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事实论据的概括、作用及表述

合集下载

事实论据的概括、作用及表述(教案)

事实论据的概括、作用及表述(教案)

事实论据的概括、作用及表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事实论据的概念,明确其在论证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概括事实论据的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简洁地表述事实论据。

3. 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的方法,提高其论证的说服力。

二、教学内容:1. 事实论据的概念与作用2. 事实论据的概括方法3. 事实论据的表述技巧4. 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的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事实论据的概念、作用,概括方法,表述技巧。

2. 教学难点: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事实论据的概念、作用、概括方法、表述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的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事实论据在论证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事实论据的概念、作用、概括方法、表述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练习概括事实论据,并分享彼此的观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事实论据在论证中的作用。

六、教学延伸:1. 开展事实论据搜集活动:让学生从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相关的事实论据,培养其信息素养和论证能力。

2. 举办辩论赛: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辩论赛,锻炼学生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和反驳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评价其对事实论据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课后作业中事实论据的概括、表述及论证质量。

3. 辩论赛表现:通过辩论赛,评价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运用事实论据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审视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3. 反思教学效果: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议论文考点阅读:考点二 论据的补充,概括以及作用

议论文考点阅读:考点二  论据的补充,概括以及作用

议论文考点阅读:考点二论据的补充,概括以及作用【考点2011】①补充一个论据,简要论证第三段“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这一观点。

(2011年佛山市)《财富与幸福》【考点讲析】(一)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

论据有两类:事实论据(典型事例、典型史实)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二)围绕“论据”,归纳命题形式。

1.概括事实论据;(难易程度:★★)方法:概括事实论据必须包括两个要点:人物+事件(必须紧扣论点)。

2.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补写)事实论据:(难易程度:★★)要求:事实论据要典型、真实、简洁,与论点要一致。

3.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补写)道理论椐:(难易程度:★★)要求:道理论据是名言警句等。

4.事例(论据)的作用。

(难易程度:★★)(一般是考查文章开头所列举的事例)作用:①引出中心论点(题);②充当文中论点的论据,增强说服力;③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5.论据(事实和道理)能否删去(是否多余)? (难易程度:★★)不管是什么论据,它都要证明论点的成立,也就是说论据要与论点保持高度的一致。

论据是否删除或者是否是多余的,都要看看论据的有无会不会影响论点的成立。

【考点测试】一、2011年大连市花开半时偏妍(李光烈)①相对完整而言,“半”无疑是未完成的一种状态,是令人遗憾的一种缺失,然而,“半”又何尝不是一种高妙的境界?②你一定懂“泰极而否”的道理,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了。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花儿美艳盛放之时,就是残败零落之日。

③花开半时偏妍,人生中,我们要拥有“半”的智慧。

④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半”中隐美的道理。

爬山的过程最美,半山腰的感觉最好。

攀爬中掺进了人们对美景的想象,虚实相生之间,美便无限扩伸与延展。

一旦爬到了山顶,一切景色尽收眼底时,反而会有一丝失落感隐隐而生。

⑤“半”的智慧也表现在艺术创作的留白上。

众所周知,绘画中描摹可观可触的有形之物不是什么难事,要让抽象无形的语言、声响和思维等入画,就不那么容易了。

议论文如何分析事实论据

议论文如何分析事实论据

练习1: 练习 : 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 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 年;相声艺术 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10多万字的 谐浪》 多万字的《 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 多万字的《谐浪》;俄 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27年;德国著 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 年 名医生欧立稀连续试验914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内锤 名医生欧立稀连续试验 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内锤 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新坤凡纳明。这些事例充 新坤凡纳明。 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 新坤凡纳明 分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证明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场优秀作文《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 (考场优秀作文《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 古今中外无数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取得事业的 成功, 成功,秘诀就在于他们有恒心和毅力
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从逻辑的因果关系上对材料进行分析说理的 一种方法, 一种方法,用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来证明论点的可靠性和正确 因果分析是探究本质的一种方法。 性。因果分析是探究本质的一种方法。
练习2: 练习 :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 他把20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 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 他把 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 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 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唯有马 谡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 谡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 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 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 被依军法身首异处。街亭失守, 被依军法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 法吗? 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 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 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 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 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______ 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们在决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 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考场优秀作文《自信,但不能盲目》 (考场优秀作文《自信,但不能盲目》)

议论文写作之事实论据

议论文写作之事实论据

请业主关注。……
2 (请用例后评论的方法续写相关论证文字。)
诚信,昭示着一种责任感,一种人格魅力。武 汉鄱阳湖区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楼宇,名曰“景 明大楼”。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一家建筑设计事 务所。在20世纪末,也即那座楼宇度过了漫漫80 多个春秋后的某一天,设计事务所给这楼的业主 寄来了一封信函。信函告明:景明大楼为本事务 所1917年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 役。敬请业主关注。究竟是什么使一个可能更新 了数茬人的机构仍然对80年前设计的异国楼宇表 示关注?是诚信,也只能是诚信。时光在流逝, 岁月在变迁,英国建筑设计事务所仍默默守着一 份诚信,铭记着一种责任。在我们这样一个道德 沦丧,诚信缺失的时代,他们用平凡而又伟大的 行动,为“诚信”两字添上了一道耀眼的光环。
是什么力量让这位形体上的弱者做出如此勇敢的举动? 金晶曾动情地说:“那时候,我手中抱的不是火炬, 而是我们中国的尊严。我周围‘中国加油’的口号使 我增添了勇气。”是啊,还有什么会比爱国的力量更 使人振奋,有什么会比维护祖国尊严的力量更使人勇 敢?信念和尊严给了金晶勇气,勇者无惧。
当堂演练1 诚信
1
例、只有坚持不懈地付出才能走向成功。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
1
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
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三都赋》轰动全国,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
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中,他不懈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
方法推荐2— —例后假设
就是从事例的反面进行假设性论证,把事 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
例1、正确的选择让人走向成功,人生无悔。前苏联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青年时代一度 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他曾去报考一个著名的合唱团, 竟被录取了。可是他经过再三考虑,最终放弃了歌唱 事业拿起了战斗的笔,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如果高尔 基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几十年后,世界上只会 增加一名平庸的歌唱家,却失去一位文学巨匠,世界 文坛的天幕上也将失去一颗熠熠闪光的明星。正是有 了正确的选择,才使得他青春无憾,成就卓著。

事实论据的概括、作用及表述

事实论据的概括、作用及表述

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2011年福建省南安市中考《不完满才是人生》 11.请选取一个外国名人的事例,为第⑧段补充 事实论据。(2分)



(1)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写出了不朽的 《欢乐颂》,虽成功却饱受了双耳失聪的痛苦; (2)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留下传世的杰 作,但其一生却遭小人嫉妒与污蔑;(3)俄 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了一系列文学巨著, 却被教会宣布为邪教者和反叛者。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因家境贫寒, 11岁便开始当童工。15岁上战场,16岁身受 重伤,25岁身体瘫痪,年仅32岁便去世 。
解题思路: 首先要考虑到该论据证明的论点是什么,也就 是说,概括出来的论据要仍能很好的证明该论 点; 其次,用语力求简洁。
不完满才是人生
选自《季羡林随想录》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有一本
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 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 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



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
论据类型

事实论据:典型实例、史实、数据、图表等
道理论据:人们公认的道理、正确判断、谚语、 名言、警句引用典籍及科学原理公式。

二、有关论据的考查点
辨析论据类型并理解其作用


学会使用简洁的语言概况论据 能按要求补写论据

议论文阅读之——
事实论据的概括、作用及表述
பைடு நூலகம்

辨析论据在不同位置的作用
位于文章开头的论据的作用:

答题格式:通过故事(名言、古诗)引出论 点或者论题;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文学韵味) 吸引读者兴趣

事实论据的概括、作用及表述

事实论据的概括、作用及表述

《向字典鞠躬》(2011年试题) 18、第34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其作用是 ;第5段主要论述了 。 19.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组恰当的位置是(3分) 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握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A.②③之间 B.③④之间 C.④⑤之间 D.⑤⑥之间
事实论据的概括方法 划出事例部分 提炼出论点 概括 形式:
某某+怎么做(体现论点的内容)+结果
事实论据的作用 有力地证明……论点或分论点
课堂总结: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课后作业一)
(课后作业二)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课后作业三)
课后作业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课后作业一)
概括第③节运用的事实论据,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参考答案:顾炎武几十年阅读大量书籍的同时,按类摘录,编写,增改,读书不辍,写作不断,《日知录》随之问世。 运用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是积累知识、练习写作的好途径”的观点
爱迪生努力自学刻苦钻,无数次实验,发明了了电灯。
爱因斯坦当七年职员时顽强学习、工作,利用业命时间勾画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睡觉,常常通宵工作;
概括第③节运用的事实论据,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作业三)
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
01
注意: 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它必须足 以证明论点。
02
事实论据(指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一般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历史事实以及统计数字)
03
作用: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作论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故议论文一般多用事实论据。

议论文写作中事实论据的运用

议论文写作中事实论据的运用

议论文写作中事实论据的运用和分析一、论据的选择:论据的选择,要由论点决定,根据论点的需要,看它能否证明论点。

首先,论据的选用要紧扣论点,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论据要准确可靠,文章所用论据,如是事实论据,那应确凿无误;如果是道理论据,应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引用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第三,论据要典型,所谓典型,是指那些有代表性、能反映出事物本质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更具有说服力量。

二、论据的概括:例:以“要认真学好语文”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要认真学好语文事例的叙述:由于生活所迫,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十四岁便进了小书店当学徒,接触到一些科学读物,由此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开始热爱科学并决心献身于科学事业。

由于刻苦,他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为科学作出了贡献。

遗憾的是这个对近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伟大意义的发现,就因为法拉第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又缺少数学的证明,人们看不明白,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

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

后来,法拉第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电学的实际研究》等理论性书籍,总感到诸多不便。

为此,他深深感到,科学缺少语文知识是不行的。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多读一点书,特别是没有学好语文。

明确:事例真实、典型、确切。

能够证明论点。

但叙述不够概括,不符合议论文的叙述要求。

可概括叙述为: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因为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人们看不明白而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

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

为此,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学好语文。

总结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

更不能篡改材料。

事实论据的概括、作用及表述(教案)

事实论据的概括、作用及表述(教案)

事实论据的概括、作用及表述(教案)第一章:事实论据的概念与分类1.1 事实论据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事实论据的概念,明确事实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具体实例或事实。

解释事实论据与观点论据的区别,强调事实论据是基于客观存在的事实,而非个人观点或感受。

1.2 事实论据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事实论据,包括统计数据、实例、实验结果、历史事实等。

分析每种类型的事实论据的特点和适用情境,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事实论据的作用2.1 强调事实论据的重要性解释事实论据在论证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事实论据能够增加论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举例说明缺乏事实论据可能导致论证不充分或无法令人信服的情况。

2.2 事实论据与观点论据的结合强调在使用事实论据时,应与观点论据相结合,形成有力的论证。

引导学生学会在论证中平衡使用事实论据和观点论据,使论点更加全面和有说服力。

第三章:事实论据的概括3.1 事实论据的提炼与概括教授学生如何从大量信息中提炼和概括出关键的事实论据。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或资料,提炼出重要的事实论据,并进行概括性描述。

3.2 事实论据的整理与归纳指导学生如何将收集到的事实论据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其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练习将分散的事实论据进行归纳,形成有逻辑关系的论据链,支持论点。

第四章:事实论据的表述4.1 事实论据的清晰表述教授学生如何清晰、准确地表述事实论据,使其容易被听众或读者理解。

提供实例,分析优秀的事实论据表述,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表达技巧。

4.2 事实论据的有效展示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图表、数据可视化等方式展示事实论据,使其更加直观和有说服力。

练习使用不同的展示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来展示事实论据。

第五章:事实论据的应用练习5.1 事实论据的应用实例分析提供实例文章或题目,让学生分析其中使用的事实论据,并解释其对论点的支持作用。

引导学生学会从文章中识别和评价事实论据的使用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划出事例部分 (2)提炼出论点 (3)概括 形式: 某某+怎么做(体现论点的内容)+结果
事实论据的作用
解析: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方法:有力地证明……论点或分论点
课堂训练 实践巩固
《躬行践履》 1、概括第②节运用的事实论据,并体会它 们的作用。



《向字典鞠躬》(2011年试题)
18、第34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其作用 是 ;第5段主要论述了 。 19.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组恰当的位置是(3分) 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 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 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 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握笔疾书的间隙, 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 细节。 A.②③之间 B.③④之间 C.④⑤之间 D.⑤⑥之间


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 ★注意: 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它必须足 以证明论点。 事实论据(指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一般 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历史事实 以及统计数字) 作用: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作论据,具 有很强的说服力,故议论文一般多用事实 论据。
议论文阅读之——
3. 概括第③节运用的事实论据,并体会 它们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为
了保护自己,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 替别人照明。 运用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遇事能替 别人着想这一学问人 为我,我为人人。)”的论点。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作业三)
分析例文,归纳方法
《如何面对挫折》 1、概括第④节运用的事实论据,并体会它们的 作用。 A.爱迪生经历无数次失败,终于发明了电灯。
B. 莱特兄弟不怕挫折,发明了飞机。 作用:运用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在挫折面前,要 有足够的勇气,不断超越,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成功” 的观点。
事实论据的概括方法
1、概括第④节运用的事实论据,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参考答案: A.李冰父子沿岷江两岸实地考察,建成了都江堰; B.毕升长期从事印刷劳动,反复试验、摸索,发明了活 字印刷术; C.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访贤搜史,了解遗闻轶事,写 出了《史记》; D.白居易亲自和百姓接触,写出了《卖炭翁》等诗篇; E.詹天佑亲临工地现场,反复勘测,建成京张铁路。 作用:本段运用大量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躬行践 履,是一个人有所作为、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的观点。
《过有“容”的人生》(2012年试题)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第⑤~⑦ 段依次从(1)___________;(2)_______; (3)_________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9分) 20.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 具体阐明理由。(5分) 娄师德多次推荐狄仁杰任宰相,但狄仁杰并不 知情,常排挤他。对此,娄师德毫不介意。狄仁 杰知道实情后感叹:“娄公品行之好我根本看不 到边啊!”人们因此更敬重他。娄师德任将相多 年,得以善终。
事实论据的概括、作用及表述
历年中考对论据的考查展示
《读书· 养气· 写作》(2002年试题) 15.文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 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 读中举出一例,谈谈这句话的理解。
《水的感悟》(2006年试题) 14.请根据第③段作者的论述,列举一个中国历史 上“以弱胜强”的事例,并作简要分析。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课后作业一)
1、概括第③节运用的事实论据,并体会它 们的作用。
参考答案:顾炎武几十年阅读大量书籍
的同时,按类摘录,编写,增改,读书不 辍,写作不断,《日知录》随之问世。 运用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不动笔墨 不读书”也是积累知识、练习写作的好途 径”的观点
(课后作业二)
1、概括第③节运用的事实论据,并体会它们的 作用。
参考答案: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睡觉,
常常通宵工作; 爱因斯坦当七年职员时顽强学习、工作,利用业 命时间勾画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 爱迪生努力自学刻苦钻,无数次实验,发明了了 电灯。 运用大量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才能来自勤 奋学习”的观点。
课堂总结:
事实论据的概括方法 (1)划出事例部分 (2)提炼出论点 (3)概括 形式: 某某+怎么做(体现论点的内容)+结果 事实论据的作用 有力地证明……论点或分论点
课后作业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课后作业一) (课后作业二)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课后作业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