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拉伸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及时、公正地出具有效检验数据,以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利益。
、检验项目:三、检验评定依据:GB/T8804-2003《管材拉伸性能测量》四、仪器设备1.微机电子万能试验机范围:400mm宽x 1200mm高精度:距离为0.01mm,力值1级。
2.量具精度0.01mm3 .制样机五、试验步骤1.样品制备1.从管材上取样条时不应加热或压平,样条的纵向平行于管材的轴线取样位置应符合下列的要求。
2.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63mm的管材取长度约150mm的管段。
以一条任意直线为参靠线,沿圆周方向取样。
除特殊情况外,每个样品应取三个样条,以便获得三个试样(见表13)。
3.公称外径大于63mm的管材取长度为150mm的管段。
除另有规定为外,应按表13中的要求根据管材的公称外径把管段沿圆周边分成一系列样条,每块样条制取样1片。
试样的选择时,根据不同材料制品标准的要求,选择采用冲裁或机械加工方法从样条中间部位制取试样。
4.标线是从中心点近似等距离划两条标线,标线间距离应精确到1%划标线时不得以任何方式刮伤、冲击或施工压于试样。
以避免试样受损伤。
标线不应对被测试样产生不良影响,标注的线条应尽可能窄。
5.试样数量除相关标准另有规定外,试样应根据管材的公称外径按照表13中所列书目进行裁切。
6.状态调节除生产检验或相关标准另有规定外,试样应在管材生产15 h之后测试。
试验前根据试样厚度,应将试样置于23C± 2C的环境中进行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表14规定。
7.状态步骤试验速度和管材的材质和壁厚有关。
按产品标准或GB/T 8804.2或GB/T 8804.3的要求确定试验速度。
文件编号:第1页共2页拉伸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第1版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1年月曰2.试验步骤1.试验应在温度23 C± 2C坏境下按下列步骤进行。
2.测量试样标距间中部的宽度和最小厚度,精确到0.01mm计算最小裁面积。
3•将试样安装在拉力试验机上并使其轴线与拉伸应力的方向一致,使夹具松紧适宜以防止试样滑脱。
3土工布拉伸强度伸长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宽条拉伸试验》GB/T 15788-20052、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用宽条试样测定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拉伸性能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土工布,包括机织土工布、非织造土工布、复合土工布、针织土工布和毡垫,也适用于土工格栅,但试样尺寸有可能需要调整。
3、职责3.1 材料检测部是本作业文件的执行部门。
3.2 材料检测部负责人负责检测试验过程控制,负责编制检测试验报告。
3.3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检测试验报告。
3.4 材料检测部部门负责人负责检测试验过程资源配置。
3.5授权签字人批准检测试验报告。
4、仪器设备4.1 拉伸试验仪:等速伸长型(CRE)拉伸试验仪,符合GB/T 16825中的一级试验机要求。
其夹具应有足够宽度,以握持试样的整个宽度,并采取适当的办法限制试样的滑移或损伤。
注1:对于大部分材料宜使用压缩式夹具。
但对那些使用压缩式夹具出现过多的钳口断裂或滑移的材料,可采用绞盘夹具。
对于选择夹钳面而言,最基本的是能限制试样(特别是对强力土工布)的滑移。
4.2 伸长计:能够测量试样上两个标记点间的距离,对试样无任何损伤或滑移,应注意保证测量结果确实代表了标记点的真实动程。
伸长计包括力学、光学、红外或电学装置等。
伸长计的精度应不超过±1mm。
如果发现伸长计的应力-应变曲线出现不规则时,应舍弃该结果,对其他试样进行试验。
4.3 蒸馏水:仅为浸湿试样用,详见GB/T 6682。
4.4 非离子润湿剂:仅为浸湿试样用。
5、试验方法5.1 设定拉伸试验机试验开始前,将夹具隔距调至100mm±3mm,土工格栅除外。
选择试验机的负荷量程,使断裂强力在满量程负荷的10%~90%之间。
设定试验机的拉伸速度,使试样的伸长速率为隔距长度的20%/min ±5%/min。
若使用绞盘夹具,当每次试验开始时,应将绞盘中心隔距保持最小。
使用绞盘夹具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5.2夹持试样将试样对中地夹持在夹钳中。
拉力试验作业指导书

拉力试验作业指导书一、试验目的:本次拉力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延伸能力,以确定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二、试验材料:本次试验使用的材料为钢材样本,其规格为直径为10mm,长度为100mm。
三、试验设备:1. 万能试验机:用于施加拉力并测量拉伸力的设备。
2. 夹具:用于固定试样并保证试样在拉力作用下不发生滑动。
四、试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试验机和夹具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b. 准备试样,按照规格要求切割样本。
c. 对试样进行编号,以便后续数据记录和分析。
2. 设置试验参数:a. 打开试验机电源,确保试验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b. 根据试样的尺寸和材料特性,设置合适的试验速度和试验范围。
c. 将试样夹在夹具上,并确保夹具坚固固定。
3. 进行拉力试验:a. 启动试验机,开始施加拉力。
b. 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试验机施加的拉力和试样的伸长情况。
c. 当试样发生破坏或者达到预设的拉伸值时,住手试验。
4. 数据记录与分析:a. 将试验过程中的拉力和伸长数据记录下来。
b.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试样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c. 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相应的拉力-伸长曲线图。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拉力试验时,应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以避免意外伤害。
2. 在试验过程中,不得将手或者其他物体挨近试验机的运动部件。
3. 在试验机运行时,禁止随意调整试验参数,以免影响试验结果和安全性。
4. 在试验结束后,及时关闭试验机电源,并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
六、结果与讨论:根据试验数据,我们得到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从而为材料的选用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七、结论:本次拉力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延伸能力。
通过试验,我们得到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这些结果对于材料的选用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试验机应符合GB/T16825.1的要求。引伸计标距应不小于10mm,固定在试样平行长度的中间位置并沿着中心轴的方向。应优先能同时测定试样两侧面延伸的双面引伸计。测定屈服强度和规定强度性能时推荐Le≥L0/2,测最大力或最大力后的性能时推荐Le=L0或近似等于L0。
八、力学性能测试
试验加载链装配完后,试样两端被夹持前,设定力测量系统的零点,零点设定后,系统不可再变动。
Rt
MPa
规定总延伸强度
a钢管产品标准中使用的符号
b1MPa=1N▪mm-2
c应力-延伸率曲线的弹性部分的斜率值并不一定代表弹性模量。在最佳条件下(高分辨率,双侧平均引伸计,试样的同轴度很好等),弹性部分的斜率值与弹性模量值非常接近。
五、试样
5.1试样形状与尺寸要求
通常从产品、压制坯或铸件切取样坯经机加工制成试样。但具有恒定截面的产品(型材、棒材、线材等)和铸造试样(铸铁和铸造非铁合金)可以不经机加工而进行试验。
—
比例系数
Z
%
断面收缩率
伸长率
A
%
断后伸长率
Awn
%
无缩颈塑性伸长率
延伸率
Ae
%
屈服点延伸率
Ag
%
最大力Fm塑性延伸率
Agt
%
最大力Fm总延伸率
At
%
断裂总延伸率
△Lm
mm
最大力总延伸率
△Lf
mm
断裂总延伸
速率
S-1
应变速率
S-1
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
νc
mm·S-1
横梁位移速率
MPa·S-1
应力速率
5.2机加工试样
试样的夹持端与平行长度的尺寸不相同,它们之间应以过渡弧连接。试样夹持端的形状应适合试验机的夹头,试样轴线应与力的作用线重合。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ok3w_ads(“s004”);ok3w_ads(“s005”);篇一: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API)1.目的检测本公司产品试样物理性能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2.适用X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拉伸试验方法、弯曲试验方法。
3.职责3.1技术部负责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3.2实验室按本作业指导书进行拉伸(弯曲)试验。
4.环境要求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22℃±3℃。
5.仪器设备①②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数显卡尺 6.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6.1 试样1。
6.2 试验步骤与操作方法具体步骤见《设备操作规程》7.3 试验结果处理7.3.1 伸长率:对于50mm或50mm以下标距长度而言,要精确到0.25mm,对超过50mm的标距长度,则要精确到标距长度的0.5%。
7.3.2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其试验结果无效,应重做同量试样的试验。
a) 试样断在标距外或断在机械刻划的标距标记上,而且断后伸长率小于规定最小值;b) 试验期间设备发生故障,影响了试验结果。
7.3.3 试验后试样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缩颈以与显示出肉眼可见的冶金缺陷(例如分层、气泡、夹渣、缩孔等),应在报告中注明。
8 弯曲试验方法8.1 试样8.1.1 试验使用圆形、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试样,优先采用矩形试样。
试样表面不得有划痕和损伤,倒角应光滑过渡。
1试样长度可以按下式参考确定:c=2r+3t±t/2 mm式中:c -弯曲时两圆形支承辊间距离;r -弯曲压头半径,mm;t -试样的直径或厚度,mm。
参考标准:ASTM E2908.2 试验程序具体步骤见《设备操作规程》:《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8.3 试验结果评定8.3.1 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评定弯曲试验结果。
如未具体规定,弯曲试验后试样弯曲外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应评定为合格。
8.3.2 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弯曲角度认作为最小值;规定的弯曲半径认作为最大值。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试样,原始标距 L0 与原始横截面积 S0 无关。试验尺寸公差符号 GB/T228.1-2010 附录 B~附录 E 的规定。
5.2 机加工试样
试样的夹持端与平行长度的尺寸不相同,它们之间应以过渡弧连接。试样夹持端的形状应适合试验机的夹头,
试样轴线应与力的作用线重合。
5.3 不经机加工试样
未经机加工的产品或试棒的一段长度,两夹头间的自由长度应足够,以使原始标距的标记与夹头有合理的距
Lc
mm
平行长度
Le
mm
引伸计标距
Lt
mm
试样总长度
du mm 圆形横截面试样断裂后缩颈处最小直径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文 件 编 号:
页码
28
制定日期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版本
A
执行日期
符号 单位
说明
Lu
mm
断后标距mm测量源自Awn 的断后标距S0 Su K Z
A Awn
Ae Ag Agt At △Lm △Lf
a 钢管产品标准中使用的符号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页码 3/8 版本 A
制定日期 执行日期
b1MPa=1N▪mm-2 c 应力-延伸率曲线的弹性部分的斜率值并不一定代表弹性模量。在最佳条件下(高分辨率,双侧平均引伸计,试样的同 轴度很好等),弹性部分的斜率值与弹性模量值非常接近。
五、 试样
5.1 试样形状与尺寸要求
离(GB/T228.1-2010 附录 B~附录 E)。铸造试样应在其夹持端与平行长度之间以过渡弧连接。
5.4 试样类型
试样类型参见 GB/T228.1 表 2. 及附录 B~E。
5.5 试样制备
试样制备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或 GB/T2975 的要求切取样坯和制备试样。
砂浆拉伸粘结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砂浆拉伸粘结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1 目得本作业指导书就是为了规范砂浆拉伸粘结强度得得试验方法及结果确定。
2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砂浆拉伸粘结强度得测定.3所用仪器本试验所用仪器有拉力试验机、拉伸专用夹具、成型框、钢制垫板等.4 试验过程4、1砂浆拉伸粘结强度试验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温度应为(20±5)℃;2、相对湿度应为45%~75%.4、2 拉伸粘结强度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设备:1、拉力试验机:破坏荷载应在其量程得20%~80%范围内,精度应为1%,最小示值应为1N;2、拉伸专用夹具(图1、图2):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室内用腻子》JG/T3049 得规定;3、成型框:外框尺寸70mm×70mm,内框尺寸40mm×40mm,厚度应为6mm,材料应为硬聚氯乙烯或金属;4、钢制垫板:外框尺寸应为70mm×70mm,内框尺寸应为43mm×43mm,厚度应为3mm。
4、3 基底水泥砂浆块得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原材料:水泥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规定得42、5级水泥;砂应采用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规定得中砂;水应采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规定得用水;2、配合比:水泥:砂:水=1:3:0、5(质量比);3、成型:将制成得水泥砂浆倒入 70mm×70mm×20mm得硬聚氯乙烯或金属模具中,振动成型或用抹刀均匀插捣15次,人工颠实5次,转90°,再颠实5次,然后用刮刀以45°方向抹平砂浆表面;试模内壁事先宜涂刷水性隔离剂,待干、备用;4、应在成型24h 后脱模,并放入20±2℃水中养护6d,再在试验条件下放置21d 以上。
试验前,应用200号砂纸或磨石将水泥砂浆试件得成型面磨平,备用。
4、4 砂浆料浆得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混砂浆料浆得制备1) 待检样品应在试验条件下放置24h 以上;2)应称取不少于10kg 得待检样品,按产品制造商提供比例进行水得称量;当产品制造商提供比例就是一个值域范围时,应采用平均值;3) 应先将待检样品放入砂浆搅拌机中,再启动机器,然后徐徐加入规定量得水,搅拌3min~5min。
钢筋焊接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执行标准:JGJ/T27-2014
试验室温度:10-35 C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预埋件埋弧压力焊的焊接,接头常温静力拉伸试验。
2、试验目的是测定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观察断裂位置和断口形貌,判定塑性断裂或脆性断裂。
二、仪器设备
1 、万能材料试验机(符合型号规格的夹紧装置)
2、游标卡尺(0-150mm),精度0.015
三、试验操作
1 、测量尺寸:将试样夹紧于试验机上,加荷应连续而平稳,不得有冲击或跳路,加荷速度为10-30Mpa/s ,直至试样拉断(或出现颈缩后)为止。
2、试验过程中应记录钢筋级别和公称直径,试件拉断(或颈缩)前的最大荷载Pb 值,断裂(或颈缩)位置,以及离开焊缝的距离。
四、结果分析
1 、试件的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
Q b=P b/F o
式中:Q――试件抗拉强度(Mpa)
P b――试件拉断前的最大荷载(N)
F o――试件公称横截面积(m^
2、检查断裂状况“塑、断裂、脆性断裂”或颈缩现象
3、试验中,若由于操作不当(如试件夹偏)或试验设备发生故障而影响试验数据准确时,试验结果无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页码1/8制定日期版本A执行日期一、目的拉伸试验为简单的力学性能试验。
试验过程中测定金属材料在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最基本的力学性能指标(如正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等)的适宜方法选取及操作规范,取得准确、正确的试验数据。
二、范围试验类型包括室温拉伸试验、高温拉伸试验、低温拉伸试验等,测试内容包含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收缩率、断面收缩率等。
三、原理在规定试验环境条件下,对规定要求的试验进行正确加载,施加拉力,一般拉伸至断裂,测定上述力学性能中的一项或几项。
四、术语定义及符号和说明术语及定义本指导书涉及术语较多,此处略,具体参考相关标准(如GB/、GB/T4338-2006、GB13239-2006等)。
符号和说明符号和说明参加下表(表 1.)。
表 1. 符号和说明符号单位说明试样a0,T a mm矩形横截面试样原始厚度或原始管壁厚度b0mm矩形横截面试样平行长度的原始宽度或管的纵向剖条宽度或扁丝原始宽度d0mm圆形横截面试样平行长度的原始直径或圆丝原始直径或管的原始内径D0mm管原始外径L0mm原始标距mm测定Awn的原始标距L c mm平行长度L e mm引伸计标距L t mm试样总长度d u mm圆形横截面试样断裂后缩颈处最小直径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页码28制定日期版本A执行日期符号单位说明L u mm断后标距mm测量Awn的断后标距S0mm2原始横截面积S u mm2断后最小横截面积K—比例系数Z%断面收缩率伸长率A%断后伸长率A wn%无缩颈塑性伸长率延伸率A e%屈服点延伸率A g%最大力Fm塑性延伸率A gt%最大力Fm总延伸率A t%断裂总延伸率△Lm mm最大力总延伸率△L f mm断裂总延伸速率S-1应变速率S-1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νc mm·S-1横梁位移速率MPa·S-1应力速率力F m N最大力屈服强度、规定强度、抗拉强度E MPa b弹性模量m MPa应力—延伸率曲线在给定试验时刻的斜率m E MPa应力—延伸率曲线弹性部分的斜率cR eL MPa b上屈服强度R m MPa下屈服强度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页码3/8制定日期版本A执行日期R P MPa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 r MPa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 t MPa规定总延伸强度a钢管产品标准中使用的符号b1MPa=1N▪mm-2c应力-延伸率曲线的弹性部分的斜率值并不一定代表弹性模量。
在最佳条件下(高分辨率,双侧平均引伸计,试样的同轴度很好等),弹性部分的斜率值与弹性模量值非常接近。
五、试样试样形状与尺寸要求通常从产品、压制坯或铸件切取样坯经机加工制成试样。
但具有恒定截面的产品(型材、棒材、线材等)和铸造试样(铸铁和铸造非铁合金)可以不经机加工而进行试验。
试样横截面可以为圆形、矩形、多边形、环形,特殊情况下可以为某些其他形状。
静拉伸试验试样有比例试样与非比例试样两种。
比例试样时按公式计算得到试样尺寸,式中的L0为原始标距长度(或称测量伸长变形的工作长度L c);S0为试样平行部分的原始横截面积;系数K通常为或,前者称短试样,后者称长试样。
原始标距应不小于15mm。
当试样横截面积太小,以致比例系数K为的值不能符号这一最小要求标距时,可以采用较高的值(优先采用)或采用非比例试样。
非比例试样,原始标距L0与原始横截面积S0无关。
试验尺寸公差符号GB/附录B~附录E的规定。
机加工试样试样的夹持端与平行长度的尺寸不相同,它们之间应以过渡弧连接。
试样夹持端的形状应适合试验机的夹头,试样轴线应与力的作用线重合。
不经机加工试样未经机加工的产品或试棒的一段长度,两夹头间的自由长度应足够,以使原始标距的标记与夹头有合理的距离(GB/附录B~附录E)。
铸造试样应在其夹持端与平行长度之间以过渡弧连接。
试样类型试样类型参见GB/表2. 及附录B~E。
试样制备试样制备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或GB/T2975的要求切取样坯和制备试样。
页码4/8制定日期版本A执行日期六、原始试样尺寸的测定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原始横截面积的测量准确度取决于试样的尺寸和类型。
GB/附录B~E给出不同类型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的评估方法及测量准确度详细说明。
原始横截面积S0是平均值,宜在试样平行长度中西区域以足够的点数测量相关尺寸。
原始标距的测定对于比例试样,如果原始标距的计算值与其标记值之差小于10%L0,可将原始标距的计算值按照GB/T8170修约至最接近5mm的倍数。
原始标距的应准确到±1%。
如平行长度Lc比原始标距长许多,例如不经机加工的试样,可以标记一系列套叠的原始标距。
七、试验设备试验设备的准确度试验机的测力系统应按照GB/、进行校准,并且其准确度应为1级或由于1级。
引伸计的准确度级别应符合GB/T12160的要求。
测定上下屈服强度、屈服点延伸率、规定塑性延伸强度、规定总延伸强度、规定残余延伸强度,以及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验证试验,应使用不劣于1级准确度的引伸计;测定其他具有较大延伸率的性能,例如抗拉强度、最大力总延伸率和最大力塑性延伸率、断裂总延伸率,以及断后伸长率,应使用不劣于2级准确度的引伸计。
试验设备试验机应符合GB/的要求。
引伸计标距应不小于10mm,固定在试样平行长度的中间位置并沿着中心轴的方向。
应优先能同时测定试样两侧面延伸的双面引伸计。
测定屈服强度和规定强度性能时推荐L e≥L0/2,测最大力或最大力后的性能时推荐L e=L0或近似等于L0。
八、力学性能测试试验加载链装配完后,试样两端被夹持前,设定力测量系统的零点,零点设定后,系统不可再变动。
试样形状不同,可选用合适的夹具也有所不同。
为了得到直的试样和确保试样与夹头对中,可以施加不超过规定强度或预期屈服强度的5%相应的预拉力,宜对预拉力的延伸影响进行修正。
屈服强度及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的测定室温拉伸试验:在测定R eH、R p、R t和R r时,应变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
测定这些性能时,应选用下面两个范围之一:页码5/8制定日期版本A执行日期——范围1:S-1,相对误差±20%;——范围2:S-1,相对误差±20%(如果没有其他规定时)。
下屈服强度R eL和屈服点延伸率Ae的测定上屈服点测定之后,测定下屈服强度和屈服点延伸率时,应保持下列范围内的平行长度应变速率,直到不连续屈服结束:——范围:2:S-1,相对误差±20%;——范围3:S-1,相对误差±20%。
抗拉强度R m,断后伸长率A,最大力下的总延伸率Agt,最大力下的塑性延伸率Ag和断面收缩率Z的测定:屈服强度测定后,根据试样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应转换成下述范围内之一的应变速率:——范围2:-1,相对误差±20%;——范围3:-1,相对误差±20%;——范围4:-1,相对误差±20%(,相对误差±20%)(如果没有其他规定)。
若拉伸试验仅是为了测定抗拉强度,根据范围3或范围4得到的平行长度的应变速率适用于整个试验。
低温拉伸试验:上屈服强度R eH弹性范围内直至上屈服强度,应变速率应在s~s之间,并尽可能保持恒定。
若试验机不能测定或控制应变速率,可以通过控制试验机夹头的分离速率间接控制应力速率在6(N/mm2)S-1~60(N/mm2)S-1的范围。
下屈服强度R eL若仅测定下屈服强度,弹性范围内试验速率符合上述上屈服强度要求,试样平行长度内的屈服阶段应变速率应在S~S之间并尽可能保持恒定。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弹性范围内的试验速率符合上述上屈服强度要求,在塑性范围内直至达到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为止,应变速率应在S~S之间。
抗拉强度Rm高温拉伸试验:屈服强度和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在测定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和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时,试验速率规定如下:试验开始至达到屈服强度期间,试样的应变速率应在min~min之间尽可能保持恒定,仲裁试验采用中间应变速率。
当试验系统不能控制应变速率时,应调节应力速率,使在更个弹性范围内试样应变速率保持min以内,任何情况下,弹性范围内的应力速率不应超过(300N/mm2)/min。
抗拉强度如仅测定抗拉强度,试样的应变速率应在min~min之间尽量保持恒定,仲裁是呀采用中间速率。
如同一试验中也测定屈服强度,上述屈服强度速率到该抗拉强度速率的改变应均匀连续。
九、试验数据计算应力σ=F/S0,应变ε=△L/L01)最大力塑性延伸率Ag的测定Ag=(1)式中:Le——引伸计标距;m E应力-延伸率曲线弹性部分的斜率;Rm——抗拉强度;△L m——最大力下的延伸。
2)最大力总延伸率A gt的测定A gt=(2)式中:Le——引伸计标距;△L m最大力下的延伸。
3)断裂总延伸率A t的测定A t=(3)式中:Le——引伸计标距;△L f——断裂中延伸率。
4)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A=(L u-L0)/L0x100 (4)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页码7/8制定日期版本A执行日期式中: L0——原始标距; Lu——断后标距。
5)断面收缩率Z的测定断裂后最小横截面积的测定应准确到±2%。
Z=(5)式中:S0——平行长度部分的原始横截面积; S u——断后最小横截面积。
十、试验结果处理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试验结果无效:a)试样在标距上或标距外断裂;b)试验后试样出现二个或二个以上缩颈;c)试验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性能不符合要求;d)试验中记录有误或设备仪器发生故障影响结果准确性、试验结果作废时应补做试验。
e)试验后试样上显示出冶金缺陷(分层、气泡、夹渣及缩孔)应在试验记录及报告中注明。
数据的修正及有效位数按依据标准GB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进行修正。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有3个,采用B类评定方法。
(1)最大拉力值F m的测量,u rel(F)Ⅰ拉力机最大允差引起的最大拉力值F m的测量不确定度。
Ⅱ拉力机度盘最小刻度的判读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
(2)试棒横截面积S0的测量不确定度u(d)Ⅰ千分尺校准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
Ⅱ测量人员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
(3)数据修约引入的不确定度:u H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页码8/8制定日期版本A执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