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石油的炼制 乙烯》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

《石油的炼制 乙烯》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
步骤三:总结实验现象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乙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少量黑烟,不溶于水且稍有气味。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总结能力,感悟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步骤四:学生自学乙烯的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制备收集的乙烯并结合教材总结乙烯的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
方法二: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可以得到纯净的氯乙烷,用乙烷与氯气取代产物为多种混合物。故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好。
设计意图:
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感悟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师追问:乙烯能和很多物质加成,那乙烯自身能加成吗?(学生做游戏,六位同学组成三个乙烯分子,然后加成到一块,观察特点)引出乙烯的加聚反应。
设计意图:
以生活中的化学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
步骤二:实验探究。
教师制备出乙烯。让学生在乙烯中分别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观察现象。
设计意图:
让每位学生能亲自感受实验,验证乙烯的性质。通过实验调动学生学习乙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等能力。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3-2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二课时)
《乙烯》教学设计
一、整设计思路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是不饱和烃的代表物质。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乙烯的教学能起到这种作用。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的性质,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 完成《优化设计基础+能力》
步骤六: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石油的炼制 乙烯》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石油的炼制 乙烯》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学习目标第2 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1 课时《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计1.了解石油的炼制,乙烯是石油裂解产物。

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掌握烷烃与烯烃的鉴别方法。

3.明确乙烯的结构,掌握加成反应。

教学重点1、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2、乙烯与氧气、溴水反应方程式教学过程: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导入新课,这部分内容原理简单,学生自学完成。

一、石油1.状态2.石油的成分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组成元素:、(最主要)、O、N、S化学成分:主要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3.石油的炼制【阅读感悟】认真阅读课本66—67 页,小组合作完成学案第一部分(石油的炼制)。

要求:1.先自己独立学习,后小组内讨论形成统一结论,并认真填写表一。

2.率先完成的小组投影展示,并作出必要的讲解。

表一石油的炼制学生展示学案,并解释分馏是物理变化,裂化的原理以化学方程式表示,裂化与裂解的相同和区别。

[交流研讨1](1)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得到的产品是纯净物吗?(2)石油的分馏和裂化都能得到汽油,两者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活学活用】:下列关于石油加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混合物,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燃油的产量和质量C.石油裂解的原料是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D.石油炼制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过渡:石油的裂解产品乙烯用途图片展示引入乙烯二、乙烯1.物理性质2.组成和结构特点写出分子式后,学生动手组装乙烯的分子球棍模型,并与乙烷对比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对比乙烯和乙烷的结构特点3.化学性质:“乙烯的性质”实验视频演示三个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1))乙烯的氧化反应:①燃烧氧化方程式:②乙烯能被酸性KMnO4 溶液氧化且乙烯被氧化成CO2(2)乙烯的加成反应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特点:有上无下,类似于化合反应。

与取代反应对比:有上有下迁移应用乙烯与H2 的加成反应:乙烯与HCl 的加成反应:乙烯与H2O 的加成反应:[交流研讨2] 通过几个问题讨论,掌握乙烯的性质(1).乙烯可以作为水果的催熟剂,但是用浸泡过酸性KMnO4 溶液的硅藻土与果实放在一起,可以延长果实的成熟期,达到保鲜的目的,你知道为什么吗?(2)乙烯既能使溴的CCl4 溶液退色,又能使酸性KMnO4 溶液退色,二者原理一样吗?(3)怎样鉴别乙烷和乙烯?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能用什么试剂呢?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通过足量H2?通过溴水?(4)用乙烯和HCl 的加成反应与乙烷与Cl2 的取代反应都能制取氯乙烷,哪个方法好?(5)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能用作卤素单质的萃取剂吗?4.乙烯的用途(1)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苏教版高中化学石油的炼制 乙烯(一)精品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石油的炼制 乙烯(一)精品教案

石油的炼制乙烯(一)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石油的存在和组成以及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2.了解石油炼制的目的和方法。

3.通过学习石油的蒸馏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4.通过石油炼制的目的和方法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如能源短缺、环保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时的重点是了解石油炼制的目的和方法。

三、设计思路本课时知识较简单,从石油分馏的工业过程引出乙烯,而乙烯的性质将在下一课时学习。

在知识难度较低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优势,课前引导学生利用媒体、网络搜索有关的资料,在课堂上相会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语言表达及交流能力。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安排学生演示他们的PPT文稿。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展示石油样品。

2.简单讲述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石油资源的争夺,引入学习课题――石油炼制乙烯。

3.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烃,直接使用的价值不大。

石油炼制的方法有两种:一为石油的分馏;二为裂化。

[提问]什么是石油的分馏?[提问]石油分馏可以得到那些物质?[插图]P62图3-4石油分馏产品示意图[演示]石油的蒸馏[观察与思考]P62石油蒸馏[讨论](1)随着馏分的沸点范围上升,下列性质有何变化?颜色;黏度;挥发性;易燃性;燃烧时火焰的明亮程度和黑烟量。

(2)馏分的沸点范围与馏分中化合物分子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有什么关系?(3)馏分的黏度与馏分中化合物分子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有什么关系?(4)解释石油可分馏成不同馏分的原理。

(5)在通常条件下,烃分子里的碳原子数:到为气态;到为液态;到为固态。

[讲述]炼油厂里石油分馏的原理跟上述实验一样,分馏在分馏塔里进行。

石油的分馏是石油炼制的第一阶段,仅仅使原油中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分离出来。

各馏分的成分在分馏过程中并没有改变。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用作液体燃料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经质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分馏后得到的轻质油一股仅占石油总量的25%左右。

石油炼制乙烯教学设计

石油炼制乙烯教学设计

篇一:石油炼制乙烯教案石油炼制乙烯【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二专题三第一单元,本节课以石油的分馏为切入点,引出石油的催化裂化以及裂解,在此基础上,介绍乙烯的结构式、主要性质以及加成反应。

【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准备】1.ppt【教学过程】【师】钓鱼岛本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自从日本巡逻船冲撞我国渔船事件,使他一举成名,之后的中日关于钓鱼岛之争的问题一直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

点低的成分先汽化,经冷凝后收集,沸点高的成分随后汽化,冷凝。

这样不断加热和汽化、冷凝,是沸点不同的成分分离出来。

【师】实验中为什么需要温度计呢?【师】温度计应该放哪里呢?【师】是为了测量混合物蒸气的温度,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是怎么样的?【师】好处是什么?【师】那么石油分馏收集得到的60—150℃,150—300℃的分馏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师】当然这时候石油分馏出来的还是混合物,个分馏含有沸点不同相近的若干烃,各种烃中含有的碳氢原子个数各不相同,随着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碳链的增长,相对谘质量的增大,他们的沸点也增大。

为了将提高从石油得到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还要将相对质量比较大的烃断裂成相对质量比较小的烃,因此还有进行催化裂化以及裂解。

【师】是的,乙烯的密度比空气小,并且难溶于水。

【生】ch2=ch2【师】跟乙烷相比,有什么不同呀?【生】比乙烷少了两个氢,并且碳与碳是双键,【师】很好,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烃。

乙烯的所有碳氢都是在同一平面的,而乙烷是立体的。

【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这是一种不饱和的键,使乙烯的性质比烷烃活泼。

因此乙烯有还原性,被高锰酸钾氧化。

【师】这里乙烯和溴发生了化学反应,乙烯分子中的一个双肩锻炼,两个碳原子和一个溴原子结合,产生了无色的溴乙烷,因此可看到溴的红棕色褪去。

因此,我们将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者三键两端的碳原子和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石油的炼制 乙烯》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

《石油的炼制 乙烯》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

乙烯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出自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中的第一部分,包括石油化工生产及产品介绍和可由石油生产的乙烯气体,它很好地将化学基础知识与社会化工生产相联系。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分子,准确认识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前面的教材内容已经安排学习了原子结构、化学键等知识,还有本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中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都巧妙地为本节对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提供了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较为全面的知识铺垫。

乙烯是不饱和烃的典型代表物,是高中有机化学中特别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有机物的重难点之一。

它不仅在烷烃的基础上加深了对烃的结构特点与性质的理解,还为后面学习选修内容做了良好的奠基。

二、学情分析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化学已经接触了个别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由此可知,学生对于有机化合物这一概念不会陌生,比较容易带入学习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几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通过前两章中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内容的学习和巩固,学生对于物质内部结构有了更多的认识,熟悉结构决定性质和主要性质反映物质结构特点的原理。

而且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是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的。

三、教学目标1.利用与乙烷结构对比的学习方法,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

2.通过课堂实验演示活动,观察现象,分析推理而得出乙烯的主要性质,特别是加成反应这一化学性质。

3.联系身边常见的生活物品,了解乙烯的一些重要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一方面,学生要知道有机化合物分子是有空间结构的,认识乙烯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并知道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另一方面,认识乙烯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与应用,知道氧化、加成等有机反应类型,还知道有机化合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由此得出,本节课内容的教学重、难点是认识并掌握乙烯分子的结构与主要性质。

2024-2025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2节课时1石油的炼制乙烯教案鲁科版必修2

2024-2025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2节课时1石油的炼制乙烯教案鲁科版必修2
1.乙烯的结构与性质:学生需要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了解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如双键的不饱和度、加成反应等。
2.乙烯的制备方法:介绍乙烯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包括乙醇脱水、裂解等过程,以及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方法。
3.乙烯的应用:讲解乙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如裂解汽油、聚乙烯等产品的生产,以及乙烯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作用。
“此外,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我发现有时讲解过多,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足。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调整课堂节奏,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增加学生参与度。”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达到了我的预期。学生对乙烯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在实验操作、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我也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乙烯的结构与性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乙烯的结构。乙烯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这个双键使得乙烯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乙烯的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分析乙烯的性质。
3.乙烯的制备方法
“了解了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之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乙烯的制备方法。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乙醇脱水或裂解的方法来制备乙烯。而在工业生产中,主要采用石油裂解的方法来生产乙烯。”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乙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我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有较大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实验原理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操作,提高实验效果。”

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计

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计

《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计高一化学组陈梓云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在学习乙烯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甲烷的有关知识,通过甲烷性质的学习,初步了解到烷烃碳原子之间是通过单键连接的,具有饱和烃的性质,在此基础上,乙烯这节课将学习碳碳双键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这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烷烃这节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但据调查,80%左右的学生认为有机反应不易理解,应用时常错。

还有65%左右的学生认为有机物分子结构认识困难,涉及分子结构的问题易错。

也就是说,学生利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石油炼制的原理及分馏、裂化和裂解的区别2. 重点掌握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理解加成反应的反应原理和概念,初步了解不饱和烃过程与方法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2.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知识主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通过乙烯性质、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难点:有机物结构域性质的关系四、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实验探究法交流研讨法五、教学准备教学媒体、课件、球棍模型仪器与药品:乙烯、溴水、酸性高锰酸钾、火柴、贮气瓶、酒精灯、烧杯、导气管、橡胶管、尖嘴玻璃管、双孔塞六、教学过程:新课引入:【PPT】展示中国东海的地图。

请一位同学找一下钓鱼岛在哪里?【学生回答】在台湾的东偏北方向。

【提出问题】钓鱼岛本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自从日本巡逻船冲撞我国渔船事件,使他一举成名,之后的中日关于钓鱼岛之争的问题一直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

8.1.2石油炼制 乙烯(同步教学设计)-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1.2石油炼制 乙烯(同步教学设计)-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a.阅读材料:学生可以阅读关于乙烯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应用的科普文章,了解乙烯的生产、提炼和利用过程。
b.视频资源:学生可以观看关于石油炼制的纪录片或教学视频,通过视觉影像了解乙烯的生成和应用。
2.拓展要求:
a.学生应在课后自主选择拓展内容,进行学习和研究。教师可推荐一些优秀的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以供学生参考。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等。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乙烯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讨论法用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案例研究则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项目导向学习则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b.学生在拓展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或困难,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c.学生应在课后撰写一篇关于乙烯的拓展研究报告,包括乙烯的生成、性质、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并附上相关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的参考文献。
d.学生可以将拓展研究报告与同学分享,进行交流和讨论,以促进彼此的学术成长和思维开阔。
2.了解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化工、塑料、橡胶等行业。学生将能够举例说明乙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理解其质测试。学生将能够熟练操作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观察,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自苏教版2019年必修第二册的化学课程,主要涉及“8.1.2石油炼制中的乙烯”这一节。本节课将重点讲解石油炼制过程中乙烯的生成及其性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计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组陈梓云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在学习乙烯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甲烷的有关知识,通过甲烷性质的学习,初步了解到烷烃碳原子之间是通过单键连接的,具有饱和烃的性质,在此基础上,乙烯这节课将学习碳碳双键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这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烷烃这节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但据调查,80%左右的学生认为有机反应不易理解,应用时常错。

还有65%左右的学生认为有机物分子结构认识困难,涉及分子结构的问题易错。

也就是说,学生利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石油炼制的原理及分馏、裂化和裂解的区别
2.重点掌握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理解加成反应的反应原理和概念,初步了解不饱和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2.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知识主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通过乙烯性质、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有机物结构域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法实验探究法交流研讨法
五、教学准备
教学媒体、课件、球棍模型
仪器与药品:乙烯、溴水、酸性高锰酸钾、火柴、贮气瓶、酒精灯、烧杯、导气管、橡胶管、尖嘴玻璃管、双孔塞
六、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PPT】展示中国东海的地图。

请一位同学找一下钓鱼岛在哪里?
【学生回答】在台湾的东偏北方向。

【提出问题】钓鱼岛本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自从日本巡逻船冲撞我国渔船事件,使他一举成名,之后的中日关于钓鱼岛之争的问题一直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

最近,日本宣扬说要买钓鱼岛,又是它处于风口浪尖上。

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领土的一部分,它并不适合人类居住,那么为什么日本人会如此的想占为己有呢?
【学生回答】能源。

【讲述】是的,钓鱼岛周围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尤其是石油,这是才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呀。

那么石油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今天我们又来好好的认识它。

一、石油的炼制
【联想·质疑】加油站有不同型号的柴油和汽油。

你知道它们是怎么用石油制的吗它们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6~67页,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石油的成分如何石油的炼制方法有哪些
2.
3.如何把石油中低沸点的烃和高沸点的烃分离开?(提示: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目增多而升高)
【概括整合】在学生阅读—讨论—交流—自发讲解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和完善。

投影如下:
1.石油的成分
(1)元素组成:主要为C 、H 元素(质量分数为97%~98%),还含有少量的O 、N 、S 等。

(2)物质组成:主要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 2、石油的炼制方法
分馏 裂化 裂解 原料
石油(脱水、脱盐后) 重油 石油分馏产品 物质变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条件
较低温度 较高温度 更高温度 目的 初级石油产品 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和质
量 短链不饱和烃
【过渡】在石油裂解所得产品中有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化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展示青香蕉,提出问题,如何让它变得成熟?
板书:二、乙烯
【展示】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书写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分子式;认识空间结构。

【板书】
二 乙烯的结构
分子式C 2H 4电子式H:C::C:H 结构式结构简式CH 2=CH 2 平面型分子,键角为120
【观察回答】观察储气瓶中的气体、总结乙烯的物理性质
板书:1、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较空气略小
【观察·思考】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
实验1、点燃纯净的乙烯,观察燃烧是火焰的亮度和颜色。

实验2、将乙烯通人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3、将过量的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内溶液颜
色的变化。

(溴水也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来代替)
HH ....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

【展示成果】找一名代表汇报实验记录,如有不妥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板书: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可燃性:
请学生板演方程式,师生共同评价
问题思考:燃烧时为什么有少量的黑烟?
板书:②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多媒体展示】乙烯与溴单质反应的过程
【试一试】写出乙烯与溴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2)加成反应
【追问】在实验室如何鉴别乙烯与乙烷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迁移应用】
请分别写出乙烯与H
2、H
2
O(H-OH)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渡】之前的学习经常说到性质决定用途
【展示】课本图片“乙烯用途示意图”。

板书:4、乙烯的用途
(1)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
(2)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
【本课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了一种新的有机物—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感受了物质的性质由结构决定的规律的存在。

对石油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于我们合理地利用资源具有指导意义。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石油的炼制乙烯
一、石油的炼制
1、组成
2、炼制
二、乙烯
1、物理性质
2、分子式与结构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可燃性:
②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2)加成反应
4、乙烯的用途
七、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