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功能评估方法的比较

肾功能检查正常值

肾功能检查正常值 肾功能检查,不仅是肾病患者需要做的检查,就连怀疑自己是肾病患者的人也是要做这些检查,那肾功能检查项目都有哪些?肾功能检查正常值又是多少? 肾功能检查项目: 1、血尿素氮(BUN) 2、血肌酐(Scr) 3、血尿素 4、血尿酸(UA) 5、尿肌酐(Cr) 6、尿蛋白 7、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 8、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 9、尿素清除率 10、血内生肌酐清除率 11、尿素氮/肌酐比值(BUN) 12、酚红(酚磺太)排泄试验(PSP) 肾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如上,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肌酐与尿素氮,如果当你这两项指标超过正常值的话则说明你的肾脏已经发生损伤,那么这两个肾功能检查正常值是多少呢? 肌酐与尿素氮检查的正常值每个医院的检查方法不同,因此数值有所区别,我院的这两项肾功能检查正常值分别是, 肌酐40-120umol/L, 尿素氮2.86-7.14mmol/L。 如果当你这两项标准超过正常值时,一定要抓紧时间治疗,以免病情恶化到尿毒症期。

肾功能指标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形成尿液,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肾脏的功能

如果受损,排除水份和废物的能力下降,多余的水份和废物就会在体内积聚下来。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肾功能指标,直接或间接地了解肾脏功能的变化:肾功能指标1.尿量:正常人每天的尿量在800~1500毫升之间。如果肾功能受损,尿量常常会减少,例如肾功能不全Ⅱ期的病人,尿量会减到每天500毫升以下,而Ⅳ期也就是尿毒症期的病人,每天的尿量可能少于100毫升。当然,尿量只能很粗略、间接地反映肾功能的好坏,有时尿量没有减少,但肾功能损坏已经很严重了。 肾功能指标2血肌酐:肌酐是人体肌肉产生的一种废物,由于肌酐几乎全部由肾脏排出,并且极少受食物的影响,因此相对客观地反映肾脏的功能,如果血中的肌酐浓度升高了,就说明肾脏清除废物的能力下降了。血肌酐浓度的正常值为小于1.5毫克/分升(或170毫摩尔/升)。但是肌酐只能在相对短期内(几个月),客观的反映肾功能的好坏;而如果是几年的时间,病人体重有较大的变化,全身肌肉的总量变了,体内产生的肌酐量也就随之改变,则血肌酐的浓度就不能绝对客观地反映肾脏功能的真实水平。例如:某患者1996年血肌酐为3.0毫克/分升,体重是70公斤,到2000年病情没有减轻,体重降为55公斤,血肌酐降至2.8毫克/分升,病人会以为他的肾功能变好了,其实这是假象。病人血肌酐的下降,主要是因为他明显消瘦了,肌肉的显著减少使体内肌酐的生成减少,而实际上肾功能很可能较4年前更进一步恶化了很多。 肾功能指标3.血尿素氮:如果肾功能受损,排除尿素的能力自然下降,血中的尿素堆积,血尿素氮水平就会升高。但是,膳食中蛋白质的量会引起血尿素氮的波动,所以尿素氮反映的肾功能情况并不准确。 肾功能指标4.肾小球滤过率:这是反映肾功能最直接,最准确的指 标。 肾功能指标5.尿肌酐:尿液中的肌酐主要来自血液。血肌酐经肾小球滤过后随尿液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上不吸收而且分泌很少。肾衰时由于肾单位受损,肾脏排出尿肌酐的能力降低,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治疗方法得当,肾功能开始恢复,排出的尿肌酐就会增多。 肾功能指标6.尿:当肾功能正常时,人的小便会又臊又臭,颜色深、尿量大;而当病人肾衰出现以后,小便变得像白开水一样,里面没毒素了;如果经

读懂肾功能检查化验单

读懂肾功能检查化验单 肾功能检查是临床评估患者肾脏功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医学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以血液和尿液样本检查为主,依据不同的应用可以分为常规检查和特殊功能检查。如何正确开具肾功能检验申请单?如何读懂各类肾功能检验报告单结果? 常规检查 一般指临床不可忽视的初步检查,也可以作为健康人群筛查。 1.尿液检查 (1)尿常规干化学检查 是三大常规检查之一,检测项目一般有 10-12 项不等,根据不同的仪器可以用「+」、「-」或数字表示,其中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和蛋白质(PRO)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也可反映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对糖尿病、黄疸肝炎、胆道梗阻等也有筛查意义。当有明显血尿时,须检查尿红细胞的形态及计数,当出现显性蛋白尿时,应及时检查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2)尿液形态学检查 主要包括传统的尿液显微镜检查和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查。显微镜检查可以观察并计数尿沉渣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及结晶的类型和数量,尤其是相差显微镜能比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更加精细的尿沉渣成分结构的改变。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采用流式分析技术,配合快速荧光染色和电阻探测技术,达到直接检测和计数尿中有形成的目的,可定量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形和细菌,并报告红细胞

形态。 (3)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是指收集 24 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对尿液中蛋白质进行定量检测的一种可反映肾功能情况的尿液检测方法。正常人范围小于150 mg/24 小时。 2. 血液检查 (1)肾功能检查 通常是生化分析中的一部分,常用的项目有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等,各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引起肾功能不全时全增高。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和饮食中蛋白质过多时,均可使血尿素暂时升高。血肌酐浓度受饮食等因素影响比较少,明显升高时,提示预后差。 关于「尿素氮(BUN)」和「尿素(Urea)」:由于检测方法的进步,目前医学实验室都是直接测定样本中的尿素含量,1997 年《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明确要求「不论在临床检验报告中,还是在质量控制工作中,一律使用尿素(Urea),不再使用尿素氮(BUN)一词」。如果确需换算,可以依照公式 1 mmol/L 尿素(NH2-CO-NH2)=2 mmol/L 尿素氮(N)。 许多观察性研究显示血清尿酸水平与 GFR 降低和蛋白尿发展有关。有研究报道尿酸水平可以预测糖尿病肾病(DKD)的预后,如在风险人群中尿酸水平的升高先于 GFR 的降低,无肾损伤的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较低。 (2)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检查肾功能的各项指标

检查肾功能的各项指标,可诊断有无肾脏疾病、疾病的程度以及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并要以此决定下一步治疗时使用药物的剂量以及选择透析、手术等治疗方案。下面简单介绍临床最常用的几项肾功能检查项目。 血清尿素氮:尿素几乎全部由蛋白质分解代谢而形成,主要经肾脏排泄。肾脏病变如急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肾结核、肾肿瘤、严重肾盂肾炎等均可引起血清尿素氮增高。 正常人尿素氮一般在5.36微摩尔/升(15毫克/分升)以下,不超过7.14微摩尔/升(20毫克/分升)。如果尿素氮超过8.9微摩尔/升(25毫克/分升),临床上称为氮质血症,提示肾小球功能受损;如果超过28.6微摩尔/升(80毫克/分升),患者可出现各种尿毒症症状。 血清尿素氮的浓度受食物蛋白质的影响,因此必须空腹抽血。引起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的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大面积烧伤、高热、甲状腺机能门进等也可使尿素氮增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蛋白质吸收增多,也常见尿素氮增高。因此,仅以尿素氮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还不准确,还要做血清肌酐检查。肾病时尿素氮改变比血清肌酐早而且显著。 血清肌酐:肌酐主要由肌肉代谢产生,极小部分来自食物。血清肌酐浓度实际上取决于肾的的排泄功能的好坏。 健康男性血清肌酐值为70-106微摩尔/升(0.8-1.2毫克/分升),女性53-80微摩尔/升(0.6.0.9毫克/分升)。根据血汪豳酐浓度可将肾功能损害分为:(1)轻度损害132.6-221微摩尔/升(1.5-2.5毫克/分升);(2)中度损害229.8-397.8微摩尔/升(2.6-4.5毫克/分升);(3)重度损害大于397.8微摩尔/升。 由于肾的代偿能力很大,在肾疾病的初期,血肌酐浓度一般不升高,只有当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一半或更多时,血肌酐浓度才见增高,所以其灵敏性较差。一旦出现肌酐增高,常提示预后严重。 需要指出,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正常值并不随年龄改变。由于老年人体内的脂肪增国,肌肉养活,蛋白质分解减少,尿素氮、肌酐亦随之减少。所以当老年人的尿素氮或肌酐增高时,说明肾脏损害已比较明显,应进一步检查发病原因。

慢性肾功能不全 指南

慢性肾功能不全指导原则(主要内容) 1.治疗疗效标准/目标: 预防或减缓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保护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的肾功能、改善肾和总生存期。 预防和延缓CKD是慢病管理中最主要的,主要有两个不同的治疗目标: 一级预防:在高风险人群中(如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预防慢性肾脏疾病。受试者没有明显的慢性肾脏疾病的迹象,即没有任何肾损害的迹象。 二级预防:包括减缓慢性肾脏疾病进展,患者存在慢性肾脏疾病的迹象。 不希望只有代表肾病理检测,如不接受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微小变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指标或构成一个独立的标志的一部分。 2.评估疗效标准的方法 肾功能的评估 血清肌酐,有或没有胱抑素C,相应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GFR)(eGFR)被用于一些试验来评估肾功能和在今后的试验中也可以接受。然而,这些方法不够准确反映的全部真实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然而,这些方法并不足够准确地表示真实GFR的全部范围。虽然使用外源物质(碘海醇,伊马替拉或其他有效标记物)的清除来测量GFR(mGFR)可能更准确,但是在全球发展中进行关键研究的常规临床实践中正确使用的困难也得到承认。建议在预先确定的患者亚组中使用测量的GFR作为eGFR的验证性检验。由于前者更好地表征,基于肌酐的eGFR 估计目前优于基于胱抑素C的估计。不考虑用于eGFR估计的测量,需要考虑所有产生生物标志物变异性的混杂因子及其对数据解释的影响。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GFR的精确测定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当GFR的预期下降非常缓慢时,导致试验研究时间非常长(多年),或由于用于估计的生物标志物的非GFR决定因素的巨大差异来估计GFR是不可靠的,因此建议将mGFR 优先于eGFR。eGFR使用验证的方程例如肾脏疾病研究组(MDRD)或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协作(CKD-EPI)中的饮食改变也可用于补充mGFR,特别是对于纵向观察中的多次测量。 应考虑急性血液动力学对评估GFR下降的影响。研究设计应证明急性作用

肾功能损害定残

肾功能障碍是否能定残?能定几级伤残? 适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交通事故案件、故意伤害案件等人身损害的鉴定。 1级伤残:双肾(或孤肾)切除术后,需透析维持治疗;肾移植术后肾衰竭。 2级伤残:肾衰竭。 3级伤残:一侧肾切除术后,另一侧肾功能重度下降。 4级伤残:肾功能重度下降。 5级伤残:一侧肾切除术后,另一侧肾功能中度下降;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基本正常 6级伤残:肾功能中度下降。 7级伤残:一侧肾切除术后。 8级伤残:肾功能轻度下降。 作者分析: 肾功能的评估 1、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临床上表现为病理学检查异常或者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响学检查异常。 2、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1.73m2)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 肾小球滤过率检测金标准:放射性核素检查方法,静脉内一次性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物,运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通过应用数字成像技术测定肾脏中指示剂放射性活性的减少,放映GFR。 肾功能损害鉴定时间

损伤后6~8个月,病情稳定大于3个月。 栓塞视为肾脏切除或者部分切除 临床上可以采用栓塞的方式治疗肾脏严重损伤,经栓塞后,可致该侧肾脏缺乏血供,肾组织全部或者部分梗死而失去功能。 肾功能损害分期表 分期名称诊断标准 1期肾功能正常GFR≥90mL/(min·1.73m2) 2期肾功能轻度下降GFR60~89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3期肾功能中度下降GFR30~59mL/(min·1.73m2) 4期肾功能重度下降GFR15~29mL/(min·1.73m2) 5期肾衰竭GFR<15mL/(min·1.73m2) GFR为肾小球滤过率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适用指南

肾功能检查指标

肾功能检查指标、正常值和意义 检查肾功能检查各项指标,可诊断有无肾脏疾病、疾病的程度以及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并要以此决定下一步治疗时使用药物的剂量以及选择透析、手术等治疗方案。 肾功能检查指标、正常值和意义 血尿素氮(BUN) 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3.2~ 6.1mmol/L。 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血尿素 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 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血肌酐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小儿26.5~62.0μmol/L 全血88.4~159.1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血尿酸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149~417μmol/L 女89~357μmol/L >60岁男250~476μmol/L 女190~434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尿肌酐(Cr)

参考值:正常情况:婴儿88~176μmmol·kg-1/d 儿童44~352μmol·kg-1/d 成人7~8mmol/d。 临床意义: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尿蛋白 参考值:正常情况:定性阴性定量:<150mg/d 临床意义: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约40~80蛋白,上限不超过150mg,其中主要为白蛋白,其次为糖蛋白和糖肽。这些蛋白的0.60(60%)左右来自血浆,其余的来源于肾、泌尿道、前列腺的分泌物和组织分解产物,包括尿酶、激素、抗体及其降解物等。生理性增加:体位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发热、情绪激动、过冷过热的气候等。 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 参考值:正常情况:SPI<0.1表示选择性好SPI0.1~0.2表示选择性一般SPI>0.2表示选择性差。 临床意义:当尿中排出大分子IgG的量少时,表示选择性好。相反,表示选择性差。 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 参考值:正常情况:23~62μl/min 临床意义:增高:肾小管损害。本试验是了解肾小管损害程度的可靠指标,特别有助于发现轻型患者。 尿素清除率 参考值正常情况:标准清除值0.7~1.1ml·s-1/1.73 m2 (0.39~0.63ml·s-1/m2) 最大清除值1.0~1.6ml·s-1/1.73 m2 (0.58~0.91ml·s-1/m2)。 临床意义见菊粉清除率。儿童纠正清除值=1.73/儿童体表面积×实得清除值儿童体表面积与成人相差甚大,纠正公式为:最大清除值=1.73/儿童体表面积×实得清除值。 菊粉清除率 参考值:正常情况:一般情况下(成人) 2~2.3ml/s 20~29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