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村水库导流洞塌方处理概述

合集下载

导流洞塌方抢救措施

导流洞塌方抢救措施

导流洞K0+004~K0+009塌方抢救措施导流洞K0+004~K0+009段于2003年12月9日午后3:00点突然塌方,塌方导致EL858平台坍塌,形成空腔,如图1所示。

为抢救塌方,经12月12日上午,业主、设计、监理与施工四方研究,根据现场会议纪要精神,采取暗洞支护,措施如下:1、清除危石用长钎杆将空腔洞顶及四周的危石清理掉,施工时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措施。

2、清除欠挖部分用风镐将原渐变段倒角部分清理掉,形成城门洞形。

3、素喷砼将空腔体、剩余拱顶及部分外露边墙施喷C20砼,厚度为10cm。

4、清理坍方将坍塌体全部挖走,将损坏钢拱架进行处理,方法是:从立柱折弯点处将钢支撑割掉,然后在立柱顶点处重新焊接拱架,具体焊接拱架原则上遵守图3所示,实际上以实际情况处理。

5、作超前注浆小导管及I18钢支撑在掌子面拱顶上方沿拱顶轮廓线作超前注浆小导管,内侧插Φ25螺纹钢,导管长6m,双排间距为20cm×20cm,外插角5°~7°,如图2。

钢支撑形状见图3,每50cm设1榀钢支撑,设置长2m固定锚杆,间隔1.5m。

6、钢筋骨架的制作I18拱架起拱线圆弧段之间用Φ25螺纹钢连接,间距30cm,拱架间环向加一根Φ25螺纹钢;边墙用Φ25螺纹钢连接,间距50cm。

见图4。

7、边墙锚喷支护上导地板开挖高程至起拱线处进行锚喷支护。

其中拱架间距为50cm,固定锚杆采用Φ25@1.5m×0.5m,L=2m,喷C20砼厚20cm。

8、起拱线圆弧段支模、浇筑砼起拱线圆弧段拱线内侧绑木模板。

砼厚度设计为60cm,设计标号为C25。

9、养生、拆模养生24小时后拆模。

10、回填空腔空腔部分待砼强度达到70%后,用粘土回填并分层夯实,待回填到EL858位置后,EL858平台素喷C20砼封闭。

河口村水库导流洞塌方处理概述

河口村水库导流洞塌方处理概述

河口村水库导流洞塌方处理概述摘要:本文以河口村水库导流洞塌方处理为实例,通过对不良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洞开挖塌方处理的阐述,对类似工程开挖施工及塌方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导流洞;塌方;处理1工程概况河口村水库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沁河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是控制沁河供水、径流的关键工程,也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改善生态、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工程。

导流洞布置在水库的左岸,分进口段、闸室段、洞身段和出口段四部分,进口段高程177.0m,出口高程169.8 m,进口明渠段长141.56m,闸室段长23.5m,洞身长720m,纵向坡度1%。

导流洞衬砌后断面尺寸为9.0m×13.5m,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0.8~2.0m,后期下闸封堵后进行龙抬头改建为泄洪洞。

2地质条件导流洞开挖断面较大,沿线地质条件较差,以Ⅳ、Ⅴ类围岩居多,分布的断层有F11逆掩断层、F3断层、F4断层、F5断层、F12断层及五庙坡断层带(F6、F7、F8),其中F11逆掩断层、五庙坡断层带(F6、F7、F8)规模较大,对导流洞施工影响较大,其他几条断层规模相对较小。

五庙坡断层带宽度为20~140m,带内各断层相距较近,破碎带互相联为一体,宽度大小受F6、F7、F8三条主断层在水平或垂直方向撒开或收敛所控制,破碎带组成物质为散体结构的断层泥含泥角砾及碎岩石。

3塌方情况导流洞开挖至K0+348至K0+376段,受降雨影响地表水沿五庙坡断层带渗入洞内,造成导流洞段左侧发生塌方;其中K0+348至K0+362段为拱架支护段,K0+362至K0+376段为锚喷支护段。

拱架支护段左侧直墙部分拱架全部坍塌,K0+348至K0+358段左侧顶拱约6.0m宽拱架(含喷射混凝土)悬挂在顶拱,K0+358至K0+362段顶拱拱架全部塌落。

4方案确定该塌方段长度为28m,开挖断面为12.6m×16.9m(宽×高),同时受到顶部重约100t的悬挂体的制约,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危险性更大。

浅谈河口村水库主体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措施

浅谈河口村水库主体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措施

浅谈河口村水库主体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措施
王亮;李延文
【期刊名称】《大科技》
【年(卷),期】2013()11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河口村水库主体工程为例,对该项目的质量保证措施之组织保证措施、技术保证措施、质量管理保证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总页数】2页(P10-11)
【关键词】河口村水库;组织保证措施;技术保证措施;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作者】王亮;李延文
【作者单位】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23.3
【相关文献】
1.沁河河口村水库工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 [J], 张佳男
2.浅谈河口村水库导流洞工程混凝土缺陷修补措施 [J], 杨志超;剑建波
3.沁河河口村水库水域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建议 [J], 解枫赞;崔洋
4.黄河重要支流沁河河口村水库通过竣工验收 [J], ;
5.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做法与成效初探——沁河河口村水库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为例 [J], 边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口村水库导流洞塌方段及断层带处理

河口村水库导流洞塌方段及断层带处理

河口村水库导流洞塌方段及断层带处理林立1、工程概况河口村水库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境内黄河一级支流沁河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是控制沁河供水、径流的关键工程,也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口村水库工程是一座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改善生态、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工程,属于河南省重点工程。

有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泄洪洞、溢洪道及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泄洪洞为2条,均布置在左岸,由进口引渠、进口闸室、洞身和出口段组成,其中2#泄洪洞由导流洞改建而成。

导流洞洞身长740 m,纵坡1%,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0.8 m~2.0 m,衬砌后断面尺寸为9.0 m×13.5 m。

2、地质条件2.1地质岩性导流洞穿越的地层从进口到出口依次为:太古界登封群、中元古界汝阳群、寒武系馒头组。

太古界登封群是一套经受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杂岩体,岩性以花岗片麻岩为主;其次为正长片麻岩、石英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含少量铁质石英碧玉岩。

岩体较完整,力学性质指标较高,透水性微弱。

中元古界汝阳群为一套滨海相沉积的碎屑岩,岩性主要为为灰白色、肉红色厚层石英砾岩夹透镜状石英粗砂岩;砾石成份单一,为石英岩,粒径1~30㎝,磨圆度好,基底式硅铁质胶结。

其次为为紫红色粉砂质页岩,夹灰绿色条带。

岩性坚硬,隐裂缝发育。

寒武系馒头组为一套浅海沉积的碳酸岩、粘土岩互层地层,岩性主要为灰质白云岩,局部有底砾岩、泥灰岩及泥化夹层。

岩层间滑动挤压,岩体破碎,岩层褶皱发育,岩性软硬相间。

2.2地质构造1、断层与导流洞有关的断层有F11逆掩断层,F3、F4、F5断层及五庙坡断层带(F6、F 7、F8);其中,五庙坡断层带(F6、F7、F8)规模较大,对导流洞影响较大。

五庙坡断层带是由很多断裂面与岩层层面错综交汇组合的破碎岩体,主要由F 6、F7、F8三条近东西向的阶梯状正断面层组成,断块北升南降。

断层走向、倾向稳定,但倾角在不同高程上变化较大,上陡下缓。

泄洪洞洞身开挖支护安全专项方案1

泄洪洞洞身开挖支护安全专项方案1

河口村水库泄洪洞动身开挖及支护安全生产专项方案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河口村水库泄洪洞工程项目部2011年5月20日泄洪洞洞身开挖及支护安全生产专项方案一.施工总体思路本标段泄洪洞开挖及支护,根据钻孔、装渣和喷锚等机械设备,泄洪洞洞身计划采用分层、分区进行开挖。

即洞身分上、下二层,上层导洞高度为8.5米,下层高度为8.1米,上层一次进行开挖,下层分上下、左右四区进行开挖。

在上层导洞进尺100米左右时,开始进行下层导洞开挖,而后上下二层同时进行、循环进尺。

上层导洞采用手风钻钻孔,设计轮廓采用光面爆破,下部直墙段采用潜孔钻垂直钻孔,侧墙预裂。

Ⅱ、Ⅲ类围岩循环进尺3米,Ⅳ、Ⅴ围岩循环进尺1.5米,均在开挖前采用超前锚杆支护。

Ⅱ、Ⅲ类围岩在每炮爆破后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及时采用锚喷支护,Ⅳ、Ⅴ围岩在每炮爆破后及时安装钢支撑进行支护,并在下层导洞开挖后及时将钢支撑下接。

二.施工程序每次循环爆破开挖工作内容主要包含施工准备、测量放线、钻孔、爆破、通风排烟、危石处理、支护等,其程序详见下图:1. 钻爆设计根据泄洪洞地质条件及岩性、技术规范要求、开挖方法、,爆破设计按“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的原则进行,按围岩类别和建筑物抗震要求严格控制最大一段起爆药量,开工后,先进行开挖钻爆试验,以选择合理钻爆参数。

开挖过程中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安全监测结果,对爆破参数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开挖质量和围岩稳定。

2测量放线钻眼前先定开挖工作面的中线,腰线及断面轮廓线,并在作业面上标出炮眼的位置,经检查合格立即开始钻眼。

3钻孔及其质量控制钻孔由现场加工的简易移动式操作平台完成。

钻孔工艺是泄洪洞爆破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钻工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应熟练掌握其技巧,所钻出的炮孔应达到下列精度要求。

掏槽孔: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大于5cm.周边孔:沿导流洞设计断面轮廓线上的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周边眼外斜率不得大于5cm/m,眼底处开挖轮廓线最大距离不得超过15cm。

河口村水库1号泄洪洞洞身支护结构设计

河口村水库1号泄洪洞洞身支护结构设计

! - 5 1<= 6 - 5 ;1- 197-
:9-
%-
:9-
-9-% ( --- -9%-
19-
-
%-- -9%8
:9-
-918 1 --- -91<
"8 6 ";断层带及影响带;
"、# - 5 ;1- 6 - 5 ;8< 19(<
1- 9 -
<
19-
- 9 -%
8-- -9%8
!($(51白云质灰岩及 *012 石英砂岩砾岩洞段
#/2"" + 7 #52(" +(宽 7 高,矢高!2( +)。洞身 # 泄 " 8 "/&2(5 9 # 泄 " 8 "’&2(5 段为渐变段 ! 段,洞 身断面由城门洞型#/2"" + 7 #52(" +(宽 7 高)渐 变为标准城门洞型’2"" + 7 #52(" +(宽 7 高,矢 高!2( +)。桩号 # 泄 " 8 "!/2’6 9 # 泄 " 8 "//2’6 段 洞身纵坡为 #": ,# 泄 " 8 "//2’6 至出口段洞身纵 坡为 !255$: ,两 纵 坡 间 采 用 半 径 5"2"" +的 圆 弧 衔接。
表 ! 河口村水库 ! 号泄洪洞围岩分类及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地层岩性
围岩类别
桩号பைடு நூலகம்
饱和极限
天然容重 渗透系数
弹性模量
抗压强度
(! "·#$%)(! $·& ’ ()

河口村水库工程施工条件简述

河口村水库工程施工条件简述

门及 门井 、 工作 门及 门井 、 主洞 、 上下 厂房 、 管等组成 , 岔 装机 4
1 工程概况
河 口村水库工程 沿坝轴 线从 右往 左依 次为混 凝土 面板堆 石坝 、 溢洪道 、 引水发 电洞 、 泄洪洞及 2 泄洪 洞。电站厂房位 1 于坝下游 40 I 0 n的左 岸 , 布置有 大 、 电站厂 房。大坝 为 1级 小 建筑物 , 泄洪洞 、 溢洪道 、 电洞进 口为 2级建筑物 , 发 发电洞 、 电 站厂房为 3级建筑物 , 临时建筑物级别为 4级 。
( eo i r n i eigC nut gC .Ld , hnzo 5 0 3 hn ) Ylw Rv gn r osln o t Z eghu4 00 ,C ia l eE e n i
Ab t a t:Th sp p rd s rb d t et p g a h sr c i a e e c i e h o rp y,g oo i a ,h d o o ia n e t e o d t n fHe o c n Re e v i.Du n e d sg o e l gc l y r lg c la d w ah rc n i o so k u u s r o r i i r g t e i n,we s — h e lc e h u sd o d fo n w a st o P iu l g o i i g wi o a r f i a in a d p a n n ,c n i e i g t e c n tu to e o e td t e o ti e r a r m e d m ie t e c n Vi a e c mb n n t lc t i st to n l n i g o sd rn h o s c in p r d l h l a c u f r i

河口村水库坝下泄洪区出口整治及生态修复

河口村水库坝下泄洪区出口整治及生态修复

河口村水库坝下泄洪区出口整治及生态修复作者:陈照方闫新李浩淼兰翔来源:《人民黄河》2018年第08期摘要:河口村水库泄水建筑物泄洪洞和溢洪道采用挑流消能,挑射的水流具有强大的冲刷作用,在建筑物下游出口河床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冲刷坑,为了保护泄洪出口区域安全与坝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确保下游建筑物安全,对泄洪建筑物出口河道进行整治与生态修复。

通过水力计算及模型试验得出了泄洪出口挑流冲刷的影响范围,通过设置河心滩进行导流分流,降低河道流速,并增设不同位置的跌水坎形成消力塘和水垫:河心滩、防冲墙、跌水坎紧邻泄洪出口区布置,保护了相邻建筑物的安全;结合下游河道自然形态和周边环境,创造高滩、沙洲、岛屿等多种类型物理生境。

关键词:坝下泄洪区;河道整治;生态修复;河心滩;防冲墙;跌水坎;河口村水库中图分类号:TV122+.9;TV653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0-1379.2018.08.0171 泄洪区出口整治缘由河口村水库工程由面板坝、溢洪道、泄洪洞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大坝下游围堰至下游金滩大桥为沁河原河道,河道长约1.4km,河道宽80~500m,河道总面积约35hm2。

河口村水库泄洪建筑物泄洪洞和溢洪道采用挑流消能,水流从泄洪建筑物出口挑到坝后沁河河道,其挑射的水流具有强大的冲刷作用,在建筑物下游出口河床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冲刷坑。

根据冲刷坑后形成的周边坡推算,50a一遇洪水泄流时冲刷坑周边坡范围为100~200m,波及范围为400~500m,河对岸的永久建筑物有极大安全隐患,直接威胁右岸公园、建管局营地、鱼类增殖站、老河口电站及金滩大桥基础的安全。

为了保护泄洪出口区域安全与坝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维护原生态格局的连续性,确保下游建筑物安全,应对泄洪出口区域河道进行整治与生态修复,打造水库、大坝下游压坡景观、泄水出口下游河道为一体的坝后公园观光游览区,见图1。

2 泄洪区出口整治方法与生态修复设计理念(1)对泄洪出口挑流冲刷坑进行实体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泄洪时,泄洪水舌人水后顶冲对岸形成较高的涌浪,对高滩产生重复剧烈冲刷造成大量坍塌,堵塞下游河道,不利于河道行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口村水库导流洞塌方处理概述
发表时间:2020-04-03T13:45:32.190Z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3期作者:林立[导读] 本文以河口村水库导流洞塌方处理为实例,通过对不良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洞开挖塌方处理的阐述摘要:本文以河口村水库导流洞塌方处理为实例,通过对不良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洞开挖塌方处理的阐述,对类似工程开挖施工及塌方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导流洞;塌方;处理
1 工程概况
河口村水库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沁河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是控制沁河供水、径流的关键工程,也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改善生态、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工程。

导流洞布置在水库的左岸,分进口段、闸室段、洞身段和出口段四部分,进口段高程177.0m,出口高程169.8 m,进口明渠段长141.56m,闸室段长23.5m,洞身长720m,纵向坡度1%。

导流洞衬砌后断面尺寸为9.0m×13.5m,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0.8~2.0m,后期下闸封堵后进行龙抬头改建为泄洪洞。

2 地质条件
导流洞开挖断面较大,沿线地质条件较差,以Ⅳ、Ⅴ类围岩居多,分布的断层有F11逆掩断层、F3断层、F4断层、F5断层、F12断层及五庙坡断层带(F6、F7、F8),其中F11逆掩断层、五庙坡断层带(F6、F7、F8)规模较大,对导流洞施工影响较大,其他几条断层规模相对较小。

五庙坡断层带宽度为20~140m,带内各断层相距较近,破碎带互相联为一体,宽度大小受F6、F7、F8三条主断层在水平或垂直方向撒开或收敛所控制,破碎带组成物质为散体结构的断层泥含泥角砾及碎岩石。

3 塌方情况
导流洞开挖至K0+348至K0+376段,受降雨影响地表水沿五庙坡断层带渗入洞内,造成导流洞段左侧发生塌方;其中K0+348至K0+362段为拱架支护段,K0+362至K0+376段为锚喷支护段。

拱架支护段左侧直墙部分拱架全部坍塌,K0+348至K0+358段左侧顶拱约6.0m 宽拱架(含喷射混凝土)悬挂在顶拱,K0+358至K0+362段顶拱拱架全部塌落。

4 方案确定
该塌方段长度为28m,开挖断面为12.6m×16.9m(宽×高),同时受到顶部重约100t的悬挂体的制约,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危险性更大。

为了保证塌方处理的施工安全,先采用开挖石渣对洞段进行回填,从底部对悬挂体形成支撑,从两侧对悬挂体进行固定,然后对坍塌拱架进行恢复,再将悬挂体破碎分解割除,最后对塌方段进行支护处理,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恢复进口方向通道,为石渣回填提供作业面;
(2)从暂存料场挖运洞挖石渣,分层进行塌方洞段的回填;
(3)对塌方段右侧顶拱(未塌)部分拱架进行支撑加固;
(4)对顶拱悬挂体分块破碎割除,对左侧拱架跟进恢复处理;
(5)挖除Ⅰ层回填石碴,对左侧拱架向下接引、挂网锚喷支护;
(6)挖除Ⅱ、Ⅲ层回填石碴,将拱架向下接引、挂网锚喷支护。

5 施工方法
5.1 进口方向通道恢复
利用暂存料场的开挖石碴,将导流洞进口方向中层(桩号K0+138
)、底层(桩号K0+040)和出口方向中层(桩号K0+258)进行回填,形成坡道恢复交通道路,路面宽度5.0m、坡度25%,保证塌方段处理的材料及物资能及时运输到现场。

5.2 塌方段石渣回填
采用Pw-77型湿喷车湿喷车对塌方部位素喷混凝土封闭后,开始进行塌方段回填,回填高度11~12m(距底板),起始桩号K0+338,终止桩号K0+362。

回填施工采用1.6m3反铲装渣,20t自卸车运碴,3m3装载机平碴;自卸车在塌方段以外安全区域(K0+338~K0+348)卸料后,采用装载机向塌方区推渣。

推进时保证悬挂体下部与回填渣面相衔接并被填渣护住,使该悬挂体成为顶拱的一个临时支撑,将回填及后续支撑施工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

图-1 塌方段石渣回填示意图
5.3 塌方段右侧顶拱(未塌)部分支撑加固
塌方段回填结束后,采用型钢及钢管将塌方段右侧顶拱(未塌)部分进行支撑加固,保证悬挂体割除期间受力改变或震动造成顶拱失稳。

支撑部分比悬挂体长2.0m(下游),底部采用I32工字钢地梁,顶部采用I22工字钢顶梁,支撑采用Φ165钢管支架,榀距2.0m,榀间连接,顶梁与拱架焊接,空隙较大处采用楔形铁楔紧焊牢,并用螺旋千斤顶顶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