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化学与物理电源基础实验讲义1

合集下载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新能源课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装置的制作教学实验报告电气01 王平090410204/22 Monday《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装置的制作》教学实验一、研究背景:随着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因此开发新的绿色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冲击影响,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绿色能源种类很多,本实验将针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进行实验制作,以了解其设计原理及机制。

二、实验目的:了解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发电原理,掌握DSSC基本制作方法和的电池性能测定;理解决定DSSC性能的材料方面的影响因素,实验比较不同燃料、不同光线对电池性能的效果。

三、实验技能:学习研磨制样、材料的选择、万用电表的使用、涂布coating及组装、测试太阳能电池。

四、工作原理:本实验所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是一个电化学反应过程装置。

由正极、负极、电解质液组成。

其中正极为涂布有石墨的导电玻璃;负极为涂布有二氧化钛的导电玻璃;二氧化钛为多孔纳米结构,吸附有染料或光敏剂;电解液为含碘化合物,能够产生I2/I-,被填充在正、负极之间。

DSSC太阳能电池是由一系列电子传递过程完成光能-电能转换的。

当光线照在负极侧,染料吸收光能发生电子跃迁,染料被氧化,电子经二氧化钛半导体传导,流动到负极的导电玻璃片进入外电路;电子到达正极后,电解液中的I2/I-氧化还原作用使得染料被还原到原始状态。

这样构成电子回路,产生电。

五、实验准备:1.材料:A.导电玻璃:具有高透过率、导电率,如ITO、FTOB.正极:导电能力强、有一定催化活性,如炭、铂C.二氧化钛:具有催化能力,高活性、比表面积大、分散均匀D.染料:具有吸光产生电子跃迁的有机材料。

天然光敏剂:价格便宜,性能不优化。

如自然界中的叶绿素、叶红素,水果榨汁等合成染料:价格贵,性能优化。

如N3、N749等图相对太阳光强度(灰线)与叶绿素(黑线)的吸收光谱E.电解液:注:高效率的DSSC需要:a.高比表面积TiO2电极;b.具有适当电位、低禁带的染料;c.高催化能力的正极;d.快速氧化还原能力的电解质;e.宽工作电压的溶剂2.仪器设备:电子天平、玛瑙研钵、药匙、微量吸管、透明导电玻璃、滤纸、镊子、万用电表、胶带、剪刀、直尺、塑胶滴管、玻璃棒、瓷坩埚、高温电炉、坩埚钳、隔热板、玻璃培养皿、2b铅笔、燕尾夹、标准光源箱、白炽灯、乳胶手套、纸巾。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既酷又有意思的东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你可能在想,太阳能电池是啥?不就是那个一到阳光照就能发电的黑色板子嘛!其实,它背后可是有一套复杂又神奇的原理,能让你在喝着冰镇饮料的同时,也为环保出一份力!所以,接下来就让我带你深入了解一下这个“阳光小助手”的工作原理吧。

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2.1 基本概念首先,咱们得明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其实是利用了染料的特性来捕捉阳光的。

简单来说,就是把阳光变成电能的“变魔术”过程。

它的核心原理就是利用光敏染料吸收阳光,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想象一下,你在阳光下晒太阳,皮肤变黑了,其实就是吸收了光线,DSC就是在做类似的事情!2.2 具体步骤接下来,咱们分步来看这个过程。

第一步,染料吸收阳光,就像你在海边捡贝壳,太阳光就是那些闪闪发光的贝壳。

第二步,这些染料吸收的光能会激发出电子,就像一颗闪亮的种子,滋生出新的生命。

然后,这些激发出来的电子会进入导电材料,形成电流,给我们带来电能。

最终,经过一系列的“调皮捣蛋”,电流就可以被收集起来,供我们使用。

3. 为什么选择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3.1 优势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电池呢?它的优势可多着呢!首先,它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普通人也能用得起。

其次,它的效率在一些情况下甚至能跟传统太阳能电池媲美,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而且,这种电池还可以在弱光环境下发挥作用,像阴雨天也不怕,真是雨天的“光明使者”!3.2 环保性更重要的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极小,几乎是零污染。

可以说,它是大自然的好朋友,能帮助我们保护环境,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用上这种电池,地球妈妈肯定会开心得合不拢嘴!4. 未来展望当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也有它的挑战,比如稳定性和耐用性等问题,但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努力攻克这些难关。

想象一下,未来的某一天,咱们的手机、家电甚至汽车都能通过这种电池来供电,那真是美梦成真啊!阳光就是我们的“电源”,生活会变得多么便利和环保。

染敏太阳能电池背景PPT课件

染敏太阳能电池背景PPT课件
染敏太阳能电池背景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染敏太阳能电池概述 • 染敏太阳能电池结构与工作原理 • 染敏太阳能电池材料体系 • 染敏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与设备 • 染敏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策略 • 染敏太阳能电池挑战与未来展望
01 染敏太阳能电池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染敏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简称DSSC)是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利用染料吸收太阳光并产生电流。
性能参数与评价指标
光电转换效率
衡量电池将光能转化 为电能的能力。
开路电压
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的 端电压,反映电池内 部电荷分离情况。
短路电流
电池在短路状态下的 电流,反映电池对光 能的响应程度。
填充因子
反映电池实际输出功 率与理论最大功率之 比,体现电池的优劣。
稳定性
衡量电池在长期使用 过程中的性能衰减情 况。
现状
目前,染敏太阳能电池已经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并且在一些领域得到了广泛应 用。然而,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染敏太阳能电池在效率和稳定性方 面仍有待提高。
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
应用领域
染敏太阳能电池具有柔性、轻便、颜色可调等特点,因此在建筑一体化、便携式 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市场前景
电转换效率。
柔性衬底
02
采用柔性衬底制备染敏太阳能电池,实现可穿戴和便携式应用。
模块化设计
03
将多个染敏太阳能电池单元组合成模块,提高整体性能和稳定
性。
06 染敏太阳能电池挑战与未 来展望
面临的主要挑战
稳定性问题
染敏太阳能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光、热等因素的 影响,染料分子容易发生降解,导致电池性能下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结构:1. 导电玻璃衬底:通常使用透明导电玻璃作为衬底材料,如ITO (indium tin oxide)。

2.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用于增加电池电子传导性能,并使阳光可以透过它进入电池。

通常使用氧化铟锡(ITO)作为透明导电层。

3.染料敏化薄膜:染料敏化薄膜是DSSC中的核心组件。

这层薄膜涂覆在导电玻璃衬底上,包含一种染料分子,其结构类似于天然叶绿素。

染料分子吸收阳光中的光子并将其转化为电子。

4.电解质:电解质是DSSC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采用液态电解质或固态电解质。

电解质滋润染料敏化薄膜,并在阳光下接受电子并形成离子。

5.对电极:对电极通常是以可导电的材料如铂、碳黑等制成,用于接收电子并将其导出电池。

工作原理:DSSC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化学。

首先,太阳光通过透明导电层进入染料敏化薄膜。

染料分子吸收阳光中的光子,并将这些光子的能量转化为电子激发。

这些激发的电子通过导电材料(电解质)传输到对电极上,并导出电池,形成电流。

在染料吸收光子后,电解质中的电子会被阳光中的光子激发并形成离子。

这些离子通过电解质传导到对电极,与来自导电玻璃衬底的电子相结合。

在对电极上,电子于阳离子结合,形成阳极回路,提供了闭合电路以供电子流动。

同时,通过导电玻璃衬底将电子从太阳能电池接出。

由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使用廉价材料和简单的制备工艺,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

此外,它还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特别是在低光条件下的效果更突出。

然而,由于染料的稳定性及透明导电层的薄膜性能等问题,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教你制作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教你制作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第二步:利用天然染料把二氧化钛膜着色
在新鲜的或冰冻的黑莓、山莓和石榴籽上滴 3—4滴水,再进行挤压、过滤,即可得到我们所需 要的初始染料溶液;也可以把TiO2 膜直接放在已 滴过水并挤压过的浆果上,或在室温下把TiO2膜浸 泡在红茶<木槿属植物> 溶液中.有些水果和叶子 也可以用于着色.如果着色后的电极不立即用,必 须把它存放在丙酮和脱植基的叶绿素混合溶液中.
二 氧 化 钛 薄 膜 着 色
第三步:制作反电极
电池既需要光阳极,又要一个对电极才能工作.对电极 又叫反电极. 取与正电极相同大小的导电玻璃,利用万用表 判断玻璃的导电面〔利用手指也可以作出判断,导电面较 为粗糙〕.把非导电面标上‘+’,然后石墨棒或软铅笔在整 个反电极的导电面上涂上一层碳膜.这层碳膜主要对I-和 I3-起催化剂的作用.整个面无需掩盖和贴胶带.因而整个面 都可以涂上一层催化剂.可以通过把碳膜在450℃下烧结几 分钟来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电极必须用乙醇清洗,并烘干. 也可以利用化学方法沉积一层通明的、致密的铂层来代替 碳层作为反电极.
反 电 极 制备
第四步:组装电池
小心地把着色后的电极从溶液中取出,并用水 清洗.烘干之前再用乙醇或异丙醇清洗一下,以确保 将着色后的多孔TiO2膜中的水份除去.把烘干后的 电极的着色膜面朝上放在桌上,再把涂有催化剂的 反电极放在上面,把两片玻璃稍微错开,以便于利用 未涂有TiO2的电极部分和反电极作为电池的测试用.
电 池 的 封 装
第五步:注入电解质
用两个夹子把电池夹住,再滴入两滴含碘和 碘离子的电解质溶液,由于毛细管原理,电解质 很快在两个电极间均匀扩散.
电 解 质 的 注 入
☺恭喜你☺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制作成功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应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应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应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又称为Grätzel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它采用了新型的敏化物质,能够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并且具有透明、柔性、低成本等优点。

近年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绿色能源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基于光电化学原理的能量转化装置。

它将太阳辐射吸收并转化为电能,使之成为一种更加可用的能源形式。

该电池的基本结构由透明导电玻璃、染料敏化剂、电解质、对电极和光敏电极组成。

其中,染料敏化剂是关键的能量转化介质,其作用是:吸收太阳光,在激发状态下电子跃迁至导电材料上,从而形成电荷的分离和运输。

电解液则提供了离子的传输通道,以维持电荷平衡。

光敏电极和对电极分别接受电荷,建立电势差,形成电流。

并且,由于特殊的电极材料和导电液体,这种电池可以向两个方向输出电流,进而光伏效率得到提高。

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灵活透明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自1972年O'Regan和Grätzel教授首次提出Grätzel电池后,研究者们对它的改进和优化不断进行,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1、液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

1985年,Tennakone等人利用溶于有机溶剂中的银离子/亚铁氰酸盐作为电解质,制备出稳定的液态Grätzel电池。

分别于对电极和光敏电极上采用铂和钾硝酸,其效率可达到5.2%。

2、固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

为了克服液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中电解液泄漏的问题,研究者们又发展出了固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

2000年,Zakeeruddin等人在TiO2纳米晶膜上涂覆了含PbI2等离子体和2,2',7,7'-四-(甲基丙烯酸乙酯)氧合物作为电解质的Grätzel电池,其效率高达7.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材料ppt课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材料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5
PA基本RT TW概念O
整理版课件
基本概念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主要是模仿光合作用原理,研制出来的一种新 型太阳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以低成本的纳米二氧化钛和光 敏染料为主要原料,模拟自然界中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其主要优势是:1.原材料丰富、成本低 2.工艺技术相对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3.环保无毒、无污染
行 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 下载:/sucai/
PPT图 表下载 :/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 程:/excel/ PPT课 件下载 :/kejian/
16理论研究散射材料在光阳极中的应用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一方面要保证光生电子的高效收集即前面所述通过一维光阳极材料将电子快速传输到导电基底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捕获能力散射材料在光阳极中的应用一镜面型散射材料17理论研究散射材料在光阳极中的应用二空心型散射材料二空心型散射材料18理论研究散射材料在光阳极中的应用三多功能的复合型散射材料三多功能的复合型散射材料19对电极材料理论研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研究进展对电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主要担负电解质中离子的还原使电解质中的氧化还原电对对电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主要担负电解质中离子的还原使电解质中的氧化还原电对处于平衡状态
整理版课件
17
理论研究
散射材料在光阳极中的应用
(二)空心型散射材料
整理版课件
18
理论研究
散射材料在光阳极中的应用
(三)多功能的复合型散射材料
整理版课件
19
PA对电R极 T FO材U料 R
整理版课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及应用
0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基本原理及结构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概述
光吸收过程
• 染料分子吸收太阳光 • 激发态染料分子与半导体纳米颗粒 相互作用
光生电子空穴对生成
• 激发态染料分子衰变产生电子空穴 对 • 电子空穴对在半导体纳米颗粒中分 离
对电极层
• 作为电池的正负极 • 收集和传输光生电子 • 与电解质接触实现离子 传输
电解质层
• 填充在染料敏化半导体 层与对电极层之间 • 提供离子传输通道 • 维持电池内部的电化学 平衡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介绍
染料分子
• 光敏性染料 • 宽光谱吸收 • 高光吸收系数
电解质材料
• 固态电解质 • 液态电解质 • 离子液体电解质
半导体纳米颗粒
• 纳米尺寸效应 • 高表面积 • 快速电子传输
对电极材料
• 贵金属对电极 • 复合对电极 • 导电聚合物对电极
0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特点及优势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及性能优势
光电转换效率
• 高于传统硅太阳能电池 • 目前实验室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达25%
性能优势
• 宽光谱吸收 • 低成本原材料 • 柔性及可透明性 • 良好的环境稳定性
技术进步
• 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 改善稳定性 • 降低成本
创新方向
• 新型染料分子研究 • 新型半导体纳米颗粒研究 • 新型电解质材料研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市场前景及增长潜力
市场前景
• 全球能源转型 • 太阳能市场需求增长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市场份额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染料敏化TiO2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光电性能测试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纳米TiO2晶体化学能太阳能电池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优点在于其廉价的成本和简单的工艺及稳定的性能。

其光电效率稳定在10%以上,制作成本仅为硅太阳电池的1/5~1/10.寿命能达到20年以上。

但是TiO2的禁带宽度为3.2eV,只能吸收波长小于375nm的紫外光,为了使其吸收红移至可见光区,增大对全光谱范围的响应,1991年,瑞士洛桑高等工业学院(EPFL) Gratzel研究小组开发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简称DSSC),它是由吸附染料光敏化剂(过渡金属钌的有机化合物染料)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多孔薄膜制成的新型光化学电池。

其光电转换效率达7.1%。

1993年,他再次报道了光电转换效率达10%的TiO2染料电池,1998年,该研究组进一步研制出全固态DSSC,使用固体有机空穴传输代替液体电解质,单色光光电转化效率达到33%,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科学家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关注。

近年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阳极材料的改性、染料的改进、电解质的研究、以及阴极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影响等。

本实验主要研究不同的染料敏化剂和不同的敏化方法对TiO2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应的影响。

【实验目的】(1)了解染料敏化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2)掌握合成纳米TiO2溶胶的方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制备方法以及电池的组装方法。

(3)掌握评价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方法。

【实验原理】一、DSSC结构和工作原理DSSC结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是一种“三明治”结构, 如图1所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导电玻璃、染料光敏化剂、多孔结构的TiO2半导体纳米晶薄膜、电解质和铂电极。

其中吸附了染料的半导体纳米晶薄膜称为光阳极,铂电极叫做对电极或光阴极。

DSSC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中的TiO2禁带宽度为3.2 eV,只能吸收紫外区域的太阳光,可见光不能将它激发,于是在TiO2膜表面覆盖一层染料光敏剂来吸收更宽的可见光,当太阳光照射在染料上,染料分子中的电子受激发跃迁至激发态,由于激发态不稳定,并且染料与TiO2薄膜接触,电子于是注入到TiO2导带中,此时染料分子自身变为氧化态。

注入到TiO2导带中的电子进入导带底,最终通过外电路流向对电极,形成光电流。

处于氧化态的染料分子在阳极被电解质溶液中的I-还原为基态,电解质中的I3-被从阴极进入的电子还原成I-,这样就完成一个光电化学反应循环。

但是反应过程中,若电解质溶液中的I-在光阳极上被TiO2导带中的电子还原,则外电路中的电子将减少,这就是类似硅电池中的“暗电流”。

整个反应过程可用如下表示:(l) 染料D受激发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D*: D + hv→ D*(2) 激发态染料分子将电子注入到半导体导带中:D*→ D+ + e-(3) I-还原氧化态染料分子:3I- + 2D+→ I3- + 2D(4) I3-扩散到对电极上得到电子使I-再生:I3- +2e- → 3I-(5) 氧化态染料与导带中的电子复合:D+ + e- → D(6) 半导体多孔膜中的电子与进入多孔膜中I3-复合:I3- +2e-→ 3I-其中,反应(5)的反应速率越小,电子复合的机会越小,电子注入的效率就越高;反应(6)是造成电流损失的主要原因。

光阳极目前,DSSC常用的光阳极是纳米TiO2。

TiO2是一种价格便宜,应用广泛,无污染,稳定且抗腐蚀性能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TiO2有锐钛矿型(Anatase)和金红石型(Rutile)两种不同晶型,其中锐钛矿型的TiO2带隙(3.2eV)略大于金红石型的能带隙(3.l eV),且比表面积略大于金红石,对染料的吸附能力较好,因而光图1 DSSC结构与工作原理图电转换性能较好。

因此目前使用的都是锐钛矿型的TiO2。

研究发现,锐钛矿在低温稳定,高温则转化为金红石,为了得到纯锐钛矿型的TiO2,退火温度为450o C。

染料敏化剂的特点和种类用于DSSC电池的敏化剂染料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①牢固吸附于半导体材料; ②氧化态和激发态有较高的稳定性;③在可见区有较高的吸收;④有一长寿命的激发态;⑤足够负的激发态氧化还原势以使电子注入半导体导带;⑥对于基态和激发态氧化还原过程要有低的动力势垒,以便在初级电子转移步骤中自由能损失最小。

目前使用的染料可分为4类:第一类为钌多吡啶有机金属配合物。

这类染料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氧化还原性能可逆,氧化态稳定性高,是性能优越的光敏化染料。

用这类染料敏化的DSSC太阳能电池保持着目前最高的转化效率。

但原料成本较高。

第二类为酞菁和菁类系列染料。

酞菁分子中引入磺酸基、羧酸基等能与TiO2表面结合的基团后,可用做敏化染料。

分子中的金属原子可为Zn、Cu、Fe、Ti和Co等金属原子。

它的化学性质稳定,对太阳光有很高的吸收效率,自身也表现出很好的半导体性质。

而且通过改变不同的金属可获得不同能级的染料分子,这些都有利于光电转化。

第三类为天然染料。

自然界经过长期的进化,演化出了许多性能优异的染料,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中,提取方法简单。

因此近几年来,很多研究者都在探索从天然染料或色素中筛选出适合于光电转化的染料。

植物的叶子具有光化学能转化的功能,因此,从绿叶中提取的叶绿素应有一定的光敏活性。

从植物的花中提取的花青素也有较好的光电性能,有望成为高效的敏化染料。

天然染料突出的特点是成本低,所需的设备简单。

第四类为固体染料。

利用窄禁带半导体对可见光良好的吸收,可在TiO2纳米多孔膜表面镀一层窄禁带半导体膜。

例如InAs和PbS,利用其半导体性质和TiO2纳米多孔膜的电荷传输性能,组成多结太阳能电池。

窄禁带半导体充当敏化染料的作用,再利用固体电解质组成全固态电池。

但窄禁带半导体严重的光腐蚀阻碍了进一步应用。

电解质电解质在电池中主要起传输电子和空穴的作用。

目前DSSC电解质通常为液体电解质,主要由I-/I3-、(SCN)2-/SCN-、[Fe(CN)6]3-/[Fe(CN)6]4-等氧化还原电对构成。

但液态电解质也存在一些缺点:(l)液态电解质的存在易导致吸附在TiO2薄膜表面的染料解析,影响电池的稳定性。

(2)溶剂会挥发,可能与敏化染料作用导致染料发生光降解。

(3) 密封工艺复杂,密封剂也可能与电解质反应,因此所制得的太阳能电池不能存放很久。

要使DSSC走向实用,须首先解决电解质问题,固体电解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光阴极电池的阴极一般由镀了Pt的导电玻璃构成。

导电玻璃一般用在DSSC上的有两种,它们分别是ITO(掺In的SnO2膜)和FTO(掺F的SnO2膜)。

导电玻璃的透光率要求在85%以上,其方块电阻为10- 20Ω/cm2,导电玻璃起着电子的传输和收集的作用。

I3-在光阴极上得到电子再生成I-离子,该反应越快越好,但由于I3-在光阴极上还原的过电压较大,反应较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导电玻璃上镀上一层Pt,降低了电池中的暗反应速率,这可提高太阳光的吸收率。

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指标DSSC的性能测试目前通用的是使用辐射强度为1000 W/m2的模拟太阳光,即AM1.5太阳光标准。

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开路电压(V oc)、短路电流密度(I sc)、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I-V特性、填充因子(FF)、单色光光电转换效率(IPCE)和总光电转换效率(ηglobal)。

开路电压指电路处于开路时DSSC的输出电压,表示太阳能电池的电压输出能力。

短路电流指太阳能电池处于短接状态下流经电池的电流大小,表征太阳能电池所能提供的最大电流。

V oc和I sc是DSSC的重要性能参数,要提高DSSC的光电性能,就要有高的V oc和I sc。

判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的主要方法是测定其光电流和光电压曲线即I-V特性曲线。

填充因子是指太阳能电池在最大输出功率(P max)时的电流(I m)和电压(V m)的乘积与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乘积的比值,是表征因由电池内部阻抗而导致的能量损失。

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是指在外部回路上得到最大输出功率时的光电转换效率。

对于光电转换器件经常用单色光光电转换效率IPCE来衡量其量子效率,IPCE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外电路中产生的电子数N e与单位时间内入射单色光电子数N P之比。

由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包括了整个波长,因此对于DSSC常用总光电转换效率来表示其光电性能。

ηglobal定义为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与入射光强的比。

【仪器与试剂】一、仪器设备XRD粉末衍射仪、可控强度调光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超声波清洗器、恒温水浴槽、多功能万用表、电动搅拌器、马弗炉、红外线灯、研钵、三室电解池、铂片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石英比色皿、导电玻璃、镀铂导电玻璃、锡纸、生料带、三口烧瓶(500mL)、分液漏斗、布氏漏斗、抽虑瓶、容量瓶、烧杯、镊子等。

二、试剂材料钛酸四丁酯、异丙醇、硝酸、无水乙醇、乙二醇、乙腈、碘、碘化钾、TBP、丙酮、石油醚、绿色叶片、红色花瓣、去离子水【实验步骤】一、TiO2溶胶制备目前合成纳米TiO2的方法有多种,如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沉淀法、电化学沉积法等。

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

(1)在5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100(体积比)的硝酸溶液约100mL,将三口烧瓶置于60-70o C 的恒温水浴中恒温。

(2)在无水环境中,将5mL钛酸丁酯加入含有2mL异丙醇的分液漏斗中,将混合液充分震荡后缓慢滴入(约1滴/秒)上述三口烧瓶中的硝酸溶液中,并不断搅拌,直至获得透明的TiO2溶胶。

二、TiO2电极制备取4片ITO导电玻璃经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分别将其插入溶胶中浸泡提拉数次,直至形成均匀液膜。

取出平置、自然晾干,再红外灯下烘干。

最后在450o C下于马弗炉中煅烧30min得到锐态矿型TiO2修饰电极。

可用XRD粉末衍射仪测定TiO2晶型结构。

三、染料敏化剂的制备和表征(1)叶绿素的提取采集新鲜绿色幼叶,洗净晾干,去主脉,称取5g剪碎放入研钵,加入少量石油醚充分研磨,然后转入烧杯,再加入约20mL石油醚,超声提取15min后过滤,弃去滤液。

将滤渣自然风干后转入研钵中,再以同样的方法用20mL丙酮提取,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得到取出了叶黄素的叶绿素丙酮溶液,作为敏化染料待用。

(2)花色素的提取称取5g红花或黄花的花瓣,洗净晾干,放入研钵捣碎,加入95%乙醇溶液淹没浸泡5min后转入烧杯,继续加入约20mL乙醇,超声波提取20min后过滤,得到花红素的乙醇溶液,作为敏化染料待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