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美国对华反倾销及中国应对策略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及应对策略分析

1592019.7MEC 经营战略MODERNENTERPRISECULTURE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两国之间贸易摩擦频起,而反倾销则是美国经常使用的贸易救济手段之一。
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遭受了巨大打击,消费需求下降,失业率上升。
为了尽快恢复经济,保护本国企业,美国进一步加大对华反倾销的力度,通过各种手段加高贸易壁垒。
2013年美国对中国发起11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约4.43亿美元;2012年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8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约9.45亿美元。
在反倾销调查中败诉的企业必须支付巨额的反倾销税,产品价格会因此而大幅提升,有些企业甚至会被完全挤出美国市场。
这严重影响了中国对美贸易的发展,而原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会因价格的大幅提升而丧失国际竞争力。
所以,针对美国对华反倾销进行研究并寻找应对措施,对于中美贸易发展,甚至应对国际反倾销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对华提起反倾销控诉的产品种类众多,其中普通金属和化工产品遭受的反倾销控诉最多。
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美国主要的打击目标,我国出口的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大批产品涌入美国市场后对美国同行业产品造成了很大冲击。
对于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次贷危机后美国对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反倾销控诉有所降低,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反倾销控诉有所上升,如光伏电池、风电塔等。
这可能是因为技术密集型产品对美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对高端技术产品的发展十分重视,因而会对这部分产业进行保护。
1995年-2003年,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案的数量呈波浪式上升,2003年是第一个最高点,达到9起之多。
2003年-2006年,美国对华提起反倾销控诉的数量逐渐减少,这可能是因为这几年美国国内经济形势比较好。
然而在次贷危机爆发期间,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数量骤增,2007年高达12起,2008年10起,2009年有12起。
浅议美国反倾销制度与我国企业应对策略

浅议美国反倾销制度与我国企业应对策略美国倾销法规定:凡进口产在美国市场上以低于公平价值售,即构成倾销,也即用该产品美国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即美价格)与供品价值进行比较,大于或等于公平价值即不构倾销,反之则构成倾销。
(一)关于倾销确定。
美国反倾销法规定国产品在美国的销售价格不应低公平价值,否则就为倾销。
在确定否已低于公平价值销时,应以出口价格推定出口价格与正常价值间进行平比较,其差额即为倾销幅度,然在做出比较前要视不同的况对两者进行适当的整。
1、出口价格确定。
出口价格在美国又称为国价格,它是指涉诉被调查产品由口商购买的价格或口商在美国的销售价或在特殊情况下的出口构价格。
美国价格可根据不同的具体况由三种方法来确定:第一,购价格,指在美国进口商与国外出口无关系情况下,为将品进口到美国而在进前,从产品的出口方处购买或同购买的产品价格。
国外口商可以是出口商、生商或者转售商;第二,出口方销售格,指国外出口商与美国进口存在某种关系的情况,产品进口到美国后由美国进口将产品第一次转售或同意转售给个与出口方无关系的独商人的价格;第三,成价格,此种确定式是在1994年修改以后的反销法将其纳入到法律中以才在实践中采用,其主要针对诸对等贸易等难以确定“售价格”或“购买价格”的情下适用。
构成价格的计算方法类似定平时价格时的构成价格。
2、常价值的确定。
确定正常价是判断倾销是否成立以及度大小的关键步骤,美国反倾销法中,“正常价值”一被表述为“公平价值”或“国市场价值”,但新法中已改“正常价值”。
美国反倾销根据涉诉产品来自不同经济性质的家,即来自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场经济国家而分别规定了不同的正价值确定方法。
分别何时采用没有确的规定。
3、价格调整。
美国反倾销法律与实践中为量做到公平比较,往往要对初确定的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做适的调整,消除影响价格一些不合理因素。
这调整包括增加和扣减。
由于美至今仍把我国视为非场经济国家,在确定倾销时要用替代国制度,上述需要调整的用如果发生在中国,则也以替代相关费用作为调整基础。
国外对华反倾销及我国应对措施

国外对华反倾销及我国应对措施,不少于1000字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中国的出口也给一些国家的本土企业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压力,导致了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了反倾销措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国外对华反倾销及我国应对措施。
一、国外对华反倾销的问题反倾销是指通过抽查、调查和其他手段确定某一种国家的商品被卖到他国的时候低于成本(被“倾销”),从而对他国商品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因此针对此种情况的反制措施就叫“反倾销”。
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主要是:1.中国商品价格过低中国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较低,这是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制造业的技术成熟度较高等原因所导致的。
一些国家认为中国商品价格过低,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本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采取了反倾销的措施。
2.中国对一些特定产品的出口过多一些国家认为中国过度依赖出口,出口量过大,这造成了一些国家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下降,因此采取反倾销的措施。
3.中国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一些国家认为中国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以获得其它国家的贸易利益,限制了进口商品,并且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过低,这使得中国的出口价格更加低廉。
针对对华反倾销,目前反倾销调查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多边体制并根据WTO的规则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另一种是采取单边调查方式的反倾销调查。
实际上,多数国家的反倾销措施均采用了单边调查方式,这也导致了这些国家的调查结果在WTO中的得到的认可程度不高。
二、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措施1.积极应对反倾销的调查我国通过建立反倾销委员会和反补贴委员会来协调我国反倾销工作,采取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反倾销调查工作,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调查机构,并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2.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我国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高端开展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降低了产品成本,减轻了企业竞争压力,有效避免了外国经济的冲击。
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及我国应对对策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及我国应对对策装订线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及我国应对对策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与外部世界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的商品出口也开始遭遇难题,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反倾销。
近年来,中美贸易迅速,美国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频繁发生,同时也是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制裁的头号大国。
美国对我国的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障碍之一。
通过近年来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的分析,总结出美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原因。
结合对两个典型的美对华反倾销案例的分析,通过失败的案例分析反倾销带给我们的影响和危害,通过成功案例分析成功背后带给我们的启示。
最后,结合案例探究了面对反倾销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美国反倾销危害启示对策ABSTRACT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since joining the WTO, China's economy maintained a sustained, st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With its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opening up of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and with the outside world economic exchanges have become more frequent, especiall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ti-dumping. In recent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with China's trade rapidly, the United States is China'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and the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frequent, but also to our country anti-dumping sanction number one superpower. The United States to our country the anti-dumping has become China's foreign trade of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Through to the American antidumping cases against China an overview of current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us anti-dumping case studies of the reasons and bring us the effect and harm, and explores the American antidumping cases against China in its revelation to us and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The United States Anti-dumping Damage Revelation C ountermeasure目录一、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及原因 (1)(一)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 (1)(二)美国对华反倾销原因 (1)二、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 (3)(一)美水产第一案 (3)1、案例概况 (3)2、中美水产第一案对我国的影响及危害 (3)(二)美国对华金刚石锯片反倾销案 (4)1、案例概况 (4)2、金刚石锯片案给我们的启示 (5)三、面对反倾销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8)(一)加强政府间的对话沟通协调 (8)(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8)(三)加强与国际上其他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 (8)(四)增强防范意识 (9)(五)放远眼光制定健康可长期发展的贸易计划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一、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及原因(一)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
简析外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简析外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策略【摘要】外国对华反倾销举措日益增多,给我国出口产业造成巨大压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外国对华反倾销举措的背景,概述我国面临的挑战。
然后详细分析了外国对华反倾销举措的具体表现,我国应对策略的多样性,以及我国反倾销申诉的效果。
接着讨论了我国反倾销制度建设和应对机制不断完善的情况。
最后总结了我国反倾销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对我国反倾销制度建设的启示,以及未来我国应对外国反倾销的挑战。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了解外国反倾销措施对我国的影响,指导我国制定更加有效的反倾销应对策略。
【关键词】外国对华反倾销、我国、应对策略、反倾销申诉、反倾销制度、应对机制、有效性、挑战、制度建设、启示。
1. 引言1.1 外国对华反倾销举措的背景外国对华反倾销举措的背景源于国际贸易关系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但同时也带来了竞争激烈和不公平贸易的问题。
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企业利益,采取反倾销举措,对进口产品进行关税调整或采取其他限制措施,以抑制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特别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之一,吸引了众多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外国对华反倾销举措的背景主要涉及到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和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国以其规模经济效应和劳动力成本优势,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竞争力,导致一些国家的本土产业受到冲击。
这些国家通过反倾销举措试图维护本国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外国对华反倾销举措的背景也与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有关,各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和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反倾销举措成为保护本国利益的一种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保护本国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1.2 我国面临的挑战我国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外国对华反倾销举措的加剧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外国对华反倾销举措的加剧导致我国出口受到限制,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简析外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简析外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简析外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策略摘要:近年来,反倾销问题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热门话题,该项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企业的频繁使用使我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也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大障碍。
面对这种局面,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协调配合,同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同时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促进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企业应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出口结构,建立灵活的经营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关键词:对华反倾销国际贸易&n……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速了与其它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往来,对外贸易更是飞速发展。
至2000年,我国对外贸易已跃居世界第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抵制。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逐步取消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高关税贸易壁垒,取而代之的是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
其中,反倾销以其方便、见效快的特点倍受各国青睐。
我国而我国也成为该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之一。
一、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特点1、倾销指控的次数多频率快自1979年欧共体对第一期反倾销调查案以来,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指控,截至2002年12月20日,我国产品共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509起,遭遇保障措施46起,两者共高达555起,涉案金额超过500亿美元,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给我国带来的直接损失达160亿美元,导致我国五十万人潜在失业。
从2002下半年看来,共有17个世贸组织成员发起了104项反倾销调查,其中针对我国的就有18项。
我国已成为2002年下半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Ⅰ2、提起反倾销的国家由发达国家拓展至发展中国家至2000年底,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商品提出反倾销调查,涉案数412起,其中欧盟99起,美国78起,印度更是后来者居上,对华反倾销指控达38起,名列第三,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墨西哥4国对华反倾销均超过20亿。
浅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及的应对措施

目前,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反倾销调查和措施的 数量持续增加;二是反倾销税的税率较高,对涉案企业影响较大;三是反倾销 调查和措施的发起往往与政治、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02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经济原因
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为了保护国内产业,采取贸易保 护主义措施,对进口商品实施反倾销 税,以减少进口商品对本国产业的冲 击。
拓展多元化的出口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分散 出口风险。
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建立完善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及时监测和分析美国对华反 倾销的动向和趋势,为企业提供预警信息。
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提高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快速反应能 力,降低损失。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结论一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政治和战略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 的驱动力,而政治和战略因素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反倾销的发起和实施。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导致全 球贸易增速放缓,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动力和活力。
多边贸易体制受挑战
反倾销措施可能削弱多边贸易体制的 有效性和权威性,对全球贸易治理体 系构成威胁。
04
中国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措 施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01
制定和完善反倾销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反倾销的定义、标准和程 序,为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提供 法律依据。
产业受损
反倾销措施可能导致中国 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下 降,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 或裁员的风险。
贸易摩擦加剧
美国对华反倾销可能导致 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进一 步升级,影响两国经贸关 系的稳定发展。
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经贸合作受阻
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可能 导致中美经贸合作受阻, 影响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 关系。
应用文-简析外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简析外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策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速了与其它国家等方面的往来,对外贸易更是飞速发展。
至2000年,我国对外贸易已跃居世界第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抵制。
中国加入世贸,逐步取消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高关税贸易壁垒,取而代之的是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
其中,反倾销以其方便、见效快的特点倍受各国青睐。
我国而我国也成为该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之一。
一、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特点1、倾销指控的次数多频率快自1979年欧共体对第一期反倾销调查案以来,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指控,截至2002年12月20日,我国产品共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509起,遭遇保障措施46起,两者共高达555起,涉案金额超过500亿美元,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给我国带来的直接损失达160亿美元,导致我国五十万人潜在失业。
从2002下半年看来,共有17个世贸组织成员发起了104项反倾销调查,其中针对我国的就有18项。
我国已成为2002年下半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Ⅰ2、提起反倾销的国家由发达国家拓展至发展中国家至2000年底,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商品提出反倾销调查,涉案数412起,其中欧盟99起,美国78起,印度更是后来者居上,对华反倾销指控达38起,名列第三,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墨西哥4国对华反倾销均超过20亿。
到目前为止,曾对我国出口商品提出反倾销的国家进四十个,其中80%案件均由发达国家提起,以美国和欧盟最多,近几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智利、泰国、印度、尼日利亚等也加入了对华反倾销的行列,并有欲演欲烈之势。
3、中国商品被认定的倾销幅度和被征收的反倾销税明显偏高自1980年到1994年12月31日,美国对华反倾销案终裁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共计27起,税率在100%以上的有10件,占1/3强。
从90年代开始针对中国反倾销的拉美国家,其确定的反倾销税率相当一部分为300%-600%,1993年墨西哥部长于4月14日召开记者招待会,并于4月15日于墨西哥官方日报上公布,对我国十大类400多种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与此同时征收高额临时反倾销税,各类商品和税率为玩具351%,鞋类1105%,纺织品:植物纤维331%,合成纤维501%,纱布54%,纺织制品:服装533%,其他成品379%,有机化学品673%,自行车:内外胎594%,整车144%,家用电器129%,工具312%,铁制接头33%,氟石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对华反倾销及中国应对策略摘要鉴于我国面临的美国对华反倾销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美国反倾销法律法规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与原因、法律依据的分析,通过对美国对华反倾销实践中对我国经济体制的认定、对我国产品是否构成倾销的认定、对产品倾销与因果关系的认定和其反倾销中的执行程序等技术性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我国政府和部门、企业及行业协会应采取的具体应对策略。
关键词:美国;反倾销;贸易保护;商务档案U.S. anti-dumping against China and China'scountermeasuresresAbstractIn view of our country is facing tough U.S. anti-dumping situation, 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the U.S. anti-dump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with U.S. anti-dumping reasons, the legal basis of the analysis, through the U.S. anti-dumping practice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our economic system, for our products constitute of dumping, dumping and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duct and its identification implementation of anti-dumping procedures in the study of technical problems, there is to focus on our government and departments, enterprises and industry associations should take the specific coping strategies. Hope that this paper for the Government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in practice to provide some useful lessons.Key words:The United States;anti-dumping;Trade protection;Business file目录摘要 (1)Abstract (1)1 绪论 (3)2反倾销相关理论综述 (3)2.1倾销的界定标准 (3)2.1.1倾销的概念 (3)2.1.2反倾销的概念及措施 (4)2.2美国《反倾销法》的有关规定 (4)2.2.1公平价值的确定 (4)2.2.2重大损害的确定 (4)3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现状分析 (6)3.1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现状 (6)3.2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特点 (7)3.2.1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深重 (7)3.2.2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手段经常被采用 (8)3.2.3容易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效应 (9)4中国频遭美国反倾销的原因剖析 (10)4.1来自国际多边层面的原因 (10)4.1.1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10)4.1.2 WTO关于反倾销规定的自身缺陷 (10)4.2来自中国国内层面的原因 (10)4.2.1非市场经济地位”待遇问题 (10)4.2.2出口体制问题 (11)4.2.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问题 (12)4.2.4行业协会功能不健全 (12)4.3来自美国国内层面的原因 (13)4.3.1均衡进口份额,维系贸易安全 (13)4.3.2来自美国国内经贸发展的自身原因 (13)5中国应对美国反倾销的对策建议 (14)5.1改革和完善我国外贸体制 (14)5.2规范国内经济秩序,引导产品出口 (14)5.3建立对抗美国反倾销措施的完整体系 (15)5.4中国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的主要措施 (16)5.4.1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意识,改变产品形象 (16)5.4.2相关企业应选择与美国公司成立合资、合作企业 (16)5.4.3按照国际标准健全管理制度,健立商务档案 (16)5.4.4配合美国反倾销调查,积极应诉及时抗辩 (17)5.4.5尽可能争取“市场导向型产业”待遇或选择有利的替代国 (17)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各国的实体经济遭受重创,国际贸易大幅缩减。
以美国为例,根据来自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破产银行总数已达到创记录的115家,其金融体系仍未恢复正常。
然而美国的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都依赖于金融体系的稳定。
与此同时,美国对我国频频发起反倾销调查,截至2009年11月,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和特殊保障措施调查已经达到13起。
在世界贸易史上,如此高的频率并不多见。
在经济学理论中,反倾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当他被运用到国际贸易的实践中时,往往就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强有力工具。
因为它是WTO 反倾销协定中许可的形式合法的贸易救济措施,并且实施起来便利、取得的效果也明显、保护的期限长,最主要的是一般不会招致针对国的贸易报复。
尤其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工具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同时也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
1999年11月15日,中美签定了关于中国加入WTO 的协议。
反倾销在协议中的表述如下:中方和美国商定,美国有权维持自身目前的反倾销方式,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该规定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15年内有效。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经全方位、深层次地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之中。
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对外贸易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国外的频繁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给我们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
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必须寻找新思路、新办法。
面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比较乐于采用反倾销手段来保护国内产业、缓解就业压力,尽快实现经济复苏。
当前背景下,研究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探究其中的新特点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我国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改善对外贸易环境、恢复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2反倾销相关理论综述2.1倾销的界定标准2.1.1倾销的概念倾销一词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使用始于20世纪初,是指出口商在海外市场廉价销售产品的行为。
目前,各国的学者对其具体含义的分析主要是站在经济学和法学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的。
美国经济学家雅格布·文纳认为倾销是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价格歧视。
而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规定中,倾销被定义为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与其经济学的定义相比,这一定义不是简单地指任何低价或价格歧视行为,而是强调了这种低价或价格歧视给进口国产业造成的损害后果。
根据该定义法律上所指的倾销有三个构成要件:(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者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3)损害与低价销售直接存在因果关系。
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的低价销售行为才是法律上所指的倾销行为,才能够依据反倾销法实施反倾销措施。
因此法律意义上的倾销不是一般的低价销售或者经济学上的倾销,而是给进口国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低价销售行为。
2.1.2反倾销的概念及措施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所认可的用于维护国际经济秩序,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合理侵犯和对付不公平竞争的合法且有效的措施。
因此,反倾销也被称为反倾销措施,指进口国有关行政部门或职能部门(例如海关)根据本国反倾销法就本国生产者针对外国进口倾销提出的起诉进行裁定,并在认定倾销发生且对本国工业造成损害的前提下,对倾销商品征收通常相当于倾销幅度的附加税,即反倾销税①。
与反倾销措施相关的概念是反倾销法,反倾销法是指调整进口国反倾销调查当局在对反倾销进行调查、裁定和采取反倾销措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进口国实施反倾销调查和采取反倾销措施的依据。
其立法宗旨是保护本国经济及其生产者的利益,维护正常(或公平)的国际经贸秩序及其进口国市场的竞争秩序。
它既包括实体法,也包括程序法。
作为反倾销法的实体部分,主要涉及正常价值、倾销价格和损害的认定标准以及反倾销制裁措施的选择;其程序部分则是关于反倾销调查的申请、立案、调查取证与裁定等程序步骤问题。
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旨在保护本国市场、本国产业的反倾销法。
2.2美国《反倾销法》的有关规定根据美国《反倾销法》的相关规定,凡是竞争产品以低于公平价值的水平在美国销售,即构成倾销。
由此可知,倾销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该进口产品是否以低于公平价值的水平销售;二是对美国某一产业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或严重阻碍美国某一产业的建立。
②2.2.1公平价值的确定对于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商来说,公平价值通常是以相同产品在出口国用于国内消费时的价格来计算的;在没有国内市场的情况下,可以该国对第三国出口价格和依据进口产品的构成价格来计算。
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必须选用某个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国,按该替代国对相同产品或类似产品在该替代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确定其在外国市场的价值,或按该替代国的生产者在该国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固定价值作为该产品的公平价值。
2.2.2重大损害的确定是否征收反倾销税,必须以进口产品对美国某一产业造成重大的损害为前提。
“某一①朱钟棣.合规性贸易壁垒的应对和应用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②李俊江,王海涛.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世界经济,2006(3)产业”指美国国内生产相同产品的全部生产者,作为一个整体视为一个产业。
重大损害应考虑这几个方面的因素:该产品的进口数量及增长幅度是否太多、太快;该进口产品的价格对美国相同产品的价格所产生的影响,是否因为大量进口导致美国相同产品大幅度削价;该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生产相同产品的生产者所产生的影响,如美国生产者在产量、销售、市场份额和利润等方面有所下降或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