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寒潮和梅雨教学案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台风梅雨寒潮1 最新

专题11 台风梅雨寒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气压分布与气流运动状况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台风,梅雨,寒潮的成因及天气特征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状况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简单应用:结合某次台风实例,解析风向,气压降水等天气状况及变化【基本知识梳理】【课堂检测】默写专题10.3相关知识 【教学思路及学生活动设计】观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以北半球分析:(做图解释)气旋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气旋的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因此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在大气流动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呈反时针向的漩涡式流动。
反气旋的气压分布状况为高气压,由于反气旋的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因此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在运动过程中大气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呈顺时针向旋转流出。
在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向的漩涡式流动,而反气旋呈反时针向旋转流出。
北半球气旋:右手大拇指朝上(表示垂直上升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逆时针方向)。
北半球反气旋:右手大拇指朝下(表示垂直下沉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气旋:左手大拇指朝上(表示垂直上升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反气旋:左手大拇指朝下(表示垂直下沉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逆时针方向)。
【台风内容导入】::“袭击上海的9711号台风”录像。
中心最大风力达6~7级的——热带低压⏹中心最大风力达8~9级的——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达10~11级的——强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的叫——台风(在加勒比海通称为飓风)(放映www:tq121.Com.cn.网站的台风动画)这个网站的中文名叫问天网,它收录了2000年到2018年9月30日止形成于北太平洋的所有台风。
引导学生再读“登陆我国的台风路径”图提问讨论:台风对人类生活带来了那些影响?提出你对台风的看法。
预防台风的方法:预报预测沿海防护林提高建筑质量加固河塘海堤台风预警信号共分5级,分别是白色、绿色、黄色、红色和黑色。
《寒潮和梅雨》教学设计.doc

《寒潮和梅雨》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1、寒潮和梅用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天气现象,它们共同受气候特征的影响,季风是形成上述天气现象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本节课和前儿节课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紧密联系。
当冬季风活动强烈时,产生寒潮;梅雨是夏季风影响下产生的天气现彖。
2、本节课在知识结构上非常清晰,对每一种天气现彖大致在成因、运行路径和我国受其影响的地区及危害等儿方面作介绍,当然,在教材处理上各有侧重。
如“梅雨”,教材首先点明梅用发生的时间(每年6月屮旬到七月上旬)、地点(我国江淮一带、韩国、日木南部狭氏区域)及成因(准静止锋影响),引IllWlftl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解锋面的特征、暖锋、冷锋、准静止锋的涵义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并安排专栏“梅雨与农业”,最后提及梅雨Z后的雨带推移情况及江南的伏旱天气。
从中可以清处地看出教材编写的思路,即从一种牛•活实践(梅雨)出发,探寻具背后的地理知识(锋面),然后再回归牛活实践(梅雨与农业),与二期课改的理念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3、寒潮和梅雨,上海学生不但熟悉,而R深冇体会。
但学生对其发生,发展规律等深层次知识知之捷少,对气旋、反气旋及锋面知识是陌生的。
因此教学时拟引导学生透过熟悉的天气现象探究其形成原因、发展规律,并能初步学会分析实际天气问题的能力。
另外,从辨证的观点来看,寒潮和梅南都具有利与害的两重性,因此町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辨证唯物观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交流讨论推断寒潮的标准,并解释寒潮标准因地而界的原因。
了解梅雨发牛发展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学会运用己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寒潮的路径、源地和形成原因。
知道气旋、反气旋:暧锋、冷锋和准静止锋。
学会科学推理方法,培养分析判断能力。
3、分析寒潮和梅雨产生的危害,讨论防治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影响我国的寒潮和梅雨为案例分析寒潮和梅雨产生的原因、危害;通过一系列图片、影视材料、事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6.1气象灾害—台风和寒潮学案

6.1气象灾害—台风和寒潮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指出常见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点。
2.举例说明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结合实例或材料,认识不同气象灾害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
自主学习1.判断正误。
(1)台风是旋转的。
( )(2)台风中心降水强度最大。
( )2.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强烈发展的温带旋涡B.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危害大D.西北大西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3.台风是否百害而无一利?试举例说明。
问题探究21.判断正误。
(1)寒潮主要发生在南半球。
( )(2)我国南方地区不会发生寒潮。
( )2.下列地区最容易发生寒潮的是( )A.华北平原 B.海南岛C.南亚地区 D.四川盆地3.哪个季节寒潮对我国北方农业危害最大?巩固练习2017年第20号台风“卡努”于10月16日凌晨到上午在海南文昌到广东湛江市一带沿海地区登陆。
据此完成1~2题。
1台风“卡努”带来的主要灾害有( )①风暴潮②地震③狂风④暴雨⑤沙尘暴⑥洪涝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⑤2我国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A.春夏多、秋冬少B.内陆重、沿海轻C.春夏少、秋冬多D.沿海重、南方重中新社东京2017年10月23日电超强台风“兰恩”23日在日本静冈县御前崎市附近登陆,经过关东地区向东北海上挺进。
多地大雨、强风持续,已造成5人死亡。
据此完成3~4题。
3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不低于( )A.6~7级B.8~9级C.10~11级D.12级4有人说台风是一种“小面积受灾,大面积受益”的气象灾害。
其“益”不表现在( ) A.增加水量,利于捕捞B.解除或缓解旱情C.增加水库蓄水量D.调节气温,降温消暑2018年1月2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警报,强冷空气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
据此完成5~6题。
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第3课时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
洪涝
(展示一幅洪涝的图片)
1 .请同学们思考洪涝会带来哪些危害?
引导学生总结:威胁人身安全、破坏基础设施、破坏农业生产等。
(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 .看图思考洪涝多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区?
引导学生总结:主要出现在降水集中的夏秋季节和我国东部的平原、盆地地区。
活动:
1 .我们的家乡宿州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旱涝灾害频发,播放2018年宿州市因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视频,以城市内涝为例,让学生探讨,中学生应如何做好防灾减灾?
先播放视频再引导学生总结。
过度:除此以外我国还有哪些特殊天气可能会带来什么危害?
寒潮
教
E
(指导学生理解寒潮的概念、标准、天气现象以及危害)
学 过1.读图2-23,说出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程引导学生回答: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以及广东、台湾、海南受寒潮影响
较小,大部分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大。
紧接着请同学们思考:这些地区受寒潮影响小的原因是什么?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势较高);四川盆地(受山脉阻挡);广东、台湾、海南(纬度较低)。
2 .讲解台风、梅雨、沙尘暴的概念、多发时间、影响地区以及它们带来的危害。
情感教育:多难兴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但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
多难,兴邦。
只要我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人们在面对灾害天气时就会更加从容。
课
堂
小
结。
高一地理 专题 台风梅雨寒潮复习教案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专题11台风梅雨寒潮第一课时【教学目的】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气压分布与气流运动状况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台风,梅雨,寒潮的成因及天气特征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状况我国东部雨带的挪动规律简单应用:结合某次台风实例,解析风向,气压降水等天气状况及变化【根本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压,因此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在运动过程中大气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呈顺时针向旋转流出。
在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向的漩涡式流动,而反气旋呈反时针向旋转流出。
北半球气旋:右手大拇指朝上〔表示垂直上升气流〕,四手指半握〔那么为逆时针方向〕。
北半球反气旋:右手大拇指朝下〔表示垂直下沉气流〕,四手指半握〔那么为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气旋:左手大拇指朝上〔表示垂直上升气流〕,四手指半握〔那么为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反气旋:左手大拇指朝下〔表示垂直下沉气流〕,四手指半握〔那么为逆时针方向〕。
【台风内容导入】::“袭击的9711号台风〞录像。
中心最大风力达6~7级的——热带低压⏹中心最大风力达8~9级的——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达10~11级的——强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的叫——台风(在加勒比海通称为飓风)〔放映www:tq121.Com.cn.网站的台风动画〕这个网站的中文名叫问天网,它收录了2000年到2003年9月30日止形成于北太平洋的所有台风。
提问讨论:台风对人类生活带来了那些影响?提出你对台风的看法。
预防台风的方法:预报预测沿海防护林进步建筑质量加固河塘海堤台风预警信号一一共分5级,分别是白色、绿色、黄色、红色和黑色。
白色台风信号表示热带气旋48小时内可能影响本地。
绿色台风信号表示热带气旋24小时内可能或者者已经影响本地,平均风力可达6至7级。
黄色台风信号表示热带气旋12小时内可能或者者已经影响本地,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
红色台风信号表示热带气旋12小时内可能或者者已经影响本地,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
专题11《台风、寒潮和梅雨》教学设计

专题11 台风、寒潮和梅雨北郊高级中学李梅一、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节主要讲述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较大,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多与锋面有一定的联系,教材中主要讲述了两种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本节内容力图从生活实际出发,指导学生能够听懂天气形式预报中的一些常用术语,培养学生初步识读简易天气图的技能,使学生能够做到学有所用。
本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教材力图对学生进行关于天气形势预报的入门普及,因此选择了对于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天气系统,并配有相关图像,使学生能够初步读懂这几幅原理示意图,结合图像能够说明几种天气系统对所到达地区天气的影响。
为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这些图像,或结合多媒体动画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的理解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影响我国的几种常见天气系统,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学校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系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判读原理示意图的能力,并通过图像系统的判读,使学生初步形成地理的空间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关注生活地的天气变化状况,并能够准确解释引起生活地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培养系统分析问题的习惯与方法。
三、教学方法及策略在开展基于二期课改理念下的改善教学与学习方式行动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倡导“有效教学”,以学生有无进度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标准,尝试“自主、合作、体验、发展”教学策略的探究。
根据本教学实际内容以及学生情况,具体采用学案教学和问题探究的家学方法。
在三维目标指导下精心设计学生学案,预设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的预习,涉及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体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构建新授课知识平台,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课中练习设计则注重重难点知识的巩固与知识的迁移运用,重视学生体验知识与规律的生成过程。
(八年级地理教案)地理教案-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地理教课方案-寒潮、台风和水旱灾祸八年级地理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使学生认识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灾祸性天气的影响范围及其危害,2.培育学生采集、整理、剖析资料的能力,学会科学的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认识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祸,学会正视自然灾祸,正确面对气象灾害的发生,经过认识抗灾救灾的事件,学习不畏灾祸的精神,培育在灾祸发生时采纳踊跃主动抗灾救灾的意识。
4.经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育学生主动与别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课建议知识构造本节从知识上构造特别清楚,即对每一种灾祸都是从原由(或基本活动规律)、影响范围及危害等方面介绍的,但此中各有重视。
如寒潮和水旱灾祸的产生与季风的权力关系亲密,所以重视成因的介绍,而台风的形成原由比较复杂,所以在这里不作过多解说,直接介绍它的运动轨迹,实质上指出了台风在我国的影响范围,这就为教师安排学生思虑预防台风的地域供给了资料。
要点:寒潮、台风和水旱灾祸的危害;采集有关气象灾祸资料;灾祸产生的原由价值观点、学科能力、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教育契机及课内外内容联系:本节内容与前一节密切有关,当冬天风活动激烈时,产生寒潮;台风是受夏天风影响产生的灾祸;水旱灾祸是因为夏天风活动不稳固,降水时空散布不均而产生的灾祸。
它们共同受天气特点的影响,季风是此中的要点。
但此中寒潮和台风属于天气灾祸,水旱灾祸则属于天气灾祸,也就是说,水旱灾祸一旦出现,对我国农业生产会产生连续性的影响。
本节在知识上并没有难点,所以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更重视于感情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的训练。
如教师应该经过气象灾祸的产生与季风关系亲密这一事实,使学生认识到季风对我国是极有益又有弊的;经过气象灾祸发生屡次并造成严重危害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与艰巨性;经过我国正确预告台风的实例增强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并进一步认识到,跟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气象灾祸的主观能动性在不停加强。
初中地理_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和水旱灾害》教学设计(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
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
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
(板书)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
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
现在我们来看报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投影片)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别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
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
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
(教师归纳)(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
(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
(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
(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
(板书)一、水旱灾害原因和危害措施(过渡)可见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较多的国家,除了水旱灾害以外,我国还受哪些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呢?我们来阅读课本第59页,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寒潮警报。
思考以下问题: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观察课本第60页“侵入我国的汉朝路径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从图中观察,汉朝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汉朝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参照中国地形图)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学生活动)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风、寒潮和梅雨教学案
、东南沿海的台风Array
1、气旋及其天气特征
2、热带气旋的等级
中心风力V 8级热带低压
中心风力8-9级热带风暴
中心风力10-11级强热带风暴
中心风力》12级台风或飓风
3、台风的结构和形成条件
螺旋云带、台风眼壁、台风眼
4、世界台风分布
台风多形成于纬度5〜20度间的热带洋面
5、登陆我国的台风路径:
1 )西移2)西北移3)转向6、谁为
台风取名
我国提供的10个名字是龙王、玉兔、风
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
母、海棠。
讨论:
1、台风会带来哪些危害?
2、台风对人类生活就没有好的一面吗?
二、上海的寒潮
1、上海的寒潮标准
(1)24小时内降温10 C以上,日最低气温低于 5 C
(2)24小时内降温7 C以上,日最低气温低于一 6 C
2、反气旋及其天气特征
3、寒潮出现的时间:
秋末至第二年春初
冷空气南下:每隔3〜8天南下一次
大寒潮:平均每年4次
4、寒潮影响的地区: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南部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5、影响上海的寒潮路径
思考:a、强寒潮对上海有什么灾害性影响?
b、寒潮与商机、寒潮与疾病、保健有什么关系?
三、江淮的梅雨
1、锋:冷暖气流相遇的交界地带
2、冷锋一一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
4、准静止锋--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形成的锋
天气阴雨连绵
(1 )江淮准静止锋——6月中旬到7月上旬;江淮地区
(2)昆明准静止锋一一冬半年;云贵高原
思考:当副热带高压的轴线如图所示时,江淮地区的天气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