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流量换算公式

合集下载

空气工况标况气体换算公式

空气工况标况气体换算公式

工况标况气体换算公式:(P1×V1)÷T1=(P2×V2)÷T2P1:标况压力,以标准大气压取值=101.325KPaV1:标况流量,T1:标况温度,取值273.15P2:工况压力,表压+ P现(实际现场大气压,中间变量,每次输送前输入电脑)V2:工况流量,取自流量计,因流量计输出是以立方每小时为单位的,程序里计算是每秒计算一次,故流量计输出除以3600即为V1。

T2:工况温度,273.15+热电阻温度推导出:V1=(P2×V2×T1)÷T2×(1÷P1)V1=【(表压+P现)×V2×273.15】÷(273.15+热电阻温度)×(1÷101.325)能耗计算:K=【∑(Q辅×△P辅)÷N+∑(Q主×△P主)÷N】÷(Gs×L)Q辅:辅管标况流量△ P辅:辅管压差N:输送时间,秒.根据输送量随机取值Q主:主管标况流量△ P主:主管压差Gs:输送量,T/hL:管道当量长度将总输送量分成几个点,分别取值K值,比如总数量为1000KG,则分别计算200KG、400KG、600KG、800KG、1000KG、1200KG、1400KG等7个不同K值。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5帕斯卡=10.336米水柱。

大气压力仪表说明书上注明:1hPa=0.75mmHg 则压力计值转换成以Kpa为单位的压力值计算公式为:【(压力计值×0.75)÷760】×101。

标准状态下流量换算 压缩系数

标准状态下流量换算 压缩系数

标准状态下流量换算压缩系数
标准状态下的流量单位通常为立方米每小时(m³/h),常用于表达气体或液体的流量。

标准状态指定的是温度为293.15K(20°C)和压力为101.325 kPa的状态。

压缩系数是指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同种气体的体积与标准状态下相比的比值。

在工业实际应用中,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气体流量与标准状态下的流量存在一定的联系,需要进行流量换算以便于实际使用。

因此,在计算压气机出口流量时,需要根据实际压力和温度计算出气体的压缩系数,以便将流量转换为标准状态下的流量。

流量换算的公式为:
Q2 = Q1 ×(P2/P1) ×(T1/T2) ×Z2/Z1
其中,Q1为待转换流量,Q2为计算出的标准状态下的流量;P1和T1为待转换气体的压力和温度,P2和T2为标准状态下的压力和温度;Z1和Z2为待转换气体和标准气体的压缩系数。

注意,不同气体的压缩系数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气体和实际压力、温度进行计算。

气体流速与流量的计算公式

气体流速与流量的计算公式

气体流速与流量的计算公式
首先,计算气体流速的公式是:气体流速=气体流量(单位时间内)/气体密度(单位时间内)。

其中,气体流量(单位时间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来,而气体密度(单位时间内)则可以根据气体温度、压力和比容定律进行计算。

其次,计算气体流量的公式是:气体流量=气体含量(单位体积)×时间间隔内的气体流速。

其中,气体含量(单位体积)可以根据含气体总量和总体积计算出来,而时间间隔内的气体流速则可以根据实际测量的数据给出。

最后,一般情况下,气体流量和气体流速的计算公式都受到一定的环境影响。

一般而言,当流体的气体闭合空间受到外部压力的干扰时,气体流量和气体流速都会受到影响。

此时,可以根据情况对计算公式进行相应的修正。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气体流速和流量的计算公式非常重要,它们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气体流动的基本细节。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般情况下,气体流量和气体流速的计算公式都受到一定的环境影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正。

气体流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且受关注的话题,其中气体流速和流量是重要的指标。

通过计算公式可以清楚地了解气体流动的相关细节和要素,有助于正确和有效地实现气体相关工程和应用。

- 1 -。

压缩空气流量单位换算

压缩空气流量单位换算

压缩空气流量单位换算压缩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计量压缩空气流量的单位主要有标准立方米/min、标准升/min、立方米/min、升/min、CFM等多种。

不同的单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换算关系,下面将这些单位进行整理。

1. 标准立方米/min(Nm³/min)标准立方米是指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温度为0℃,压力为101.325kPa)的体积。

1Nm³=1m³。

单位时间内的标准立方米流量即标准立方米每分钟(Nm³/min)。

2. 标准升/min(Nl/min)标准升是指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01m³。

单位时间内的标准升流量即标准升每分钟(Nl/min)。

3. 立方米/min(m³/min)立方米是指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为1000升。

单位时间内的立方米流量即立方米每分钟(m³/min)。

4. 升/min(l/min)升是指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为0.001m³,等于标准升。

单位时间内的升流量即升每分钟(l/min)。

5. 立方英尺每分钟(CFM)立方英尺是指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为28.3168升。

单位时间内的立方英尺流量即立方英尺每分钟(CFM)。

根据以上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得出如下换算公式:1 Nm³/min = 1000 Nl/min = 35.3147 CFM1 m³/min = 1000 l/min = 35.3147 CFM1 Nl/min ≈ 0.0353 CFM1 l/min ≈ 0.0353 CFM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压缩空气使用过程中,气体的实际温度和压力往往与标准状况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流量换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总之,压缩空气流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压缩空气应用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因此,大家在进行相关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的选择,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转换和修正。

气体流量计算公式

气体流量计算公式

1、管道气体流量的计算是指气体的标准状态流量或是指指定工况下的气体流量。

未经温度压力工况修正的气体流量的公式为:流速*截面面积经过温度压力工况修正的气体流量的公式为:流速*截面面积*(压力*10+1)*(T+20)/(T+t)压力:气体在载流截面处的压力,MPa;T:绝对温度,273.15t:气体在载流截面处的实际温度2、Q=Dn*Dn*V*(P1+1bar)/353Q为标况流量;Dn为管径,如Dn65、Dn80等直接输数字,没必要转成内径;V为流速;P1为工况压力,单位取公斤bar吧;标况Q流量有了,工况q就好算了,q≈Pb/Pm*Q,Pb为标准大气压,Pm=Pb+P1;我是做天然气调压设备这块的,也经常涉及到管径选型,这个公式是我们公司选型软件里面的,我是用的,具体怎么推算出来的,也不太清楚。

你可以试试...3、空气高压罐的设计压力为40Pa(表压),进气的最大流量为1500m3(标)/h,进气管流速12m/s,求管道内径管内流量Q=PoQo/P=100000*1500/100040=1499.4 m^3/h =0.4165m^3/s管道内径d=[4Q/(3.1416V)]=[4*0.4165/(3.1416*12)]= 0.210m = 210mm4、在一个管道中,流动介质为蒸汽,已知管道的截面积F,以及两端的压力P1和P2,如何求得该管道中的蒸汽流量F=πr2 求r设该管类别此管阻力系数为ζ 该蒸汽密度为ρ 黏性阻力μ根据(P1-P1)/ρμ=τy/uF=mdu/dθ (du/dθ 为加速度a)u=(-φΔP/2μl)(rr/2)5、温度绝对可以达到200度。

如果要保持200度的出口温度不变,就需要配一个电控柜。

要设计电加热器,就必须知道功率、进出口管道直径、电压、外部环境需不需要防爆求功率,我们可以采用公式Q=CM(T1-T2) W=Q/tQ表示能量 C表示介质比热 M表示质量即每小时流过的气体质量 T1表示最终温度即200度T2表示初始温度t表示时间即一小时,3600秒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流量换算

流量换算

按照气体状态方程换算
气体流量测量单位采用标准立方米,我们常称为仿质量单位,因为它看似体积单位,其实为质量单位,它与使用地点的压力,温度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气体为天然气,1标准立方米的质量还与天然气的组分有关,在天然气贸易结算计量时采用能量单位比较合理就因为同样的天然气质量,如其组分不同,则其发热量亦不同。

例1:空气
1标准立方米=1.2041千克(标准状态为101.325 kPa, 20°C)
流量:100 m3/h (标准状态)=120.41 kg/h
例2、天然气
设天然气相对密度 d=0.6, 则
1标准立方米=1.2041×0.6=0.7225 kg
流量 100 m3/h (标准状态)=72.25 kg/h
标准状态中压力无论国内外都是标准大气压,即101.325 kPa,但是温度就不尽相同,我国有二种温度标准,20°C,0°C。

天然气用20°C,煤气用0°C 或20°C,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在贸易结算中合同双方可协商用任何一个温度,称为合同温度。

国际上则采用15.6°C(60°F)或15°C(59°F)。

流量计测量出工况体积流量,需经压力,温度换算(用流量演算器)而得。

其换算公式为
式中:
qvn, qv——分别为标准状态下和工作状态的体积流量,m3/h;
pn,p——分别为标准状态下和工作状态的绝对压力,Pa;
Tn, T——分别为标准状态下和工作状态的热力学温度, K;
Zn,Z——分别为标准状态下和工作状态的气体压缩系数。

压缩空气流量换算

压缩空气流量换算

压缩空气流量换算
压缩空气流量换算需要知道以下参数:
- 气体密度(单位:kg/m³)
- 压缩空气压力(单位:bar)
- 压缩空气温度(单位:℃)
- 压缩空气体积流量(单位:m³/min)
压缩空气流量计算公式:
Q₁ = Q₂ × ?₂/ ?₁ × (T₁ + 273.15) / (T₂ + 273.15) × (P₂/ P₁) 其中:
Q₁:压缩空气体积流量,单位 m³/min
Q₂:标准状态下压缩空气体积流量,单位 m³/min
₁:标准状态下密度,单位 kg/m³
₂:实际流体密度,单位 kg/m³
T₁:标准状态下温度,单位℃
T₂:实际温度,单位℃
P₁:标准状态下压力,单位 bar
P₂:实际压力,单位 bar
假设所需要转换的压缩空气流量为 10 m³/min,压缩空气压力为 7 bar,温度为 25℃,气体密度为 1.2 kg/m³,标准状态下为1.01325 bar、15℃,气体密度为 1.225 kg/m³。

则计算过程如下:
Q₁ = 10 × 1.225 / 1.2 × (15 + 273.15) / (25 + 273.15) × (7 /
1.01325) ≈ 16.14 m³/min
因此,将标准状态下的 10 m³/min 压缩空气流量转换为实际状态下的压缩空气流量为约 16.14 m³/min。

压力与流量换算公式

压力与流量换算公式

压力与流量换算公式
压力与流量的换算公式可以根据流体的类型(液体或气体)以及具体情境有所不同。

对于液体来说,由于其被认为是不可压缩的,压力对其流速和管径没有影响,但会影响其密度。

一个常用的计算公式是:Q=CA√(ΔP/ρ),其中Q是流量,C是流量系数,A是管道截面积,ΔP是管道两端的压力差,ρ是流体密度。

对于气体来说,因其可压缩,压力对气体的密度和流速有较大影响,此时可以用气态方程式去换算P×V=RT。

在理想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公式Q = CA√(ΔP/ρ)进行计算,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密度需要用气体的特定状态方程来计算。

此外,如果已知管道直径D、管道内压力P以及管道内流体的平均速度V,可以通过公式Q = (∏D^2)/ 4•v计算出流量。

然而,即便知道了这些参数,也不能精确地求出管道中流体的流速和流量。

总的来说,压力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流体类型、密度、温度等。

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计算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流量换算公式
Q:Actual Volumn Flow 实际体积流量
Q N:Standard Condition V olumn Flow 标准体积流量
T:Actual Temperature 实际温度
T N:Standard Condition Temperature 标准状况温度
P:Actual Pressure 实际压力
P N:Atm Under Standard Condition 标准大气压力
Z N:Thermal Expansion Factor Under Standard Condition 标况气体膨胀系数
Z:Thermal Expansion Factor Under Operate Condition 实际气体膨胀系数
温度需要转换为K氏单位:
Q N = [(T N +273)/(T+273)]*[P/ P N]*[Z N/ Z]*Q
由于Z和Z N 变化很小,可以把这部分看成“1”。

气体密度的特性为:与温度成反比,与压力成正比,要特别注意。

实例:
用户的设计参数:空气,150摄氏度,压力105KPa(A),在0.3KPa(最大差压下)设计流量为12000Nm3/h
我们组态后,实际状况如下:压力103KPa(A),差压0.3KPa,温度为28摄氏度,输出值应该大于12000Nm3/h,因为实际温度很低导致空气密度比运行时密度大,质量流量的比工况要大,转换标况体积流量只需要除以标况密度就是标况体积流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标况干燥空气密度1.2928Kg/m3)
标准密度为Un,工况密度U
标准大气压Pn,工况压力P,标准温度Tn,工况温度T;温度单位必须是K氏温度(摄氏度+273) 压力单位以绝对压力为基准.
Un*(Tn/Pn)=U*(T/P)
U=Un*(Tn/T)*(P/Pn) 可得出密度,应当还有一个压缩系数(几乎是1)
流量公式可能有点问题,我也查到一个带根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