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炼制 乙烯——教案
高中化学《石油的炼制 乙烯》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学习目标第2 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1 课时《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计1.了解石油的炼制,乙烯是石油裂解产物。
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掌握烷烃与烯烃的鉴别方法。
3.明确乙烯的结构,掌握加成反应。
教学重点1、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2、乙烯与氧气、溴水反应方程式教学过程: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导入新课,这部分内容原理简单,学生自学完成。
一、石油1.状态2.石油的成分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组成元素:、(最主要)、O、N、S化学成分:主要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3.石油的炼制【阅读感悟】认真阅读课本66—67 页,小组合作完成学案第一部分(石油的炼制)。
要求:1.先自己独立学习,后小组内讨论形成统一结论,并认真填写表一。
2.率先完成的小组投影展示,并作出必要的讲解。
表一石油的炼制学生展示学案,并解释分馏是物理变化,裂化的原理以化学方程式表示,裂化与裂解的相同和区别。
[交流研讨1](1)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得到的产品是纯净物吗?(2)石油的分馏和裂化都能得到汽油,两者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活学活用】:下列关于石油加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混合物,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燃油的产量和质量C.石油裂解的原料是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D.石油炼制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过渡:石油的裂解产品乙烯用途图片展示引入乙烯二、乙烯1.物理性质2.组成和结构特点写出分子式后,学生动手组装乙烯的分子球棍模型,并与乙烷对比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对比乙烯和乙烷的结构特点3.化学性质:“乙烯的性质”实验视频演示三个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1))乙烯的氧化反应:①燃烧氧化方程式:②乙烯能被酸性KMnO4 溶液氧化且乙烯被氧化成CO2(2)乙烯的加成反应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特点:有上无下,类似于化合反应。
与取代反应对比:有上有下迁移应用乙烯与H2 的加成反应:乙烯与HCl 的加成反应:乙烯与H2O 的加成反应:[交流研讨2] 通过几个问题讨论,掌握乙烯的性质(1).乙烯可以作为水果的催熟剂,但是用浸泡过酸性KMnO4 溶液的硅藻土与果实放在一起,可以延长果实的成熟期,达到保鲜的目的,你知道为什么吗?(2)乙烯既能使溴的CCl4 溶液退色,又能使酸性KMnO4 溶液退色,二者原理一样吗?(3)怎样鉴别乙烷和乙烯?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能用什么试剂呢?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通过足量H2?通过溴水?(4)用乙烯和HCl 的加成反应与乙烷与Cl2 的取代反应都能制取氯乙烷,哪个方法好?(5)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能用作卤素单质的萃取剂吗?4.乙烯的用途(1)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苏教版高中化学石油的炼制 乙烯(一)精品教案

石油的炼制乙烯(一)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石油的存在和组成以及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2.了解石油炼制的目的和方法。
3.通过学习石油的蒸馏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4.通过石油炼制的目的和方法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如能源短缺、环保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时的重点是了解石油炼制的目的和方法。
三、设计思路本课时知识较简单,从石油分馏的工业过程引出乙烯,而乙烯的性质将在下一课时学习。
在知识难度较低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优势,课前引导学生利用媒体、网络搜索有关的资料,在课堂上相会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语言表达及交流能力。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安排学生演示他们的PPT文稿。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展示石油样品。
2.简单讲述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石油资源的争夺,引入学习课题――石油炼制乙烯。
3.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烃,直接使用的价值不大。
石油炼制的方法有两种:一为石油的分馏;二为裂化。
[提问]什么是石油的分馏?[提问]石油分馏可以得到那些物质?[插图]P62图3-4石油分馏产品示意图[演示]石油的蒸馏[观察与思考]P62石油蒸馏[讨论](1)随着馏分的沸点范围上升,下列性质有何变化?颜色;黏度;挥发性;易燃性;燃烧时火焰的明亮程度和黑烟量。
(2)馏分的沸点范围与馏分中化合物分子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有什么关系?(3)馏分的黏度与馏分中化合物分子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有什么关系?(4)解释石油可分馏成不同馏分的原理。
(5)在通常条件下,烃分子里的碳原子数:到为气态;到为液态;到为固态。
[讲述]炼油厂里石油分馏的原理跟上述实验一样,分馏在分馏塔里进行。
石油的分馏是石油炼制的第一阶段,仅仅使原油中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分离出来。
各馏分的成分在分馏过程中并没有改变。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用作液体燃料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经质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分馏后得到的轻质油一股仅占石油总量的25%左右。
石油炼制乙烯教学设计

篇一:石油炼制乙烯教案石油炼制乙烯【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二专题三第一单元,本节课以石油的分馏为切入点,引出石油的催化裂化以及裂解,在此基础上,介绍乙烯的结构式、主要性质以及加成反应。
【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准备】1.ppt【教学过程】【师】钓鱼岛本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自从日本巡逻船冲撞我国渔船事件,使他一举成名,之后的中日关于钓鱼岛之争的问题一直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
点低的成分先汽化,经冷凝后收集,沸点高的成分随后汽化,冷凝。
这样不断加热和汽化、冷凝,是沸点不同的成分分离出来。
【师】实验中为什么需要温度计呢?【师】温度计应该放哪里呢?【师】是为了测量混合物蒸气的温度,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是怎么样的?【师】好处是什么?【师】那么石油分馏收集得到的60—150℃,150—300℃的分馏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师】当然这时候石油分馏出来的还是混合物,个分馏含有沸点不同相近的若干烃,各种烃中含有的碳氢原子个数各不相同,随着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碳链的增长,相对谘质量的增大,他们的沸点也增大。
为了将提高从石油得到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还要将相对质量比较大的烃断裂成相对质量比较小的烃,因此还有进行催化裂化以及裂解。
【师】是的,乙烯的密度比空气小,并且难溶于水。
【生】ch2=ch2【师】跟乙烷相比,有什么不同呀?【生】比乙烷少了两个氢,并且碳与碳是双键,【师】很好,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烃。
乙烯的所有碳氢都是在同一平面的,而乙烷是立体的。
【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这是一种不饱和的键,使乙烯的性质比烷烃活泼。
因此乙烯有还原性,被高锰酸钾氧化。
【师】这里乙烯和溴发生了化学反应,乙烯分子中的一个双肩锻炼,两个碳原子和一个溴原子结合,产生了无色的溴乙烷,因此可看到溴的红棕色褪去。
因此,我们将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者三键两端的碳原子和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石油的炼制 乙烯》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

乙烯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出自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中的第一部分,包括石油化工生产及产品介绍和可由石油生产的乙烯气体,它很好地将化学基础知识与社会化工生产相联系。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分子,准确认识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前面的教材内容已经安排学习了原子结构、化学键等知识,还有本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中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都巧妙地为本节对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提供了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较为全面的知识铺垫。
乙烯是不饱和烃的典型代表物,是高中有机化学中特别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有机物的重难点之一。
它不仅在烷烃的基础上加深了对烃的结构特点与性质的理解,还为后面学习选修内容做了良好的奠基。
二、学情分析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化学已经接触了个别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由此可知,学生对于有机化合物这一概念不会陌生,比较容易带入学习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几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通过前两章中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内容的学习和巩固,学生对于物质内部结构有了更多的认识,熟悉结构决定性质和主要性质反映物质结构特点的原理。
而且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是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的。
三、教学目标1.利用与乙烷结构对比的学习方法,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
2.通过课堂实验演示活动,观察现象,分析推理而得出乙烯的主要性质,特别是加成反应这一化学性质。
3.联系身边常见的生活物品,了解乙烯的一些重要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一方面,学生要知道有机化合物分子是有空间结构的,认识乙烯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并知道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另一方面,认识乙烯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与应用,知道氧化、加成等有机反应类型,还知道有机化合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由此得出,本节课内容的教学重、难点是认识并掌握乙烯分子的结构与主要性质。
2024-2025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2节课时1石油的炼制乙烯教案鲁科版必修2

2.乙烯的制备方法:介绍乙烯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包括乙醇脱水、裂解等过程,以及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方法。
3.乙烯的应用:讲解乙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如裂解汽油、聚乙烯等产品的生产,以及乙烯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作用。
“此外,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我发现有时讲解过多,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足。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调整课堂节奏,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增加学生参与度。”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达到了我的预期。学生对乙烯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在实验操作、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我也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乙烯的结构与性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乙烯的结构。乙烯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这个双键使得乙烯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乙烯的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分析乙烯的性质。
3.乙烯的制备方法
“了解了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之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乙烯的制备方法。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乙醇脱水或裂解的方法来制备乙烯。而在工业生产中,主要采用石油裂解的方法来生产乙烯。”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乙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我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有较大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实验原理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操作,提高实验效果。”
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计

《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计高一化学组陈梓云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在学习乙烯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甲烷的有关知识,通过甲烷性质的学习,初步了解到烷烃碳原子之间是通过单键连接的,具有饱和烃的性质,在此基础上,乙烯这节课将学习碳碳双键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这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烷烃这节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但据调查,80%左右的学生认为有机反应不易理解,应用时常错。
还有65%左右的学生认为有机物分子结构认识困难,涉及分子结构的问题易错。
也就是说,学生利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石油炼制的原理及分馏、裂化和裂解的区别2. 重点掌握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理解加成反应的反应原理和概念,初步了解不饱和烃过程与方法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2.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知识主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通过乙烯性质、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难点:有机物结构域性质的关系四、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实验探究法交流研讨法五、教学准备教学媒体、课件、球棍模型仪器与药品:乙烯、溴水、酸性高锰酸钾、火柴、贮气瓶、酒精灯、烧杯、导气管、橡胶管、尖嘴玻璃管、双孔塞六、教学过程:新课引入:【PPT】展示中国东海的地图。
请一位同学找一下钓鱼岛在哪里?【学生回答】在台湾的东偏北方向。
【提出问题】钓鱼岛本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自从日本巡逻船冲撞我国渔船事件,使他一举成名,之后的中日关于钓鱼岛之争的问题一直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
《石油的炼制 乙烯》教学设计(贵州省县级优课)

“乙烯”教学案例【案例课题】乙烯【案例主题】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介绍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乙烯的性质和重要的有机反应——加成反应。
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掌握乙烯化学性质的基础,乙烯性质的重点放在化学性质上。
而在讲授乙烯的性质时,又紧紧围绕乙烯的结构展开,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裂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在介绍性质之前,先从乙烯分子结构入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接着从性质印证结构。
本节课与生产生活结合紧密,具有STS教育价值。
【案例设计】【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和苯的教学都能起到这种作用。
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和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初步学习如何进行理论与实际,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前一节课,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为本节课不饱和烃的引入铺垫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烯的来源。
2、认识乙烯的结构特点,会书写乙烯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3、认识乙烯的主要物理性质(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标况下密度小于空气)和化学性质(被氧气或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加成反应)。
4、了解乙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建立乙烯的加成反应的“宏观-微观-符号”的三重表征,通过拼接模型了解乙烯的加成反应,根据模型书写乙烯加成反应的方程式,初步学习从断键和成键位置理解典型的有机反应—加成反应。
2、通过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认识乙烯的相关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反应条件决定产物的思想,领悟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结合加成反应强化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辩证认识。
高中化学《石油炼制 乙烯》教案1 苏教版选修2

石油炼制乙烯目标 1、掌握乙烯的分子组成与结构2、学习乙烯的性质和用途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用途难点乙烯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用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乙烯气体、甲烷气体乙烯的球棍型教学过程Ⅰ、引入1、写出甲烷、乙烷、丙烷结构简式2、什么叫烃?链烃?饱和链烃?3、CH2=CH2是否属于链烃?碳原子结合氢原子数目是否达饱和?(链烃、含有不饱和碳、属不饱和链烃)过渡:工业上以石油为原料通过炼制可以获得大量的乙烯,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乙烯有很多用途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种神奇的物质---------------------乙烯。
Ⅱ、新授$2-3-1-2 乙烯烯烃一、乙烯1、乙烯的分子组成与结构⑴分子组成分子式:C2H4[展示]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与乙烷对比它们在组成与结构上的差别)[小结]组成上:乙烷分子与乙烯分子多两个H原子(故相对乙烷来说后者叫烯)结构上:乙烷分子中两个碳原子间是共价单键,而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间是共价双键(乙烯分子中碳原子未被氢原子所“饱和”,乙烷属饱和烃而乙烯属不饱和烃)⑵分子结构分子结构特征是C = C结构式:H H1200 C = CH H(展示)比例模型结构简式:CH2 == CH2或H2C=CH2注意:不能写成CH2CH2电子式⑶分子构型: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而乙烷分子是立体结构、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3、化学性质[分别实验、一一总结][实验(1)]乙烯通入溴水中(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现象:溴水褪色分析:乙烯与溴水发生反应(甲烷不能)反应方程式:CH2 === CH2 + Br –Br CH2 CH2Br Br1,2 –二溴乙烷叫加成反应[结论1]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用于鉴别乙烯与甲烷[指出]:(1)定义;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反应类型](2)加成反应产物只有一种(3)加成反应发生的原因:C==C 中有一个共价键易断裂(4)乙烯不仅能与溴水的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且还能与H2、Cl2、HX(不是氢卤酸)、H2O等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通式:[记住]CH2 === CH2X XH XH OHH H 乙烷其中:乙烯与HX 用于制备卤代烷乙烯与水加成工业合成醇(乙烯水化法)(5)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小结:乙烯性质(1)能发生加成反应(甲烷不能)[板书]实验(2)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现象:高锰酸钾溶液褪为无色分析:说明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了反应式简述:CH2 == CH2 [O ] C=0 +0=C 0 CO2[结论(2)]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所氧化(甲烷不能) [板书]用于甲烷与乙烯的鉴别实验(3) 纯净乙烯点燃现象:纯净乙烯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化学方程式点燃C2H4 + 3O2 2CO2 + 2H2O[结论(3)]:乙烯具有可燃性,能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此反应特点与甲烷一样:反应前后物质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推测:若反应后水为气态则反应前后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石油炼制乙烯
08化本2班陈晓平 2008364219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饱和烃与不饱和烃概念;掌握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的概念;了解乙炔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球棍模型学习乙烯分子的结构;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乙烯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催熟水果等实践活动,了解乙烯在自然的作用;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从而提高学化学、爱化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加成反应的机理。
【教学过程】
【引入】石油——工业的血液。
了解石油的基本知识:
①是一种有特殊气味、黑褐色粘稠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②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成分复杂,由好几百种碳氢化合物所组成,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溶有少量的气态烃、固态烃。
③组成元素:主要为C、H元素(质量分数为97%~98%),还含有少量的 O、N、S 等。
④石油的化学成分随产地的不同而不同。
⑤由古代动植物遗体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过渡】由于石油成分十分复杂,所以直接使用的价值不大;石油的炼制方法有两种:一为石油的分馏;二为裂化和裂解。
【组织】教材P57——观察与思考(石油的蒸馏)
①该实验用到哪些仪器?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或牛角管、锥形瓶)
②碎瓷片的目的是什么?(防止暴沸)
③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思考实验中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什么?
(略低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以测定蒸出气体的温度)
④冷凝管内冷凝水流向是怎么样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水流方向与蒸气的流向相反,目的是充分冷却气体。
)
⑤什么是石油的分馏?石油的分馏原理是什么?石油的分馏是什么变化?
⑥石油分馏所得的馏分是纯净物吗?有固定的熔沸点吗?
【过渡】从石油分馏获得的轻质液体燃料产量不高。
为了提高从石油得到的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可以将石油分馏所得产品进行裂化和裂解。
(1)石油的催化裂化:
目的: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烃的过程;原料:重油或石蜡;
类型:热裂化(500℃)和催化裂化;
(经裂化所得汽油为裂化汽油,和直馏汽油成分不同。
)
(2)石油的裂解(深度裂化):
目的:为了获得更多的短链的不饱和气态烃(主要是乙烯);
原理: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1000℃),把具有长链的分子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的过程。
裂解气的成分:主要是乙烯。
还含有丙烯、异丁烯、甲烷、乙烷、异丁烷、硫化氢和碳的氧化物等。
【板书】
一石油炼制
【过渡】在石油裂解所得产品中有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化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展示】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书写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分子式;认识空间结构。
【板书】
二 乙烯的结构
分子式C 2H 4 电子式 H:C::C:H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 2=CH 2
平面型分子,键角为120˚
【认识】乙烯属于不饱和烃:(与C 2H 6比较:碳原子的连接情况、分子式的异同。
)
三 乙烯的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比空气略轻的气体。
【过渡】下面再来学习乙烯的化学性质。
【组织】教材P59——活动与探究
(实验1)把乙烯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现象:紫色褪去; 结论: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实验2)把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现象:红棕色褪去;结论:乙烯能和溴反应。
(实验3)点燃乙烯。
现象:发出明亮的火焰,并伴有黑烟。
(黑烟是由于乙烯含碳量过高,不完全燃烧导致生成碳粒。
)
【板书】
四 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燃烧氧化:(燃烧氧化方程式)
(2)与强氧化剂(酸性KmnO 4溶液)的氧化:
(如何区别甲烷和乙烯?)
(动画演示乙烯与Br 2的反应机理。
)
H H .. ..
2加成反应:
CH
2═CH
2
+Br
2
→CH
2
Br-CH
2
Br , 1,2-二溴乙烷(无色)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过渡练习】乙烯不仅可以与溴发生反应加成,还可以与H2、Cl2、HCl、H2O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你能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吗?
(与H2的加成反应中体会“不饱和”的概念)
【小结】认识到C═C中两个共价键不同,其中一个键易断裂。
【过渡】含有两个碳原子的烃除了乙烷和乙烯外,还有一种物质是乙炔。
【展示】乙炔的球棍模型。
书写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分子式;认识空间结构。
【思考】乙炔是饱和还是不饱和烃,有哪些性质。
【组织】完成教材P64——问题解决。
【小结】
饱和烃—饱和链烃(烷烃):甲烷
烃
乙烯
不饱和烃
乙炔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不能使溴水退色的是
(A)乙烯(B)二氧化硫(C)丁烯(D)丙烷2、下列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4+2O2⑩CO2+2H2O
B.CH2═CH2+H-OH→CH3—CH2OH 乙醇(酒精)
C. CH4+Cl2⑩CH3Cl+HCl
D.HCl+AgNO3=AgCl +HNO3
3、下列物质反应可以制取较为纯净的溴乙烷(C2H5Br)的是
A、乙烷通入溴水中
B、乙烯通入溴水中
C、乙烯与HBr一定条件反应
D、乙烷与溴蒸气光照下反应
教师:1864年,美国人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煤气灯泄漏出的气体可使附近的树木提前落叶;1892年,在亚速尔群岛,有个木匠在温室中工作时,无意中将美人蕉的碎屑当作垃圾烧了起来,结果美人蕉屑燃烧的烟雾弥漫开来后,温室中的菠萝一齐开了花。
1908年,美国有些康乃馨的培育者将这种名贵的花卉移植到装有石油照明灯的芝加哥温室中,结果花一直未开。
针对上述事实,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原来这都是一一种神秘的气体捣的鬼:煤气灯中漏出来的气体,它能使树叶早落。
美人蕉碎屑燃烧后产生气体,它能促使花儿开放。
芝加哥温室中石油照明灯放出的气体,它却抑制了康乃馨花儿的开放;其实植物在生命周期的许多阶段,如发芽、成长、开花、结果、衰老、凋谢等都会产生一种气体。
这种气体可以作为水果的催熟剂。
这种神秘的气体是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