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在我国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老年肺结核患病率偏高及其原因

资 料 显 示 , 国 老 年 肺 结 核 患 病 率 较 其 他 年 我
龄 组 为 高 。对 此 , 流 行 病 和 临 床 角 度 调 研 从
老 年 肺 结 核偏 高 的 情 况 并 分 析 其 有 关 因 素 , 以供 结 核病 防 治 和 临 床 工 作 者 参 考 。
17 9 0年 为 2 7 ( 1 / 2 7 ,9 1 1 8 . % 1 4 4 5 ) 1 7 ~ 9 0年 为 5 6 ( 3 / 2 4 ,1 8 . 2 9 4 8 ) 9 1~ 1 9 年 为 90 2 . % ( 2 8 9 8 ) 由 此 可 见 老 年 住 院 结 45 27/ 29 。 核 病 患 者 呈 上 升 趋 势 , 中 绝 大 多 数 是 肺 结 其 核 。从 近 1 0年 住 院 老 年 肺 结 核 患 者 中 随 机
3 6 / 0万 ; 性 从 4 17 1 女 5岁 起 , 年 龄 增 长 而 随 缓 慢 上 升 , O岁 患 病 率 为 4 5 1 6 4 / 0万 , 5岁 6 升为 751 6 / 0万 , 0岁 为 7 5 1 7 9 / 0万 , 5岁 达 7
88 1 7 / 0万 。
抽 出 3 3 例 进 行 分 析 , 中 初 治 2 6 例 6 其 0
病 学 抽 样 调 查 ] 全 国 活 动 性 肺 结 核 患 病 率 , 为 371 6 / 0万 , 阳 肺 结 核 患 病 率 为 1 2 1 涂 2/0 万和菌 阳肺结核 患病 率 为 1O l 6 / O万 。男 性 活动性 肺 结 核 患 病 率 在 5 0岁 以 后 明 显 上 升 , 0 岁 患 病 率 为 1 1 / O 万 ,6 岁 为 6 45l 5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近年来在一些地区依然在继续流行,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很大风险,给政府和医疗卫生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对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结核病的传播情况和病因,还可以为进一步治疗和控制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重点分析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结核病的发病率,发展趋势,感染率和传播途径等情况。
调查的背景是因为近年来结核病仍然是我国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造成大量的人员感染和死亡。
同时由于结核病病原菌的变异性和人群的流动性,使得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多样,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和难度。
所以,加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二、发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结核病的发展情况是各不相同的。
总的来说,结核病的发病率仍然较高。
其中,20-40岁人群的患病率最高,达到40%以上。
另外,农村地区结核病的发病率高于城市,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结核病的发病率更高。
这提示我们在控制结核病时,要特别关注这些高发地区和人群的趋势,及时开展宣传教育和针对性控制。
三、感染途径分析结核病的传染途径非常多样,包括空气传播、食品传播和血液传播等。
由调查可知,结核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空气传播,占比最高,达到80%以上。
其次是食品传播和血液传播。
这提醒我们在预防结核病的时候,空气传播是最为关键的途径,可以采用保持室内通风、隔离孤立等措施,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的风险。
四、病因分析结核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包括细菌的毒力、宿主的免疫因素和外界环境等。
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肺部结核病的感染率较高,其中多数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而且,过分使用抗生素和较长时间的化疗,会加速病原体的变异和扩散,对治疗不利。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肺部结核病的积极治疗,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诊断手段,及时防止病原体的变异。
五、控制策略建议结核病的传染性强,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了威胁。
肺结核在我国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肺结核在我国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高发和流行的趋势。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面临着严重的肺结核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肺结核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
一、肺结核在我国的流行状况1. 流行趋势我国自1990年代以来,肺结核病例数一直处于高位。
一些地区的高病率和高死亡率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结核病病例数为72,000例,死亡人数为1.5万人。
2. 分布情况我国结核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西部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而阿拉善盟、四川南部、云南等部分地区的发病率居全国之首。
3. 性别和年龄我国肺结核患者中男性较多,其次是女性以及儿童。
年龄方面,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青少年和儿童的肺结核病例数逐年下降。
二、肺结核流行的影响因素1. 疫苗接种不足疫苗是控制结核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我国疫苗接种率不高,部分贫困地区甚至没有接种疫苗的条件。
2. 贫困和营养不良研究显示,贫困和营养不良是影响我国肺结核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贫困地区的人群健康水平较低,很难获得必备的医疗和保健资源,导致结核病流行。
3. 环境污染我国的环境污染程度较高,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对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长期暴露在恶劣环境中易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感染结核分支杆菌。
4. 个人行为个人行为也是影响肺结核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吸烟、过量饮酒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削弱免疫力,增加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的风险。
三、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从肺结核在我国的流行趋势、分布情况、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探讨,旨在唤起公众对肺结核问题的关注。
我们应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提高疫苗接种率和个人健康素质,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减少肺结核病例。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一、引言结核病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流行态势和流行特征对于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结核病的历史与现状

结核病的历史与现状结核病的历史与现状结核病的历史与现状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历史久远的慢性传染病,科学家们从发掘出的早期人类骨骼中发现有驼背的脊柱,这是结核病的病征之一。
中国在2100年前埋葬的尸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女尸也发现左肺上部左肺门有结核病的钙化灶。
在埃及也曾发现过感染了结核病的木乃伊。
对于结核病的描述可以回溯至公元前460年。
有趣的是,结核病经常出现在描述都市居民生活的古代著作中,而在圣经或描述乡野居民的作品中却十分罕见。
现在我们知道,早期记载的身体各个部位的一些不同的,看似无关联性的疾病实际上是不同形式的结核病。
比如:寻常性狼疮是皮肤结核病、痨病是肺结核、而波特式病是脊柱结合。
淋巴结核是颈部淋巴腺体肿大的流浓的一种结核病,在过去十分常见。
借助显微病理学和细菌学的近代科学,使我们知道所有这些疾病的过程都是结核病的不同表现。
"结核"这一名称并非来自该病的外观特征,诸如身体的消耗等,而是指独特的结节,这是最基本的细胞结构,能完全反应出疾病发生时的特征性组织变化。
病理学家借助结节就可以知道结核病的发病过程。
结核病曾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在其严重流行的本世纪初,全球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超过200万。
只是到了医学发达的今天,在得到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的情况下,结核病才不再属于绝症,其治愈率也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世界上感染结核病,并因此而丧生的人数直线上升,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
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流行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原因。
现在结核病已成为人类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同时也是艾滋病的主要致死因素。
结核是艾滋病患者唯一主要的"机遇性感染",很容易向大众传播。
像常见的感冒一样,结核通过空气传播,任何人都可能受到感染。
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说,由于结核迅速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传播,所以结核病例将有增无减。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染上结核的可能性是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的30倍。
我国结核病流行状况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我国结核病流行状况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为了解全国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对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并作为制定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的依据,我们分别于1979年、1984/1985年、1990年和2019年进行了四次全国肺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现将第四次全国肺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2019年调查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
抽样点257个,抽样比例为1∶3151,平均每点抽样人数为1628人。
调查内容为:肺结核的患病率、涂阳患病率和菌阳患病率;全人口结核感染率;结核野生株的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核病及肺结核的死亡专率;结核病防治措施评价;肺结核病人社会经济情况调查。
一、肺结核患病情况1、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涂阳和菌阳患病率2019年全国抽样调查点为257个,实检人口365097人,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340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447例,菌阳肺结核病人584例。
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67/10万(估计病人数411万~49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2/10万(估计病人数133万~168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60/10万(估计病人数175万~218万)。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2、不同年龄、性别的活动性肺结核、涂阳和菌阳患病率除35岁年龄组的涂阳和菌阳肺结核患病率的男女性别无差异外,其余年龄组的活动性、涂阳和菌阳肺结核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并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55岁以后明显上升,至75岁达到最高峰。
3、不同地区肺结核患病率按照我国各省经济及地域的分布,分成东、中、西部三类地区,三类地区的肺结核病疫情有明显差异。
东、中、西部三类地区活动性肺结核、涂阳和菌阳患病率(/10万)分别为:266、438、451;97、148、136;126、178、199。
肺结核延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肺结核延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黄晶;李娜;刘瑜
【期刊名称】《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7(019)002
【摘要】肺结核病严重危害着全球人群的身心健康,近10年来,我国在肺结核病防控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肺结核病发现率的提高是肺结核病控制中的一大难题.因此,探讨及时发现肺结核病患者的策略以及分析肺结核诊治延误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肺结核的延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75-78)
【作者】黄晶;李娜;刘瑜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郴州423000;湘南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郴州423000;湘南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郴州4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1
【相关文献】
1.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涂阳)肺结核患者诊断延误及其影响因素[J], 彭海仁
2.结直肠癌患者就诊延误现状及延误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J], 吴晓丹;陈春燕;巢花香;郑美春;丁培荣;姜武;覃惠英
3.2014-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学校肺结核患者就诊和诊断延误影响因素分析 [J], 解艳涛;高汉青;吴越;王赛赛;康万里;刘洋
4.青壮年肺结核现状及就诊延误影响因素分析 [J], 苏雅星;王建清;师阿静
5.丰台区2016—2019年有可疑症状肺结核患者确诊延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艾萍;郭永超;薛晓;邓玲;贾雪娇;张东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结核中国地域分布差异及社会自然因素影响的研究

探讨 中国各 省市肺 结核 的地域分布差异及社会 自然因素的影响。方法
疑影响因素 资料 ,并应用 主成分回归探讨它们 之间的关系。结果
( 20 年中国各省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不尽相同。( 随着经度、人均地 1 08 ) 2 )
区生产总值 ( ) 元 、人 均住宅建筑 面积 ( 方米 ) 平 、每 千人 口医疗机构床位 ( ) 张 、各地区每千人 口卫生技术人 员、年 平均风速 ( , ) 年 米 秒 和
M e ho s t d Th aa o e r p ri n i e c a e fp l n r u e c o i n d fe e t r v n e d i f e c n a t r n 2 0 r o lc e . e e d t ft e o t h ng i c d n er t so u mo a y t b r ul ssi if r n o i c s a n u n i g f co si 0 8 we e c le t d Th p n l
Co r s o di g a t r:Zh n h , re p n n u ho e g Su ua Emal s h z e g 26 i: u ua h n 0 4@ snac m i .o
[ s at 0bet e osu y te e gahc ai inadsca—a rln u nigfcos fh ir uino umo a bruoii ia Ab t c】 jci d h o rp ivra o il t a if e c tr o e s i t f l nr t ecls Chn . r vT t g t n o nu l n a t d tb o p yu sn
Re ut ( ) h p r n cd n ertso u mo ay tb r uo i w r i ee t mo g tepo i c s f iai 0 8 ( ) t tei ce s g o sl s 1 T er o t g i i e c a f l n r u ec l s ee df rn n rv n e n 2 0 . 2 Wi r ai f e i n e p s f a h o Ch n hh n n ln i d , o gt e GDPp r a i y a ) p r a i s e t l ra(q aemees, dc s t t n e s 1 0 o u a o , e l e s n e n mb r 1 0 u e pt u n , e pt r i n i e s u t ) me ia i tu i s d /0 0p p lt n h at p ro n l u e / 0 0 c a( c ae d aa r r l ni o b i h p p l in a ea e a n a n p e m s n n u l rcptt n( o ua o , v r g n u wid s e d( /)a da n a pe ii i mm) n2 0 , h p r n cd n erts f u mo ayt b ruo i d ce s d t l ao i 0 8 t er o igi ie c a l n r e c l s e r ae . e t n eop u s ( ) eice s go t u e a e a ea n a i p es r h a, v r g n a t eaue ( ) n v r g n u l eaieh mii p re tg ) 3 As h r ai f ai d , v rg u l r rsu e(P )a ea ea u l e t n n l t n a n mp rtr s ℃ a da ea ea n a rlt u dt ec na e v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肺结核在我国的流行状况 (1)1.1全国慨况 (1)1.2流行的主要时间段 (1)1.3疫情的地域分布 (1)1.4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 (1)2. 肺结核流行的影响因素 (1)1.环境因素 (1)1.1室内卫生状况 (1)1.2室内通风不良 (2)1.3长期暴露于污染的空气 (2)2.人体抵抗力因素 (2)2.1先天免疫力 (2)2.2获得性免疫力 (2)2.3自身其他疾病 (2)2.4年龄 (2)3.其他 (2)3.1耐药 (2)3.2结核病发现率低 (3)3.3流动人口的骤增 (3)3.4资金投入和管理不到位 (3)3.5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不足 (3)参考文献 (4)致谢 (5)肺结核在我国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传染源。
近几十年来,卡介苗的推广接种,高效抗结核药的问世与合理应用,结核病的流行得到一定控制,但在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当中结核疫情仍然严重[1],因此结核病依然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和社会性问题。
肺结核的病因明确,治有措施,防有办法,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对症治疗,同时也要分析其流行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流行情况有所改善,直至控制。
关键词:肺结核,流行概况,影响因素Epidemiological status of tuberculosi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ChinaAbstractTuberculosis is a chronic infectious disease caused by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which can invade many organ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s the most common, and the excretor is its important source of infection. In recent decades, the spread of BCG vaccination, the advent and rational use of highly effectiv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have controlled the epidemic of tuberculosis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the tuberculosis epidemic situation is still serious in this developing country, so tuberculosis is still a public health and social problem that needs great attention. The causes of tuberculosis are clear,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herefore, we should not only treat tuberculosis symptomatically, but also analyze its epidemic factors and do a good job in prevention.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epidemic situation be improved and controlled.Key words:tuberculosis, epidemic situ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1. 肺结核在我国的流行状况1.1全国慨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10年全世界新发肺结核880万,2010年我国结核病发病人数约130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是全球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耐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2]。
1.2流行的主要时间段2005~2011年我国报告的肺结核新发病人人数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以一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发生十分相似的变化:每年的1月或2月,报告的新发病人数最少;3-6月中的每个月报告的肺结核新发病人数都很高,为各年的高峰期;随后减少,直到10月或者11月,形成一个新的低,但比年初的高;随后又有上升,直到次年的春节前,形成一个小高峰,再开始下一年的轮回[3]。
由此可见,我国报告的肺结核新发病人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冬天和春天(除春节所在月份外)报告的新发病人数最多。
1.3疫情的地域分布我国结核的疫情在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最高,比经济发达的懂不沿海省份高2倍,全国80%的结核病人来自农村[4]。
即:结核病发病农村高于城镇,城镇高于城市,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
1.4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根据《全国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报告(2007-2008)》结果显示: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总耐多药率为8.32%,其中初治肺结核总耐药率为5.71%,复治肺结核总耐药率为25.64%,总广泛耐药率为0.68%,其中初治肺结核为0.47%,复治肺结核为2.06%[5]。
据此估计,我国每年新发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约12万例,其中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约1万例[6]。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指出“近年来,我国每年报告肺结核新发病人数约100万,始终位居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的前列,多耐药肺结核危害日益凸显,每年新发患者人数约12万,未来数年内可能出现以耐药菌为主的结核流行态势”[6]。
2. 肺结核流行的影响因素1.环境因素肺结核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都可以把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播散在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菌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故生活工作的环境是影响肺结核传播的主要因素。
1.1室内卫生状况室内卫生状况差、潮湿与肺结核发病关系极为密切[7]。
由于分支状结核杆菌易于在潮湿及黑暗的环境中存活,如果室内卫生条件差,不经常清洗被褥,打扫卫生,并随地吐痰,加之室内通风差,潮湿更利于结核杆菌在室内长时间存活,增加感染机会。
1.2室内通风不良商场、公车、卧室等地方通风条件差,致使空气质量下降并可增加呼吸道与空气中细菌的接触频度。
尤其睡眠时,通风不良再加上拥挤,危险度更大,因睡眠时呼吸往往较深大,不利于致病因子排除。
1.3长期暴露于污染的空气如若工作环境中有大量粉尘和化学气雾,肺结核的发病率是增加的[7],这些大量的粉尘和化学气雾长期反复吸入,可造成呼吸道上皮损伤,局部抵抗力降低,使结核菌易于定植,引起肺部感染。
且暴露时间长,吸入剂量越大,其危险度越高。
2.人体抵抗力因素健康的人吸入少量、毒力弱的结核菌多能被人体免疫防御机制所灭杀,只有受到大量、毒力强的结核菌侵袭机体而机体免疫力低落时,感染后才发病。
2.1先天免疫力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先天免疫/自然免疫是非特异性的,锻炼身体、合理饮食等有助于提高机体的自身免疫能力,降低结核杆菌感染后的发病风险。
2.2获得性免疫力接种卡介苗或受过结核杆菌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后天免疫力)是具有特异性的,能将入侵的结核杆菌杀死或严密包围,制止其扩散,使病灶愈合。
且获得性免疫强于先天免疫力。
卡介苗并不能预防感染,但能减轻感染后的发病和病情,新生儿和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后,比没有接种过的同龄人群结核病发病率减少80%左右,其保护力可维持5~10年[8]。
卡介苗的免疫是“活菌免疫”,接种后,随活菌在人体内逐渐减少,免疫力也随之减低,故隔数年对结素反应阴性者还须复种。
卡介苗的免疫效果是肯定的,但也是相对的。
2.3自身其他疾病患有糖尿病、艾滋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营养不良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能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容易受结核菌感染而发病,或使原先稳定的病灶重新活动。
并且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双重感染,更是给结核病的防治增加了工作难度。
2.4年龄年龄可以影响人对结核感染的先天抵抗力,老人与幼儿是易感者,与老年人细胞免疫能力低下和幼儿的细胞免疫系统尚发育不完全有关。
3.其他3.1耐药耐药的结核病不好医治,降低结核病人的治愈率,耐药患者还会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故对耐药的结核患者在努力医治的同时,更应该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工作。
3.2结核病发现率低我国结核病人发现总体水平较低,不足30%[4],部分省与规划指标差距甚远,与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70%发现率相差较大,大量结核病人得不到及时、规范化的治疗。
在2000年全国调查的1278例肺结核患者中,出现症状后只有4.3%的人直接去结核防治机构就诊,导致结核防治机构掌握的病人只有12%,而又综合医院在结核防治机构转诊率也低,只有13%[10]。
3.3流动人口的骤增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每年的流动人口迅速并大量增加,结核病患者携带者病原菌在空间上流动巨大,四处传播病原菌,并且也不利于自身结核病的治疗。
3.4资金投入和管理不到位目前一些省、市和县级政府部门领导对结核病流行的严重性认识不够,没有足够重视结核病防治经费和人员的投入,基层各级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3.5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不足普通百姓不能掌握结核病的基本预防知识,没有防范意识,导致人群感染率升高。
肺结核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
我们必须在致力于降低死亡率、控制患者病情、治愈患者的同时,做好各个方面的预防工作,降低感染率,控制疫情,这才是根本之道。
参考文献1.李燕燕,李萍,冉启志.现代临床医学概论.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Report 2011: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2011.3.任正洪.2005-2011年我国肺结核发病的时间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中国卫生统计杂志,2013.4.李晓凤.结核病流行状况及控制措施.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5.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报告(2007-2008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9-81.6.贺晓新.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及展望.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3年.7.董碧蓉,周焱,万士琼.成都地区成人肺结核危险因素的研究.华西医学杂志,2000年.8.王梦琳.肺结核流行病学及预防结果.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9.王陇德.结核病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0-76.10.王黎霞,岳淑敏,钱元福等.肺结核病人的社会学经济学调查[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3):130-132.致谢我由衷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的学习、工作、以及课题的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所给的细心指导和无私帮助,也感谢全体老师、支持我的其他老师和同学对我的热心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