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重庆市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方案的通知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模式

/ 2020年第10期76技术交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宣传专栏为贯彻落实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就近年来总结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在《中国水产》杂志开启专栏连载宣传,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也欢迎推荐各类水产绿色养殖新技术新模式。
一、技术模式概述传统多品种混养是基于立体利用养殖水体,按照养殖动物生活空间不同进行搭配,如淡水池塘养殖按照上层鱼、中层鱼、底层鱼进行搭配,达到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提高养殖产量的目的。
近年出现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Integrated Multi-Trophic Aquaculture ,IMTA )模式充分利用养殖水域的物质和能量、生物间的生态互利性及养殖水域对养殖生物的容纳量,合理搭配不同营养级生物(例如鱼类、虾蟹类、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等)的比例,使具有某类功能的养殖生物能利用另一功能养殖生物文/陈学洲1 李健2 高浩渊1 常志强2 韩振兴1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模式技术模式图的代谢产物,将系统内多余的营养物质转化到养殖生物体内,即养殖系统中一些生物释放或排泄到水体中的废弃营养物质成为另一些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进而实现养殖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水质调控、生态防病及质量安全控制等目的,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养殖容纳量和经济产出,是一种生态系统水平的适应性管理策略。
当前,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模式主要分为海水和淡水两大类。
海水模式包括“海水池塘虾蟹贝鱼多营养层次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低盐水鱼虾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斑节对虾与青蟹、黄鳍鲷养殖模式”等;淡水模式包括“池塘分级序批养殖模式”“池塘种青养鱼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华南草鱼多级养殖模式”等。
2020年起,农业农村部决定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模式作为十大。
农业部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4.24•【文号】农办发〔2017〕6号•【施行日期】2017.04.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通知农办发〔201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渔业(水利)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农业部决定启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农膜回收行动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实施五大行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
(一)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举措。
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农产品供给充裕,农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但由于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加之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资源化利用率不高,渔业捕捞强度过大,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压力日益加大,生态环境亮起“红灯”,我国农业到了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新阶段。
实施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把农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缓下来、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降下来,推动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补水产养殖业发展之短板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21.04.011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补水产养殖业发展之短板王祖峰,于航盛,王紫阳,宋晨光,郑圆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北京100125)摘要:从水产养殖模式、尾水、用药、饲料、种业等五个方面梳理水产养殖业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分析当前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论述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短板;“五大行动”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
据统计,2019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5079万t,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78%以上,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60%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渔业系统把推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不断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2019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同意、专门针对水产养殖业的指导意见$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两大重点任务,其中一个任务便是要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并要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5$1水产养殖业面临的短板对照《意见》内容和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梳理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短板,主要有五个方面$1■1水产养殖绿色健康模式推广方面存在短板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养殖模式粗放,生态化养殖观念滞后,多数仍为“经验主义”和“人放天养”。
水产养殖业本身具有生产和生态两大属性,而在实际生产中,生态属性不仅未被挖掘,反之,部分从业者忽视生态环境承载力;过度开发利用水域滩涂资源;过度使用投入品;片面追求高产等现象比较普遍,加剧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
水产养殖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其生态化、健康化的基础$虽然目前已初步总结出一些现代养殖模式,但受困于观念、资金、资源、技术等方面制约,示范应用与大范围推广仍有局限,尚未形成水产养殖绿色健康发展模式$1.2水产养殖尾水生态治理推广方面存在短板传统水产养殖大多不具备养殖尾水处理或生态化治理设施设备,养殖尾水直排或未经生态化治理是目前导致水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2020年3-15晚会曝光的青岛即墨区海参养殖清塘用药问题就是养殖尾水直排的典型案例。
重庆市农业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渔业规模化养殖项目补助验收(暂行)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农业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渔业规模化养殖项目补助验收(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农业局•【公布日期】2006.09.19•【字号】渝农发[2006]636号•【施行日期】2006.09.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重庆市农业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渔业规模化养殖项目补助验收(暂行)办法》的通知(渝农发〔2006〕636号)各区县(自治县、市)渔业主管部门:根据《重庆市渔业规模化养殖补助(暂行)办法》(渝农财[2006]204号)的有关规定,为推进水产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确保重庆市渔业规模养殖项目补助验收的公平、公正、公开,结合我市渔业规模养殖实际,制定了《重庆市渔业规模化养殖项目补助验收(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我局,以便修订完善。
附件:重庆市渔业规模化养殖项目验收补助验收(暂行)办法。
二○○六年九月十九日重庆市渔业规模化养殖项目补助验收(暂行)办法第一条根据《重庆市渔业规模化养殖补助(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渔业规模化养殖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符合财政补助范围的渔业规模化养殖验收、抽查验收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申请渔业规模化养殖验收条件一、2006年1月1日后建成并符合当地渔业发展规划;二、养殖用水水质必须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三、渔业养殖应符合健康养殖要求;四、养殖农户须持有养殖使用证(稻田养鱼除外),进行苗种生产的须持有苗种生产许可证。
五、建设要求(一)新建池塘。
成片50亩以上;成鱼池单口面积3亩以上,平均关水深度达1.8米以上;苗种池单口面积1-5亩,平均关水深度达0.8米以上;有独立进排水设施。
(二)新建流水养鱼池。
1000平方米以上;单口面积10-100平方米,平均关水深度达0.8米以上。
(三)新建工厂化养殖鱼池。
700平方米以上。
(四)新建工程化养鱼稻田。
水产养殖行业政策变化概述报告

水产养殖行业政策变化概述报告目录一、国家层面政策变化 (2)二、地方层面政策特色 (5)三、国际合作与政策对接 (8)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国家层面政策变化近年来,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与发展,这些政策变化不仅推动了行业的绿色转型,还促进了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一)绿色健康养殖政策的推进1、五大行动的深入实施自2020年起,农业农村部启动了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包括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水产种业质量提升以及养殖尾水治理等。
2024年,农业农村部进一步制定了《2024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优化骨干基地遴选机制、扩大骨干基地覆盖率、提升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覆盖率等措施,推动水产养殖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2、养殖尾水治理与循环利用政策强调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通过推广池塘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技术、放养滤食性鱼类和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等措施,减少养殖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鼓励和支持养殖企业建设尾水处理设施,健全尾水治理长效机制。
(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政策的支持1、智能化养殖装备的推广国家鼓励和支持水产养殖装备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推广智能投喂系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疫病预警系统等高科技产品,实现养殖环境的精准监测与调控。
2、种业质量提升与联合育种政策重视水产种业的发展,加强多性状复合育种等先进适用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推进南美白对虾等重点品种的联合育种。
同时,加强水产种业基地培育,规范国家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和水产原良种场运行管理,提升种源保存和供给能力。
(三)市场规范与监管政策的加强1、养殖用药与饲料监管为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国家加强了对水产养殖用药和饲料的监管。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等8部门关于重庆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全面禁捕的通告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等8部门关于重庆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全面禁捕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交通局,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林业局•【公布日期】2020.12.28•【字号】渝农发〔2020〕148号•【施行日期】2021.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等8部门关于重庆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全面禁捕的通告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长江流域禁捕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1号)和《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对全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全面禁捕。
现通告如下:一、禁捕范围和禁捕时间全市境内的水生生物保护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已于2020年1月1日0时起实行全面禁捕。
除水生生物保护区外,全市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以及其他重点水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至2030年12月31日24时止,实行全面禁捕。
二、禁止类型禁捕范围和禁捕时间内,禁止生产性捕捞、禁止扎巢采卵。
禁止销售在禁捕范围和禁捕时间内捕获的渔获物。
禁止在水生生物保护区垂钓。
除水生生物保护区外,全市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以及其他重点水域,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禁止垂钓,其他时间内的垂钓按有关规定执行。
三、专项(特许)捕捞禁捕范围和禁捕时间内,因特定资源的利用、科研调查、苗种繁育等需要采捕天然渔业资源的,按照国家、市有关规定依法实行专项管理。
四、执法监督违反本通告的,由有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通告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实施。
附件:重庆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名录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交通局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庆市林业局2020年12月28日。
农业农村部2024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九大模式”

一、概述
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是指一种以全生命周期理念指导,采用现代养殖技术和技术手段,实现养殖人员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方式。
水产养殖技术研究结构包括水文地质、种质资源研究、繁殖技术、营养技术、病害防治、养殖系统开发、生态学研究、技术经济模型分析等。
准确把握水产养殖的绿色健康,有助于提高水产的生产质量、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健康营养食物。
国家农业农村部针对2024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发展,将推出“九大模式”养殖体系,以提供更 、更经济、更可持续的水产养殖模式,切实促进中国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模式包括:
1、模式一:水产养殖高效节能养殖技术。
针对水产养殖作业过程中的照明、呼吸、温度、添加物和疫苗等传统养殖技术,开发出能有效节约能源的新型养殖技术,提高水产养殖效率,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2、模式二:水产养殖安全无毒养殖技术。
研发无毒、无污染的水产养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减少使用抗生素和化学物质的养殖技术。
3、模式三:水产养殖多样性养殖技术。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0.03.30•【文号】农办渔〔2020〕8号•【施行日期】2020.03.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农办渔〔202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各计划单列市渔业主管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等重要精神,深入落实2020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的“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重要部署,以及《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工作要求,推广先进适用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我部决定从2020年起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以下称“五大行动”)。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行动工作目标各地要加强对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把开展好“五大行动”,作为当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水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渔业渔政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层层压实责任,切实把“五大行动”相关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典型经验,取得明显进展和显著成效。
通过广泛开展“五大行动”,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稳步推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持续促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积极探索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因地制宜试验推广水产新品种,示范推广一批符合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发展要求的技术模式,建立各类示范推广主体,达到加快转变水产养殖方式、持续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全力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工作目标。
二、加强统筹协调,细化行动职责分工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牵头组织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各项工作,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实施“五大行动”;各省级渔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五大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重庆市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村委,高新区改革发展局,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等重要精神,深入落实2020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的“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重要部署,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农办渔〔2020〕8号)等文件工作要求,扎实推广先进适用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加快构建全市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我委制订了2020年重庆市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以下称“五大行动”)方案,现予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是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区县要把实施好“五大行动”,作为当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水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渔业渔政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层层压实责任,通过广泛开展“五大行动”,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稳步推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持续促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积极探索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因地制宜试验推广水产新品种,示范推广一批符合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发展要求的技术模式,建立各类示范推广主体,达到加快转变水产养殖方式、持续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工作目标。
二、统筹协调,细化分工
我委渔业处牵头组织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各项工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实施“五大行动”;各区县渔业主管部门要统筹抓好“五大行动”等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各项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五大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强联动协作,构建渔业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把方向、出政策,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水产科研、教学等相关机构积极配合,各类企业主动参与,上下联动、多方协作、分工明确的“五大行动”工作机制。
三、把握进度,有序推进
(一)部署准备(3—4月)。
各区县根据2020年重庆市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方案(见附件),制定本辖区实施方案,于4月30日前报送至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积极选择确定推广点,启动宣传动员和工作部署。
(二)实施阶段(5—10月)。
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组织对推广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开展推广基地遴选、集成熟化技术模式,对推广基地技术模式进行改进完善。
通过科技咨询、技术培训、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各项行动技术模式示范推广;指导示范户开展对比试验,评估替代成本,评价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后养殖品种的营养品质,研究建立相关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的应用技术操作标准规范;建立健全
养殖生产和投入品使用记录,指导示范企业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对主要养殖品种的易发疾病开展病原监测和耐药性监测,指导规范用药、精准用药;示范推广水产新品种养殖,开展水产新品种推广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三)及时总结。
各区县要及时开展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总体情况、取得成效、典型案例、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建议等,分别于6月30日、10月30日前,将本辖区半年工作总结和全年工作总结报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四、加强保障,督促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五大行动”各项工作。
各区县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协调支持力度,落实实施“五大行动”的政策和资金。
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要按照“五大行动”方案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充分发挥技术和体系优势,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等的协同配合,联合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抓好行动实施和各项工作落实,加强工作调度和督促,确保各项行动落地生效;要做好技术服务推广和模式提炼示范,研究制定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深入开展技术培训、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活动,扩大辐射带动范围;要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增强水产养殖从业者的健康养殖意识和消费者认可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4月17日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