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诀辩证施功处方(心与小肠病)
[转载]六字诀辩证施功处方
![[转载]六字诀辩证施功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33a5533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8.png)
[转载]六字诀辩证施功处方一、高血压(一)肝阳上亢型:头痛,眩晕,烦躁易怒,面红耳赤,口舌干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有时失眠,舌红,苔黄干躁,脉弦或弦数。
施功处方:1、先将六字真言练习一遍。
嘘六十次、呵十八次、呼十八次,呬十八次、吹三十六次、唏六次。
按呼长吸短方法练习。
配合揉百会与丹田、梳头、旋颈、搓涌泉、旋足等。
2、六字真言练习两遍,然后按五行相克方法练习,先练呬字十八至三十六次,再练嘘字六十次,按呼长吸短方法练习。
辅助功同上。
3、先将六字真言练习两遍,然后按母实泻其子的万法练习,先练呵字十八次(泻其子),再练嘘字六十次(平肝泻火),按呼长吸短方法练习,辅助功同上。
以上三种方法均可。
高血压患者可多做调息动作,这样有利于降低血压。
各种高血压,均可配合按摩曲池穴及合谷穴、意守涌泉穴或大敦穴、练习放松功等。
(二)阴虚阳亢型:眩晕头痛,头重脚轻,耳鸣健忘,腰膝酸痛,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质红,苔薄或少苔,脉弦细数。
施功处方:先将六字真言练习两遍,然后先练吹字三十六次,再练嘘字四十八次,先按呼长吸短方法练习,待血压稳定以后,再按呼略长于吸的方法练习。
(三)阴阳两虚型:头晕眼花,头重脚轻,心慌气短,腰膝酸软,夜间尿多,阴萎遗精,五心烦热,舌质淡少苔,脉沉弱或沉细。
施功处方:先将六字真言练习两遍,然后先练吹三十六次,再练嘘四十八次,按呼略长于吸的方法练习。
辅助功与"肝阳上亢"型相同。
(四)痰湿雍盛型: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呕吐痰涎,身重困倦,苔厚腻,脉濡滑。
施功处方:先将六字真言练习两遍,然后按相克原则练习、先练呬字三十六次,再练呼字六十次,按呼长吸短方法练习,配合练习揉按百会与丹田、洗脸、梳头、旋颈、旋腰转脊等。
(五)冲任不调型:妇女更年期月经紊乱,头痛、眩晕,闷烦躁,易怒失眠,腰痛尿频,舌淡红,苔薄或腻,脉弦细。
施功处方:先将六字真言练一遍,然后练嘘字三十六次,呵字十八次,呼字三十六次,呬字十八次,吹字三十六次,唏字六次。
六字诀适宜病症

六字诀适宜病症六字诀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
简单讲脏腑指的是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人体各内脏的总称。
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器血量的功能。
脾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运输全身的功能。
肺“管呼吸,主气”,肾有“藏精”、“生髓”、“主骨”的功能。
小肠主要功能是接受食物后分别清浊。
胆分泌胆汁,有助于消化食物。
胃受纳食物,再经脾将营养输出,以供养全身。
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之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膀胱主要是贮藏和排泄尿液。
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主体,而是按脏腑部位和功能分为三个部位: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在孙思邈的《养生歌》中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这里面讲的就是六字诀。
春天的时候,我们要多念“嘘”字,能够让眼睛明亮,能够排掉多余的肝气。
夏天的时候多念“呵”字,能够消掉心火。
秋天的时候要多念“呬”;冬天多念“吹”。
“呬”与肺相配;“吹”与肾相配,就让肺和肾都比较安宁。
“嘘”属肝,“呵”属心,“呼”属脾,“呬”属肺,“吹”属肾,“嘻”属三焦,都能够及时地调理我们的五脏六腑。
嘘字功,平肝气;可以对治目疾、肝肿大、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症。
呵字功,补心气;呵气功治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舌强语言塞等心经疾患。
呼字功,培脾气;呼字功治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
嘶字功,补肺气;嘶字功可以清洗肺经淤热。
发热、咳嗽都可以用此法治疗。
吹字功,补肾气;吹字功可对治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
嘻字功,理三焦;嘻字功治由三焦不畅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
六字气(医家气功)

六字气(医家气功)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雍处但言嘻按五行相应来讲,肝脏属木,颜色为绿。
木生火,对应心脏,颜色为红色火生土,对应脾脏,颜色为黄。
土生盘,对应肺脏,颜色为白。
金生永,对应人体肾脏,颜色为黑。
本功法:按照五行扫生,配合六字诀,则能进一步强化五脏和三焦的功能三焦如<<类经》云:'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
',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的作用,为运行元气和水谷的通道。
本功通过返观内照,可增强脏腑机能,通畅全身经络,激发人体潜能,运用五行相生原理,激发人身固有的生机与活。
能强化五脏与三焦的功能。
脏与腑相裘里,五脏为阴。
六脯为阳。
通过对五脏相生的锻炼,,同时也可强化五脏六腑与经络,皮,脉、肉、筋、骨、髓的机能,产生扶正祛邪的功效。
心与小肠相表里。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清别浊。
肝与胆相表里.胆附与肝.<<脉经>>说:'肝之余气,溢于胆,聚而成精汁.'精汁即胆汁,胆汁疏泄下行,注入肠中,有助于饮食的消化.肝与精神情志有关,胆气的盛衰也常涉及到精神情志活动。
脾与胃相表时里&共为后天之本。
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热水谷。
中医认为人以胃为本。
((中藏经)'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
饮食是人出生后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
大肠接受小肠下泾的浊物再吸收其中部分多余的水份,使食物残渣成为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肾与膀胱相表时里。
膀胱位于下腹,主要功能是贮藏和排泄尿液。
功法:意想两肾,犹如充满了黑如墨汁的水,同时默发出吹音,(呼气时发音,声音不是真的发出来,只是作好口型,意发此音即可。
其它脏腑发音也应遵循此原则)。
然后观肾脏黑水转为肝脏,化为绿气,意守此绿色之肝发嘘音。
六字诀功法治疗百病

药师法门健康长寿七法节选如何调呼吸-大愿法师我们看孙思邈的《养生歌》。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这里面讲什么?六字诀。
春天的时候,我们要多念“嘘”字,能够让眼睛明亮,能够排掉多余的肝气。
夏天的时候多念“呵”字,能够消掉心火。
秋天的时候要多念“呬”;冬天多念“吹”。
“呬”与肺相配;“吹”与肾相配,就让肺和肾都比较安宁。
“嘘”属肝,“呵”属心,“呼”属脾,“呬”属肺,“吹”属肾,“嘻”属三焦,都能够及时地调理我们的五脏六腑。
她的做法是这样子:最好是能够站着做是比较好的,上午的时候,如果你来做,应该面向东方;午时以后,下午、晚上都应该是面向南方。
比较自然地站立,放轻松一点。
接下来吸气的时候,能够把天地的清气吸进来,调理五脏六腑之气;呼气的时候,就是把五脏六腑之中多余的浊气呼出去。
并且是除了两个字,“呬”、“吹”,这两个字可以听到短促的声音;其它的应该是没有声音的,就是一个口型,一个气流的声音。
比方说,我们念“嘘”……。
春天的时候,你念“嘘”字,一个气流出来,眼睛就渐渐地睁大,那个肝会调柔,做几次以后,如果你肝热,会感觉到眼眶是火辣辣的。
“夏呵心”,夏天就念“呵”字。
秋天的“呬”字,是很短促的一个声音,可以听到一个音声的。
冬天念“吹”字,也是比较短促的,因为它都是调理肺和肾的。
一年四季都适合于经常地念“呼”字,它可以让我们的脾脏增强功能,能够促进消化功能,吸收食物。
“三焦嘻出热难停”,三焦里面有多余的浊气,念这个“嘻”字,会让里面的浊气排出来。
六字功效:嘘以散痰,呵以去烦,呬以除倦,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痛。
痰多多念“嘘”字是起作用的;心里面烦乱的时候多念“呵”字,是可以把心火去掉的;疲倦的时候,念几次短暂的“呬”,就可以消除疲劳,因为你疲劳的时候有可能是脑供血不足了,有可能是肺不能够及时供氧了;如果寒气重,就可以多念“吹”字,吹以去寒,呼以去热;脾比较虚,食物的热能无法及时转化,就多念“呼”字;如果痛的时候多念“嘻”字。
六字诀操作技术及辨证施功

六字诀操作技术及辨证施功六字诀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手段的气功方法,其特点是通过读音口型来调整与控制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形成分别与人体肝、心、脾、肺、肾、三焦相对应的“嘘、呵、呼、呬、吹、嘻”六种特定的吐气发声方法,进而达到调整脏腑气机平衡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
一、操作技术六字诀的锻炼应注意发音、口型、动作及经络走向4个方面。
它们与三调操作关系是:发音与口型属调息,动作是调身,关注经络走向属调心。
每个字读6次后需调息1次。
第一节预备式1.调身:面向东方或南方。
(1)两脚平等站立,约与肩同宽,两膝微曲,头正颈直,下颏微收,竖脊含胸,两臂自然下垂,周身中正,唇齿合拢,舌尖放平,轻贴上腭,目视前下方。
(2)接上式,吸气,两臂从体侧徐徐抬起,手心向下,待手腕与肩平时,以肘为轴转动前臂,手心翻向上,旋臂屈肘使指尖向上,掌心相对,高不过眉。
(3)向中合拢至两掌将要相合时,再向内画弧,两手心转向下,指尖相对,目视前方。
(4)呼气,两手似按球状,由胸前徐徐下落至腹前,两臂自然下垂,恢复预备式。
(见图1)。
2.调息(1)动作1自然呼吸。
(2)动作2吸气。
(3)动作3屏息。
(4)动作4呼气。
3.调心头脑要清空,意念平静,想象全身由上而下放松。
4.操作提示全身放松,头脑清空,呼吸自然平稳,切忌用力;应体现出头空、心静、身正、肉松之境界。
后面每变换一个字都从预备式起,因此,后面每次练功时预备式可多站一会儿,待体会到松静自然血和顺之时再开始练功。
第二节嘘字诀1.调身:面向东方或南方。
(1)同第一节预备式(2)自然吸气,两手由带脉穴处起,两手相对向上提,经章门、期门上升入肺经之中府、云门。
(3)两臂如鸟张翼,手心向上,向左右展开,呼气并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臂上升两眼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
(4)呼气后,则放松恢复自然吸气,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徐徐向下,垂于体侧。
(5)可做1个短暂的自然呼吸,稍事休息(下同),再做第2次吐字。
道医:如何用六字诀调理自己的五脏六腑!

道医:如何用六字诀调理自己的五脏六腑!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秦汉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
《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一、五行、五脏六腑与六字诀。
1、六腑:除上表中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外,还有三焦。
六腑是这六个内脏的合称。
2、三焦的含义: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头部、胸、上肢和心肺叫上焦。
横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肝胆、脾胃叫中焦。
脐以下的部位和有关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叫下焦。
3、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
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
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
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
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
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
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中医辩证公式与心法口诀

中医辩证公式与心法口诀治疗步骤:收集情报→辨病→辨证→寻方→化裁→反馈→重复望神=目光+气色+神情+体态得神=精神好+双眼有神少神=疲倦+迟钝+萎靡+不爱说话失神=呆滞+郑声+意识模糊假神=久病+突现好转+面色红妆+索食中风=中老年+高血压+突然昏倒痫=半身不遂既往病史+突然倒地+抽搐+双目上视中经络=中老年+麻木+手脚失灵+神志尚可中脏腑=突然昏倒+中老年+醒后手脚失灵表证=恶寒+发热+类感冒象风寒=苔薄白+脉浮+清涕+白痰+病程短+恶寒风热=苔薄黄+脉数+黄痰+稠涕+咽痛伤风=畏风+多汗+头痛亡阳=肢冷+冷汗+神色淡漠+气微+脉微亡阴=身热+油汗+脉疾+烦躁+皮肤瘪阳虚=畏寒+肢冷+舌淡+神疲+长病程+脉沉弱无力阴虚=潮热+盗汗+舌红+苔少+长病程+脉细数无力气虚=神疲+面色少华+乏力+劳后加重+脉虚无力气脱=呼吸节律不规+口张+大汗+瘫软+脉微气滞=胀痛+憋闷+嗳气+受情绪影响大+按之无形+时轻时重气闭=突然昏倒+剧痛+口闭+窒息感血虚=面唇色淡+头晕眼花+月经少+舌淡+脉细血瘀=疼痛或发热固定+针刺样痛+青紫+异常包块血热=出血+舌绛+脉数+紫疹血寒=冷痛+麻木+暖后减轻+面唇淡紫津亏=干+渴+瘦+脉细水停=凹陷性水肿+腹水征+小便不利+苔滑腻饮证=痰清+痰多+振水音+胸水征+肠鸣音强+桶状胸内湿=闷+胀+食欲不振+苔白腻+倦+稀便气血两虚=气虚+血虚气虚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虚+出血气随血脱=急性大出血+气虚+休克征气不固津=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气虚+失水气随津脱=急性大失水+气虚气滞津停=内湿+气虚津血两亏=干燥+血虚+长病程痰瘀互结=痰证+瘀证+长病程心气虚=心悸+气虚心阳虚=心悸+阳虚+气虚心阳暴脱=亡阳+心阳虚病史+急性发作心血虚=血虚+心悸心阴虚=阴虚+心悸心脉痹阻=心悸+胸闷+血瘀+急性心痛病史痰蒙心窍=呆+闷+郁+痰+昏心火亢盛=神志亢盛+口舌生疮+火热征痰火扰心=狂躁+心火亢盛前兆+气郁病史小肠实热=心火亢盛征病史+尿路刺激征尿路刺激征=淋+漓+涩+痛肺气虚=低声咳嗽+气虚+易感冒肺阴虚=干咳+咯血+阴虚+长病程风燥犯肺=干咳+痰少+痰不易排出+短病程+感冒征寒饮阻肺=久咳+寒水征+喘息痰热壅肺=高烧+喘咳+黄色痰涕大肠湿热=腹痛+脓血+稀便+暴泻+便后肛灼肠热腑实=高烧+口渴+便秘+急性加重+腹胀痛+烦躁肠燥津亏=长病程+便秘+失水病史大肠虚寒=久泻+阳虚+水样便脾胃气虚=食欲减退+腹胀+大便干稀不调+气虚+长病程脾胃阳虚坠=脾胃气虚+长病程+阳虚征脾虚气陷=胀感+内脏下垂+气虚征脾不统血=出血+气虚+慢性加重寒湿困脾=内湿+食欲不振+轻微阳虚征湿热蕴脾=胀闷+口苦+湿热征胃阴虚=胃隐痛+干呕+胃不爽+时轻时重+饥不多食+食后缓解寒凝胃脘=胃剧痛+蜷缩+暖后缓解+受寒史+拒按胃火炽盛=胃灼痛+辛辣食物史+口臭+龈痛史食滞胃脘=赴宴史+嗳气酸腐+胀痛+恶心+多屁+排后缓解胃脘气滞=胃腹胀痛+走窜痛+排气缓解+受情绪影响肝血虚=筋手目失养+血虚+月经少肝阴虚=筋目失养+阴虚+热病后期肝郁气滞=郁+喜怒无常+气滞征+经期不按时久郁化火=肝郁病史+火热征肝火炽盛=头晕+胀痛+急躁+胁痛+火热征肝阳上亢=肝阴虚+眩晕+胀痛+中老年+轻微肝火炽盛象肝阳化风=肝阳上亢病史+肌肉神经症状热极生风=高烧+小儿+抽风样症状阴虚生风=肝阴虚病史+手足震颤血虚生风=肝血虚病史+肌肉震颤+麻木寒凝肝脉=小腹痛+睾丸痛+得暖缓解+脉紧寒凝肝脉=外阴湿热征+口苦厌油+发黄胆郁痰扰=易惊+失眠+眩晕+口苦肾阳虚=腰膝冷痛+性功能下降+阳虚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性功能亢进+阴虚+月经少肾精不足=先天发育障碍+性功能下降肾气不固=肾虚征+肾系滑遗(遗精遗尿滑精滑胎)肾虚水泛=肾阳虚+水停+下身肾不纳气=喘咳+肾虚+长期慢性病史膀胱湿热=淋+漓+涩+痛+湿热心肾不交=肾阴虚+心阴虚+心悸心脾两虚=脾气虚+心血虚心肾阳虚=心阳虚+肾阳虚心肺气虚=心气虚+肺气虚心肝血虚=心血虚+肝血虚肺脾气虚=脾气虚+喘咳无力+长病程肺肾阴虚=肺阴虚+肾阴虚肝肾阴虚=肝阴虚+肾阴虚肝火犯肺=肝火炽盛病史+肺热咳喘肝郁乘脾=肝郁病史+脾虚征肝胃不和=气滞+胀痛+胃不适+情绪影响脾肾阳虚=脾阳虚+肾阳虚一、阴阳辨证金口诀总纲领阴阳辨证要仔细,有神阳证无神阴,二便反应真消息。
六字养生诀

六字养生诀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六字养生诀,就是“呵、呬、嘘、呼、吹、嘻”。
这六个字都有调理身体的特殊波动。
这是中国几千年传统医学家与养生家长期摸索总结出来的奥秘。
“呵(hē)”字,当我们长声诵念时,会对心脏以及中医所讲的心经产生奇妙的震动、疏通、理疗作用。
朋友们如果心脏有些不适,只要放松身心长声念诵“呵——”,会觉得很快舒服下来。
坚持每天早晨长念“呵——”音,对心脏有很好的保养理疗作用。
而且从中医学来讲,可以连同小肠一起达到呵护保养。
“呬(sī)”字,长音念诵时,调理疗养我们的肺,连同大肠。
“嘘(xū)”字,长声念诵时,调理我们的肝和胆。
“呼(hū)”字事关脾胃,长声念诵时,会疏通保护我们的脾胃。
脾胃不适或者有疾病的人,每天几分钟长诵“呼——”音,调理作用立竿见影。
“吹(chuī)”字,长声念诵时,调理我们的肾及膀胱。
“嘻(xī)”字,长声念诵时,调理疗养的是上中下三焦。
三焦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胸口部位有上焦、胃肚脐部位有中焦、下腹部有下焦。
总之,“呵、呬、嘘、呼、吹、嘻”六个字,不仅调整了人体的五脏六腑,还调整了与之相关连的人体经络。
朋友们会问,那我们就该每日晨练时长声念诵六字秘诀了,对吗?(29)对。
每天晨练,我们可以长声念诵六字秘诀,调整五脏六腑及相关经络。
但有了来自植物世界和水世界对人类赞美感谢的感应事实之后,我们就要将中医学中的“六字养生秘诀”和对身体的“赞美与感谢”结合起来。
那就别样神妙了。
(30)我们先用六字养生诀调理肝胆。
清晨起来,或站或坐,先想一下肝、胆,对它们做出由衷的赞美与感谢。
当体会到它们怡悦的反应之后,长声念诵“嘘(xū)——”。
你会体会到“嘘——”的特殊波动对肝胆部位的疏通与调理。
它是与深呼吸相结合的:深吸一口气后,随着均匀悠长的呼气,拖长声音念“嘘——”。
赞美感谢的波动与“嘘——”音的波动相结合,影响力直达肝、胆以及相关的肝经、胆经。
我们的肝胆平时反应似乎不甚敏感。
但肝区不适的人会发现,经此诵念后,不适会有所减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与小肠病辩证施功处方
(一)心实证
1·心火上炎:舌尖红,舌体糜烂或溃疡,口渴唇裂,心悸,心烦失眠,小便黄、苔黄,脉数。
若心移热小于肠,则小便短赤,刺痛,尿血等。
心火上炎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口腔炎、神经官能症及泌尿系感染等疾病。
施功处方:六字真言先练两遍,然后按实则泻其子方法练习,先练呼字十八次,再练呵字三十六至六十次、吹字十八至三十六次。
按呼长吸短方法练习。
配合练习揉按百会与丹田、洗脸、梳头、旋足、平卧调息法等。
2·心血瘀阻:心悸,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闷痛,痛势剧烈或牵引肩背,或循手少阴心经向左上肢放散,时作时止,严重时疼痛不安,指甲青紫,汗出,四肢厥冷,舌暗红或舌边有淤斑,苔少而润,脉涩或止代。
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可见上述临床表现。
施功处方:六字真言先练两遍,然后练呵字三十六至六十次,再练唏字十八次。
按呼长吸短方法练方,配合练习洗脸、旋肩、旋足、揉按膻中穴(心区)拍打四肢等。
根据经验,发觉心绞痛时马上读呵字,一般读二十次呵字,疼痛症状即可得到缓解。
(二)心虚证
1·心气虚、心阳虚:心慌、气短(活动时加重)自汗、舌淡、苔白、脉细弱而数或结代,为基本症状。
若兼见倦怠乏力,面色白,喜出长气,舌胖嫩,则为心气虚;若兼见形寒肢冷,心区憋闷疼痛,
脉细弱或结代,则为心阳虚;若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等症的,则为阳脱。
阳脱与心阳有关外,与肾阳也有密切关系)。
如心脏病、心力衰竭、休克等病可见上述临床表现。
施功处方:六字真言先练两遍,然后按虚则补其母的原则练习,先练嘘字十八至三十六次,再练呵字三十六至六十次、唏字十二次。
按呼吸基本相等方法练习,心动过速者按呼长吸短方法练习。
经常揉按内关穴与神门穴,配合练习揉按百会会与丹田,平卧调息法,效果良好。
2·心血虚,心阴虚:心悸、心烦、失眠、健忘,为基本症状。
若兼见眩晕、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或结代者为心血虚;若兼见低热、五心烦热、盗汗、口干、或口舌生疮、舌红少津、脉细数者为心阴虚。
如心脏病、神经官能症、贫血等病可见上述临床表现。
施功处方:六字真言先练两遍,然后按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先练嘘字十八至三十六次,再练呵字三十六至六十次,再练吹字十八至三十六次,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心阴虚者先按呼长吸短方法练习,待虚热症状基本消失后,再按呼吸长短基本相等或吸略长于呼的方法练习。
配合练习揉按百会与丹田、经常练习平卧调息法、及走滋阴步、搓涌泉等。
(三)小肠气痛
小腹绞痛、连及腰背、下控睾丸、苔白、脉沉弦或弦紧。
如肠痉挛、疝气等病,可见上述临床表现。
施功处方:六字真言先练两遍,然后练呵字三十六至六十次、唏
字十二次。
按呼长吸短方法练习。
配合练习揉按关元穴、旋腰转脊与抗衰功等。
(四)小肠虚寒
小腹部隐痛、痛时喜按,肠鸣泄泻,小便不利,舌苔薄白、脉缓。
如慢性肠炎可见上述临床表现。
施功处方:六字真言先练一遍,然后练呵字十八至三十六次,呼字四十八次,唏字十八次,按吸略长于呼的方法练习。
练呼字时提肛稍用点力。
配合练习揉按百会与丹田、揉按关元穴、旋腰转脊、捏脚中趾小肠区及二脚趾胃肠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