑵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⑶读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美的原因。
1、朗读能力增强,品味本文生动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你一定会听见的课文的教学设计教学目的: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唤醒自己麻木的心灵,叫醒自己沉睡的耳朵,去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去感受人世间的爱的和弦。
教学重点:1、通过作者优美的语句和生动的事例,找寻你已经失去的或将要失去的纯真心灵。
2、通过寻找声音,寻找对生命的珍爱的方式。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意识。
教学难点:1、对听见一词的理解。
2、对习惯思维的突破。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美国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的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优秀8篇)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优秀8篇)《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篇一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领悟文章丰富的理趣;2、引导学生用耳朵“观察”世界,用笔描绘声音,培养学生敏于感知、勤于动笔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语言,领悟文章理趣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笔描绘所听到的声音过程设计:听声→品文→悟理→绘声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听声激趣声音游戏:(ppt)播放事先录制好的一些声音,请学生迅速说出听到了什么。
在良好的竞赛氛围中引出课题。
请学生用特别的方式(眼睛看着同桌,用坚定的、喜悦的、充满激励的语气)读课题(ppt)。
二、品味语言师:是的,你一定会听见的!那么,在生活中,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目的:进一步激趣)那会是一些什么样的声音呢?请把书翻到116面读1—3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后另请生评价。
师指导读法:不要为读书而读书,这样读不出效果。
读书要有情有味。
这篇文章用第几人称写的,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全文采用第二人称方式叙述,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仿佛作者在与我们面对面地交谈,如话家常。
)我们可以假设这样的一个情境:几个好朋友周末郊游,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一路上,她们笑靥如花,脚步如风,谈笑风生,开始了一场关于声音的谈话。
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
请学生三人一组在假设的情境下再读1—3自然段。
点一组学生(三个女生)到讲台上表演读(ppt展示相关图片)。
再请学生谈感受。
全班用此“情境法”(或曰“游戏法”)练读5—7自然段。
请三个男生上讲台表演读课文的5—7自然段(ppt展示相关图片)。
师:三个女孩为我们描绘的声音与三个男孩为我们描绘的声音分别有什么特征?明确:(ppt)三个女孩描绘的一组声音(蒲公英梳头的声音、蚂蚁跑步的声音、雪花飘落的声音)富有诗意但又细微得难以觉察;三个男孩描绘的一组声音(风声、动物的声音、水声)在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而不被留意。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优秀5篇)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优秀5篇)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篇一教学难点:篇二运用生活体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用心倾听,热爱生活的情感。
3.学习自能读书的阅读方法,在学习中感受语言的优美韵律,体会声音的美妙。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本课中语言的特点。
2.体会并运用:用心听,感受声音的美妙,感受生活的多彩。
教具准备:1.自制幻灯片。
2.准备课外阅读《雨铃铛》一文。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根据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包括:认读生字,练读课文,提出问题。
揭示课题,检查预习。
指导识字。
把你认为容易出错的字讲给大家听。
(略)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1.听老师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点评: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继续参看课后的生字表。
3.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记住了课文中的哪些内容。
点评:通过多层次读课文,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美读课文,深入体会,领略文章的韵律之美。
1.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描写优美的句子划下来,多读一读。
2.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与同学共同分享。
3.读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和你一起去欣赏。
4.老师适当点拨,并给予恰当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音韵之美。
5.从风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水的声音三个方面进行学习。
以下部分可做成幻灯片读一读,填一填,声音的世界会更丰富。
你总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当春风_________________,当暖风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你总听过水声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再次练习朗读课文,并把自己补充的内容加在里面。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最新7篇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最新7篇《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内蕴⑴、学会用语言描绘看见和听见的画面。
⑴、引导学生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听、去看、去想体会丰富多彩的生活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2、学会用语言描绘看见和听见的画面。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美点追寻,赏析课文的美;课堂游戏,引导学生用心倾听。
教学步骤一、导入(无声的感受)同学们,眼睛给了我们五彩斑斓的世界,耳朵则给了我们悠扬婉转的乐声,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耳朵也是。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玩一个游戏:用力堵住耳朵,听不到声音最佳,合住嘴,不能发出任何声响。
(持续一分钟后,与学生交流感受:此时,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具体的声音没有了?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师总结:此时生活中的说话声、笑声、读书声、歌声等各种声音都消失了,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感受不到丝毫生气,只是死一般的寂静、冷清。
下面让我们回到有声世界,感受美妙动听的各种音乐。
(课件:蛐蛐声、笑声、雨声等)师小结:大家也不难发现,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声音的存在,才会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更加的生机勃勃。
今天,我们将走进《你一定会听到的》这篇课文,一起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
(课件:课题)二、整体感知1、提问:根据课题中的“你”理解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换成“我们”或“用心倾听”好不好?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你一定会听见的”寄予作者对读者的无限期冀和信赖,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感觉作者在和我们谈心,如话家常,亲切随和,娓娓道来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班德瑞的《寂静山林》,让学生在悠扬动听的乐声中感觉课文的美,同时提示朗读法(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3、提问: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学生明确:文章的语言特别美,就像一首诗……文章的想象丰富、细微,把“声音”写得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的内容很别致,聚焦无所不在的声音世界,引领我们去感受声音的奇妙无穷,读文章,仿佛沐浴在作者智慧的光辉中……文章的结构特别美,开头和结尾很有特色,开头列举6种声音,结尾又巧设5种游戏,新颖独特……文章的标题很有特点,设置悬念,诱人猜想……2、你们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呢?(一般情况下,学生又都会一致认为最喜欢课文的前面部分,即1~3段,因为这三段的语言最生动活泼优美且有诗意)那好,我们现在一起来细细品味一下课文的1~3自然段。
《你一定会听见的》优秀教案

《你一定会听见的》优秀教案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你一定会听见的》优秀教案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你一定会听见的》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准备:课件、配乐磁带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上课铃声响后)刚才,大家还在滔滔不绝地谈天说地,现在怎么会这么安静那你们是怎么知道上课时间到了呢2.噢,原来如此。
听到铃声,我们知道上课、下课,那生活中你还听到那些声音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3.想不到我们周围的声音这么奇妙。
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一篇和声音有关的散文,——出示课题4.大家的眼神充满了疑问,读了题目,你是不是有很多想知道的问题呢?(生问,教师在题目右边打一个“”,并板书:怎样听1.学生回答,因为到了上课时间。
2.回答,听到铃声。
3.学生畅所欲言4.齐读准备好的课题5.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从学生熟悉的铃声引入,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认识生字。
1.要求:自己试着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
2.教师巡视交流情况3.检查字词:(课件出示)呼啸狂风掠过数拨水寂静闲暇丰富美妙(教师指导好这几个字的读音“拨”不要读成“bē”舌面音“卷、寂”的发音要注意)4.帮助学生理解“寂寞”和“闲暇”。
文中“寂静”换一个词可以怎样说你知道它可以和哪个词对对子(“闲暇”的理解同“寂静”)课件出示:在的夜里,听一听外面有什么声音传来;在的时候,听一首从来没有听过的歌曲或乐曲……5.指导写字师强调并范写“啸、拨“啸”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
“拨”: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友”“渐”注意三部分间的结构1.学生自读课文,并划出生字词认识它们。
2.同桌交流划出的新词。
3.指名读,男女赛读、齐读4.指名重点读这几个词语。
5.指名读句子。
6.学生回答:在横线上填一个别的词语,但意思不变。
7.学生提出较难写的字8.学生描红、仿影、临帖培养学生用学过的认字方法认识生字的能力通过找近义词、反义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这是一个好方法。
《你一定会听见的》语文教案(通用15篇)

《你一定会听见的》语文教案《你一定会听见的》语文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你一定会听见的》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你一定会听见的》语文教案1语言运用1、根据课文填词(每空填2字)。
(1)()间,它们全逃散了!(2)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了……(3)学着听爸爸打()的声音。
(4)()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
2、试在括号里填上拟声词。
(1)()的磨砂声(2)()的哭啼声(3)()的水滴声(4)()的崩倒声(5)()的电铃声(6)()的流水声3、摘抄文中写视觉、听觉的四字词。
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1)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2)你开始微笑,轻轻地笑,大声地笑,这时候,你一定会听见的……5、学用文段的语言形式写一段话(提示:从多方面写好一类事物)。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当山问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打向屋脊,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在盛水的脸盆里,当清道夫清扫水沟里的落叶,当妈妈开水龙头淘米煮饭,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课内精读(一)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扑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狗忙着啃骨头,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金丝雀在窗沿唱歌,当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芦花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吧?6、画横线句子的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7、自选角度评述第一段话。
8、试着在第二段文字中补写两三个关于动物声音的例子。
(二)人有耳朵,听八方,加上眼睛,观四方。
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
可是,说也奇怪,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者潜意识里抗拒某种声音的时候,它们竟然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例如马路上急驰而过的汽车声,隔壁工厂轰隆隆的马达声,老奶奶唠唠叨叨的抱怨声,久而久之,左耳进右耳出,人,开始了声音的“过滤”。
2021年《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15篇

2021年《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15篇《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养成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2、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热爱并体会丰富多彩的生活。
3、加强朗读,品味__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品味__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教学后记教学内容及过程一、课前准备:①学生搜集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素材,以备使用。
老师准备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②,扫除字词障碍。
③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二、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
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冬天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是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使你伤感的心不再失意……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大自然的各种美妙的声音。
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师放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要求〕学生:a闭上眼睛,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b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①学生放开喉咙自由朗读课文。
②勾画出与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语句或段落以备发言。
③学生自由发言谈读后的感受,教师注意点拨评价。
(三)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②小组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说一说自己对这篇课文内容和结构的整体感知。
③各小组推进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本小组的观点。
明确:第一部分:(1-8)展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
第二部分:(9-13)说明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告诉我们声音会充实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得到更多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正确理解这篇文章的中心。
2.体会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
3.学习欣赏声音,仿写声音。
【教学重点】
体会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欣赏声音,仿写声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眼睛,给了我们色彩,让我们看到了大千世界的绚丽多姿!
耳朵,给了我们声音,让我们听到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
现在就来做一个听声游戏,请同学们把听到的声音说出来。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声音,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你一定会听见的》,这是一篇随感式的小品文,它既有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又有散文的特点。
在文中,作者都听到了哪几种声音?
她对声音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感受?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把关键的语句、词语勾画出来。
1.预设字词教学:
2.预设学生回答:
生答:
(1)作者写了“蒲公英梳头的声音”、“蚂蚁小跑步的声音”、“雪花飘落的声音”、“风吹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水声”。
(2)表现作者对声音的感受和认识的语句有:“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
”“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
界。
”“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乐趣。
”等。
师:从作者对声音的认识和感受中,我们知道用心聆听能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奇妙,得到很多乐趣。
这是聆听声音的好处和意义,那么不听或充耳不闻,又会怎样呢?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可见,聆听声音是多么重要啊!如果能把听到的声音写下来那就更好了。
本文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
品读课文1-8节,选择你最喜欢的语段,先读一读,再想一想,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教师预设:
(1)“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
(蒲公英也有头发,还要梳头,采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把它写得很可爱,也很漂亮。
语言生动形象。
)
(2)“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
(蚂蚁还会跑步,做体操,好似进入童话世界。
也用了拟人的手法,读后感觉活泼有趣。
)
(3)“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
(突出了雪花的特点,温柔轻盈。
语言诗情画意。
)
(4)第5.6.7节,运用排比,写一个方面的声音,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学会聆听,仿写声音。
课文向我们展现一个多么奇妙的声音世界,作者对声音的描写又是多么生动有趣啊!(多媒体展示)老师现在播放一段声音,请同学们仔细地用心地聆听,把听到的声音和感受写出来。
结束语:让我们学会聆听,用心去听,随时把耳朵听醒,你一定会听见的,让世界因为我们的倾听而更精彩!
【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大外套的秘密》、《思想猫》、《班长下台》,它能让你积极乐观地去看待人生,让更多的人拥有童趣。
2.课文结尾处写了几种声音游戏,选择其中一种,把声音和感觉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