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半球常见问题
室外红外球机最常见故障分析

红外摄像机球机虽然工作性能稳定,使用时出现故障的几率很小,但使用超长时间过后,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以下是几种常见故障。
产品故障一、红外高速球自检时出现异常,有图像后伴有马达鸣叫声。
故障分析:1、球机出现机械故障。
2、红外夜视高速球机出现倾斜的现象。
3、系统的电源功率不够。
产品故障二:红外夜视高速球通电后没有动作、而且没有图像显示。
故障分析:1、球机的电源线的连接方法不对,接错了。
2、红外球的供电电源已经损坏。
3、球机内部的保险管已经烧坏或者是出现故障。
4、系统的电源线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产品故障三:显示的图像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故障原因:1、系统的视频线路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2、系统的电源功率不够。
产品故障四、红外高速球接通电源后有自检有图像,但是不能对其进行控制、而且指示灯没有闪烁的现象。
故障分析:1、高速球的地址码与波特率的设定参数不正确。
2、高速球内部的协议不正确。
3、球机的RS485的线接反了或者是出现开路的现象。
2013年季度培训红外线分析仪常见故障处理

2011/1/26
122-AT-40402
DCS上显示H2值为5.14%满量程。现场检查发现H2值为3.86%,但通零气和量程气CO2和H2值一点无变化,关闭仪表电源后重启,仪表屏幕无显示,维护灯闪烁,仪表内切光片不转动。
出现这种状况,厂家技术人员说其原因可能是仪表测量气室脏,或光源老化等,需邮寄到成都进行处理,现场无法处理。为了消除维护灯闪烁和报警,恢复校准设置后,暂时只校准零点,不校准量程点,因工艺气CO2测量值很低,比零点氮气中含的CO2还低,因此对工艺气测量无多大影响。
拆下仪器内部的样气管线和CO2测量池,用氮气吹干后装上,用零点气和量程气标定后,仪器正常。
2012/9/23
121-AT-40402
CO2值不稳定,有时向下漂,有时向上漂,有时又是稳定的,但一校正后又不稳定了,测量值不停的向下漂。
判断可能CO2测量被污染所致,但更换CO2测量池后还是同样故障。逐一更换CO2检测器、切光组件、主板,还是同样故障。仪表测量和电路部分都更换了,还是同样故障,说明不是仪表本机的问题,于是怀疑是预处理部分的进样或回样部分有问题。
更换控制电路板
3
仪表指示满度
双光源中一路光源断路
检查并修理光源
参比电压单端与地短路
检查并消除
4
仪表灵敏度下降
电路元件老化或故障
检查更换相关电路板
供电电压下降
检查稳压电源
检测器漏气
更换检测器
光源老化
红外半球摄像机的常见问题

红外半球摄像机的常见问题红外半球摄像机作为安防监控领域中常见的一种摄像机,其具有外形美观、结构紧凑、防水、防尘和防强光等优点,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使用红外半球摄像机时,还是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从而影响其正常的使用效果。
本文将对红外半球摄像机的常见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问题一:红外灯不亮当红外半球摄像机的红外灯不亮时,一般是下列原因导致的:•电源故障:如果电源供电不稳定或电源线路损坏,则会导致红外灯不亮;•摄像头故障:红外半球摄像机摄像头异常,会影响红外灯的正常工作;•光敏元件异常:如果光敏元件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导致红外寻址出现异常。
解决办法:•检查电源线,保证电源线正常;•更换摄像头或对摄像头进行调整;•清洁光敏元件,或对光敏元件进行更换。
问题二:画面不清晰或模糊当在使用红外半球摄像机时,画面不清晰或模糊是常见的问题。
其可能的原因如下:•摄像头调整不当;•窗户或落地玻璃反光;•环境光线过强。
解决办法:•根据环境的不同调整摄像头角度和聚焦调整;•在适当的位置加装挡光板;•调整环境光线并增加照明。
问题三:存在画面晃动或抖动在记录监控视频时,如果画面出现晃动或抖动,将会影响录制视频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摄像机摆放不稳定/松动;•环境振动/交通运输震动;•画面扫描速度和频率不匹配。
解决办法:•重新安装摄像头,并检查固定是否牢固;•在摄像机周围缓冲减震垫、加强底座的稳定性;•调整扫描速度,使其与监控系统频率相匹配。
问题四:夜晚画面过亮或过暗由于红外摄像机要在低光情况下工作,因此夜晚画面的亮度通常会受到环境或摄像机本身的限制。
可能的原因是:•光线照射角度不当;•红外灯灯泡寿命到期;•光线照射面积过大或过小。
解决办法:•调整照射角度;•更换灯泡;•调整灯的照射范围。
结论红外半球摄像机是安防领域中常用的一种监控设备。
在使用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本文通过介绍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红外半球摄像机的使用。
红外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分析

4
5
故障现象 仪表指示回零 仪表指示满度 仪表灵敏度下降
仪表零点连续正漂
仪表指示出现摆动干扰
红外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分析
故障原因 切光电动机启动力力矩不足
切光电动机坏 电源未接通 监测器电容短路 连接电缆断路 双光源中的一组光源断路 参比电压单端与地短路
原件老化 电压下降 前置级受潮或引脚不清洁 检测器漏气 光源老化 光路透镜污染 工作气室被勿扰或腐蚀 晶片上有尘埃 滤波气室漏气 工作气室漏气 电动机和切光片啮口不好 切光片松动 电气系统滤波电容坏 稳压源不稳定 电气接触不良 电气系统有虚焊
及分析
处理方法 检查切光电动机和切光片
更换切光电动机 检查通电
检查确认,联系厂家 检查电缆并修理 检查并修理光源 检查并消除 更换 检查电源稳压 用酒精清洗并吹干 纸擦净,后送制造厂修理 用擦镜纸擦净
检查密封并重新充气 检查密封
重新啮口减速齿轮 检查紧固 更换电容
检查电压源并修理 检查接插件 检查并消除
红外高速球几种常见问题解决

2.图像清晰度下降主要原因:
?球面材质
?球面表面光洁度
?球面制造工艺解决方案:
①选用光学亚加力材料,其透光率好
②球面光洁度高,不能有任何缺陷,包括:不平、凹凸起、划伤、气泡等。
③球面制造工艺精良,严格控制出模时间、温度等,此外,作业现场干净、整洁、无尘 也是重要的控制因素。匀
解决方案:
①大倍数镜头尽量选用大尺寸球机
②尽量选用δ小的球面
③选用δ尽量相近的球面,球面厚薄尽可能一致且均
4.图像重影一这是最经常出现的故障,也是用户及工程商不容易发现的故障主要原因:
?图像重影原因示意
?球面曲率的大小,比如:9"比14"重影机会多
?球面δ过大
?球面各部分厚薄不均匀
?选用镜头倍数与球罩尺寸不匹配
原因分析:
因为摄像机成像一般都是由像素构成,上述原因均可导致成像重影
红外高速球几种常见问题解决
来源:二郎电子科技 哮天犬品牌
1.透光率下降
主要原因:球面颜色
因为球机的一大优点是隐蔽性,因此隐蔽性越强就要求球罩颜色越深。由此深色球面的负作用
是透光率下降。
解决方案:
①根据现场光照度,选择球面颜色
②尽量选择低照度摄像机
④根据镜头倍数,合理购置球机尺寸。
3.反光 主要原因:
?球机内部有反光物。
?摄像机与球面距离过远。
?旋转角度与外部光源形成光多角度反射。
解决方案:
①球机内尽量减少反光物
②安装中尽量将摄像机与球面接近
③尽量避免球机与外部光源构成不合理反射位置
红外接收头工作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的原因

红外接收头工作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的原因
红外接收头在工作过程,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有时好时坏的现象,或者有时远有时近的现象,而这些现象不一定由接收头的质量问题引起。
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没有选到您最佳匹配的接收头。
由于接收头的型号非常多,虽然不同型号功能一样,有的可以通用,但是由于生产厂家不同,工艺和材料不同,都会导致实际性能有些差别。
因此,选择使用的型号不当,会导致接收头的灵敏度在以下几个情况下偏低:
1、强光直射红外接收头,导致光敏管饱和。
白光中红外成分也很强。
2、有强的红外热源。
3、有频闪的光源,比如日光灯。
4、强的电磁干扰,比如日光灯启动、马达启动等。
5、接收头标准脉宽一般都在600us,如果你所用的接收头在接收信号时不能准确同步,有超前或迟滞,都会产生不灵敏。
为了避免这些环境因素的干扰,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不要在太阳光直射下使用红外接收头;
2、增加滤光片,将多余的白光滤除;
3、正确使用红外接收头,38K信号最好用1/3占空比,这个是最常用的,据测试1/10占空
比灵敏度更好。
实际调制时间要少于50%,最好有间歇;
4、在接收头的供电脚上须加上滤波电容,一般在22uf以上,或者在供电脚和电源之间接入
330欧电阻,进一步降低电源干扰。
5、选择抗干扰能力比较好的红外接收头,比如W0038HL-26使用进口芯片,抗干扰能力比较好。
红外热像仪使用中遇到的常见故障分析

红外热像仪使用中遇到的常见故障分析简介红外热像仪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检测仪器,可用于物体表面温度探测等应用场景。
但是,由于使用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及时排查故障并解决,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红外热像仪使用中遇到的常见故障,并提供相应的故障排查方法。
故障1:视场模糊红外热像仪在拍摄时,出现视场模糊,即图像模糊难以辨认,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1.红外传感器出现故障2.拍摄距离太远3.对焦不准确解决办法1.检查红外传感器是否损坏。
可以试着在不同距离和环境下拍摄,如果仍然模糊,则需要联系售后服务或更换传感器。
2.缩短拍摄距离。
如果距离过远,应该将仪器尽可能靠近目标,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3.调整对焦。
对焦困难时,最好调整焦距,确保物体处于视场中央并清晰可见。
故障2:图像失真或颜色异常红外热像仪拍摄时,图像出现失真或颜色异常,可能是以下原因:1.摄像头损坏2.像素问题3.显示屏幕质量不好解决办法1.检查摄像头是否受损。
如果是摄像头问题,可能需要维修或更换。
2.检查像素问题。
可以通过检查图像是否出现条纹或黑白图像,来判断是否是像素问题。
此时需要使用更高质量的摄像头,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检查显示屏幕质量。
如果屏幕质量不佳,则需要更换屏幕,或联系制造商进行检查和修理。
故障3:电池不能充电当电池不能充电时,可能是以下原因:1.充电器故障2.电池老化3.电池损坏解决办法1.更换充电器。
如果充电器出现故障,可能导致电池无法充电。
建议使用原厂充电器或可靠品牌的充电器。
2.检查电池老化问题。
可以通过电池容量和充电时间来判断是否是老化问题。
如果电池老化了,就需要更换新的电池。
3.电池损坏。
如果电池损坏,可能需要更换电池,或联系售后服务进行修理。
结论红外热像仪作为一种先进的检测仪器,具有寻找热点、检测温度区域等优势,但在使用中可能会遇到多种故障,需要及时解决。
本文介绍了红外热像仪使用中常见的三类故障,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的常见问题解答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的常见问题解答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技术,通过测定物质在红外辐射下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谱线,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成分。
然而,在进行红外光谱实验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
本文将解答一些常见的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一、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是什么?红外光谱分析原理基于物质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谱的特征。
红外辐射可以使物质中的原子、分子发生共振激发并产生振转、振动以及旋转等能级间的跃迁。
红外光谱图是对物质在不同波数范围内吸收能量的记录,波数与振动频率成反比。
二、为什么在红外光谱实验中常用KBr制备样品?KB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红外光谱实验中的无机晶体。
它的透明度范围涵盖了红外光谱大部分的重要波数区域。
此外,KBr是一种不活跃的物质,不与大多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可以作为样品制备时的载体。
三、如何准备红外光谱样品?样品制备是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关键步骤。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样品与KBr粉末混合均匀,然后用高压机压制成片状。
另外,还可以使用ATR (AttenuatedTotal Reflectance)技术,将样品直接放置在ATR晶体上进行分析,无需制备样品盘。
四、为什么在红外光谱中经常观察到鸣波?鸣波是红外光谱分析中常见的现象,它与仪器的分辨率相关。
红外光谱波数范围广泛,当波数较高或较低时,仪器的分辨率有限,会导致峰状吸收信号的展宽。
这种展宽现象就像泛起的涟漪,被称为鸣波。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仪器的分辨率来减少或消除鸣波。
五、如何解决红外光谱图上的峰重叠问题?峰重叠是由于样品中多种成分在红外光谱中发生吸收而导致的。
解决峰重叠问题的常见方法包括谱解析和数学分离技术。
谱解析可以通过准确的数据分析和解谱来确定不同峰的特征,并将其分离出来。
数学分离技术则利用数学算法对谱线进行分离和拟合,将不同成分的峰波分离出来。
六、为什么需要进行样品预处理?样品预处理是为了提高红外光谱分析的精度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半球摄像机8大问题技术指导o一、红外距离过远会导致红外灯启动不完全造成机器夜间照度差;出现图像发白或亮白色光圈现象主要因红外发光管发出的红外光通过球罩折射到镜头所致,解决此现象就是避免让红外光折射到镜头表面,通常采用海绵圈进行镜头与红外光的隔离,在装配时一定要将球罩紧贴海绵圈二、夜视型红外半球摄像机白天图像正常,夜间发白此现象一般因机器使用环境有反射物或在范围很小的空间使用,因红外光反射导致,解决此现象首先应确定使用环境是否有反射物,尽可能改善使用环境,其次检查机器的有效红外距离与实际使用距离是否相应;若一台长距离红外机器在很小的空间使用会因红外光过强导致机器图像发白。
三、红外半球摄像机无图像首先检查外加电源极性是否正确,输出电压是否满足要求(电源误差:DC12V±10[%],AC24V±5[%]),其次检查视频连线是否接触良好;若是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需检查光圈是否打开,自动光圈镜头则需要调节LEVEL 电位器使光圈在合适位置四、红外半球摄像机彩色失真、偏色可能是白平衡开关(AWB)设置不当,也可能是环境光照条件变化太大,此时应检查开关设置是否在OFF位置,应想办法改善环境的光照条件。
五、红外半球摄像机图像出现扭曲或几何失真这种现象可能是红外半球摄像机、监视器的几何校正电路有问题或光学镜头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视频连接线缆或设备的特征阻抗与红外半球摄像机的输出阻抗不匹配.当出现以上现象时,请先检查所用光学镜头是否异常及监视器的输入阻抗开关是否设置在75Ω端,其次再检查所用视频连接线缆阻抗是否是75Ω。
六、画面出现几道黑色竖条或横条混动这种情况一般是机器供电电源输出电压的纹波太大,应加强滤波并采用性能好的直流稳压电源.七、红外半球摄像机使用自动光圈镜头图像过暗首先检查EE/AI功能开关是否设置在AI端,其次检查LEVEL电位器调节是否合适。
八、红外半球摄像机图像质量不好a.检查镜头是否有指纹或太脏。
b.检查光圈有否调好。
c.检查视频电缆接触不良。
d.检查电子快门或白平衡设置有无问题。
e.检查传输距离是否太远。
f.检查电压是否正常。
g.检查附近是否存在干扰源。
h.检查在电梯里安装时要与电梯保证绝缘免受干扰。
i.检查CS接口有否接对。
红外半球摄像机几个常见问题o红外半球摄像机镜头的通光量的问题:相对孔径,决定了镜头的通光能力,相对孔径F1.0的镜头通光量是相对孔径F2.0的镜头通光量四倍。
同样的摄像机、红外灯,上述两种镜头,红外作用距离可相差一倍。
大孔径镜头在红外监控方面,比常规普通镜头好四到十倍,按理说应该成为红外夜视监控的必须配套产品。
但由于成本高昂,技术难度大,绝大多数红外产品制造商不具备供货能力。
红外半球摄像机内的红外灯选用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区间从几个纳米(1nm=10-9m)到1毫米(mm)左右。
人眼可见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称其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可见光波长由长到短分为红、橙、黄、绿、青、兰、紫光,波长比紫光短的称为紫外光,波长比红外光长的称为红外光。
红外半球摄像机红外灯的选用,关系到红外半球摄像机寿命、有效照射距离、范围。
寿命问题卤素灯: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技术,能耗高,发热量惊人,使用寿命很短,因其使用效率低下,并不真的能够做到远距离,估计很快会退出市场。
LED红外灯:因为其成本造价低,成为目前使用最多的红外产品,其缺点为照射距离近(单个LED的光学输出为5mw-15mw)、角度小(7至12度)光线分布不均体积大等。
多芯片LED:多芯片LED(还有LED阵列)最初设想:红外灯照射距离不够是因为能量不够,更多的芯片集合在一起,当然能量就大,想当然地认为照射距离更远,这可真是典型的外行技术理论?当然,更远的距离需要更大的能量,但并不是红外灯发出了多少红外光,而是被摄像机选用了多少红外光。
因其结构先天固有缺点,多芯片LED没有发光焦点,发光光学系统不合理,有用光效率也比较低。
最关键LED灯发热最怕高温,多芯片发热量又大,寿命非常差。
单芯片LED:生产工艺简单,品质容易保证,发热量低,发光光学系统合理,是做红外灯理想的器件,理论上使用寿命可达10万小时以上。
距离首先,红外灯的最大照明范围取决于天气条件、物体的反光率和周围的光照水平,红外聚光灯最远的投射范围基本如下:(最理想值)500W=150至200米300W=80至120米50W=15至30米30W=5至15米(该数值为基本数值,并非绝对)。
角度红外半球摄像机红外灯是不是角度越大越好?不论是制造商还是工程商想当然地认可这种说法,他们认为红外灯发射角度越大,选用镜头余地也越大,选择广角镜头不会出现“手电筒”现象。
所以说,大家都拼命地说自己的红外灯角度如何之大。
红外半球摄像机使用大角度的红外灯配合小角度的镜头,存在光的浪费现象。
比如,一盏红外灯,发光角度是80度,(相当于f3.5mm镜头的角度),如果配合f3.5mm的镜头,那么,会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光是在镜头视场以外,也就是说,只有百分之一的光是有用的,其它都浪费了。
一般情况下,红外半球摄像机红外灯的角度与镜头的角度一致,效果是最佳的。
智能家居对红外半球摄像机的性能具体要求o红外半球摄像机在监控摄像机中具有夜视距离远、隐蔽性强、性能稳定等突出优势,因而在CCTV夜视监控中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
如何在纷杂的红外半球摄像机市场中辨别优劣呢?性能优良的红外半球摄像机必须能够具备以下性能:1.红外灯工作条件一般来说,红外半球摄像机其红外灯辐射功率与正向工作电流成正比,但在接近正向电流的最大额定值时,器件的温度因电流的热耗而上升,使光发射功率下降。
红外二极管电流过小,将影响其辐射功率的发挥,但工作电流过大将影响其寿命,甚至使红外二极管烧毁。
当电压越过正向阈值电压(约0.8V左右)电流开始流动,而且是一很陡直的曲线,表明其工作电流要求十分敏感。
因此要求工作电流准确、稳定,否则影响辐射功率的发挥及其可靠性。
辐射功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包括其本身的发热所产生的环境温度升高)会使其辐射功率下降。
红外灯特别是远距离红外灯,热耗是设计和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
因此,红外半球摄像机红外灯的使用必须有良好的恒流电源供电、良好的散热设计。
中路通讯公司的变焦MCD、MDD、MED、MBB系列摄像机都安装了大功率红外灯(最多可达24颗),且采用了大功率恒流电源供电,内部循环散热设计,因而能达到远距离夜视(最远可达220米)和红外灯寿命长的效果。
2.红外半球摄像机红外光的利用率和红暴问题什么是红暴呢?红暴是由于所发射的红外线中包含可见光的成分。
红外灯可以做到完全无红暴(采用940~950nm波长红外管)或仅有微弱红暴。
中路通讯公司采用奥克斯特(AUCSITER)红外技术,通过在保证红外灯功率的前提下,降低红外灯自身热耗,调整红外光线角度,使红外灯的有效利用率达到了90[%]。
在红外灯的选择上,挑选波长较大(910nm)的红外灯,严格降低红暴,达到了微红暴效果。
3.红外半球摄像机的起雾结霜问题雾、霜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因冷环境的强、弱分别凝结成霜和雾。
红外半球摄像机在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室外摄像机常常会因四季变化、昼夜温差、以及雨雪环境等原因在防护罩视窗玻璃上形成雾或霜,导致摄像机无法看清物体,直接影响监控效果。
中路通讯公司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子除霜电路,有效的控制腔体内的饱和水蒸气浓度,做到了自动除雾除霜。
4.红外半球摄像机的视窗玻璃清洁摄像机在雨雪天或粉尘大的环境下工作,防护罩的视窗玻璃容易出现污垢,造成摄像机视线遮挡。
解决的办法通常是在防护罩上增加雨刷,通过控制雨刷清洁玻璃;另外一种办法是使用隐形雨刷视窗玻璃。
与普通视窗玻璃相比,隐形雨刷视窗玻璃具有排斥水、灰尘、雪花的功能。
5.红外摄像机的恒温由于配置了发热量较大的红外灯,红外灯在启动后,整个工作时间段内(以12小时计)在红外半球摄像机前部会有热量集中,即腔体内前端温度偏高,如不能散热均匀定会影响摄像机等其它部件的正常工作。
中路通讯公司通过设计使用具有强制散热散冷作用的自动冷暖空调,良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自动冷暖空调采用珀尔帖效应原理,测温控制电路可以自动调节,将防护罩内温度恒定在摄像机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出厂时罩内温度设置在+5℃以下加热、+40℃以上致冷。
实验表明该红外摄像机可在-40℃~+70℃(阳光直射)的室外自然环境下正常工作。
6.红外半球摄像机的全封闭除恒温外,使用自动冷暖空调的另一优点是可以将红外半球摄像机做成全封闭,不留任何散热孔,阻止灰尘、湿气、腐蚀性气体的进入,使其能够适应粉尘大的恶劣环境,如大型煤矿也可正常使用。
红外半球摄像机定焦、变焦镜头的选用o红外半球摄像机定焦、变焦镜头的选用取决于被监视场景范围的大小,红外半球摄像机以及所要求被监视场景画面的清晰程度。
镜头规格(镜头规格一般分为1/3″、1/2″和2/3″等)一定的情况下,镜头焦距与镜头视场角的关系为:镜头焦距越长,其镜头的视场角就越小(见图1所示);在镜头焦距一定的情况下,镜头规格与镜头视场角的关系为:镜头规格越大,其镜头的视场角也越大。
所以由以上关系可知:在镜头物距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镜头焦距的变大,在系统末端监视器上所看到的被监视场景的画面范围就越小,但画面细节越来越清晰;而随着镜头规格的增大,在系统末端监视器上所看到的被监视场景的画面范围就增大,但其画面细节越来越模糊。
在镜头规格及镜头焦距一定的前提下,CS型接口镜头的视场角将大于C型接口镜头的视场角。
镜头视场角可分为图像水平视场角以及图像垂直视场角,且图像水平视场角大于图像垂直视场角,通常我们所讲的视场角一般是指镜头的图像水平视场角。
红外半球摄像机在狭小的被监视环境中如电梯轿箱内,狭小房间均应采用短焦距广角或超广角定焦镜头,如选用镜头规格为1/2″,CS型接口,镜头焦距为3.6mm或2.6mm镜头,这些镜头视场角均不小于99°或127°,这对于摄像机在狭小空间里一般标高为2.5m左右时,其镜头的视场角范围足以覆盖整个近距离狭小被监视空间。
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手动变焦镜头如日产ComputarT2Z2814CS-2镜头,这种镜头为1/3″CS型接口手动光圈镜头,其焦距2倍可调(手动调焦)。
调焦范围为2.8~6.0mm,视场角变化范围为96°~47.2°,这种镜头非常适合在狭小的被监视环境中使用,在使用时可方便地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实现对被监视场景的"点"或"面"的监视效果。
对于一般变焦(倍)镜头而言,由于其最小焦距通常为6.0mm左右,故其变焦(倍)镜头的最大视场角为45°左右,如将此种镜头用于这种狭小的被监视环境中,其监视死角必然增大,虽然可通过对前端云台进行操作控制,以减少这种监视死角,但这样必将会增加系统的工程造价(系统需增加前端、云台、防护罩等),以及系统操控的复杂性,所以在这种环境中,不宜采用变焦(倍)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