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

【人教版】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卷)说明:历史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卷及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小题,共48分)1. 先秦时期有位思想家对生死有过如下见解:“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赋也。

安时面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下列所述政治主张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A.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B.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D.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2. 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3. 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

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其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 )A.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 B.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C.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 D.用外在比照方式寻求天与人的内在联系4. 西周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刑和礼。

礼的应用范围只限于贵族,刑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

针对这种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有学者认为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该学者所属的学派是()A.法家 B.墨家 C.儒家 D.道家5. “圣人所能者,夫妇之不肖可以与能,勿不视世间之夫妇为。

……妇之不能者,则虽圣人亦必不能,勿高视一切圣人为也。

”最有可能说这种言论的思想家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6.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学为教的政策。

江西省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总分:100分时间:100分钟温馨提示:此次考试卷面分为5分说明:1. 书写整齐无大面积涂改且主观题基本完成的得5分2. 书写有涂改或主观题未完成的,根据情况扣(1—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50分)1. 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

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

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

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

这一情形反映出A.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B.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D.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建立了政治同盟组织3. 下表是欧洲一体化大事记(部分),对该表相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一次扩大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人员、货物、资本、服务的自由流动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市场上正式流通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等十国正式加入欧盟B.欧洲一体化程度加深,范围扩大C.两极格局解体为欧洲一体化提供有利环境D.欧洲一体化最终覆盖了整个欧洲4. 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发展了万隆精神,团结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1974年,几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出席了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

上述现象A.说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质变C.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D.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5. 2018年6月12日上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举行首次会晤。

江西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江西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江西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共32题;共48分)1. (1.5分)凡是不以工业发展为基础的商业繁荣,是不能持久的;在资本主义世界地位的上升,必须凭借自己雄厚的工业基础。

“不能持久”的例证不包括()A . 意大利B . 葡萄牙C . 荷兰D . 英国2. (1.5分) (2017高一下·双鸭山期中) 观察下图,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3. (1.5分)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

其历史根源是()A .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B . 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C . 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D . 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4. (1.5分) (2019高二下·揭西期中) 15世纪末教皇以穿过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附近的子午线为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两半球内新发现的土地分别划归两个最先开辟新航路的欧洲国家。

这两个国家是()A . 葡萄牙和西班牙B . 法国和西班牙C . 荷兰和英国D . 法国和英国5. (1.5分)“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

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

”下列关于各时期金融中心形成的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 . 新航路开辟——北意大利金融B . 三次英荷战争——荷兰金融C . 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金融D .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金融6. (1.5分) (2019高一下·南宁月考) “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

2021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I)

2021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I)

2021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我国古代史上开创了许多社会制度,据此回答1—5题。

1.分封制在周初巩固周朝的统治,发展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不同结果的根本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诸侯争权夺利D.井田制的破坏2.西汉实行编户制度的最主要目的是A.供朝廷及时了解全国各地情况B.提供各级地方官政绩好坏C.加强对百姓的管理,提供承担国家赋役的依据 D.加强对郡国和官员监察3.汉武帝后期,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

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4.关于汉初封国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汉初开始存在B.王国严格受朝廷节制,权力弱小C.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D.侯国无治民权,受所在郡监督5.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分割相权的措施包括①设参知政事②设枢密使③设三司使④命文官大量制定律典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比较能力是对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

运用比较方法回答6—8题。

6.汉唐历史相比,不同..之处是A.都承袭前朝政治制度B.都出现过“大治”和“大乱”局面C.赋税制度出现中途变革D.后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7.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与尚书、门下构成三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它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A.隋唐中书省下设六部,管辖全国政务;元朝中书省则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B.隋唐中书省是立法机构,元朝中书省则是行政机构C.隋唐设中书省的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元朝中书省则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D.隋唐三省制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而元朝中书省的建立则实用文档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达到空前鼎盛8.北宋以前,统一的封建王朝曾多次在长安和洛阳一带建都,这主要是因为①两地都有黄河作为城市供水的保障②两地都是封建经济发达的地区③两地基本处于国家版图的中心地带④两地都有前代遗留下来的豪华宫殿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③④中华民族由中国境内各民族长期融合而成,各民族为这个民族大家庭的组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江西省2021版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

江西省2021版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

江西省2021版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2018·苏州模拟) 《天工开物·乃粒第一》记载:“其湖、池不流水,或以牛力转盘,或聚数人踏转。

车身长者二丈,短者半之。

其内用龙骨拴串板,关水逆流而上。

大抵一人竟日之力,灌田五亩,而牛则倍之。

”材料描述的工具是()A .B .C .D .2. (2分)(2017·德阳模拟) 在古代中国,打春牛逐渐成为一种习俗。

立春之日“周公始制立春土牛”,汉代“陈列土牛模型”,宋代“自京都至各州县俱于衙前陈列土牛”。

后世大略相同,迄于清末。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 . 历法体系不断完善B . 民本思想得以延续C . 牛耕文化不断丰富D . 耕牛崇拜成为民俗3. (2分) (2017高一上·义乌月考) 清雍正帝曾强调:“农为天下之根本,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这句话体现了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A . 专卖政策B . 闭关锁国C . 重农抑商D . 海禁政策4. (2分)历史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政治权力型经济(即国家权力干预经济)是一种常见的经济发展类型,而中国古代的政治权力型经济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下列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是()①西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制度②北宋东京城夜市与晓市相连③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活跃④雍正帝厉行抑商与海禁政策A . ①③B . ②③④C . ①④D . ①②④5. (2分) 15世纪末,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最先到达非洲最南端的航海家是()A . 迪亚士B . 达伽马C . 哥伦布D . 麦哲伦6. (2分) (2019高一下·栾城期中) 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 . 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 . 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 . 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 . 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7. (2分)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③推动了垄断资本主义形成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统治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②③④8. (2分) 19世纪晚期,人类开始利用的新能源有①石油②煤③电力④原子能A . ②④B . ①③C . ①②D . ③④9. (2分)(2019·江南模拟) 1882年底,华商大量抛售洋务企业股票转而投资生丝市场,使洋务企业陷入绝境。

江西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江西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江西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共32题;共48分)1. (1.5分) (2018高一下·江苏期中) 有学者在论及西欧某国时说,它的造船业发达,于17世纪初“组建了东印度公司,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它完全征服了印度尼西亚群岛”。

该国是()A . 荷兰B . 德国C . 法国D . 西班牙2. (1.5分)(2020·静安模拟) 西欧中世纪末期常常被称为“‘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时代”。

这里的“‘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分别是指()A .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B . 启蒙运动和殖民扩张C . 启蒙运动和新航路开辟D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3. (1.5分) (2017高一下·福州期末) 《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写道“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材料中的“海上第一强国”是指()A . 西班牙B . 荷兰C . 英国D . 法国4. (1.5分) (2020高二下·武清月考) 16世纪,英国、荷兰等国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探寻通往亚洲的航路,其中发现纽芬兰岛的航海家是()A . 卡伯特父子B . 卡蒂埃C . 哈德逊D . 德雷克5. (1.5分) (2017高二上·天水开学考) “节能减排”成为近年最热门词语,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

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明是()A . 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B . 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C . 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D . 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6. (1.5分) (2017高一下·长安期中) 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621座,总装机容量121.2万千瓦;1907年德国已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使用电动机。

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A.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B. “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2 •春秋末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提出“兼爱”,两者相比,墨子更注重A. 调节人际关系B •倡导重义轻利C •无等级名分差别D •讲求实际功利3•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

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

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

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

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A. 渗透近代科学思想B •汇总历代农学成就C.介绍西方农学知识D •突破传统科技藩篱4.关于宋代南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由民间艺人或下层人士创作B、流行于民间,贴近百姓生活C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 D 、得到官府的大力提倡5•孟子对梁惠王说:使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亦。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亦。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亦”。

孟子的上述言论没有反映出A. 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 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C. 客观反映了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D. 站在平民立场,提出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6•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A. A • B • B • C • C • D • D •7 •有学者对某位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康节、橫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释、道,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尤其沿袭伊川的最多。

”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B •董仲舒C •朱熹D •康有为&“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这是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修行感悟,他应该生活在A.唐朝B •北宋C •明朝D •清朝9 •孔子的思想不包括A.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C.主张以德治民,取信于民 D •反对社会改革,维护旧制度10•脸谱化”是中国京剧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刘备被视为汉室传承者,而曹操则被视为篡汉者,视为"不忠”,在舞台上成为奸臣。

江西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国弱民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上述言论体现的是: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四使并进”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臣事居,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3.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B.戏剧表演C.篆刻艺术D.书法艺术4.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五大”(1997年)五个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④报告中“三步走”和“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②①④D.②③①④5.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恩格斯所述的现实最有可能导致下列哪一作品产生?()A.《巴黎圣母院》B.《安娜•卡列尼娜》C.《老人与海》D.《母亲》6.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这观点应是A.水是万物的本原B.感觉即知识C.人是万物的尺度D.知识即美德7.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秋学期会昌县第五中学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

(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

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B.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C.辅佐各国诸侯富同强兵D.出谋划策改善君王统治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3.下表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4.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提到:“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

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

”两者对道家思想高度肯定的主要依据是道家( )A.哲学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B.“无为而治”的理念影响深远C.对世界本原进行了深刻探讨D.经典著作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5.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与这一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B.“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C.“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

”D.“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

”6.某学者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只是在学术思想界很有名,而法家是在当时的政治影响上独步天下”。

法家能“独步天下”, 是因为其( )A.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意愿B.适应了奴隶主贵族称霸的要求C.迎合了封建地主建立专制统治的需要D.顺应了民本思想的发展潮流7.下表是某学者对汉武帝“独尊儒术”原因的分析。

由此可见,“独尊儒术”()A.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B.适应了贵族政治需要C.使诸子百家实现了充分融合D.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8.《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云:“《春秋》曰:‘王正月’何以谓之王正月?……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

”这反映了董仲舒( )A.以高深学问注释儒家经典B.拘泥于儒家经典细枝末节C.以儒家经典作为思想武器D.以天命思想改造儒家学说9.在董仲舒看来,君主受命于天,但天却不是为君主个人而立,并认为灾异谴告理论作为“天人感应”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天对人间政治得失与治乱兴衰的回应。

可见“天人感应”思想()A.理论上论证了君权合法性 B.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C.对君王权力滥用有一定约束 D.有利于维护政治的大一统10.汉代存在着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争论。

今文经学认为《六经》为孔子本人所作,治学倾向于阐发微言大义,古文经学认为孔子“述而不作”“六经皆史”,倾向于研究《六经》本意。

今古文经学之争从西汉末年到东汉末年持续了 200 年之久。

古文经学之争说明()A. 百家争鸣得以恢复B. 董仲舒新儒学排斥今文经学C. 三教融合已现前奏D. 儒学地位的确立是重要诱因11.韩愈依据《公羊春秋》的“尊王攘夷”斥佛教为“夷狄之教”,提出拆毁寺观改为民居并让僧尼还俗的主张, 但皇帝并未采纳。

后韩愈因反对“迎佛骨”而被贬谪。

据此推断,当时( )A.崇佛抑儒成为国策B.儒学复兴运动兴起C.儒佛交融不断增强D.佛教世俗化的完成12.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

这表明理学( )A.以弘扬纲常伦理和倡导个性解放为本B.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C.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思辨性和道徳性D.成为宋明时期的学术主流13.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

这一思想( )A.主张人应该去尽力追求私利B.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C.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关系D.为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依据14.《朱子家礼》是朱熹对后世社会生活影响巨大的著作,在书中朱熹“意在将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环节,诸如出生、婚礼、丧葬以及祖先祭祀,都纳入儒学的领域之内”。

朱熹的做法( )A.保证了理学确立的原则深入社会B.促使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有利于儒学原则世俗化生活化D.抵制了佛道思想的影响15.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他认为做学问如想要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

这表明陆九渊( )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赞同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否定传统儒学的权威地位16.王守仁《传习录》载,“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

”这一主张()A. 否定“存天理,灭人欲”B. 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C. 注重人的意识的重要作用D. 科学地指明了心与物的关系17.当代学者徐定宝在《黄宗羲评传》中写道“阳明心学倡导‘心外无物’、‘心外无学’……肯定主体道德意识对道德行为的性质起着决定的作用,引导人们走出圣贤与经典为中心的章句之学的死胡同,点明儒学伦理精神处于世人自己的心灵之中……在明代中后期的文化思想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据此可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A. 延续了心学对朱熹理学的批判性思考B. 客观上延缓了儒学世俗化的历史进程C. 摆脱了儒学在中国思想界的中心地位D. 有效推动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新发展18.有学者认为,李贽不承认女性的天性低劣,屡次称颂武则天为“好后”,认为女人的才德不比男人差。

但他赞扬有成就的女性,并不等于提倡男女平权。

一个明显的证据是李贽不遗余力地褒扬寡妇的守节。

对此认识最为合理的是( )A.李贽摒弃了以儒家纲常为标准的道德观B.李贽的思想有自相冲突的成分C.李贽的思想已经属于近代民权主义的范畴D.李贽的主张挑战了理学的正统19.黄宗羲在《山居杂咏》诗中写道:“锋镝(贬官)牢囚(牢狱之灾)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贫困)亦其能奈我何?”诗人创作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在于( )A.批判中国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腐朽B.歌颂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斗争精神C.要求实行“工商皆本”,发展手工业和商业D.诗人主张采用革命和暴力的手段改变现状20.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

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

天子只是“君”的一种。

材料中顾炎武( )A.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C.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D.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21.顾炎武认为,“天下之病民者有三:曰乡宦, 曰生员(俗称秀才,亦称诸生),曰吏胥”“病民之尤者, 生员也”。

他大声疾呼:“废天下之生员而官府之政清……废天下之生员而百姓之困苏……废天下之生员而门户之习除……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之材出。

”这些言论主要体现出顾炎武( )A.抨击君主专制制度B.致力于社会变革C.主张废除八股取士D.重视博学与考据22.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这表明他()A.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 B.肯定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C.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 D.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23.王夫之认为:“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管弦而无礼乐之道。

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

”这一观点( ) A. 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B. 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C. 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D. 启示了后人的思维方法24.下图为“西夏活字(佛经)印本”(影印件)。

它最大的史学价值在于()A.是研究活字印刷术传播的重要史料B.反映了西夏文字是一种独创的文字C.充分证明西夏是活字印刷术发源地D.在文物收藏中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25.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26.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

”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 )A.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C.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D.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27.美国学者钱存训认为“到公元3或4世纪时,书法已成为一种(自觉的)特殊的艺术形式”,这是建立在“平滑和有吸收力的书写表面”基础上的。

由此可知,书法成为一门艺术( )A. 推动了书写材料的革新B. 得益于造纸技术的进步C. 有利于印刷技术的进步D. 始于蔡伦改进造纸技术28.小篆的字体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写起来并不方便。

秦朝后期,出现了一种较为草率的新字体。

这种新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差役(皂隶)、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

可见,隶书的形成( )A.反映了生产实践对政治的影响B.折射出政治文书刻写材料的变化C.适应了大一统政治发展的需要D.表明汉字符号化特征进一步削弱29.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记录在《全唐诗》里流传于世。

上官仪、房玄龄、杜如晦、深佺期、贺知章、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李贺、杜牧等,也有书法作品传世。

这反映了唐朝( )A.书法与诗歌得到了同步发展B.部分文人重视诗书审美追求C.中原文化带动全国文艺进步D.是文人画派形成的奠基时期30.《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是关汉卿的名剧,剧中风尘女子赵盼儿被塑造成一个英雄形象,这在元代之前的文学作品里是十分少见的。

关汉卿对赵盼儿的文学塑造( )A.折射出其对当时理学说教的不满与抗争B.表明当时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C.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君主专制体制的批判D.反映出商品经济对文学的影响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