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油墨性能指标检测检验方法.

合集下载

水性油墨的检测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水性油墨的检测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水性油墨的检测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水性油墨是一种在印刷过程中使用的油墨,与传统的油性油墨相比,其紧要区分在于其使用水作为稀释剂,而非有机溶剂。

这使得水性油墨具有很多优点,如在印刷过程中释放的有害气体更少、更易于清洗、更环保等。

此外,水性油墨也能够实现高品质的印刷效果,适用于很多不同的材料和表面,包含纸张、塑料、金属和木材等。

因此,水性油墨已经成为很多印刷行业的首选选择。

检测性能水性油墨的性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测试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测试的性能类型和可能需要记录的指标:性能类型指标印刷效果印刷图案的清楚度、颜色精准度、光泽度、附着力稳定性墨水的稳定性、干燥速度、抗褪色性环境适应性墨水的适应性、在不同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的表现印刷速度每分钟印刷的长度或面积耐磨性墨水的耐磨性、耐刮擦性粘度墨水的粘度、涂布均匀度包装密封性墨水包装的密封性、使用后的存储时间检测方法测试的方法取决于要测试的性能类型和指标。

以下是一些可能用于测试水性油墨性能的常见方法:印刷效果测试:使用一台印刷机或样品印刷设备,依照标准的测试方法和要求进行印刷,对印刷品进行检查和评估。

通常会检查图案的清楚度、颜色精准度、光泽度和附着力等方面。

稳定性测试:在试验室中将墨水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潮湿等,察看其表现。

还可以测试墨水在不同介质上的稳定性,如纸张、塑料、金属等。

评估其干燥速度、抗褪色性等方面。

印刷速度测试:使用标准的测试设备,测试印刷机的印刷速度,记录每分钟印刷的长度或面积。

耐磨性测试:使用标准的测试方法,在不同介质上测试墨水的耐磨性和耐刮擦性。

评估其对不同条件下的磨损和刮擦的表现。

粘度测试:使用粘度计等测试设备,测试墨水的粘度,并评估其涂布均匀度。

包装密封性测试:使用标准的测试方法,测试墨水包装的密封性,并评估其在使用后的存储时间内的表现。

测试前,需要订立测试计划和测试流程,明确测试目标和指标,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并记录测试结果和数据。

胶印油墨的附着力和耐磨性测试与控制方法

胶印油墨的附着力和耐磨性测试与控制方法

胶印油墨的附着力和耐磨性测试与控制方法胶印油墨是印刷业中最常见的油墨类型之一,其广泛应用于包装、出版、纸杯、贺卡等领域。

然而,胶印油墨的质量难以通过肉眼观察或简单的检测方法来确定,因此,为确保胶印油墨的质量,必须对其附着力和耐磨性进行测试和控制。

一、胶印油墨的附着力测试方法胶印油墨的附着力是指油墨在纸张或其他材料表面的粘合度,即油墨和基材之间的接触强度。

通常,附着力测试方法是通过剥离试验或刮擦试验进行的。

1. 剥离试验剥离试验是一种常见的附着力测试方法,它可以测量油墨和基材之间的剪切强度。

在剥离试验中,通常使用粘度较小的胶带或标签来取下印刷品上的一小块胶印油墨,然后对取下的油墨进行拉伸分离,最后通过测试机器对拉伸力进行读数,这个数字就是胶印油墨在基材上的附着力。

2. 刮擦试验刮擦试验是另一种常用的附着力测试方法。

这种方法用来评估油墨对抗刮擦的能力,测试时采用刮擦耐磨试验机,将油墨标样放在钢刮板下,然后进行定向、均匀的刷擦力度的刮擦过程。

在实验结束后,通过观察油墨表面的损坏情况来判断其附着力和耐擦性能。

二、胶印油墨的耐磨性测试方法除了附着力之外,胶印油墨的另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是耐磨性。

在日常使用中,印刷品通常会受到多种磨损因素的影响,如摩擦、擦拭、折叠等等。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耐磨性测试。

1. 耐磨试验机在耐磨性测试中,通常使用耐磨试验机。

该设备可以模拟实际印刷品的使用环境,在标准化条件下对油墨进行多方位耐磨性测试。

其测试原理是采用旋转法或刮擦法,沿着一定的轨迹进行旋转或刷擦,以测试油墨受到的耐磨损失。

2. 摩擦试验另一个常用的耐磨性测试方法是摩擦试验。

在这种测试中,使用摩擦试验机,将测试样品与另一硬度更高的材料进行接触,应用旋转或直线运动形式的磨擦力,来测试胶印油墨的耐磨性能。

三、胶印油墨的控制方法为确保胶印油墨的质量,通常需要开发专门的能够控制油墨附着力和耐磨性的方法和工具。

1. 有效的生产控制制定和执行嚴格的生产控制程序是确保胶印油墨质量的关键。

油墨细度检测方法

油墨细度检测方法

油墨细度检测中的影响因素油墨细度(Fineness)是与油墨的流变性能以及经济效益直接相关的一个重要指标。

细度一般指混合在连结料中的颜料、填料等固体粉状物质被分散的程度。

油墨太粗,印刷中会造成毁版、糊版,更不适于印刷网线较细的高档印刷品,同样颜料含量的油墨,细度较细者比细度较粗者着色力高。

目前国内企业检测油墨细度的方法,主要还是采用刮板细度计法。

下面以胶印油墨为例进行阐述。

取一定量的油墨置于玻璃板上,根据该油墨流动度的大小加入一定比例的六号油,用调墨刀调和均匀,将调和均匀的油墨置于刮板细度仪上的凹槽深处,然后用双手的拇指和重指握住刮刀,垂直横置于刮板仪凹槽深处的油墨上,将刮刀由上往下垂直刮至刮板仪的最浅处,立即将刮板仪表面以30度角斜对光源,观察出油墨细度。

在检测过程中,由于仪器误差、人为操作误差、环境条件异同等因素常引起油墨细度检测时,生产中控与公司级质值中心之间、公司级质检中心与印刷厂之间有争议。

那么如何测准细度呢?换言之,影响细度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一、刮板细度计的影响刮板细度计可到计量技术研究院(所)进行检定。

公司级质量检测中心、生产中控检测以及印刷厂都有几块刮板细度计,由于频繁使用还要定期更换,一般只是将公司质量机测中心的一块刮板细度计送检,然后再对其他刮板细度计进行传递。

刮板细度计是由刮板和刮刀两部分组成的。

1.刮板刮极精度:(1)刮板上平面平直度0.003毫米。

(2)斜槽底平面平直度0.003毫米。

刮板采用光学比较仪来检定,但乱板仪的使用者没有光学比较仪,一般只是生产厂出厂检验。

检验乱板上平面平直度取有限个点。

以某一微米刻度线平面为0 μm,测该点槽深;再以另一位置微米刻度线平面为0μm,测另一点槽深,以此类推。

有两点需要注意:(1)任一微米刻度线的基准面的微米数是否均为0μm,简言之,刮板仪槽两边是否为平面?生产裔一般讲如何磨出平面,保证平面误差在多少之内,把使用者带到误区。

油墨检测标准

油墨检测标准

油墨检测标准一、粘度测试粘度是油墨检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印刷过程中的流平性和印刷效果。

在检测粘度时,我们使用粘度计来测量油墨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

一般来说,高粘度表示油墨的流动性较差,低粘度则表示流动性较好。

二、干燥性测试油墨的干燥性是指其在使用后保持固定形状的能力。

干燥性差的油墨容易受到摩擦和溶剂的影响,导致印刷品表面起皱或脱落。

我们可以通过干燥试验机来模拟不同环境下的干燥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干燥性能。

三、色彩性能色彩性能是油墨检测中的关键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色彩还原度和色彩鲜艳度。

我们使用色度计来测量油墨的色相、饱和度和明度等指标,以评估其色彩性能。

四、附着性测试附着性是指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能力。

附着性差的油墨容易脱落或被擦拭掉,影响印刷品的耐久性。

我们可以通过附着试验机来模拟不同环境下的附着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附着性能。

五、耐光性测试耐光性是指油墨在光照下的稳定性。

耐光性差的油墨容易褪色或变暗,影响印刷品的保存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耐光试验机来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耐光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耐光性能。

六、安全性测试安全性是油墨检测中不可忽视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安全使用。

我们可以通过安全性测试来评估油墨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如苯、甲苯、甲醛等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七、成分分析成分分析是油墨检测中了解油墨组成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油墨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信息。

这有助于评估油墨的性能、安全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指标。

八、印刷适性测试印刷适性是评估油墨在实际印刷过程中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印刷试验机来模拟不同印刷条件下的印刷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印刷适性。

这包括印刷品的均匀性、分辨率和印刷速度等方面的指标。

良好的印刷适性能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油墨检测报告

油墨检测报告

油墨检测报告一、检测目的。

本次检测旨在对市面上常见的油墨产品进行质量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用户的健康和环境安全。

二、检测范围。

本次检测主要针对常见的印刷油墨、墨水和打印油墨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UV油墨等。

三、检测方法。

1. 检测油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GC)进行分析。

2. 检测油墨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进行分析。

3. 检测油墨的印刷性能,包括附着力、耐磨性等指标的测试。

四、检测结果。

经过检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油墨样品A的VOC含量超出国家标准,存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过高的问题,不符合环保要求。

2. 油墨样品B的重金属含量超出国家标准,存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风险,不符合安全要求。

3. 油墨样品C的印刷性能较好,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可以放心使用。

五、建议。

1. 针对油墨样品A存在的环保问题,建议生产厂家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

2. 针对油墨样品B存在的安全隐患,建议生产厂家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减少重金属含量,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

3. 对于油墨样品C,建议生产厂家继续保持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总结。

通过本次油墨检测,我们发现了部分油墨产品存在环保和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发现了部分优质油墨产品。

希望生产厂家能够重视检测结果,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环保的油墨产品。

七、致谢。

感谢各位参与本次检测的厂家和合作伙伴,感谢他们对本次检测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油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驾护航。

印刷油墨密度值

印刷油墨密度值

印刷油墨密度值摘要:1.印刷油墨密度值的定义和重要性2.印刷油墨密度值的测量方法3.印刷油墨密度值的应用4.印刷油墨密度值的影响因素5.印刷油墨密度值的控制和优化正文:1.印刷油墨密度值的定义和重要性印刷油墨密度值是指印刷油墨在特定条件下的密度,通常用克/立方厘米(g/cm)表示。

它是衡量印刷油墨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印刷品的颜色、光泽、耐磨性等性能。

在印刷过程中,密度值的控制对于保证印刷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2.印刷油墨密度值的测量方法印刷油墨密度值的测量通常采用密度计进行。

密度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物质密度的仪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浮力或沉力来测量物质的密度。

在测量印刷油墨密度值时,需要将油墨样品倒入密度计的测量室,然后读取密度计显示的数值。

3.印刷油墨密度值的应用印刷油墨密度值在印刷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评价油墨的质量。

密度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油墨的浓度、粘度等性能,这些性能对印刷效果有重要影响。

其次,密度值可以用于控制印刷过程。

通过测量油墨密度值,可以及时发现油墨性能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以保证印刷品质量。

4.印刷油墨密度值的影响因素印刷油墨密度值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油墨的种类:不同类型的油墨,如胶版油墨、凹版油墨、丝网油墨等,其密度值有所不同。

(2)油墨的组成:油墨的主要成分包括颜料、树脂、溶剂等,这些成分的比例和种类会影响油墨的密度值。

(3)生产工艺:油墨的生产工艺,如研磨、调色等过程,会影响油墨的密度值。

(4)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对油墨的密度值产生影响。

5.印刷油墨密度值的控制和优化为了保证印刷油墨密度值的稳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合适的油墨品种和组成,以满足印刷需求。

(2)严格控制生产工艺,确保油墨质量的稳定性。

(3)在印刷过程中,定期测量油墨密度值,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调整。

(4)储存油墨时要注意环境条件,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油墨密度值产生影响。

《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解读

《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解读

PRINTING FIELD 2021.032018年8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立项,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制定项目任务书。

本标准由深圳市布瑞特水墨涂料有限公司负责牵头起草制定。

公司在接到项目任务书后,立即查阅相关标准资料并对本标准设立了基本框架(见图1)。

框架确定后,公司做了大量实验并到印刷厂进行了多次验《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解读李 飞 陈醒记证,组织技术人员撰写草稿,并组织行业专家多次在北京印刷学院开会研讨。

标准制定要经历起草阶段(组织行业专家多次开会逐条研讨,对有异议的会后再进行试验验证,直至无异议到下一阶段)、征求意见阶段(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对有异议的进行研讨、解释、修改直至无异议进行下一阶段)、审查阶段、报批阶段四个阶段。

2020年11月16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批准发布<文献片段标识符>等47项行业标准的通知》(国新出发函〔2020〕249号)发布,本标准C Y/T 227—2020已批准发布,2021年2月1日起实施。

本文将标准文稿中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作如下介绍。

一、技术要求1.油墨⑴油墨基本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⑵不应腐蚀柔性版版材。

⑶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小的触变性,且触变后油墨黏度上升不超过20%。

⑷在10~30 ℃、阴凉通风处避光储存一年,质量应稳定。

2.承印物⑴表面应平整、清洁。

图1 标准文稿框架图2 柔版印刷设备示意图图3 GTT网纹辊示意图⑵塑料类承印物的印刷适性应符合国家标准《塑料软包装凹版印刷过程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G B/T 36064—2018)中4.1.1的要求。

⑶不干胶类承印物应符合行业标准《印刷技术 不干胶标签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 Y/T 93—2013)中5.1的要求。

⑷其他承印物的表面张力应不小于3.8×10-2N/m。

油墨达因值测试标准

油墨达因值测试标准

油墨达因值测试标准一、引言油墨作为印刷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不同类型的油墨在使用过程中,其印刷效果和质量也是千差万别,因此需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价。

其中,油墨的达因值成为了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什么是达因值达因值是指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吸附性能。

通俗地说,它可以反映出油墨的影响力和覆盖能力。

达因值越大,油墨越容易吸附在印刷材料上,越容易产生鲜艳、均匀的印刷效果。

反之,达因值越低,则印刷效果也会相应减弱。

三、油墨达因值测试标准1. 测试方法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测试方法为TAPPI T-458和ISO 5264/1等。

其中,TAPPI T-458方法是以滚筒式粘度计为主要测试设备,测量油墨在不同转速下的动态粘度。

而ISO 5264/1方法则是通过比较印刷材料的白度变化,来评价油墨的覆盖能力。

2. 标准规定值在国内,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我国已经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油墨达因值测试规范。

按照规定,印刷油墨的达因值应为20-45mN/m,对于工业油墨则应为35-55mN/m。

3. 应用范围油墨达因值的测试标准适用于各类印刷油墨,包括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UV油墨、UV光固化油墨等。

同时,也适用于各类印刷材料,如纸张、塑料、金属等。

四、局限与展望1. 局限虽然油墨达因值测试标准已经成为了油墨质量评价的重要统一标准,但其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的限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TAPPI T-458方法只能适用于低粘度油墨的测试,而ISO 5264/1方法则对印刷材料的选取和处理有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也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

2. 展望随着油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油墨达因值测试标准也会随之不断更新和完善。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准确、全面的测试方法和标准,以满足各类油墨的质量需求。

同时,也可以期待更多关于油墨达因值的应用研究,以推动印刷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五、结论油墨达因值是油墨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试必须遵循严格的标准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油墨性能指标检测检验方法实验一油墨细度的检测1.实验原理油墨的细度表示油墨中颜料(包括填充料)颗粒的大小与颜料颗粒分布在连接料中的均匀度。

将油墨稀释后,用刮板细度计人眼测定颗粒研细程度及分散状况称为油墨细度,以μm表示。

(表示油墨颜料颗粒的最大直径的分布范围)2.实验器材(1)0~50微米刮板细度仪一套(每一刻度为2.5μm);(2)0.lml吸墨管一支;(3)注射器(每刻度0.1m1)或滴定管一支;(4)调墨刀;(5)放大镜(5~10倍);(6)6号调墨油(粘度140~160厘泊/25 oC);(7)玻璃板一块;3.实验步骤(1)取墨:用吸墨管吸取或调墨刀取一定量的受试油墨(例如0.5m1)于玻璃板上。

(2)加调墨油调节油墨流动度:根据流动度的大小用注射器加入6号调墨油进行稀释。

稀释范围:流动度在24mm以下加18滴(或以每滴0.02ml计算,加上0.36m1)。

流动度在25~35mm加14滴(或加0.28m1);流动度在36~45mm加10滴(或加0.20m1),流动度在46mm以上不加油。

1.带有微米刻度的凹槽2.刮刀与刮板垂直90℃操作3.刮刀图1 刮板细度仪操作示意图(3)刮墨:用调墨刀把油墨油与试样油墨充分调合均匀,挑取已稀释均匀的油墨,置于刮板细度仪凹槽深度约50μm处,将刮刀垂直横置于细度仪凹槽处的油墨之上,刮刀保持垂直(如图1所示),双手均匀用力自上而下徐徐刮至零点处停止,使油墨充满刮板细度仪凹槽。

(4)细度观测:刮好后即将细度仪表面以30 o角斜对光源。

用5~10倍放大镜检视颗粒密集点数值(在一个刻度范围内超过15个颗粒的算深刻度数值,不超过15个颗粒的算浅刻度数值)。

4.注意事项(1)油墨稀释时,必须调匀,不能用力研磨。

防止掉入灰尘。

(2)双手横执刮刀时,用力不宜过猛,勿使一边偏重,细度板槽外两边油墨必须刮净。

(3)油墨细度检验需重复2-3次,取平均值,如果相差一刻度应重新测试。

(4)吸墨管、调墨刀、细度仪用后必须用软布或棉纱擦净,并涂油脂防止锈蚀。

细度检测实验报告实验二油墨粘着性(tack)的检测1.实验原理油墨粘着性(tack)是油墨涂层在分离时所产生的抵抗的力。

粘性仪在旋转的情况下测试阻止油墨薄层分离或被扯开的阻力力矩,用力臂的大小表示,仪器只给出这个力的相对大小,故没有量纲,单位为1,以数字表示之。

2.实验器材(1)油墨粘性仪YQM-1型一台;(2)金属注墨器一个;(3)调墨刀一把;(4)秒表一块。

3.实验仪器YQM-1型油墨粘着性测试仪简介(1)仪器结构如图2。

1.水平调整螺丝2.弹簧3.恒温调节水管4.分离力传递拉杆5.游标6.称量平衡准星7.标尺8.油墨分离力传递胶辊9.金属辊10.匀墨胶辊11.电动机12.齿轮组箱箱13.变速柄14.曲柄15.油墨粘着力测试挂钩16.水平仪17.注墨器18.平衡横梁19.底座图2 油墨粘性测试仪(2)仪器测试原理如图2所示。

这个仪器主要由两个辊筒组成如图2中的8,9,12。

1是金属辊,中空,可通入循环水保温。

9辊的轴与动力连接。

2是合成橡胶辊,以自身重量自然压在9辊上。

两个辊筒都是装在框架5上的,框架连同辊筒都以3为轴而可以摆动,框架下端的6是平衡锤。

7是杠杆,可以加重来平衡整个系统的摆动。

图3中(甲)是仪器静止的状态,(乙)是在辊筒没有油墨时的转动一个角度,(丙)是在杠杆7上加一较小的重力G使整个摆动系统重新平衡的情形,(丁)是当辊筒上涂上油墨后,由于油墨粘性而使整个摆动系统产生一个转距的情形,(戊)是杠杆7再加重力W使整个摆动系统再一次平衡的情形。

实际上W是以平衡跎的力臂长短来表示的,平衡后力臂越长表示油墨的粘着性(tack值)越大,力臂越短,油墨的粘着性越小。

1.金属辊2.油墨分离力胶辊3.动力轴4.轴5.框架6.平衡锤7.杠杆图3 油墨粘着性测定原理图4.实验步骤(1)机座调水平:将仪器置于稳固的实验台上,调节水平调整螺丝①使水平仪16处于水平位置。

(2)调温:开启恒温浴开关,使红绿灯同时发亮,红灯亮时表示电热工作;升温至32 ℃(温度调节是用恒温水浴器盖上的温控接触开关进行的),并保持在32℃。

(3)恒温:将变速杆置于低速位置上,抬起手把⑥把合成胶辊⑧搁于金属辊⑨上,亦将有8磅压力的墨辊压于金属辊⑨上,开启马达开关,旋转15分钟,使测试系统恒温。

(4)调节标尺的平衡:在停机状态下,把游标上的刻度调到“0”。

检查标尺是否与辊子平行。

如果不平行,就用杠杆4上的螺栓上下转动使之处于平行状态。

(5)调节第一平衡:将游标⑤置于标尺上“0”的位置,开动机器,把制动器15合上并观察标尺⑦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则可调节左边后面连于金属辊⑨上的平衡螺旋,使标尺处于平衡状态,为第一平衡(即为仪器平衡),停机时先关制动器,再关闭开关。

(6)上墨及测定:在吸墨器17内灌满调匀的油墨,然后将墨坷匀涂在合成胶辊⑧上,先用手旋转马达轴,使辊子旋转而墨匀涂于辊子上,然后再打开开关使辊子旋转1分钟,把制动器合上再开始测定数据,在一分钟内测定并读出游标所指示的数值。

此值即为此墨之粘着性。

(7)如果测试取中速或高速,可以改变变速杆13的位置。

但必须在关闭机器的状态下方可变速。

5.注意事项(1)将齿转组箱内转动到轻松易动位置后,方可开动电钮,马达开动后,不可移动变速棒,以免损坏齿轮。

(2)油墨必须用注墨器轻轻均匀涂于胶辊上。

(3)测试完毕后迅速将仪器各部位擦试干净。

(4)匀墨辊的两端应经常加油润滑。

(5)条件: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室温t=23±2℃,RH=50%~60%)。

实验三油墨粘性增值的测定1.实验原理油墨粘性增值,是为了考察油墨在高速辊的剪切作用下粘着性(tack值)变化的大小,是观察在印刷时油墨的稳定性。

测定油墨粘性增值是利用测粘性的时间不同,观察油墨粘着性(tack)值的变化情况。

2.实验器材与检测油墨粘性相同。

3.实验步骤按照油墨粘性检测的方法,当第一分钟粘性值测定后仪器继续运转,再记录第15分钟时的粘性值。

4.计算方法15分钟粘性数值,减去1分钟时的粘性数值,即为粘性增值数。

实验四油墨飞墨的检测1.实验原理油墨飞墨是观察油墨在印刷时,油墨脱离墨辊的离散情况,实验测定油墨飞墨是利用粘着性仪运转时,油墨层分裂,墨滴飞离墨辊进入空气中时,观察油墨粘性仪横梁上白纸的粘墨情况。

2.实验器材与检测油墨粘性方法相同。

3.实验步骤(1)定性:按油墨粘性检测方法进行测定,当油墨粘性仪开启一分钟后,在横梁上放一张白纸,继续转动1分钟后取下白纸,观察白纸上是否有墨,根据白纸上粘附的油墨多少来判断飞墨程度。

(2)定量:可以用天平称量,即先把白纸的重量q称一下,再把再把飞墨后的白纸的重量Q称一下,Q-q=W即为飞墨的量。

4.实验记录实验四油墨飞墨的检测1.实验原理油墨飞墨是观察油墨在印刷时,油墨脱离墨辊的离散情况,实验测定油墨飞墨是利用粘着性仪运转时,油墨层分裂,墨滴飞离墨辊进入空气中时,观察油墨粘性仪横梁上白纸的粘墨情况。

2.实验器材与检测油墨粘性方法相同。

3.实验步骤(1)定性:按油墨粘性检测方法进行测定,当油墨粘性仪开启一分钟后,在横梁上放一张白纸,继续转动1分钟后取下白纸,观察白纸上是否有墨,根据白纸上粘附的油墨多少来判断飞墨程度。

(2)定量:可以用天平称量,即先把白纸的重量q称一下,再把再把飞墨后的白纸的重量Q称一下,Q-q=W即为飞墨的量。

4.实验记录实验五油墨粘度的检测方法一一、QNP型平板粘度仪1.实验原理测量油墨在一定剪切力τ作用下,所产生的速度梯度,通过记录不同时刻油墨的铺展直径,再经过换算,可以绘制油墨特性曲线和流变曲线,从而得到油墨的塑性粘度,屈服值,丝头长短和软硬程度。

2.实验器材(1)QNP型平行板粘度仪(结构如图4);1.透明上板2.上板支柱3.下平板(金属) 4.支柱的卡棒5.卡棒支承架6.弹簧7.活塞8.活塞中部凹槽9.活塞筒10.受试油墨图4 平行板粘度仪主结构图(2)调墨刀;(3)秒表。

3.实验步骤(1)清洗:用软布和溶剂清洗仪器的装墨孔和上下平行板,使其干燥。

(2)调整仪器水平:利用水平仪调节支脚螺丝达到水平。

(3)装墨:移开上平板,拉下活塞7将墨装入墨孔内,墨面与下平行板表面平,注意不要产生气泡和空隙。

(4)测试:将上平行板支杆支好,将上平行板放在支杆上,将活塞7向上推,使活塞顶面与下平板板面平,油墨被推至下平板中心,此时卡棒4靠近活塞的一端由于弹簧6的作用而陷入活塞中部凹槽8内,同时卡棒的另一端向活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而使左、右两根支柱同时下落,上板即随之水平下落,于是油墨受压向四周扩展,在上平行板下落的同时启动秒表。

(5)读数:读取5s,10s,20s,30s...100s,120s等时间油墨受上平行板压力向四周扩展的直径(精确至1.0mm)--------------------------------------------------------------------------------4.计算方法(1)粘度:粘度的计算是根据剪切应力τ和剪切速率D求得的,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粘度值。

式中:τ—剪切应力(达因/厘米2 ) R—时间t时的铺展半径D—剪切速率(秒-1) g—重力加速度(980cm/S2)W—ll5克是上板的重量v—油墨的体积(0.5cm3)t—为测定的时间(秒) π—圆周率(3.14)(2)屈服值:在平行板之间的油墨所受到的剪切应力是逐渐减小的,(因上板压力固定不变,而受压油墨的面积的直径却越来越大,那么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剪切力就越来越小,)当剪切应力减小到与油墨的屈服值相等时,油墨的铺展直径就达到了最大,则油墨的屈服值和平板粘度仪测得的油墨最大直径Rm 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

根据流变理论,得到平板粘度仪所测定的油墨屈服值有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其中有一公式为:式中:S0—屈服值Rm—油墨铺展的最大半径(cm)(一般以30min时油墨的铺展半径代入)w—粘度计上板的重量115克π—圆周率(3.14)g—重力加速度(980cm/S2)v—油墨的体积(0.5cm3)实验报告油墨品种*如果利用公式直接求出屈服值,需要测出最大铺展直径D(30分钟时的直径)。

实验要在恒温恒湿条件下,t=25℃±1℃,RH=65%±5%*屈服值还可以通过将τ-D流变曲线上直线部分外延与τ轴相交的交点求出。

单位为dyn/cm2。

5.思考题在试验中,随着时间延长,油墨所受到的剪切应力越来越小,为什么?实验六油墨粘度检测方法二利用“NXS—1型旋转粘度计”进行测量1.实验原理本仪器采用的是一个同步电机④作驱动,采用同心圆筒上旋式结构对二筒间隙中的油墨产生剪切,油墨产生的扭矩使,外筒①固定,内筒③旋转,被测物料②充满在二个圆筒的间隙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